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亲体小肠移植血管重建与二期肠吻合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钱世鹍;何晓顺;朱晓峰

    目的 探讨亲体小肠移植的手术技术和方式.方法 对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分两期实施亲体小肠移植手术,一期手术采用患者母亲120 cm回肠作为供体,动脉与受体乙状结肠动脉吻合、静脉与肠系膜下静脉属支吻合、移植肠襻两端腹壁造口;二期手术于首次术后188 d将受体残留小肠横断,分别与移植肠襻的近、远端作端-侧吻合,保留原腹壁造瘘口.结果 两期手术顺利,先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和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消化道漏.受体已生存213 d,二期手术后25 d,体重增加4.5 kg,进半流质饮食,生活能自理.结论 术前完善的检查和处理,术前设计多套方案对手术中的应变非常重要;采用门静脉回流方式是较为理想的术式;对移植肠襻采用二期吻合的方式降低了肠瘘的发生率.

  • Ⅳ期胃癌的外科治疗评价

    作者:韩方海;詹文华;何裕隆;李玉明;彭俊生;蔡世荣;马晋平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对Ⅳ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至2004年12月外科治疗Ⅳ期胃癌患者200例,手术后随访时间为4~116个月,随访率为93.5%,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曲线分析,Log Rank进行生存曲线显著性检验.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0%,根治性切除105例,姑息性切除55例.淋巴结清扫范围D12例,D2 78例,D3及D3+26例.Ⅳ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2.3)个月.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者较仅行手术探查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可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局部因素P1H0T1-3N0-2、P0H1N0-2T1-3、T4N2-3、T1-3N3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全身因素P2-3、H2-3、P1-3H1-3、TnNnM1的胃癌患者.对于P1H0T1-3N0-2、P0H1N0-2T1-3和T4N2-3、T1-3N3病例的根治性切除和联合脏器切除和D3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行姑息性切除及手术探查、单纯切除以及D2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结论 对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Ⅳ期胃癌进行根治性切除、D2以上淋巴结清扫和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 老年大肠癌659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何裕隆;彭建军;肖萍;张常华;詹文华;蔡世荣;卢利锋;汪建平

    目的 探讨老年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2月至2006年5月间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组)大肠癌659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病情况、肿瘤部位、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115例65岁以下(非老年组)大肠癌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年龄为65~99岁,平均71.6岁,男∶女为1.51∶1,具有癌瘤或息肉家族史的患者占3.5%(23/659),非老年组为7.5%(84/1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老年组伴发肠梗阻或同时肝转移的比例分别是14%和9%,老年组中45%的患者肿瘤发生于直肠,其次是乙状结肠(24%),组织学上老年大肠癌以恶性程度较低的腺癌为常见,而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大肠癌临床Dukes分期相对较早,58%的患者为Dukes A、B期,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 老年大肠癌遗传性较低,其发病部位仍以直肠为常见,同时也表现向近段大肠迁移的趋势,组织分型好、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早.

  •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210例诊治经验

    作者:吴金术;彭创;毛先海;吕品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收治的210例胆囊切除至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切除时胆囊三角区解剖不清103例,占49%(103/210).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体征、腹部穿刺和影像学检查,B超是使用普遍的检查手段,确诊率为85%(126/149),MRCP可显示损伤部位胆管的平面、长度及胆管是否变异,确诊率达100%(45/45).根据损伤的平面将损伤分为6个类型,以Ⅲ型多见,占81%(171/210).176例获随访平均3年7个月,效果优良率达88%(154/176).结论 切断胆囊管前先辨清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切除后再辨清胆总管、肝总管是否完整,这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类型决定再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与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比较

    作者:许卓明;苏树英;甄作均;崔西玉;刘冬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及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213例(腹腔镜组122例,内镜组9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与内镜组相比手术成功率(96.7%vs.91.2%)及结石清除率(99.2%vs.94.0%)两组相似,近期并发症率(3.4%vs.13.3%,x2=6.864,P=0.009)较低;腹腔镜组的平均住院日(z=-2.713,P=0.007)及住院费用(z=-3.156,P=0.002)较高,主要原因是部分病例合并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预置鼻胆管引流控制感染,以及部分病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等.内镜组发生重症胰腺炎3例(3.6%),其中死亡1例(1.2%).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保持Oddi括约肌完整,并发症较少、较轻,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囊结石及胆总管扩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及胆源性胰腺炎得到有效控制,全身情况好、能耐受麻醉手术者;内镜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合并胆总管下段狭窄及结石嵌顿、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

