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同期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

    作者:向军;黄奕华;崔冀;黄美近;王磊;汪建平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肝肠同期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2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99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剔除2例行原位肝移植患者后,同期肝切除组41例(A组),对肝转移瘤行姑息外科治疗组56例(B组),即转移瘤未能完全经手术切除者,A、B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转移瘤数目(X2=40.41,P<0.05)、肝转移瘤分布(X2=11.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9个月、17.1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4%、0,其中A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19.5个月,1、3、5年生存率为93%、44%和14%.结论 同期肝切除能为部分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提供治愈机会,对于合适的患者应力争行同期肝切除术.

  • 结直肠癌术前联用化疗和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韦烨;许剑民;任黎;钟芸诗;靳大勇;秦新裕;吴肇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前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研究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评价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饮食和术前准备;EN组:术前肠内免疫营养治疗;CH组:术前化疗;EN-CH组:术前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比较各组手术前后的营养情况和免疫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随访术后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 体重变化:EN组术后第7天体重减轻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H组(X2=3.68和3.25,P<0.05),EN组体重减轻与EN-cH组无明显差异.EN组和EN-cH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4.02和3.33,P<0.05).术后并发症:EN组及EN-CH组术后感染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和CH组(X2=4.12和3.65,P<0.05).对照组和CH组分别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EN组及EN-CH组无吻合口瘘.术后发热、术后肠梗阻及心肺功能异常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状况比较:各组间手术前,术后3 d和术后7 d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无明显差别.而前白蛋白在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0.11±0.16 vs.0.16±0.17,X2=7.32,P<0.01),转铁蛋白在术后3 d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1.23±0.3 vs.2.12±0.66,X2=4.33,P<0.05).术后7 d EN组和EN-CH组恢复明显,PALB,TRF均升高,与对照组、C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26±0.14 vs.0.15±0.15,X2=5.53,P<0.05及1.82±0.59 vs.1.37±0.53,x2=3.88,P<0.05).免疫方面:EN组和EN-CH组的CD3/CD4-比值升高,IgG升高,补体升高;术前单纯应用化疗或肠内营养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没有影响,而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和化疗后,GO-G1期细胞增加,异倍体比例升高,增殖抗原Ki67减少,凋亡增加.CH组与对照组以及EN-CH组与EN组相比,术后生存率提高,复发率及转移率下降.结论 术前化疗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改善患者预后.

  •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德明;鲁建国;何显力;褚延魁;王青;杜锡林;董瑞;李金茂

    目的 评价分流和断流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1980-2005年入院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施行分断流联合术(300例)和断流术(10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测量. 结果本组分断流联合术再出血率为5.9%,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1%,术后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1.9%、84.9%、69.2%和45.1%.断流术后近期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21.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5%.分断流联合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为(30.5±2.6)cm H2O,门静脉血流量为908 ml/mi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较断流术组显著降低和减少(P<0.05),但联合术与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结论 从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证实分断流联合术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 应用脑保护装置实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经验

    作者:张望德;苑超;原标;王克勤;宋盛晗;邢彤;李谈

    目的 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 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6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植入支架75个,其中颈内动脉支架68个,颈总动脉支架2个,同时植入锁骨下动脉支架2个,椎动脉支架3个,4例术前安装了临时起搏器.结果 65例中2例脑保护装置置放失败,63例成功.63例脑保护装置中26例可见斑块碎片,1例术中出现一过性脑缺血,1例同时置入椎动脉支架后发生椎动脉血栓形成;9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心动过缓,4例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者未发生术中低血压.5例出现术后低血压,1例术后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1例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出现高血压.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有脑保护装置的条件下,正规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可切除性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区金锐;刘臻玉;王慧玲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在可切除性肝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其临床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6月至2002年12月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具有随访资料的可切除性肝癌有46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手术组、TACE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3个组的累积生存率,Cox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手术组328例(70.5%),TACE组93例(20%),保守治疗组44例(9.5%),患者1、3、5、7年的累积生存率,手术组分别是87.5%、63.2%、45.1%、32.7%;TACE组分别是74.2%、38.4%、18.5%、8.1%;保守治疗组分别是47.7%、12.6%、3.1%、0.3个组在总体、TNM Ⅰ/Ⅱ期和TNMⅢ期的累积生存曲线比较,结果均为手术组佳、TACE组次之,保守治疗组差.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手术、TACE、TNM分期、静脉浸润、肿瘤大小及数目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和TACE的危险比(hazard ratio HR)分别是2.14和1.58.结论 治疗可切除性肝癌,首选手术;若患者拒绝手术,TACE能有效地改善其预后.

