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慢性胰腺炎手术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少武;胡先贵;金钢;刘瑞;唐岩;康俊升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3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的13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反复上腹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3例,吻合口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术后97.8%的患者腹痛明显减轻.124例(89.9%)获1~9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9年,13例症状复发,复发率为9.4%.新发糖尿病7例,脂肪泻5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慢性胰腺炎并发症2例.结论慢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进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雷;冷希圣;王福顺;朱继业;李澍;彭吉润;栗光明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我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的患者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9个月.术后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3%,食道曲张静脉再出血率2%,患者存活率为93%,手术死亡2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膈下积液发生率为6%,吻合口漏发生率为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 Mage-A1、A2、A3在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癌细胞株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马全;范萍;郑伟;王萱仪;武正炎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Mage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检测33例乳腺癌组织和4株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MDA-MB-435s和TM40D中Mage基因的表达.结果 33例乳腺癌组织中13例(39%)至少表达一种Mage-A基因,4例(12%)Mage-A1阳性,8例(24%)Mage-A2阳性,7例(21%)Mage-A3阳性,细胞株MCF-7中Mage-A1和Mage-A3阳性表达,Sk-Br-3中Mage-A1和Mage-A3阳性表达,MDA-MB-435s中Mage-A2和Mage-A3阳性表达,TM40D中Mage-A3阳性表达.结论 Mage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不同的乳腺癌细胞表达Mage基因有差别,Mage蛋白可望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靶抗原.

  • 改良经腹杉浦断流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施敦;孙元水;袁宏钧;王永向;邹寿椿;叶再元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杉浦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5月~2003年5月期间经腹改良杉浦术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操作如下:切脾后,紧贴胃壁或食管壁行近半胃及食管下段的去血管化,保留左、右迷走神经干、Latarjet前、后神经及食管旁静脉.再于贲门远侧3~5 cm平面缝扎黏膜下血管,或用管状吻合器在贲门上方3 cm处将食管壁切断再吻合.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速度改变不明显,而门静脉主干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缝扎组术后70%病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明显改善,30%完全消失,而吻合器组术后食管曲张静脉均消失.结论经腹改良杉浦术效果与原术式相近,而操作大大简化.

  • 大鼠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研究

    作者:李玺;张召辉

    目的探讨胰腺移植再灌注后胰腺细胞凋亡发生的过程,以及Bax、Bcl-2及Fas等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 65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冷缺血2 h组,冷缺血2 h再灌注1、3、6、9、12 h组.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Bax、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移植后早期即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凋亡的高峰期为再灌注后3 h,凋亡指数(AI)为(9.5±2.9)%,P<0.01,再灌注6 h组细胞凋亡有所减少,AI为(5.7±1.7)%,P<0.01,再灌注9 h及12 h组,AI分别为(3.6±1.6)%及(3.3±1.4)%, P<0.05.假手术组与冷缺血2 h组均未见Bax、Fax蛋白表达.冷缺血再灌注1 h组Bax(++)、Fas(+),未见Bcl-2蛋白表达;至冷缺血再灌注3 h组Bax及Fas表达均增强,分别为Bax(+++)、Fas(++),以后各组表达有所下降.Bcl-2蛋白在假手术组、冷缺血2 h组及冷缺血再灌注1 h组均未见表达,冷缺血再灌注3 h及以后各组表达为(+).结论细胞凋亡是胰腺移植后的早期事件,Bax、Fas基因可能促进了胰腺细胞的凋亡,而Bcl-2基因可能抑制细胞凋亡.

