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중화보통외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普外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855/R
  • 国内刊号: 冷希圣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jgs@cmaph.org
  • 曾用名: 普外临床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李名安;钱结胜;李征然;黄明声;吴春;罗骏阳;姜在波

    目的 探讨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急性单侧中央型及混合型DVT的96例患者,病变位于左下肢74例、右下肢22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7例、CDT联合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89例.32例接受髂股静脉球囊成形术,6例植入髂静脉支架.同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静脉造影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健-患肢相同部位周径差、计算患肢消肿率及患肢静脉开通率评价疗效.结果 96例患者经治疗后,健-患侧大腿周径差由治疗前(6.7±1.8)cm下降为(0.8±0.3)cm,t =13.48,P<0.001;小腿周径差由治疗前(5 9±1.6)cm下降为(0.7 ±0.4)cm,t=12.84,P<0.001;患侧下肢静脉评分由治疗前(9.7±2.4)分下降为(1.1±0.6)分,t=15.46,P <0.001;静脉开通率为(90±8)%.结论 CDT联合经足背静脉溶栓及血管腔内球囊、支架成形术能安全、有效的清除血栓.

  • 甲胎蛋白阴性与甲胎蛋白阳性肝细胞癌基因表达谱差异研究

    作者:安松林;肖汀;冯林;郭宏林;荣维淇;王黎明;吴凡;冯莉;吴健雄

    目的 肝细胞癌是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本研究比较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和AFP阳性肝癌的mRNA表达谱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采用安捷伦4 ×44k基因芯片平台,检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20例AFP阴性和20例AFP阳性肝癌组织的mRNA表达谱,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及GO Pathway分析,并用real time PCR验证芯片结果. 结果 通过表达谱芯片分析,在AFP阴性和AFP阳性肝癌组织中发现352个差异表达基因.主成分分析及GO Pathway分析显示,AFP阴性肝癌组织高表达基因62个,主要参与细胞凋亡和程序性死亡等过程,AFP阳性肝癌高表达基因290个,主要参与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等过程.real 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LAMB3和STARD5的表达,结果与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AFP阴性肝癌和AFP阳性肝癌基因表达特征不同,提示不同AFP水平的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不同的分子机制.

  • 液体平衡状态和心功能变化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真玉;赵君;陈兵

    目的 探讨液体平衡状态和心功能变化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92例同手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之间液体平衡状态、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B型钠尿肽的水平.结果 本组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生存44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52%.生存组前7d液体总平衡量少于死亡组[(55±9) ml/kg比(187±14) ml/kg,t=54.260,P<0.01];生存组第1天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死亡组[(42%±4%)比(54%±6%),t=10.100,P<0.01];生存组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低于死亡组[(267±54) ng/L比(681±22) ng/L,t=48.580,P<0.01].液体正平衡、左心室射血分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液体平衡状态和心功能指标可以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

  • DEK表达下调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张彩凤;董良鹏;李少华;王加一;郭晓鹤;张利利;王现兵;贾振飞;周慧聪

    目的 探讨DEK表达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周期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DEK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并将SGC-7901细胞分为3组:未处理组、对照siRNA及DEK 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组SGC-7901细胞中DEK蛋白的表达,利用CCK-8试剂检测3组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和Boyden小室检测3组SGC-7901细胞周期的分布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组SGC-7901细胞中p21、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ctalloprotcinase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未处理组(0.671±0.033)和对照siRNA组(0.658±0.027)相比,DEK siRNA组中DEK蛋白的表达水平(0.204±0.027)下调(P<0.05).DEK表达下调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和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DEK表达下调能引起cyclin D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MMP-2和MMP-9蛋白表达的下调,而p2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DEK表达下调介导的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可能与细胞周期和侵袭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密切相关.

