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关系

    作者:姜平;钟世镇;徐达传;高建华

    目的:阐明面神经额支的定义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6具防腐和2具新鲜成人尸体头部标本分别进行显微解剖和组织切片,观测面神经额支穿出腮腺的位置点、数目以及与颞部软组织层次的关系.结果:⑴面神经颞支有(2.6±0.8)支,其中额支有(2.1±0.7)支,颞支在耳屏间切迹前(17.6±5.2)、上(7.2±2.3)㎜处出腮腺上缘;⑵在颧弓表面,面神经额支与颞浅血管走行在与颞浅筋膜及骨膜结合紧密的疏松结缔组织层中;在颞部,颞浅血管浅出至颞浅筋膜的浅面并被其包绕,而额支始终紧贴颞浅筋膜深面走行在疏松结缔组织中.结论:⑴面神经额支是支配额肌的颞支之一,分布到骨性额部即颧额缝以上、冠状缝与颞上线相交点以前的区域.⑵在颧弓-颞部的皮下脂肪层与颞浅筋膜之间,或在颧弓骨膜下-颞深筋膜浅层深面解剖分离不易损伤面神经额支.

  • 牙槽孔及其毗邻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商维荣;顾亚军;王春艳;崔洪宇

    目的:为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50具成人颅骨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弯制弧形注射针头,为50例患者进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结果:牙槽孔距颧下嵴起始部距离,左侧(21.54±3.05) mm;右侧(20.91±2.50) mm.牙槽孔距颧下嵴起始部的弧长,左侧(20.91±2.50)mm.牙槽孔距颧下嵴起始部的弧长,左侧(23.28±1.64) mm;右侧(22.94±1.68) mm.结论:以牙槽孔至颧下嵴起始部的弧长和弦长为标准弯制注射针头,采用口内注射法进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为98%.

  • 计算机辅助模拟耳科乳突根治术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合新;许庚;虞春堂;钟世镇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从影像学的角度探讨颞骨内部特殊结构的形态学特征及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手术的可能性.方法:6人(12侧)应用GE Hispeed CT/i,按照合适的螺旋扫描参数对面神经、内听道、耳蜗、半规管、乙状窦、后颅窝底板和颈静脉窝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的结构还原于颅骨的位置,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模拟乳突根治手术.结果:重建的组织结构精确、形象、直观.进行乳突根治的模拟手术,步骤明确,与常规的手术有极相似特性.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的CT三维结构重建并进行模拟手术,对制定耳科手术计划有重要的意义.

  • 正常股骨近端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汪伟;王岩;崔健

    目的:通过CT测量正常国人股骨大体形态参数,为假体设计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60例国人进行股骨近端CT扫描,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股骨头直径、offset、头位置、颈干角、皮质厚度及闪烁系数(canal flare index, CFI)等参数进行测量、比较.结果:①小转子区域,均可见到自后内侧股骨距部突出的皮质骨样板状结构,对于维持生物固定型假体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股骨参数与白种人相比较,在offset、股骨头中心位置及颈干角等参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③截骨平面股骨内径与股骨近端及峡部内径有很强的相关性;④年龄与皮质厚度有强的相关性(r=0.6601, P<0.01),随着年龄增长,髓腔内径逐渐增大;⑤干骺闪烁系数(metaphyseal canal flare index, MCFI)对于股骨近端形态变化的描述更为合理.结论:股骨形态复杂多样,有必要设计符合国人的假体,提出与假体相关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股骨 测量 CT 假体
  • 经皮穿刺封堵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纪荣明;李玉泉;秦永文;赵仙先;姜宗来

    目的:为经皮穿刺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封堵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测量38例(男25,女13)正常成年人的心标本的室间隔膜部及周围结构.结果:室间隔膜部的形态可分为三角型、圆型和椭圆型;各型的出现率分别为58%(22例)、23.7%(9例)和18.3%(7例).室间隔膜部在左室面的高度为(8.79±2.27) mm.右室面高度为(6.43±1.43) mm.室间隔膜部的长度为(9.37±2.52) mm.室间隔膜部上、下、前、后方和中点的厚度分别为(0.80±0.19) mm、(0.70±0.16) mm、(0.78±0.28) mm、(0.75±0.15) mm和(0.52±0.13) mm.结论:室间隔膜部以三角型为主,多位于室上嵴的后缘,膜部的左室面高于右室面和靠近右室面,建议封堵器的左室面的面积应大于右室面.

