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립체정향화공능성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2425
  • 国内刊号: 34-11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4
  • 曾用名: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汪业汉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附78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令涛;郭景鹏;王虎山

    目的 探讨原发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并探讨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的优点.方法 对7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78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77例,仅1例仍有轻微疼痛,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目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 体外颞叶癫痫神经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利;林志国;沈红;张帆;李洪武;杨富明;王景贺

    目的 介绍建立体外颞叶癫痫神经元模型的方法,并且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初步研究其表面的显微结构.方法 将培养14d的神经元放入"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再重新放回含镁的正常细胞外液培养,利用膜片钳记录神经元的自发性电活动.将"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的神经元定为实验组,将未经"无镁"外液处理的神经元定为对照组.AFM分别在80μm×80μm,2μm×2μm和500nm×500nm扫描范围,对两组神经元细胞膜表面进行扫描,同时测量两组神经元表面相关结构的直径和深度.结果 膜片钳结果表明神经元在正常细胞外液中未记录到阵发性去极化飘移(paroxysmaldepolarizationshift,PDS);"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和恢复正常外液14d时,神经元记录到PDS.在AFM扫描范围为80μm×80μm时,两组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光滑;在2μm×2μm时,两组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出现一些小凹;在500nm×500nm时,实验组神经元表面小凹的直径和深度分别为114.86±9.33nm和5.71±0.69nm,对照组为116.4±9.13nm和5.69±0.71nm,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镁"外液颞叶癫痫神经元模型稳定、可靠;"无镁"外液处理神经元3h,神经元细胞膜显微结构未发生改变.

  • 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美解眠诱发放电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恒;张华;姚庆和;井晓荣;王海伟;高国栋

    目的 探讨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在发作间期美解眠诱发试验中的放电特征.方法 给予SD大鼠头颅额、顶、枕部铺设硬膜外电极6枚,用立体定向方法在大鼠感觉运动皮质区注入氯化铁溶液,建立急性癫痫模型,记录脑电24小时,观察在发作间期给予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腹腔注射美解眠后诱发癫痫发作的脑电情况.结果 美解眠诱发试验中,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期脑电,其中一种与急性氯化铁模型的发作期放电相同,另一种与美解眠自身所致癫痫的发作期放电相似.结论 急性氯化铁癫痫模型大鼠在美解眠诱发试验中能够产生原有癫痫发作,但是假阳性率较高;氯化铁致痫大鼠对美解眠的反应性较正常大鼠高.

  • 大脑内静脉MRI立体定向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晓光;朱敏伟;林志国

    目的 研究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与年龄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探讨H做为人脑立体定向解剖学新的参考线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健康中国成人自愿者脑MR图像120例,男、女各60例.在正中矢状面T2加权像上测量大脑内静脉(VCI)至前、后连合(AC-PC)连线的垂直距离(H).性别间差异采用t检验,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 VCI至AC-PC连线垂直距离H的范围在10.4~17.6mm之间,平均为12.85±1.47mm,男性为12.80±1.63mm,女性为12.91±1.23mm.H值在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年龄没有相关性.结论 VCI到AC-PC的垂直距离相对稳定,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符合脑内结构做为影像学参考基线的要求.

  • 肌张力障碍和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器刺激参数调节策略

    作者:李建宇;张兴华;李勇杰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器(braindeepstimulation,DBS)治疗运动障碍病中刺激参数调节的策略,总结出一套高效刺激参数程控步骤.方法 从2003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STN)电刺激术治疗并随访60例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和肌张力障碍患者.其中男29例,女31例,接受双侧手术41例,单侧手术19例.采用微电极记录手术靶点区域细胞外放电信号并计算STN核团长度,术后复查MRI了解电极位置,估算出每个触点相对于STN的位置关系.每个触点采用相同刺激参数,单极刺激观察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刺激参数从低到高,直至患者出现副反应.选取患者改善佳状态副作用小时电压值,进行4个触点比较,取小值的触点为刺激靶点.调节并记录患者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所用电压、脉宽和频率大小.对于肌张力障碍患者有时调试当时不能立即观察出症状改善效果,则采用副反应产生的电压值在3~5V的触点作为刺激靶点,观察一周后再确定是否更换刺激触点位置.结果 术后6个月刺激电压2.9±0.8V(54例患者),术后12个月3.0±0.4V(34例患者),术后24个月3.0±0.7V(18例患者);刺激脉宽60~120μs,刺激频率130~185Hz.刺激触点共101个,其中87个触点位于STN前背侧和周边纤维传导束,占总触点数的86.1%,其中14个触点位于STN中央,占总触点的 13.9%.结论 丘脑底核前背侧部和周边纤维传导束,如未定带(zonaincerta,ZI)和Forel区(fieldsofForel,FF)是刺激的佳靶点,用相对低电量可以得到佳疗效.刺激频率和脉宽对刺激效果影响较小,刺激电压随时间推移增加很小或基本不增加.

