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趾长屈肌的亚部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寿田;吴小艳;薛黔

    目的 探讨趾长屈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外科“半肌”移位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大体解剖法、肌构筑法、改良Sihler's染色法.结果 ①可依劈开趾长屈肌肌内腱板,把该肌分为胫侧和腓侧两个亚部;②胫侧亚部各构筑学值大于腓侧亚部;③两亚部存在单独神经支配.结论 ①趾长屈肌可分为胫侧亚部和腓侧亚部,两亚部有独立的神经支配;②趾长屈肌的两个亚部均为半羽肌,胫侧亚部产生的肌力大于腓侧亚部.

  • 三叉神经移行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徐佳鸣;漆松涛;张喜安;石瑾;陆云涛;潘军

    目的 研究三叉神经中枢髓鞘部、周围髓鞘部与移行区的结构特点.方法 在15例尸头标本上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不同的颅底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三叉神经的走行.然后将三叉神经脑池段(三叉神经从脑干端至美克氏腔开口的部分)完整取下,制作成组织学切片并用Luxol fast blue髓鞘染色,观察三叉神经移行区的结构特点,并测量各项数据.结果 三叉神经的中枢髓鞘伴随三叉神经出脑干,前行在脑桥小脑角池内;中枢髓鞘出脑干后(2.34±0.81)mm开始向周围髓鞘部移行,在距脑干(3.78±0.69)mm左右截止.中枢髓鞘占脑池段全长的(30.5±5.6)%,周围髓鞘占脑池段全长的(81.1±8.1)%,移行区出现在脑池段(18.8±6.5)%~(30.5±5.6)%的位置.结论 三叉神经的移行区与神经根进出脑干端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三叉神经的中枢髓鞘部和移行区位于脑桥小脑角池内,该区域受到的血管压迫可能是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之一.

  • 距腓前韧带与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涛;刘志刚;宋良松;陈雷

    目的 研究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功能与临床意义.方法 10侧成人踝关节标本解剖观测距腓前韧带和踝间后韧带起止、走行和比邻,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 10侧标本中,有7侧的距腓前韧带呈双束结构,占70%,在此结构中,两束宽度之和大于单束结构的韧带的宽度.双束呈类“人”字形走行,两个束支在足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呈不同的状态,当足跖屈时,下束松弛,上束绷紧;背屈位时则反之.踝间后韧带起自外踝腓骨尖后下缘向内侧走行,大体分为3束,分别止于胫骨后下缘、胫后肌腱腱鞘、距骨后结节及其内侧,此韧带对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距骨后脱位有重要的作用.结论 距腓前韧带的双束结构能加强其强度,踝间后韧带的生物力学及其参与踝后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 数字化上肢三维构建研究

    作者:宋江涛;陈玉琼;黄潮桐;陈隆福;解秉霖;陈冬生;李敬矿;李忠华;钟世镇

    目的 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上肢的解剖结构,建立虚拟神经,血管及腕管的结构和形态. 方法 采用新鲜成人上肢标本3具,灌注显影剂后经CT扫描,将得到的数据导入Mimics 13.1软件中,对皮肤、骨骼、血管及神经等主要软组织进行三维构建,利用图像的多次切割重建,构建正中、尺、桡神经、血管以及腕管部位的解剖结构.结果 建立了基于解剖结构的可视化上肢神经,血管及腕管模型,与实体解剖学基本一致.结论 皮肤、骨骼、血管、神经等主要软组织等三维构建,及腕管的可视化研究模型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数字化模型,尤其是神经的成功构建,对临床解剖学提供三维形态学资料有着重要意义.