  •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远标;卢毅;吴伟顶;孙晓东;刘金明;洪德飞

    目的 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复发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月我院68例行手术治疗的AFP阴性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预后,根据ROC曲线以NLR=2.78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2.78)和高NLR组(NLR≥2.78),Log rank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关系,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导入Cox回归模型进行风险分析.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7%、37.5%、18.2%,其中高NLR组分别为70.3%、35.1%、13.5%,低NLR组分别为85.2%、40.7%、18.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单因素分析显示高NLR比值,肿瘤>5 cm,微血管侵犯以及合并肝硬化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以上四个因素均为影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高NLR是影响AFP阴性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作者:孙薛亮;文科;杨柏霖;王晓鹏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第一随访终点指标是治愈率及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第二随访终点指标是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肛门疼痛、住院时间以及复发后二次治疗方式.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20例患者完成21例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1例患者2根瘘管均行该术式),对照组完成21例均行肛瘘切开挂线术.观察组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观察组随访终点1例患者存在漏气现象;对照组5例漏气,2例漏气伴漏稀便,两组Wexne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37).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第3天和第7天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6,P=0.000;t=-3.724,P=0.001;t=-7.921,P=0.000).结论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不仅经济、安全、痛苦小,而且恢复快、治愈率高,且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护好.

  • 下肢静脉曲张与精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仇鹏;查斌山;谢文涛;朱化刚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与精索静脉曲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实验组,100例无血管疾病成人作为对照组,将2组之间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临床及超声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05).实验组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高于对照组(x2=20.05,P<0.01).实验组中,存在与不存在股隐瓣膜返流的患者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1,P>0.05),2组间精索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89.00,P >0.05).实验组中下肢静脉曲张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中,同一患者的两种静脉的直径大小呈直线相关(等级相关系数r=0.407 2,P<0.01).不同CEAP分级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曲张患病率无明显差异(x2=0.879 8,P>0.05),精索静脉平均直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F=1.59,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和精索静脉曲张的患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 IL-1β及IL-1RN intron2基因多态性在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大肠癌中的分布特征

    作者:邢培祥;杨发林;姜金波;王立水;毕正;卢振铎;阚士峰;司元全;王爱兰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 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RN(IL-1 RN)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大肠癌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检测IL-1 β-31/-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凝胶电泳检测IL-1RN intron2基因多态性(VNTR);以ELISA测定IL-1β/-1ra血清水平.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490例大肠癌与IL-1β-31/-511 SNP及IL-1 RN VNTR的关系.用x2、t检验行相关指标的比较.以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估计相对风险. 结果 (1)大肠癌组IL-1 ra/-1β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u=-23,P<0.01);IL-1β-511TT及T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22,P<0.05)比(x2=4.59,P<0.05)].(2)直肠癌及管状腺癌组-511TT/T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OR(95%CI)分别为,TT:1.59(1.03~2.45)及1.74(1.19 ~2.55);T:1.39(1.04 ~ 1.86)及1.42(1.10~1.83).低分化管状腺癌组-511TT频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其CT频率(19.05%)显著低于对照组,其OR (95% CI)分别为,TT:4.57(1.96 ~ 10.65)及CT:0.23 (0.08~0.64);中及低分化管状腺癌组-511T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OR(95% CI)分别为:5.80(1.24~27.08)及2.35(1.24 ~4.59).结论IL-1β-511C/T SNP与山东地区汉族人大肠癌相关.

  • 腹腔镜辅助治疗肠套叠九例

    作者:葛现才;崔海燕;殷德英;沈璟;张勤

    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成人肠套叠约占所有肠套叠的5%[1],临床上误诊率、死亡率比较高[2].腹腔镜辅助手术能够迅速确定病因、病变部位、受累及肠管的范围和程度,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有确切的临床价值.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共收治并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成人肠套叠9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并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肠套叠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7 ~78岁,平均(42.2±3.5)岁;其中完全腹腔镜下手术7例,腹腔镜辅助诊断、决定手术方案2例;梗阻部位:中回盲部5例,小肠-小肠1例,回结肠1例,结肠2例;梗阻原因:回盲部肿瘤3例,小肠间质瘤1例,阑尾切除术后1例,结肠癌1例,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无明显器质性病变2例.