  •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和黑色素瘤抗原-1 mRNA联合表达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毓青;宋天强;孟令新;郭仁德;冯靖;李强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mRNA和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RNA联合表达在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2个月检测142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AFP mRNA和MAGE-1 mRNA的表达,随访时间从术后至2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5个月.结果 外周血中MAGE-1 mRNA和/或AFP mRNA的阳性率和肿瘤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肿瘤病期越晚,外周血中肝癌细胞的检出率越高(x2=17.873,P<0.01).AFP mRNA和Mage-1 mRNA阳性率均与癌结节数目、门静脉癌栓、肝内、外转移等临床参数显著相关(x2=11.510,x2=15.149,x2=11.653,x2=6.805,均P<0.01),而与肝癌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无相关性(x2=1.513,x2=1.343,均P>0.05).术后55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其中38例患者外周血MAGE-1 mRNA和/或AFP mRNA持续阳性,14例由术前阴性转为阳性.而62例由术前阳性转为术后阴性者,随访中未见复发或转移.术后外周血AFP mRNA和/或MAGE-1 mRNA阳性组中,有88.1%(52/59)的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而阴性组中复发或转移者仅占3.6%(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17,P=0.000).结论 联合检测外周血MAGE-1和AFP mRNA的表达可能早期发现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69例的腹腔镜治疗

    作者:江斌;付应峰;陈孝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预后的指标.方法 总结69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含术前临床指标和预后相关因素.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 腹腔镜手术成功完成45例,中转开腹24例;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为年龄(x2=2.234,P=0.034)和合并心血管疾病(x2=4.983,P=0.027);早期行腹腔镜手术和术中及时中转开腹的病例预后较好.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应早行腹腔镜探查,若操作困难,应早期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对于高龄和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重建17例分析

    作者:汪谢丹;郑启昌;胡青刚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肝动脉重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17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行肝动脉切除后重建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行联合肝动脉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根据Bismuth-Corlett分型,Ⅱ型行骨骼化切除1例,Ⅲa型行右半肝或加右尾叶切除7例,Ⅲb型行左半肝或加左尾叶切除8例,Ⅳ型左半肝加全尾叶切除1例.16例患者行肝动脉端端吻合,1例用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动脉吻合,1例门静脉部分切除自身大隐静脉补片修复.7例行肝内胆管支撑加肝门胆管空肠吻合.17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3 d明显缓解,1例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术后彩色超声监测,显示重建肝动脉通畅.无术后30 d内死亡,随访15例,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6~60个月).结论 联合肝动脉切除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率,肝动脉切除后重建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CD80mAb协同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耐受

    作者:朱兴国;陈彦;周健;李德春

    目的 观察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单克隆抗体(CD80mAb)在协同未成熟树突细胞(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动物模型;4E5杂交瘤细胞株BABL/C小鼠腹腔注射,抽取腹水,分离纯化后获得CD80mAb;分离供体大鼠骨髓来源DC细胞前体,经GM-CSF、IL-4体外刺激后,再加入IL-10共培养,鉴定为imDC;移植前7 d,将2×106 imDC经静脉途径注射至受体体内,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ml、CD80mAb 5 mg连续14 d.结果 四组受体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7 d、32.4 d、50.2 d、92.0 d,实验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组织学观察发现移植后7 d CD80mAb+imDC组移植物形态尚完整,淋巴细胞浸润减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证实移植后7 d CD80mAb+imDC组供受体间呈低反应性.结论 共刺激分子阻断剂CD80mAb能够协同imDC诱导受体T细胞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降低宿主对移植物的急、慢性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 经腹及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世拥;梁振家;安萍;苑树俊;于波;陈纲;陈光;白雪;左富义;魏晓军

    目的 探讨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 cm或距肛缘不足4~5 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4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 12例(腺瘤癌变5例),癌灶下缘距肛缘5 cm 22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29例,其中高分化者18例,中分化者11例,腺瘤癌变5例.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6例.34例术后随访率为97%(33/34),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9%),吻合口狭窄1例(2.9%);术后6~12个月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9%,术后5年生存率为69.6%.结论 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式,既能保存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又不降低5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 脂质体介导NF-κB decoy OD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炎症因子mRNA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钟荣德;周杰;廖柳清;李湘竑;林艺雄

