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下颌骨内侧面副孔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学雷;张建斌;刘学敏;李德明;李和平;杨永强

    目的:观测下颌骨内侧面副孔的数量与分布,探讨其与肿瘤浸润的关系.方法:将74块下颌骨内侧面分为2区6部,在10~2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区、部的副孔数量及分布规律.结果:副孔数量在不同的标本上相差很大,平均为(78.7±34.4)个.上区的副孔数比下区的少,在上区,下颌切迹部副孔数量多,其次为髁突部和冠突部;在下区,中部副孔数量多,其次为上部和下部.在下颌孔的内侧面副孔的出现率高(99.3%),其次为两侧的颏结节(72.8%)、颏结节上方的正中孔(68.9%)及二腹肌窝(66.2%).结论:副孔为肿瘤由骨皮质表面进入网状骨质提供了直接通路,在下颌孔的内侧面及沿下颌管出现的副孔使这个区域易受肿瘤播散的侵及.

    关键词: 下颌骨 副孔 肿瘤
  • 肾静脉以下段下腔静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学利;赵渝;时德

    目的:为涉及下腔静脉肾静脉以下段的手术提供该段下腔静脉及属支的解剖学数据.方法:对42例成人尸体标本下腔静脉的肾静脉以下段进行解剖和测量.结果:该段下腔静脉长(13.03±1.76)cm,宽(2.34±0.33)cm.静脉属支为(8.74±2.02)支,其中前壁有66.3%,上段有66.3%.右睾丸(卵巢)静脉83.3%开口于前壁,距左肾静脉开口上缘平面(3.56±0.85)cm.未见有腰升静脉,28.6%例数的腰静脉与奇静脉或半奇静脉相连.腰静脉不成对且与腰动脉数目不相等,有63.8%的腰动脉有腰静脉伴行.结论:下腔静脉肾静脉以下段的属支多而复杂,手术时应特别注意该段下腔静脉的上段及后壁.右睾丸(卵巢)静脉位置较稳定,可作为临床标志.传统概念的腰升静脉并不存在,有关腰静脉的传统描述与实际出入较大.

  • 带血供第2跖骨底移植重建外踝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俞立新;高建明;吴水培

    目的:为第2跖骨底移植重建外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骨骼标本上,对第2跖骨底及外踝进行形态学测量,术中观察第2跖骨底的主要血供来源.结果:第2跖骨底、外踝形态比较,横径:第2跖骨底为(1.5±0.2)cm,外踝为(1.9±0.3)cm,跖骨体为(0.9±0.1)cm,腓骨下段为(1.1±0.1)cm.长度:第2跖骨底为(2.3±0.2)cm,外踝为(3.4±0.3 )cm.矢状径:第2跖骨底为(2.1±0.2)cm,外踝为(2.7±0.3)cm.结论:第2跖骨底与外踝形态相似,设计带足背血管的第2跖骨底转位修复外踝具有可行性,临床已应用6例,效果满意.

  • 鼻背断层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兵;徐达传

    目的:为进一步确认隆鼻术假体植入的佳层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0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和5例新鲜成人头部标本逐层解剖的基础上,2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制作鼻部矢状面和横断面标本,从矢状断面和横断面观察鼻背的解剖层次特点.结果:⑴在鼻背筋膜下存在一薄的疏松结缔组织层,与骨膜之间为一潜在间隙.⑵鼻背分为软骨部和骨性部.软骨部主要由2块鼻外侧软骨组成,向上与鼻骨相连.骨性部由2块鼻骨、额骨鼻突和上颌骨鼻突共同构成.在鼻背骨与骨之间,软骨与软骨之间,骨与软骨之间均为缝隙连接,其表面的骨膜较薄并伸入到缝隙连接中,因此鼻背的骨膜(软骨膜)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而不是完整的一块.结论:假体理想的植入层次是鼻背筋膜下疏松组织层与骨膜之间(植入在骨膜的表面),而在鼻根部可少许植入在额骨鼻突的骨膜下.

