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Vater壶腹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铁成;邵永孚;单毅;吴健雄;徐立斌;赵平

    目的 研究Vater壶腹腺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存活的101例Vater壶腹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TNM分期Ⅰ期42例(41.6%),Ⅱ期32例(31.7%),Ⅲ期27例(26.7%).中位随访时间为46(2~192)个月,25例(24.8%)复发转移,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20(2~93)个月.局部复发11例(10.8%),远处转移20例(19.6%),其中6例同时出现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复发转移的25例患者与未复发转移的76例患者的肿瘤大直径>2 cm(64%比39%,X2=4.56,P=0.033)、淋巴结阳性率(52%比17%,X2=11.98,P=0.001)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1%比20%,X2=7.50,P=0.006)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si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淋巴结转移(0R=5.14,P=0.0037)是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49(2~192)个月,淋巴结转移患者为32(12~152)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P=0.0198).结论 Vater壶腹腺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作者:陈喆;胡海地;常青;刘翀;张健;段志泉;辛世杰

    目的 探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合并疾病、栓塞部位、手术与非手术及治疗前缺血时间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1988年7月至2008年1月约20年问62例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采用累加Logit回归模型分析数据,以年龄、性别、心功能情况、栓塞部位、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缺血时间等为参数,分析这些因素与临床疗效的相关关系.结果 本组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5~86岁,平均63.5岁,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中37例接受了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25例接受非手术治疗而给予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其中55例(88.7%)的肢体缺血状态得到改善,截肢2例,死亡2例.累加Logit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治疗开始时间、心功能情况、手术取栓对决定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年龄、性别和栓塞部位对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手术的25例中,23例缺血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对于急性上肢动脉栓塞,8 h以内Forty导管取栓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患者,积极的药物治疗仍可能改善栓塞肢体的缺血状态.

  • 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治

    作者:蒋水明;周光文;申川;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原位肝移植术后有6例门静脉并发症(3.5%),门静脉狭窄发生率为1.2%,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且术前3例有门静脉血栓,3例有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史.2例患者成功放置血管内支架,3例患者行套扎术或硬化剂治疗后好转出院,6例中无1例死亡.结论 术前存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史和门静脉血栓是门静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门静脉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确诊门静脉并发症则要依据门静脉CT血管成像.晚期门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不佳,对单纯性门静脉狭窄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

    作者:吴仕和;王育红;陈学东;李荣

    目的 探讨原发于腹壁或侵犯腹壁的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本组20例,腹壁恶性肿瘤12例,其中腹壁横纹肌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腹膜后及腹腔恶性肿瘤侵犯腹壁8例,其中腹膜后恶性肿瘤3例、横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3年局部复发3例、肾癌术后5年腹壁种植复发1例.采用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行修复手术.观察术后并发症、修复成功率.结果 术后一期愈合20例,无皮下积液,无切口感染、裂开和切口疝发生,未见修补材料与肠管粘连,修复成功率100%.随访20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9.3±3.4)个月.补片与腹壁相容性良好,无局部炎症反应;均未发现材料与肠管粘连,无切口疝形成,腹壁修补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具有抗张力强度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修补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修复材料.

  • 生长激素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与小肠黏膜IGF-Ⅰ和IGF-Ⅱ的影响

    作者:石毅;孙跃明;白剑锋;陆文熊;傅赞;赵翰林;苗毅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及小肠黏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Ⅱ型受体(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瘤的表达;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生长激素的实验组(GH组)及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依次注射GH后第1、2、6及24 h取材,Western方法 观察移植瘤及宿主小肠黏膜细胞中IGF-Ⅰ、-Ⅱ的表达变化. 结果 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呈较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注射GH后1 h移植瘤IGF-Ⅰ、IGF-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小肠黏膜,IGF-Ⅰ表达在GH刺激后1、2,6 h有明显提高(1 h:0.33±0.05,P

