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四川解剖学杂志

四川解剖学

四川解剖学杂志

Sichuan Journal of Anatomy 사천해부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四川省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5-1457
  • 国内刊号: 51-142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四川解部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羊惠君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人体解剖学在综合性重点大学中设置与发展的探究

    作者:肖芷江;但林芝

    随着原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的强强联合合并为新的四川大学,为新的川大带来了更强的发展契机.为了实现学科互补相互渗透及形成新的顶尖边缘学科,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在合校后的重头戏就是建设有特色的全国第一流的学科.本文仅就人体解剖学的设置及发展发表个人已见,供有关领导及同行决策及议论参考.人体解剖学在综合性重点大学中面对的不仅限于医学,因为它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它与生物医学工程(人工器官等)、生物学、人类学、古生物学、考古学、比较解剖学、神经科学、艺术系(人体艺术)运动解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因而在综合性大学中人体解剖学的设置不能局限于为医学基础课或临床服务,它面对和必然联系上述的广大学科,因此为了学科的发展 ,为了人体解剖学渗透至上述学科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因此笔者认为人体解剖学应扩建为院或系,这样才有利于本身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原华西医大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为例, 从其师资素质、各级梯队及教学科研实力来看,完全有条件扩建为川大的一个独立的系级建制,成为新川大中有特色的一流学科,密切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实现学科互补,相互发展.

  • 局部解剖操作课教学初探

    作者:刘宗良;赵严;范艳;余发昌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我室从九七级本科生开始,将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局解操作等三个教学阶段.97级局解操作课结束后,要求学生书面总结对该门课程教学的体会.并就解剖教学改革组织了教学研讨会,根据教师自己教学的体会和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如何开好局解操作课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如何处理好系解、局解大课讲授和局解操作三段教学的任务关系,以避免它们之间不必要的重复;2. 局解操作课程分为各局部的理论讲授、实地解剖、操作质量评估及课堂提问、阶段解剖内容笔试测验,期末笔试考试等步骤进行.鉴于学生对单独安排局解操作的大课讲授反映效果不理想,我们从98级本科生开始取消了局解的操作大课,用于实地解剖;3.针对部分学生操作的盲目性,实际操作与理论脱离的现象,就如何抓好局解的实地解剖进行了讨论;4.学生对平时成绩的评分方法有不同看法,我们对抓好课堂提问和平时成绩评分办法进行了讨论 ; 5.通过近几轮的教学实践,本着"大局部、小系统"的原则,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解剖教学进行调整:一年级下学期上系统解剖学,缩减学时72,三年级上学期增加学时为108,将局解和局解操作课同步进行,讲解和示教的同时,进行局解操作,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 结合新进展开展胚胎学教学

    作者:姚忠祥;吴康;李泽桂;蔡文琴

    胚胎学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及其机理的科学,它与发育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关系密切.近几年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如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发育等,如何结合新进展进行经典胚胎学的教学,作者进行了初步尝试.比如在神经系统发生一章,在讲解神经管形成时,在对其形成过程和结构进行介绍后,接下来介绍成年室管膜下层的结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化特征、神经元运动方向的导向性分子、神经干细胞的起源及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结合动物克隆技术对干细胞应用前景进行介绍,使学员既了解新进展,又有兴趣进一步探索有关科学问题,加深了对胚胎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 多媒体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成仁;蔡文琴;李泽桂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课,与其他基础学课及临床各科关系密切,因此学习好组织学与胚胎学十分重要.但由于其是形态学课,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中,除了激发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组织学与胚胎学和医学各科的联系及重要性外,还要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使本来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形态变得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课教员以课本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大量图片及由此制作的动画,将本来单调难讲的知识,形象地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很容易理解并记住.比如,在讲解神经组织时要给学生讲髓鞘细胞包饶神经细胞突起形成髓鞘的过程,以往如果单凭教员口头讲解,学生也可能只听懂个大概,如果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可以形象地显示髓鞘细胞如何一步一步地包饶着突起,终形成髓鞘,学生看了可以一目了然.尤其在这个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发达,更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条件.将平时上课用的多媒体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学生可能通过上网浏览,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提供方便.当然,多媒体教学对教员的要求提高了,使得我们教员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使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保天然;章为;王蕾;周雪;齐建国;李永红;曾志源

    近十多年来,我室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档案及教学管理体系,通过实践,效果显著.一、加强教学管理,探索教研室管理办法:(一)明确的指导思想:增强教学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将教学工作放于中心地位,形成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氛围 ,认真参加教改,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二)认真组织教学:设教学主任和秘书、教学总管、中班组长(即主讲教师)负责,制定了各种规(计)划、教学文件等,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全面,有措施、检查和总结,落到实处,保证教学有序进行、教学水平处于佳状态.( 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备课、试讲、观摩及检查性听课、师资培养、奖惩、评教评学等均形成制度,各制度均订有细则和措施,有规范的记录和登记等.(四)一套完整的教学档案;如教学文件、教学计划、进度、试题库、成绩及分析、教学评估资料、考核记录、教学活动记录、论文集及目录,科研教学基金及获奖档案等.(五)一套有效的评估体系及激励政策,奖惩分明.(六)管理手段,逐渐实现现代化:主要工作项目均录入计算机管理.二、实践效果:1.管理推动了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2.管理与评估锤炼了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3.管理与评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大批人才,历年来,各层次学生对我室教师均十分满意、爱戴和尊敬.4.管理规划与要求加速了课程改革,效果显著.5.完善的管理出质量、出人才、出成果(如近十多年来教研室获部、省、市、校级的集体奖、优秀教学成果奖共12项,获国务院、省、市、校级各先进个人40多人次,助教班、进修生培养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绩.

  • Internet网络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李泽桂;何扬涛;姚忠祥;于彬;李成仁;刘运来;周德山;蔡文琴

    改革开放20年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而非一种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及全社会的共识,而实施素质教育基本的做法就是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灵魂.而课堂教学是各项教学活动的核心,只有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融入课堂,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引入课堂,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从而才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为此,我们在组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十分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成功地探索并将Internet网络教学资源首次用于医学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制作了一套组胚多媒体光盘,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复习;制作了心脏发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认为,在网络信息资源处处渗透、无所不在的今天,将Inte rnet网络医学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是促进获得成功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操作1.通过Internet上许多大学的主页,都可以方便地进入其教学网址.我们经常使用的网址都是与医学基础教育有关的,如:http://teaching .anhb.uwa.edu.au;http://www.M edinfo.ufl.edu;等.这些教学网站各有其特点,有的收载大量的人体微细结构图片,可多达上千幅;有的侧重于教学内容的检测,包括标本测试和理论考核.总之网上丰富直观的教学内容尽可随你选择.2.互联网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也并不是随拿随用.我们还得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时认真筛选.通常我们用两种方法利用互联网,一种是课前(即备课时)下载,加以修改后利用;另一种方式是在课堂上现场进入国外教学网站,把网上大量形象直观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实践效果Internet网络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能达到佳学习效果.人体微细结构即组织学的标本主要来自显微镜下的平面结构,如果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学生头脑中通过对平面结构的学习建立起三维结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靠一支粉笔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把该节课所有的三维结构都画出来.而互联网的教学图片丰富直观,有平面,有立体,有动画.如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过程、骨单位的形成过程、骨骼肌的收缩过程等,过去都是课堂教学的难点而不易为学生接受.但经网上教学的显示,使学生很容易就建立起三维结构.平时需要5学时完成的内容用网上教学只需3学时就能完成,但使学时缩短40%, 而且在掌握同样内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信息量,更重要的是缩短了与国外组织学教学的差距 .Internet网络教学是一种教育创新将Internet的教学资源搬进课堂教学体现了一种教育创新.首先它体现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因为它能使课堂教学高效(短时获大量信息)、解惑(化难为易).其次它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创新.通过Internet 教学能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了解新的发展动态,以开放性的学习促进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后它需要教师素质的创新,需要教师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教师考虑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设法创造条件去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具有个性特点的成功课堂教学.当然在Internet网上教学信息量成倍加大的同时,教师的备课量也成倍地增加.因此,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还得闯过"苦"这一关.然而在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的情况下,有的教师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已跨入 21世纪的信息进代而我们的教育还唱着过去歌谣.Internet网络教学的展望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为我们制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蓝图.面向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建立和应用丰富的教育信息网络资源,包括与全球共享的In ternet网络信息资源.随着与Internet相连的校园Internet的普及 ,使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接受国内外优秀教师的教育和辅导,还可以利用全球信息库,随意查阅世界各地电子图书馆的有关资料.通过这些信息网络资源,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课堂、书本的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使学生在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中提高素质,无论课堂内外 .

  • 关于解剖学教改的思考

    作者:雍刘军;马大军;刘兴国

    观念要更新,思想要转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一门可提供声、光、色、味及多种感受的新兴教育技术,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尝试、调查和比较.现就目前解剖学教改现状作以下分析 .一、几种误区:(一)不能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二)完全依靠新兴教育技术.(三)怀疑新兴教育技术. (四)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五)轻视实习.二、如何正确处理以上问题:(一)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问题:在解剖学教学中应扬长避短,把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二者互相补充、融合渗透的关系,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二)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是多媒体课件都能提高教学质量.解剖学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一个根本的因素.那么,在解剖学教学中,何时使用传统教育手段,何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比较合适哪?可采用如下方法:(筛选法略).(三)教学内容的设计:1.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培养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2.课件模式的选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人机交互性和对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的处理功能,穿插操作与练习、对话、游戏、问题解答于课件之中,提高解剖课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3.对课件结构进行设计,在对结构进行设计时 ,文字、图型、动画的出现及讲授要恰到好处.4.界面设计,人机交互会话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习者对屏幕提供的解剖学知识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5 .重视实验课: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时间和实验内容的比重.(四)摆正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诸要素为活跃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心理、医学"教育模式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解剖学传统教育手段的优点,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使之得到有机结合,建立起实用、合理、先进的现代解剖学教育方式.不断地创新,逐步地成熟.把解剖学教学工作推向前进,提高教学质量.

  • 浅谈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者:吴喜贵;阮怀珍

    未来的医学人才应该是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体,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适应市场机制的竞争和挑战.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训练学生的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1 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传统医学实验课的教学往往从属于理论课,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 .为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必须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对那简单验证性的实验应予以淘汰,及时补充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使实验教学紧跟本学科发展前沿,提高和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和热情.另外根据教学大纲对实验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将实验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成几项实验性、目的性很强的综合性实验,从实验设计、查找资料、到器材准备、部分试剂的配制等全过程都让学生参加.使学生变被动模仿老师示教和实验指导为主动参与和探索,即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增强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1.2 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1)实验课开始后带教老师非常简单地把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主要器材及注意事项介绍给学生.(2)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弄清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进行操作,带教自始至终在实验室进行指导,随时解答提问,并及时纠正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操作.(3)实验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讲评或组织学生讨论,后要求学生按科研论文格式写出实验报告.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进入高年级的本科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了专业课后他们基本能读懂实验教材上的内容,带课教师可以不讲或尽量少讲实验内容,由学生自已看书做实验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在形式上可能是放松了,但学生为了把实验做好, 得到满意的结果,迫使自己仔细阅读实验教材,认真理解基本原理及每一具体操作步骤,边思考边操作,因此学生是更紧张了.这样既可避免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听机械操作, 完全依赖老师的心理,又促进了学生的自学意识,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3.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使学生学会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首先,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中发生的各种反应和变化,弄清其基本原理.找出这些反应变化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而发现在理论、概念、结论等诸方面存在的错误、缺陷、不准确、不精确、不完善以及和现在事物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第二,授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材,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同时教师应从方法学角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如逻辑推理法,形象思维法,数学模型法,联想对比法等.让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对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结症、根源,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长期逐步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之目的.其次,由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属于实践领域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实施完成,所以医学实验教学应着重在以下三方面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1)各类实验、实习中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训练基本操作技能.(2)对实验、实习报告的书写应有严格要求.(3)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有问必答,应启发和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查资料,以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4.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4.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本身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通过一系列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想象揭示出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可能的逻辑后果.实验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在实验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参照实验指导用多种实验方案来验证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受到某种启发从而发现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4.2 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思维标新立异就是强调新颖别致,推陈出新,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集思广义充分讨论,采用百花齐放,百家争明的方针,可适当开设自行设计实验课,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自己动手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4.3 鼓励学生广泛提问对实验内容、基本原理、每一操作步骤都鼓励学生提问,尤其鼓励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同时注意对学科间交叉领域兴趣的引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路.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将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调控教学过程,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医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

  • 谈谈中等中医药学校解剖组胚的教学工作

    作者:谢中平

    中等中医药学校解剖组胚的教学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如何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突出中医特色和中专特点.一、祖国医学对解剖学发展的贡献解剖学的发展早还是我们的祖国医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黄帝内经>.<内经 >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清代名医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改正了古代医书上对人体解剖记载的某些错误.这些都说明我们的祖先对解剖学和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提高解剖组胚教学质量(一)教师与教书育人;教师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的工作态度,严谨、朴实的作风以及以身作则,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把德育教育寓教于课堂教学之中.(二)教材与课程设置;教材好分大字和小字两部分.大字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是参考内容.建议对一些常用穴位的切面解剖作专页列入.课程设置应处理好理论与实验时间的比例,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之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考试;教学方法上,在有别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前提下,突出中专特色和地方特色,深浅适度,重在实用,淡化学科意识,强化"实用型"观念.不考虑系统性,要考虑如何为"实用型"服务.考试可多样化,除理论考试外, 还可利用模型、标本、尸体或活体进行面试.

  • 学生讲解幻灯片的实验教学体会

    作者:马丽梅;赵培林

    幻灯教学是组织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直观、易定格、易穿插 ,通过对幻灯片组织形态的直观描述,使学科理论与形态结构有机结合,体现形态学科特点 .1.实验方法在同一教师带教学生中随机选择60人,在相同学时内设立对照组30人,采取教师主讲幻灯片的教学方法;实验组30人,采取学生主讲幻灯片的教学方法.共讲解幻灯片 224张(由上海医科大学组胚室提供).两组均辅以组织切片观察,用同一试卷考核,非任教教师评卷.2.实验结果及调查意见:经统计,实验组实验成绩平均84.21分,对照组76.34 分,P<0.01,实验组理论成绩平均80.14分,对照组74.28分,P<0.0 1;77%学生认为在语言表达能力、描述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主体作用五个方面有明显提高,15%认为感受不深,8%认为还不能适应.3.体会(1)学生主体作用重在发挥.本实验改变了"教师灌、学生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幻灯片讲解的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使活泼的思维蓬勃发展,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之一.(2)教师主导作用重在启发.教学过程是引导学习的过程,是"授人以渔".只有教学生学会,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本实验教师只对疑难问题给予分析,提供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引导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密不可分,组织胚胎学的教学能体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只有加强了能力的培养,才能学以致用,才算对知识的掌握.学习之功,贵在得法,要在转化 ,妙在应用.

  • 创新教育实施的途径

    作者:段德金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创新型人格特征 "(即:兴趣广泛、独立性强、敢冒险、能自控、有勇气、有毅力、有竞争意识、有自信心等).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教育要改变传统只重视文化知识传授的教育观念, 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2.创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参与教学,采用启发式、诱导式、探究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摈弃"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各种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手段,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单调授课模式;4.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改进考试方式,调整考试科目,改革评分制,重视基础知识的"博",强调重点知识的 "精";6.开展多种多样的课余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浅谈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李良文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也可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学习,故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浅谈如下几点教学体会:一、示教技巧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示教尤其重要,除利用标本、模型、挂图等以外, 我们更应利用一些现成"标本".如:用讲桌相交的三棱三面示人体三抽三面;用右前臂交叉于左前臂前并抱于胸前示肺A*与升主A*的位置关系.二、"比喻"教学法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使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如:复杂的上、下行传导路可比作为古战场.当发现敌情时,由三个通讯员(Ⅰ、Ⅱ、Ⅲ级N元)把敌情(感觉冲动 )依次传至后方司令部(高级躯体感觉中枢),并过河(交叉)一次.然后再由二个通信员(上、下级N元)把作战命令(运动信息)传回至前线.三、"谐音"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些难记的内容我们可利用"谐音"编成相关语句.如:用 "两个老外雪上滑车"描述外直肌与外展N,上斜肌与滑车N的对应关系;用"张舅幸运吃苹菇" 描述旧小脑与肌张力,新[ ZZ) 小脑与运动协调,古小脑与平衡有关.四、"比较"教学法"比较"可使混淆的内容清晰明了,如:生殖腺、附属腺、消化腺、内分泌腺;肝门、肺门、肾门、脾门.五、教学与临床相结合运用此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对某些解剖结构的认识,如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与该区三种常见疝的关系.

