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립체정향화공능성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4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2425
  • 国内刊号: 34-116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84
  • 曾用名: 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汪业汉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早期液体平衡与特重度颅脑外伤预后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达瓦曲旦;涂泽因;白玛央珍;韦刚;杨田军

    目的 明确高原单纯性脑外伤患者前三天液体负荷情况与预后的关系,并寻找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南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住的118例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的相关生理学数据,并计算入住ICU后前三天的液体平衡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寻找导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前三天液体净平衡显著低于死亡组(964.28±752.83.vs.1885.64±1052.80毫升),但当液体净入量<530毫升及大于1882毫升时患者的死亡率均显著增加.Logistic回归显示液体负荷过重(P<0.001,OR=1.001;95%CI=1.001 1.002)、男性(P=0.025,OR=5.691;95%CI=1.238-26.153)及低血红蛋白(P-0.027,OR=0.958;95%CI=0.922-0.995)为预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液体净平衡低或者过高均会增加高原单纯性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同时男性及低血红蛋白血症均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TCD监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血流变化

    作者:曹新颖;黎军;郑伟;沙林

    目的 探讨应用TCD和颅内压监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前、后手术侧与对侧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颅内压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关联性.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4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TCD检测术前和术后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术前、术后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监测术后血肿侧的颅内压.结果 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双侧MCA及ICAex平均流速(Vm)明显增快(P<o.05),且术侧Vm增快更为显著.与术前相比,搏动指数(PI)术后明显降低,其中术侧降低更显著.患者频谱形态术后转为高血流低阻力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组间血流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血肿侧颅内压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脑血流变化有密切关系.结论 采用TCD和颅内压监测能很好地检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小骨窗与大骨瓣对脑血流的变化影响不大.

  • 血肿穿刺术与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作者:李伯炜;陆华;蔚钧弛;高洋;过智伟

    目的 探析血肿穿刺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术前、术后3周和6周,采用简单精神状态评分表(MMSE)评价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 术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周和6周,两组MMSE评分较组内手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术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穿刺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也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较为彻底地清除颅内血肿,便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临床潜在的有效方案.

  •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对比分析(附79例报道)

    作者:王焕明;胡飞;熊玉波;杨崇阳;陈俊;肖恺

    目的 对比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毁损组和DBS组,比较两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评分,以及两组术后1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79例患者中,70例行脑内核团毁损术,全部为单侧毁损,其中Gpi毁损8例,Vim核毁损62例.9例患者接受DBS手术,全部为双侧STN-DBS.两组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评分与术前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比较毁损组和DBS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发现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毁损组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轻偏瘫,脑出血4例,感觉障碍4例,视野缺损2例,吞咽困难2例,随访发现7例不同程度复发.而DBS组除1例出现近期精神症状外,无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病例发生.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脑内核团毁损术均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但是DBS具有非破坏性、可双侧同期手术、术后可调节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 颅脑损伤颅骨修补术前与术后癫痫发病率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徐豪;徐纪文;周洪语;叶晓来;马军峰;刘强强

    目的 颅脑外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钛网修补术前与颅骨钛网修补术后癫痫发生率有无差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61例颅脑外后颅骨缺损患者接受钛网修补术,研究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癫痫的发生率,比较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6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1周内的癫痫发生率与术前同期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颅骨修补术1周后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同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钛网修补术后较颅骨钛网修补术前癫痫发生率增加,颅骨钛网修补手术有增加患者癫痫发生的风险.

  •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分析

    作者:罕迦尔别克·库锟;石鑫;姜磊;冯兆海;买买提江·卡斯木;郝玉军

    目的 分析丘脑底核电刺激术(STN DBS)对于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2014~2016年就诊于我院行STN-DBS的2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开机1周时的相关评分.结果 25例患者中,MDS-UPDRS-Ⅲ评分在术后下降26.5分,存在疲劳感的患者21例(84%),平均VAS-f得分在术后显著降低,且在术后三个月时未复发;存在焦虑的患者20例(80%),平均STAI得分在术后有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疼痛相关困扰的患者15例(60%),平均VAS-P得分在术后显著降低,且疼痛症状在术后三个月时未复发;存在直立位头晕的患者22例(88%),但直立位低血压无改善.结论 STN-DBS能够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部分非运动症状,但仍需长期随访以评估其对不同患者的疗效.

  •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罗艺;季学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建在脑膜瘤术前评估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收集在2013年~2016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诊断脑膜瘤的120例患者的CT血管成像资料.其中45例患者CTA检查前以低速持续给药,使肿瘤强化并短期维持峰值,再行CTA检查;36例患者进行动静脉期增强扫描;39例患者进行常规CTA检查.测量相关数据,比较各种方法之间对于肿瘤强化及血管显示的差异.结果 脑膜瘤CTA检查前,以低速持续给药、使肿瘤强化并短期维持峰值、再行CTA检查的方法,相较一般常规的CTA检查,能更好的同时显示强化的肿瘤及血管.结论 此方法可以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大多数等级的CT扫描机器及工作站的脑膜瘤术前CTA检查,达到肿瘤及临近血管受累情况的较好显示.以此可以降低机器及软件对检查的影响,在更多医院可以开展脑膜瘤术前CTA检查,了解脑膜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为脑膜瘤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更科学、更直观、更详实的影像学资料.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绵顺;李勇;邱书珺;郭裕天;邵显军;张丽;张国禹;诸葛风华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SRT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49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38例,乳腺癌脑转移瘤患者5例,肠癌脑转移瘤患者6例),并与同期78例(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乳腺癌脑转移瘤患者12例,肠癌脑转移瘤患者6例)SRT联合激素和甘露醇治疗的传统药物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缓解率、瘤周水肿的控制率、KPS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相关副作用进行评估.结果 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的近期(1~4周)肿瘤缓解率较传统药物组更有优势(x2=6.537,P=0.037);近期瘤周水肿控制率明显优于传统药物组(t=3.256,P<0.001),在快速获得的KPS评分提升的同时减少了甘露醇和激素的应用,药物相关性副作用较轻且可控.结论 SRT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能获得更高的近期肿瘤缓解率和瘤周水肿控制率,可能是治疗脑转移瘤的理想组合.