  • Chiari畸形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小红;鲍修风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病理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术前MRI检查和术中探查研究128例Chiari畸形的解剖特点,并据此选择手术方式.对96例合并脊髓空洞患者及13例无脊髓空洞但硬膜束带明显者行颅后窝、C1、C2减压加硬膜成形术,19例无脊髓空洞但有临床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者行单纯颅后窝、C1、C2减压.结果:128例中全部有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96例(75%),颅底凹陷53例(41%),寰枕融合36例(28%),硬膜束带109例(85%),横窦下移50例(39%),枕窦粗大21例(16%),蛛网膜下腔粘连80例(63%),小脑下后动脉下移60例(47%).手术总有效率92%.结论:Chiari畸形病变并不仅限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常合并寰枕区骨质、硬脑膜、蛛网膜、血管、脑室及脑池等结构的异常,手术时应详细了解病变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 闭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海杰;王枚博;李奇;解家英

    目的:探讨淋巴结染色在闭孔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作用.方法:在56例(112侧)成人尸体标本,观察闭孔淋巴结的形态、分布及其与闭孔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毗邻关系.将20例宫颈癌病人分为淋巴结染色组和对照组.在淋巴结染色组,子宫颈注射0.3%叶绿素,显示闭孔淋巴结.结果:闭孔淋巴结1~3个,体积较小,主要分布于闭孔血管神经的上段周围和闭膜管内口处.在87侧标本(78%),闭孔血管神经的排列关系自前而后为神经、动脉、静脉.出现异常闭孔动脉(13%)、异常闭孔静脉(4%)和闭孔疝(61%).在宫颈癌病人,淋巴结染色组切除闭孔淋巴结的数目比对照组多.结论:闭孔淋巴结体积较小,位置较深,且与闭孔血管神经毗邻密切.经子宫颈注射叶绿素可有效地提高闭孔淋巴结的清除率.

  • 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永轶;胡俊清;钟震亚;陈克功

    目的:为探讨Legg-Perthes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巨微解剖、血管透明、组织切片、造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45例胎儿、新生儿及儿童的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途径、骨内微血管构筑特点进行观察.结果:(1)髋关节骨外静脉包括:旋股内、外侧静脉,闭孔静脉,臀上、下静脉,颈后静脉,髂腰静脉,股骨头韧带静脉,颈升静脉;骨内静脉包括:前、后、上、下骺静脉,内骺静脉,前、后、上、下干骺静脉.关节囊内存在丰富的滑膜下静脉网,髋关节周围形成两个彼此有吻合的环状结构.(2)一条微动脉一般有两条微静脉伴行,微静脉间有丰富的横行吻合支,在微动脉移行为毛细血管的部位,常可见到环形缩窄.结论:(1)Legg-Perthes病与股骨头、颈静脉回流障碍密切相关.(2)根据股骨头、颈骨内外静脉回流特点,Legg-Perthes病可以设计骨内、外双重介入治疗,骨内、囊内静脉搭桥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案.

  • 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陈振光;张发惠;徐达传;谭金海;郑和平;陶圣祥

    目的:为切取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的髂骨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臀中肌支的走行、分支和分布.结果:臀中肌支入肌点距髂前上棘平面下方约5 cm,入肌后臀中肌支主干与纵轴呈35°~40°夹角行向髂骨后上方,沿途分出诸升支以第一升支为优势支.结论:设计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含双营养支髂骨瓣的改良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和骨瓣血供丰富等特点.

  • 经海绵窦脑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尹嘉;曹瑞华;丁学华;廖建春;张光霁;楼美清;骆纯;卢亦成

    目的:了解与海绵窦相关的脑神经走行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关系,为经该区的直接显微手术提供依据.方法:用3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海绵窦内脑神经(CN)及周围结构直接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经海绵窦的脑神经在后面大多在外侧壁,较易分辨,Parkinson切口前限可从动眼神经入口平面延长到前床突(ACP)尖平面.脑神经向前则行走于ACP下缘,经床突间隙(CS)入路磨除ACP时极易损伤,其中以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距离近,在ACP根部,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均紧贴ACP根部底层硬膜入眶,距离分别只有(0.64±0.22)mm (0.26~1.08 mm)和(0.55±0.06)mm (0.16~0.96 mm).结论:为途经海绵窦外侧壁手术入路和经CS手术磨除ACP时避免损伤脑神经提供了显微解剖学资料.

