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股沟疝Desarda法修补术80例

    作者:张建新;张智勇;叶家欣;金炜东;蔡逊

    自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我们对8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Desarda法修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0例腹股沟疝患者,男67例,女13例.年龄18 ~ 45岁,平均年龄(29.8±1.2)岁.病程3个月至10年.斜疝58例,直疝22例,其中5例为双侧斜疝,所有患者体质较健壮,均行Desarda法修补.

    关键词:
  • 同源异型盒基因HOXD10的表达与胃癌转移相关性分析

    作者:任辉;任圣男;金洪永;房学东;刘卓

    HOX基因是I类同源异型盒基因(homobox genes,HB基因),是一类特殊的转录调节因子,控制胚胎细胞发育、分化,在成人组织的增殖、分化过程中也发挥主控作用.本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联合检测HOXD10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关键词:
  • 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二次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靳小建;卢榜裕;蔡小勇

    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广受患者的青睐,甲状腺二次手术的患者,其对腔镜手术也有强烈的需求,而颈部手术史一般认为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禁忌证,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是否仍为禁忌证?为此,我院尝试并成功的进行了6例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二次手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25例分析

    作者:张秋学;刘汝海;王铁功;张磊;杨冬山;李凤山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出血是其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如果处理不当,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严加防范和妥善处理.我院1998年10月至2012年6月共行PD 462例,发生术后出血25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RNA刺激肝癌细胞系表达IL-6的研究

    作者:黄玲;陈龙;魏英;邹灿;张有顺;袁方均

    IL-6在肝癌发病过程的作用近年来已引起普遍重视.通常认为肝脏里的IL-6主要由库否细胞分泌,肝细胞表达分泌IL-6的现象目前也正在受到关注.我们观察了RNA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表达IL-6的细节及其对HepG2生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腹股沟斜疝经腹股沟切口创建腹膜前间隙手术路径的探讨

    作者:曹海波;胡平

    能否成功创建腹膜前间隙是完成腹膜前修补手术关键的环节.本文总结了2007年3月至2012年5月之间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337例(353侧)腹股沟斜疝患者经腹股沟切口行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探讨创建腹膜前间隙的手术路径.

    关键词:
  • 真皮瓣填充联合持续牵引法治疗重度乳头内陷18例

    作者:张春莉;李清怀;张锤;张卓男;苏晓光;赵雪莲

    乳头内陷是女性乳房常见的畸形,临床表现为乳头埋没于乳晕之下,多为先天性,发生率约为2%.自2006年至今,我科以乳头基底纤维松解、真皮瓣填充联合持续牵引法治疗重度乳头内陷18例,均获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外伤性肝破裂67例治疗分析

    作者:张正伟;顾盐炎;赵万文;朱征海;胡伟东

    肝脏是人体内大的实质性脏器,血液循环丰富,质地脆弱而易损伤.肝损伤在腹部外伤中占5%~20%,仅次于脾破裂和肾挫伤,但其死亡率却占腹部外伤之首位.现将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外伤性肝破裂67例的救治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肝门部胆管癌肝切除范围的探讨

    作者:吴宝强;江勇;李相成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因1965年首先由Klatskin[1]报道,故也称之为Klatskin瘤.近年来HC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HC对放化疗不甚敏感,未经手术治疗的HC患者生存期大多不超过12个月[3],因此手术根治性(R0)切除仍是目前患者获得治愈的惟一希望.由于其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解剖位置特殊,并具有侵犯毗邻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临近肝组织的特性,故其诊断及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如何在根治的基础上尽量保留残肝功能,始终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目前HC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仅20%~40%[4].本文就近年来外科治疗HC的一些新的手术理念及争论综述如下.

    关键词:
  • 纳米载体介导小干扰RNA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逸;项建斌;陈宗祜

    胃癌具有发病率高、易转移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根据临床统计,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33%[1].近年来,基因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RNA干扰作为目前为有效的基因沉默技术,是胃癌治疗的重大突破,其能特异而有效地阻断靶基因表达,下调相应蛋白水平及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现今,研究又将纳米技术与RNA干扰相结合,开辟了胃癌治疗的崭新途径.本文就当今纳米载体介导小干扰RNA在胃癌治疗领域中的作用机理、临床意义、研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结直肠间质瘤49例诊治分析