  • 根据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抑制小鼠胰岛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初步观察

    作者:高杰;朱继业;刘沐芸;李涛;张栋;冷希圣;沈丹华

    目的 评价基于CIM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对小鼠胰岛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00-1000个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模型C57BL/6(H-2b)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前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和纯度.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胰岛移植后第1~10天腹腔内注射J2,每天一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 mg/kg);实验组J2A组(1 mg/kg)、J2B组(4 mg/kg)、J2C组(8 mg/kg).术后监测不同时间各组小鼠的血糖变化及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并观察移植胰岛在术后第三天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现.结果 获得的胰岛细胞的活性>95%,纯度>85%.胰岛移植术前各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平均高于20.0 mmol/L,术后前四天各组小鼠的血糖下降明显,均低于11.1 mmol/L,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第7天以后,对照组、J2A组小鼠的血糖较术后前四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八天开始,对照组、J2A组小鼠血糖升高平均高于11.1 mmol/L;CsA组、J2B组、J2C组的血糖仍低于11.1 mmol/L,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J2A组(P<0.05).病理学检查示移植后第三天各组移植的胰岛细胞轻度水肿,形态大致正常;移植后第八天对照组、J2A组的移植胰岛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其他组病理未见排斥表现,小鼠胰岛紊抗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岛素阳性.CsA组(21.6±2.1 d)、J2B组(19.0±2.7 d)、J2c组(18.7±2.3 d)的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较对照组(8.1±0.56 d)、J2A组(8.3±0.48 d)显著延长(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J2具有和CsA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胰岛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 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罗海蓉;刘连新;姜洪池

    目的 探讨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1例术前没有接受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乳腺癌手术标本及相应的16例癌旁组织进行c-FLIP检测,并结合随访资料对c-FLIP和临床病理学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97%,而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0%,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c-FLI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组织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不同表达水平的c-FLIP组之间在患者术后远处转移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者预后方面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LI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高水平的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 G9a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QBC939细胞中对G9a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勇军;罗剑;郑建伟;陈波;王剑明;邹声泉

    目的 构建特异性组蛋白甲基转移酶Gga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并检测QBC939细胞对G9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合成Gga特异性的短链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DNA片段,克隆到pSilencer neoTM 2.1-U6载体中,构建Gga特异性siRNA的表达载体,EcoR I+BamH I和EcoR I+Hind 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体,并转染QBC939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半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Gg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酶切与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G9a.siRNA表达载体,转染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后,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对G9a的抑制率分别为55.2%和54.8%.结论 运用pSilencer neoTa 2.1-126载体构建的G9a.siRNA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Gga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

  •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作者:石岚;黄韬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中心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行甲状腺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术,且颈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大于8枚的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容易转移至Ⅵ区(单侧甲癌72.3%,双侧甲癌88.9%),其次是Ⅲ、Ⅳ区(单侧甲癌57.9%,双侧甲癌50%~66.7%),V区和I区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单侧甲癌0%~20.1%,双侧甲癌25%~33.3%).侵犯甲状腺包膜(88%)和滤泡亚型(85.7%)的甲状腺癌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良性病变局部恶变(27.3%)和包膜型(25%)甲状腺癌,较少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上极的肿瘤可以先出现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有助于确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建议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者需清扫对侧下极淋巴结;对于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患者,应增加清扫Ⅱ、Ⅲ区的淋巴结.对风险较高的滤泡亚型及侵犯包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清扫范围要更大,应清扫Ⅱ~Ⅵ区淋巴结.