  • 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启旭;乔群;陈宗基;严义坪;刘志飞;赵振河;殷凤仪;王亚荣

    目的: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 20 侧成人下肢标本铅丹乳胶液动脉灌注,运用各种方法观察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分支分布,分析以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形成感觉皮瓣的可行性.结果:股外侧皮神经,股中间皮神经,股内侧皮神经解剖恒定,有内外两套血管系统,与皮下诸层次血管网互相沟通,构成股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结论:股前及股外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可设计不同形式的岛状皮瓣对会阴部组织器官缺损进行感觉性修复重建.

  • 骨盆手术防止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阮默;徐达传;殷学民;汪新民;熊绍虎

    目的:为骨盆手术防止股外侧皮神经盆内段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5具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察股外侧皮神经的起源、行程及分支,测量神经出盆点与髂前上棘中心点的距离.结果:①股外侧皮神经出盆点位置的解剖变异较大,根据神经出盆点与髂前上棘的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②股外侧皮神经72%从腹股沟韧带深面穿出,28%穿行于腹股沟韧带中.穿出点距髂前上棘的距离为(1.02±0.88)cm.③股外侧皮神经穿过腹股沟韧带并被阔筋膜包裹,形成了股外侧皮神经的远侧固定点.结论:(1)腹股沟韧带及阔筋膜对股外侧皮神经的固定作用是骨盆手术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的解剖学因素.(2)术中神经预防性松解是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关键.

  • 右肺肺段间平面在肺段切除术中的意义

    作者:王佑怀;李兴富;李勇;徐锐;汤桂成

    目的:为右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8个成人右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以寻找、分离其"自然分裂线"的方法,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尖前切迹、第1肋压迹和裂间嵴的出现率分别为91.7%,77.1%和93.8%,尖前切迹能被分离的占64.6%;②中叶"中副裂"的出现率为72.9%,能分离的占64.6%;③下叶"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60.4%和72.9%,"底前副裂"能分离的占62.5%.结论:尖前切迹、"中副裂"、"底前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 眶上裂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作者:朱国臣;韩卉;石献忠;朱有余

    目的:为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 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①观测30例(60侧)成人头颅干标本SOF骨性结构;②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15例(3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SOF区穿行神经、血管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①SOF外侧壁上、下半边夹角144.27°±20.03°;②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 mm;③动眼神经上支至SOF内侧壁(1.83±0.62) mm;④滑车神经紧贴Zinn腱环外侧入SOF;⑤眼上静脉海绵窦段具有静脉窦结构.结论:SOF区穿行神经、血管位置的观测,对临床开展SOF区手术有参考意义.

  • Dorello管区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邱明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目的:为Dorello管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20倍手术显微镜下,对30例成人头颅Dorello管区进行观测;并应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Dorello管区横、矢状及冠状薄层塑化切片.结果:Dorello管位于岩斜静脉腔内,Dorello管直径为(1.93±0.62) mm,长(5.09±1.50) mm;Gruber韧带长度为(10.97±1.85) mm,宽为(3.72±1.03) mm.Dorello管区生物塑化薄层切片可清楚显示Dorello管的解剖结构.结论:本文结果可指导与Dorello管相关的颅底外科手术,以免损伤重要神经和血管.Dorello管区塑化薄片与显微解剖所见有良好对应关系,并可直接与MRI图像进行对照,为Dorello管区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