  • 心理学知识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周一刃

    学习过程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过程.学习需要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参与.笔者曾就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64%的学生在< 解剖学>学习过程中有"恐""厌"的情感体验.只有6%的学生有"喜爱""愉快"的良好情感体验.学习成绩与情感体验正相关.怎样消除不良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愉悦,主动的学习呢?笔者有几点粗浅体会:一、让学生正确认识<解剖学>的地位、作用,培养稳定的学习兴趣.我校设置有药剂、检验、生物制品等专业,作为解剖学教师,不能只顾本学科的整体性、知识性,使理论知识偏多偏深,让学生产生焦虑厌倦心理.我们根据专业目标,让学生准确理解<解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意义.围绕专业目标有针对性强调所要求的知识点,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二、在理论学教学是应特别注意生动准确的教学语言运用.每次课的前3-5分钟学生往往在心理意识上决定是否听下去,此时的开始语犹为重要,教师语言应简洁而富有热情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产生听下去的欲望.在课程进行中,应应用根据青年学生心理特点认真设计的讲授语言,做到严谨、科学、生动、形象、避免冗长、逻辑不清,使学生学习欲望得以保持.注意巧妙运用提问语,恰当的提问方式,恰当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听讲兴趣.结束语忌千篇一律,可以用小结法、悬念法、预告法作为结束,让学生产生一种期盼心理.三、在实验课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美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那是不可思议的."解剖学教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身体各部分比例存在黄金分割美,尸体标本更有一种肃穆的庄严美,健壮的肌肉是一种刚性美,精致的心脏瓣膜是一种巧夺天工的美,小肠的绒毛是一种精细的结构美……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入情,准确将美传达给学生,用"美"吸引学生.

  • 导学式解剖学实验的应用与分析

    作者:易前忠

    本文就解剖实验以部颁教学大纲为准绳,采用导学式教学和传统式教学两种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解剖 实验 应用 分析
  • 浅谈形态知识的迁移

    作者:李江平;叶常青

    传统的迁移理论认为, 一种学习将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合理地设置学习情境,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后期学习,实现正迁移.本文就形态知识领域中如何实现学习的正迁移,避免负面影响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形态学 知识 迁移
  • 骨连结教学探索

    作者:朱建华

    骨连结是运动系统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教学或引导得当能减轻学生负担,消除学生对解剖学的畏惧心理,有利于以后的解剖学学习.骨连结的教学以下方面值得注意:第一、教学中应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以实验为主的学习方法.第二、骨连结总论:采取理论课教学,除介绍骨连结的概念、形态分类和关节的结构以外,应特别强调关节的形态分类及各类关节的运动形式,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根据关节类型推断关节的运动形式而不是去死记关节的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骨连结各论采取实验课教学.对于直接连结主要是认识其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如:椎间盘,间接连结的学习应从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以及相关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要从关节面的形态判断关节的类型推断关节的运动.对关节囊的学习要特别注意其附着特点、薄弱部位及囊内结构及其临床意义.如:肩关节囊的下壁薄弱故肱骨头易向前下方脱位;髋关节囊仅包绕股骨颈内侧2/3,所以股骨颈骨折分囊内骨折与囊外骨折.要认识辅助结构其形态特点及机能意义.第四、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归纳总结、对比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例如: 椎骨的连结可归纳为:三长三短椎间盘,骨性关节不要忘,上、下肢骨连结可进行对比记忆等.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强化教学内容处理,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 《脑神经》教学探讨

    作者:王勇;朱建华

    脑神经数目少,但纤维多,联系复杂,学习非常困难,现对脑神经作一些探讨.第一、联系前后,打好学习基础.一方面在学习脑神经前复习颅底内面观中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别是重要的管、孔、裂;另一方面简要介绍脑干外形, 为学习脑神经连脑部位打基础.第二、全力以赴,讲授脑神经名称、序号、出入颅脑部位. 首先列表进行讲授,并在表上对脑神经出入颅脑部位进行分析帮助记忆.其次进行歌决记忆 .如:脑神经名称序号: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吞咽,迷副舌下顺序全:脑神经连脑部位:嗅大视间动滑中,三叉展面前庭桥,舌咽迷走副舌下,连于延髓应牢记.第三、横向归纳,介绍脑神经机能联系.从头面部皮肤粘膜感觉管理,腺体分泌、骨骼肌运动、眼肌支配、舌肌运动与感觉等方面进行横向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脑神经机能联系概况.第四、介绍重要的脑神经节,弄清纤维来龙去脉.教材对脑神经节描述较为复杂, 不利于学习记忆,教学时主要讲清楚神经节的性质、部位,与脑神经节细胞相连的神经纤维 .第五、顺藤摸瓜,理清纤维来龙去脉.对于学生要弄清每条神经中各种纤维的中枢联系、详细行程,周围分布是较困难的,对于行程的要求可粗略一些;但作为教师应掌握每条神经的纤维成分及每种纤维成分的中枢周围联系及行程的详细情况,并要弄清楚每种纤维成分与其它纤维成分之间的"分分合合"的行程特征.此种教学模式运用了知识迁移的原理.这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学生既掌握了脑神经的主要内容,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 成人大专班学生状况调查分析及解剖学教学对策思考

    作者:李华;江凌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规模、多样化办学体系的形成,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事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对于大多数专业的成人大专班学生来说,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解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本文是通过对一九九九级成人大专班220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对成人大专班解剖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设,以期为成人大专班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利于组织学教与学的几点方法体会

    作者:黄晓芹

    许多学生觉得组织学所研究的机体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比较抽象、理解、记忆困难,教师在授课时可用一些浅显、有规律可循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1.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方法:即一定的形态均为一定的功能服务,而一定的功能都有一定的形态学基础,这是学习组织学的根本原则,把握该原则,利于教师讲解、同学记忆,利于与其它基础、临床学科广泛联系.如利用该原则讲解细胞H* E染色性状问题就比较容易.2.顾名思意法:即从名称推导形态和功能.如成纤维细胞、杯状细胞、颈粘液细胞等均可用该方法记忆.3.形象记忆法:即用生活中浅显易见的例子记忆相关内容.如上皮组织可用砖墙比喻、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可分别用纱布和牛仔布来表述,神经细胞的形态可用菱角来比喻,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关系可实际演示将五个手指分开插入一个吹胀的气球来阐明等等.4.举一反三法:即掌握一个知识点, 推导记忆相关内容.如掌握了中空性和实质性器官的结构共性后,只要掌握了该器官为哪一类,就应大致推出相应结构.5.对比记忆法:把一些易混淆的名词,概念放在一起记忆, 如:肌纤维、肌原纤维、肌丝;神经纤维、神经原纤维、神经等等.以上这些方法的利用, 减少了依赖机械记忆的知识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易记忆的良好效果.同时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有作用.

  • 浅谈CAI引入解剖学教学

    作者:周一刃

    随着各校多媒体设施的建立及广大教师计算机应用的水平的提高 ,CAI手段越来越多的用于教学,现就笔者的实践,谈谈对解剖学教学中引入CAI的认识.1.解剖学教学的常用辅助手段1.1 模型、标本等手段1.2 挂图、幻灯、投影等手段1.3 录像、VCD等手段1.4 计算机多媒体手段不难看出,各种手段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种新手段的出现与当时的技术进步紧密相连 ,CAI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必然.2.CAI课件制作2.1 同文字教案一样,CAI课件是教师教学思想、知识结构的体现,优秀的CAI课件是教学成功的前提.2.2 确定教学内容.目的是希望能充分发挥CAI手段的特点,突破解剖学传统教学中的难点,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如<消化系统>中肝的微细结构,肝内血液循环,胆汁的产生 ,排放等是中专药检专业教学的难点,借助传统媒体手段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们将其选定为CAI课题.2.3 编写脚本.由专业课教师按布卢姆教育理论编写脚本,此部分占整个CAI课件制作量70%以上,在<消化腺>这一节中,我们跟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了多种教学资源把多媒体信息作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优化的教学结构,并以分镜头脚本的形式提供给计算机专业人员,包括(1)复习相关知识;(2)学时目标;(3)教学内容;(4)巩固目标;(5)反馈测试等模块,在"教学内容"部分力求准确找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4 素材准备及课件开发.我们以FLASH5.0为主要支撑平台,由计算机中心专业人员与教师共同制作.因教师不是专业编程人员,故主要负责提供素材,提出课件制作指导思想,与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互补,制作出较高水准的课件.3.应用及评估我们选择了基本条件相近的两个班,甲班45人在我校多媒体教室应用CAI方式授课,乙班 42人在普通教室借助挂图、模型等传统媒体授课,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及学时目标达标测试. 问卷表明:学生对CAI极为欢迎.93.5%认为CAI较传统方式教学直观、生动、信息量大,易理解.达标测试成绩分析,甲班83.8±10.1分,乙班76.3±10. 5分,经t检验P<0.05,说明CAI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方式教学班.4.体会4.1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的标志,它将教学单一变为复合,静态变为动态,形象生动,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双方均是促进,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4.2 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形态基础课,CAI通过三维旋转,局部放大等手段,能从容清晰展示解剖形态结构.这是幻灯、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所欠缺的.4.3 重视矫正目标教学中,相当重要一点便是矫正.我们在课件中设计了反馈模块,假使缺乏有效的矫正,反馈便流于形式.大量信息便白白浪费了.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后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对学生进行计对性讲评.4.4 CAI不能替代标本的观察.在实验室现场解剖标本给学生视觉、嗅觉、触觉全方位的刺激,留下的印象之深是CAI所不能及的.我们反对无论什么内容都制作成CAI课件 ,为"CAI"而CAI,主张把握好CAI的原则和时机.

  • 组织胚胎学教学法体会

    作者:李坪

    组织胚胎学是基础医学中的形态学科之一,其大特点是所描述的形态结构在宏观条件下无法观察到,而理解结构时又要求建立三维空间思维,故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感到抽象、枯燥、甚至乏味,这对我们组织胚胎学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就组织胚胎学理论授课的实践,谈谈切身的一些体会.首先,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形态学教具,如:幻灯片、挂图、模型等,必要时加以版图进行动态教学,尽量避免单调的口头描述,这样可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调动抽象思维,让学生在微观世界里遨游.其次,教学中应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其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进行问题教学.通过一问一答,引导、点拔、启迪学生自行推理、思维.经过这一连串的启发提问,学生不但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且对新知识易理解和记忆.再次,教师的授课语言力求精炼、准确而富有生动形象和幽默感.通过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让这些抽象的结构在学生脑海中逐渐变得具体、清晰.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总结了教学中各种经验教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然,授课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教与学的配合过程,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组织胚胎学的微细结构,帮助他们为以后相关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 注重学科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兴国;马大军;雍刘军;刘卫华;谭宏;黄林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加强学科基本建设是教学正规化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1999年,我院<解剖学>被省教委批准为省级重点课程以来,在院党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科室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做了以下工作:一、思想建设方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打破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跨世纪人才所要求质量的全新思想,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推进教改顺利进行, 培养跨世纪新人.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水平.老师们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并适当将新信息、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引入课堂,扩大学生知识面,启动学生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教学文件的建设:规范教学制度和管理,规范教学文件书写,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各种教学文件,保持其先进性与适应性,努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四、实验室建设:解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除老师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法手段,艺术功底之外,关键的是必须具备良好条件的解剖学实验室,即为学生创造一个适用于本学科特点的学习环境,我们着重抓了对解剖学实验的配套建设.每个实验室:一套散装和瓶装标本,一套常用解剖模型,一套电视插放系统,一副骨架和五套散骨标本,一套解剖挂图.五、教学方法手段:坚持课前提问,课中讨论,课后小结的方式,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模式把局解课放在临床课阶段进行,较好的解决了基础与临床脱节、重复的矛盾.拍摄和录制了部分系统解剖学录像片,自制电子、多媒体课件.强化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重点学科的建设,教学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变更新,有力地改善了教学环境,稳定了教学秩序,增强了教学基础的支撑力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促进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 开发电化教学软件,优化组胚教学环境

    作者:李永红;保天然

    <组织学与胚胎学> 是一门形态学科,其知识具有平面图像、结构细微、状态静止、局部显示、缺乏立体感和动态观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正确地观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组织学结构与胚胎发育过程,是组胚教学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完善和普及,电化教学手段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到医学教育过程中,怎样利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包括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等)将大量的组织学结构与胚胎发育过程以形象的、动态的、真实的、全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是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为了使电化教学更快、更好地运用于组胚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开发组胚电化教学软件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利用我室的真实的优质教学切片、图示、图片及显微成像显示系统和电视录像系统,制作出了一些效果好、适合不同层次学校(包括没有计算机的一些中专学校)使用的组织学实验课电视录像教学软件、组织学标本电视录像考试软件,将大量抽象、复杂的组织学结构与胚胎发育过程, 以形象的、直观的、真实的、全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善了组胚实验课教学条件,提高组织学实验课的考试质量.同时还运用电子计算机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出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使组胚的教学跃上一个新台阶.

  • 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朱建华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与经济,现代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解剖学实验教学尤其如此.第一、在实验中要强调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观点、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第二、在实验中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解剖学实验中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要通过书本的描述在标本上寻找相应结构,以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拿着标本对照图谱进行肤浅的认识.对于重要形态结构不仅要在标本模型上找到而且要能在活体上寻找,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解剖学知识的能力.第三、通过实验进行临床思维的培养: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教学过程不能仅限于解剖学,而应当结合解剖特点适当联系临床,进行知识扩张,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第四、在实验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实验中可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准确地进行形态结构描述的能力,从而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各种医学描述打下基础.第五、在实验课教学中进行竞争意识人培养:在解剖学实验中可通过随堂提问、自由竞答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 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雷秀兵;杨阳

    喉是呼吸系中重要器官之一,外形简单,但构造复杂,喉软骨,喉肌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难以对每块喉软骨形成深刻印象,更不用说三维空间定位.喉肌数目多,起止点难记,功能多样,学生不易掌握,极易混淆.喉有呼吸, 发声等功能,临床上喉疾病较多.如何使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按教纲学好喉解剖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了教学体会:1.教师自制喉软骨模型;2.充分合理利用模型、挂图、标本;3.使用现代教学手段;4.注重教学反馈,矫正;5.强调名词概念.作者通过使用自制喉模型,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 活神经元荧光染色的新方法

    作者:刘畅;周雪;章为

    1 概述自一百多年前Golgi法诞生至今,神经元的染色技术一直在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olgi法的成功在于使组织中2%的神经元被完整标记,从而可在厚切片中清楚地观察单个细胞及其间的连接,并且不因为其他染色细胞的影响而变得模糊. 继之,Ehrlich法用美蓝对神经组织染色,得到了与Golgi法相似的效果 [1].但上述方法都难以根据研究的要求, 对特定的神经元标记[2].后来,在Golgi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Wigert 法(特异地对髓鞘染色)以及Marchi法和Nauta法(标记变性轴突)则为追踪轴突的走行,研究神经传导通路提供了工具[1].

  • 造血干细胞工程及其应用领域

    作者:王亚平

    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 em cell,HSC)的实验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获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不仅在HSC的生物学特性、增殖分化调控机理和H SC的检测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且对HSC的临床应用也积累了不少资料.H SC工程即是利用HSC的生物学特征,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在体外模拟或部分模拟体内造血过程,对分离纯化的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定向诱导、功能激活与调控、目的基因转染等,终将造血细胞治疗广泛和有效的应用于干细胞移植、生物免疫治疗、造血支持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HSC是一种原始的造血细胞,它既能自我更新,又能产生所有造血细胞子代和某些非造血细胞.目前研究证明:HSC高度表达CD34、CDw90等抗原,缺乏CD33、C D38等相关抗原;具有人类白细胞抗原CD45RA高分子.可通过磁性分选和流式细胞术富集HSC.成年机体的HSC主要存在于骨髓内,外周血中也有少量HSC.此外,脐带血中也富含HSC.也可以在体外扩增和诱导胚胎干细胞,使其转化为HSC.利用造血干祖细胞的高度扩增能力以及各种造血生长因子对造血基质细胞的调控作用,可将分离得到的CS34-、CD38-的造血干祖细胞在SCF、IL-3、GM-CSF、EP O、Flt3/FLK2、TPO等因子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大量扩增造血祖细胞和各阶段的功能细胞,以进行新一代细胞治疗.外周血、骨髓和脐带血HSC移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及多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而以HSC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目前已用于耐药基因(mdr-1、dhfr、mgmt)导入以减少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毒性、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如腺苷酸脱氢酶(ADA)缺乏症,β-地中海贫血 ,镰形贫血,SCID,Caucher's病和血友病等.