    关键词: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腔内治疗

    作者:温志国;杜丽革;赵晓旭;李文明;李晓健;赵松峰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概有DVT患者3 000 ~6 000万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是DVT的严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0% ~ 50%的DVT患者在两年内发展为PTS,其中伴有静脉溃疡约5%~10%[1],尽管对下肢D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仍有约30% ~ 50%的患者在2年内会发展为PTS,其中约10%的患者为重症PTS.对于PTS,目前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为探索PTS的有效治疗方法.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12月共收治的30例PTS患者实施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胃癌术后早期症状性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郑成;陈平;戴文宇;郑祺;吴枫;叶华

    胸腔积液是胃癌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胸腔积液量多时患者会出现低热、胸闷、气促等症状,而且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会导致下肺不张,加重肺部感染.因此研究胃癌术后早期产生有症状胸腔积液的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归纳出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行胃癌手术的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伴功能亢进五例诊治分析

    作者:迟永兴;王松祥;黄黎明

    异位甲状旁腺病变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midism,PHPT)约占PHPT的10%.异位病变对诊断及手术切除造成一定困难.我院199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共手术治疗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所致的PHPT,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病例占我院同期手术治疗PHPT病例的10.8%(5/46).主要临床表现:(1)骨骼系统表现:骨关节痛2例.(2)泌尿系统表现:结石1例.(3)消化系统表现: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2例.临床病程3个月~9年不等.5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史.

    关键词:
  • 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

    作者:伍海锐;王今;金岚;张忠涛

    通过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治疗左半结肠癌及中高位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旨在证实后者术式的可行性与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志2015年6月于北京市友谊医院普外科就诊的左半结肠及中高位直肠癌患者60例分为2组,其中腹腔镜联合肛门内镜手术(无切口组)20例为实验组,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传统组)40例为对照组.2.入选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2)术前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3)年龄18~ 75岁;(4)按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为0~2分,BMI指数≤30;(5)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6)肝、肾及骨髓功能正常;(7)无胃肠道手术史;(8)无完全性肠梗阻;(9)无放化疗病史.

    关键词:
  • 腹腔巨大间质瘤的急诊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峰;康星;汪灏;管文贤

    作者总结10例腹腔巨大间质瘤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肠巨大间质瘤的患者共1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48~85岁,中位年龄58岁;间质瘤直径10 ~ 23 cm,中位直径13.5 cm.间质瘤出血、腹胀梗阻及急性腹膜炎是手术的三大原因(本组中出血、梗阻各4例,穿孔 2例).术前9例患者行腹部增强CT诊断,1例患者行胃镜及DSA血管造影诊断.

    关键词:
  • 胆囊管半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林勋;吴新民;叶成杰;郭亚民

    胆囊管内螺旋状瓣膜结构在防止胆囊内结石落入胆总管内同时,也使得细小结石存留于胆囊管中,造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holecystectomy,LC)后胆囊管残留结石,从而引起患者术后顽同性疼痛或小胆囊的形成.有文献报道LC术后胆囊管结石的发生率高达11%~20%[1-2].因此手术医师应当意识到这种风险[3].对此我们在行LC手术时对胆囊管钳夹动作及顺序做了改动,我们称之为胆囊管“半切开”技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完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泽元;龙勃;郭凌云;罗长江;周辉年;焦作义

    随着腹腔镜技术进步及器械的改进,腹腔镜胰体尾切除已经逐渐在国内大医院普及.因脾脏和脾动静脉与胰体尾部毗邻密切,目前胰腺体尾部肿瘤常连同脾脏一起切除.脾是人体中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提高免疫力、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及内分泌功能.我们2011年4月至2015年5月对27例胰腺体尾部肿瘤行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手术后残留胆总管远端嵌顿结石12例

    作者:吴志明;孟兴成;储修峰;陈永良;蒋月林;黄洪军

    胆道术后残留胆总管嵌顿结石的处理至今仍是胆道外科的棘手问题,虽然胆道镜技术的发展为治疗胆道结石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胆道嵌顿性结石,松动及破碎是其成功的关键,单靠胆道镜下取石网篮取石很难成功而充分利用泌尿外科钬激光技术先进行碎石,然后用网篮取石,可增加了手术成功率.我们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留胆总管嵌顿结石12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半月线疝一例