  •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作者:何裕隆;张常华;詹文华;蔡世荣;黄美近;陈创奇;吴晖;彭建军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我院1994年1月至2003年5月间608例胃癌术后病理资料,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并用二值Logistic回归似然比法分析与第7~9组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本组608例中,第3组淋巴结转移率高,为44.4%,其次为第15组的43.2%.第7、8、9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2%、24.8%和20.7%,3组综合转移率为37.5%.与第7~9组淋巴结综合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有第1~6组淋巴结综合转移情况和肿瘤的浸润程度(P<0.05).第7~9组淋巴结有转移时,预测第1~6组淋巴结有转移的准确率为82.2%,假阳性率为15%;第7~9组淋巴结无转移时,预测第10~16组淋巴结无转移的准确率为59.3%,假阳性率为12.7%.结论第7~9组淋巴结有类似前哨淋巴结的作用,术中病理活检有利于指导胃癌术式的选择.胃下部癌第7~9淋巴结有转移时宜常规清扫第15组淋巴结.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内大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作者:周峰;万赤丹;熊炯;王春友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3年1月间37例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原因分型为腐蚀性出血、感染性出血、术中及术后出血、凝血功能异常出血,统计分析各型例数、发生出血时间、诊治方法及效果.结果各治疗方法死亡率分别为:经皮出血动脉栓塞术(TAE)10%(2/19),手术30%(7/23),非手术50%(2/4);各型病例数分别为5、20、10、2例,病死率分别为0(0/5)、30%(6/20)、40%(4/10)、50%(1/2).结论 SAP并发腹腔内大出血多为腐蚀性和(或)感染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主要出血血管为脾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诊断SAP合并大出血的首选方法;TAE对紧急止血效果好,无效时应积极手术止血.

  • 高渗盐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徐新建;王喜艳;温浩;栾梅香;陈启龙;李俊;吐尔逊江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时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胰腺、肺组织病理损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8只,均分成对照组、SAP模型组、等渗盐水组、高渗盐水组,采用过量L精氨酸诱导大鼠SAP模型,等渗盐水组、高渗盐水组于24 h、48 h分别经静脉输入2 ml/kg的0.9%NaCl、7.5%NaCl,在48 h、72 h取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IL-10水平,于72 h检查大鼠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渗盐水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等渗盐水组;等渗盐水组血清TNF-α、IL-6、 IL-10水平在48 h和72 h分别为[(311±22)、(43±5)、(22±4)] pg/ml和[(403±29)、(66±7)、(28±6)] pg/ml.高渗盐水组分别为[(278±20)、(38±6)、(26±7)] pg/ml和[(329±28)、(42±6)、(44±5)] pg/ml;高渗盐水组血清TNF-α、IL-6值明显低于等渗盐水组,IL-10值明显高于等渗盐水组,尤其在72 h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高渗盐水治疗大鼠SAP能使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和IL-10水平显著增高,减轻胰腺、肺等组织损伤.

  • 年轻人腹主动脉瘤九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晓曦;王深明;李松奇;吕伟明;林勇杰

    目的探讨年轻人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AAA中9例(3.7%)年龄小于35岁的年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21~35岁,临床表现腹部或腰背部痛、腹部搏动性肿物.瘤体直径(6.5±0.9)cm.4例行择期手术均成功,3例急诊手术1例成功,2例入院后未能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结论年轻人的AAA有病程短、瘤体较大且较多累及腹主动脉近端,症状重的特点,应尽早手术治疗.

  •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同期临床对比的研究

    作者:郑民华;冯波;陆爱国;李健文;王明亮;胡艳艳;董峰;李东华;郁宝铭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需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意愿分为接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2组,对比2组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医疗费用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有30、34例患者入组,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24±0.56)、(3.94±1.64)、(13.94±6.5)d,显著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22.71±4.61)cm,清扫结肠上旁淋巴结、系膜间淋巴结、血管根部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总数分别为(6.82±4.72)、(2.59±2.43)、(1.82±2.53)与(11.24±8.02)枚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费及药费合计与开腹组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腹腔镜组随访(8~36)个月,平均(23.15±7.95)个月;开腹组随访(9~36)个月,平均(22.19±7.46)个月.两组短期(≤3年)累计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经济,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 Currarino三联征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作者:黄柳明;李龙;贾钧;余奇志;刘钢;付京波

    目的探讨Currarino三联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例Currarino三联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6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其中3例为再次手术.7例患儿均一期手术治愈,1例术后发生尿潴留,1例骶前感染.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应强调彻底切除骶前肿物.