  • 腹腔内放置复合补片原位修补巨大造口旁疝八例

    作者:刘飞德;李基业;姚胜

    目的 总结应用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6~63岁,平均54.7岁.患者均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发生造口旁疝,疝病史3~8年,其中复发性造口旁疝2例.疝环大径11~15 cm,平均12.6 cm.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合适补片,补片边缘均超出疝环缘3 cm以上.在补片中心剪一3 cm直径的孔,并在孔的一侧剪开补片,将补片中心孔套人造口肠管,补片其他部分覆盖住腹壁缺损,补片聚四氟乙烯面朝向腹腔,聚丙烯面朝向腹壁.用2-0的Prolene线连续缝合补片被剪开的一侧裂口,并将补片中心孔的聚四氟乙烯材料缘与造口肠管用3-0的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固定4~5针.然后用1-0的Prolene线经全腹壁穿刺缝合方式,将补片铺平并固定于腹壁,间隔距离5mm.多余皮肤行适当整形.结果 手术时间97~146min,平均109min.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发生浆液肿,2例发生术后近期修补区刺痛.随访3~27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结论 复合补片经腹腔内修补巨大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肝细胞癌手术后应用不同分期评估预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文平;董家鸿;李智华;陈平

    目的 评估不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分期对HCC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判断能力.方法 1991年1月至2002年6月西南医院实施根治性肝切除,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的234例HCC,TNM分期(第6版)与Okuda分期、意大利肝癌工作组(CLIP)评分系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预后指数(CUPI)进行比较,利用病例构成比、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比较各预后评估系统的病例分层能力、术后长时间预后判断能力和预后结果判别能力.结果 病例构成比:TNM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31.6%、29.5%和38.9%;Okuda Ⅰ、Ⅱ期分别为82.9%和17.1%;CLIP评分系统0、1、2和3分以上分别为37.2%、48.3%、12.4%和2.2%:CUPI Ⅰ、Ⅱ、Ⅲ级分别为78.6%、20.1%和1.3%.生存率曲线比较:TNM分期I期在术后60个月,仍具有明显的预后判断能力,Ⅱ期和Ⅲ期在术后60个月预后接近;Okuda分期和CLIP评分系统术后60个月生存曲线接近;CUPI Ⅰ级和Ⅱ级在术后60个月后仍然具有良好的预后判断能力.ROC曲线面积比较:TNM分期、Okuda分期、CLIP和CUPI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595、0.620和0.596.TNM分期和CLIP评分系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84),CLIP评分系统与CUPI、Okuda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1和P=0.3859).结论 对于根治性HCC病例,第6版TNM分期较Okuda分期、CLIP评分系统及CUPI更具有预后判断价值.

  • 多烯紫杉醇靶向增敏放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庆伟;刘宏;吕惠兰;殷进军;徐从高

    目的 探讨免疫脂质化的多烯紫杉醇在LoVo细胞放射增敏过程中对其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偶联癌胚抗原(CEA)抗体的多烯紫杉醇脂质体,作用于LoVo细胞后,再经2 Gy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53、Bax和Bcl-2;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survivin的表达;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 结果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联合放射提高了Bax的表达(P<0.05),对p53和Bcl-2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Fas和FasL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survivin及EGFR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 免疫脂质化的多烯紫杉醇通过多种通路调节细胞凋亡,增加肿瘤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占位病变

    作者:李滨;李志民;李文岗;苏旭;李秀东;许东辉;陈景熙;刘育健;向进见

    我们对腹腔镜肝切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特点和并发症防治,以提高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

  • 伴桥本病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5例报告

    作者:张文超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发病率相对较低,常见于老年女性,常表现为甲状腺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可出现声音嘶哑、呼吸道及食道的压迫症状.

  • 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332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黄士勇;孟荣贵;张卫;王中川

    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我院肛肠外科进行的初次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患者332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直肠及乙状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

  • C-myc反义寡核苷酸联合5氟尿嘧啶对胃癌MKN-45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蔡辉;苏河;李荣范;郭天康;马云涛;李振军

    我们研究脂质体LipfectamineTM Reagent介导c-myc ASODN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治疗胃癌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现报告如下.