    目的 探讨脂质体(liposome)介导转录因子NF-κB诱捕物(decoy)寡聚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D大鼠肺部NF-κB活性及受其调控炎症基因mRNA表达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牛磺胆酸钠(STC)诱导SD大鼠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组,于建模后1 h分别静脉注射裸ODN、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和生理盐水,注射4 h后应用电泳迁移率变动(EMSA)分析NF-κB的活性,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肺组织ICAM-1、IL-1α、IL-2、TNF-α、VCAM-1 mRNA表达,同时检测氧分压、肺组织湿/干重比率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 EMSA显示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NF-κB活性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P<0.05),RT-PCR显示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ICAM-1、IL-1α、IL-2、TNF-α、VCAM-1 mRNA表达小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脂质体/scrambled ODN复合物组和裸ODN组相比,脂质体/decoy ODN复合物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肺组织湿/干重比率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降低(P<0.05).结论 NF-κB decoy ODN可特异性抑制肺NF-κB活性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ICAM-1、IL-1α、IL-2、TNF-α、VCAM-1 mRNA的表达,减轻肺损害.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小鼠肝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作者:石军;陈孝平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和配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PPAR)alpha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在小鼠原代肝细胞中加入PPAR配体Wy-14,643,经不同培养时间后,应用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周期蛋白p21 WAF1、cyclin D1的mRNA及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小鼠原代肝细胞中加入Wy-14,643培养2、4、6 d,S+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2.3±1.2)%,(50.3±2.1)%,(52.1±2.3)%,细胞凋亡率分别(9.0±0.2)%,(7.9±2.0)%,(7.4±1.3)%,与未加药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增高(P<0.05),凋亡明显减少(P<0.05);各加药组cy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各加药组p21WAF1 mRNA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第4天开始出现p21WAF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通过其配体PPARα引起细胞周期蛋白的改变,导致正常细胞周期信号的传导紊乱,引起细胞异常的增殖和凋亡,从而有可能诱发肿瘤.

  • 肝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余强;万云乐;闵军;郭华;陈涛;陈积圣

    目的 探讨肝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肝胆管囊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5例误诊为肝囊肿,1例误诊为肝脓肿.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后,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年、7年死于复发;2例分别随访16、21个月,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34个月出现肝内复发,继续随访4个月,现一般状态尚可;另1例因全身情况较差未能行根治性切除术者,仍在接受姑息性治疗.结论 肝胆管囊腺癌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的关键.

  • 整合素αvβ6-ERK2直接通路调控MMP-9分泌与结肠癌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广运;徐克森;张朝阳;王金申;王加勇;刘炎锋;帅晶;寿楠海;牛军

    目的 探讨在结肠癌细胞中整合素αvβ6-ERK2信号直接通路对MMP-9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结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细胞表面αvβ6整合素的表达,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和MMP-9活性检测法,定性定量分析不同结肠癌细胞在TCM中MMP-9的分泌水平.结果 WiDr MOCK,HT29 MOCK细胞表面β6表达量明显高于WiDr A/Sense,HT29 A/Sense细胞,且每个细胞分泌到无血清TCM中的MMP-9总量比WiDr A/Sense、HT29 A/Sense细胞高2~3倍.SW480 β6 Full Length细胞分泌到TCM中的MMP-9分泌量不仅显著高于SW480 MOCK细胞,而且能被MEK-1抑制剂PD98059所抑制.SW480 β6 Full Length细胞表面β6表达量和SW480 β6 Truncate 细胞表面β6表达量相近,但SW480 β6 Truncate细胞在TCM中MMP-9的分泌量降低到SW480 Mock 细胞的分泌水平.结论 抑制β6的表达,阻滞MEK或删除β6-ERK2的连接位点均可抑制MMP-9的分泌;阻断αvβ6-ERK2直接连接可降低结肠癌细胞MMP-9的分泌,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髂总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李天润;董国祥;赵军;栾景源;翟国钧;张龙

    目的 检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左髂总静脉(left common iliac vein,LCIV)受压情况,以及对深静脉逆流和浅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对2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同时行LCIV顺行造影,并测量活动前后双髂总静脉压力.结果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显示LCIV造影受压发生率为54.17%.运动前,LCIV造影受压患者的左右髂总静脉压差值高于造影正常患者(t=2.833,P=0.010);运动后,LCIV造影受压患者的左右髂总静脉压差值明显高于造影正常患者(t=4.364,P=0.000).LCIV造影受压患者的左下肢深静脉逆流程度重于造影正常患者(Fisher's Exact test,P=0.017),左下肢浅静脉曲张程度两者间无明显差异(x2=3.333,P=0.343).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伴有LCIV造影受压时,LCIV压力明显升高,左下肢深静脉逆流程度加重,但左下肢浅静脉曲张程度没有明显加重.

