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肝门部胆管癌86例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汤地;梁力建;黄洁夫

    目的总结近7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1998年10月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86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37%(32/86),手术并发症率为47%,围手术期死亡率为7%.切除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1%、15%,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35%、 25%,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P=0.038).引流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1年、3年、4年生存率分别为28%、8.4%、5%. 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术前状态与提高手术者的操作技巧,可能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并且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 实验性猪原位肝移植术中内毒素血症的观测及血液灌流治疗

    作者:吴平;高东宸;刘建;周德录;张栋;王宇

    目的观察猪原位肝移植(OLT)术中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探讨治疗方法.方法施行猪OLT手术12例,采用无肝期血液灌流治疗内毒素血症.结果对照组无肝期内毒素水平=0.13EU/ml,恢复灌注后=0.48EU/ml,活性炭灌流治疗组无肝期内毒素水平=0.18EU/ml,恢复灌注后=0.13EU/ml(P<0.01).术后24h对照组ALT=114IU/L,LDH=1716IU/L,灌流组ALT=62IU/L,LDH=1091IU/L,均呈现改善(P<0.01).结论进行无肝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降低血中内毒素水平,并减轻肝功能损害.

  •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肖乾虎;彭兵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外疝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88年4月至2000年5月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115例患者,共123例次.其中合并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血小板减少、前列腺肥大者占50.4%(58/115).结果本组无死亡,切口无感染,均为一期愈合.术后3~7d出院(90%患者于术后3d出院).随访1~25个月,平均随访20个月,随访率90.4%,无1例复发.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符合腹股沟管解剖生理,术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 再手术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附加免疫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胡伯年;陈巍;詹乾江;许国权;叶飞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附加免疫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1例化疗前后和26例附加免疫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 结果化疗后1周患者CD3+、CD4+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CD8+、CD19+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附加免疫治疗组治疗后1周CD8+及NK细胞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及P<0.01),CD4+细胞、CD4+/CD8+比值降低(P<0.01). 结论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附加免疫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时应同时使用生物反应调节剂.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7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程应东;单治堂;罗云生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17例FAP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17例患者中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8岁.良性13例,平均年龄19.6岁.癌变4例,平均年龄37.8岁.13例有家族史.家系调查发现1个家系至少有 2例患者,多可达7例.其中,6个家系中有7人已死于息肉癌变.全部患者均施行了全结肠切除,并分别采用回肠造口,回肠储袋、回肠肛管吻合等术式.随访2~20年,13例良性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术后5年发生癌变.癌变者中1例术后5年发生肺部转移,行肺叶切除术后2年死亡,1例术后3年因广泛转移死亡.另2例为术后2年和6年,仍存活. 结论 FAP易癌变应尽早手术.手术宜选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储袋、回肠肛管吻合术.

  • 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作者:周利国;刘志坚;唐才喜;钟燎原;周红兵

    目的评价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结石,并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认胆总管有结石、肝内胆管无结石时,行Oddi括约肌切开(EST),网篮碎石、取石和气囊排石,于术后3~5d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本组成功率为98%(43/44);结石取净率100%(44/44),无中转开腹,术后住院5~15d.结论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缩窄性乳头炎24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春生;张照辉;张能维;周孝思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缩窄性乳头炎的关系及其治疗情况. 方法分析经术前、术中诊断明确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缩窄性乳头炎24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胰胆管造影、核素扫描及手术探查等多可明确诊断.本组24例中手术治疗 18例,其中行胆总管探查,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8例,扩约肌成形后加行憩室敞开成形3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3例,行胃大部切除毕Ⅱ氏吻合旷置术1例,行憩室切除、括约肌切开置支架1例,未予特殊处理2例. 结果本组在乳头切开成形时加行憩室敞开成形术,近、远期疗效满意,无复发及并发症. 结论缩窄性乳头炎与十二指肠憩室有密切关系.胆总管探查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合并憩室敞开成形治疗效果好.