  • 化疗对HBsAg阳性乳腺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春英;程锦玲;方琦

    目的探讨周期性化疗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8例乳腺癌患者以同一方案正规化疗2~6个周期,观察肝功能指标和外周血HBV-DNA含量变化及临床相关症状.结果 (1)化疗2周期:HBsAg阳性的乳腺癌组肝损害发生率为36.84%,阴性组发生率为13.33%(P<0.01).(2)化疗4周期:辅以保肝治疗,HBsAg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为25.80%,阴性组发生率为6.89%,比2周期明显下降(P<0.05).(3)化疗6周期:继续保肝治疗,HBsAg阳性组肝损害发生率14.28%,阴性组发生率5.17%(P>0.05).结论乙肝病毒慢性感染的乳腺癌接受细胞毒化疗时容易出现肝损害,保肝治疗可以降少肝损害的发生.

  • 纳米磁粒靶向基因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铁民;许军;姜洪池;赵金朋;魏兰兰;庄敏;陈秀林;谷鸿喜

    目的创立一种新的基因治疗闭塞性血管病的方法.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磁粒,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克隆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并构建高拷贝的真核表达质粒,应用乳化复合技术合成磁粒基因复合微球.中国大耳白兔20只,制造后肢动脉血管闭塞模型.10 d后经对侧股动脉注入磁粒基因复合微球,患侧肢体外加磁场.治疗后30 d处死动物,分别取肌肉及内脏组织做病理切片.结果血管造影显示治疗组第40天有新生血管形成,并向远断端生长,使得肢体远端血供得以恢复.对照组亦可见血管新生,但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缺血肢体大腿中部肌肉组织(内收肌和半膜肌)微血管密度为(125±23)个/mm2, 治疗组为(298±27)个/mm2,P<0.01; 微血管数和肌纤维数两者比率:对照组为0.42±0.04, 治疗组为0.83±0.03,P<0.01.结论纳米磁粒靶向VEGF基因治疗实验性血管闭塞性病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功能性血流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峥;吴性江;黎介寿;刘放南;李为苏;韩建明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血流灌注的改变,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及改进的D山梨醇肝清除率法分别对2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进行肝总血流量(THF)和肝功能性血流量(FHF)的检测.结果对照组THF与FHF分别为(1256±198)ml/min和(1195±243)ml/min,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各Child分级患者的THF与FHF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8例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1周后FHF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529±109比833±166,P<0.01),肝功能Child-Pugh计分也有显著变化(8.38±1.92比7.63±1.92,P<0.05);10例患者行门奇断流术后1周FHF与Child-Pugh计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结合改进的D山梨醇肝清除率法测量THF与FHF是可行的.

  • 持续高血糖与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发展的关系

    作者:奉典旭;韩峰;朱士驹;蒋一鸣

    目的探讨持续高血糖与急性胰腺炎(AP)早期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本组共512例AP患者,其中轻型胰腺炎(MAP)418例,重症胰腺炎(SAP)94例.于入院时、入院第2天、第3天测定空腹血糖,作APACHEⅡ评分;入院第2天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 SAP患者血糖升高(74.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AP患者(25.8%),P=0.001.SAP持续高血糖组的APACHEⅡ评分在入院时、入院第2天、第3天均高于非持续高血糖组[(13±4)对(11±3),P=0.017;(13±4)对(11±3),P=0.010;(14±4)对(10±4),P=0.010].持续高血糖与SAP严重度分级密切相关(χ2=7.77,P=0.005).持续高血糖组的血清TNF α[(20±14)对(14±11),P=0.019]和CRP[(123±81)对(93±55),P=0.03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持续高血糖组.结论持续高血糖可能是AP早期病情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

    关键词: 胰腺炎 高血糖症
  • 应用抗凝剂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接受胆道手术的术前处理

    作者:王新明;梁杰雄;何力生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患者行胆道手术的术前用药方法.方法对38例瓣膜置换后在服用华法令过程中因胆道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肝功能正常组(A组)23例、肝功能不正常组(B组)15例均于术前3 d停服华法令,B组术前12 h肌注VitK1 10 mg.术前无应用华法令历史的患者115例做为对照组.结果 38例患者停药2 d后A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B组于术前12 h肌注VitK1 10 mg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瓣膜置换患者在抗凝期间行胆道手术,只要准备充分,围手术期是安全的.