    作者:宋平;李世宽

    患者,男,78岁,因发现左下腹可复性肿物4年余入院.患者4年前站立或腹压增加时发现左下腹凸出肿物,当时肿物约3 cm×3 cm大小,手法可白行还纳.无局部红肿、压痛,无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消化道症状,未予处理.2年前于我院行腹壁超声检查示:左下腹局部腹壁连续性中断,约0.9cm,增加腹压后可探及经缺口处自腹壁向腹腔突出低回声肿物,大小约2.1 cm×1.1 cm,考虑腹壁疝.患者既往有慢性便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无腹部外伤及手术史.体格检查:嘱患者站立增大腹压,可见左下腹突出肿物,触之质软,无压痛,边界尚清,手法可还纳,患者平卧时包块消失.

    关键词:
  •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例

    作者:李爽;姜瑛

    患者,女,43岁.因发现有侧颈部肿物7年入院.患者近期自觉呼吸困难,无骨痛及病理性骨折,无肾绞痛及血尿等不适症状.体格检查:气管左移,甲状腺右叶下极触及肿物,无压痛,质韧,表面光滑,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弥漫性回声异常;甲状腺右叶较大囊性无回声(7.1 cm×3.7 cm),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钙2.35 mmol/L(2.05 ~2.85 mmol/L),血磷1.41 mmol/L(0.80~1.6 mmol/L),甲状旁腺素67.80 pg/ml(14~ 72 pg/ml),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 300.0 IU/ml(0~60 IU/ml),TSH 54.018 mIU/L(0.55~4.78 mIU/L),余各项指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物(右叶)、桥本甲状腺炎.

    关键词:
  • 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争议与共识

    作者:李文东;李晓强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又称为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等.IVCS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1],即:无症状型、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型.无症状型IVCS发病率较高,有文献报道[2-3]称在无症状的人群中也有较高比例的患者伴有这种解剖性压迫,但由于狭窄程度较低或伴有良好的侧支代偿,不表现任何静脉高压症状,然而此类患者中有约1/4患者髂静脉狭窄程度>50%[4];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型IVCS通常表现为患肢慢性肿痛,可伴有静脉曲张或静脉性溃疡,此种的病变类型多为髂总静脉近端短段狭窄或闭塞;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型IVCS常表现为突发性下肢肿痛,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通常在静脉血栓清除后发现.

    关键词:
  • 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丁雨钦;杨红健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类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肿瘤的0.3% ~0.9%,占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 ~3%.我们现就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病因、组织学分型乳腺叶状肿瘤绝经前患者多于绝经后,多产和授乳者患病率高,而青春期前女性或男性很少发病[1].目前认为该病主要的发病因素包括:雌激素的分泌及代谢紊乱;与纤维腺瘤的疾病进展.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由乳腺上皮组织产生的纤维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内皮素-1也可能与该病的发生有关[2].叶状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类.但组织学的分类有时与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并不完全一致.鉴别要点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式、间质过度增生、间质细胞密度、异型性、核分裂、肿瘤性出血和坏死、薄壁血管增多、异源性间质分化等[3-4].

    关键词:
  • 胰十二指肠切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杨尹默

    作为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无论在切除步骤、范围还是在消化道重建等方面,均已非常成熟.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理念、影像技术、能量平台等的更新和发展,联合血管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扩大根治、胰腺全系膜切除等术式均已有了较为普遍的开展,而围手术期死亡率随手术复杂性的加大反而有了较大的下降,目前在较大规模的胰腺外科中心,已降至3%以下,反映出手术安全性有了极大提高.然而,胰十二指肠切除作为腹部外科为复杂的术式之一,仍伴随有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发生率约为30%~50%;此外,作为该术式的指征之一,胰头癌的切除率虽有一定提高,但预后仍无显著改善.由此,围绕胰十二指肠切除这一经典术式,仍不断有热点问题涌现,体现出曲折中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
  • 弹性牵张建腔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高翔;张海;周小栋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及患者对美容效果的要求的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已日益普遍,其创伤小、美容效果明显的特点弥补了开放手术的不足.常规的腔镜甲状腺手术需要在皮下间隙内充入CO2气体,利用气压建立和维持手术操作空间,常常是“宽敞有余而稳定不足”.我们2014年1月-2015年1月运用自制的“微型弹性建腔器”,以胸骨上窝处为入口,弹性牵张颈前区皮瓣联合低气压(0~3 mmHg) CO2充气建腔进行甲状腺内镜外科手术43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大方;朱卫华;李澍;郑晟旻;王福顺;朱继业;冷希圣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3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5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共出现术后胰瘘71例,总发生率为20.2%,其中A级34例(9.7%),B级25例(7.1%),C级12例(3.4%).B、C级胰瘘患者的术后住院日明显延长.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 ≥25、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和胰腺质软是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281、2.180和3.653.术前总胆红素≥171 μmol/L、胰腺质软和术后48h内出血是B、C级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84、5.128和9.030.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会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重视术前黄疸及规范化判断胰腺质地,有助于术后胰瘘的识别.术中仔细止血,尽量避免术后早期出血,可以降低术后B、C级胰瘘的发生率.