  • 严重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作者:许龙堂;郑樟栋;陈凯;曾天定;吴荣进;吴晓康;俞世安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对 1988~1998年间收治的合并有闭合性腹内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伤、ISS大于16的1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个或 3个以上部位多发伤占28.5%.63例有腹内多脏器损伤.腹腔穿刺是确诊的主要检查手段,部分病例选用了腹部 B超和CT, 3项诊断检查阳性率均在 90%以上.全组漏诊腹内伤21例(12.7%),死亡29例(17.6%).死亡病例平均 ISS 41.6,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 24.8(t=15.21, P<0.01). 结论严重多发伤病例应常规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酌情选择腹部 B超和CT等检查,以排除腹内脏器损伤.对全身多发伤并存腹内伤的病例,要根据伤情确定急救处理顺序.剖腹手术中要注意多脏器损伤.ISS大于40提示预后不良.

    关键词: 腹部损伤 剖腹术
  • 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的评价

    作者:赵景明;蔺锡侯;李文东

    目的探讨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对1988年5月至1999年5月间收治的32例乏特壶腹部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例行局部切除术,1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两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和39%,P<0.0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0.1±2.3)d和(23.1±5.7)d.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6%(12/14)和89%(16/18),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30%(3/10)和62%(8/13),P<0.05.结论乏特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手术创伤相对小、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对于全身状况较差者以及早期肿瘤可用局部切除术.

  • 65例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作者:郑正葆;张素勤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对 1990年~1998年收治的65例胸腹联合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开胸手术15例,胸腔闭式引流加开腹手术50例.治愈62例,死亡3例(5%),死亡病例均因心血管损伤严重失血性休克. 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和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积极抗休克,实行重症监护和防治并发症等非常重要.

  • 乳腺错构瘤8例分析

    作者:钱利华;回允中;郭钤新

    目的总结乳腺错构瘤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 方法组织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结果 8例错构瘤组织学镜下境界清楚,由数量不等的纤维、脂肪、乳腺小叶及导管成分组成.上皮成分无非典型性,出现不同程度雌激素受体(ER)阳性. 结论乳腺错构瘤为良性病变,组织学上与其它乳腺肿瘤不同,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确诊需临床、X线及病理相结合.

  • 己酮可可碱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

    作者:王丽芳;姚咏明;董宁;于燕;陆连荣;李红云;盛志勇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腹腔感染致脓毒症时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致脓毒症模型,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脓毒症组18只和PTX治疗组18只.检测肺组织生物喋呤(4)合成限速酶-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Ⅰ(GTP-CHI)、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肺组织4、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脓毒症早期给予PTX治疗可有效抑制腹腔感染后2、8h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和伤后2hMPO活性;同时,治疗组2h肺组织4、NO含量及GTP-CHImRNA、iNOS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应用PTX对脓毒症后急性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该效应与PTX抑制4、NO的诱生相关.

  • 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6例分析

    作者:朱江帆;Michel Gagner;William B Inabnet

    目的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切除,以探讨创伤小、美观的甲状腺切除新技术. 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内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及经验,并对其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探讨. 结果甲状腺左全叶切除7例,左侧大部切除2例;甲状腺右全叶切除2例,右侧大部切除2例以及峡部切除3例.手术成功15例.同常规手术相比,内镜甲状腺切除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患者术后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结论由于内窥镜的放大作用,术野组织结构清晰,由此可以避免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同时由于手术创口小,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

  • BCL-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抗凋亡及免疫耐受的关系

    作者:苏逢锡;陈积圣;贾卫娟;宋尔卫

    目的观察乳腺癌细胞株BCL-2基因表达与其耐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免疫攻击的关系. 方法 BCL-2硫代反义寡核苷酸(BCL-2 SON)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CF-7,Western印迹法观察其对BCL-2表达的抑制;并把MCF-7与TIL共同培养,通过DNA片段化检测TIL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情况. 结果 BCL-2 SON明显抑制了MCF-7细胞BCL-2表达.经转染的MCF-7与TIL共同培养,当效应细胞(TIL)与靶细胞(MCF-7)比例(E/T)为1时,MCF-7细胞片段化DNA为(9.8±1.3)%; E/T为8时,上升为(57.7±7.8)%;未经处理的对照组与TIL共同培养,E/T为1时,片段化DNA为( 7.5±2.6)%; E/T为8时, 为(8.1±1.5)%.另外,当E/T等于1时,对照组癌细胞片段化DNA含量与经转染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随着E/T比例升高,两者片段化DNA含量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 BCL-2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可对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攻击,BCL-2 SON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途径.

