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男性尿道膜部括约肌支配神经的应用解剖

    作者:卢洪凯;宋鲁杰;王金平;吕世军;王一;胡卫国;刘鲁东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例成年男性尸体盆腔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支配尿道膜部括约肌神经的组成、形态及毗邻关系.结果:尿道膜部括约肌接受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支配,其中盆神经起源于下腹下丛远端盆内脏神经分支,沿肛提肌表面到达尿道膜部5点和7点位;40%的标本中阴部神经存在盆内分支,此分支自阴部管内的阴部神经主干穿肛提肌进入盆内,与盆神经一起支配尿道膜部括约肌,其进入尿道膜部的位置距离前列腺尖部(5.3±1.8)mm.在53.3%的标本中阴茎背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尿道膜部,此分支进入尿道膜部的位置距离前列腺尖部(4.2±1.1)mm.结论: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对控尿神经的保护是多方面的,术中对精囊和前列腺尖部的操作易损伤控尿神经.

  • 胸腰椎横突形态学对比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崔新刚;张佐伦;丁自海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横突形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5具胸、腰椎干燥骨标本T1~L5节段(T11-T12除外)横突长度、厚度、高度、上仰角、及后仰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形态的具体差异.结果: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间各项测量参数除个别节段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胸椎横突长度长于腰椎(L3及L5除外),厚度厚于腰椎(L5除外),高度高于腰椎(L5除外),后仰角大于腰椎.结论:胸腰椎横突形态明显不同,胸椎横突可做内固定之用,腰椎横突宜做定位标志,从胸椎横突至椎体螺钉固定是可能的.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横突 形态学
  •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作者:林永绥;张发惠;王万明;张国栋;陈振光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 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 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 mm)和(2.6±0.4)mm(1.7~3.2 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 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 cm),其中长度≥1.0 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 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 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 胆囊床内血管的应用解剖

    作者:蔡昌平;代小思

    目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128例肝脏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胆囊床内血管的位置、行程,测量其在胆囊床内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胆囊床内血管有:(1)胆囊动脉深支及分支,占71.1%(91例);(2)肝中静脉及其属支,占12.5%(16例),其突入形式分①肝中静脉主干,②右前叶支、或左内叶支、或两者一起突出,③右前叶支属支、左内叶支属支、或两者一起突出3种类型;(3)肝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分主干和分支两类,主干占39.8%(51例),肝门静脉右支的分支占14.8%(19例);(4)肝门静脉左支的分支,占2.34%(3例);(5)胆囊静脉,在胆囊附着面有小静脉与肝中静脉、肝门静脉左、右支的分支相连.结论:切除胆囊时应注意胆囊床左、右缘,以及具有肝门右切迹的病例,保护突入胆囊床内的肝中静脉及其属支,以防止出血.

  • 寰枢关节后部神经血管丛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关系

    作者:马向阳;尹庆水;钟世镇;刘景发;夏虹;吴增晖;徐达传;丁自海

    目的:研究寰枢关节后部的神经血管丛与寰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局部手术显露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具血管灌注的颈椎标本,解剖观测寰枢后部的神经血管丛及其与寰枢椎的关系.在20具尸体标本上利用枢椎侧块定位方法,不分离寰枢神经血管丛,直接进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而后X线和CT扫描评价螺钉位置情况.结果:在寰枢关节的后方有丰富的、怒张的球团状的静脉丛存在,分离时易出现血管壁损伤.模拟临床手术共完成4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无脊髓、硬膜、椎动脉、脊神经损伤,X线和CT扫描显示所有螺钉位置理想.结论: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时不宜分离显露寰枢神经血管丛,而枢椎侧块定位方法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 新生儿胃管插管的应用解剖