  • 结直肠癌细胞胀亡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李向阳;僧靖静;赵高峰;张谢夫;僧国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技术对6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胀亡与MVD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胀亡;结直肠癌组织中胀亡指数(oncosis index,OI)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F=8.5902,P<0.005);淋巴结转移组OI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2.0630,P<0.05);MVD在淋巴结转移组高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组低表达(t=3.2733,P<0.005).MVD高表达组的OI低于低表达组(t=2.4108,P<0.01).结论细胞胀亡和MVD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水平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作者:汪灏;余佩武;郝群;张坤;王月禾;石彦;蔡志民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疫苗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自体肿瘤抗原在体外制备DCs疫苗.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50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在胃癌术后予以化疗,疫苗治疗组术后化疗2周后开始进行DCs疫苗皮下注射,共注射4次.在治疗前后相应各时相点采取患者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疫苗治疗组患者DCs注射前及注射后2周、4周和8周的外周血IL-12的水平分别为(37±4)pg/ml、(68±6)pg/ml、(96±12)pg/ml和(59±9)pg/ml;IFN-γ的水平分别为(61±12)pg/ml、(134±19)pg/ml、(145±20)pg/ml和(111±15)pg/ml;IL-4的水平分别为(55±7)pg/ml、(49±6)pg/ml、(46±5)pg/ml和(50±8)pg/ml.而常规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12、IFN-γ及IL-4的水平分别为(39±7)pg/ml、(45±9)pg/ml、(44±10)pg/ml、(44±6)pg/ml;(63±10)pg/ml、(61±13)pg/ml、(62±11)pg/ml、(61±7)pg/ml;(52±11)pg/ml、(55±9)pg/ml、(53±10)pg/ml、(55±8)pg/ml.疫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IL-12及IFN-γ水平在疫苗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同期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DCs疫苗可提高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IL-12的水平,并促进 T 细胞向Th1方向发展,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 Caspase抑制剂Ⅰ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作者:张红卫;王捷;宋尔卫;黎洪浩;陈积圣

    目的探讨Caspase抑制剂Ⅰ(ZVAD-fmk)对肝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1000 ng/ml)的重组可溶性FasL或穿孔素(20 ng/ml)加不同浓度(0~1.0 μg/ml)的重组粒酶B诱导体外培养肝细胞的凋亡.检测肝细胞凋亡的百分率及肝细胞凋亡的效应酶Caspase3的活性.结果实验组肝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及Caspase-3的活性稳定在低水平(P=0.07,P=0.92);而对照组肝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和Caspase-3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且随着重组可溶性FasL和重组粒酶B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在相同浓度的重组可溶性FasL或重组粒酶B诱导凋亡下,实验组的肝细胞发生凋亡的百分率和Caspase 3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01).结论 Caspase抑制剂Ⅰ(ZVAD-fmk)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

  • 胰腺癌组织中神经激肽3受体的表达及组织学定位

    作者:石欣;高乃荣;郭庆明;霍明东;汤文浩

    目的研究神经激肽3受体(NK-3R)在胰腺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该受体在胰腺癌中的组织学定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正常胰腺和胰腺癌组织中NK-3R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组织学定位.结果与正常胰腺相比,胰腺癌组织中NK-3R mRNA过度表达,胰腺癌组织中NK-3R蛋白也过度表达,正常胰腺组织NK-3R蛋白表达为1.1±0.5,胰腺癌组织为14.6±3.6,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胰腺中有较弱的NK-3R表达,胰腺癌的导管细胞、神经纤维、炎性细胞中均有较强的NK-3R表达.结论胰腺癌组织中NK-3R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

  • 环氧合酶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转移的关系

    作者:于吉人;秦琪;邬一军;吕可真;郑树森

    本研究旨在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发生和肝转移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47例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男性32例,女性15例;年龄29~82岁,中位年龄55.6岁.195例胃癌标本,男性138例,女性57例;年龄27~85岁,中位年龄63.0岁.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阴性对照.