  • 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关山;张立军;龚家镇;燕飞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45例乳腺肿物患者进行乳腺MRI检查,分析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中17例患者进行病变的增强扫描,对增强扫描曲线作出评价. 结果 4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24例,乳腺良性病变21例. MRI对乳腺癌的术前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96%(23/24),假阳性率为2%(1/45). 结论乳腺MRI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阑尾类癌21例诊治分析

    作者:陈宏;姜波健;涂长龄;童新华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自1967~1997年收治的21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有12例(57%)的症状和体征提示为急性阑尾炎.9例患者(43%)为偶然发现.肿瘤直径小于1cm有16例,1~2cm3例,大于2cm2例.15例肿瘤浸润深度限于粘膜下或肌层,4例侵及浆膜.有2例患者显示肿瘤浸润至阑尾系膜,1例患者肿瘤大于2cm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除1例肿瘤直径大于2cm且伴阑尾系膜淋巴结阳性者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外,其余20例均仅行阑尾切除术.获随访的19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阑尾类癌少见且多无症状.小于1cm的阑尾类癌仅作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即可.肿瘤大于2cm的患者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 药物性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

    作者:李瑞华;陈小伍

    药物性溃疡穿孔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急腹症,在国外多由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所引起[1].收集我院自1970~1998年所收治的药物性应急性溃疡穿孔患者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小为出生后5d、大78岁;农民48例、工人6例.有溃疡病史15例.收住院者42例,住院期间发生穿孔14例.X线膈下游离气体阳性55例.在治疗其他非胃肠道疾病的期间,由于使用了类固醇(如强的松)或非类固醇抗炎药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以及中草药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诊断为药物性消化性溃疡.

  • 小肠内固定术治疗和预防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季兵;张华;张勤

    1994年6月~1999年12月我们行小肠内固定术治疗18例广泛性粘连性肠梗阻获得成功,并对14例腹部严重创伤、感染患者,在手术处理原发伤病的同时,加做了小肠内固定术,有效预防了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2例.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6~68岁.15例有腹部外伤、手术史,2例有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腹腔感染史,1例有腹部放疗史.预防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11~66岁.小肠多处破裂、挫伤9例,小肠破裂、膀胱破裂并小肠、膀胱瘘2例,肝破裂后胆漏2例,胰腺损伤后胰漏1例.

  • 消炎痛对腹主动脉瘤Ⅳ型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蔡相军;练向群;刘秋珍;王春喜;张强;段志泉

    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有效方法,但对于那些小的甚至是无症状的AAA暂不需手术,却又不能任其发展,故近年来寻求药物治疗途径抑制Ⅳ型胶原酶的分泌,以达到阻止AAA的发生、发展的目的.本实验研究消炎痛对AAA中Ⅳ型胶原酶的作用,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选用Wistar大鼠24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体重250~300g,随机分两组,每组为 12只,消炎痛组:术后用消炎痛1.6mg每日皮下注射,至术后 7d处死.盐水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三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朝旭;詹文华;何裕隆;郑章清;赵继宗

    对我院107例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和肿瘤相关糖蛋白-72(CA72-4)的术前血清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3种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与健康对照:1996年4月至1997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107例,其中男74例,女33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56.1岁.全部病例经术前纤维内镜活检及术后手术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97例(90.7%)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年以上.健康对照组为1995年12月至1996年7月在本院保健科接受体检、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成年人155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83例,年龄20~89岁,平均47.5岁.