    作者:徐烨;程晓斌;林建江;徐加鹤;王金海;刘凡隆;徐向明;陈文斌

    目的 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间质瘤49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分析采用x2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应用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54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49%比51%).结直肠间质瘤起病隐匿,且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见首发症状为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腹部不适和便血等.病理学检查:光镜下多为梭形细胞,呈柬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和CD34高阳性表达.随访结果显示,高危险度患者行病灶局部切除后复发率明显偏高(P =0.018),无瘤生存时间明显较短(P=0.011).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是鉴别结直肠间质瘤的可靠方法.极低和低危险度患者首选局部切除术,中、高危险度患者建议行根治性切除,并辅助伊马替尼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 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顽固性呃逆一例

    作者:梁博;王鹤令

    患者男,85岁.因呃逆1个月并自觉进食时偶有吞咽困难入院.患者半年前体检行颈部彩超发现颈部肿物,未处理.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呃逆症状,呃逆频率及持续时间逐渐加重.入院后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左叶大小约6.80 cm×3.20 cm×2.50 cm,其内可见4.40 cm×2.80 cm×2.50 cm肿物,边界模糊,内呈囊实混合回声伴数个强回声点,肿物延伸至胸骨后,CDFI可检出丰富血流信号,甲状腺右叶未见明显异常,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颈部正侧位平片提示:胸3水平气管受压明显右移,管腔变窄.诊断为"甲状腺腺瘤"予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左叶甲状腺下极,质软,界清,实性,大小约4.50 cm×3.00 cm×2.50 cm,气管受压并推向右侧,未见明显狭窄及软化,行左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石蜡病理回报甲状腺腺瘤.术后恢复好,呃逆症状完全消失.

    关键词:
  • 乳腺印戒细胞癌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丰丽;魏丽娟;林曼;朱珊珊;赵晶;刘俊田

    目的 探讨乳腺印戒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17例乳腺印戒细胞癌(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SRCC约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2% ~4.5%.10例患者就诊时伴淋巴结转移(58.8%),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 (10/14)、64.9% (9/14).7例患者于随访8个月~11年出现复发或转移,中位随访时间为40.5个月,3例患者入院时已伴远处转移.9例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骨转移(88.9%),其中椎体转移6例(66.7%).乳腺SRCC患者治疗方式与同期乳腺癌相同,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4例患者同时接受化疗.其3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3.0%(7/17)、23.0%(5/17).平均随访53个月,死亡率为41.2% (7/17).结论 乳腺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强,受体阳性率高,且治疗后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大方;朱卫华;李澍;郑晟旻;彭吉润;朱继业;冷希圣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2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DG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共出现DGE 87例,总发生率为40.8%,其中A级30例(14.1%),B级31例(14.5%),C级26例(12.2%).无DGE组、A级DGE组、B级DGE组和C级DGE组的中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30.5、32和61 d(x2 =66.171,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20 min)、术中出血量(≥1000 ml)、Child法消化道重建和术后胰瘘是PD术后DGE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ild法消化道重建、术中出血量(≥1000 ml)和术后胰瘘为术后DGE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98、2.525和4.821.术后胰瘘是C级DGE惟一的危险因素.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DGE的发生率较高,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术中采用Roux-en-Y术式,并尽量减少出血量,有助于减少DGE的发生;术后胰瘘会造成DGE尤其是C级DGE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食管裂孔疝与呼吸道症状临床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治仝;汪忠镐;吴继敏;季锋;李震;胡志伟;高翔;宁雅婵

    目的 探讨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与呼吸道症状相关性.方法 2009年1-12月在胃食管反流中心收集HH住院患者,分别对其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诊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在362例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196例有HH(54.1%),其中132例有呼吸道症状,64例无呼吸道症状,结果显示HH与呼吸道症状有相关性(x2=15.3,P=0).进一步多变量分析研究显示HH能增加呼吸道症状的风险(优势比OR值2.3,95%可信区间CI 1.5~3.6).196例HH患者中,178例行胃底折叠术并裂孔疝修补术,7例行胃底折叠术,11例保守治疗,术后168例疝修补术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2±3)个月;7例胃底折叠术患者平均随访(12±4)个月,总有效率85.1%.结论 HH发病隐匿,由于其独特的形成因素,HH能增加反流及呼吸道症状的风险.通过有效的诊断并积极治疗HH,能显著减轻反流及其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 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征因素研究

    作者:马玲;李卫东;宋鹏;刘彤

    目的 统计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现率,研究其特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病例资料,对单侧甲状腺癌组和双侧甲状腺癌组的13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后病理证明约33.06%患者为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及第一结节≥2 cm是双侧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术前各项检查提示甲状腺第一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如患者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且第一结节>2 cm,应注意考虑是否有双侧甲状腺癌存在的可能.