  • 海南省汉族人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的年龄变化

    作者:郑连斌;包金萍;闫春燕;张兴华;武亚文;宋瓘兰;龚忱;王志博

    目的 研究海南汉族人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方法 在海南琼海市和万宁市的城市和乡村调查了汉族643例(男为334例,女为309例)成人16项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对海南汉族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的年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海南汉族有蒙古褶率明显下降,眼裂变窄,耳垂圆形率增长,眼色变浅,上唇皮肤部高度低型率下降而高型率上升,鼻翼宽的中等型率下降而宽阔型率上升.结论 海南汉族人头面部观察指标出现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 腰椎前路手术中保护生殖股神经的临床解剖学

    作者:王永为;高亚贤;马泉;孔祥玉

    目的 为腰椎前路手术中避免生殖股神经(Genitofemoral nerve,GFN)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5具成年尸体标本上选择易于触及的椎间盘中点为标志,观察GFN在腰大肌中走行、分支的形态特点及穿出点位置,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GFN穿出腰大肌的位置主要集中在L3~4节段;GFN自腰大肌内穿出前未分支者占83.33%( 25侧),穿出前已分支者占16.67%(5侧);根据GFN的走行分3型:Ⅰ型,在腰大肌内远离腰椎体走行;Ⅱ型,紧贴腰椎体走行;Ⅲ型,生殖支和股支分别穿出腰大肌,且两支在腰大肌内隔有肌纤维组织.结论 在显露L2-4椎体前外侧时容易损伤GFN.Ⅰ型剥离腰大肌时紧贴椎体并向外侧牵开肌肉;Ⅱ型及Ⅲ型采用经腰大肌入路劈开肌纤维束,可避免损伤GFN.

  • 股骨髓内钉进针点对股骨近端血供影响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黄祖成;梅炯;窦帮;欧毅;张鹏;熊文峰

    目的 推导股骨髓内钉进针点对股骨近端血供的影响. 方法 正常成人防腐髋关节标本68侧,观测旋骨外侧动脉、旋骨内侧动脉、臀上动脉和臀上动脉在股骨近端的分布、位置及与肌肉的关系,以及在股骨近端的血管吻合情况. 结果 10.3%(7侧)在臀小肌附着处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吻合,89.7%( 61侧)旋股内侧动脉深支与臀下动脉相吻合,70.6%( 48侧)旋股内侧动脉深支与臀上动脉相吻合.结论 当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时其血供可由臀上、臀下动脉吻合补偿,而并非为旋股外侧动脉代偿.

  • 人与狗迷走/交感干的比较解剖及其喉上神经外支纤维成分

    作者:许士叶;董剑平;孙善全;Kannaiyan Vijesh Ramnarayan;Joyeeta Sengupta

    目的 对人与狗的颈段迷走/交感干进行比较解剖,并鉴定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的纤维成分.方法 随机解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颈部(n=50)及狗的颈部(n=10),暴露其颈交感干与喉上神经及其外支间的交通;并取狗的喉上神经外支,甲醛固定,明胶包埋,恒冷切片后用Kamovsky AchE组化方法染色并观察.结果 狗的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完全或部分融合,迷走神经干与交感神经干完全或部分融合为迷走-交感干;而人的结状神经节与颈上神经节互相分离;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及其分支之间存在交通,其中颈上神经节与喉上神经外支相交通者占86%.AchE染色显示:狗的喉上神经外支含AchE阳性有髓神经纤维、AchE阴性有髓神经纤维和AchE阳性无髓神经纤维. 结论 喉上神经外支呈袢状,而非干式,含躯体运动、交感神经节后及躯体感觉纤维,因此喉上神经外支为一混合神经.

  • 褪黑素对AD模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崔卫刚;李君艳;王庆志;彭裕文;李瑞锡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和炎症细胞因子COX-2的抑制效应.方法 AD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褪黑素处理组和对照组.14d后,取海马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老年斑位置情况;Western blot、ELISA方法分别检测CD11b、COX-2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炎症信号通路TLR/NF-κB的变化. 结果 免疫荧光化学显示,老年斑周围有大量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聚集;Western blot、ELISA结果显示褪黑素组小鼠脑内CD11b、COX-2表达显著减少;褪黑素组小鼠TLR/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TLR2、NF-κB-p65表达减少. 结论 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TLR/NF-κB炎症信号通路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COX-2的分泌.

  • 全反式维甲酸促鼠胚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BMP-2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钟德君;李森;康敏;徐双;魏书一;王清;王松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体外促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BMP-2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1.0 μmol/L ATRA诱导体外培养的鼠胚神经干细胞,诱导3、5、7、9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qPCR、Western-Blot检测BMP-2表达变化. 结果 无ATRA干预时BMP-2表达量较高,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BMP-2表达逐渐降低,分化7~9 d时表达低.结论 BMP-2在NSCs体外分化的的早期表达较高,在NSCs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逐渐下调,表明ATRA诱导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与BMP-2信号的抑制有关.