  • 正常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意义

    作者:李树华;曲胜;董莘;石洪金;董卫东;赵海涛;王桂茹;于永强

    目的: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为临床服务.方法: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男115、女110),采用Philips Tomoscan AV Expander E1螺旋CT,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失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以单侧95%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在上呼吸道各个扫描平面,绝大多数气道的形状均为横椭圆形,冠状径大于失状径,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中,失状径大于冠状径者分别占总人数的3.11%、10.67%、0.8%和0%.各年龄组间比较,绝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不显著,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除软腭后区外,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故分别制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正常范围.结论: 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以及正常范围的确定为临床判定OSAS患者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的部位提供了客观依据,男性OSAS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有其相关的生理基础.

  • 下颌下淋巴结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赵士杰;陈钢;汪亚晴

    目的:研究下颌下淋巴结的分布状况,为临床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57侧成人头颈部标本进行观测分析,并对6侧新生儿下颌下腺进行序列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成人及新生儿标本中均未见腺内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数目多为3个,其中腺上、腺前、腺后和腺深群淋巴结数目分别占标本淋巴结总数的59.4%、24.2%、15.2%、1.2%;从分布区域看,腺上群淋巴结出现率高(100%),其次依次为腺前群(61.4%)、腺后群(38.6%)和腺深群(3.5%).结论:对下颌下淋巴结进行分群研究,为临床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并对此术式是否一定要摘除下颌下腺提出了建议.由于腺内淋巴结存在的机率极小,在较早期的口腔癌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可考虑保留下颌下腺及其功能,但需注意清扫干净腺周各群淋巴结.

  • 斜坡区断层与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丁自海;于春江;田德润;李云生;于春水

    目的:探讨斜坡区各结构的形态及相互间的毗邻关系,为斜坡区相关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①使用大脑切片机,对4个尸头标本切制0.5~1.0mm显微断层切片,对斜坡区及周围结构进行观测;②对30个颅底斜坡区进行显微解剖观测.结果:斜坡区与脑桥、延髓腹侧及第Ⅴ~Ⅻ对脑神经关系密切,两侧毗邻破裂孔、颈内动脉、内耳门及颈静脉孔.斜坡长40.5 mm,可分为上、中、下斜坡三部.两破裂孔、两颈内动脉、两内耳门、两颈静脉孔间小间距分别为20.2、14.0、30.5和23.3 mm.结论:了解斜破区各结构的形态及相互间的毗邻关系,可提高该区相关手术时的安全度和成功率.

  • 颞肌与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晚期面瘫的应用解剖

    作者:齐向东;胡志奇

    目的:通过分组进行人类颞区组织的应用解剖学研究,阐明颞区帽状腱膜、颞肌复合组织瓣动力修复晚期面瘫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15具乳胶灌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颞区标本,分层进行局部解剖观察,精确记录筋膜、肌肉组织的血管神经分布.结果:颞区组织从浅入深分为:颞浅筋膜、颞深筋膜和颞肌,帽状腱膜是颞浅筋膜的向上延伸,各层均有独立的神经血管支配,并且互相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颞肌的显微解剖显示其有三条独立的血管神经束.结论:晚期面瘫眼、鼻和口三个部位畸形的动力矫正可选用颞肌独立的三条神经血管束与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一期完成.