  •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杨扬;许赤;傅斌生;李华;陆敏强;蔡常洁;汪根树;易述红;张剑;张俊峰;姜楠;姜华;姜在波;单鸿;陈规划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治疗方式与时机的选择.方法 总结2003年10月至200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25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介入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支架植入和再次肝移植对肝动脉并发症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5例,2例患者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治疗,术后均存活;3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后,1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死亡,1例再次出现HAT,并再次移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术后1个月内出现肝动脉狭窄(hepatic arterystenosis,HAS)者12例,因肝功能衰竭行再移植2例;支架植入10例(治疗后因胆道缺血性改变行再移植4例);6例再移植患者存活4例,因颅内出血和感染死亡2例.术后1个月后出现HAS者8例,行肝动脉支架植入5例,肝功能好转.因胆道缺血性改变接受再移植1例.另外2例行保守治疗,情况稳定未作处理.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治疗应根据并发症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HAT的治疗以再次肝移植为主,HAS以介入治疗为主,一旦出现胆道缺血性改变,应及时行再次肝移植.

  • 荧光定量PCR检测pNo期结直肠癌淋巴结中CK20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维香;费绍华;祝蕾;伍建;丁君;陶祥

    目的 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62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结果 本组62例N0期大肠癌患者的548枚淋巴结中,有24例(39%)共55枚(10.0%)淋巴结中检出微转移.其中第Ⅰ、第Ⅱ、第Ⅲ组淋巴结微转移率分别是15.8%、5.0%和3.3%.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分化程度等尤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x2=5.462,P<0.05).结论 检测N0期大肠癌淋巴结中CK20mRNA的表达可对精确临床分期、了解淋巴结微转移分布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肝门区肿瘤切除中肝脏血流阻断方法的探讨

    作者:刘江文;夏军强;王奇;曾勇;程南生;严律南

    目的 探讨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在肝门区肿瘤切除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和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NHVE)相结合切除16例肝门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和肝门区血管的毗邻关系、阻断次数、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本组16例患者采用Pringle法与NHVE相结合技术切除肿瘤,Pringle法平均阻断(3.8±1.6)次,平均阻断时间(46.6±28.8)min;NHVE平均阻断(1.6±0.4)次,平均阻断时间(23.5±8.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50±320)ml,输血量平均(860±245)ml;术中修补下腔静脉损伤4例,肝静脉损伤2例,门静脉主干损伤2例;术后均有肝脏酶学指标、胆线素不同程度的升高,经保肝等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发牛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ringle法与NHVE技术分步结合使用可减少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增加肝门区肿瘤切除的安全性.

  • 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王晶桐;张媛媛;彭涛;王妍;姚建;张姗姗;武将;刘玉兰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玎分比,对照组为30例慢件胃炎患者.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8.7%±1.3%,与胃炎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30.3%±3.3%,明显高于胃炎患者的20.3%±2.7%.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 CT导向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作者:范卫君;张亮;王立刚;欧阳育树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对1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粒子植入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模拟布源或遵循Halarism的125I经验公式(mCi=Da×5),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的总活度及治疗粒子的数量.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肝转移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行肿瘤影像学评价,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0例,稳定(no change,NC)3例.随访至今全组15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长20个月,短6个月,近期平均生存期12个月.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

  •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淋巴结廓清范围的研究

    作者:韦佳明;黄林平;贾振庚;Norio Shiraishi;Seigo Kitano

    目的 对比D1+β淋巴结廓清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与D1+α淋巴结廓清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的近期效果.方法 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以54例D1+α淋巴结廓清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和42例D1+β淋巴结廓清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两组间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所见、术后经过、并发症和实验室结果 .结果 D1+β淋巴结廓清比D1+α淋巴结廓清清扫了更多数量的第2站淋巴结[(5.9±3.7)个比(2.7±2.6)个,P<0.01),两组在清扫的淋巴结总数[(24.7±9.5)个比(22.2±11.3)个]和胃周淋巴结数[(18.9±7.6)个比(19.4±9.9)个]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1+β组与D1+α组在手术时间[(302±53)min比(289±68)min)、失血量[(160±195)ml比(141±312)ml]、并发症发生率(19%比13%)、首次下床步行、排气、进食和排便时间、镇痛剂给药频率、第7天进食量、体重下降量和术后住院时间[(19±12)d比(17±7)d]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伴D1+β淋巴结廓清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伴D1+α淋巴结廓清的短期效果类似.