  • CT与MR联合辅助导航应用于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术

    作者:丁宛海;牛朝诗;计颖;凌士营;姜晓峰;魏祥品;傅先明

    目的 评价CT与MR联合辅助导航应用于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摘除术.方法 在16例垂体腺瘤手术中,应用BrainLAB公司的VectorVision2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神经导航术中定位中线结构、蝶窦开口(前壁)、鞍底以及海绵窦、颈内动脉、斜坡等,术中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16例平均导航注册精度为(1.05±0.5)mm,12例肿瘤达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术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视力等重要神经功能得以改善,无感染、脑脊液漏、尿崩、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一些巨大、复发或解剖定位结构不清的垂体腺瘤进行手术时,CT与MR联合神经导航提供实时三维定位,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 立体定向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附46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涛;林瑞生;李榕;汪伟巍;王荆夫;郑水顺

    目的 探讨CT或MRI导向的立体定向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Leksell-G型立体定向仪,在CT或MRI导向下对46例直径1.0~3.0cm的颅内小病灶定位,通过小骨窗开颅和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病灶.结果 46例颅内小病灶均精确定位,在直视或显微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严重并发症及相关死亡.31例有癫痫症状患者术后24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发作次数显著减少.25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20例恢复正常,3例减轻,2例无改善.结论 CT或MRI导向下的立体定向手术为颅内小病灶的切除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安全、微侵袭且疗效较为满意的手术方法.

  • 辅加双侧S2后根选择性切断治疗脑瘫踝痉挛

    作者:马凯;李勇杰;庄平;胡永生

    目的 对双下肢痉挛伴严重踝痉挛的的27脑瘫患者(A组),行L2~S2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并与以往一组接受L2~S1SPR的24例患者进行比较(B组),观察踝痉挛改善情况.方法 全麻下行T12~L1椎板切除,显露并确认脊髓圆锥及各脊神经后根.将各后根均匀分为3~5个神经束,对每个神经束进行电刺激,对下肢多组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进行肌电图监测,切断扩散范围异常的神经束,同时保留刺激后出现明显括约肌收缩的神经小束.结果 A组S2后根的切断比例为32.1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踝痉挛改善情况,A组效果好于B组.结论 对踝痉挛症状严重,Ashworth评分≥4的患者,建议SPR的手术范围应包括S2后根,且应在肌电图监测下进行.正确识别S2后根,保护与括约肌功能有关的S2后根小束,对保证疗效,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影像导航下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附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惟虎;汪银凤;孙敬武;姜晓峰;吕秋萍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经鼻内镜的视神经减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5~2006年收治的视神经损伤性病变12例,均在影像导航下经鼻内镜行视神经减压手术.结果 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5~10min,平均7min.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1.5m.4例术前无光感者术后2例有效,其余8例有残存光感者术后5例有效(视力提高1个级别以上).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与鼻内镜相结合下的视神经减压术,可以帮助术者在影像导航下准确定位视神经管,颈内动脉等重要标志,并可清晰显示其毗邻关系,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尤其体现在局部解剖结构因外伤导致的毗邻关系改变的情况下行手术.

  • 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冻结足"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效东;高国栋;王学廉;李立宏;梁秦川;李维新;李江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双侧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PD)的冻结足(FOG)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合并有冻结足的PD患者行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至少随访12个月.采用UPDRS运动评分(UPDRSⅢ)、UPDR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Ⅱ)及UPDRSⅡ中的第14项"Freezing"项目的评分(FOG),分别对患者进行术前1周、术后6个月、12个月在药物治疗"开、关"期的基础评分及随访期间刺激器开启时的评分,尤其是"Freezing"项目得分多少及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3例PD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良好,UPDRSⅢ、UPDRSⅡ评分下降显著(P<0.01).在手术后的6、12个月,刺激器开启时患者"关"期的冻结足评分明显下降(P<0.01),而"开"期的冻结足没有改善(P>0.05).结论 STN-DBS能显著改善PD患者"关"期的冻结足,而对"开"期的冻结足没有显著影响.