  • L-NAM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宝林;伍校琼;罗明英;朱武;叶峰;刘丽华;关莹露;蔡维君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eNOS、V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HUVEC传代培养并用CD31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实验分为对照组、0.1 mmol/L L-NAME组、1.0 mmol/L L-NAME组,运用MTT比色法检测L-NAME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或Western blot检测实验各组HUVEC细胞的eNOS、VE-cadherin等蛋白的表达,以观察LNAME对HUVEC的eNOS蛋白、VE-cadherin蛋白的影响. 结果 95%以上传代后的细胞为CD31免疫阳性细胞.MTT比色法结果显示,随着L-NAME的浓度增加,HUVEC的细胞活力值逐渐减弱.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1 mmol/L L-NAME组和1.0 mmol/L L-NAME组HUVEC中eNOS的表达减弱(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0.1 mmol/L L-NAME组和1.0 mmol/L L-NAME组HUVEC中VE-cadherin的表达增强(P<0.01),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 L-NAME能抑制HUVEC的eNOS表达和细胞活性,并影响细胞粘附连接的主要蛋白—VE-cadherin的表达.

  • 改良双干静脉动脉化皮瓣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德平;刘学贵;毛波;郑胜;杨俊贵;崔建德;杨帅智;黄昱

    目的 观察双干静脉动脉化皮瓣与改良双干动脉化静脉皮瓣存活过程,对比成活率及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侧后肢制成包含2根纵行的浅静脉2.5cm×3.5cm皮瓣,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侧.对照组:将皮瓣直接移植同侧耳背2.0cm×3.0cm创面,制作双干动脉化静脉皮瓣模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皮瓣进行改良.观察皮瓣的成活过程,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皮瓣存活70%( 14个),部分存活20%(4个),坏死10%(2个).对照组皮瓣存活20%(4个),部分存活25%(5个),坏死55%( 11个).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干静脉动脉化皮瓣经改良后有利于皮瓣内血液进入微循环,改善动脉血灌注量与静脉回流量平衡,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GAPDH在EPO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损伤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金秀东;郭冉;念红;关艳中

    目的 探讨GAPDH从胞浆移位入核内在EPO减轻脑缺血大鼠神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EPO处理组.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TTC染色法观察EPO对脑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用Hoechest-33258和GAPDH免疫组化双染观察EPO对GAPDH核内过表达的影响;用Hoechest-33258免疫荧光观察EPO对缺血半影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 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 h及48 h,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缺血同时开始给予rhEPO( 3000 U/kg,3次/d,腹腔注射)显著减轻缺血脑组织损伤范围、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GAPDH从神经元胞浆移位入核内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结论 GAPDH移位入核内,在rhEPO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小鼠哮喘模型颈静脉-结状神经节内参基因的筛选

    作者:林敏娟;刘晓妍;马洪明;刘升明

    目的 观察12个常用看家基因在正常小鼠和哮喘小鼠颈静脉-结状神经节的表达变化,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为进一步基因表达分析研究得到可信数据提供依据.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制备哮喘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经geNorm及Normfinder程序分析,评价了12个常用看家基因CYC1、UBC、RPL13、YWHAZ、18srRNA、B2M、SDHA、ATP5B、CANX、ACTB、EIF4A2和GAPDH在小鼠颈-结状神经节的表达稳定性. 结果 12个候选看家基因在小鼠神经节的表达差异较大,其中GAPDH、18srRNA、CANX、ACTB和EIF4A2表达相对稳定,而CYC1、UBC和RPL13的表达在两组小鼠神经节变化幅度较大,结合两种分析证实GAPDH是其中稳定的内参基因.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GAPDH是研究哮喘小鼠和正常小鼠颈静脉-结状神经节基因表达的佳内参基因,同时也为进一步认识在不同实验模型确定适宜内参基因的重要性提供依据.

