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以延长其可利用长度的应用解剖

    作者:韦培湧;吴建中;涂良携;姜苏明;刘金生;陈学群

    目的:探讨将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以延长面神经颅外段(总干)可利用长度,解决颌面部外科手术中面神经总干长度不足问题.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4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头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面神经在颞骨内改道后颅外段延长的可利用长度.结果:①仅作乳突段向外耳道后壁及向颞骨浅面改道,可延长面神经总干长(7.1±0.3)mm.②鼓室段及乳突段联合向外耳道后壁及向颞骨浅面改道,可延长面神经总干长(13.4±0.6)mm,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面神经鼓室段及乳突段联合向外耳道后壁及颞骨浅面改道,能有效延长面神经总干长度,是解决颌面部外科手术中面神经长度不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解剖 颞骨 面神经
  • 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崔林;金正元;金德山

    目的:为除皱术中防止眶上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例防腐固定标本和5例新鲜标本,解剖观察眶上神经的走行、分布及毗邻,分析其分布特点及预防损伤的手术方法.结果:①按分布区域和解剖层次,眶上神经可分为外侧支(深支)、内侧支(浅支);②外侧支包含眶上神经主干和多数分支,以2~3支从眶上孔发出,或以单一束支从眶上孔发出,在走行过程中逐渐发出2~3支.67.7%的内侧支为细小分支,22.3%为单一束支;③眶上神经外侧支的外侧边界可走行在上颞线上,外侧支主干分布在上颞线及其内侧(1.6±0.2)cm范围内.结论:(1)眶上神经位于眶上孔与同侧额结节、上颞线连线间的区域内;(2)在额部除皱术中,合理设计切口,避免在上述区域内的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分离可预防眶上神经损伤.

  • 乙状窦后进路内窥镜手术解剖学研究

    作者:夏寅;李希平;韩德民

    目的:为乙状窦后进路相关内窥镜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30例干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准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利用10具甲醛固定成年头标本模拟内窥镜下乙状窦后进路,验证其可行性.结果:(1)以星点至乳突点连线中点为中心作直径2.0 cm的骨窗适于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结构;(2)内镜下乙状窦后进路可在尽量减少压迫小脑的情况下充分暴露桥脑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精确定位乙状窦后进路骨窗能够大限度减少牵拉小脑,对临床开展锁孔手术有指导意义.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胼胝体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作者:凌雪英;王秀河;刘斯润;宿宝贵;黄力

    目的:描述正常成年人胼胝体的微结构特征,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其微结构评价的价值.方法:对61例健康成年人(20~30岁:男30例,女31例)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DTI使用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在基底节层面,选定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为兴趣区,测量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并做相应统计学处理.结果:在胼胝体膝部,男性的FA值为0.724±0.04,女性的FA值为0.698±0.05,男女胼胝体膝部的各向异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胼胝体压部,男性的FA值为0.716±0.05,女性的FA值为0.695±0.05,男女胼胝体压部的各向异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正常成年男女胼胝体膝、压部神经纤维排列存在差异;(2)DTI可以无创地对活体白质纤维束排列进行定量研究.

  • 下颌骨血供及血管构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廖进民;王兴海;李忠华;刘畅;洪辉文;吴坤成;钟世镇

    目的:研究下颌骨血供及其血管构筑,为下颌骨截骨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5例新鲜头颈部标本,其中8例经颈总动脉注入红色过氯乙烯填充剂,经腐蚀后制成头部血管铸型标本;2例去除部分内侧骨皮质,显示下牙槽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其余5例注入5%明胶墨汁,经脱钙、漂白、乙醇梯度脱水和二甲苯透明后,用水杨酸甲酯继续透明和保存,观察下颌骨膜和骨内的血管构筑.结果:下颌骨内部主要由下牙槽动脉供血;下颌骨表面及骨膜则由下颌骨骨膜动脉和肌动脉骨穿支营养;下颌骨骨膜动脉和肌动脉骨穿支经过下颌骨副孔穿入下颌骨内,与下牙槽动脉分支互相吻合,使下颌骨骨内与骨周围软组织间构成丰富的血管交通构筑.结论:下颌骨截骨手术后移动骨块和施行骨内固定时,要尽量少剥离下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以避免下颌骨发生坏死.