  • 股前外侧部皮瓣的进一步解剖学研究--高位皮动脉与皮瓣血供的分型

    作者:徐达传;阮默;张春;熊绍虎;汪新民;钟世镇

    目的:研究股前外侧皮瓣高位皮动脉及皮瓣的血供类型.方法:在 5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部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记录高位皮动脉的出现率、来源动脉、位置及其走行,分析股前外侧部皮动脉的分布规律.结果:高位皮动脉出现率为58%(29侧,34支),其中发自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占10%(5侧)、横支的占44%(22侧)和降支根部的占4%(2侧).无高位皮动脉出现时,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皮动脉营养皮瓣,降支皮动脉浅出点在髂髌连线附近,可定为正常型(21侧,42%).出现高位皮动脉时,降支发出的皮动脉位置偏低,管径较细,皮瓣的血供可分为降支皮动脉主要型(18侧,36%)、均匀分布型(6侧,12%)和高位皮动脉支主要型(5侧,10%).结论:高位皮动脉出现率高,分布具有规律性,可作为股前外侧部皮瓣血管蒂的补充.

  • 大脑外侧窝池蝶部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守森;章翔;张发惠;王如密;郑和平;谢汉国;张锡增;荆俊杰

    目的:研究大脑外侧窝池蝶部的显微解剖及其手术意义.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8侧标本大脑外侧窝池蝶部的解剖结构.结果:大脑外侧窝池蝶部位于蝶骨嵴后下方及额、颞叶之间,顶壁为后眶回下面的软膜,底壁为颞叶上面,后极为上下壁软膜的反折线.池内侧端宽大,57.%同颈动脉池间存在象片性的隔膜.池内静脉变异较大,大脑中浅静脉多行走于池的前上部,大脑中深静脉行于M1段后下面或穿行于池中.池内纤维小梁少者仅10余条,多者纵横交错达30~50条.35.7%池的上、下壁在M1段中1/3前方,通过短而密的纤维片膜相粘合.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中,切开大脑外侧窝池前壁时,不易伤及M1段主干.大脑外侧窝池蝶部的列脉约1/4有蛛网膜鞘包裹,勿当作蛛网膜切断,可以其饱满的管状鞘膜索样鉴别.分开大脑外侧窝池蝶部上、下壁时,小区域粘合处宜沿切线方向锐性切开.大脑外侧窝池与颈动脉池间的隔膜不是池内侧端的可靠标志.

  •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作者:田顺亮;贺生;范真;王海鑫;刘荣志

    目的:为八髎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我们测量了30例骶骨标本,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1~2,3~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根据统计分析,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取得了1~2,3~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1孔>2孔>4孔>3孔.结论: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脊髓血管胚胎发生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鸿祺;凌锋;李萌;支兴龙;缪中荣;宋庆斌;夏家骝;陈莉;田珑

    目的:观察人胚胎脊髓血管的发生发育过程;分析胚胎脊髓血管的结构特征以及与成人脊髓血管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胎龄30 d~28周的胚胎及胎儿、新生儿和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对脊髓血管胚胎各期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神经管未闭合时,周围的间充质内已出现了毛细血管网,逐渐向基板和翼板集中,并沿神经根走行,进出椎管,每一节段均有两对,左右对称.表面的毛细血管垂直向脊髓内发出分支,部分分化成各级动、静脉,并在髓内发出分支,构成毛细血管网.原基板外周的毛细血管网随脊髓的生长,形成了脊髓前动脉纵轴.颈髓前动脉多保持双干结构.脊髓后动脉为双干,在外侧方.胎龄3个月以上的胎儿脊髓血管已与成人大致相仿.结论:脊髓前动脉在胎龄8周时,胸腰段就已经融合为一条.颈髓的脊髓前动脉多为双干,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胎龄3个月以上的胎儿脊髓表面血管形态已经与成人大致相仿.脊髓血管是神经管周围间充质中的毛细血管网随着脊髓的生长,通过相互融合和不均衡退化等机制,逐渐演化过来的.