  •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金光哲;巨积辉;李雷;周荣;侯瑞兴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血管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5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指动脉背侧支的起始处外径,走行距离及吻合支情况.1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经氧化铅灌注,分别于灌注后2、4h行X线片摄影,观察指动脉背侧支走行、分布情况.临床上设计切取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共6例6指.结果 指动脉背侧支发出部位比较恒定,分别在近节指中段、近节中远1/3、中节中段及远指间关节平面,其中以近节中远1/3处的皮支发出为恒定,起始处外径约为0.2mm.临床设计游离皮瓣6例6块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美观,感觉恢复S3,对供区损伤小.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解剖恒定,供血可靠,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指腹创面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临床上可依具体情况选择来修复.

  • 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股骨远端骨折及文献回顾

    作者:周植森;谭平先;沈靖南;侯之启;叶淦湖;任绍东;周国新

    目的 探讨应用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代替骨折复位、固定重建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伴有骨质疏松和膝关节炎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给1例61岁老年女性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严重,既往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僵直于15°伸直位,一期行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除,肿瘤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时复查,左膝关节无明显疼痛,屈曲度较约80.左右,已经弃拐行走,步态稍有跛行.结论 应用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代替骨折复位、固定重建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和膝关节炎疾患,术后早期恢复关节活动、负重行走,同时也一期治疗了既往膝关节炎疾患,手术疗效满意.避免了骨折愈合、康复时间长给老年患者不能早期活动、负重行走所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 甲状腺假被膜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檀谊洪;杜国能;肖玉根;陈庞州;严国标;谭东兴;王昆

    目的 研究甲状腺假被膜的解剖学形态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95例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中,观察甲状腺假被膜的解剖学形态,甲状腺假被膜与真被膜、甲状腺血管、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关系.结果 在甲状腺下静脉、中静脉和上血管附着于腺体的部位,甲状腺假被膜呈“系膜”样结构附着在腺体上,切除腺叶后观察“系膜”呈“C”型的延续平面,甲状腺下静脉、中静脉和上血管分别自系膜缘穿出,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甲状旁腺位于“系膜”的“C”型圈内.结论 对甲状腺假被膜的解剖新认识,有助于术者安全的完成甲状腺手术,特别是被膜解剖技术的应用.

  • 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文艺;张丽婷;王朝阳;朱世泽

    目的 分析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方法切除腮腺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折2002~2010年我科施行腮腺肿瘤切除术43例.腮腺浅叶切除31例,腮腺全切除1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下颌缘支逆行法解剖面神经. 结果 全组术后随访10~60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2例术后腮腺瘘,14~23 d痊愈.无永久性面瘫、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沿下颌缘支逆向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肿瘤手术方法解剖标志清楚,容易寻找,可有效降低面瘫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Mammotome乳腺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与解剖学基础

    作者:刘晓珑;金一怡;肖刚;于晓园;刘立新

    目的 探讨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Mammotome手术入路以减少乳房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有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采用放射状入路;11例无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及美容原则采用水平状入路;观察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皮肤瘀血、乳腺局部血肿形成情况,术后6天乳房皮肤感觉.术后哺乳期乳腺分泌受影响情况.结果 采用放射状入路可有效减少乳腺损伤,减少对术后泌乳的影响;采用水平状入路可有效控制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选择麦默通手术入路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但针对乳晕处肿物的手术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关节镜下TightRope绊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彭亮权;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李皓;冯文哲;陆伟;王大平

    目的 回顾分析关节镜下TightRope袢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Rockwood 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关节镜下TightRope袢钢板技术进行治疗,参照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11例均获得随访,据疗效评价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 关节镜下TightRope袢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Ⅲ型及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取得良好效果,是治疗该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 无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吴春辉;邓洁瑜;李建赤;陈小磊;蔡跃波;罗玉琛

    目的 探讨无柄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中近期疗效.方法 对19例中青年股骨头坏死患者19髋采用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述分析.结果 19例患者疗效满意,术后随访6~65个月,按Harris评分为平均(89.4±6.5)分.优13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无柄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中青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患者,中近期疗效好,能有效保存骨量,但远期效果有待长时间观察.