  • 鞍隔、鞍隔孔形态解剖学观测

    作者:李良文;杨华强

    为临床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我们对20个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尸体头部标本(男13,女7),经常规方法取脑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其鞍隔、鞍隔孔进行了观测,结果:1.鞍隔系被覆于垂体上方的硬脑膜皱襞,75%(15例)呈长方形,15%(3例)呈正方形,10%(2例)呈随园形;左右宽11.5±1.7mm,前后长8.3±1.6mm;周边厚,中央薄,5% (1例)上膨,60%(12例)下陷,35%(7例)平坦.2.鞍隔孔70%(14例)呈园形,30%(6例)呈椭园形;其孔径:园形直径为7.4±1.6mm,椭园形左右径为 9.7±1.4mm,前后经为7.0±1.2mm.其中直径≥5mm者达75%(15 例),这说明我国成人鞍隔孔大多较大,垂体腺瘤和蛛网膜易通过该孔到鞍上、鞍下,手术时应考虑到该因素.

  • 胸导管壶腹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邹智荣;毕玉顺;刘执玉

    胸导管在解剖学和临床上均有重要意义.胸腔和颈根部手术,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淋巴-静脉分流术、胸导管逆行造影术等常涉及到胸导管颈部的解剖.以往文献对胸导管颈部的位置、形态、毗邻关系、入口处等进行了观测.关于胸导管壶腹尚缺乏详细资料.本文对52例尸体的胸导管末端及其瓣膜进行了观测,以期为胸导管解剖学和临床有关手术积累资料.本文52例尸体中,37例胸导管末端出现胸导管壶腹,壶腹的长度平均为9.5±2. 5mm;管径平均为4.8±1.4mm.15例无胸导管壶腹的入口处管径平均为2.7± 1.2mm.37例胸导管壶腹处有瓣膜者28例(75.5%),无瓣膜者9例(24.3% ).15例无胸导管壶腹的入口处有瓣膜者5例(33.3%),无瓣膜者10例(66.7 %).胸导管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淋巴-静脉分流手术的效果.一般认为胸导管直径在2m m以下者,胸导管和左颈内静脉吻合有一定困难,既便作了吻合,因其口径小,胸导管内压降低也不明显.本文观测结果显示,如出现胸导管壶腹,手术吻合可能较为容易.此外,胸导管末端瓣膜的存在与否与壶腹的有无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胸导管末端开口处有瓣膜者,绝大多数都形成壶腹,无瓣膜者,末端则多无壶腹存在.具有瓣膜者,吻合后可防止淋巴液的返流,吻合效果较好.

  • 人胸腺细胞与小鼠脾细胞体外共同孵育的MTT比色法测定

    作者:陈英杰;凌亚伟;范艳;陈绍春;李仲铭;李静;李群

    为了观察人胸腺细胞与小鼠脾细胞的关系,我们运用了M TT比色法进行体外测定.人胸腺取材于胸外科手术及妇产科手术,年龄在5月-6岁范围内.将胸腺块消毒、剪碎并研磨,尼龙网过滤后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T细胞密度与小鼠脾细胞密度均为1x106/ml,培养基为DMEM,添加15%小牛血清、25mM hepes、4mM谷氨酰胺、10μM 2-巯基乙醇、2mM丙酮酸钠、100U/ ml青霉素及100μg/ml链霉素,37℃、5% CO2孵箱孵育1月.60μl 人卵巢癌细胞与60μl人胸腺细胞体外共同孵育作为实验组,60μl DMEM与60 μl人胸腺细胞孵育作为阴性对照.2天后,进行96孔板MTT比色法体外测定T细胞活率 .10μlMTT溶液加入每孔中,将96孔板置于孵箱中,4小时后,100μl 20% SDS加入每孔中,过夜后检测OD值.实验组的OD值(OD=0.0462,平均1 .3287±0.3538)高于阴性对照组(OD=0.045,平均0.5270±0 .0582),P<0.01,说明小鼠脾细胞能促使人T细胞增殖.

  • RA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株MESPU35神经定向分化的研究

    作者:秦茂林;蔡文琴;姚忠祥

    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胚胎干细胞)是一种胚胎时期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分化为来源于三个胚层的组织,体外培养时有高度未分化的特征.1995年Fraichard等发现培养ES细胞加入RA,能够使之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功能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本实验对来源于C57BL/6J品系小鼠的 MESPU35胚胎干细胞系,用系列浓度的维甲酸(retinoic acid,RA )利用4-/4+法诱导其神经定向分化.于不同的分化时相点,NF200,GFAP和 Gal-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分化细胞的种类,并进行图象分析和统计学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MESPU35胚胎干细胞系在1×10-6mmol/lRA处理下于贴壁分化后2天出现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不易看到突起,形态幼稚;( 2)分化后5天,星型胶质细胞出现较长的胶质丝,胞体不易看到,神经元的突起变长,少数神经元突起多极化;(3)分化后第11天,出现Gal-c染色阳性的细胞,形态与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不完全相同.此时的胶质丝长度更长,多数神经元呈多极;(4)发现1×10 -6mmol/1RA处理时,MESPU35胚胎干细胞系分化的神经组织成分多 .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MESPU35胚胎干细胞系可以作为神经系统发育的体外研究模型 ,基本能够体现出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其中各种细胞的分化细节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ER-β在小鼠基底前脑生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作者:张吉强;蔡文琴

    基底前脑包括斜角带垂直部与水平部、隔内侧核和嗅结节岛等部位,是雌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重要靶区,与学习记忆和老年性痴呆(AD)有着重要的联系,雌激素缺乏可能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已经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AD患者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进而改善AD患者的痴呆症状,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清楚.雌激素β受体(ER-β)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雌激素受体,研究表明该受体介导的雌激素信号可能与"经典"的雌激素受体即E R -α有差异.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基底前脑内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1)ER-β免疫阳性物质均位于细胞核内,胞浆和突起内未见阳性;2) ER-β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生后早期与成年时雄性强于雌性,老年时则相反;3) ER-β的表达随发育逐渐增强,生后早期表达弱,随后增加,P14~3月龄时表达强 ;4)基底前脑不同部位ER-β的发育学表达模式不同.结论:ER-β在小鼠基底前脑内有广泛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提示该受体可能参与了雌激素对基底前脑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调控,而且对不同性别的小鼠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 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靳升荣;朱磊;李华;陈其光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广泛应用带血管神经蒂远处转移或转位,修复组织缺损.下颌各种严重疾病除造成的缺损,曾用自体肋骨移植或有机玻璃植入,有其诸多缺点.本文运用带血管蒂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的缺损,获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选用:一,106侧外形完整的干腓骨观测如下:1.腓骨中轴为一直线;2.全长338.4 ±26.76mm;3.中部直径12.8±2.4mm;4.滋养孔距上端140.4±0 .21mm、滋养孔共有229个,其中187个孔(81.6%)向近中、27个孔(1 1.8%)横向、15个孔(6.6%)向远中等开放,只有一孔者91侧(85.8%) 、两孔11侧(10.4%)、三孔2侧(1.9%)、四孔1侧(0.9%),并且孔多在中上段占56.6%,孔多位于内侧或后内方.二,解剖观测80侧下肢:1.腓动脉分别起于胫后动脉73侧(91.2%),月国动脉( 2.5%)、胫前动脉(1.3%),由胫后动脉代替腓动脉(5%).2.腓动脉起始处外经为2.95±0.54mm,3.腓动脉都沿腓骨长轴后内侧下降,沿途发出肌支、骨膜支及滋养动脉.滋养动脉进骨后紧邻髓腔后内侧分升支和降支.4.腓动脉有内、外两条静脉伴行.注入胫后静脉或月国静脉,外侧支直径Ⅴ4.20(3.1~5.2)mm,内侧支Ⅴ4.01(2.92~4.78)mm. 以上结果:腓骨复合组织瓣带血管蒂作下颌骨缺损修复是理想的材料.但需塑形时,宜在前外侧作楔形切骨,楔形的大小,因部位而异.然后用小型钛板或修复钛极等固定.可同时或愈合后植入种植体,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是佳的选择.

  • 原癌基因Bcl-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杨萍;应大君

    目的:构建Bcl -2的正义和反义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研究Bcl-2过度表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抗凋亡能力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用EcoRI酶切pB4,0.8%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0.91kp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cDNA3.1质粒的EcoRI 位点,分别用EcoRI和BamHI酶切重组pcDNA/Bcl-2质粒以鉴定插入片段的大小和方向,正向插入被BamHI切出260bp片段,命名为pcDNA/sen se-Bcl-2;反向插入被切入650bp的片段,命名为pcDNA/antise nse-Bcl-2.用Hind Ⅲ和EcoR Ⅴ双酶切重组的正、反质粒,回收0.9 1kb DNA片段并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Linker的HindⅠⅡ和EcoR Ⅴ位点,即得到pAdCMV/sense-Bcl-2和pAdCMV/a ntisense-Bcl-2.pAdCMV/s-Bcl-2、pAdCMV/as- Bcl-2分别和pJM17质粒混合,由脂质DOTAP介导共转染80%成片的293细胞 ,共转染7天后可见圆形细胞呈葡萄串状丛集分布于正常的293细胞上,并出现病毒空斑,离心收集上清,并将细胞在-20℃及37℃反复冻融3次,离心收集上清,感染正常293 细胞,培养48小时后分别进行Bcl-2 cRNA原位杂交和Bcl-2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阳性腺病毒.阳性的重组腺病毒大量扩增,经CsCl超速离心纯化病毒,所得腺病毒分别为AdCMV/sense-Bcl-2和AdCMV/antisense-Bcl -2.结果:Bcl-2cRNA探针原位杂交、Bcl-2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的方法从感染AdCMV/sense-Bcl-2重组腺病毒的293细胞中检测到Bcl-2的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可感染293细胞并在293细胞内进行有效复制.成功构建了B cl-2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Bcl-2重组腺病毒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 外周神经损伤后嗅球成鞘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赛宇;阮怀珍;吴喜贵

    成年哺乳动物的嗅神经系统是极少数可以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之一.研究表明,其再生能力与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ing cell,OECs)密切相关,在嗅神经再生的过程中OECs不仅可诱导再生神经纤维长入中枢的嗅球,对其具有机械保护作用,而且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实验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用硅胶管套接坐骨神经断端,局部注射培养的OECs 细胞悬液,并以SAL进行对照,分别于术后7、14、30天取脊髓L4-6节段,应用尼氏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形态的变化;应用亚铁氰化铜法进行胆碱酯酶(C hE)染色、硫化铝法进行酸性磷酸酶(ACP)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hE及 ACP的变化情况.尼氏染色结果示术后7、14、30天,SAL组脊髓前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为83.33%、78.61%和70.16%;OECs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为90.86%、87.13%和82.69%,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别.C 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7、14、30天,ChE酶实验侧和正常侧比例SAL组分别为 8 6.64%、81.59%和75.03%;OECs组分别为91.52%、86.84 %和81.82%,两组间有显著差别.ACP染色结果表明术后7、14、30天,AC P酶实验侧和正常侧比,SAL组分别为85.18%、81.23%和76.81%;O ECs组分别为90.70%、86.04%和81.1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嗅球成鞘细胞能减少脊髓修复侧前角运动神经元死亡的数目, 降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hE及ACP变化的幅度,这表明OECs能保护周围神经切断后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 脑功复得对大鼠脑发育影响的基础研究

    作者:何小川;蔡文琴;李泽桂;杨忠

    本课题应用脑功复得研究其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探讨其对促进脑发育的功效及可能机制.本实验中,1.5月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食) 和喂药组(2ml/日/鼠).喂饲2个月后进行爬杆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 idance reaction,AAR)和多功能箱被动回避反应(passive avoidance reaction,PAR)训练,然后处死动物进行突触体计数、突触泡膜素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服用脑功复得2月后,喂药组较对照组A AR习得率提高、消退延迟、步入潜伏期延长、大脑皮质海马突触体计数增高、突触泡膜素 ICC增强,说明脑功复得能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从神经行为学和形态学指标看,提示脑功复得能促进脑发育.其可能机制是:脑功复得乃中药合剂,具有神经元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类皮质激素、皂甙和生物碱等成分,其药效成分含天麻素、五味酚、多种三萜类皂甙、果糖及微量元素等.方中主药具有健脑补肾作用、活血化瘀通络、健脾滋补作用.故脑功复得能改善脑微循环,使供氧充足,并能供给足够神经元活化物质,减少神经元有害物质, 因此其能促进突触泡膜素合成增多,突触增多及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本实验提示脑功复得能促进脑发育,可能因为其含有多种脑发育所需要的有效成分, 能促进突触泡膜素合成增加、突触数增多,并改善神经递质释放,从而促进脑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的发育和完善.

  • 大鼠基因工程化神经干细胞的建立

    作者:李巍;蔡文琴;姚忠祥

    自从九十年代初科学家们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以来,人们相继从各种动物及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离、培养了神经干细胞,因其具有很强的分裂、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打破了传统的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不能再生的观念,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及某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可根据不同的科研及治疗目的,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不同的遗传学修饰、以制成基因工程细胞,这些细胞极具科研和应用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分离、培养了胚鼠端脑神经干细胞,并用巢素(Nes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用神经丝-200(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分化细胞.再用含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并用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①获得了大量未分化,呈巢状悬浮生长的神经干细胞团,且能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②约80-90%神经干细胞能被腺病毒感染,经传代培养12代后仍具干细胞特性.因此,本实验从胚鼠端脑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潜能分化能力,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经基因工程化及传代后 ,仍具干细胞特性,获得了大量基因工程化的神经干细胞,以期为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中枢神经损伤修复及疾病治疗提供基础资料.

  • 血红素氧合酶1在中枢神经和肺血管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关嵩;蔡文琴;钱桂生;肖茂磊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是一种血红素降解的催化酶,可催化血红素降解为胆绿素和一氧化碳(Corbon monoxide,CO),前者还原成胆红素后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后者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iss1染色、原位杂交和RT-PCR技术研究HO-1在中枢神经和肺血管系统分布及其作用.实验取成年Wistar大鼠(230±25g),制作低氧肺动脉高压模型,常规取材,将脑组织、肺脏、主动脉和肺动脉分成4~5份,分别用于染色、原位杂交和mRNA提取.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HO-1中枢神经组织和肺血管组织表达较低,仅分布于特定脑区,在多种神经细胞中神经元树突的分支皆为阳性反应,即胞质中含有阳性颗粒而胞核未染色.HO-1阳性神经元通常散在分布,其大小和密度在不同的脑区各异.颈段脊髓中HO-1蛋白和mRNA 均为阳性;从延髓、桥脑到中脑都可见散在分布的阳性细胞,而在楔束外核、迷走神经背核阳性细胞密度较深;在脑桥和中脑为大小不等的核团;间脑中阳性细胞较多,分散于核团与纤维之间;海马内为弱阳性细胞,散在分布;小脑皮质的细胞层及顶核、外侧核、下核均见阳性细胞.在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脑组织中,海马中阳性细胞呈较强染色,延髓中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升高.低氧组肺内HO-1蛋白增加,其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如肺巨噬细胞、肺泡表面Ⅱ型肺上皮细胞、肥大细胞等)胞浆呈现褐色或棕黄色阳性结果,染色程度(2~3级).较正常组(0~1级)明显加深,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较低氧组染色更强(≥4级).锡原卟啉组染色程度明显变浅(1~2级),但仍比正常对照组略深.低氧组主动脉、肺动脉内膜、中膜的HO-1表达均明显升高,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更高,锡原卟啉组和常氧组均有很微弱表达.RT-PCR检测肺和动脉组织HO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低氧组、血晶素组、锡原卟啉组和低浓度CO组肺内HO-1 mRNA均明显升高,以低浓度CO组为高,比常氧组高9倍,锡原卟啉组也高5倍.但血晶素组和低浓度CO组均显著高于低氧组.锡原卟啉组比低氧组还低.低浓度CO 组和血晶素组的肺动脉HO-1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与低氧组比较).而低氧组肺动脉HO1mRNA表达又比常氧组高,锡原卟啉组低于低氧组(均为P< 0.01).原位杂交的表达情况,低氧组肺脏支气管壁细胞胞浆HO-1呈蓝色,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皮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胞浆等也是蓝色.低浓度CO组上述部位呈深蓝色.低氧组为2~3级,低浓度CO组为3~4级.低浓度CO组主动脉外膜和内膜细胞胞浆HO-1着色显著加深3~4级,中膜也加深2~3级,肺动脉外、中、内膜胞浆均明显加深4级.低氧组主动脉除中膜外均着色加深2~3级,肺动脉三层均加深2~3级.这些结果提示核酸水平上HO-1 mRNA的变化可能调节HO-1蛋白质的表达.低氧作为刺激因素作用于大鼠后,发生的变化是复杂的,一方面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压升高,另一方面HO-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低氧同时加入血晶素,HO- 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更高,多出部分,可用于调节肺组织的HO-CO cGMP及 HO-NO cGMP系统,使低氧的代偿极限增加,从而使病变减轻.低浓度CO的作用更加明显,因为其对HO-CO-cGMP及HO-NO-cGMP系统的调节更直接,有利于维持其在一个协调的水平,从而阻止低氧的损害.而锡原卟啉由于是HO-1降解的阻断剂,可使HO-CO系统处于不利的状态,加重低氧的损害.说明低氧状态HO-1在大鼠大脑部分组织,尤其是肺脏及血管组织表达的升高,可能通过诱导内源性CO使其发挥斜血管舒张和信使分子的作用,进而拮抗低氧的损害.