  • 软骨终板形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关系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顾洪生;刘尚礼;马若凡;李春海;沈慧勇;黄东生;唐春雷

    目的:探讨软骨终板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方法:40例无脊柱疾患与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自L4上缘至S2上缘;扫描条件:140 kV,345 mAs,FOV 160 mm,层厚1 mm,螺距1.0,Pitch 1.0,无间隔重建.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再在MPR重建的基础之上行曲面重建(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测量软骨终板的大矢状径、横径、面积、周径与形状. 结果:(1)软骨终板的形态与椎间盘突出症密切相关(P均<0.01);(2)男性患者L4、5和L5、S1,女性患者L5、S1的椎间盘面积与椎间盘突出症相关(P<0.05). 结论: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形态与椎间盘突出症密切相关.

  • 鞍区蛛网膜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作者:吕健;朱贤立

    目的:了解鞍区蛛网膜的解剖学特点,为鞍区病变的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解剖和观察8例脑标本鞍区蛛网膜.结果:鞍区蛛网膜包括颈内动脉内侧蛛网膜、颈内动脉外侧蛛网膜、后交通蛛网膜、脉络膜前蛛网膜、大脑前蛛网膜、视交叉蛛网膜、Liliequist膜、外侧裂蛛网膜、嗅神经蛛网膜、基底动脉分叉蛛网膜、后穿蛛网膜和动眼神经外侧蛛网膜,分割鞍区蛛网膜下腔 ,与下丘脑和动眼神经关系密切.结论:(1)颅内蛛网膜分为颅底蛛网膜、凸面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2)鞍区蛛网膜与下丘脑关系密切,手术时强调锐性分离;(3)鞍区蛛网膜汇聚于动眼神经,为术中解剖和保护动眼神经提供了可靠的界面.

  • 远外侧经枕髁手术入路防止椎动脉损伤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洪正;刘窗溪;刘健;杨华;韩国强

    目的:为远外侧经枕髁入路手术保护椎动提供较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应用20具(40侧)成人尸头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研究.结果:寰椎横突、第2颈神经前支、肩胛提肌、椎动脉周围静脉丛、头外侧直肌为确认第2、3段椎动脉的重要标志.寰、枢椎横突孔间距左侧为(15.3±1.6) mm,右侧(15.8±2.2)mm;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距椎动脉入硬脑膜口处左侧(21.6±2.0) mm,右侧(21.5±2.0) mm;椎动脉于寰椎后弓上方向后呈弓形弯曲,其外侧跨度左侧(17.9±3.2) mm,右侧(17.7±3.2) mm;内侧跨度左侧(9.8±2.5) mm,右侧(9.8±2.2) mm;向后距椎板高左侧(7.4±2.3) mm,右侧(6.3±3.3) mm.结论:熟悉椎动脉第2、3、4段的毗邻关系及解剖标志,对保护椎动脉、安全地施行远外侧经枕髁入路手术至关重要.

  • 蝶窦的CT与断层解剖比较研究

    作者:鞠学红;高培福;冯蕾;吕信昭;王金平;李若葆

    目的:为有关蝶窦手术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方法:采用CT技术和断层解剖方法对15例尸头和50例颅骨标本蝶窦的形态、类型、径线、毗邻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蝶窦的前后径大于上下径,上壁和前壁较薄,下壁和后壁较厚.在蝶窦CT水平层面上可清楚显示其气化类型,前、后壁,两侧壁及中隔的位置、厚度、毗邻;在冠状层面上可显示上、下壁的厚度及上壁与垂体、颈内动脉的关系.蝶窦内可见管型视神经管隆起和管型颈内动脉隆起,其出现率分别为23.8%和21.9%.视神经管隆起仅见于发育良好的鞍前型和全鞍型蝶窦.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的后壁较薄,薄者仅为0.6 mm.结论:蝶窦的气化程度差异较大,视神经、颈内动脉可向窦腔内突入.发育良好的枕鞍型和全鞍型蝶窦与脑干间仅隔以纸样薄骨板.经蝶窦入路手术,应控制手术操作范围,避免损伤毗邻结构.