  • 消化道胃肠起搏细胞分布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立天;李心元

    本研究对足月新生儿胃肠起搏细胞,即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在消化道的分布进行探讨,旨在了解ICC在人类胃肠道运动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 直肠下端黏膜环行切除治疗Ⅳ期环行脱垂性内痔的技术改进

    作者:刘全芳

    对我院(自2001年7月起)分别采用经典法和改进法治疗的61例Ⅳ期环行脱垂性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

    作者:何贵金;苏琪;戴显伟;姜维国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腹部疾病,其中20%病例将发展成重症急性胰腺炎,在紧急情况下,其严重度分级常是一个问题.胰蛋白酶原激活后形成的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与急性胰腺炎病情恶化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中TAP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 缺血-再灌注对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的影响

    作者:周岩冰;王东升;陈桂明

    本研究目的旨在观察缺血-再灌注对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模型建立和胃黏膜血液动力学测定: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60 g,按我们曾报道的方法缩窄门静脉约90%,建立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1].14 d后,取18只动物,禁食8 h后,麻醉、固定,显露左颈内动脉、左股动脉,分别切开置PE-50导管,插至左心室和腹主动脉,分别测量左心室及平均动脉压.

  •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和十二指肠液中K-ras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作者:戴存才;苗毅;刘训良;张兆松;苏川

    从1999年起,我们开展了对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及十二指肠液标本K-ras基因点突变的检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收集我院1997年2月至2002年10月胰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21例,其他外周血标本中急性胰腺炎5例、慢性胰腺炎8例、壶腹癌8例、胆管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胰岛素瘤4例及胆石症7例.同期收集胰腺癌患者十二指肠液标本23例,其他十二指肠液标本中急性胰腺炎8例、慢性胰腺炎6例、壶腹癌7例、胆管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4例及胃癌5例.

  • 胰腺癌血管生成特征与血小板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哲京;倪泉兴;傅德良;张启瑜

    本研究探讨胰腺癌血管生成特征对肿瘤血供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与血小板源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表达的关系.

  • 胃壁浆膜面赘生性肿瘤自发脱落致腹腔内大出血一例

    作者:张红彬;李蜀华

    患者男性,62岁.因进食后突发上腹疼痛伴头昏、乏力10 h急诊入院.查体:血压90/50 mmHg,脉搏110次/min,神志清楚,痛苦病容,贫血貌.腹稍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为显著,肌紧张不明显,未触及包块,肝脾区无叩击痛,肝浊音界无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发病前无腹部外伤史.行腹部B超检查提示平卧位腹腔内3~7 cm液性暗区;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内积液(血),肝、脾、胰、肾正常;血常规WBC 12.5×109/L,RBC 3.1×109/L,Hb 82 g/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

  • 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八例

    作者:张秋学;刘汝海;李凤山;李学锋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40~68岁.发生在断流术后住院期间5例,均经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因发现及时,经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痊愈.另3例分别发生在手术后4个月、1年、5年,其中例1发病20 d后由外院转入,入院时已经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螺旋CT扫描提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腹腔大量积液,经溶栓、祛聚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例2突发腹痛3 d入院,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腹穿为血性腹水.螺旋CT检查见肠系膜明显水肿增厚,腹腔积液,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充盈缺损.

  • 不明原因的急性胃扩张伴胃壁坏死破裂二例

    作者:常建星;陈双;姜俊;黄子通

    例1 女,63岁.主因上腹痛伴呕吐、气促4 h入院.就诊前4 h(餐后1 h)突然上腹部剧痛,频繁呕吐咖啡样物质,随之腹胀加重,伴气促、烦躁不安.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结石和高血压病史多年,长期服用抗酸药、解痉药及降压药.查体:血压测不到,脉搏132次/min,呼吸33次/min,神志恍惚,烦躁,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四肢冰凉.腹部高度膨胀隆起,左上腹可触及皮下气肿,全腹压痛、反跳痛,叩之鼓音,心肺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听不到.