  • 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作者:方和平;陈署贤;邓美海;潘卫东;凌云彪;许瑞云

    目的 探讨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5-2007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42例分为A、B两组:A组20例,通过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以尿激酶1000 U?kg-1?h-1持续注入,维持3~6 d血栓溶解后改为低分子肝素100 AxaIU/kg,每12小时1次,持续7~10 d;B组22例,通过外周静脉溶栓,尿激酶剂量加倍,其他同A组.比较完全溶栓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远期再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A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75%,有效溶栓率为90%;B组血栓完全溶解率为41%,有效溶栓率为59%.两组之间血栓完全溶解率、有效溶栓率、溶栓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复发率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门静脉导管-皮下药盒系统溶栓治疗门静脉血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溶栓方法 .

  •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会娟;王焕民;秦红;赵正;李军

    目的 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及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3月-200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中女7例,男5例.平均年龄13.6岁.主要症状为腹痛和腹部包块.4例位于胰头,8例位于胰体尾部.12例均手术切除.5例行肿瘤摘除术,1例行中段胰腺切除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1例为肿瘤摘除术后5年复发,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及脾切除术.随访时间6个月-6年.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术及脾切除术患者手术后6个月失访,1例患者术后1年发现肝脏肿瘤,放弃治疗后失访,余均无瘤存活.结论 本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多为年长儿童,多见于女孩,为一种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NOD2和TLR9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魏柏;朱尤庆;汤晓燕;侯炜;赵颖岚

    目的 研究NOD2和TLR9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该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C13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确定感染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胃溃疡,80例胃腺癌组织中NOD2和TLR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腺癌中NOD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21%、33%、40%.TLR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12%、21%、22%.在同一病变中Hp阳性组NOD2及TLPO表达强于Hp阴性组,其中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肠上皮化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NOD2表达与Hp阴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腺癌、癌前病变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增强胃上皮细胞中NOD2和TLPO蛋白的表达,提示二者在胃黏膜天然免疫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p53上调促凋亡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胡国华;王杉;叶颖江;姜可伟;黄迅

    目的 研究p53 上调促凋亡因子(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在胃癌绀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 检测84例胃癌及配对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UMA和p53蛋白表达;分析PUMA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分析PUMA表达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UM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33%)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2%),两者之间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UMA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TNM分期及预后有关(P<0.05).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45.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UMA与p53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PUMA低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胃癌中、晚期及预后不良相关,有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 广泛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对正常大鼠及梗阻性黄疸大鼠的影响

    作者:李斌;张友磊;李东;章意亮;高春芳;许强芝;倪灿荣;侯元凯;王义

    目的 探索在正常及高胆红素血症情况下,大鼠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对肝功能、肝细胞能量代谢以及肝再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133只,将其中40只分为2组,每组20只,均行胆总管-十二指肠插管桥接,同时行70%肝切除或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另87只行胆总管结扎制备梗阻性黄疸模型.5 d后手术分为70%联合肝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组,及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胆肠再通内引流2组.动态观察术后24 h、72 h、7 d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代谢、肝组织HGF和bcl-2 mRNA含量及其蛋白表达、肝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的变化,并统计各组死亡率.另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测定术后0 h肝功能和肝细胞能量指标.结果 正常大鼠能够耐受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肝细胞能量代谢和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肝再生良好.高胆红素血症时,大鼠术后肝再生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多.较之70%肝切除组,70%肝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组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更为显著,术后肝功能恶化,肝组织HGF和Bcl-2 mRNA含量显著减少,肝再生明显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正常大鼠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肝再生不受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时,70%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的大鼠死亡率高,因此术前引流减黄应是必要的措施.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钟宇新;裴炜;王黎明;吴凡;荣维淇;吴健雄;邵永孚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14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男4例,女10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肝左叶者6例,右叶8例.术前行B超检查者12例,CT枪查8例,MRI检查7例,血管造影2例,5例影像学检查后考虑HAML.1例术前行细针穿刺活检,未能确诊.1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明确,HMB-45检测14例,S-100检测7例,SMA检测6例,检测结果 均为阳性.术后随访6个月至18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除1例术后因DIC及心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3例无病生存.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影像学检奁有助于建立术前诊断,但确诊率不高.免疫组化HMB-45阳性是重要的病理诊断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 选择性患侧肝血流阻断下的肝切除术