  • 胆管乳头状瘤14例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

    作者:屠金夫;黄秀芳;朱冠保;李剑敏;蒋飞照;张启瑜

    目的 探讨胆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胆管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乳头状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黄疸及急性胆管炎.胆管乳头状瘤单发6例,多发8例;肿瘤位于肝外胆管6例,肝内胆管5例,肝内外胆管3例;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癌变6例.术前影像学确诊2例.术后胆道镜检查发现病灶2例.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肿瘤早期完全切除者术后无复发,3例癌变浸润者生存期在8个月内.结论 胆管乳头状瘤是具有很高恶变潜能的癌前疾病,术前确诊困难.MRCP和胆道镜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管乳头状瘤单发者应早期行肿瘤局部切除,多发者治疗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永亮;黄志强;周宁新;黄晓强;董家鸿;段伟东;张煊;刘洋;余强

    目的 通过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肝脏血管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的应用,探讨此手术方法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施行扩大的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1例同时进行门静脉的节段性切除,2例均附加肝动脉的节段性切除,其中1例肝动脉已无法修复,另1例动脉修复不满意,术后造影显示已阻塞.对2例患者均进行门静脉动脉化处理,同时为了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对肝动脉进行限流.通过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随访,提出对门静脉动脉化的使用及其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早期肝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可见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肝脏再生良好.其中1例术后10个多月通过动脉限流目前尚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的半肝切除术时,应用门静脉动脉化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防止肝衰竭、肝脓肿和胆漏的作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动脉限流可以防止术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 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固定与不固定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健文;郑民华;李华青;张辉;胡伟国;王明亮;陆爱国

    目的 评价补片不固定的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60例缺损小于4 cm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补片不固定TEP(n-TEP)与补片固定TEP(s-TEP)的随机对照试验,随访时间12~24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结果 两组均无复发,各有1例血清肿,无其他并发症;n-TEP组与s-TE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0)min和(43±10)min,P=0.40,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3.3±1.2)d和(3.7±1.5)d,P=0.275,恢复正常活动天数分别为(3.7±1.0)d和(3.9±1.4)d,P=0.596;两组在术后1、6、12个月时的补片挛缩度分别7.1%和6.4%,P=0.484、16.7%和16.6%,P=0.858、17.9%和17.1%,P=0.462;n-TEP组在术后第1天咳嗽时的疼痛分数低于s-TEP组,P=0.046,在其他时间静卧和咳嗽时的疼痛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EP组的住院费用(6446±359)元明显低于s-TEP组(7040±94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对于缺损小于4 cm的腹股沟疝患者,n-TEP是安全有效的手术.

  • 成人及胚胎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一例报告

    作者:许评;周毅;金心;宋纯;邢军;陈艳波;冯金发;吴舰宇;刘瑞;石玉波;刘晓岭;宋春芳

    我们采用胚胎和成人胰岛细胞联合移植,成功治疗1例1 型糖尿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

    作者:王万祥;杨成旺;欧阳晓辉;孟兴凯;寿乃延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纤维胆道镜技术的开展对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总结我院1986-2006年应用纤维胆道镜技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506例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 D-乳酸作为肠梗阻量化指标的实验研究

    作者:蔡元坤;赵加应;任重;程明荣;潘杰;寥晓寰

    D-乳酸是细菌代谢、裂解的产物,血中D-乳酸的蓄积可能反映全身感染或某些胃肠道疾病时肠黏膜通透性的增高.文献报道认为,D-乳酸可作为新的血浆标志物应用于急性肠黏膜损害的早期诊断,并有将D-乳酸用于评价肠道屏障功能方面的报道[1-2].

  •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四例

    作者:陈光;王琦;孙思翘;李儒辉;张庆国;王嘉桔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主要是由于先天性腘动脉走行和腘窝软组织解剖异常,使腘动脉受到挤压进而导致的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此病较少见,缺血症状多不严重,因而易被延误诊断,给治疗带来困难.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我们诊治4例,现报告如下.