    作者:贺生;刘安丽;胡庆甫;徐国昌

    目的:为新生儿胃管插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2具新生儿尸体标本采取正中矢状切面的方法暴露鼻腔、口、咽、食管及胃,分别从鼻孔及口腔插入胃管标记到腭、喉口、食管3个狭窄及贲门的长度,同时也测量了贲门经胃小弯侧和胃大弯侧到幽门的距离,食管3个生理狭窄处的横径及食管壁的厚度.结果:鼻孔到咽后壁的长度约为(4.86±0.51)cm,鼻孔到喉口的长度为(7.32±1.56)cm,鼻孔到贲门的长度为(15.86±2.15)cm,从贲门沿小弯到幽门的长度为(4.51±0.91)cm,从贲门沿胃大弯到幽门的长度为(10.52±2.21)cm,食管3个狭窄处的内径分别为(3.2±1.0)mm,(3.5±1.1)mm,(3.7±0.8)mm,食管大内径为(4.2±1.0)cm,食管壁大厚度为(1.6±2.3)mm.结论:新生儿经鼻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8~22 cm为宜,从口腔插入胃管的长度以15~17 cm为宜,胃管的直径不能大于4.0 mm.

  • 正常髌骨厚度和高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颜登鲁;李健;高梁斌;谭平先;张在恒

    目的:测量髌骨厚度与长度,为微创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60份无髌骨损伤的X线片,在X线片上髌骨关节面中点做其垂线(L0),取垂线中点做髌骨关节面的平行线(H0);成人髌骨标本60个,在髌骨关节面中央嵴(L1)两侧各0.5mm处做其平行线L1、L2,以中央嵴的中点(H1)做水平线,与前两条平行线相交H2、H3.测量髌骨的长度(L)及厚度(H).结果:X线片髌骨测量厚度为(21.32±0.12)mm,髌骨长度为(42.36±0.18)mm.髌骨标本测量厚度,H 1为(22.42±0.14)mm,H2(19.42±0.88)mm,H3(18.42±0.96)mm;小为14.12 mm.髌骨长度,L1为(44.58±0.28)mm,L2为(40.28±0.94)mm;L3为(38.36±0.88)mm;小为26.32 mm.左右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骨厚度及长度的测量可为髌骨骨折治疗及手术器械研制提供解剖学参数.

    关键词: 髌骨 测量 治疗
  •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君琳;杜心如;王庆一;刘清和;孟祥龙;王志为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术前后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变化.术后随访2.5年.结果: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PURA)后支.3条动脉的起点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5.0±1.5)、(4.6±1.3)和(6.0±0.8)c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为:(16.5±2.5)、(5.2±1.1)和(6.6±1.4)cm.有30%(6侧)IUCA缺如.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中SpO2检测显示,SUCA、IUCA和PURA均保持通畅组尺神经SpO2为(90±2.5)%.与之相比,阻断2支后尺神经SpO2明显降低(P<0.05)),均阻断后进一步降低(P<0.05)),保留2支则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术后MCV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4%.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 尺侧腕屈肌腱部分移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的解剖与临床

    作者:张国栋;张发惠;林永绥;陈日景;钟桂午

    目的:为尺侧腕屈肌腱部分移位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尺侧腕屈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作形态学测量,并进行力学测试.结果:尺侧腕屈肌腱宽度:上段为(7.6±0.9)mm,中段(6.4±0.7)mm,下段(5.5±0.6)mm.厚度:上段为(1.7±0.3)mm,中段(2.0±0.3)mm,下段(2.3±0.2)mm.尺侧腕屈肌腱性部分长(16.7±2.7)cm.力学测试:尺侧腕屈肌全肌腱破坏载荷为(266.7±45.2)N,半肌腱破坏载荷为(107.2±19.9)N,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尺侧腕屈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以修复桡尺远侧关节脱位,临床应用12例,均获得良好效果.