    关键词: 脊髓 血管 胚胎 解剖学
  • 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对胫骨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建;杨志明;秦廷武;解慧琪

    目的:探讨培养软骨植入胫骨干骺端缺损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对胫骨生长的影响.方法:自3周龄兔关节软骨分离软骨细胞,经离心管培养2周形成软骨.于16只12周龄新西兰兔右侧胫骨近端生长板下方1.5 mm处造成边缘性缺损,移植培养软骨.左侧胫骨未作手术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6、12周进行组织学和X线摄片检查.结果:6周时胫骨近端生长板变窄,其下方6 mm处形成薄层软骨或不规则软骨块,缺乏生长板柱状细胞排列结构.大量新骨形成和植入区皮质骨增厚.12周时生长板基本闭合,干骺端结构正常,无软骨.双下肢X线摄片显示双侧胫骨发育无差异(P>0.05).结论:培养软骨植入干骺端可以维持组织性质,但不具有生长板结构和生长能力.

  • 大鼠松果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廖华;余磊;熊绍虎;徐达传;钟世镇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条件下松果体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无菌技术手术显微镜下剥离、收集乳鼠松果体,胰酶消化分离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四唑盐比色测定细胞活性和增殖,Hortega染色及5-HT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松果体细胞及其功能状态.结果: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旺盛的松果体细胞,细胞的生长倍增时间为第9d,第10d达高峰.Hortega染色后松果体细胞呈黑色,5-HT免疫阳性细胞占培养细胞的决大部分.在生存期内,阳性细胞数量恒定,不因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结论:体外培养可获得有增殖潜力的松果体细胞,细胞在体外功能活跃,其活性不因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寰椎枕骨化对枕颈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青;贾连顺;陈雄生;钮心刚;丁祖泉;杨国标

    目的:建立人类寰椎枕骨化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阐明寰椎枕骨化畸形对枕颈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制作人类寰椎枕骨化实验模型,分别对标本和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确定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运动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标本比较,模型的枕寰关节各轴向的运动几近消失(P<0.001),大的运动参数是后伸运动范围,仅0.21°.寰枢关节屈曲运动的弹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11.71°和15.55°增加至16.63°和21.04°,相差显著(P<0.05),旋转运动的中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36.88°和48.24°增加至41.70°和52.24°,相差显著(P<0.05),屈曲运动的中性区、旋转运动的弹性区及后伸和侧曲运动各运动参数均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1.寰椎枕骨化畸形造成寰枕关节运动丧失,寰枢关节的负荷和旋转不稳定趋势增加,容易导致寰椎横韧带退变、松弛和寰枢关节不稳.2.建议对寰椎枕骨化畸形的患者密切观察,证实寰枢关节临床不稳,尽早手术融合.

  • 国产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马为民;钟世镇;余斌;徐明球

    目的:测定股骨交锁髓内钉锁钉的生物力学变化,分析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锁钉位点.方法:取成人全长新鲜股骨标本6例,远端用牙托粉包埋固定,安装交锁髓内钉与锁钉,于MTS试验机轴向加载0~1000 N,速度为50 N/s.每1标本模拟6个状态:a正常股骨;b骨折愈合;c稳定骨折;d稳定骨折、远端1枚锁钉固定;e不稳定骨折;f不稳定骨折、远端1枚锁钉固定.结果:各种状态下近端锁钉间应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远端锁钉之间应变存在显著差异(P<0.05);远端锁钉间应变除a及c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远端仅1枚锁钉固定时应变增大,第3枚锁钉在所有状态间应变均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折线远端的锁钉易发生断裂,尤其是靠近骨折线者;尽量以2枚锁钉固定远端并远离骨折线.

  • 横向连接装置在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中的作用

    作者:丁宇;阮狄克;黄文华;赵卫东;张勇

    目的:评价横向连接装置在腰椎后路内固定器械中的作用,进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应用6具新鲜腰骶椎尸体标本,在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模拟人体脊柱活动,分别测定腰椎不稳、予以短节段经椎弓根CD器械固定(应用或不应用横向连接杆)不同状态下L4~5节段运动范围(ROM).随后将安装CD后的标本试件在858Mini Bionix-MTS多轴实验机上模拟人体生理活动行1500次疲劳运动,并测定相应节段的ROM.结果:①安装CD内固定后,应用横向连接杆(DTT)组与不应用横向连接杆(NDTT)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位时L4~5 节段ROM小于完整结构组,但轴向旋转时无DTT组ROM大于完整结构组;②疲劳试验后DTT组与无DTT组ROM均增加,而DTT组在各方向的ROM值均明显小于NDTT组.结论:横向连接装置可明显增强失稳脊椎内固定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稳定性.