  • 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严重并发症的诊治

    作者:池畔;陈大良;郑曲彬

    本院于1995~1997年共行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PTAC) 46例,出现了多例包括肠坏死在内的严重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资料:46例大肠癌患者分成两组,即根治性切除组(A组)及肿瘤无法根治的肠造瘘组(B组).A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5岁,直肠癌29例与结肠癌5例(Dukes A~C2期);B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8岁,均为Dukes D期,直肠癌10例,升结肠癌及降结肠癌各1例.  2.方法:两组PTAC均采用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行选择性动脉插管,右半结肠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左半结肠及直肠上段癌行肠系膜下动脉插管,直肠中下段癌行髂内动脉插管.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成功后,缓慢注入化疗药物:5-Fu 1.0g,顺铂50mg,表阿霉素50mg,动脉化疗2周手术.

  • Angiopoietin-2基因在人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立波;郑启昌;王国斌;杨镇

    本文通过检测Angiopoietin-2基因在HCC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和癌体积、血管生成、组织学分级、肝内外转移、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Angiopoietin/Tie2系统在肝癌血管生成中的调控作用.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肝细胞性肝癌22例,肝硬化伴活动性肝炎7例,正常肝脏5例.肝癌分类:直径小于或等于3cm者6例,大于3cm者16例;Edmondson′s分级:Ⅱ~Ⅲ级15例,Ⅳ级7例;包膜完整者12例,包膜侵犯10例;血管侵犯5例,无血管侵犯17例;复发癌4例.

  • 细针针吸细胞学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青卿;范西红;刘少兰;范子义;崔玉宏;单礼成

    为了在术前确定乳腺肿块的性质,我们采用细针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方法,对547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及检查方法: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因“乳房肿块”而入院患者共547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7岁6个月,均为女性.术前对肿块均行FNAC检查,于术前的1~2d,用7号针头接20ml(或10ml)注射器,从不同方向穿刺,抽吸3~4次,吸出物迅速均匀涂于2~3张玻璃片上.瑞氏染色后由2名细胞病理学医师(人员固定)检查,共同查见癌细胞者为阳性(Ⅳ级).Ⅲ级者视为可疑癌细胞,其余为阴性.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籍助FNAC结果,对408例乳腺癌直接施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切除组织送快速病理或常规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后诊断标准.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及抗KDR抗体对人肝癌细胞系HHCC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刘承利;王宏光;窦科峰;李开宗

    本研究采用VEGF反义寡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 ODN)抑制VEGF分泌及抗KDR抗体封闭KDR的方法,观察它们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系HHCC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以探讨VEGF及其受体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HHCC由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863课题组保存并提供,培养于含100*!ml/L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

  • 孤立性髂动脉瘤 28例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郭平凡;陈福真;洪志鹏;杨钰;符伟国

    孤立性髂动脉瘤指仅发生于髂动脉的瘤样扩张性病变,以管径大于2.5cm为诊断标准,其破裂率高达75%,并与死亡率直接相关.自1964年4月至2000年4月我院收治孤立性髂动脉瘤28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2~85岁,平均50岁;动脉硬化性21例,外伤性2例,白塞氏病2例,梅毒性1例,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者各1例;动脉瘤直径3~12cm,平均6.5cm;28例中,累及左、右侧髂总动脉者各9例,髂内动脉2例,髂外动脉3例,5例为多发性动脉瘤,包括双侧髂总、左右髂内及髂外动脉瘤.

  • 髂外静脉血管平滑肌肉瘤一例

    作者:郝志强;刘永诚

    患者男性,34岁.因右下肢肿胀3个月,于1999年8月19日入院.自诉患肢肿胀呈进行性加重,无疼痛等不适,无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曾多次就诊,均疑为“静脉血栓”.入院体检:盆腔内髂血管附近可触及1个约6 cm×3 cm包块,质硬,无触痛,界限欠清,活动度差.右下肢周径较对侧粗5 cm.B超及CT检查提示盆腔内髂血管旁肿物,于同年8月23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腹膜后,源于髂外静脉,约5 cm×4 cm×3 cm,充满血管腔,后方侵润血管壁并包绕血管约半周.髂内、外动脉分跨于肿瘤两侧.手术分离切除肿瘤及周围软组织,断端血管予结扎并缝扎.病理报告:肿瘤为粉红色切面灰白色略为鱼肉样,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瘤细胞大小不一,核有畸形及核分裂,胞浆粉染,束状及编织状排列,并有出血坏死.诊断高分化血管平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人工血管置换肠系膜上静脉一例