  • 图像融合技术引导DBS术后首次程控的临床应用

    作者:曹中生;刘叔衡;曹纹平;曹胜武;周凤淇;赵春生

    目的 评估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后在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下进行首次程控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09月~2017年01月于我院行双侧STN-DBS的帕金森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融合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完全依据患者生理反应进行首次程控,融合组采集患者术后4周的CT图像,将其与术前MRI图像进行融合以显示DBS电极末端的解剖位置,根据位置来选用程控触点,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程控后稳定期药物关期刺激器关机、药物关期刺激器开机状态下UPDRSⅢ评分、改善率及程控耗时.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程控后UPDRSⅢ评分改善率对比:对照组平均改善率49.4%,融合组平均改善率51.1%,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程控耗时对比:对照组平均耗时3.2h,融合组平均耗时1.7h,融合组显著短于对照组.随访记录6月内患者人均门诊程控次数对比:对照组人均9.4次,融合组人均7.5次.结论 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引导程控是DBS术后程控可靠、高效的方法.

  • 小骨窗联合颅内压监护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飞;凌士营;魏祥品;计颖;牛朝诗

    目的 比较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颞角颅内压传感器植入引流术治疗破入脑室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收治破入脑室的基底节区出血患者58例,将其分为传统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和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颞角颅内压传感器植入引流术组,其中传统大骨瓣血肿清除组30例,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颞角颅内压传感器植入引流术组28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骨瓣去除率、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良好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大骨瓣血肿清除术组血肿清除率、骨瓣去除率、死亡率、ADL良好率和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90%(27/30)、40%(12/30)、3.3%(1/30)、66.7%(20/30)和10%(3/30),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颞角颅内压传感器植入引流术组血肿清除率、骨瓣去除率、死亡率、ADL良好率和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89.3%(25/28)、0%(0/28)、3.5%(1/28)、71.4%(20/28)、0%(0/28),骨瓣去除率和脑积水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联合侧脑室颞角颅内压传感器植入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 O臂导航引导下的立体脑电图深部电极置入

    作者:石先俊;赵春;冯林;张春青;魏宇佳;候智;杨梅华;刘仕勇

    目的 探讨O臂导航在立体脑电图深部电极置入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5例在O臂导航引导下置入深部电极的癫痫患者,观察深部电极置入的精度和并发症,与单独使用神经导航方法和有框架立体定向方法比较.结果 O臂导航组25例患者置入深部电极数目在7~16根,共计254根.置入平均误差在1.36±0.44 mm,优于导航组和立体定向组.电极置入平均耗时,O臂导航组17.2分钟,导航组19.4分钟,明显低于立体定向组的34.5分钟.电极置入的平均数,O臂导航组10.2根,导航组4.8根,立体定向组2.2根.O臂导航组无血肿、感染、脑脊液漏,导航组1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立体定向组.结论 神经导航是构建立体脑电图的较佳工具,特别是需要置入较多电极时,具有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O臂导航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电极置入的精确度.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分析

    作者:肖博;王志亮;张锋;门秀义;于书壮;孙志学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20例.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分为A组(传统治疗组,n=40)、B组(引导立体定向组,n=40)、C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n=40).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C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C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0.0%(4/40)、0.0%(0/40),C组明显低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残余血肿量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传统治疗、引导立体定向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在癫痫网络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江录伟

    癫痫是一种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癫痫网络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在对癫痫网络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通过介绍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的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方法,对比分析各种神经系统成像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多模态融合在癫痫网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儿颅骨成形术研究的现状

    作者:李通;张春阳;梅小龙;董艳芳

    颅骨成形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术式,小儿颅骨成形术相对于成人来说因其年龄因素及自身发育等特点更具有挑战性,主要表现为修补时机、解剖特点、手术指征以及合适的修补材料等.目前针对于手术修补时机及佳的颅骨修补材料方面有更多的研究,几个世纪以来,自体骨、异体骨、硅橡胶、有机玻璃、骨水泥、钛网等都曾经或现在被用作颅骨的修补材料,近年来又出现了新型的矿化胶原可降解材料.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颅骨成形术的观点及修补材料的更新现状做一阐述.

  • 立体定向放疗对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作者:许春本;朱超华;陈超敏;徐子海

    脑转移瘤治疗预后多数较差.立体定向放疗较之外科手术具有更宽的治疗适应证,同时在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能达到手术和全脑放疗的局部控制率.对于多发、大病灶脑转移瘤的治疗,立体定向放疗有生存获益.本文就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疗与手术、全脑放疗对比和联合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单独治疗优势等方面作一综述.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