  • 以腓骨短肌腓浅血管为蒂腓骨短肌皮瓣逆行转位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罗滨;丁自海;徐达传;王兴海;李泽龙

    目的:为远端蒂腓骨短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0例(40侧)尸体下肢标本,对腓浅神经、腓浅血管及腓动脉腓骨短肌的营养肌支进行解剖观测,并在3例下肢动脉灌注标本上观察腓动脉及其分支与周围血管吻合情况.结果:(1)腓浅血管、腓浅神经至小腿中下部走行于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间隙中,而后下行于腓骨短肌筋膜表面,在外踝上(10.2±1.9)cm浅出皮下.(2)腓动脉在腓骨中部发出数支弓状动脉,沿途发出2~4支腓骨短肌肌支,这些动脉分别向深部与胫前、胫后动脉,向后与跗外侧动脉、外踝前动脉有交通吻合.结论:以腓骨短肌及腓浅血管远端为蒂的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1/3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

  • 正中神经返支卡压及易损伤部位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林泉;刘志刚;于光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后大鱼际功能恢复不良的原因与返支易损伤部位.方法:对20侧成人新鲜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正中神经返支走行中存在的卡压因素以及易损伤部位.结果:(1)拇短屈肌浅头尺侧存在腱弓及腱纤维束结构,对正中神经返支形成卡压;(2)在屈肌支持带远侧返支与掌腱膜关系密切,在此部位掌腱膜可对返支形成卡压或者术中易误伤返支;(3)走行中返支与拇长屈肌腱和示指屈肌腱存在交叉走行关系.结论:(1)返支走行中存在易卡压因素,治疗腕管综合征时应常规探查松解返支;(2)涉及拇长屈肌腱,示指屈肌腱和掌腱膜手术时,应注意防止损伤返支.

  • 经颅中窝入路内耳道的定位研究

    作者:王永谦;丁美修

    目的:探讨经颅中窝入路确认内耳道的定位方法.方法:12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辨认颧弓根后点、棘孔后唇、锤骨头和内耳道间的位置关系.结果:锤骨头的位置相对恒定,其与颧弓根后点和棘孔后唇距离分别为(19.44±1.48)mm和(17.74±1.32)mm.以颧弓根后点和棘孔为原点,分别在颅中窝做内径18mm弧线,两弧交叉处外侧钻5mm骨孔,即可辨认锤骨头.颧弓根后点至锤骨头连线,向内延长则落在内耳门内外侧界之间,在此磨除岩嵴即可打开内耳道内侧份,内耳门距锤骨头约(19.71±1.97)mm.结论:经颅中窝手术时,锤骨头可作为确认内耳道的安全可靠的解剖标志.

  • 子宫动脉上行支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温菁;孙文娣;王学慧;崔慧珠;沈丽蕴;郭邑;刘健

    目的:为设计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的子宫剥除术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8例新鲜离体子宫连带一侧或双侧附件标本,解剖观测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其各分支的起点外径、位置和分布走行;观察上行支主干与宫壁肌层间紧密度.结果:子宫动脉上行支主干左为(2.81±0.57)mm,右为(2.86±0.56)mm;卵巢支左为(2.00±0.50)mm,右为(1.74±0.51)mm;输卵管支左为(1.33±0.40)mm,右为(1.23±0.43)mm;宫底支左为(1.66±0.39)mm,右为(1.63±0.41)mm.在宫角部上行支的分支分布类型有3型Ⅰ型占58%,Ⅱ型占34%,Ⅲ型占8%;卵巢支分支部位在圆韧带附着子宫角下缘后方至下方3cm之间;上行支主干与宫颈峡部接触较为紧密且呈较大幅度迂曲状,向上行走后逐渐平直且与子宫壁间渐为疏松,至卵巢支分支处大约有0.5 cm.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支管经较粗,且与子宫外壁保持一定间距,经临床实践,在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手术中可完整保留,且不必连带子宫肌层.