    关键词: 蝶窦 断层解剖 CT
  • 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的应用解剖

    作者:盛成;吴建;郁波;蒋志毅

    目的:观察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方法:对60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进行解剖观察,并结合全部标本的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气化情况.结果:120侧标本气化眶顶骨板的有36.7%(44侧),其中气化整个眶顶者36.4%(16侧),气化部分眶顶者63.6%(28侧),气化眶顶的前颅底骨质内侧缘及外侧缘骨壁厚度分别为(0.3±0.1) mm (0.1~0.4 mm)和(0.2±0.1) mm(0.1~0.3 mm),无气化的前颅底骨质骨壁厚度为(0.9±0.3)mm (0.4~1.8 mm);CT扫描显示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结果与解剖观察一致.结论:了解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对预防鼻微创手术颅内及眶内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额窦 筛窦 气化 解剖学
  • 胸大肌腹部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作者:范飞;严义坪;滕东明

    目的:为在整形外科领域中更加合理和有效地使用胸大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2例(24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的胸大肌血管、神经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胸大肌腹部在形态学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全长22.7 cm,中段宽6.0 cm,中段厚3.3 mm,腱长3.2 cm;动脉外径1.98 mm,起点至肌门长度4.9 cm;神经的横径1.71 mm,从起点至肌门的长度5.5 cm.结论:单独地使用胸大肌腹部不仅存在可能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 左外叶活体肝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蒲淼水;钟世镇;李忠华;石瑾

    目的:模拟左外叶活体肝移植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切取方法.方法:解剖正常人肝脏标本30具,观察肝脏铸型标本30具,测量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长度、管径及属支或分支分布情况.结果:左外叶门静脉的血供来自门静脉左支,主要为左外叶上段门静脉支、左外叶下段门静脉支;动脉主要来源于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肝中动脉,偶有迷走动脉支;胆道引流属支有左外叶上段胆管支、左外叶下段胆管支.结论:左外叶解剖变异较多,活体取肝前应仔细研究其结构特点,设计合理的切取模式;对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支需行必要的整形,以便与受体相应的管道进行吻合.

  • 腘腓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作者:宣芸;于春水;李云生

    目的:观察国人腘腓韧带的形态及特点,探讨其对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采用50侧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对腘腓韧带的形态、位置、大小、起止点、走行、毗邻关系和紧张度进行观测.结果:腘腓韧带是位于膝后外侧部关节囊外的一个斜方形的致密纤维束,起自腓骨头尖,向内上方连接到腘肌腱.其后内侧缘长度为(7.75±2.00)mm,前外侧缘长度为(14.59±2.84)mm,宽度为(8.56±1.52)mm,厚度为(2.93±0.44)mm.该韧带恒定存在,在膝伸直、外旋、内翻时紧张.结论:腘腓韧带对维持膝后外侧稳定起重要作用.

  • 小腿肌间隙皮支血管与肌间组织解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增涛;丁自海

    目的:研究肌间隙皮瓣皮支血管与肌间组织的解剖关系,探索更安全、合理的皮瓣切取模式.方法:尸体解剖和在手术中观察肌间隙皮支与肌间组织的关系.结果:①肌间隙皮支血管从肌间组织的侧方爬行而非从其中间穿行;②从肌间组织的一侧(血管爬行侧)能清楚地看到皮支血管走行及其穿深筋膜浅出点,而从另一侧看不清或看不到;③某些肌间隙肌间组织两侧皆有血管爬行,但其两侧皮支血管分属不同的主干血管;④肌间隙皮支血管与其主干血管同处于肌间组织的一侧.结论:皮瓣切取时,先从皮支血管穿出侧解剖游离,能更容易地找出皮支血管,提高皮瓣切取的成功率.