  • 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形态及结构成分的增龄变化

    作者:文灿;朱星红

    脑血管病更是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弹性蛋白作为血管壁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对于维持正常的管壁构筑和舒缩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选用健康Wistar大鼠90只,雌雄不拘 ,分为幼年组(1-2月龄)、成年组(6-7月龄)、老年组(>24月龄).采用常规染色光镜观察、透射电镜、Weigert染色、改良Heidenhain染色、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管壁细胞形态、内弹性膜(IEL)构筑变化、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相对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常规光镜:MCA的中膜较薄、平滑肌细胞(SM Cs)少、约3~5层,与外膜间无明显的分界,弹性纤维形成一层完整的IEL,呈波浪状折叠,且折叠随增龄逐渐减少、甚至消失.(2)透射电镜:幼年组IEL均质、厚度均一 ,边缘光滑,高倍可见其内弹性纤维中心部及周围部均清晰,中膜有1-2层平滑肌细胞; 成年组IEL亦均质,边缘清晰,可见内皮细胞和中膜平滑肌细胞向IEL穿透,中膜平滑肌细胞间有少许胶原纤维;老年组:IEL变溥,不均质,可见断裂和分层,边缘伸出分支到中膜,弹性纤维周围成分消失,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向内弹性膜穿过,胶原纤维多.(3 )Weigert法染色:随增龄,可见IEL断裂,折叠幅度减小、数量减少;MCA中弹性纤维相对含量减少,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4)改良Heidenhain染色:胶原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大鼠MCA的IEL随增龄呈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加,MCA弹性蛋白含量减少,非弹性成分增多,导致血管脆性随增龄而增加.这为探讨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资料.

  • 形态学者=体视学者?

    作者:杨正伟

    形态学者(morphologist)与体视学者( stereologist)均致力于研究组织结构或几何物体的形状、尺寸、数量和空间分布等几何特征,是名副其实的同行.不过,看到切片上的二维轮廓(例如一个一个的血管断面),前者通常想到的也是二维轮廓,而后者想到的是形成该二维轮廓的三维结构本身(例如三维空间内弯弯曲曲的血管).前者宁愿对二维轮廓进行定性描述或主观的定量描述,而后者则强调用数学方法获取准确数字的针对三维结构本身的定量描述.鉴于此,有人说体视学就是定量形态学.前者多是组织学、病理学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学者,是体视学方法的实际运用者,分布广泛、为数众多,而后者多为数学家,是体视学理论的探索者、创立者,相对而言凤毛麟角.前者倾向于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标本来观察,后者则强调随机抽样.前者认为定性研究(关于有无某种形态结构,包括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阳性或阴性结构等的判断)中随机抽样不必要,后者仍强调好还是随机抽样,例如组织块和切片的随机抽样.前者时常凭想象任意定义自己认可的形态特征或定量参数,而后者更倾向于抓住参数的本质.例如, 见到切片上一个一个的血管断面,前者就由此定义出毛细血管的"数目",而后者却指出血管断面数反映的只是毛细血管的长度密度,如需要,可把毛细血管网的"网眼数"定义为毛细血管数.电镜照片上见到某种细胞内某种细胞器更密集了,前者就说那种细胞内的那种细胞器增多了,而后者却指出那未必,人的肉眼看不全整个显微空间,不知道那种细胞的总体积,你一般就无法知道那种细胞内的那种细胞器的总数是否真正的增多了.前者总辩解,形态定量研究中只要设有对照组,不论用什么定量方法都行,而后者总强调优先选用无偏、有效的方法,因为,有偏方法分别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所致的偏差是否都一样或一致,如果不和无偏方法对比从所得实验数据中你无法知道.前者总嫌体视学测量太玄妙、太麻烦,为什么不设计出全自动形态定量仪,使形态定量象作血液化验那样简单,这样花一百万、一千万我都不在乎,后者却说体视学原理的实际运用实际上非常简单,完全让机器来准确识别复杂的生物组织结构目前还相当困难,体视学系统(可在显示器上观察切片组织图像,可在图像上叠加体视学测格,可在切片上随机选择测试视野……的图像分析系统)已使形态定量研究非常方便了,为什么宁愿花几百万而舍不得花几十万?前者总嫌体视学者只追求数学上的完美,太不讲实际,难有突破性学术见解;后者总嫌前者不懂得数学美,太不讲原则,容易得到各种不同的"伪科学"研究结论.……以上对比未必合适,其目的只是想引起形态学者与体视学者的重视.前者的实际问题后者常常难以理解,后者的数学语言又难以为前者所接受 ,因此二者都需要通过既懂点体视学又懂点形态学的"中介学者"来相互沟通.遇到问题时求教"中介学者",将有利于前者与后者成为更优秀的学者.

  • IL-1β(白细胞介素1β)在大鼠外周血中的节律变化研究

    作者:宋玉光;陈文玉;欧可群

    研究证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细胞免疫激活、抗肿瘤、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导致厌食、体温升高、活动能力降低、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及引起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增加等作用.而有关IL-1β在外周血中的节律报道甚少,仅Zabel P等报道过健康人外周血中I L-1β具有节律性,但对常用作实验动物的大鼠其IL-1β在外周血中的节律却未见报道.鉴此,本研究就IL-1β在大鼠外周血中的节律作初步探讨,为进一步了解IL-1 β的生理及病理学作用提供时间生物学资料.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2 70g,自然光照下喂养(光暗比12:12).随机分成4组,分别于16:00、22: 00、4:00、10:00四个时间腹腔给予细菌脂多糖(600ug/Kg).2小时后,又分别于18:00、24:00、6:00、12:00四个时间麻醉,从左心室采血(1.3ml/只).血液在室温下静置0.5小时,以3000转/分离心15分钟, 取血清(0.5ml/只),保存于-20℃,备用.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I L-1β.结果: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后,大鼠外周血中的IL-1β在6:00达高峰, 但在12:00和18:00有明显的下降,24:00又有所升高,显示出明显的节律性 .分析比较各组IL-1β含量的均数与标准差,并对4组数据作方差分析:12:00与 6:00组以及18:00与6:00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对神经免疫调节的基因调控研究

    作者:朱家媛;欧可群;王蕾;陈文玉;马玉琼

    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 f hypothalamus,PVN)是神经免疫调节的整合性中枢,为了探讨PVN 内肽能神经元对免疫调节的基因调控,本研究采用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免疫抑制及其对照组各25只,分别用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动物模型,观察血清IgG及IL-2动态变化,以了解免疫应答过程.在免疫反应开始增强(E1组)/或开始抑制(I1组)及免疫反应达高峰( E2组)/或抑制低(I2组)时灌注取脑,冰冻切片(30μm),以地高辛标记的AVP cDNA寡核苷酸为探针作原位杂交组化反应,碱性磷酸酶底物NBT/BCI P显色,杂交信号经Mia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PVN全长均可见AVP mRNA阳性细胞,以尾段及外侧的大细胞为主,小细胞较少.杂交信号不均匀地分布于核周体内.2)AVP mRNA阳性物在PVN内所占的平均面积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C组)之间及各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杂交信号的平均面积与免疫反应强度成正比,即免疫反应达高峰时,杂交信号所占的面积大,抑制低时所占面积小.各组的平均面积(μm2)分别为E1组=2427.27±25.88, CE1组=2123.46±59.55;E2组=2685.50±61.47,C E2组=2162.06±62.28;I1组=1986.76±46.13,CI 1组=2135.25±60.45;I2组=1783.61±35.32,IC 2组=2160.58±58.47;3)PVN内AVP mRNA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及各实验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与免疫反应的强度成反比.各组的平均灰度分别为E1组=137.74±1.4 7,CE1组=146.75±1.90;E2组=125.09±2.70,CE 2组=149.76±2.59;I1组=151.99±1.32,CI1组=14 5.68±1.54;I2组=162.62±1.88,IC2组=150.89± 2.35.AVP mRNA杂交信号的阳性反应平均面积和杂交信号的平均灰度均能反应 AVP mRNA的含量.本实验结果揭示:随着免疫反应的逐渐增强,PVN内参与免疫反应的AVP神经元的转录水平逐渐增高.说明大鼠PVN内AVP神经元在基因水平参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

  • VitE慢性镉中毒小鼠生精细胞影响的形态观察及立体定量分析

    作者:华平;许庭良;姜俸蓉

    昆明种雄性小鼠75只随机分成三组:镉组(2mg/kg/次,皮下注射,2次/周);镉 +VitE组(染镉同时给VitE10mg/kg/ 天)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月后取睾丸按常规制成HE染色切片和超薄切片,分别用光镜和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并用BiaMias图像分析软件,P-Ⅱ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各组精原细胞和精子的部分超微结构进行了立体定量分析.结果如下:1.镉组小鼠睾丸均受损,根据受损程度可分三型.轻型:有散在少量的生精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细胞的胞质内细胞器肿胀,核体积略增大;坏死细胞的核固缩、溶解,胞质内出现空泡,胞膜破裂,细胞溶解.中型:部分生精上皮变薄,有较多生精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偶见生精小管上皮坏死、溶解.重型 :全睾生精小管上皮已全部坏死、溶解,管壁结构分辨不清,管腔内充满嗜酸性凝固物质. 间质内纤维大量增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原细胞胞核和精子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平均表面积和平均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2.镉+VitE组大部分小鼠睾丸的形态结构正常,仅少部分小鼠的睾丸有轻、中型损伤,且以轻型损伤为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精原细胞胞核和精子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平均表面积和平均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 5).与镉组相比,相应形态参数则明显增大(P<0.05).表明VitE对镉引起的小鼠生精细胞形态学损伤有一定拮抗作用.

  • 周围损伤与神经再生中GAP-43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光久;李振强;殷玉芹;宋林

    目的:通过研究周围神经损伤与再生过程中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 ciated protein,GAP-43)mRNA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阐明GAP-43mRNA的表达调控机制及该蛋白质在神经再生和突触连接重建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大鼠坐骨神经中段钳夹损伤动物模型,术后分别存活1、2、4、7、14、30、60天.动物经主动脉灌注固定后,取脊髓L4-S 3节段、与坐骨神经相连的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纤维进行冰冻切片.2.将切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GAP-43mRNA表达,进行图像分析.3.GAP-4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图像分析,观察GAP-43合成的变化规律.结果:1.原位杂交法显示: ①正常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GAP-43mRNA表达很少,未发现阳性细胞.②坐骨神经损伤后2天,GAP-43mRNA表达开始增加,脊髓腹角可见少量阳性神经元( AOD 1.5355);伤后4天,GAP-43mRNA表达明显增强(AOD 1.6610), 阳性细胞增多;伤后7天(AOD 1.9981)至14天(AOD 1.8047);GA P-43mRNA表达量达高峰,光镜下清晰可见脊髓腹角大型运动神经元胞浆及突起染成棕黄色,胞核处颜色浅淡,主要表达区域在腹角Ⅸ层.背根神经节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胞核呈空泡状,变化规律与脊髓基本一致.③伤后30天,GAP-43mRNA表达明显下降( AOD 1.5042),至伤后60天,GAP-43mRNA已降至正常水平.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①正常成年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纤维呈GAP-43阳性. ②坐骨神经损伤后4天,GAP-43合成增加,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可见阳性神经元,伤后7 天至14天达高峰,伤后30天下降,至伤后60天,GAP-43也已降至正常水平.③坐骨神经损伤后4天,神经纤维呈GAP-43阳性,至伤后60天,神经再生基本完成时转为阴性 .结论: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神经元胞体GAP-43mRNA表达增高,进而使GAP -43合成增加并沿轴突运输至生长锥,促进神经再生,至神经突触连接重建完成后,GA P-43mRNA表达下降,GAP-43降至正常水平.证明GAP-43确有促进神经再生及神经突触连接重建的作用.

  • 缺血再灌流大鼠肾小管不同时相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的表达

    作者:项涛;羊惠君;周德明;李瑞祥

    目的:观察肾缺血再灌流不同时相iNOS和eNOS表达的分布和量的变化,从原位探讨它们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夹闭大鼠左肾动、静脉45 分钟制备肾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分别在缺血45分钟、再灌流3、6、12、24、48、 72小时及1和2周处死动物,并设正常组对照.免疫组化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i NOS主要分布于近端小管刷状缘,肾盂的上皮细胞也呈阳性反应.缺血45分钟和再灌流后一周内iNOS阳性反应增强,分布范围向上皮细胞底部扩展,并且肾小管腔内也有棕黄色的管型出现.eNOS均匀地分布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核周围的胞质内,肾内小动脉内皮也有阳性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未见阳性反应.除缺血45分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阳性反应减弱,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外,再灌流各组的eNOS免疫组化染色反应与正常相似.结论 :正常肾脏iNOS分布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顶端的胞质,它催化产生的NO更倾向于扩散到肾小管内,参与形成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缺血45分钟及再灌注一周内的iNOS 表达显著增强,可能在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损伤的作用.eNOS除缺血45分钟时表达有下降外,再灌注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其对肾功能有利的血管活性作用减弱可能与iNOS过量产生的NO反馈性地抑制其活性有关.

  • Vater壶腹中隔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陈道邦;周德明;杨开清

    Vater壶腹中隔不仅是Vater区重要结构,亦是该区疾病好发部位.但迄今尚缺乏详实解剖学资料.目的: 研究中隔形态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材料:53例固定尸体Vater区标本. 方法:取材经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①21例与Vater区长轴垂直,沿十二指肠后内侧壁,胆胰管汇合处横切片;②32例沿经Vater区长轴纵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每例5张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中隔基部厚度(AB)和中隔长度(CD),每切片测3次取均值.③显微镜观察中隔结构.结果:AB=1.47mm±0.36mm;C D=8.64mm±2.53mm;自大乳头尖至中隔尖距离3.75mm±1.99mm .切片见壶腹中隔为胆总管和胰管壁融合而成,由粘膜、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粘膜层有高低不等的粘膜皱襞;平滑肌(以胆总管侧居多)向中隔尖端延伸并逐渐变薄;胆总管侧和胰管侧平滑肌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近中隔两侧多为环形肌,中部为纵形肌.中隔尖端为粘膜褶叠形成的瓣膜样结构.讨论:①由于中隔平滑肌以胆总管侧较多,当Oddi括约肌收缩时 ,中隔可能发生偏移,可协调胆汁和胰液的流动.当胆、胰管末端内压不一致时,薄锐的瓣样结构可能偏向低压侧管口,以调节胆管和胰管压力,并在一定程度有防逆流作用.②为临床识别中隔肥厚、"双管征"、切开术等提供解剖学资料.

  • 异种抗原α-Gal在近交系版纳小耳猪椎间盘的表达

    作者:寿建国;应大君;糜建红;宋林

    临床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行髓核摘除术后由于纤维环的完整性被破坏, 其抵抗压力的功能受损.当椎体随承载后,椎间隙变窄塌陷,导致脊柱的内源性稳定因素被破坏,可引起或加重椎间关节和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使脊柱的稳定功能下降.人工椎间盘可望解决这一难题.但目前在临床应用的人工椎间盘还存在以下问题:(1)假体活动度过大,稳定性不够.(2)有滑动核突出现象.(3)金属盖板缺乏表面处理,与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欠佳 .故探索异种生物椎间盘移植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途径之一.目前近交系猪被认为是异种移植的理想的供器官动物.探讨猪的椎间盘能否用作临床移植材料,首先需要解决人体对异种组织材料的免疫排斥反应.α-半乳糖基(α-Cal)是公认存在于除旧世纪灵长目以外的哺乳动物体内的异种抗原.本实验通过检测版纳小耳猪椎间组织中α-Cal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猪-人异种椎间盘移植提供依据.采用6头8-11月龄雄性近交系版纳小耳猪的椎间盘组织,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以植物凝集素作为亲和物质,采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猪椎间盘组织中异种抗原的分布情况.椎间盘纤维环状软骨细胞及髓核软骨样细胞的核膜有染色阳性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云南近交系版纳小耳猪椎间盘组织中有异种抗原存在,但抗原性较弱,可以成为临床损伤修复中良好的材料来源.