  • 枢椎各结构的解剖学部位研究

    作者:侯黎升;贾连顺;谭军;阮狄克;叶晓健;李超;何勍

    目的:明确枢椎各结构的解剖部位.方法:对57例干燥成人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对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薄层扫描,寻找残存的C1~2椎体间连接痕迹.以此为依据,明确枢椎各结构的具体部位.对20例志愿者的枢椎CT三维重建以及MRI图像进行分析,验证前述结论.结果:枢椎前结构的前下方为一三角形的突起部分,皮质较厚,同典型颈椎的椎体相似;两侧的三角形突起与上关节突之间为皮质凹陷区域;CT扫描见枢椎上终板残留位于三角形突起的上方1.2~1.8mm处,呈圆饼形跨越约1.8~2.4mm同齿突的下终板残留结合在一起.位于椎弓侧方的上下关节突间部分以横突孔后结节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内倾角、上倾角大,后者小.前者外壁菲薄,多数有滋养血管孔存在,而后者内外侧皮质厚度较一致.结论:枢椎的椎体为位于前结构下方的三角形突起部分,椎弓根位于上关节突与椎体之间,椎弓侧方为上下关节突之间的连接部分,被横突孔后结节分为横突孔内界及峡部两个部分,后者为典型Hangman骨折的部位.

    关键词: 枢椎 解剖 影像学
  • 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杨军;徐永清

    目的:为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修复小腿下端皮肤及跟腱缺损和术前判断肌皮瓣能修复的范围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30侧下肢标本,模拟腓肠肌皮瓣的切取,观察双蒂腓肠肌皮瓣中腓肠肌及其神经、血管的形态和毗邻关系,观测肌皮瓣能向下滑动的距离.结果:腓肠肌的动脉有4种类型:Ⅰ.腓肠内、外侧动脉单独发支,占56.7%;Ⅱ.腓肠内、外侧动脉单独发支,而一侧有来源于对侧动脉的分支直接入肌,占23.3%;Ⅲ.腓肠内、外侧动脉共干占10%;Ⅳ.腓肠内、外侧动脉单独发支,但有一侧为两支,占10%.神经分支形式有6种类型:Ⅰ.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单独发支,占36.7%;Ⅱ.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共干,占20%;Ⅲ.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与比目鱼肌支共干,占20%;Ⅳ.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共干,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与比目鱼肌支共干,占13.3%;Ⅴ.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共干,占6.7%;Ⅵ.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共干,占3.3%.皮瓣向下滑动的平均大距离为(9.2±0.9)cm.结论:双蒂腓肠肌皮瓣适合于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切取时需要注意神经、血管有不同的类型并做相应的处理,肌皮瓣能修复的平均大长度为(9.2±0.9)cm.

  • 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彭珍山;彭田红;肖建忠;陈胜华;谭建国

    目的:探讨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例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长度、神经束、血供等.摹拟带血供腕部正中神经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术.结果:①正中神经腕部长度为7.8 cm(7.5~8.1 cm).神经束数为19~27束,以感觉束为主,感觉束位于尺侧,运动束和混合束位于桡侧.感觉束无损伤分离长度为10.0~14.0 cm.正中神经营养动脉距桡骨茎突上方6.2 cm(6.1~6.6 cm)处发自桡动脉,长度为5.7 cm(5.1~6.1 cm),起始外径为1.2 mm(1.1~1.4 mm).②尺神经腕部长度为9.4 cm(8.9~9.7 cm),神经束数为14~19束,感觉束和运动束大致相等.感觉束位于掌挠侧,运动束位于背尺侧.结论: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具有可行性.

  • 臂内侧入路臂丛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崔成立;尹维刚;史增元;刘秀清;刘元山

    目的:为臂内侧入路臂丛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①尸体解剖观测臂内侧血管神经鞘;②模拟注射造影剂后X线造影和CT扫描观察造影剂扩散范围;③选择合适病例临床应用.结果:①臂内侧血管神经鞘与腋鞘相通;②臂内侧血管神经鞘注射有色液体后,鞘内各主要神经干均被染色;③造影剂可以于臂内侧鞘内向上、向下扩散;④临床应用225例,成功211例,成功率93.8%.结论:臂内侧入路臂丛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麻醉.