  • 手部A2滑车的解剖学及Ⅱc亚区内肌腱的滑动

    作者:汤锦波;侍德;谢仁国;崔志明;徐燕

    目的:研究手部指屈肌腱功能为重要的A2滑车的解剖学及其所在区域(Ⅱc亚区)内肌腱的滑动.方法:本研究采用10只成人尸体手共40个手指,观察A2滑车的位置,并测定其长度、管径的垂直高度和横径;测定指深、浅屈肌腱由Ⅱb亚区向A2滑车区域以及A2滑车向Ⅱd亚区的滑动幅度.切开10个中指测定A2滑车近侧半或远侧半时手指屈曲度总和.结果:A2滑车位于的节指骨中部和近侧A2滑车长度为近节指骨长度的2/3.A2滑车的中部口径是为细小,在手指完全屈曲时,几乎整个长度的Ⅱc亚区内指深屈腱滑动至Ⅱd亚区,切开A2滑车近侧或远侧半对手指屈曲功能影响很小.结论:A2滑车的解剖学位置和形态特殊,A2滑车中远部份为细缩,部分切开A2滑车对肌腱功能影响不明显.本研究还提示Ⅱd亚区鞘管对Ⅱc亚区内肌腱功能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肌腱 腱鞘 解剖 分区
  • 单双侧小关节分级切除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靳安民;袁野;曹虹;童斌辉

    目的:研究单双侧小关节部分和全部切除对腰椎稳定性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腰椎活动节段(L3~L4)的数学力学模型.结果:全部切除L3~L4节段间小关节,椎间盘纤维环的大应力由0.72 MPa上升为0.81 MPa.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在单、双侧小关节切除时有明显增大,其突出的倾向表现在轴向旋转和后伸旋转时,而前屈时小.结论:小关节不同程度切除后,腰椎活动节段纤维环大Von Mises应力的变化与其相对应的活动范围的变化呈明显的相关性.一侧小关节主要是限制活动节段向外侧扭转和向对侧弯,而对同侧的限制作用则较小.

  • 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作者:刘树伟

    功能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内禀光学成像等断层影像技术能直视活体脑的解剖和功能变化,能在屏幕上看到人脑的思维活动,从而将我们推向了绘制人类思维图像(mapping the human mind)的时代.现就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 肩关节影像解剖

    作者:杨朝湘;倪才方;丁乙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大因而也是容易遭受损伤的关节.各类肩关节创伤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以往对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借助临床检查和肩部X线检查,包括X线肩关节造影.随着CT及核磁共振扫描仪的出现及其在肩关节成像方面的应用,使肩关节疾病诊断有了有力的手段.尤其是核磁共振常规成像(MRI)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的核磁共振肩关节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MRA)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肩关节软组织和骨的病变,特别是盂肱关节内的关节囊-盂唇-韧带结构.从而能够准确、无创伤地对肩袖撕裂、盂唇撕脱等肩关节复杂性疾病作出诊断[1,2].本文就以磁共振成像为主的肩关节影像解剖作一综述.

  •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研究进展

    作者:傅小宽;徐达传

    90年代初,有几位国外学者重新研究了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发现围绕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对皮肤血供有重要作用,提出了神经皮瓣(neurocutaneous flap)的概念[1,2].近,Nakajima等[3]发现,四肢浅静脉也有一套营养血管系统,这套血管系统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系统相似.这样,在有浅静脉、皮神经或浅静脉与皮神经伴行的部位,都可切取相应的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单纯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概念已不足以反映皮瓣血供的实质,有必要提出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概念.