  •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脑内的表达

    作者:谢兴国;朱晓华;张吉强;蔡文琴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新的神经信使物质,在神经传递中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它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 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的.本实验用体重1 00~150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9只,经腹腔麻醉,主动脉灌注,冰冻切片(厚35μm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在正常小鼠脑内的表达.结果表现:在大脑皮质中,NOS1的阳性反应为广泛,除分子层以外,其余各层均有分布,表现为密集的、体积较小的细胞,其中第Ⅴ层的细胞突起伸向分子层,其余各层不明显.在海马锥体细胞层,可观察到大量密集排列规则的锥形细胞,其它各层除分子层外,均有少量阳性细胞 ,而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多形层内有散在的、体积较小的NOS1阳性细胞.杏仁核是一组较大的NOS1阳性神经元簇,以杏仁核内侧核的阳性细胞数多,是一群密集的中小型阳性细胞.在间脑的缰内侧核、缰外侧核、丘脑后核、丘脑内侧背核外侧部、被盖背侧核、外侧膝状体背核等核团有明显的NOS1阳性反应.在脑干内NOS1表达较强, 主要集中在:①中脑的红核;②在脑干的运动核团中,如三叉神经运动核和面神经核等处. 综上所述,NOS1在小鼠脑内广泛存在,包括大脑皮质、海马、齿状回、间脑和脑干等处,胞体大多呈多角形、椭圆形和梭形,多具突起,但不同部位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反应强度不尽相同,突起也有长短之分,多少之别,这表明它们与多种功能有关,至于相关功能还待进一步研究.

  • 大鼠脑缺血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红丽;蔡文琴;邓晓林

    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是中枢神经损伤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延长、免疫组化染色GFAP表达增强等.为探讨脑缺血后不同脑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特征,本实验建立Wistar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的模型,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3d、5d、7d后不同脑区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如下:(1)大脑皮质、室周区和小脑内G FAP阳性细胞胞体稍有增大、深染,突起增多、增粗、增长且散在分布;(2)海马CA1 、CA2区可见突起短而粗、胞体大的呈簇状分布的阳性细胞;(3)海马齿状回区域的GF AP阳性细胞则表现为胞体细小、突起细长,呈放射状排布;(4)室管膜下区(尤其是侧脑室 )边缘的阳性细胞未见胞体,突起明显增粗、加长形似垂柳状.本实验表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不同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对损伤的反应不同.这种形态的变化可能与神经营养因子的运输,神经的修复与再生相适应.

  • 人胎儿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及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

    作者:洪艳;梁文妹

    近年来,胃肠激素对生长发育和肿瘤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人胎结肠及直肠内胰多肽(PP)、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育及两种细胞的相互关系.本实验收集9~28wk因故中止妊娠人胎33例,取结肠、直肠组织,Bouin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取相邻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显示PP-、SS-IR细胞.结果显示,9~11wk人胎结肠及直肠内可见PP-IR细胞,单个分散于尚未分化完全的绒毛及肠腺上皮;18~25wk结肠内 PP-IR细胞数量有所增加,直肠内PP-IR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26wk后结肠及直肠内PP-IR细胞均明显减少.SS-IR细胞分散存在于9~11wk胎儿结肠早期绒毛上皮中,数量较多,11wk直肠内也可见;结肠及直肠在15~26wk时各胎龄组SS-IR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减,26wk后明显减少.与结肠相比,直肠中PP-IR 细胞数量略少,而SS-IR细胞较多.将各时期胎儿结肠及直肠的PP-、SS-IR细胞(以有核阳性细胞数/视野)进行计数,表明PP-IR细胞数目比SS-IR细胞稍多. 胎期结肠及直肠的SS-及PP-IR细胞有多种形态,有开放型,也有闭合型.PP-I R细胞胞体略小且免疫染色强度稍弱.两种细胞多单个分布,少数聚集成群.细胞发出突起伸至肠腔、腺腔或邻近细胞.主要分布于绒毛及肠腺上皮,偶见位于固有层.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未见这两种免疫反应物质共存在于同一细胞内.结果提示,人胎结肠及直肠内PP- IR细胞和SS-IR细胞随胎儿的发育而发生变化,PP和SS分别表达于两种细胞.

  • 植入后小鼠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建立

    作者:李泽桂;蔡文琴;陈活彝

    哺乳动物胚胎在子宫内生长的不可接近性,使胚胎发育处于"暗箱"状态.而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发展使得在体外维持小鼠或大鼠胚胎发育成为可能.通过全胚胎培养技术,鼠胚在体外可存活相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可完成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和早期的器官发育.全胚胎培养技术可允许直接连续地观察胚胎发生的详细过程.全胚胎培养技术的建立, 为发育神经生物学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手段.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开展还面临许多困难.为了用全胚胎培养的神经管缺陷小鼠研究转染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管缺陷的缓解作用,我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WHC-2000(Whole Embr yo Culture Box 2000)型胚胎旋转培养箱,改良设计了培养系统,将全血清培养改良为DMEM:鼠血清(1:1)培养基,应用全胚胎培养技术获得良好效果 .正常小鼠的胚胎发育要经历19-20天.在1-2dPC形成2到4个细胞的胚胎.在3. 0-3.5dPC发育成桑椹胚或胚泡.在6.0-6.5dPC成为圆柱状.中胚层于7 .0-7.5dPC形成.在8,0dPC,外胚层增厚形成神经板,继之,在8.0-8 .5dPC,神经褶在颈部水平融合形成神经管.在8.0-8.5dPC神经嵴在中脑水平迁出,分布到全身各部位,演变为黑色素细胞、外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成分等. 心脏的原基在紧靠神经管前端的腹侧中胚层形成,并在8.5dPC末开始有节律地收缩. 9.0dPC卵黄囊血岛逐渐出现,在9.5dPC前,肢芽开始出现,眼、耳、嗅觉的原基形成,可见2-3对鳃弓、心脏已能搏动.在10.5dPC,胚胎进一步发育,肢芽增长,脑泡增大,颅侧和背根神经节形成,运动神经元开始分化.总之,在8.0-10.5 dPC主要的器官原基已经分化.应用体外全胚胎培养技术,此阶段的胚胎在培养基中易于成功的培养.胚胎培养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胚胎发育的环境,提供给胚胎细胞在正常环境中实验研究的机会.目前全胚胎培养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肢芽再生研究,药物与自然产物的致畸作用研究 ,神经嵴细胞迁移的研究,以及利用基因转染来研究器官发生阶段的基因相互作用等.但目前由于此项技术开展不普遍,实验所需的旋转培养箱在国内还没有厂家进行批量生产,在国外购买经费昂贵,因此我们根据实验需要自行设计和制作了用于本实验的WEC-2000 型胚胎旋转培养箱,该培养箱带有37℃的恒温系统,每分钟20-40转的齿轮旋转系统 ,能连续工作200小时,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胚胎培养的要求.另外我们用EMDM-鼠血清培养基代替纯大鼠血清,也达到实验要求并节约了经费和劳动力.我们将鼠胚在体外培养 24小时后,其发育状态与母体子宫内生长的胚胎完全同步.形态学特征符合实验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培养系统和培养技术是成功的,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 四川正常(牙合成人X线头影测量研究Ⅰ角度测量?

    作者:胡兴宇;蓝顺清;李朝阳;徐官强

    对四川籍120例(男女各半)18岁以上正常(牙合汉族人按Downs等的方法测量SNA角、SNB 角、ANB角、SND角、上中切牙NA角、下中切牙NB角、上下中切牙角、牙合平面SN角、牙合平面FH角、下颌平面SN角、下颌平面FH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下中切牙FH角、下中切牙牙合平面角、面角、颌凸角、y轴角及上下齿槽座角等18种角,男性的均值分别为84.87°、81.42°、3.48°、73.4 8°、23.08、29.86°、124.75°、22.13°、14.19°、38 .12°、3 0.68°、95.07°、54.24°、111.52°、82.67°、14.72 °、65.58°与-6.96°,女性的均值分别为82.98°、80.84°、2. 21°、73.52°、22.89°、29.14°、123.96°、22.29°、 14.45°、38.22°、30.31°、94.88°、54.76°、110.6 8°、82.35°、13.23°、66.12°与-613°;按Burstone等的方法测量软组织面角、面凸角、全面凸角、面颈角、面型角、H角、鼻唇角、上唇基角、下唇基角、上下唇基角、上唇倾角、下唇倾角、上下唇角、颏唇沟角、鼻嵴角及鼻尖角等16 种角,男性的均值分别为88.98°、18.97°、136.35°、104.12°、14.15°、16.02°、83.93°、92.10°、80.61°、11.3 9°、75.02°、41.31°、116.41°、134.12°、23.18°与 83.11°,女性的均数分别为88.02°、17.15°、137.82°、99. 08°、11.32°、14.18°、85.98°、90.18°、80.14°、1 0.01°、77.84°、43.92°、121.82°、137.05°、23.0 3°与87.96°.观察性差骨性测量男性上颌骨比女性位置靠前,此外牙、颌、面结构彼此配合的相互关系基本相同;软组织测量男性侧貌突度甚于女性,表明颅颌面软组织与其深面的骨性结构之间的不一致.观察四川人同北方人群的差异见颜面侧貌突变明显大于北方人.国人与美国白人相比面部侧貌轮廓显著前突而白人前额与颏部明显前突.

  • A2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抑制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研究

    作者:朱楚洪;应大君;李黔宁;宋林;糜建红

    本研究旨在克降人A20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进行连接,并对其在内皮细胞的表达及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将N-末端标记E-tag的人A20cDNA与穿梭质粒pCAGG S进行连接后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CAGGSEhA20,将pCAGGSEhA20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同时转染pCAGGS空载体进行对照;G418加压筛选重组细胞克隆.随机挑选pCAGGSEhA20转染的内皮细胞5株,调整为1000 0/ml,用鼠抗人E-tag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转染pCAGGSEhA20阳性的内皮细胞及pCAGGS空载体转染对照细胞调整为10000/ml,每孔加200μ l,加LPS致终浓度为(100ng/ml),作用4小时后细胞固定,用anti-T F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行TF原位杂交,图象分析相应的参数.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 CAGGSEhA20酶切鉴定证实含有人A20cDNA,将pCAGGSEhA20和 pCAGGS转染的内皮细胞随机挑选G418抗性克隆数个,用抗E-tag抗体染色后 ,FACS检测其A2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大多数克隆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率为90%以上,选取高表达克隆扩增传代.LPS作用后表达A20基因的阳性细胞TF 仅有微弱表达或不表达,而对照细胞TF表达呈强阳性.结论:组织因子是炎症内皮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表明A20基因能抑制LPS所致炎症内皮细胞表达TF,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在血栓预防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 消化管壁的超微结构及Cajal细胞的形态特征

    作者:周德山

    胃肠道蠕动运动和心脏相似,具有自动节律性.它主要受四种因素的调节:肠道神经系统,平滑肌本身,体液调节和Cajal细胞.前三者和其他脏器的神经及体液调节大同小异,惟有Cajal细胞为胃肠道所特有.Cajal细胞是西班牙著名神经解剖学家Cajal应用镀银染色技术 ,在胃肠道壁内所描述的一种特殊细胞;它主要分布于肌间神经丛周围和深肌丛附近.对于它的形态、生物学特性、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等,研究者之间意见分歧较大.80年代初,丹麦学者Thuneberg提出它可能具有Pacemaking activity,从而掀起了对Cajal细胞的研究热潮.我们利用传统的染色方法和现代的免疫染色、原位杂交以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肌间神经丛周围和深肌丛附近的Cajal细胞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功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将部分结果介绍如下:碘化锌-锇酸方法(此方法具有镀银染色的特性),全层铺片,蛋白酶、盐酸消化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显示肌间神经丛周围Cajal细胞的细胞体为圆形或三角形,有3-5个突起, 突起反复分枝,彼此形成细胞网,分布在肌间神经丛周围.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ajal 细胞的超微结构既不同于平滑肌、又有别于成纤维细胞,属于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丰富的线粒体、中间丝、微管.利用c-kit基因突变大鼠模型研究表明:该动物小肠肌间神经丛周围的Cajal细胞80-90%丢失,细胞网消失,突变大鼠胃肠道运动明显减慢, 呈麻痹性扩张状态,提示该部位的Cajal细胞为胃肠道运动起搏细胞.与肌间神经丛周围Cajal细胞不同,c-kit基因突变对深肌丛附近Cajal细胞的形态、数量等无明显影响,提示不同部位Cajal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可能不完全相同. 利用连续超薄切片(60nm厚,700张),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电镜蒙太奇技术发现:深肌丛附近Cajal细胞含大量糖原颗粒(糠原颗粒占细胞体积的9%),丰富线粒体,具有完整的基底膜,细胞突起间有较大的缝隙连结.其连结蛋白为Connexin 43.上述形态特点符合兴奋传导细胞所需大量能源的结构特征,提示小肠深肌丛附近的Cajal细胞可能参与肠道运动的兴奋传导过程.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胃肠道存在与心脏相似的兴奋传导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形态学基础.

  • 慢性染镉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苏敏;许庭良;姜俸蓉

    本实验取低剂量( 2mg/kg/ 次,2次/周)染镉3月小鼠肾脏作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经HE染色,细胞凋亡染色(Tunel法),着重观察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并对阳性凋亡细胞进行计数及图象分析;部分小鼠肾皮质作超薄切片,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近端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染镉后,小鼠肾近端小管细胞主要有以下两种变化.1.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细胞肿胀,刷状缘受损,胞质疏松,染色浅淡,严重时细胞核染色质凝缩,核异型、固缩、溶解、坏死.坏死小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部分小管腔内可见嗜酸性凝固坏死物填充.透射电镜观察,变性细胞微绒毛受损,胞质内线粒体肿胀、溶解,细胞核变形,染色质浓集,核膜断裂.2.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呈单个或局灶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形态特点:(1)细胞胞体变小,胞质浓缩,嗜酸性反应增强.(2) 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晚期核固缩、变小为均一的致密物,核碎裂. (3)形成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胞体完整,微绒毛密集,核周胞质内线粒体丰富,无肿胀、变性,细胞核染色质边集,核固缩变小,可见凋亡小体形成.与对照组比较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P<0.05,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慢性染镉除引起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外,还有促进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 四川正常牙(牙合)成人X线头影测量研究Ⅱ线距测量

    作者:蓝顺清;胡兴宇;李朝明;韩复刚

    对四川籍18岁以上正常牙(牙合)汉族人120例(男女各半)按Wylie等的方法测量硬组织经线 ArN距、ArS距、Sptm距、SANS距、SN距、Spg距、上颌长、下颌体长、 S⊥距、ST距、NA距、NB距、Npg距、NGn距、NMe距、下颌综合长、N⊥距、 NT距、全面高、面中1/3高、面下1/3高、面中1/3/全面高及面下1/3/全面高等24项,男性的均值分别为85.41、19.01、18.12、67.78、66. 33、61.37、49.62、79.14、72.72、68.64、1.24、-6 .83、-6.96、-7.99、-10.54、108.86、6.39、2.31、 118.17、53.92、64.25、53.61mm以及0.46与0.54,女性的均值分别为79.25、17.13、17.54、65.47、63.11、58.86、4 7.96、75.21、68.32、64.57、0.95、-6.92、-6.24、 -7.44、-10.18、105.13、5.21、1.40、112.48、51. 58、60.90、8.14mm以及0.46与0.54;按Burstone等的方法测量软组织经线面高、面上部高、面下部高、唇颏高、全上唇高、全下唇高、上红唇高、下红唇高、唇间隙、Stol距、鼻高、鼻长、鼻深、SnEp距、LsEp距、LiEp距、B′H线距、LsS线距、LiS线距、额厚、鼻根厚、鼻底厚、上唇凹厚、下唇凹厚、颏厚、颏下厚与颏顶厚等31项,男性的均值分别为132.93、69.54、63.40 、41.64、22.75、16.27、7.05、11.02、0.19、1.98、 55.96、48.31、15.81、-9.93、-1.60、-0.46、-3.9 1、1.89、-6.55、1.49、-3.28、5.70、6.21、6.71、5 .84、15.16、13.45、13.12、12.87、7.13与9.35,女性的均值分别为126.76、67.25、59.52、37.90、21.62、15. 40、6.78、10.68、0.22、1.97、52.01、44.22、14.1 0、-9.87、-1.78、-0.50、-2.48、1.16、-6.17、1.2 6、-2.40、4.41、5.49、6.26、5.38、14.88、12.74、 13.01、12.72、6.88与8.91.性差、地区差异及人种差异同本研究第一部分角度测量.