  • 人发角蛋白植入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与形态的影响

    作者:杨迎暴;朴英杰;乔东仿;徐锡金;路艳蒙;傅文玉;胡庆柳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植入人发角蛋白(human hair keratin, HHK)对动物行为学影响及其对损伤脊髓的形态学影响与HHK本身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重物下落撞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在损伤处移植入HHK,分别于植入后5、10、15、20、25、30 d进行行为学检查,于20 d与30 d脊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HHK植入后在30 d内对大鼠的行为学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没有统计学意义,但HHK可降解吸收融入损伤的脊髓组织,而受损伤的脊髓组织中可见大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与巨噬细胞浸润、神经纤维与髓鞘朗革非氏细胞.结论:HHK可能在脊髓损伤后的修复与重建中起作用.

  • 离心作用测定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及其初步应用

    作者:熊绍虎;廖华;余磊;赵金梅;秦廷武;欧阳钧;原林;钟世镇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细胞与材料间黏附力的方法.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基于离心力在转速一定时与半径成正比的原理.医用石膏制备培养皿固定装置,于培养皿底制备材料薄膜(包括有PLGA,PLGA+COL I,PLGA+COL I+FN),待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悬液与其作用一定时间后,一定转速开动离心机.测定未脱落细胞斑的半径R,取均值.结果:上述三种材料表面未脱落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圆斑半径(R)分别为7.96、15.11、26.10mm,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⑴ R的变化可反映细胞与材料间粘附力的改变.⑵利用离心作用检测细胞与材料间的粘附力是可行的,尤其适用于同一种细胞与不同材料间粘附力的比较.⑶ COL I 和FN的使用可以增加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与PLGA间的粘附.

  • NaOH消蚀骨基质材料的研制及其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作者:陈铎;王学礼;张煜;苏玉红;张琳

    目的:制备骨基质支架并与自体红骨髓联合移植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探讨该支架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NaOH消蚀技术,制备出家兔骨细胞外基质支架,行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相容性实验,并与自体红骨髓联合移植于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通过X线、生物力学等检查,比较其联合红骨髓及单纯支架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1)经NaOH消蚀处理后,骨组织中的细胞成分被彻底清除,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纤维仍维持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无明显排异反应且可降解吸收.(2)支架+自体红骨髓修复骨缺损,4周即出现成骨现象,8周可修复骨缺损;单纯支架移植,约在12周修复.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复合红骨髓组抗压强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此方法制备的骨基质材料与红骨髓联合,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理想的骨组织工程天然载体.

  • 高频电刀对家兔活体皮肤组织作用的观察

    作者:李爱华;富克远;李德贤;陈耀武;施丽君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和汽化作用对皮肤组织结构的作用.方法:用高频电极在不同输出功率时测定大白家兔活体皮肤组织的电流强度,灼伤中心区汽化深度和汽化表面积,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离创缘0~6 mm邻近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随着电流输出功率的增强,皮肤组织的电流强度,中心区汽化深度和汽化表面积也随之增加,光镜和电镜下电流对不同距离的皮肤组织结构的损伤是不相同的,创缘部位和邻近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了热凝固性改变,损伤程度随着离中心区距离的延长而减弱,但在 4 mm邻近处仍有较明显的损伤性改变.结论:用高频电刀操作时应注意对邻近组织的损伤性作用,为减少损伤应严格注意操作时所用的电流强度和对组织的电灼时间.