  • 前床突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张光霁

    目的:了解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方法:用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正常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前床突及其邻近结构.结果:视神经长度,前床突切除前为(9.5±1.8)mm,切除后为(21.3±2.9)mm;颈内动脉长度,切除前为(9.9±2.0)mm,切除后为(13.8±2.5)mm;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的宽度,切除前为(3.6±1.0)mm和切除后为(12.5±2.3)mm.前床突切除后所获得床突间隙几何空间的外侧横截面积为(2.1±0.3)cm2.结论:(1)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床突间隙,增加了手术操作空间;(2)前床突切除后在显露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的大宽度方面能增加3~4倍的显露;(3)可充分显露颈内动脉床突下段,增加了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有利于该区域病变的处理.

  • 髋关节冠状断层影像解剖学

    作者:王义龙;马兆龙;张小卫;李月英;王唯析;张峰昌

    目的:为髋关节疾患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冠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成年男性右髋部标本5例(新鲜3,常规固定2),先以解剖骨性标志画线,1例先作髋部冠状位MR]扫描,所有标本冻硬后,切制髋部冠状断层标本.结果:观察每一断层标本髋关节的主要结构、股骨头韧带、髂股韧带和其周围组织的形态,位置、毗邻的特征及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测量结果如下:股骨头垂直径41.2 mm,冠状径42.9 mm,髋臼冠状径52.7 mm,髋臼深度29.6 mm,股骨头及髋臼关节软骨厚各为3.3 mm与2.5 mm,股骨头韧带长25.1 mm,厚2.6mm,髂股韧带厚7.7mm.结论:髋关节的冠状断层解剖各结构形态、位置及变化规律,为临床骨科、影像学及髋关节镜技术诊断与治疗髋关节疾患,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依据.

  • 胎儿肛管微血管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振富;钟震亚;陈克功;王守安;刘月霞;张辉

    目的:研究胎儿肛管微血管的分布特点,为探讨肛门缺血性改变提供微血管的形态依据.方法:墨汁灌注,组织揭层透明铺片及组织切片,光镜下测量胎儿肛管肛门内括约肌及肛膜下区毛细血管网眼密度.结果:胎儿肛管在后中线处肛门内括约肌和粘膜下层存在毛细血管低密度区;肛门内括约肌里微动脉网的干动脉-肌束间动脉走行方向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括约肌强度收缩易压迫肌束间动脉,致血供不足.结论:肛管后中线处血供不良和肛门内括约肌痉挛也许是原发性肛裂好发于后连合处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胎儿 肛管 微血管
  • 神经生长液对兔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作者:张俊芳;周鸣鸣;刘梅;丁斐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液(nerve growth decoction,NGD)促进兔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大耳白兔40只,雌雄各半,行腓总神经夹伤术.实验分为五组:NGD低、中、高剂量组,弥可保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口服给药四周后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NGD高、中剂量组和弥可保组在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再生髓鞘计数均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P<0.01).超微结构观察给药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生长液能促进损伤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 肺癌组织内肺动脉供血活体灌注观察

    作者:高从敬;叶福林;张南征;朱斌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内肺动脉动态供血情况.方法:选择未作任何化疗栓塞的5例肺癌患者,根据普通X线、CT、MRI及肺叶分段定位,按照肺叶分段原理,结扎肺动脉之前,肺动脉内注入美蓝溶液5~10ml,术后将取出的肺叶作连续厚切片,组织块厚约5 mm.并用数码机连续摄片.结果:肺癌组织呈分叶状,癌巢间肿瘤血管染色密集,呈血湖状,主要集中在肿瘤的中央部,癌叶内亦见点状肿瘤血管分布,但相对较少,肿瘤与正常肺组织间肿瘤血管相对稀疏.结论:通过肿癌组织肺动脉注射美蓝溶液,进一步证实了肺癌组织内肺动脉参与供血.

  • 豚鼠窦房结动脉及其含NOS和NPY能神经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王庆志;毛光兰;黄美贤;廖华;文小军;郭志坤

    目的:观察豚鼠窦房结动脉及其受一氧化氮能和神经肽Y能神经支配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一氧化氮合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标记含NOS、NPY能神经.结果:10例窦房结动脉位于窦房结边缘,2例贯穿窦房结实质,管径相对较粗,管壁层次完整,周围细胞分布与其不密切;含NOS、NPY能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网状攀附于窦房结动脉血管壁.结论:豚鼠窦房结动脉多数位于其边缘并受丰富的NOS和NPY能神经支配,对调节窦房结血液供应可能有重要作用.