  •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迟发性输入襻梗阻致十二指肠坏死四例

    作者:崔海宁;王正文;孙早喜

    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并发十二指肠坏死在临床上罕见,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不易作出早期判断.我们从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 结直肠癌术后癌胚抗原水平升高者行18F-FDG PET/CT显像的价值

    作者:张悦;高硕;李亚军;蔡莉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较高,明确诊断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关键[1].本组对24例结直肠癌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升高,而常规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全身18F-FDG(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 副脾误诊为肿瘤四例原因分析

    作者:吕文平;董家鸿;黄志强;黄晓强;张文智

    副脾是正常人群常见的解剖变异,临床上将副脾误诊为肿瘤并进行手术切除的病例不在少数.分析我院4例误诊为肿瘤且实施手术切除的病例,探讨副脾误诊的原因,以减少误诊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 全胃切除后远期发生肠扭转坏死三例

    作者:任培土;阮新贤;鲁葆春;陈志良;许焕建

    作者自1999-2006年共收治全胃切除后Roux-en-Y式和Longmire-Lahey式消化道重建术后远期发生肠扭转坏死3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肝结核15例临床分析

    作者:盛庆丰;李强;郝继辉

    肝结核临床上少见,因此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们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6年3月对15例肝结核的诊治情况.

  • 脾巨大血管肉瘤肝转移自发性破裂一例

    作者:翟秀朋;施宝民;徐健;秦成坤;穆庆岭

    患者男,36岁.因查体发现肝脾占位性病变1个月,腹胀5~6 d入院.查体:腹稍胀,中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区无叩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右精索处可触及4 cm×4 cm大小囊性包块,质软,挤压无明显缩小.

  • 肝包虫囊肿术中甲醛囊腔灌洗致肝内外胆管全程毁损一例

    作者:陆卫军;张柏和;罗祥基;谭蔚锋;杨田

    患者男,28岁.山东高唐籍.自幼在新疆牧区长大,14岁随父亲回山东.因B超检查发现肝右后叶直径约10 cm包虫囊肿,2个月前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肝右后叶包虫囊肿切除术,术中抽出囊液5 ml,并向囊内注入甲醛液约30 ml,10 min后切开囊壁,清除囊内组织,发现有一直径约0.5 cm的胆管与囊腔相通,囊腔壁钙化,质硬,给予大网膜填塞固定,囊腔内放置引流管一根.

  • 巨大胃窦部癌肉瘤一例

    作者:吴越;张军;康迪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部饱胀、疼痛伴间歇性呕吐1个月入院.近1个月体重下降3 kg.其胞弟因患胃癌去世.查体:剑突下饱满,可扪及一肿块,边界不清,局部深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 胆总管下段良性肿瘤一例

    作者:谭群亚;司马军;何琳

    患者男,56岁.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于2个月前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描述胆总管结石位于下段,并被推入肠道.

  • 肝内胆管乳头状瘤二例

    作者:吕刚;吴孟超;何天霖;周旭宇

    例1 男,70岁.因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4年,间断背部疼痛6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右上腹轻压痛.

  • 胆囊床起源的巨大去分化脂肪肉瘤一例

    作者:郭明高;樊友本;杨喆;黄玉耀;佟大年;郑起

    患者男,46岁.因发热1个月,发现腹部肿块10 d入院.体检:腹部膨隆,右侧中上腹部可及巨大包块,约25 cm×15 cm×5 cm大小,下界达盆腔,质软,可推动.CEA、CA19-9、CA125、CA153、AFP检查阴性.

  • LigaSure在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军;胡志前;王毅;王强

    近年来,随着一种新的止血设备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的出现,使腹腔镜外科手术更为便利.我科于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应用LigaSure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手术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乳腺良性肿块的手术治疗及整形处理

    作者:屈新才;张勇;张波;王继亮;黄韬;王国斌

    我们近几年采用乳晕旁切口及乳房后进路对单个或多个乳房良性肿块实施肿块切除或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下段直肠癌保肛术两种不同吻合方法的疗效探讨

    作者:覃谦;李洪;熊秋华;李君久;王力斌;唐世龙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我院自1991年7月至2004年7月对7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4~7 cm之间,经腹、肛门和经腹切除,采用结-直肠末端或结肠与肛管吻合(下称A组)和经前切除吻合(下称B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其治疗效果和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 乳管镜引导下乳腺定位针在乳管内微小病变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李占文;杨华锋;胡云锵;张冰;李振平;刘纯;杨海涛;徐学军

    我们采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引导乳腺定位针技术定位乳管内微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胰腺癌早期诊断进展

    作者:原春辉

    胰腺癌只有早期得到诊断才能得到较好的预后及治疗效果.韩国报道的一组早期胰腺癌病例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65.3%.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患者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进行筛查,如B超、CT、MRI、MRCP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等[1-2].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早期诊断.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