  • 白细胞介素1β在大鼠外周血中含量的昼夜节律变化研究

    作者:宋玉光;陈文玉;欧可群;王蕾;马玉琼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16:00、22:00、4:00和10:00四个时间腹腔注射LPS(lipopolysaccharide细菌脂多糖).2小时后,各组又分别在18:00、24:00、06:00、12:00四个时间麻醉采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06:00时组血中IL-1β含量高,12:00时组和18:00时组低,24:00时组次之,06:00时组和12:00时组及18:00时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显示出IL-1β含量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

  • 兔实验性隐睾术后三个月 A型精原细胞数量严重减少

    作者:张仁东;彭彬;邓显忠;万勇;黄安培;杨正伟

    目的:关于隐睾是否会导致不可逆的精子发生的损害,人们还有争论.本文拟通过研究兔实验性隐睾术后三个月是否伴有A型精原细胞(精子发生的干细胞)的数量的变化,来间接说明隐睾对精子发生的损害是否可逆.材料与方法:6只青春期兔作单侧隐睾术,将睾丸和隐睾一起放回腹腔.三个月后从腹腔及阴囊取出两侧睾丸及附睾作形态定量分析.运用25μm厚甲基丙烯酸树脂切片及无偏、有效的体视学新工具--光学体视框来测量生精细胞(核)数,利用其它体视学方法来估计生精小管的直径和长度等.结果:腹腔内睾丸精子发生严重障碍,生精上皮内只见A型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附睾内无精子;生精小管长度只有对照侧的42+/-5%(平均值+/-标准误);支持细胞数无改变;精原细胞总数和A型精原细胞数分别减少了95+/-5%和84+/-3%.以往在人类和鼠类动物促性腺激撤退模型中均未见生精小管长度减少的变化.结论:青春期兔实验性隐睾三个月导致了精子发生的严重损害;由于A型精原细胞的严重减少,这种损害即使能恢复(通过睾丸复位固定术等),也将不理想.

  • 小鼠神经管发生中PCD与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李泽桂;蔡文琴

    神经胚形成neur ulation)中关键的形态学变化是神经管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正常PCD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在神经管关闭过程中发生率很高的各种神经管关闭缺陷(neural tube closure defect,NTCD),大多数亦与凋亡异常有关.已知神经管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高度复杂的胚胎学事件,其中原癌基因bcl-2可能参与其中的关键环节.但关于bcl-2在正常神经管发生和神经管缺陷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和TUNEL染色对小鼠神经管发生中bcl-2 m RNA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研究,原位杂交对照实验用sense-bcl-2 cRNA探针代替anti-sense bcl-2 cRNA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显示 ,1)9.0dPC神经上皮细胞的凋亡率高,提示9.0dPC神经管的高细胞凋亡率有利于神经管的关闭.从空间分布看,神经管头端的凋亡细胞多于中段和尾段,提示颅侧的细胞凋亡率与脑泡的塑形有关.2)用全胚胎原位杂交研究了小鼠神经管形成过程中原癌基因b cl-2表达及与PCD的关系,7.5dPC鼠胚的bcl-2 mRNA杂交信号弥散于整个胚体,以原条区域较强,提示bcl-2有利于原条细胞向中胚层细胞的分化,8. 5dPC鼠胚bcl-2 mRNA升高,有助于神经上皮顺利进入有丝分裂.以后bcl -2 mRNA表达下降并伴有细胞凋亡率的升高,提示有利于神经上皮进入正常的细胞死亡而利于神经管的关闭.

  • 两种中药多糖诱导人内皮细胞表达造血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宏;姜蓉;郑敏;王亚平

    血管内皮细胞(EC)是造血诱导微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文献报道EC能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来调控造血.人参与当归是祖国传统医学的"补气"和"补血"要药,人参多糖(G PS)和当归多糖(APS)为其主要药物成分之一.近10年来我们课题组对APS以及G PS促进血细胞生成的调控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既往研究证明:APS对造血干/ 祖细胞增殖分化有显著刺激作用,GPS也可促进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其现代生物学机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采用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与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 ,探讨APS和GPS诱导人内皮细胞表达GM-CSF、IL-3、IL-6与促进人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1)GPS:重庆中药研究所分离、提取、纯化,纯度>90%;APS:兰州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惠赠,纯度>85%.(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3)EC培养上清液的制备:分别制备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物,常规培养)、IL-1、GPS与APS体外诱导组(IL-1:100u/ml ,GPS:50μg/ml,APS:200μg/ml)的Ecv304细胞培养上清液 .(4)造血生长因子活性检测:以每种植5×104个骨髓有核细胞所生成的CFU-M ix、CFU-GM集落数评价各种Ecv30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 (5)S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经IL-1、GPS和APS诱导和对照组Ecv304细胞的G M-CSF、IL-3、IL-6蛋白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经IL-1或GPS、A PS诱导制备的Ecv304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显著促进CFU-Mix、CFU-GM的增殖,其集落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FU-Mix:GPS组:52. 89±9.67,APS组:54.33±10.39,IL-1组:61.13±9.2 6,对照组:36.24±10.74;CFU-GM:GPS组:40.36±8.92 ,APS组:44.17±9.53,IL-1组:43.37±8.56,对照组:30 .78±11.45).(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正常静止状态下EC胞浆内有棕黄色的 GM-CSF、IL-3、IL-6蛋白表达的阳性颗粒,但表达阳性率及强度均很低,经过IL-1或GPS、APS诱导后Ecv304细胞的GM-CSF、IL-3、IL- 6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提高.结果表明:经GPS、APS或IL-1诱导制备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对CFU-GM和CFU-Mix的增殖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提示其中造血生长因子(HGF)含量或活性有所增加.我们推测GPS和APS对内皮细胞表达HGF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现代研究认为:HGF与造血细胞膜上相应的HGF 受体结合,启动调控信号向核内转导,引起核内某些基因转录增强或其他基因转录抑制,终表现出蛋白合成改变,而导致细胞行为等变化.可见研究HGF的蛋白表达及调控能深入阐明造血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HGF生物学活性检测仅反映了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所含 HGF的生物学活性,HGF有其多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为进一步阐明GPS和APS能诱导和影响哪些HGF表达,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对内皮细胞的GM-CSF、 IL-3和IL-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L-1或GPS、APS诱导后内皮细胞的GM-CSF、IL-3和IL-6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强度积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与生物学活性检测的结果相吻合.我们研究结果提示:GPS和APS调控造血的机理之一是上调造血微环境中的内皮细胞分泌造血调控因子来调节血细胞的生成.这或许是人参和当归"补气""补血"的现代生物学机理之一.

  • 移植肌瓣供体与肱桡肌副腱--修复、重建外科的解剖学参考

    作者:付乙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人民大众越来越趋于改善生命的质量,身体需要更健康、机能需要更健全.人们对修复、整形、重建等手术学科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手术越来越广泛的开展,亦将遇到不少个体变异,我们发现一例肱桡肌有副腱,为了有更多的解剖形态学变异资料累积,为修复、整形、重建手术提供参考.特将在医学系学生局部解剖学课尸体解剖中,用游标卡尺测定后,报导如下:老年男尸,左侧,肱桡肌起于肱骨外上髁的上方,肌腹向下移行成腱,在成腱处上方1cm 处,测得副腱肌腹直径0.6cm,主腱肌腹直径1.46cm,副腱止于桡骨茎突上方3 .45cm;主腱止于桡骨茎突处.由于肱桡肌位于前臂浅层,其位置表浅,又有较恒定的血供和神经支配,而且非主要屈肘作用肌,可作为良好的移植肌瓣供体,本例变异资料可给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 胃裸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钰;杨开清;陈道邦;闵鹏秋;伍兵

    目的:通常认为食管腹段和胃均多为腹膜内位器官,但标本观察则发现在食管腹段和胃后壁有一无腹膜覆盖区域--胃裸区.本研究目的是查明胃裸区的形态学特点和阐明临床应用意义.材料和方法:①成尸55 具在体解剖观测胃裸区的形状、范围、毗邻及位于裸区后的结构.②46具成尸腹部连续三维断层标本(横断层21具,矢状断层15具,冠状断层10具)观测胃裸区出现平面、范围及胃裸区后腹膜外间隙内的结构.③在胰尾处,经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后,观察胃裸区与腹膜后间隙的通连关系.④临床病例观察,选急性胰腺炎病人腹部螺旋CT扫描观察胃裸区受累的表现. 结果:①胃裸区是胃小弯侧胃后壁的无腹膜覆盖区域,形状不规则,多数近似于梯形,面积 9.47±7.08厘米2.②胃裸区位于食管裂孔平面至肝门平面之间,出现率为10 0%.③胃裸区横断层位于内、外侧胃膈韧带之间;矢状断层位于贲门至胰的上缘之间;冠状断层位于贲门至胰或左肾上腺上缘之间.④胃裸区后腹膜外间隙与左肾周间隙和胰周间隙相交通,其中可见血管、淋巴结、左肾上腺、左肾上极和胰的上缘等结构.结论:①胃裸区的存在表明胃与胰、升降结肠位于腹膜后间隙内.②在急性胰腺炎病例中胃裸区可能被累及 ,具有一定的影像诊断学价值.

  • 兔输精管结扎术三个月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作者:文晓红;邓显忠;万勇;黄安培;杨正伟

    关于输精管结扎对精子发生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报告不尽一致.本文拟采用体视学方法来定量研究兔输精管结扎术三个月对精子发生的影响.6只青春期兔作对照,8只青春期兔作双侧输精管结扎术,三个月后取出一侧睾丸及附睾作形态定量分析.运用25μm厚甲基丙烯酸树脂切片及无偏、有效的体视学新工具--光学体视框来测量生精细胞(核)数.结扎组较正常组睾丸平均体积明显缩小;各级生精细胞数量也明显减少;支持细胞数无改变;但结扎组中有2例的睾丸体积和生精细胞数接近正常.输精管结扎术后三个月,大白兔精子发生受到抑制,但有明显个体差异.结合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对输精管结扎术后10天的观察,该结果可能提示输精管结扎对精子发生的损害正在恢复.

  • 大鼠嗅球被膜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作者:李成仁;蔡文琴;苏炳银

    目的:为了培养大鼠嗅球被膜细胞,为脊髓损伤后的移植治疗研究提供细胞供体,我们应用了体外培养和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对大鼠嗅球被膜细胞的培养纯化和免疫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取新生的Wast er大鼠10只,在无菌环境下将嗅球暴露并取下,浸泡于D-Hank's液中,将嗅球外层的嗅神经层剥下,用D-Hank's液洗3次,用0.125%胰酶37℃消化20分钟 ,用含10%胎牛血清和10%马血清的DMEM终止消化后,再用同样的培养基重悬组织,用吸管轻轻吹打组织,形成细胞悬液,用同样的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接种于涂有多聚赖氨酸的培养瓶和盖玻片上,放入5%CO2、37℃中培养,培养3天后换液,加入10-6m o l/L的阿糖胞苷筛选细胞,作用48小时后换液,加入12ug/ml牛垂体提取物刺激细胞生长.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GFAP、Vimentin、S-100和P75NG FR染色.结果:嗅球被膜细胞为双极或多极的细胞,轮廓清晰,立体感强,突起细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嗅球被膜细胞对GFAP、Vimentin、S-100和P75 NGFR呈免疫阳性.讨论:哺乳动物的嗅神经系统是可以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再生嗅神经元的突起在嗅球被膜细胞的诱导下,从周围的嗅上皮到达中枢的嗅球.研究显示,嗅球被膜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和轴突生长刺激物质,能促进轴突的再生和髓鞘的形成 ,对中枢再生尤其是脊髓损伤的再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嗅球被膜细胞神经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 胆囊床内血管的应用解剖

    作者:蔡昌平;代小思;李成军

    本文选用12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原位或离体带有保存完整胆囊的肝脏标本进行解剖,观测了胆囊床内血管的直径、位置、行程、分支及分布范围.结果如下:(1)胆囊动脉深支,102例(占79.7%)标本胆囊动脉深支分为胆囊支和肝支,胆囊支分布于胆囊,肝支有2~3支,直径0.35~ 1.3mm,进入肝,与肝内血管存在吻合.(2)肝中静脉及其属支,16例(占12.5% )标本肝中静脉及其属支在胆囊窝内部分或全部突出于肝组织表面,参与组成胆囊床,其中肝中静脉主干3例,占2.3%,直径5.8~6.8mm,长度11.3~14.2mm ;右前叶支、或左内叶支、或两者都突出6例,占4.7%,直径3.1~6.0mm,长度13.2~31.7mm;右前叶支属支、或左内叶支属支、或两者都有部分突出7例, 占5.5%,直径2.2~3.3mm,长度11.2~26.0mm.(3)门静脉右支分支,25例(占19.5%)标本,在胆囊窝位置表浅,部分或全部突出肝组织表面,直径大小不等.(4)门静脉左支分支,3例(占2.34%)标本,直径2.1~3.5mm,经胆囊窝左缘前部进入胆囊床,全部突出于肝组织表面,分多支分布于胆囊窝左前部.(5)胆囊静脉,部分胆囊上面的静脉、细小、行于胆囊与肝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经胆囊床入肝, 与肝静脉相连.本文对胆囊手术出血原因及如何减少术中出血进行了讨论分析.

  • 建立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克隆的实验研究

    作者:庞栋;胡火珍;羊惠君;陶大昌;郑雪莲;李小玉;陈芬

    为了获得神经干细胞克隆,作者从胚胎大鼠脑前区取出神经组织,经酶消化,机械吹打,有限稀释法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群,再利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连续传代培养获取亚克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并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后成熟神经细胞特异抗原的表达.发现从胎脑分离的细胞群具有形成连续克隆能力,并表达特异的神经干细胞蛋白(Nestin);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抗原(Tubulin和GFAP).因而认为分离细胞克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表达神经干细胞蛋白,有较强的体外增殖和分化成成熟神经细胞的能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 新调素受体(ErbB2/Neu)mRNA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

    作者:李明;杨晓华

    为了解新调素(neuregulins,NRGs)受体,在周围神经的损伤、溃变和再生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当外周神经损伤后,其受体ErbB 2/Neu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10-13周龄的大鼠20只,分A,B两组 ,每组10只.A组手术暴露右侧臀区的坐骨神经后,并切除1.5cm长的坐骨神经;B组手术暴露右侧臀区的坐骨神经后,使用平钳钳夹挤压坐骨神经10秒钟两次;两组左侧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4天、8天、1 2天、24天和58天处死动物,取材坐骨神经置液氮中,并提取坐骨神经的RNA,做R NAse protection方法的分析.结果:ErbB2/Neu mRNA在成年大鼠的坐骨神经正常侧表达水平低.但在坐骨神经损伤侧,ErbB2/Neu mRNA的表达水平4天后开始增高,高峰从第8 天一直维持到第58天.横切断坐骨神经组(A组)比挤压坐骨神经组(B组)表达较高的水平.挤压神经组伴随神经的再生其表达水平增加.新调素受体在成年大鼠周围神经中有表达,并与周围神经的损伤和再生相关,可能是神经损伤和再生的一种调节信号.

  • TH和AADC基因在帕金森氏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的共表达

    作者:章为

    帕金森氏病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对该病的治疗除多巴胺类药物之外,还有颅内移植能产生多巴胺类物质的自体或异体组织,但存在移植物存活困难及多巴胺表达水平等问题 .采用外源基因引入法治疗帕金森氏病是当今神经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我们用6-羟多巴 (hydroxydopamine,6-OHDA)立体定位注射毁损大鼠黑质以建立帕金森氏病模型,再用Dr.Geller实验室构建的无辅助病毒的单纯疱疹病毒包装系统 (helper virus-free HSV-1 plasmid vectors )将在多巴胺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 lase,TH)、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amino acid d ecarboxylase,AADC)的基因同时引入帕金森氏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并使用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以提高长期表达.对照组用PBS代替携基因的病毒载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基因引入后4天和28天,6-OHDA损伤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均查见TH和 AADC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并且,多数大鼠的旋转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果提示,由 Helper virus-free HSV载体系统携带的外源基因进入纹状体的神经元并表达了TH和AADC酶活性.