  • Mikulicz病一例

    作者:陶科;胡琦;蒋建龙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左颌下肿块半年余"入院.查体:双侧眼睑肿胀,眼球轻度突出,无结膜充血.左颌下可触及约3.5 cm×2.5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无红肿,轻压痛,活动度较差.甲状腺无肿大和结节.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B超示左侧颌下腺低回声实性肿块.临床诊断为左侧颌下肿块.入院后行左颌下肿块切除术.术中病理倾向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Mikulicz病(图1).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眼睑肿胀消失.

    关键词:
  •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的颈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治;赵群仔;屈新才;程波;黄韬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1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均接受了甲状腺双侧全切加双侧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36.7%(79/215),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岁,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是原来的0.935倍)、性别(女性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男性的0.202倍)、病灶的数目和总直径.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可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当患者为年轻人或男性,癌肿呈多灶性或总直径超过0.5cm时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

  • 胰腺旁Castleman病一例

    作者:高瞻;查斌山;朱化刚

    患者男,31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20 d"入院.患者入院20天前体检时发现胰腺占位.一周前复查CT示:考虑胰腺颈体部来源占位性病变,内分泌肿瘤可能(图1).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辅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行剖腹探查术见胰体部下缘、Tritze韧带右侧,肠系膜血管左侧见一椭圆形棕红色囊实性肿块,约5 cm×4 cm大小,似有包膜,边界尚清(图2),术中冰冻病理提示Castleman病(血管透明变性型).完整切除肿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手术后第6天出院.术后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血管透明变性型),见图3.

    关键词:
  • 识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哨兵指标——高γ球蛋白血症

    作者:吴文川;姚秀忠;靳大勇;王单松;楼文晖;秦新裕

    目的 筛选可识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哨兵指标,降低恶性肿瘤的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年来中山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AIP相关的病例共14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肝功能、CA199以及增强CT和(或)MRI的常规检查,临床上疑似AIP或者病理已证实AIP者,则进行IgG或IgG4的检测.比较研究AIP患者与非AIP患者之间临床特征的区别.结果 10例患者终确诊为AIP.AIP患者CA199可以是正常或轻度升高,低于非AlP患者CA199的数值(P=0.041).所有AIP患者的血清γ球蛋白比例均升高,而非AIP患者仅有25%出现γ球蛋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AIP患者的IgG、IgG4升高比例均为100%,而非AIP患者分别为25% (P =0.024)和0%(P=0.048).结论 高γ球蛋白血症是术前识别AIP的哨兵指标.拟诊胰腺癌患者若出现γ球蛋白比例升高,可进一步检查血清IgG或IgG4,以识别AIP,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五种结直肠癌评分系统对中国患者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春;傅卫;任立涣;王亮;李磊;袁炯;王德臣;张同琳

    目的 评价5种结直肠癌评分预测系统对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研究904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例,其中结肠癌525例,直肠癌379例.分别使用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Portsmouth POSSUM(P-POSSUM)、colorectal POSSUM (CR-POSSUM)、Association of Coloproctolog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CPGBI)、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Colorectal Cancer Model (CCF-CCM)5种评分系统,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30 d内病死率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并比较各系统之间的预测能力.主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判断各评分系统的判别能力.结果 各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POSSUM 0.882,P-POSSUM 0.885,CR-POSSUM 0.844,ACPGBI0.78,CCF-CCM 0.809. 结论 5种结直肠癌预测评分系统对于中国患者的预测高于实际情况.POSSUM,P-POSSUM,CR-POSSUM对中国结直肠癌术后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好于ACPGBI、CCF-CCM系统.

  • 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与复发风险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德才;何英剑;欧阳涛

    目的 研究不同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自1999年12月-2006年4月手术的109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状态的复发风险曲线模式.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0.6个月,1099例患者中171例复发.激素受体阴性(hormone receptor-negative,HR-)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后第12个月出现第一个复发高峰,54个月左右出现第二个复发高峰.激素受体阳性(hormone receptor-positive,HR+)患者的第一峰在36个月出现,峰值较低且上升较缓和,约在54个月出现第二高峰,随后激素受体阳性肿瘤患者复发风险曲线高于激素受体阴性者.淋巴结阳性(lymphnode-positive,LN+)组与阴性(lymph node-negative,LN-)组在HR-组与HR+组有类似的复发风险曲线模式,淋巴结转移越多复发风险越高.HR+组中LN+亚组复发风险峰值高于LN-亚组2~3倍,HR-组中LN+亚组复发风险峰值高于LN-亚组3~4倍.HR(+)组无复发生存率高于HR(-)组(P<0.01). 结论 HR+组乳腺癌术后54个月时复发风险高于HR-组,HR+组中LN+患者复发风险高于LN-者.