  • 肝外伤后严重胆瘘自愈一例

    作者:王强

    患儿男,4岁.因车祸致腹部闭合伤、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121/50 mmHg,血色素10.8 g/dl,腹穿可抽出大量不凝血,经输液后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第3天,患儿血色素、血压持续下降,经输液、输血不见好转,血色素降至5.3 g/dl,血压100/50 mmHg,故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内血性液1500 ml,肠壁黄染,肝右叶膈面裂伤长5 cm,深2 cm.清除坏死组织,大网膜填塞创面缝合创面,术后腹腔引流仅少量渗液(每天3~5 ml).第6天腹部B超发现左下腹大量积液(考虑因体位因素引流至左下腹),于左下腹麦氏点行套管针穿刺留置,引流出黄褐色液体1890 ml.术后每天经左下腹引流出胆汁性腹水150~400 ml,初为黄褐色,后为金黄色.B超显示积液局限于左下腹,于术后第27天停止穿刺引流.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远期并发症一例

    作者:姚兴会;李占元;魏子国

    患者男,49岁.于1995年7月因腹痛、黄疸等症状以胰十二指肠占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吻合方法与Child氏法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胆总管远端结扎,胆囊与空肠吻合加Braun氏吻合.1996年4月又因梗阻性黄疸、胆囊管梗阻行胆囊切除,肝总管空肠侧侧吻合术.第2次手术后4年来上腹及腰背部痛、寒战高热、黄疸反复发作,于2001年2月6日再次住院.查体:巩膜黄染,右上腹深压痛.化验检查:ALT 88 U/L、AST 56 U/L、GGT 589 U/L、T-BIL/25.9 U/L、D-BIL 13.3 U/L.CT及MRI报告:主胰管扩张,其内可见点状钙化影,胰周围积液,左右肝管扩张,胆总管粗短,可见结石影.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并胆道狭窄感染,胰管结石,慢性胰腺炎.剖腹探查:肝脏呈淤胆样改变,原空肠肝总管侧侧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盲端扩张处有1枚结石,胰体尾质韧呈慢性胰腺炎样改变.

  • 胃肠结核一例

    作者:王怀珍;詹乐恒

    患者男,23岁.间歇性腹痛4个月,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食欲差、大便减少、大便不规律,体重减轻13 kg;术前半个月未进饮食.偶有心慌,但无低热、盗汗,否认结核病史.体格检查:营养差,消瘦、舟状腹,上腹部及左侧中腹部有轻度压痛,未感肌紧张,腹部无柔韧感,胃部较饱满,叩诊有震水音,移动性浊音阳性,其余检查未见异常.

  • 全小肠切除术后儿童短肠综合征一例

    作者:陈力;林仙明;刘坚;李国刚;李红卫

    6岁男性患儿,1996年7月因肠扭转、肠坏死行剖腹探查和十二指肠第四段、空肠、回肠以及右半结肠切除手术,保留约17 cm长度的十二指肠(图1).术后1周出现严重的短肠综合征,每天腹泻水样便6~8次,体重下降2 kg,转入本院.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2周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术后1个月进食米、面、鸡蛋及肉类食品.2个月后出院,继续家庭肠外营养,5次/周.随访7年,定期检查患者体重、身高、大便、血常规和生化等项目.治疗后,患儿进食量增加,所占比例终超过日热卡需要量的60%,其不足部分由静脉营养补充.排便次数减少至1~2次/d.术后4个月体重开始增加,前5年体重增加12 kg,身高增加14 cm.

  • 小儿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作者:朱新勇;方驰华

    1869年Balfour等首先描述了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系统因血栓形成而血流缓慢、门静脉压力增高,脾大、门静脉与腔静脉间的侧支静脉开放扩张等.同时在闭塞的门静脉周围逐渐形成多条侧支静脉,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海绵样外观,De Gaetano等[1]将门静脉血栓形成后局部的侧支循环形成的过程定义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