  • 正常腕关节运动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永清;钟世镇;朱青安;赵卫东;李忠华;石瑾;李主一

    目的:确定远近侧列主要腕骨在腕关节屈伸和桡、尺偏活动时的角度变化大小.方法:24侧新鲜青年男性上肢标本用于实验.将标本进行处理后,被动活动腕关节,使其作屈曲、背伸、桡偏和尺偏运动.12侧标本采用克氏针量角器直接测量,另12侧标本采用计算机立体视觉分析.结果:腕关节屈曲时,舟骨屈曲52.0°±11.0°,月骨屈曲34.5°±10.4°,三角骨屈曲41.8°±11.7°;腕关节背伸时,舟骨背伸43.4°±10.8°,月骨背伸27.0°±8.3°,三角骨背伸32.0°±6.7°;腕关节桡偏时,舟骨桡偏7.0°±5.2°,月骨桡偏7.1°±2.2°,三角骨桡偏16.1°±5.6°;腕关节尺偏时,舟骨尺偏20.4°±3.1°,月骨尺偏20.3°±2.5°,三角骨尺偏27.5°±6.0°.结论:腕关节屈伸运动时,近侧列腕骨的角度相差很大,其中舟骨屈伸角度大,三角骨次之,月骨角度小.远侧列腕骨的角度运动很相近,可以看作是一个运动单位,各腕骨屈伸运动时有轻度的旋转和尺桡偏运动.腕关节作桡尺偏运动时,舟骨和月骨运动相近,而三角骨的尺桡偏大.在桡偏的同时,近侧列腕骨有轻度的背伸和旋转;在尺偏的同时,近侧列腕骨有轻度的屈曲旋转.

    关键词: 腕关节 运动学
  • 颈椎前路钮扣钢板的研制及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曹盛俊;梁秋发;王文军;赵卫东;黄文华;李鉴轶

    目的:研制颈椎前路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用317L不锈钢研制出颈椎前路钮扣钢板螺钉系统.取6具青年男性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制成5种状态脊柱功能单位(FSU)的试验模型:正常颈椎、屈曲型损伤、单纯植骨、钮扣钢板内固定、AO钢板内固定.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定不同状态下颈椎节段的运动范围(ROM),比较钮扣钢板内固定与AO钢板内固定对失稳颈椎的稳定作用,并摄X线片观察各种状态下颈椎的影像学改变.结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可以对失稳颈椎提供明显的稳定作用(P<0.01),与AO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作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X线摄片显示,钮扣钢板内固定及AO钢板内固定均能维持植骨块的稳定,并恢复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而单纯植骨则容易出现植骨块的移位、凸出甚至脱出.结论:钮扣钢板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操作简便,适合国人颈椎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

  • 颈椎生物力学模型的应用及进展

    作者:昌耘冰;徐达传;尹庆水

    生物力学模型是研究颈椎伤病的基础.通过对模型的观察、测试,可了解伤病的发生机理并提出诊治策略.因此生物力学模型的应用一直在颈椎伤病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构成的特点和用途,Panjabi[1]将其分为物理学模型,体外模型,体内模型和计算机模型.国内外文献对此有大量报道.现就近年来前三类模型的设计和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限于篇幅,计算机模型将另文阐述.

  • 颅骨测量的概况与展望

    作者:邹昌旭;牛学刚;王琦;李云庆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的体质特征的科学.它分为骨骼测量和活体测量(包括尸体测量)两部分.骨骼测量是人体测量的基础,根据部位又分为颅骨测量和体骨测量.前者描述颅骨的测量和观察方法,对研究颅骨的特征、类型、变异、规律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1,2].本文对与之相关的文献予以综述,以期为颅骨的基础研究、颅脑及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和法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 下颌骨缺损血管化骨移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学民;钟世镇

    下颌骨缺损常见于肿瘤切除、颌骨骨髓炎术后及颌面部创伤中,主要采用骨移植进行修复,可分为血管化骨移植(vascularized bone graft)和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两种方式.由于非血管化骨移植在受区有一个血循环重建和新生骨组织爬行替代的过程,其修复重建过程较长、成功率较低.而血管化骨移植的血供不会中断,其愈合方式类似骨折的愈合,因而植骨的成功率要高得多.无论从植骨后骨修复重建的方式或植骨成功率来看,血管化骨移植都比非血管化骨移植明显优越[1].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下颌骨缺损血管化骨移植修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报道很多,本文主要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跨区供血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林;宁金龙

    近年来随着临床解剖学研究的深入,在皮瓣血供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跨区供血皮瓣的提出,为显微外科皮瓣移植增添了更加简捷的修复手段,打破了皮瓣原有位区血供范围的限制,使得皮瓣血管蒂更长、修复范围更广,拓宽了传统轴型皮瓣修复领域.