  • 人背阔肌肌内神经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方玖;薛黔

    目的:为背阔肌亚部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和肌构筑法.结果:(1)支配背阔肌的胸背神经发出2~3支一级神经支入肌,入肌后发出呈树枝状分支分布到该肌,在肌中部构成网格状的神经分支密集区.(2)背阔肌内上部肌重(58.91±10.29)g、肌长(18.76±1.67)cm、生理横切面积(3.39±0.65)cm2,外下部肌重(119.60±20.89)g、肌长(29.33±1.70)cm、生理横切面积(4.69±0.92)cm2.结论:(1)背阔肌有恒定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可分为两个亚部:内上部和外下部.(2)背阔肌内上部在肢体运动中更多的维持肩关节的稳定;而背阔肌外下部则更多参与肢体的速度运动.

  • 腰椎侧面节段血管神经的应用解剖

    作者:易西南;沈民仁;罗刚;张朝跃

    目的:为腹腔镜下腰椎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50侧成人尸体标本腰节段血管的走行及分布,测量相邻节段血管间距、交感干至椎间孔的垂直距离、椎体侧面中点处椎间盘上下缘至相邻节段血管的距离.结果:腰节段动、静脉较恒定地走行于椎体侧面中间浅沟内,大多数有交通支伴行.在椎间隙侧面,上、下位腰动、静脉、交感神经与腰丛之间构成了一个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区","安全区"小面积为27.90mm×27.18mm.结论:(1)腰椎侧面的节段血管走行与分布较为恒定;(2)在腰椎间隙侧面存在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安全区";(3)腹腔镜下行腰椎融合术时,通过"安全区"植入融合器可减少对血管、神经的损伤.

  • 不同节段椎弓根内部结构的测量和比较

    作者:石锐;刘浩;袁元;吴伟

    目的:提供国人椎弓根内部结构的量化数据以及随节段变化的规律.方法:20具成人防腐C3~L5脊柱标本,螺旋CT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在椎弓根峡部横截面上测量椎弓根高度(PH),宽度(PW),内、外、上、下缘皮质厚度(MCT、LCT、SCT、ICT),及椎弓根内部松质骨的宽度和高度(SBW、SBH).运用统计软件系统比较椎弓根内部各个参数的变化.结果:椎弓根左右两侧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间除LCT外,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LCT/PW为(20.72±5.77)%,MCT/PW为(32.87±7.47)%,SCT/PH为(24.33±6.07)%,ICT/PH为(22.51±5.17)%,SBW/PW为(46.41±11.76)%,SBH/PH为(53.17±10.15)%.MCT绝对值及所占的比例在各个节段上均显著大于LCT.各个节段椎弓根皮质骨与松质骨的比例有所不同.C6~T1,T8~T12为椎弓根内部结构变化较大的区域.结论:(1)薄层螺旋CT可较好的呈现椎弓根内部的情况;(2)上胸椎椎弓根是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危险区域;(3)椎弓根外侧皮质较内侧皮质薄,在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外侧更容易破裂.

  • 正常腰椎间盘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辉;靳安民;姚伟涛

    目的:为腰椎间盘人工髓核(PDN)置换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对12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的椎间盘进行解剖,测量椎间盘的中部矢状径和横径、椎间盘髓核中部的矢状径和横径.结果:48个椎间盘髓核的矢状径为20.5±3.5 mm(14.4~25.4mm),其中10.4%大于24 mm;髓核中部的横径为33.8±2.8mm(27.9~37.6 mm).48个椎间盘中部的矢状径为(34.2±5.8)mm(24.6~39.2 mm),其中有39.6%(19个)椎间盘中部的矢状径大于或等于37 mm,在这19个椎间盘中,有73.7%(14个)椎间盘的髓核中部矢状径小于24mm.结论:根据中国人的腰椎间盘及其髓核的解剖特点,只宜行单枚PDN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