  • "脑膜建"在颅脑外伤术中的应用

    作者:仇劲松;薛新潮;周劲

    目的 探讨"脑膜建"对颅脑外伤术中修补硬脑膜缺损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2例颅脑外伤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加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缺损,用"脑膜建"修补后治疗效果.结果 脑外伤术中以"脑膜建"修补硬脑膜缺损后,可以预防继发脑组织损伤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硬脑膜损伤或缺损的修复中,"脑膜建"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 射波刀临床应用初步体会(附2例临床报道)

    作者:朴京虎;吴承远;胡继康;赵耀巍;张世功;苗娇云

    目的 阐述射波刀(Cyberknife)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方法 应用射波刀治疗的18例28个靶区不同种类和部位肿瘤病人中2例典型病例进行讨论.结果 初步应用表明射波刀由机器人投射、实时影像追踪定位、红光二极管同步追踪摄像机等6个子系统组成的.射波刀是全新的放射外科设备,它开创性地应用非等中心、非共面、非聚焦的"三非"放疗模式,在靶区外半球面上有100个结点,1200条射束可供计划系统选择.应用骨骼结构作为参考框架实时影像追踪定位,确保了治疗精准度在亚毫米水平;采用大剂量单次或2~5低分次放疗模式治疗全身各部位肿瘤.本组随访8~12周,症状和体征均有好转,按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结论 射波刀是兼容放射外科和放射治疗的新一代设备,属于全新的放疗模式,拓展了放射外科治疗全身肿瘤领域.

  • 立体定向活检联合X-刀治疗颅内难治性囊性肿瘤

    作者:华长春;孙康健;谭启富

    目的 探讨颅内难治性囊性肿瘤采用立体定向活检与X-刀相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8例薄壁囊性脑肿瘤在CT导向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并抽吸囊液使囊腔缩小,再行X-刀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明确了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缩小,患者临床症状改善,X-刀治疗效果提高.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联合X-刀治疗颅内囊性肿瘤可提高疗效.

  • 吸入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作者:方才

    现今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如氧化亚氮、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和地氟烷等在吸入麻醉过程中,皆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脑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吸入浓度和持续时间,对脑电活动抑制程度不同.吸入麻醉药与不同的静脉麻醉药联合应用,其脑功能受影响的特点也有所差异.此外,正常或疾病状态下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或脑组织、脑电活动和血管功能,对各种吸入麻醉药的反应也不相互一致.详细了解临床常用的各种吸入麻醉药对脑功能影响的特点,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对颅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手术和麻醉安全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期国外相关文献,针对吸入麻醉药对脑电生理活动、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脑组织代谢功能和颅内压影响等手术和麻醉医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费小瑞;牛朝诗

    弥散张量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通过检测水分子弥散运动各向异性进行成像的新型磁共振检查技术,其可以分析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水分子的弥散程度及无创性地显示脑内神经纤维束的走行.本文就其在评价脑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在指导神经外科手术和后续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精神外科过去、现在与未来

    作者:汪业汉;陈海宁

    用外科方法治疗精神病的历史约120余年,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充满了争议和曲折.虽然在1935年Moniz-Lima进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断术来治疗严重精神病,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精神外科,通过长期随访和观察,手术并发症严重,又缺乏明确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随着临床精神病学、神经外科、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等深入研究与发展,精神外科手术方式由传统方式,转变成立体定向毁损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神经调控技术(DBS、VNS、TMS)治疗精神疾病新理念.今后精神外科治疗,将依赖于神经调控技术、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时代.精神障碍的病因很复杂,只有病因和发病机理充分揭示,才有可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这类精神障碍.

  • 脑梗死细胞移植干预新进展

    作者:李永;陈琳;黄红云

    细胞移植能部分改善和恢复由于脑梗死导致的神经损害,为临床治疗脑梗死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以神经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和脐带血细胞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这三种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修复机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予以阐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