    作者:葛旭明;匡久树

    患者女,42岁.因巩膜、皮肤黄染1个月,以胰头癌入院.CT提示胰头癌并浸润肠系膜上静脉.术中仔细分离出肠系膜上动静脉,发现肠系膜上静脉在脾静脉汇合处以下 1cm处与胰头钩突肿块致密粘连约4cm,管腔狭窄约1/2.向下约1.5cm是回结肠静脉汇合处.先处理胰头、十二指肠,继离断右、中结肠静脉和2~3支空肠静脉,将约5cm肠系膜上静脉联同胰头十二指肠整块切除.直径10mm绦纶人工血管5cm,稀释肝素灌洗后,用5-0无损伤缝线,先远端、后近端,固定2点,与肠系膜上静脉两端连续缝合吻合.之后,先松远端血管夹,人工血管前壁细针穿刺排气后,再松近端血管夹.肠系膜上静脉阻断45min,术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经适当补血(600ml),并持续静脉输入甘露醇 250ml/0.5h, 12h后患者血压渐回升至正常范围,以后恢复顺利.术中、术后未用其它抗凝药.病理报告:胰头癌浸润肠系膜上静脉,部分达内膜.术后随访19个月,正常生活.B超复查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流好.

  • 隐匿性副乳癌一例

    作者:丁春元;陶然;张忠民

    患者女,42岁,右胸壁肿物8年,月经前局部有胀感,于2个月前发现右腋窝内有1个蚕豆大小肿块.查体:右侧胸大肌外侧腋前线处可见1个近圆形局部隆起,直径4cm,与正常乳腺无联系,局部皮肤增厚且有色素沉着,质软,无压痛,未触到结节.右腋窝内可触及1.2cm×1.0cm大小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无压痛.乳腺近红光扫描检查:两侧乳腺及右侧副乳腺未发现异常.腹部B超及胸片检查无阳性发现.行抗炎治疗半个月,腋窝肿块无缩小.于1998年 6月 7日行右腋窝肿块切除活检,病理报告为右腋窝淋巴

  • 腹腔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作者:李潞安;吕云福

    患者女性,35岁.主因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心慌、头晕、乏力1年,以腹膜后肿瘤收住院.患者常因劳累后发病,经卧床休息后以上症状可以减轻,约每2个月发作1次.每次发病持续时间2~24h,发病次数及持续时间呈逐渐加重趋势.经内科对症治疗,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入院查体:体温 36.4℃、呼吸20次/min、脉搏58次/min、血压150/90mmHg.左上腹压痛阳性,可扪及1个较固定包块,叩呈浊音,肠鸣音连续.腹部B超提示:于胰腺尾部、左肾前、腹主动脉左侧可探及8.1cm×7.3cm×7.0cm实质性高回声强光反射,包膜完整切面回声不均匀.化验检查:血清总胆红素26.7 μmol/L,结合胆红素7.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9.5μmol/l,血糖6.4mmol/L.血常规:白细胞11×109/L,红细胞3.89×1012/L,血色素 133g/L.肿瘤系列:甲胎蛋白、铁蛋白、肿瘤抗原50、癌胚抗原等均正常.上消化道造影:胃呈“丁”型,内有多量滞留物,钡剂通过幽门顺利.入院后监测血压波动大,收缩压 120~180mmHg舒张压60~110mmHg.术中见:无腹水,肿瘤位于左肾前上方,胰尾后脾门下,腹主动脉左侧,大小约 8.1cm×7.2cm×7.4cm,边界清、包膜完整, 腹腔内未