  • 肝总动脉及腹腔干共同缺如1例

    作者:方建超;马建军;李德媛;何巍;曹学辉;李亚;段嘉;杨璐璐

    在解剖1例成年女性整尸过程中,发现其肝总动脉及腹腔干共同缺如(图1),此变异罕见[1],为累积解剖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打开腹腔,见腹主动脉前壁于第1腰椎水平发出肠系膜上动脉,在其上方1.47cm处,腹主动脉前壁发出胃脾动脉干.该动脉干起始处外径4.20 mm,其主干向右上走行,后转折向左行于胰腺上方,延为脾动脉入脾,全长11.35 cm.胃左动脉(外径2.68 mm)在距动脉干起点0.98cm处由动脉干上壁发出,其在贲门处发出一食管支,本干沿胃小弯向右走行10.84 cm后,与胃右动脉吻合,吻合处外径0.86 mm.

  • 双侧臂丛罕见变异1例

    作者:柳新平;孙涛;李京;徐旭东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1例标本双侧臂丛存在多处变异,查阅国内资料,此种情况尚未见报道,为了丰富国人解剖学资料,报道如下.标本为成年男性,体型中等.右侧臂丛有干、束及分支变异(图1).C5及C6前支合成上干,C7、C8及T1前支合成下干,此为双干变异.上、下干各分出前后两股,上干前股长2.75 cm,直径3.0 mm,后股长3.29 cm,直径7.5 mm,后股行程中于1.72cm处分出肩胛上神经,继续下行和下干后股汇合成后束;下干前股长0.6cm,直径6.1mm,后股长1.5 cm,直径4.0 mm.

  • 上腔静脉变异1例

    作者:乔一娴;刘营;谭叶

    笔者在解剖1例成人男尸的过程中,发现其左头臂静脉变异,经查阅资料,未见相关记录.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1].常规方法解剖纵膈时,发现该男性尸体左侧头臂静脉没有注入上腔静脉,而是沿纵膈下行,与主动脉约成直角相交,穿入心包,沿心壁绕行到后方,与心包斜窦相交,移行为冠状窦,有心表面静脉注入.距主动脉弓下缘约11.3 cm,于右心房与下腔静脉的交界处直接注入右心房,形成冠状窦口.

  • 双侧腓肠肌额外头伴起点异常1例

    作者:韩嘉熠;杨瑞;王宇;王斯南;吴樾

    于教学中发现一中年男尸双侧腓肠肌额外头伴起点异常1例.异常的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以肌性结构分别起自股骨内上髁和外上髁.于内侧头以内及外侧头以外,各有两条由腱性结构分别起于股骨内侧髁和外侧髁的额外头.在腓肠肌肌腹移行为腱性的部分,其分为内侧半和外侧半.内侧半呈一尖向下的三角形,由腓肠肌外侧头、内侧头以及内侧额外头构成.

  • 双侧三角肌多肌腹伴肱骨附着位置异常1例

    作者:杨瑞;韩嘉熠;王斯南;王宇;吴樾

    在教学中发现一成年男尸双臂的三角肌多肌腹伴肱骨附着位置异常1例.异常的三角肌由下向上呈10条放射状肌腹.经解剖学追踪发现,三角肌起自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外侧1/3之间.10条肌腹包绕肩关节,由后上向前下旋转走行,后呈一条直线,穿过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之间,止于肱骨干前内侧面,其止点位于胸大肌止点的前下,呈一“√”形.于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内可见头静脉末段.

  •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

    作者:程功文;江会勇;张腊喜;向海鸿;黄纪木;高华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临床少见,易被误诊误治,正确认识ARSA,对指导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2011年8月我院收治1例ARSA误诊为食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60岁,因“吞咽不适5月”,门诊胃镜提示:距切牙25cm处食管后壁有1.0×1.0cm大小黏膜光滑隆起,以“食管平滑肌瘤”於2011年8月收入住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体检未见异常.食管钡餐见食管主动脉弓处外压(图1).胸部CT增强提示食管后异常动脉(图2),CTA三维成像诊断:ARSA(图3).因患者无进食吞咽困难,不影响生活质量,未特殊处理出院.目前随访患者生活状况良好.

  • 拇主要动脉变异1例

    作者:熊胜;巨积辉;李友;侯瑞兴

    作者在为1例左侧全手皮肤脱套伤(近端于尺骨茎突平面,远端至拇指指间关节平面、示、中、环指中节中部平面、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行再植手术时,见其拇主要动脉由鼻咽窝处发出,在第1骨间背侧肌浅面走行,经虎口转至拇指尺侧,直接延续为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与拇指尺侧指固有神经伴行.