  • 皮瓣手术致局部神经牵拉伤2例

    作者:林立;谭雄进;闫英伟;金明新

    皮瓣转移或移植不但可以一期覆盖创面,还可以在治疗感染性创面、慢性骨髓炎等方面发挥作用.皮瓣转移或移植术,成为许多创伤骨科医生所应该掌握的一门不可或缺的技术.既往对皮瓣转移或移植术的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上,而对供区因手术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却甚少注意.本文报道2个病例,以供同道参考,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异常1例

    作者:曲永松;刘润涛;裴燕芳;王志雯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异常,现报道如下:右颈外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由颈总动脉分出,伴颈内动脉的内侧上行,其长度1.71 cm,起始处的外径9.1 mm.在颈外动脉起始处上方0.25 cm处,自其前壁发出一动脉干,长0.38 cm,起始处外径3.3 mm,此动脉干末端分出2个分支(附图):一为甲状腺上动脉,其走向前下方分布于喉和甲状腺的上部,其起始处外径为1.5 mm;一为舌动脉,其先向后外然后呈"U"字型急转向前,穿舌骨舌肌分布于舌,其起始处外径为1.7 mm.

  • 旋前圆肌三头及尺动脉走行异常1例

    作者:汪新民;阮默

    旋前圆肌起端为肱、尺二头,偶有三头现出,三头为肱、尺头兼具斜索头或肌间隔头或二头肌腱膜头;尺动脉经旋前圆肌尺头的深面穿过,经肱、尺二头之间的少见.作者在对一成年男性尸体制作上肢教学标本时,见其双上肢旋前圆肌为三头并有尺动脉走行变异,这两种变异同时存在很少见,报道如下.

  • 旋肱后动脉降支延续为桡侧副动脉1例

    作者:汪新民;阮默

    旋肱后动脉降支延续为桡侧副动脉少见,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右侧旋肱后、肱深动脉分支、走行变异,报道如下.

  • 冠状动脉右缘支与前降支交通1例

    作者:王兴海

    左右冠状动脉吻合较多见,但右缘支与前降支之间的交通则少见.笔者在修洁一心肺型标本时,见其右缘支与前降支之间有一交通动脉,报道如下:

  • 高位桡动脉及Ⅲ型肌皮神经变异1例

    作者:李鉴轶;刘晓静;尹东;吴玉鹏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统计,高位桡动脉的出现率为6.15%,但大多起自肱动脉,起自腋动脉的高位桡动脉仅占1.09%.作者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同时存在高位桡动脉及Ⅲ型肌皮神经两种变异,现报道如下:

  • 闭孔疝1例

    作者:姚友生;任国良

    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在左侧盆腔股凹的后方,相当闭膜管内口处发现闭孔疝疝囊颈,边缘轻度隆起(附图).此疝囊颈(大小为0.8 cm×0.9 cm)连接疝囊,斜向前下方,伸入闭膜管,在卵圆窝深部达耻骨肌深面.闭膜管长约3 cm,管径0.8 cm.此管上外界为耻骨上支闭孔沟,下内界为坚韧的闭孔膜上缘.闭孔神经和血管通过闭膜官时紧接疝囊,由后外侧行向前内侧,出骨盆达股部.疝囊中无肠袢,推测为生前嵌入的肠袢已自行回纳.

  • 国人咽部解剖结构测量及解剖关系指数

    作者:彭玉成;谢允平;朱杭军;孙爱华

    咽腔解剖结构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关系密切,研究文献早有报道[1~3],但见解不一.关于中国人咽部尸体解剖结构的测量,至今尚未见报道.作者根据人体各部解剖结构都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比例关系的设想,和国内外对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4~5],设计了咽腔的测量项目及标准,对30具中国人正常咽部尸体解剖结构及咽腔测量,并做量化解剖比例关系(称之为解剖关系指数)计算,探讨其临床意义.