  • 闭孔疝二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震宇;秦士勇;聂培兰

    例1 女性,66岁,因突发左腹股沟区疼痛伴恶心、呕吐1d收住院.消瘦体型.左腹股沟内侧压痛,未见包块,肠鸣音亢进.血常规WBC 27.9×109/L,N 0.83.腹透见右下腹阶梯状液平.入院诊断:(1)急性肠梗阻(2)左股疝并嵌顿.急诊入院行剖腹探查术,见小肠肠管嵌顿于左侧闭孔并坏死,近侧肠管扩张.遂行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缝闭闭孔.于术后14d治愈出院.  例2 女性,65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10d收住院.消瘦体型,腹膨隆,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 11.4×109/L,N 0.76.腹透见中下腹多个液平,局部小肠扩张.钡灌肠见降结肠下段约15cm狭窄段,壁僵硬,粘膜纹破坏,考虑为降结肠占位.B超示腹水原因待查.入院诊断(1)急性不全性肠梗阻(2)降结肠癌.给予持续胃肠减压、输液、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于住院第5天行剖腹探查术.见腹腔内大量腹水约1500ml,肝硬化,小肠逆时针扭转180°,距回盲瓣60cm处部分小肠管壁疝入左侧闭孔并粘连固定,粘连带卡压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下段,近侧肠管扩张,无癌性病灶.遂行肠扭转复位、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缝闭闭孔.术后35d治愈出院.

  • 绞窄性腰疝一例

    作者:袁正强;陈薇薇;曹建林;郑小华;张历

    患者男性,68岁.因腹胀、纳差7d,加重伴右腰骶部包块3d入院.7d来,无诱因感腹胀,以进食后明显.3d前行腰部按摩时发现右腰骶部有鸡蛋大小包块,轻触痛,伴右侧腰骶部胀痛及纳差,无发热、呕吐、腹痛及血尿,服止痛药无效.1d前大便1次,量少.1年前患阑尾周围脓肿.查体:体温36.2℃,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60mmHg.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膨隆,可见肠型,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右侧腰4~5椎旁可及6cm×4cm包块,边界不清、质软、触痛,有捻发音及可疑液波感.在包块处和右下腹行诊断性穿剌(-).胸腹透视示右中下腹见两个液气平面.B超于腰部包块处探查未发现有边界之肿块,探头深压包块时有捻发音,考虑局部有皮下积气.血常规:白细胞38×109/L,中性0.91,淋巴0.11.诊断:(1)不完全性肠梗阻;(2)右腰部包块待查.经胃管注入菜油等保守治疗10h,病情不能控制,出现休克.按感染性休克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且出现颈部皮下气肿.再行包块穿刺,抽出暗血性液体 3ml,镜检:白细胞4~6个/HP,红细胞+++/HP,革兰染色见

  • 癌性恶病质

    作者:陈克能;徐光炜

    恶病质“cachexia”一词源于希腊语“kakos”和“hexis”,意思是“坏的”“状况”,是以骨骼肌和脂肪丢失为特征的综合征,伴有呼吸肌功能的潜在损害.约半数癌症患者有癌性恶病质(oncological cachexia,简为OC),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10%~22%.治疗OC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仅靠机体分解代谢维持生长的癌症,也是一种抗癌治疗.近年对OC机理的认识已有重大进展,并由此派生出许多治疗方法.综述如下.一、OC、单纯饥饿与厌食癌症,AIDS,手术,严重创伤、营养不良和脓毒血症等均可出现恶病质.OC与饥饿的体重下降不同,饥饿早期大脑和红细胞即耗竭肝糖原、肌糖原,加快糖异生并很快转为利用脂肪,游离脂肪酸转变为酮体被外周组织甚至为脑组织利用,使肌肉得以保存.神经性厌食者体重下降的3/4是由脂肪丢失所致仅小部分是肌肉丢失所致.但OC的体重下降则由脂肪和肌肉同等丢失所致.因此,当体重下降相同时,OC丢失的肌肉大于神经性厌食者.虽然OC常伴有食欲不振(15%~40%),但不是OC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的癌症患者摄食减少的程度与营养不良的程度不符,甚至肌肉和脂肪丢失出现在进食下降之前.额外提供热量不能逆转OC机体构成成份的变化,也不能逆转OC的发生.胃肠外营养(PN)可暂时维持脂肪储备,但不能保持机体无脂体重,未提高OC平均生存时间及远期生存,短期体重增加是水潴留所致.因此,OC的机制要比单纯饥饿复杂.