  • 四角融合器改良前、后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

    作者:齐保闯;唐辉;范新宇;张美超;朱跃良;李川;徐永清

    目的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NTMA-FCAC)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有限元方法( FEM)建立NTMA-FCAC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根据腕关节掌屈背伸时NTMA-FCAC受力情况模拟加载,分析模型各部分的应力、应变值及分布和压缩刚度.结果 在模拟NTMA-FCAC受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在体臂交界处,其他部分应力分布较为均匀;NTMA-FCAC改良前、后的刚度值接近,在一定范围内均能满足术后腕关节功能锻炼.NTMA-FCAC的刚度较强,能满足四腕骨融合的力学要求.结论 NTMA-FCAC在体臂交界处应力较为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其厚度加强后能很好的应用于临床.

  •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与体位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邹明;张焱;柏广富;骆宇春;刘树坤;赵卫东

    目的 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与体位的关系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讨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在踝关节何种体位上更容易损伤.方法 8只(左、右各4只)新鲜成人小腿,完全暴露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后白踝关节上方20cm横断,上端用牙托粉包埋模拟上胫腓关节.足底自跟骨前方横断,保留距下、距舟、跟骰关节,同样用牙托粉平行足底板包埋置于生物材料实验系统上.固定踝关节于中立、背伸(15°)、跖屈(20°)、内翻(15°)、外翻(20°)、内旋(10°)、外旋(5°)7个体位,逐步缓慢轴向加载500N和外旋方向5N.m扭矩后测出各韧带相对于中立位未受力时的长度变化,计算出各韧带的应变.结果 下胫腓前韧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大和次大,分别为(0.1294±0.0030)、(0.1150±0.0018);下胫腓骨间韧带也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大和次大,分别为(0.1331±0.0030)、(0.1138±0.0053);下胫腓后韧带(包括深层的下胫腓横韧带)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大和次大,分别为(0.0427±0.0016),(0.0285±0.0015),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下胫腓前韧带在内翻位或内翻、跖屈复合体位(即旋后位)时应变大因此受力大更易损伤,同理下胫腓骨间韧带、后韧带也均在内翻位或旋后位时更易损伤.

  •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临床解剖及MRI特点

    作者:梁秋发;王文军;刘文松;王麓山;孟红旗;陈圣龙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解剖及MRI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3例确诊的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解剖、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平均发病年龄18.6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的肌萎缩,前臂呈斜坡样;肌电图显示患者双侧上肢远端肌肉均呈神经源性损害,受损节段多在下颈髓前角细胞;屈颈MRI均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增宽,硬脊膜外间隙内半月形信号影;与正常自愿者比较,在C6椎体上沿水平,MRI自然位和前屈位可显示出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患者脊髓前后径明显缩小(P<0.05). 结论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可能为下颈段脊髓病变,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早期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应早期佩带颈托和避免长时间屈颈位.

  • 骶骨骨折后路横置钢板固定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沈乃刚;尹维刚;史增元;林荣;张楠

    目的 研究后路横置钢板固定骶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采集60例成人正常骨盆CT数据(男30例,女30例),导入Mimics 14.1行三维重建,用MedCAD模拟置钉,观测螺钉位置及毗邻,确定S1~4进钉点.测量钉道长度及其与水平面、冠状面及矢状面的夹角.解剖30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进钉点毗邻.2具成人骨盆标本模拟置钉,经X线验证试验结果.结果 男性内侧钉道长度S1为(32.78±2.10)mm、S2为(28.54±2.67)mm、S3为(18.54± 1.86)mm、S4为(12.58±1.18)mm;女性内侧钉道长度S1为( 31.18±2.52 )mm、S2为(26.00±2.49)mm、S3为(16.79±2.09)mm、S4为(11.19±1.53)mm;男性外侧钉道长度S1为(35.78±1.88)mm、S2为(29.99±2.48)mm、S3为(22.53±2.21)mm、S4为(13.62±1.58)mm;女性外侧钉道长度S1为(33.03 ±2.23)mm、S2为(29.34±3.87)mm、S3为(21.00±2.12)mm、S4为(12.72±1.83)mm;验证结果满意.结论 后路横置钢板可固定骶骨纵形或斜行骨折,从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