  • 全身整体血管铸型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石瑾;关力;傅群武;刘畅;王兴海;洪辉文;石琳

    制作全身整体血管铸型的难度很大,其原因主要是全身血管分布广,流程漫长,在粗大血管处插管灌注时,该血管及其邻近的分支承受的灌注压大,而远处的血管分担的压力小,以致各处血管灌注压力不均匀.再者,肢体血管管径小,流程长,又有肌肉和筋膜的支持保护,所需的灌注压力大,而内脏血管管径大,流程短,四周又缺乏致密的组织,故所需的灌注压力小.因此,常出现肢体血管稀疏,甚至显示不全,而脏器血管稠密,只显示脏器外形,看不见其内部血管构筑型式,或者出现离灌注点近的铸型细密,而离其远的则稀疏等情况.从整体观察,铸型稀疏不均,很不协调.我们在原有工作基础上[1~8],改进了灌注方法,采用多点分部灌注,使灌注压力和灌注量相对均衡,后期再作整体腐蚀,铸型获得成功.

  • 家族性恒牙大部缺额1例

    作者:崔金业;包莹

    单纯个别牙齿缺额临床常见,而恒牙大部缺额属少见.作者临床遇1例,现报道如下.

  • 臂丛下干从前斜角肌前面走行变异1例

    作者:李光宗

    笔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臂丛下干在前斜角肌前面走行,现报道如下:

  • C2~6椎骨融合1例

    作者:曲永松;安月勇;赵洪全;吕美玲

    作者在整理一套成人骨标本时,发现其C2~6椎骨融合,现报道如下:

  • 先天性鸡冠畸形致自发性脑脊液漏1例

    作者:贾琳;陈贵孝

    脑脊液通过颅底缺损流入鼻腔即形成脑脊液鼻漏,以外伤后多见.自发性脑脊液漏少见,常易误诊,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发育异常少见,尤其先天性鸡冠发育异常所致脑脊液鼻漏者罕见.作者在临床中遇见1例,报道如下:

  • 全身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

    作者:马泉;赵淑敏;孔祥玉

    神经鞘瘤多为单发,以听神经瘤为多见.我们在局解教学中,发现全身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瘤体大且多,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 膈神经变异1例

    作者:田毅浩;戴冀斌;潘伯群;王晓芸

    笔者在解剖一具老年女性标本时,发现其左侧膈神经罕见变异,现报道如下:

  • 单角子宫IIB-la 1例

    作者:李梅琴;王晓红

    单角子宫呈一侧子宫完全未发育极罕见.在剖宫产术中遇见1例,现报道如下:

  • 预构真皮下薄型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胡文杰;邓宇杰;何学银;陈明俊;谢峰;刘相燕

    目的: 探讨预构知名血管真皮下薄型皮瓣的可行性以及修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新西兰大白兔45只,将大白兔耳后动脉静脉预置在颈部皮下,分别在2、3、4、5、6周制成岛状皮瓣,14d内分组进行观察皮瓣成活情况.自2001年1月起,用同样技术,临床应用预置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于大腿内侧真皮下,5 周切取该血管为蒂的真皮下薄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手背、足背等处的皮肤缺损11例.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换药治愈,创面得到满意修复.结论:预构以旋股外侧血管降支的真皮下薄型皮瓣可行,为临床治疗复杂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有效修复方法.但预构皮瓣的基础理论及扩大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外科和放射解剖学》文题摘要

    作者:

    关键词: 外科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