  • 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二例报告

    作者:陈曦;雷若庆;胡伟国;毛恩强;张圣道;李宏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多以骨质疏松、泌尿系结石为主要症状,而极少数病例以急性胰腺炎就诊,病情危重,若不及时认识处理,则直接危害患者生命.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骨架蛋白及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杨智勇;陶京;周峰;熊炯炘;吴河水;王春友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l)是一种重要的晚期炎症因子[1],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2],而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渗漏、液体正平衡的直接原因.

  • 术中同位素示踪法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建良;丁印鲁;傅勤烨;王敬源;唐思锋;王建新;赵鸿鹏;刘勇;许复郁;胡三元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首先接受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淋巴引流的首个或数个淋巴结.目前对直肠癌SLN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我们应用99mTC标记的硫胶体(99mTC-SC)示踪法对48例直肠癌的SLN进行定位检查,探讨SLN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 乳头巨大软纤维瘤一例

    作者:黄启荣;刘勇;何延政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头包块30年入院.查体:左侧乳房因包块牵拉而下垂,且皮肤浅表血管清晰可见.与对侧相比左侧乳房浅表静脉明显扩张.乳头被拉长,约5.0 cm,表面有少许乳白色的分泌物.

  • 环状胰腺一例

    作者:冯世林;徐玉珩;刘毅;穆庆平

    患者男,56岁.因餐后腹胀1月,恶心、呕吐15 d入院.门诊行胃镜检查后以"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不全梗阻"收住消化内科.行抗炎、抗酸等治疗一周效果不著,再次胃镜检查后以"十二指肠降部起始段狭窄"转普通外科.

  •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处理一例报告

    作者:张宏鹏;郭伟;刘小平;尹太;贾鑫

    患者男,81岁,1998年因腹主动脉瘤于我院行腔内修复术,所用产品为Vangard Ⅱ(Boston Scientific Co.).术后按照3、6、12个月以及每年进行CTA随访.治疗效果满意(图1).

  • 甲状腺结核误诊三例报告

    作者:韩少良;程骏;周宏众;陈晓曦;沈贤;黄颖鹏;吴秀玲;陈哲京;姚建高;蓝升红;朱冠保

    例1女,53岁,发现右颈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高热3 d就诊.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心悸等,否认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8.7℃.于甲状腺右叶可触及一个3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轻度触痛,边界清楚,随着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同侧颈部可触及2枚拇指头大小质硬淋巴结.

  • 隐匿性乳癌伴副肿瘤综合征一例

    作者:梁阔;康骅;罗斌;海涛;张雁;王晓辉

    患者女,61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伴尿失禁及体重下降2月人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以近端为著,双上肢举臂困难,双下肢蹲起困难,行走距离较短.

  • 肝移植围术期出凝血研究与管理新进展

    作者:马瑞云;杨拔贤

    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是各种终末期肝病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技术渐趋成熟,经验累积与完善,肝移植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大幅降低.

  • 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

    作者:朱江帆;胡海;徐曼珠;戴国清;于金玲;章勇

    内镜辅助的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assisted thyroidectomy,E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建立的手术技术,其基本手术方法是经颈部小切口内镜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颈部仅留下很短的手术瘢痕.

  • 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

    作者:倪泉兴;杨峰

    随着医学知识普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胰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发现率显著上升,促使临床外科医生必须提高认识,并对不同病变作出正确判断和合理处理.

  •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除范围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子禹

    在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中,手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已逐步进入了一个理性阶段.经过东、西方学者的反复论证,目前大家对于进展期胃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将D2(淋巴结清除至第二站)手术作为标准术式,而近两项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出炉为我们循证医学时代的D2手术增加了有力的证据[1-2].