  • 人丘脑及相关重要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华;周庭永;钱学华;郑登儒;刘智华;白桂芹;吕发金

    目的 为丘脑及其相关重要结构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和相关测值.方法 采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男17例,女13例),取平行于眦耳线平面制成片厚5mm的连续横断面.各选取丘脑及其相关重要结构所在的3个连续断面,对其进行观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结果 丘脑面积、横径和矢径在性差和侧差方面未见显著性差异.丘脑面积与尾状核头面积、以及与尾状核头横径呈负相关(P<0.05),丘脑横径与尾状核头面积、矢径呈负相关(P<0.05);丘脑长与端脑长、丘脑宽与端脑宽分别呈正相关(P<0.05),左丘脑长与脑型呈负相关(P<0.05),左丘脑型与脑型呈正相关(P<0.05),丘脑夹角与脑型呈正相关(P<0.05),丘脑长与右三角区至前角间距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丘脑形态学是否存在性差与侧差需要进一步探讨,丘脑参数与其相关重要结构参数存在线性关系,相关测值变化可为丘脑形态学变化提供信息.

    关键词: 丘脑 端脑 断面解剖
  • 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髋关节脱位的CT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运平;陈鸿奋;王富明;贾谊;王钢

    目的 探讨基于CT数据建立腰-骶-髂复合体的数字模型,应用数字骨科技术为临床上采用联合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40例正常骨盆CT平扫数据,用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在虚拟的髂骨上模拟髂骨钉的置入,测量不同进钉方向时进钉角度及髂骨钉的解剖参数.结果 进钉方向Ⅰ: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大直径)(6.00±0.84)mm,能置人螺钉的长度(59.97±7.99)mm,TSA(12.48±7.16)°,CSA( 56.41±6.47)°,SSA (29.91±5.55)°.进钉方向Ⅱ: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大直径)(6.95±0.50)mm,能置入螺钉的长度(106.69±8.74)mm,TSA (43.93±6.09)°,CSA (39.25±6.11)°,SSA( 19.24±3.78)°. 结论 数字骨科模型能更好的指导临床上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髋关节脱位.

  • 关节软骨损伤临床治疗新进展

    作者:陈康;王大平;朱伟民

    关节软骨(articular cartilage,AC)缺乏直接的血液供应、淋巴循环和神经支配,并具有低代谢的生理特点,当外伤或疾病而发生缺损时通常不能自行修复,持续发展会导致骨关节炎[1].随着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和社会老龄化等因素,因各种原因导致软骨缺损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寻找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迫在眉睫.目前临床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为刺激关节软骨再生及生物移植技术两大类.

  • 脊柱硬脊膜外腔“膜椎韧带”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本超

    第40版格式解剖学[1]中记载,meningovertebral韧带,将硬脊膜连接到衬在椎管内表面的组织上,在前方和侧方发育的较好,相似的条带把神经根鞘固定在它的通道里,本文暂将其译为“膜椎韧带”.据Newell[2]报道,硬脊膜与椎管壁间的纤维束先由Meckel(1817)和Humphry (1858)报道,Trolard (1888)和Hofmann [3](1889)详细描述了这些纤维条带,随后此韧带冠名Hofmarn韧带,本文译为“霍夫曼韧带”.硬脊膜外是局部麻醉和镇痛时,导管经常要经过的部位,也是脊柱外科进行相关手术时的必经之路,充分了解这一结构对于麻醉及外科医生来说有重要意义.

  • 前下壁入路听小骨标本的设计制作

    作者:陈红浩;马建军;潘子涵;王俊魁;王小芳;王鹏;张佩佩;曹学辉

    听小骨为人体内小的一组骨,含锤骨、砧骨和镫骨,三者相连成骨链将声波由鼓膜经鼓室传至内耳.原态原位听小骨标本在解剖实验教学中十分紧缺,初学者不易正确建立听小骨空间结构模型,对听小骨的相关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制作过程中摸索出由前下壁入路制作听小骨标本的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