  • 小儿异位睾丸8例

    作者:贺晓伟;庄曦

    目的:对小儿异位睾丸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8例异位睾丸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外型7例,腹内型1例,均行睾丸复位固定术.随访3~7年,无异常发现.结论:异位睾丸在发病机制,解剖位置,精索、睾丸状况均不同于睾丸未降,但在处理上都应尽早手术,行睾丸复位固定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异位 睾丸 小儿
  • 肌皮神经变异1例

    作者:曲永松;吕美玲;刘润涛

    经复习有关文献,张克劬依肌皮神经的发起部位和支数将肌皮神经的发起类型分为5类,其中由外侧束和正中神经共同发出者占2.78%.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肌皮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

  • 迷走神经与舌下神经、C2前支交通1例

    作者:安月勇;曲永松;韩文祥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颈袢缺如(附图),现报道如下:该例左侧舌下神经经舌下神经管出颅后伴颈部血管、副神经、迷走神经下行,在第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0.4 cm处发出第1交通支行向下外,于第2颈椎横突末端下方1.8 cm处与迷走神经相连,此交通支起始处横径1.4 mm,长1.4 cm.舌下神经在发出第1交通支下方0.6 cm处发出舌下神经降支,此分支起始处横径1.2 mm,长6.9 cm,经颈内、外动脉的外前方行向下前,抵止胸骨甲状肌上部,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甲状肌上部和胸骨舌骨肌.

  • 骨间前动脉发尺动脉腕上皮支的变异

    作者:徐德洪;邢进峰

    作者在参加2002年全国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习班解剖时,发现1例(双侧)尺动脉腕上皮支由骨间前动脉发出,现报道如下.

  • 桡动脉和头静脉异常1例

    作者:韩文祥;安月勇;曲永松

    作者在解剖1具中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桡动脉和头静脉异常,现报道如下:该例右侧肱动脉在背阔肌下缘续于腋动脉,沿肱二头肌的内侧下行2.14 cm后分出肱深动脉,肱深动脉横径3.4 mm,在肱深动脉发出处下方0.84 cm处肱动脉高位发出桡动脉(图1),桡动脉起始处横径3.1 mm,其与1条静脉共同伴正中神经的前外侧行向前下越过肱二头肌腱膜的浅面进入前臂,其在臂部未发出分支,在前臂桡动脉行程正常,周围伴行有2条桡静脉,2条桡静脉在桡骨茎突平面合成1条静脉伴行于桡动脉的臂部部分注入肱静脉,其注入处横径5.1 mm.肱动脉本干伴正中神经后内侧在肱二头肌内侧继续下行,在平桡骨颈高度延为尺动脉.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樊仕才;江振华;朱青安;万黎;赵卫东;钟世镇

    目的:完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5具新鲜胸腰段脊柱(T9~L5)标本随机选取10个椎体节段行椎体成形术,观察PMMA在椎体内分布并进行椎体压缩试验.临床选择4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0个椎体节段均穿刺顺利;PMMA骨水泥在椎体内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有1例出现椎体后静脉窦渗漏;椎体成形术后抗压强度由(2197±355)N增加至(4861+1109)N;临床治疗4例患者疗效好,未出现椎体外漏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靠;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疗效.

  • 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厂杰;庄炜华;曾辉

    目的:报道尺骨头进针固定尺骨骨折的解剖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7具14侧成人上肢标本,测量尺骨茎突的长度.以尺侧腕伸肌腱沟内缘2 mm尺骨茎突远端以上15 mm处为进针点,测量该点到尺神经手背支的距离、该点在前后两侧到尺骨头环状关节面的距离.以该点进针模拟手术并试用于临床.结果:①尺骨茎突长为(6.0±1.2) mm;②进针点与尺神经手背支距离为(14.1±3.8)mm;③进针点在前后两侧到尺骨头环状关节面的距离分别为(16.7±0.7) mm、(16.6±1.1) mm,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差异(P>0.05);④术后随访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自尺骨头背侧进针能避免传统的从尺骨鹰嘴进针的并发症,且钢针尾部不影响前臂的旋转运动和腕关节活动.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