  •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初次手术后颈部残留转移淋巴结的挽救治疗

    作者:于文斌;宋韫韬;张乃嵩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残留转移淋巴结挽救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行挽救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且有完整随访的9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80例侧后颈部淋巴结有癌残留,总的转移淋巴结残留率82.47%,首次行侧后颈清扫的56例中,残留率85.71%,其中行淋巴结摘除的8例均有癌残留,残留率100%;部分侧后颈清扫的30例,残留率93.33%;一侧全侧后颈清扫的18例中,残留率66.67%.未行侧后颈清扫的41例中,残留率78.05%.每例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在15 ~45个,平均每例23个,平均每例有转移淋巴结8.21个.97例患者中67例有Ⅵ区淋巴结残留,残留率为69.07%,行Ⅵ区清扫的13例患者,7例有淋巴结残留,残留率53.85%;未行清扫的84例中,67例有淋巴结转移,残留率71.42%,Ⅵ区残留部位主要在头臂动脉与气管相交处和喉返神经的深面. 结论 提高术前影像学诊断能力可减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残留;选择正确的清扫术式和足够大的手术范围是挽救手术的关键.

  • 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作者:丁威威;李宁;姜军;姚安龙;冯啸波;刘建磊;黎介寿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的外科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经过胃肠减压和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34例患者肠道恢复通畅,再行2周的全肠内营养支持后择期手术(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组).另外44例无法恢复肠道通畅者,未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直接手术(未接受肠内营养组,non-enteral nutrition组).手术方式包括金陵术(结肠次全切除+升结肠-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45例、金陵术+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术6例、结肠全切除+末端回肠与直肠后壁侧侧吻合术18例、结肠全切除+末端回肠临时造口术9例.术前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肺炎0%vs 11.4%、吻合口瘘0%vs 11.4%、吻合口出血2.9% vs 18.2%、手术造口率0%vs 34.1%),均明显低于术前未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组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接受肠内营养组的患者,术后1个月的机体指标(包括体重、去脂体重、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体重指数等)的改善优于未接受肠内营养组.结论 顽固性便秘合并继发性巨结肠需外科治疗,术前应尽可能恢复肠道功能,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处理

    作者:刘洪;栗力;魏成志

    目的 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单纯股-腘动脉旁路术、15例单纯腔内成形术、25例联合治疗后下肢单侧动脉再次闭塞.70例患者共发生98次动脉闭塞.10例次在发生末次闭塞时保守治疗(组),余88例次行手术治疗[包括单纯股或人工血管取栓15例次(单纯取栓组),取栓+局部动脉微导管置入(组)抗凝溶栓13例次,取栓+远端动脉成形+微导管置入抗凝溶栓60例次].结果 保守治疗组膝上截肢5例,失访2例.单纯取栓组膝上、下截肢各1例,失访2例.取栓+微导管置入组膝下截肢1例,死亡2例.取栓+动脉成形+微导管置入组急性肾衰转透析后失访1例.本组6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24±5)个月.其中44例血管通畅,通畅率69.8%.8例患者血管闭塞后截肢,总截肢率为12.7%.结论 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后再闭塞的患者,取栓+腔内血管成形+微导管置入局部抗凝溶栓近期效果较好.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严重感染一例

    作者:梁晓宇;田伟军

    患者男,32岁.主因饮酒后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疼痛为持续性,向后背部放射.无发热.平素身体健康.腹部B超:胆囊不大,胆管无扩张,胰腺水肿,腹腔大量积液.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120次/min,呼吸频率32次/min,血压130/80 mm Hg.体重100 kg,身高180 cm,营养状态好,被动屈曲位,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闻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0 g/L,白细胞21.2×109,总蛋白78 g/L,白蛋白45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7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2 U/L,总胆红素37.44 μmol/L,肌酐324 μmol/L.血淀粉酶431 U/L(正常值30~110U/L),血脂肪酶1231 U/L(正常值23~300U/L),动脉血气示Ⅰ型呼衰.腹部增强CT示腹腔大量积液,腹部纵/横比大于1,胰腺形态饱满,边缘模糊,提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关键词:
  • 《东京指南》指导下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白明东;王建;徐海;赵严冬;章密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金标准".南于对诊断标准和治疗时机缺乏共识,LC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存在争论.《东京指南》确立并规范了AC诊断、分级和治疗策略[1-4].我们应用该指南对212例AC实施并完成LC,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生物膜包裹残端预防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漏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晨;黄新余;刘永志;王洪成;刘嘉哲;袁周;郑起