  • 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

    作者:王渊全;李建国;叶剑鹏

    目的 探讨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治疗胰头部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及漳州正兴医院实施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全切除术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281.7±42.6)min,术中出血量(300±187) ml,术后恢复进食时间(3.7±1.6)d,术后住院时间(9±4.3)d.6例均保留十二指肠乳头及Vater壶腹,一期胰管端端吻合原位重建.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胰瘘1例,胆漏1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为慢性胰腺炎3例,胰腺原发肿瘤3例.术后随访6~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改良Takada法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全切除术能清除胰头的病变组织,创伤小,手术安全性高.胰管-胰管端端吻合原位重建,更符合生理.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出血诊疗分析

    作者:潘树波;赵红川;耿小平;谢胜学;陈江明;侯辉;谢坤;万圣云;刘付宝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5年1月同一组手术医师实施的20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0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出血24例,发生率为11.7%.A级出血3例,B级出血11例,C级出血10例.2例行内镜检查,1例内镜下诊断为胃肠吻合口出血并止血成功,1例未发现出血点;10例行血管造影检查,7例诊断为动脉出血,其中5例经栓塞止血成功,成功率为71.4%;10例行再次手术探查,止血成功率为70%.多因素分析显示胰瘘和腹腔感染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早期轻微消化道出血,可行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早期严重出血建议积极行再次手术止血.晚期出血建议血管造影检查或再次手术.

  •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在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伟林;叶松;沈岩;张珉;严盛;郑树森

    目的 总结分析同种异体血管在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要点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4例采用同种异体血管作为受累门静脉替代物进行植入重建的胰腺癌患者.分析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联合同种异体血管植入术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死亡率等资料,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曲线.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59.1 ±10.4)岁.肿瘤平均直径为(3.9±1.3)cm,切除血管的平均长度为(4.4±0.5)cm,R0切除率71.4%.其中4例植入血管为异体门静脉,10例植入血管为异体髂动脉;按植入血管的形态分“I”型血管植入9例,“Y”型血管植入5例.本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4.0±3.0)个月,1、2年生存率为52.0%、40.0%. 结论同种异体血管作为PD术中的门静脉替代物具有生物学、结构学的优势,“Y”型血管能够对一部分较复杂的门脉系统重建提供合适造型的替代物.

  • 改良Blumgart吻合与传统Blumgart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张青向;白杨;崔芒芒;张伟;房锋;崔云龙;李慧锴;张倜;武强

    目的 探讨改良Blumgart吻合与传统Blumgart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胰瘘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采用Blumgart胰肠吻合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胰肠吻合方式分为改良组(42例)和传统组(62例).结果 改良Blumgart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1±67) min,传统Blumgart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00±80)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28,P >0.05).改良Blumgart组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为16.7%,传统Blumgart组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为16.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6,P >0.05).改良Blumgart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4 d,传统Blumgart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3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3,P>0.05).结论 以胰管支撑管与胰管结扎固定法代替传统胰管空肠吻合的改良Blumgart法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普通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03 04 05 06
1993 03 04 06
1992 01 02 03 04 05
1991 01 02 03 04 06
1990 02 03 04 05 06
198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