  • 疝和腹壁外科的进展

    作者:马颂章

    国内外疝和腹壁外科的研究动向1997年<疝和腹壁外科>杂志(The Journal of Hernias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在法国创刊.简称<疝>(Hernia),是欧洲疝学会(European Hernia Society)和美国疝学会(American Hernia Society)的正式刊物.“欧洲疝学会” 1979年在法国巴黎成立.1997年在美国迈阿密成立“美国疝学会”,同时举行第1次年会.1999年2月在美国Las Vegas举行第2次年会,会议的主题发言\[1\]有: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入路;腹股沟疝的并发症;膈疝;疝修补的基础科学研究.2001年6月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第23届欧洲疝学会国际会议主题发言有:疝的教学、疝的生物化学研究、材料学、日手术的经济效益等.

  • 胆道镜联合取石钳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世昌

    我院自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5例,其中25例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常规开腹取石钳取石,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女性20例,男性5例,年龄27~83岁.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23例,单纯胆管结石2例.本组患者均于术前行B超、ERCP、CT或MRI胆道成像检查,其中胆总管结石22例,左肝管结石2例,右肝管结石1例.

  • 贲门癌经胸切除术式的改进

    作者:毛伟敏;严福来;吕桂泉;周星明;陈奇勋

    传统的贲门癌进胸切除术因腹腔内暴露较差,胃周淋巴清扫较为困难,仅能达到R1或R1+,这对中、晚期贲门癌来说是不够的.我们自1987年以来对贲门癌开胸切除术式进行改良,切除肿瘤,达到R2以上的淋巴清扫,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总结1987年4月至1990年4月开胸切除贲门癌105例.其中53例采用本术式为改良组,另52例行传统术式作为对照组.改良组全组53例,男4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岁;P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6例、ⅢA期7例、ⅢB期31例、Ⅳ期5例,上切缘阳性2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治愈.对照组52例,男43例、女9例;平均年龄58岁;PTNM分期:Ⅰ期3例、Ⅱ期7例、ⅢA期5例、ⅢB期36例、Ⅳ期1例,上切缘阳性7例.

  • 免钛夹两套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李宏;周新华;李根丛;鲍生甫

    为进一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腹壁创伤,避免钛夹对上腹部CT检查的影响,防止术后发生由钛夹引起的夹闭胆管,及以钛夹为核心的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我科开展了免钛夹两套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7年 11月至 1999年12月我们用免钛夹两套管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52例,占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 38.8% (252/650 ),其中胆囊息肉 5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202例.本组男 62例,女 190例,年龄22~79岁,平均47.5岁.

  • 中华医学会杂志关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与康复杂志》与《中华理疗杂志》合刊并重新确定承办单位的通报

    作者:

  • 国际互联网络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张金燕;陈军;曹晓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越来越快地为医生们提供世界各地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包括文字、图表到病理切片、放射影像以至多媒体资料.我们可以通过其电子邮件(E-mail)、新闻组(Newsgroup)及引人注目的世界范围互联网络(World Wide Web)来获取信息.

  • 我国腹腔镜外科的现状——156 820例腹腔镜手术综合报告

    作者:刘国礼

    1987年法国的Mouret P.医生成功地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极大地鼓舞了一些正在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医生.1989年后在世界形成腔镜外科热潮.我国在这热潮影响下,于1991年2月完成第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同年,全国有14个医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全国各省市均有开展腹腔镜外科的医院,大部分中等以上医院均开展了腹腔镜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遍及全国.1992年在我国开展了疝修补术、肝囊肿开窗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1993年开展了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肝切除术和结肠切除术.1994年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术.为了解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的情况,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外科学组于1997年向全国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发出调查表500份,调查的内容包括各类手术的名称和例数,转为开腹手术的例数和原因,合并症与死亡的例数和原因.回复者222个医院,合计各种腹腔镜手术156*!820例,报告如下: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