  • 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作者:周静;陶京;王春友;刘涛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鉴别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学结果.结果 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胰腺囊实性肿瘤23例,其中囊腺瘤16例,囊腺癌7例.本院首诊19例中术前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3例,误诊为胰体尾癌l例,另有2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术中探查结合快速冰冻切片诊断为恶性,误诊率为31.6%(6/19);另4例在外院行囊肿内引流手术后病情加重,转入我院手术证实为胰腺囊腺瘤3例,胰腺囊腺癌伴肝转移1例.本组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体重下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仅为41.7%.CT在浆液性和黏液性囊性肿瘤的鉴别中的价值有限,其诊断正确率仅43.5%(10/23).7例黏液性囊腺癌中3例术中冰冻切片判断为良性.结论 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误诊率较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终诊断需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 胰腺非浸润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21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匡天涛;楼文晖;王单松;靳大勇

    目的 探讨非浸润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1999年1月-2005年12月中山医院手术切除的21例非浸润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21例非浸润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中,男性17例,女性4例;12例为腺瘤,4例为交界性肿瘤,5例为原位癌;19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体尾;临床表现均以腹痛为主(11/21),黄疸少见(3/21),部分无症状(4/21);CA19-9水平多正常(17/20)或仅轻度升高(3/20),CT主要表现为囊性占位,其中5例可见病灶与主胰管相通.1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胰体尾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2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至随访结束,除1例失访,1例死于心肌梗塞外,其他患者均存活且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非浸润性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极佳,在其尚未恶变前予以切除能改善患者生存;对术后复发的评估可能需要长期的跟踪随访.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诊治

    作者:何天霖;胡先贵;张怡杰;刘瑞;邵成浩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12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7~73岁.肿瘤位于胰头部10例,胰颈胰体1例,胰体部1例.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为主.术前血浆CA19-9基本正常,影像学检查易误诊为胰腺癌.12例患者中,行肿瘤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术2例(其中1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行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因肝脏广泛转移行肝肿块切除活检+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瘤体直径4~14 cm,均呈浸润性生长,淋巴结转移5例,侵犯十二指肠4例,侵犯胆总管3例,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1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肝转移1例.随访9例,8例至今存活,1例术后第8个月死于肝转移.结论 对于血清CA19-9不高且胰腺占位体积较大的胰腺肿物,应想到本病的可能,以手术为主的治疗能改善预后.

  •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张刚;郑波;谢仁俊;黄锐;刘洲;杨训;甘险峰;张肇达

    目的 总结分析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经外科治疗的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12例,手术方式包括胆道T管引流,胆肠吻合术,胰肠吻合术,Whipple术及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次全切除术等.结果 行胆道T管引流术两例术后近期情况良好,1例胰头肿块消失.行胆肠吻合术和/或胰肠吻合术8例胰头肿块持续存在,3例疼痛复发,1例胰头肿块恶变.切除胰头病灶2例症状完全缓解,未见糖尿病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肿瘤难以鉴别,应根据临床症状与胆道、胰腺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外科治疗时机与方式.胆道T管引流仅在严格选择的病例施行,单纯胰肠吻合、胆肠吻合术等引流术式疗效不理想,各种方式的胰头切除术效佳,兼顾了胰头肿块活检假阴性的风险或炎性病灶恶变的可能.

  • 189例胰头癌的诊治分析

    作者:华赟鹏;梁力建;彭宝岗;李绍强;黄洁夫

    目的 探讨分析胰头癌的诊治经验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9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189例胰头癌的诊治情况,对近5年的94例患者进行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找出可能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各因素两个水平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直径大于4 cm、肠系膜血管受侵是严重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因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对危险度(RR)为姑息治疗的0.502倍(P=0.023).用Cox回归生存率曲线估计的根治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约为460d.结论 胰头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头癌的惟一有效手段.提高对高危人群的警惕,有序开展各种影像学(B超、CT及超声内镜等)和血清学检查(CA19-9),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实施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 胰腺体尾部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焕年;杨尹默;高红桥;庄岩;万远廉

    目的 探讨胰腺体尾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外科治疗的87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O切除、姑息性切除、短路手术和未手术治疗对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 本组手术探查59例,肿瘤切除27例,其中RO切除21例,姑息切除6例.RO切除组中联合脏器或血管切除9例.短路手术13例,仅行开腹探查、活检19例.各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无差异,联合脏器切除组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87例胰体尾癌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RO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短路手术组与未切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2个月、7.3个月、4.7个月和5.2个月.肿瘤切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高于姑息手术组及短路手术组(P=0.03).结论 对胰体尾癌患者应提倡积极手术治疗,即使姑息切除,亦可缓解疼痛症状.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