  • 退变腰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贾长青;柏树令;朱小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椎问盘退变病因病理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60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6个月后行透射电镜观察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分析.结果:椎间盘内有细胞凋亡的发生,椎间盘细胞凋亡发生率:实验组为(34.0±2.9)%,对照组为(28.0±2.8)%.退变椎间盘内细胞凋亡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退变椎间盘内细胞有较高的凋亡率,且有明显的部位差异,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有关.

  • 右侧肾动静脉及睾丸动静脉变异1例

    作者:吴小程;陈飞;周山;欧阳静娥;朱星红;王美英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有3条右肾静脉和两条右睾丸静脉,并且右睾丸动脉起点和右睾丸静脉静脉汇入处,以及右肾动脉的行程上均有变异.此类多变异共存现象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 双侧肩胛提肌变异1例

    作者:孙永琨;周立;王志勇;冯伟;郭义威

    笔者在对一具年龄约55岁女性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其肩胛提肌有4个肌腹,且有一肌束止点变异,经查阅文献资料,本例所见异常未见记载,现报道如下:

  • 肾动脉少见变异1例

    作者:吴坤成;刘畅;李泽宇;王兴海

    在解剖一具成年女性标本时,见其两侧肾动脉起始、走行和分支异常,均有副肾动脉的变异(图1),此种变异较少见,报道如下:

  • 先天性双手指伸肌缺如伴双侧翼状肩畸形1例

    作者:朱敏;钟桂午;薛静;陈日景

    患者男性,17岁,为第2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1岁前无高热、惊厥等病史.家族中未发现有类似疾病及其它遗传病史.l岁时被父母发现双侧手指不能自行伸直,双手无伸指功能,未作进一步诊治.1997年7月15日因双手功能差,影响日常功能生活而就诊.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后应灵敏.全身未见有色素沉着、毛发异常生长.前臂背侧无肌性隆起,轻度凹陷,双手呈对称性爪型外观(图1).腕掌背侧未触及伸肌腱.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肌力Ⅴ级.拇长、短伸肌,拇长展肌,指总伸肌示指固有伸肌,小指固有伸肌肌力0级.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手内在肌及屈肌未见异常.双上肢伸直推墙试验,双侧肩胛骨明显后凸,呈现典型"翼状肩"(图2).双上肢上举轻度受限.脊柱、双下肢活动自如,全面查体未发现其它畸形.入院诊断为:(1)小儿麻痹后遗症:①双手伸指肌完全性瘫痪;②双翼状肩畸形.(2)双手先天性伸肌缺如.(3)双侧先天性翼状肩畸形.1997年7月19日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行伸指肌重建术,术中取左前臂背侧远端1/3部"S"形切口,长约13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后,自桡侧起,依次探查.术中见腕关节处伸肌支持带及6个腱鞘缺如,未见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拇长展肌腱、示指固有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指伸肌腱均缺如(图3).探查完成后,按术前设计,切取足部伸肌腱修复伸肌腱缺损,分别利用桡侧伸腕长肌、尺侧腕伸肌、掌长肌、尺侧屈腕肌重建手部伸屈功能.术后经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有明显改善,疗效满意.双侧翼状肩畸形因患者无手术意愿,未作探查.

  • 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于金河;李增炎;彭阿钦;张奉琪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 cm处截骨去除1 cm骨块,使骨块可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骨折后桡骨短缩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随着桡骨短缩的增加,舟骨的接触面积无显著变化(P>0.01),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月骨的接触面积轻度增加,接触应力显著增大(P<0.01),桡骨短缩≥4 mm时即有显著变化,桡骨短缩≥4~6 mm造成尺骨撞击三角骨.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短缩4mm以上时,接触应力有显著变化,影响腕关节功能.