    作者:覃谦;李洪;王力斌;欧阳杰;梁卓虹

    目的 探讨选择性阻断或结扎患侧肝动脉、门静脉干、及患侧肝静脉并在肝后隧道置阻断带联合阻断进行肝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自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对14例肝肿瘤患者采取预先将患侧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阻断或结扎并在肝后下腔静脉隧道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完成肝切除术.结果 全组14例患者在分离肝右静脉过程发生小破裂口2例,缝合后出血停止.本组患者无下腔静脉或肝短静脉意外损伤.在切肝过程中出血少100 ml,多600 ml,平均出血量280ml.并发少胸腔积液4例,1例通过胸穿抽液治愈,其余3例自行吸收.无肝功能严重损害、胆瘘和腹腔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预先进行患侧肝动脉、门静脉干、及肝静脉阻断或结扎方法 以及利用肝后隧道放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进行肝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对侧肝再灌注损伤.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与病理的对照分析

    作者:王宁;王延海;龙锦;许元鸿;郭仁宣;张浩;郭克建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有20%~50%伴淋巴结转移.因残留的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占颈部复发的大多数,所以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MLN是重要的影响预后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颈部淋巴结特征与原发性DTC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提高MLN的发现和清除率并改善预后.

  • 重组链激酶治疗周围血管血栓形成249例临床分析

    作者:唐军建;李晓强

    目前对血栓病的溶栓治疗尚有争议[1].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我们应用重组链激酶(recombinant-streptokine,r-SK)治疗周围血管血栓形成患者249例,现报告如下.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

    作者:楼文晖;王单松;匡天涛;许雪峰;靳大勇

    预测并积极干预迟发性出血,有助于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重视哨兵出血[1],有助于在致命性迟发性大出血发生前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 胰腺类癌三例诊治分析

    作者:覃谦;王力斌;李爱辉;欧阳杰;李洪;陈昌伟

    胰腺类癌是一种较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我院从2006年5月到2008年3月间共收治胰腺类癌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 胆道结石并发壶腹癌三例漏诊的经验教训

    作者:王红专;钟法明

    我院1997-2006年实施胆道手术逾2000例,43例术后出现黄疸,其中有3例为胆道结石并发壶腹癌,且在初次手术时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彭贵主;周福庆;单人锋;肖国胜;吴波;余伟平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17例(占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27.4%),均获病理证实.对所有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以下简称球部腺癌)病例采取信访、电话或门诊形式进行随访,现总结如下.

  • Sunrivin靶向小干扰RNA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蔡明;王国斌;陶凯雄;蔡昌学

    本研究拟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Survivin靶向的小干扰RNA(SiRNA)重组表达载体,探讨用RNA干扰的方法下调大肠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大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胃肠手术机械切割和吻合术中出血的防治

    作者:危少华;邢春根;吕孝东

    胃肠疾病手术吻合口或闭合残端出血是应用管状吻合器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术中诊治11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肠梗阻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侯郑生;刘京山;赵期康;饶晓松;邓延杰;全昌斌;敖国昆;黎立;史迎昌

    我们为了在临床上开展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肠梗阻,进一步探讨磁铁压迫吻合治疗的作用原理,建立了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肠梗阻的模型.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手术患者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

    作者:曹守根;周岩冰;李世宽;陈栋;牛兆建;王东升;吕亮

    术后胰岛素抵抗被证实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1].本研究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围术期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及其与IL-1β、TNF-α的相关性,并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可能的抗炎机制.