  • 腘、静脉间异常交通支一例报道

    作者:陈英杰;黄素群;李静

    笔者在解剖操作中,发现一例30岁左右经显色乳胶灌注的男性成年尸体,右侧月国窝内月国动、静脉间异常交通支一支.通过观测,该男尸身高165cm,右侧月国静脉后缘至同侧月国动脉前缘之间水平距离为1.10cm,右月国静脉与月国动脉的直径均为 0.70cm,异常交通支长度为1.90cm,直径为0.50cm,交通支下端平齐腓肠肌内、外侧头起点高度;而左侧月国窝内月国动、静脉间未见交通支.该异常较为罕见,对临床诊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维生素E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戈果;王景传;许庭良;姜俸蓉

    75只三月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镉(Cadmium,Cd)中毒组及维生素E加镉组.通过光镜、透射电镜及细胞形态计量方法定性定量研究三组小鼠黑质神经元的细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小鼠黑质神经元结构正常;镉中毒组小鼠中脑黑质受损,黑质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异染色质增多边聚,核膜断裂,核周质内细胞器明显减少,此外有多处较大的软化灶形成,并有广泛的淋巴细胞浸润,围绕在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维生素E加镉组小鼠黑质区神经元轻微受损,结构接近正常组,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明显的不同, 表现在:①黑质区神经元数量未见明显减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 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大量的TH阳性反应神经元.②变性及坏死神经元很少.但有少数神经元变性,胞核固缩、溶解,尼氏体减少或消失.染色质稀疏,均匀分布 ,核膜清晰完整,未见断裂,核周质内细胞器丰富.③个别小鼠黑质区有初期软化灶形成, 病灶较小,灶内神经组织多已坏死,残留神经元胞体变小,胞核固缩,胞浆减少.④少数小鼠黑质区有弥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偶见淋巴细胞围绕在血管周围,但并未形成血管套.⑤体密度、数密度、平均截面积及平均体积等形状特征参数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除体密度有差别外(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构证实: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吻合术后动脉弹性蛋白原的表达

    作者:邱全光;余汇洋;郭光金

    采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了解吻合动脉的弹性蛋白原mRNA表达的变化.Wist ar大鼠60只,手术显微镜下,常规消毒铺单将大鼠右股动脉剪开并重新端端吻合,术后分笼标记饲养.实验动物分成6个时相点组和未吻合侧为对照组.于吻合后3,7,14,2 1,28,90天,切取吻合动脉和对侧动脉,冰冻切片后,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作原位杂交.根据大鼠tropoelastin cDNA序列设计出长度为26bp的反义寡核苷酸5′-GGC TCT CGG TGG TAT TGG TGG CAT CG-3′,经同源性查询,该序列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tropoelastin cDNA同源性高.采用MAS图像分析系统,检验各组原位杂交切片比面积,在吻合后3天的标本中可见有蓝紫色的细胞,细胞分布在吻合口周围,吻合后7天的标本可见篮紫色的细胞较多,靠近内膜,吻合14天组、21天组、30天组均可见篮紫色的细胞.吻合90天组为阴性,从统计分析可知股动脉吻合术后3d、7d、14d、21d、30d弹性蛋白原m RNA表达阳性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1)相差非常显著,90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弹性蛋白原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量并无显著的升高(p<0.05).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的高峰期在3~7d,从7d开始表达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在90d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肌性动脉与弹性动脉一样,在损伤后也有tropo elastin-mRNA的表达,表达的高峰在损伤后3-7天,在30-90天后逐渐减少到不可检出的水平.此基因表达时间的长短与血管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内膜增生的程度有无相关性,目前并不清楚.血管损伤及血管手术造成了内皮细胞及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损伤, 血管对损伤的后果是平滑肌细胞的移行、增殖、分泌、结果是产生血管内膜增生.从实验中可知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产生tropoelastin的能力.新生内膜一方面可以重建并修复血管,另一方面它也是造成血管移植及管吻合后影响血管通畅的重要因素.弹性蛋白等基质蛋白的表达在内膜增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卵巢雌素对基底前脑内ER-β、ChAT、NOS和p75蛋白表达的调节

    作者:张吉强;蔡文琴

    经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激素对神经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基底前脑是雌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的重要靶区,与学习记忆和老年性痴呆(AD)有着重要的联系 .已经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AD患者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减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进而改善AD患者的痴呆症状,但其机理至今仍不清楚.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切除双侧卵巢(OVX)后小鼠基底前脑内ER-β、ChAT、N OS和p75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OVX导致ER-β和ChAT、p75、NOS表达下降,约第5天降至低,随后恢复,到第14天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以上表明雌激素能上调ER-β等的表达,可能是雌激素替代能有效地改善AD患者学习、记忆下降与认知缺陷的原因.在另外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基底前脑部分神经元内ER-β和p75均位于胞浆.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直接调节ChAT、NOS、p75蛋白的表达,进而调节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并通过与第三信使NO的神经生长系统的相互作用终改善学习记忆和认知.

  • 胚胎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分化

    作者:姚忠祥;秦茂林;李巍;张吉强;蔡文琴

    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从哺乳类动物囊胚的内细胞群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经体外培养获得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能广泛地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并能参与包括生殖系的嵌合体形成.已经证明维甲酸(RA)能诱导ES细胞分化产生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性的细胞,大约40%~60%的细胞显示神经元表型,其余许多细胞显示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种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群.它们不仅存在于发育的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而且还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内,其中,位于侧脑室附近的室管膜下区和海马是目前公认的成年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神经干细胞为集中的部位.将大鼠神经干细胞注射入胚胎15天(E15)至E18的脑室内,结果神经干细胞广泛参与发育阶段脑的整合,即表现为高度的可塑性.表明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外部信号对细胞的迁移和分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上述模型进一步检测由ES细胞分化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得到类似的结果.向神经系统有缺陷的实验鼠体内移植由ES细胞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治疗髓磷脂疾病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了人工培育的ES细胞和神经干细胞有可能取代机体自身的细胞,因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细胞替代疗法和组织器官移植 .

  • TGF-β诱导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

    作者:王凡;张本斯;李华;傅玉梅;羊惠君;李瑞祥

    传统经典学说认为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 不能增殖分化,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它的命运是退化死亡,被骨组织所取代.有学者认为体内肥大软骨细胞能进一步分化为成骨或成骨样细胞,是否受到生长因子的作用并不清楚.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骨形成的重要局部生长因子.由于TGF-β的作用与基质、其它生长因子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所以它的骨形成作用并不十分明确.为此,我们用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作为骨形成的模型,在排除血清中其它生长因子的影响,细胞维持相对稳定微环境的情况下,观察TGF-β对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的分化作用.结果表明TGF -β可使肥大区软骨细胞表达Ⅰ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并使碱性磷酸酶(ALP )表达增加,细胞形态呈梭形,并存在着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TGF-β可以诱导鸡胚股骨骺板肥大区软骨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与TGF-β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

  • 急性损伤后脊髓内神经元可塑性的研究

    作者:贺桂琼;孙善全

    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 即在一定的生理及病理条件下神经元的形态或化学性质会发生转变.对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研究将为阐明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功能代偿、损伤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可塑性研究较多,而对其化学性质的可塑性研究较少.本课题在制作脊髓(SC)损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用去甲肾上腺素(NA)特异性的标志酶-- 多巴胺β羟化酶(DBH)作免疫组化,结合体视学观察来研究损伤脊髓内NA能神经元化学性质的可塑性.实验结果:正常脊髓的前角、后角及侧角内广泛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A)能神经纤维及终末的分布,这些NA能纤维及终末主要来源于脑干A5-A7等NA能细胞群,其中仅在正常脊髓的前角内发现有少量阳性神经元胞体;损伤脊髓内除观察到大量阳性纤维外,前角、后角及侧角还观察到大量DBH阳性神经元胞体,与正常脊髓相比较,损伤脊髓内DBH阳性神经元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染色更深.这一实验结果提示脊髓损伤后其灰质各不同功能区出现了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NA能神经元.研究已知,正常SC的前角内存在乙酰胆硷、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脊髓侧角、后角神经元具有非NA能性质,后角含5-HT等经典递质以及P物质、CCK等神经肽.现有资料表明NA能纤维与乙酰胆硷能纤维可能相互转化.SC损伤后,其前角NA能神经元数量增多, 侧角、后角新出现了大量NA神经元,由此推测,在损伤等应激条件下,损伤脊髓内新增加的 NA能神经元,很有可能是由上述非NA能神经元转化而来.但要得到证实以及弄清楚这些神经元是由何种性质神经元转化而来,尚需进一步作大量深入的研究.

  • 雌激素Beta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在成年小鼠脑的分布与性别差异

    作者:张吉强;蔡文琴

    雌激素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改善老年性痴呆导致的学习记忆缺陷和认知障碍、调节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和突触密度等,但是雌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理尚不清楚.人们一直认为雌激素只有一种受体,但这面临着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1996年Kui per等克隆出了一种新的雌激素受体,命名为雌激素受体-β(ER-β,于是"经典" 的雌激素受体被更名为ER-α).本文应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成年雌雄小鼠脑内ER-β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与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小鼠脑内ER-β蛋白基本上只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但在雄性黑质致密部、网状部与脑桥网状核嘴侧部内可见除了细胞核深染以外胞浆和突起也有浅淡的着色;2)在两性小鼠,强的阳性信号见于扣带皮质、纹状皮质、颞叶、第Ⅰ和第Ⅱ感觉皮质、下托、压部后皮质、隔内侧核、斜角带垂直部、被盖腹侧核;中等强度的染色见于斜角带水平部、杏仁外侧核、斜方体外侧核、黑质致密部与网状部、前嗅核、脑桥网状核嘴侧部;较弱的阳性信号见于杏仁其余核团、海马局部、梨状皮质、三叉神经运动核、中央灰质、杏仁核大部分、嗅结节岛等部位;3)ER-β在小鼠脑内的表达也存在性别差异,如雄性的被盖背外侧核、内侧膝状体、上丘中央灰质层和上丘浅灰质层、终纹床核、CA1、红核、黑质网状部、面神经核、苍白球、蓝斑、浦肯野细胞等部位内表达强于雌性;雌性的海马裂、杏仁外侧核、斜角带水平部、乳头体前核腹侧部; 雌性结节内侧核、杏仁内侧核、丘脑束旁下核与CA3、齿状回等部位强于雄性.结论:ER -β蛋白在成年小鼠脑内有广泛的分布,可能以性别差异的方式参与了多种脑功能的调控.

  • 当归多糖对人骨髓早期血细胞发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郑敏;王亚平

    既往研究表明: 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是当归补血或促进血细胞发生的有效成分,APS对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造血祖细胞(B FU-E、CFU-E、CFU-GM、CFU-MK)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其作用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理尚不清楚,还未见APS对人早期血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研究的报道.课题旨在阐述当归"补血"的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理,为当归的临床用药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A PS对人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增殖分化的作用;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研究经APS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对CFU- Mix增殖分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APS对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IL-3、GM-CSF蛋白的影响;核酸探针原杂交位技术检测APS对骨髓基质细胞表达IL-3、GM-CSF mRN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有外源性(G M-CSF、IL-3、EPO)存在的条件下,APS在体外对CFU-Mix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当加入APS终浓度为50μg/ml时即可表现出对CFU-Mix的增殖刺激作用,在50μg/ml-300μg/ml浓度范围内随着加入APS浓度的增加 ,集落产率也提高;2.经APS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对人CFU-Mix的增殖分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3.经APS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等表达GM-CSF、IL-3蛋白的水平不同程度提高;4.经APS 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CSF、IL-3mRNA水平明显提高.我们推测:APS 对人骨髓早期造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PS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刺激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造血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造血调控因子GM-CSF、 IL-3,进而促进CFU-Mix的增殖与分化,这可能是当归"补血活血"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理之一.

  • 芬香化酶在神经干细胞及其早期分化中的表达

    作者:肖岚;李巍;蔡文琴;周向东

    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atase cycochrome P-450,AROM) 作为雌激素生物合成的后一步限速酶,在脑的发育分化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大量文献及我们的研究均表明脑内AROM主要来源于神经元,胶质细胞中是否AROM的表达尚存在争议.作为一种具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为了确定它是否具有雌激素合成能力,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技术研究AROM在神经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中的基因表达及其分子基础.实验取胚胎12.5天Wistar大鼠脑泡,用DME M/F12加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加bFGF(20ug/ml)获取神经干细胞克隆,用 10%的胎牛血清对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以Nestin免疫荧光对所的克隆进行鉴定; 以NSE及GFAP免疫组化鉴定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对所得干细胞及其分化后24h及4 8h后的细胞进行AROM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AROM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利用情况.结果显示AROM免疫反应阳性反应物沉积于细胞克隆中绝大部分干细胞及一些单个的尚未分裂的干细胞胞浆中;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一些有一个或两个长突起的神经元样细胞,AROM免疫反应强阳性,而大量具有多个粗长突起,胞体较为扁平的星形胶质样细胞为AROM免疫反应弱阳性或阴性,即干细胞分化后神经元中AROM强表达而神经胶质细胞中弱表达.RT-PCR结果可见AROM编码区及启动子1.4两个特异性扩增带,而未发现启动子1.3和PⅡ的特异性扩增带.说明神经干细胞及分化后AROM的表达主要受脑组织特异启动子1.4驱动.以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脑雌激素来源的认识,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内雌激素的来源提供新的线索.同时也为脑组织芳香化酶基因表达的调控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细胞模型.

  • 踝前区的解剖

    作者:蓝顺清;胡兴宇;罗传富

    在64例成人整尸(男41女23)的128侧下肢观察大隐静脉、隐神经和腓浅神经等结构在踝前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测量大隐静脉、足背动脉等血管的外径、隐神经等神经的宽度、厚度与深度,它们与内、外踝及胫骨前肌腱等结构的距离及彼此间的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大隐静脉均经内踝前外侧上行至小腿,在内踝平面位置浅表恒定,是理想的静脉切开的部位.静脉距内踝前缘突点1cm,距胫骨前肌腱1.5cm,关系较恒定,可用此二结构作为静脉的标志,多数情况静脉经此二结构连线内侧2/5与外侧3/5交点深面;足背动脉在伸肌支持带深面且距静脉在2.5cm以上 ,静脉切开不会伤及动脉;且动、静脉关系恒定,动脉可以作为静脉的标志.②腓浅神经均于浅筋膜内经踝关节前方下行布于足背与趾背皮肤,在踝前行于足背动脉外侧,可用动脉作为神经阻滞的标志;腓浅神经多为其两条终支经踝前下降,在足背多与隐神经和腓肠神经吻合,故当其阻滞时好从动脉搏动点进针向外踝方向注药同时阻断其两条终支并好同时阻滞隐神经与腓肠神经.③腓深神经与腓浅神经可能存在吻合,腓浅神经阻滞时好同时阻滞腓深神经;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伴行,动脉搏动即为其标志.④足背动脉在踝前位置恒定, 恰位于两踝之中点,是踝前神经阻滞时有用的标志.

  • 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邱全光;余汇洋;郭光金

    采用甲酸消化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了解吻合术后动脉弹性纤维变化. Wistar大鼠60只(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体重190±克/只 ,0.3%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手术显微镜下,将大鼠一侧股动脉剪开并重新端端吻合, 实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10只/组),模型6组和对照组(为各组未吻合侧动脉).于吻合后3 ,7,14,21,30,90天,切取吻合侧动脉和对侧股动脉,经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将动脉段纵行中间切开,放于90%甲酸中,45℃消化96小时,液氮速冻,置真空蒸发器中干燥24小时,取出真空镀金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吻合口处结构.通过观察弹性纤维构筑发现,断端的弹性纤维并不能自行修复或粘连在一起,而是靠新生弹性纤维将吻合口两断端连接起来,而弹性纤维的增生部位常在原内弹性膜的管腔侧,即在内膜增生的部位, 血管损伤后吻合口弹性纤维的重建主要依靠新生内膜处的弹性纤维增生联接.股动脉吻合术后弹性纤维的构筑形态与正常组相比较,在股动脉吻合术后3~7d吻合口中心弹性纤维缺失;在股动脉吻合术后14d可见弹性纤维细丝跨越吻合口,这些纤细的弹性纤维互相联结 ;股动脉吻合术后21d可见弹性纤维致密,弹性纤维互相联结增多,在部分吻合口由于在吻合时血管外翻,在原内膜面上可见新生弹性纤维形成网状层,呈穹隆状;股动脉吻合术后 30d,新生弹性纤维融合成片,内膜弹性组织形成内弹性膜状,上面有大小不等的网孔, 中膜弹性纤维和外膜弹性纤维均呈纤维条索状,弹性组织整体结构趋于正常对照组弹性纤维构筑.本文将弹性纤维的重构分为:静止期、增生期、重建期.