  • 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李凭跃;尹庆水;夏虹;吴增辉;昌耘冰;艾福志;张余;赵卫东;李鉴轶

    目的:评价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6具新鲜C0~C4颈椎标本,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损伤组(按Levine-Edwards诊断标准制成Ⅲ型Hangman骨折模型);③C2、3前路AO锁定钢板内固定组;④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组顺序测试其三维运动范围(ROM)并进行对比.结果:内固定组ROM值均小于损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内固定组各ROM值明显小于C2、2前路钢板固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2、3椎弓根侧块钢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明显强于C2、3前路钢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 枢椎齿突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美超;张志凌;夏虹;赵卫东

    目的:建立枢椎的三维有限元(距)模型,探讨在前、后方不同载荷下齿突的不同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方法:对一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CT扫描,层厚1 mm,扫描图像转换后输入微机,通过软件PRO/E重建枢椎的三维立体模型,再转入有限元软件MARK并赋予此模型物理材料属性,然后模拟齿突骨折的受力条件,在齿突中性矢状面对齿突施加不同角度的载荷,分析各种条件下枢椎模型的应力、应变分布,探讨相应条件下可能导致的枢椎齿突骨折类型.结果:(1)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下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上部斜贯穿至后下部;对于齿突前部斜向后上方载荷,应力集中区从齿突前下部斜贯穿至后上部;齿突腰部始终保持高应力;(2)在齿突后部载荷下,其应力集中情况与前部载荷相似,不过应力集中区位置有所偏下.结论:(1)在齿突中性矢状面,齿突前部载荷容易导致齿突腰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Ⅱ型骨折,也可能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2)齿突后部载荷更容易导致基底部发生断裂,形成枢椎齿突Ⅲ型骨折.

  • 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冯占辉;晏勇

    大脑功能区的定位一直是基础研究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一种新型无损伤技术,为大脑功能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fMRI以其高分辨成像技术适时反应脑神经活动时的功能变化,藉以了解在生命状态下大脑不同区域的主要功能和疾病时的功能改变.这是目前人们所掌握的唯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人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手段.广义上fMRI方法包括脑血流测定技术、脑代谢测定技术、神经纤维示踪技术.从时空分辨率、无侵入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考虑,目前应用广泛的是属于血流测定技术的BOLD效应fMRI.本文对功能磁共振的原理以及其在大脑躯体运动功能、躯体感觉功能、视觉功能、听觉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生物染料技术在检测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

    作者:李贵宝;张卫民;刘执玉

    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 node,SLN)系指接受原发肿瘤部位淋巴引流的第一级淋巴结,先反映肿瘤的转移情况,是进行病理学检查和指导是否需要进行广泛淋巴结清除术有价值的淋巴结.自从Cabanas[1]于1977年首次将其引入肿瘤治疗以来,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技术已在许多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目前文献所报道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差别较大,前哨淋巴结检测成功率除了与病人因素外,还与操作者技术和前哨淋巴结暴露的难易程度及选择的病理学检查方法等有关.本文重点介绍活体淋巴组织注射、蓝染淋巴结技术,旨在推广普该项技术方法,提高SLN检出率,降低SLN假阴性率.

  • 《外科与放射解剖学》杂志文题摘要(2004年第26卷第3期)

    作者:刘晓静

    l.Anterior process of the calcaneus : a clinical-radiological contribution to anatomical vocabulary W. A. Golder临床放射学对解剖词汇的贡献-跟骨前突在目前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科书中,跟骨前部作为一个骨性标志尚未见确切的描述,然而,跟骨作为大的跗骨,其各种类型的骨折均可能累及此处.外科和放射科医生都意识到跟骨创伤会向前外侧延伸,因此其前部作为名词"跟骨前突"在教科书中应该被统一提及.

  •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组织工程学协调发展

    作者:朴英杰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一词早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87年正式提出和确定的.种子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和组织构建技术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组织工程的提出和建立虽然只有10多年的时间,但已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展.

  • 国际骨坏死及髋关节疾病研讨会暨第三期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讲习班

    作者:

  • 改良纤维蛋白胶软骨细胞复合物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力;李奇;唐银丽;田京;张辉

    目的:研究改良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和标准纤维蛋白胶细胞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分离3周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并体外单层培养,将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加入纤维蛋白胶(FG)中,构建标准FG细胞复合物和改良FG细胞复合物.(2)体外培养后植入动物模型体内,A,B组缺损内分别植入标准FG细胞复合物和改良FG细胞复合物,C组为空白对照.术后分期取材,对新生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氨基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改良FG细胞组新生软骨在组织学特性上与正常软骨相似,修复效果优于标准组.结论:在纤维蛋白胶中加入抑肽酶和氨甲环酸,可使FG降解速度与软骨细胞基质形成速度同步,提高了软骨修复质量.