  • 左下腔静脉畸形并胡桃夹综合征的外科治疗一例

    作者:李震;汪忠镐;陈秀;杨宝钟;韩冰;卞策

    患者男,20岁,身高172 cm,体重61 kg.因无痛性肉眼血尿7个月于2007年12月3日人院.尿液镜检:红细胞满视野;CTA示:左右髂总静脉在第5腰椎水平汇合后沿腹主动脉左侧上行约13 cm,在第2腰椎上缘肠系膜上动脉(SMA)下方跨腹主动脉移行为正常下腔静脉(IVC)右侧,SMA明显压迫跨越腹主动脉前的异位IVC,该段IVC的远侧及在该处汇人的左肾静脉(LRV)明显扩张(图1);膀胱镜检示左输尿管开口喷血.全身麻醉下经降结肠外侧显露SMA、腹主动脉及沿其左侧上行的左位IVC和LRV(图2).

  • 十二指肠穿孔误诊为胰腺炎一例

    作者:张春;张同琳

    患者男,51岁.半年前突发上腹剧痛,检查血淀粉酶高,诊断为"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15 d,出现呕吐伴发热,诊断为"胰腺炎后腹腔脓肿"压迫十二指肠.手术发现脓肿与十二指肠相通,认为是胰腺炎脓肿腐蚀十二指肠所致.行胃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并在Treitz韧带下2 cm加行输入空肠与输出空肠的侧侧吻合(Braun氏吻合),同时行十二指肠造瘘术、脓肿引流术、胆囊造瘘术、空肠造瘘术.

  •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致十二指肠套叠一例

    作者:陆贝;罗中尧;倪杰

    患者,女,66岁.解黑便4 d伴头晕、心悸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既往有胃淡疡病史10年.查体:贫血貌,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Hb 38 g/L.胃镜检查:胃底后壁有1个直径0.3 cm溃疡灶伴出血.予内镜下止血.另见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球状肿块填塞整个肠腔,表面充血.CT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软组织肿块,局部同心圆对结构.可能为重复畸形或间质瘤(图1).胃肠造影提示十二指肠套叠.

  • 结肠癌甲状腺转移一例

    作者:胡霄;郑志强;周伶俐;叶兵

    患者女,54岁.因大便出血1年余,加重1个月人院.查体未见异常.术前结肠镜诊断:乙状结肠癌.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乙状结肠肿块大小为3 cm×4 cm×4 cm,浸润浆膜,乙状结肠系膜见1枚肿大淋巴结约1.2 cm,未见肝脏和腹膜转移.术后病理诊断:乙状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浸润全层及浆膜外脂肪组织,切缘未见癌浸润,肠系膜淋巴结(12/14)癌转移(图1).

  •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国栋;刘玉兰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针对该并发症的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作者对近年来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后全身及内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作者:蒋水明;周光文;李宏为

    目前国外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外科治疗已进入肝移植时代,治疗策略已变为非手术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肝移植.肝移植不仅解决了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这一严重并发症,而且去除了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因.然而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该类患者术前存在的全身和内脏高血流动力学能否恢复正常以及何时恢复正常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1].

  • 保留脾脏的No.10和No.11胃癌淋巴结清扫术后胰瘘

    作者:张军

    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黑便6个月入院.胃镜检查:胃底体交界大弯侧可见直径2.5mm溃疡型肿物,周围呈环堤状隆起,诊断为胃癌(Borrmann Ⅲ型).

  • 新型甘氨酰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

    作者:张旻;周新

    替加环素是新一代广谱活性的静脉注射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由于在中央骨架侧链上第9位以D环甘氨酰环代替N-烷基-甘氨酰氨基的独特结构,目前已知可引起耐药的机制如β-内酰胺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靶位修饰、四环素类抗生素相关外排以及核糖体保护作用等均对其无影响,因此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更广的抗菌谱.该药于2005年6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复杂腹内感染(cIAI)和复杂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cSSSI)的治疗.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