  • TGF-β1mRNA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达

    作者:李明;范艳

    为了解T GF-β1在周围神经的损伤、溃变和再生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当外周神经损伤后,TGF-β1mRNA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变化.10-13周龄的大鼠 12只,分A,B两组,每组六只.A组手术暴露右侧臀区的坐骨神经后,并切除1.5c m长的坐骨神经;B组手术暴露右侧臀区的坐骨神经后,使用平钳钳夹挤压坐骨神经10 秒钟两次;两组左侧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8天、24天和58天处死动物,取材坐骨神经置液氮中,提取坐骨神经的RNA,做RNAse protection方法的分析.TGF-β1mRNA在大鼠的周围神经中表达.当其坐骨神经被损伤后,引起其轴索溃变和再生的发生,在切除坐骨神经组中,远侧断端的TGF-β1mRNA水平明显增高,并一直维持其较高的水平;在挤压坐骨神经组中,早期TGF-β1mRNA的水平升高,后期TGF-β1mRNA的水平则下降.TGF-β1在大鼠周围神经的损伤、溃变和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信号作用,似乎与神经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基于三维重建的冰冻断层标本制备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全胜;谭立文;应大君

    本文在冰冻切片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自制了大体冰冻标本薄层切片机,以期能为生物组织三维重建断层标本的制备提供一个准确、经济、快捷的实验方法.大体标本冰冻切片机是由支架、标本升降系统、夹具和刀具等4个部分组成.支架是切片机的支撑,有使刀具作平行移动的滑动槽和保证标本作垂直升降的滑动槽.标本升降系统由升降转盘,螺帽、套筒、螺杆和载物台组成 .升降转盘带动螺帽旋转,使得螺杆和载物台作升降运动,切割精度可在0.5mm以下. 夹具为固定标本的夹板.为保证冰冻断层定标的准确性,需将组织在冰冻容器冰冻并埋设定标线.冰冻容器是用塑料板制成的一方形盒,在盒的两端有对等的定标孔的定标板,解决了冰冻断层定标准的问题.将准备好的组织标本经冷冻后放入设置了3根定标线的冰盒内,加入冰水后在-25℃的冰柜内冷冻.将制作好的冰冻组织块用夹具夹持在载物台上进行切割 .每切割一层便用Nikon880数码相机采集一幅图像,并将图像输入SGI图形工作站上进三维重建.该冰冻切片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制作周期短,获取的图像清晰,各层之间解剖结构的连续性较好,信息量丰富,且定标准确,是一种较好的薄层断面标本的制作设备和方法.在生物组织三维重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微波修复在冰冻切片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作者:于彬;孙榆;何扬涛

    微波修复法多用于石蜡切片,我们在长期的研究生免疫组化教学过程中,实行改良,将微波抗原修复法用于冰冻切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方法如:1.常规固定取脑组织冰冻切片.2.漂洗后3%H2 O2封闭10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3次.3.微波抗原修复:入柠檬酸盐缓冲液(PH6. 0),用微波或电炉加热,循环3次后入1%BSA孵育15分钟.4.入一抗30分钟,转入二抗 20分钟,三抗20分钟,显色.结果讨论:1.与对照切片成比,阳性细胞染色增强,背景变浅,阳性检出率提高.由于常规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所用的固定剂多含甲醛,醛基与蛋白质中的氨基交联,使抗原决定簇被掩盖,影响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使背景染色较深,阳性检出率较低.且这种作用随固定时间的增长而加重,用微波修复抗原的方法,可以使抗原决定簇暴露,有利于抗体结合.此外,部分因固定而被损伤的抗原决定簇也得到修复,因此能提高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增加染色强度,降低背景的非特异性染色.2.染色时间大大缩短.以往为保证染色效果,常规一抗孵育时间较长(12-24小时),而用微波修复后仅需 30分钟.因为微波修复法可使抗原暴露,利于抗原抗体结合,提高了反应速度,节省了时间 .综上所述,在冰冻切片中使用微波抗原修复的方法值得推广.

  • 断层解剖课程设置及标本陈列室的建立

    作者:郭光金;余汇洋;蒋登金;章玲;张天飞;张集建

    断层解剖学(sectional anatomy)是用断层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开设断层解剖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断层解剖基本知识,为学好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形态学基础.为了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室于 1990年开始筹建人体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作为科室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用于人体断层解剖学教学的开展.内容有男性连续横断层解剖标本一套(躯干)每一公分一片)共90件;女性连续横断层解剖标本一套(躯干)每一公分一片共87件;女性连续横断层解剖标本(含四肢)一套,每公分一片共250件.男性矢状切面断层标本一套,36件.男性冠状切面断层标本一套2 0件.以上标本均用有机玻璃封装、灌注10%福尔马林密封保存,依次悬挂于14个不锈钢支架上,附有标本的彩色照片及说明,并配合有部分正常CT、MRI胶片,便于学员对照观察学习.其中连续横断层解剖标本,是根据身体形状塑形封装,摆放为一个完善的人体, 需要观察时从中取一片或几片,看完后再放回原处.较为形象直观地展示人体各种断层层面的脏器形态、大小及毗邻.在陈列室进行实习课教学,教员运用教鞭讲解每个层面脏器的解剖特点,酷似一幅幅立体挂图,通俗易懂,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学员也可拿着标本观察, 对照书本学习,启迪学员的思维,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我室从95年开始,新开办30学时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并自编教材,为相关学科(外科系统、影像诊断、超声等)的硕士研究生开设选、必修课,人体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人体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的建立,在国内尚属首家,许多标本制作技术尚属首创.目前,已对外加工制作人体断层解剖标本6套.接待过中学生的参观,提高了我校我室在国内同行中的知名度.人体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的建立展示了学科的发展,普及科普知识.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医学院校内开设断层解剖学课程,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临床医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医学要正确识别各种影像图,必须具备正常人体断层解剖学基本理论,层断解剖学已成为现代影像医学重要基础学科.在医学院校内开设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目的在于使学员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人体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变化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临床医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本门课在国内多数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中开设为必、修课,此举适应时代的需要及临床诊断技术的需要.要开办好本门课程,与之配套的人体断层标本设计制作显得十分重要,我室的人体断层解剖标本陈列室,为研究生、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场所.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我校的影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电镜半薄切片应用于光镜研究的探讨

    作者:孙榆;蔡文琴;于彬;何扬涛

    电镜半薄切片通常用于电镜超薄切片前的定位观察,我们在定位观察时发现,由于切片薄,结构显示清晰,可用于光镜研究,其观察结果优于石蜡切片.多年来,我们已将电镜半薄切片应用于实验研究和研究生课题实验.方法:取材后将组织修为1立方毫米左右,常规电镜样品处理, 环氧树脂618包埋,修块,LKBV型超薄切片机切片,切片厚度1微米,脱树脂后,苏木精染色,H*E或甲苯胺兰染色,37℃温箱烤干,封片,观察.结果:苏木精染色显示 ,细胞核呈紫兰色,胞浆淡兰色;H*E染色显示,细胞核为紫兰色,细胞质淡粉红色,但伊红染色较石蜡切片差;甲苯胺兰染色显示,胞核,胞浆均为淡兰色,细胞结构均清晰.讨论:1.电镜半薄切片薄,组织结构重叠少,故结构显示清晰,常常可以观察到石蜡切片不易显示的结构.2.树脂包埋,使包埋块具有较好的韧性,同时使用锋利的玻璃刀或钻石刀切片,能够切出较薄的切片.3.由于使用树脂包埋,常影响H*E及其他方法的染色,故通常在染色前用氢氧化钾溶液脱树脂,但在我们长期工作实践中观察到,切片经过氢氧化钾脱树脂后,虽有利于苏木精着色,但由于染色前使用了强碱溶液,经流水冲洗后,仍然严重影响了伊红的上色,故我们选用复制伊红染色,得到较好结果.4.电镜包埋块较小,观察范围较为局限,但仍不失为弥补石蜡切片不足的一种手段.且在电镜前定位切片为常规,不增加额外的实验工作负担.

  •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连续切片制作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德英;刘建军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显示神经核团和/或神经纤维束的全程连续切片标本是神经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的实习标本,也是神经生物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但这类标本比较缺乏,尤其是同时显示神经核团和神经束的标本更不易制作, 而且这方面的实验研究也较少.现有的一些连续切片制作方法,大多局限于火棉胶包埋切片 ,其过程相当繁琐,制作周期长,已有的染色方法多为显示单一结构的方法.为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我们进行了CNS全程连续切片和染色方面的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重250-300g,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取出嗅脑到脊髓腰膨大的完整的CNS.10%中性福尔马林浸泡固定2周以上,按30%蔗糖比例加入蔗糖 ,4℃,3d.将完整的CNS按顺序修成厚2cm的块待切.低温冰箱(-70℃)速冻 ,恒冷箱切片机切片,厚30μm,间张贴片,共制成两套CNS连续切片.室温干燥1周左右.染色:(1)冰冻切片从无水酒精下行至蒸馏水,各20min.(2)入2.5%铁铵矾水溶液中媒染4-6h,蒸馏水速洗.(3)入苏木精液(10%酒精苏木精5ml+蒸馏水 100ml)染色2-6h,蒸馏水速选.(4)入2.5%铁铵矾水溶液中分色,镜检至神经纤维束呈兰色,神经核团呈兰黑色.(5)自来水冲洗,晾干,无水酒精脱水,10%石碳酸二甲苯透明,DPX封片,结果:CNS神经纤维及神经纤维束呈鲜兰色,神经元呈兰黑色, 其它细胞胞核呈黑色.讨论:本实验是将CNS速冻后制作连续冰冻切片,同时显示神经纤维束和神经核团,方法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要注意的问题是冰冻切片需经酒精脱脂 ,媒染铁铵钒水溶液应新鲜配制,CNS各段媒染及染色时间略有不同,应作适当调整.

  • 原位乳牙及恒牙标本的制作

    作者:陈其光;朱磊;靳升荣

    乳牙、恒牙、乳牙及恒牙胚在原位显示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牙牙合及牙颌关系的标志 ,对解剖学教学及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价值,介绍如下.一、乳牙标本的制作1.标本的选择经甲醛固定4~6岁童尸,均萌出,并无龋坏,煮至能将软组织完全去除 .( V V )/( V V )2.锯缝①沿上、下颌骨牙槽缘上下2~3mm划一水平线,上颌上线在牙根处与前一线平行.用金钢砂片沿划线锯缝,但不能伤及牙根.②用牙科裂钻磨去各牙根外面骨板并将恒牙胚一并暴露.③下颌下线在下颌体下缘上方3mm处作一水平锯口.两颏孔周作一正方形 ,保留颏孔于原位,去除下颌骨外板.用牙科裂钻修整各牙根周骨小梁.注意保留下牙槽神经管.若牙有松动可用502胶固定.用丙酮脱脂一周,10%双氧水漂白一周.二、恒牙标本制作 1.标本的选择经甲醛固定完整的上、下颌骨、牙牙合整齐无龋坏,并在一侧下颌骨外侧切一口达骨,观察骨质较白.将上、下颌骨放入水中加少量白硷,煮至软组织能顺利去除.2.小心拔下所有牙包好.划线及切锯参考乳牙显示进行.注意去除锯缝内的下颌外板,小心剖开一侧下颌管,并将管外侧壁去除.3.脱脂、漂白:用纱布将制作完毕的上、下颌骨及牙包好放入丙酮内脱脂2-3周,放入清水冲洗、凉干,观察脱脂是否彻底,再放入10%双氧水内2-3周,至呈乳白色为宜,再用清水冲洗1-2天凉干,将牙装入原位用502胶固定,用固定支架支撑(上、下颌处于小开牙合状)即可.

  • 颞骨塑化薄片及计算机三维重建

    作者:邱明国;张绍祥;谭立文;王欲;邓俊辉;唐泽圣

    颞骨内部结构众多而精细,位置重叠,方向各异,是人体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 .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仍缺乏与HRCT、MRI扫描图像相对应的薄层断层解剖资料.在CT、MRI等二维图像上难于反映颞骨内各结构的空间关系,根据二维影像来想象各结构的空间关系,往往难于形成准确的印象.本实验采用生物塑化技术(pla stination),在横断、冠状及矢状位三个方位上,将人体颞骨制作成片间距1. 5mm、厚度1.2mm的薄层断面标本,分别在肉眼及显微镜下对各层进行观测记录;利用我们与清华大学开发的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在SGI工作站上,对颞骨内颈内动脉、骨半规管、耳蜗、面神经及乙状窦、颈静脉球、颈内静脉等重要结构进行重建,反映颞骨内各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果表明,塑化薄层断面对颞骨内结构能良好显示 ,可直接与耳部HRCT、MRI扫描图象进行对照研究.颞骨横断断面由上而下主要有7 个层面,冠状断面由前而后主要有6个层面,矢状断面由外而内主要有7个层面.三维重建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以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将颞骨透明可清晰显示各内部结构的空间关系.所有结构在任意方向上的长度和角度,均可适时测量.重建结构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可从多个外科手术角度进行观察,为耳科及颅底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解剖标本打捞器的设计制作

    作者:洪虹;洪平

    解剖实验室尸库内的立式、卧式尸池保存有各类大体标本和局部标本.池中保存液浓度高,气味熏得人们眼泪直流.简陋的打捞工具使捞取工作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受木材吊袋器械工作原理启发,我们设计制作了大体标本和局部小标本均可打捞,开合自如、抓抱标本牢固、起吊平稳的标本打捞器,与尸库内电动行车配套使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1.设计制作1.1 在两根20cm长的角钢中部打眼铆实,每条角钢上平行焊上三根半园形钢筋,两侧合抱呈钳状.1.2 在两根角钢上部打眼穿绳扎牢,用于挂在行车吊勾上起吊;用乳胶管横穿角钢两眼后扎牢,利用乳胶管弹力帮助打捞器合拢.1.3 在右侧角钢上焊上5cm长钢管;右侧一根钢筋上焊一金属小环;取长1.5米钢管作为把手.用绳拴牢小环,通过5cm钢管,再穿过把手后打结.拉紧绳子后使打捞器张开 .2.打捞器的操作使用将打捞器挂于行车挂勾上,开动行车将打捞器放至要捞取标本处,手握把手拉紧绳子张开打捞器,使两侧半园形钢筋卡紧标本.放松绳子后胶管弹力使打捞器自动合拢紧抱标本.启动行车上行,标本平稳吊出池子.

  • 对统编《系统解剖学》第四版神经系统的一点看法

    作者:马同军;熊克仁

    高等医药院校卫生部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在前三版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和突破,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某些章节尚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神经系统提点看法,不妥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 小隐静脉过度伸长与下肢静脉曲张--小隐静脉直接汇入大隐静脉一例

    作者:付乙

    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多发病,而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下肢静脉疾病主要疾病之一.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是下肢两条重要浅静脉,下肢静脉曲张一般先出现在大、小隐静脉主干.正常解剖结构中小隐静脉主干应在国窝处穿深筋膜注入深静脉(月国静脉).但我们在医学系学生局部解剖学课尸体解剖中,发现一例小隐静脉在注入月国静脉后,主干继续在大腿内侧延伸至卵圆孔下方后注入大隐静脉的走行变异.为积累解剖形态变异资料,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导如下:中年男尸,左侧,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行外踝后方、小腿后面、经窝时在腓肠肌内、外侧头连线中份上方4 .6cm有一细支注入月国静脉,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隐静脉注入月国静脉前直径0.413cm ,注入静脉后直径0.347cm;小隐静脉主干继续沿大腿内侧上行30.37cm后, 在卵圆孔下方5.563cm注入大隐静脉,测得该处小隐静脉直径0.276cm、注入处大隐静脉直径0.613cm.如下图所示:由于小隐静脉主干注入大隐静脉,只有一细支注入月国[ HT 静脉,致使小隐静脉向心回流的主要通路变细增长,阻力增加,小隐静脉压力增加, 使得静脉壁变弱,容易导致静脉回流不畅,是导致静脉曲张发生的先天因素,当血柱的重力 ,任何加强的重力作用的后天因素出现,曲张的静脉在小腿远比大腿明显.可给临床病因诊断、检查浅静脉功能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四川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