  • 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体内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健;肖祥池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MSC)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体内异位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将SD大鼠来源的MSC与同种异体的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后植入SD大鼠背部竖脊肌肌膜内,分别于术后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大鼠,标本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标本自术后第3周ALP活性起就表现出阳性,第4周MSC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体内大量成骨.结论:MSC与骨基质明胶复合培养体内异位成骨完全可行的.

  • SD大鼠骨基质明胶吸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文雄;李健;程立明;李树浓

    目的:探讨大鼠骨基质明胶吸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第5代(P5)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Hoeschst 33344(sigma)荧光杂料标记后,调配制成的1×106个/ml细胞浓度后与骨基质明胶(BMG)共同培养6 h,然后植入SD大鼠双侧胫骨的实验性骨缺损中(A组),同时作胫骨骨缺损单纯BMG植入(B组),无植入物(C组)两组对照.术后8周处死,取骨缺损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其中A组行荧光染料标记测定以确认骨缺损区的骨痂是否来源于MSCs.结果:①A组:胫骨骨缺损区可见大量新生不规则骨纤维组织、软骨及纤维骨痂填充,可见骨细胞、骨组织和骨小梁,已形成骨髓腔.②B组:胫骨骨缺损区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少量新生不规则骨纤维组织及骨骼肌组织,伴有多核巨细胞和少量炎性细胞,缺损区边缘带有骨痂组织.③C组:胫骨骨缺损区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及骨骼肌组织填充生长,伴有多核巨细胞和少量炎性细胞,缺损区边缘带有少量骨痂组织.荧光染色鉴定确认胫骨骨缺损区的骨痂来源于MSCs.结论:大鼠骨基质明胶吸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具有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 改良雪旺细胞传代培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俊;武雷;黄涛;余磊;邱小忠;廖华;陆云涛;刘晓静;秦建强

    目的:采用改良传代法进行雪旺细胞培养,以获取大量纯净的雪旺细胞用于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研究.方法:采用4~5 d SD乳鼠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运用双酶消化法结合单酶消化法进行雪旺细胞的原代培养.5~7 d后,采用单酶快速消化离心法进行传代培养,同时纯化雪旺细胞.结果:SABC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和计数板计数,改良传代法使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纯度达98%左右,两种方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MTT检测雪旺细胞生存和增殖时间延长1~2周左右.结论:与传统的传代培养方法相比,改良法既省时又避免了外源性物质如Ara-C对雪旺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有利于雪旺细胞活力和纯度的提高.

  • 腺病毒介导hIGF-1基因转染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黄建荣;沈慧勇;黄东生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insulin-like growthfactor,hIGF-1)基因转染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hIG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进行PCR、Western blot鉴定.体外培养人胚胎软骨细胞,用处于对数增长期的第3代软骨细胞进行实验.分别转染1、10、100及500不同感染复数单位(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Ad/hIGF-1,用PBS做阴性对照,hIGF-1生长因子(100μg/L)做阳性对照,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组别软骨细胞吸光度.结果:第2代重组腺病毒上清液中PCR鉴定含有hIGF-1基因,Western blot证实Ad/hIGF-1表达成熟的hIGF-1生长因子.不同病毒滴度转染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存在量效依赖关系,100 MOI软骨细胞吸光度约为对照组3倍,1 MOI与10 MOI、500 MOI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近似;PBS组随着细胞体外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增殖下降,hIGF-1生长因子、hIGF-1基因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存在时效关系,72 h达到峰值.结论:Ad/hIGF-1基因转染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存在量效、时效依赖关系.

  • 二氧化锗诱导L6成肌细胞株的MyoD基因表达

    作者:邱小忠;余磊;张黎声;廖华;秦建强;杨俊;欧阳钧

    目的:探讨成肌细胞的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二氧化锗(GeO2)处理大鼠的成肌细胞系L6,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利用MTT分析GeO2对成肌细胞的影响,用RT-PCR检测MyoD基因表达.结果:发现Geo2在损伤成肌细胞的同时,能够诱导MyoD基因的表达,表明MyoD基因在线粒体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MyoD基因表达的增强是线粒体肌病中骨骼肌萎缩的一个信号分子,MyoD基因表达有可能成为线粒体肌病检测的参考指标.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