    目的 探讨猪胰腺远端切除后牛心包生物膜包裹残端对术后胰漏的预防作用,评价该材料在胰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小型猪3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2组均接受胰腺远端切除手术,对照组远端胰腺切除后采用传统的单纯手工缝合法,实验组则先用牛心包生物膜包裹住胰腺残端,用同样缝线穿过被裹住的胰腺组织后手工缝合;测定各组术后每日腹腔引流量及引流液淀粉酶水平至术后第10天,判断胰漏情况;术后3周处死动物,观察腹内情况并取残端胰腺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胰漏率低于对照组(6.2%比46.7%,P<0.05),术后引流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25.1 ml比54.2 ml,P<0.01),术后3周剖腹探查,两组实验动物未见明显差异;胰腺残端组织病理结果两组均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并伴有少许坏死组织. 结论 胰腺远端切除术后,利用牛心包生物膜包裹残端后缝合可有效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是安全可行的.

  • 脾动脉缩窄对大鼠肝硬化进程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毅;张谊;陈上住;邹兴武;刘俊;杨文君;张昌静;张启瑜

    目的 探讨脾动脉缩窄对大鼠肝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仅行开腹术;切脾组开腹行脾脏切除术;脾动脉缩窄组开腹行脾动脉缩窄术,然后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硬化模型.定期处死一定数量的大鼠,动态观察大鼠血常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uftsin水平变化.结果 术后对照组大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逐渐下降(P<0.05),而切脾组和脾动脉缩窄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切脾组与脾动脉缩窄组的肝功能损伤和肝硬化程度较同期对照组相比轻(P<0.05);脾动脉缩窄组血清Tufts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脾组Tuftsin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脾动脉缩窄术和切脾术均能有效地防止脾功能亢进的发生,从而延缓肝硬化的进展,而脾动脉缩窄术则保留了脾脏的功能.

  • 反苯环丙胺对结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陈积贤;张洁;孙晓雷;薛迪新;任约翰;余红敏;吴伟力;张仁虎;余铭

    目的 探讨抑制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 hylase 1,LSDl)活性对人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应用反苯环丙胺抑制LSD1酶的活性,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all实验在体外观察人结肠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SD1的表达和H3K4me2甲基化水平. 结果 经过不同剂量反苯环丙胺(40、60和80 μmol/L)处理后,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60μmol/L反苯环丙胺干预后,划痕试验结果发现Lovo细胞迁移明显受抑制.TranswaⅡ实验发现穿过小室的细胞数:60 μmol/L反苯环丙胺组为(69.7±2.5),而对照组为(222.7±1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Lovo细胞中的LSDl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无改变,但H3 K4me2甲基化水平升高.结论 60μmol/L反苯环丙胺能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的LSD1酶活性,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第十四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胡亚;廖泉;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于2012年8月17-19日在天津召开了第十四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教授致词并宣布大会开幕.在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余名普通外科医师共聚一堂,全方位的展现了我国胰腺外科领域的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对胰腺癌的难点热点问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慢性胰腺炎与器官保留手术、胰腺良性肿瘤以及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治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全国胰腺外科领域的协作,确定了今后全国性科研协作攻关的方向.会议的学术交流活动分别在主会场、腹腔镜手术分会场、开腹手术分会场及病例讨论分会场举行.大会共收到稿件300余篇,将其中部分优秀论文通过电子壁报形式进行交流,并通过短信投票形式从中评出优秀论文奖6名.现将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按会场安排总结如下.

    关键词:
  • 结肠癌伴十二指肠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行右半结肠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液体治疗经验

    作者:于金海;所剑

    患者男,72岁.因"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黄绿色液体1个月,突发上腹疼痛加重6h"入院.病程中体重下降约20 kg.查体:血压80/40 mm Hg,心率118次/min,呼吸25次/min,体温38.9℃,体重50 kg,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浊音(-);肠鸣音弱,1次/min.行全腹CT平扫,提示结肠肝曲占位性病变,与十二指肠降部及胰头部关系不清,双侧膈下可见大量游离气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3.0×109/L,HGB:90 g/L,PLT:411×109/L,血生化、凝血常规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