  • 腘腓韧带的解剖生物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疾忤;陈世益;吴伟

    目的:研究腘腓韧带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膝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机制.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30例膝关节标本上,于膝关节后外侧区域,解剖观察腘腓韧带的位置、组成和形态学特点.以自制夹具固定标本,观察并记录选择性切断腘腓韧带前后的不同工况下,膝内翻加载移位和胫骨上端的后外侧旋转加载移位的变化.结果:①腘腓韧带位于膝关节后外侧区域,邻近上胫腓关节,是连接腓骨头后上方与腘肌腱的韧带样结构.根据腘腓韧带在腘肌腱上附着点的区别,分为前、后两束.②离断腘腓韧带后,应力加载下,膝内翻移位不明显,胫骨上端后外侧旋转移位明显增大.结论:①腘腓韧带是膝后外侧重要的稳定结构;②腘腓韧带具有明显对抗膝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作用;③腘腓韧带损伤严重导致膝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的,应手术重建腘腓韧带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 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陈秀清;王树锋

    目的:为带血供的坐骨神经桥接颈7神经根二期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坐骨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布和吻合;坐骨神经与自身躯干长度比例;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结果:坐骨神经臀段营养血管来自臀下动脉,由前内侧进入,外径(1.5±0.7)mm(0.6~3.8 mm);股后段来自股深动脉穿支,由前外侧进入;小腿段胫神经来自胫后动脉分支.上述节段血管在神经干表面分出升支和降支,彼此吻合,形成一个纵贯神经全长和供血丰富纵向的吻合血管链.自梨状肌下缘至内外踝连线,神经长(79.3±3.6)cm(70.0~86.0 cm),梨状肌下缘至锁骨上缘中点距离为(60.6±3.1)cm(51.0~66.0 cm).选择性臀下动脉墨汁注射显示胫神经远端有墨染.结论:臀下动脉坐骨神经营养支是带血供坐骨神经移位桥接重要的供血途经.

  •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新定位标志透视参数的解剖研究

    作者:陈庄洪;余伦红;黄继锋;蔡贤华;黄卫兵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新的定位标志及其X线透视中相关量化参数值.方法:在40例国人的干燥寰枢椎配对标本上确定新的定位标志并测量与X线透视相关的解剖数据.结果:新定位标志在枢椎椎弓根的轴向平分线外侧或恰在其上,枢椎上关节面出钉点透视参数:到外缘距左(7.1±0.9)mm,右(6.8±0.9)mm;到后缘距左(6.3±0.7)mm,右(6.5±0.7)mm;到内缘距左(15.2±1.2)mm,右(15.5±1.1)mm;骨性钉道总长左(36.7±2.8)mm,右(36.2±2.9)mm.结论:新定位标志为枢椎下关节突下缘正中点,解剖标志容易明确,螺钉固定术中透视参数容易把握,钉道长,固定可靠.

  • 眉脂肪垫瓣的解剖学基础研究

    作者:侯文明;卢乐平;郭秀莲;侯瑞兴;徐达传

    目的:为眉脂肪垫瓣修复上睑畸形的新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5例成人标本解剖观察眉脂肪垫的位置、界限、面积大小、厚度、毗邻关系及血管构筑,模拟设计并形成眉脂肪垫瓣,测量瓣的大小、蒂部的位置、瓣翻转后所能覆盖上睑的范围.结果:眉脂肪垫位于眶上神经血管束及皱眉肌的外侧,眉外侧2/3,在额肌、眼轮匝肌眶部与骨膜之间,长度为(3.9±0.1)cm,在眉中心垂直线上宽度为(1.9±0.2)cm,厚度为(1.8±0.6)mm.其血供主要来自眶上动脉的分支,眶上神经是眉脂肪垫内侧的重要毗邻结构.结论:眉脂肪垫瓣的大小可设计成约4.0 cm×2.0 cm,根据眉脂肪垫动静脉进入眉脂肪垫的位置,眉脂肪垫瓣的蒂部设计在经瞳孔垂直线与眉毛相交处,宽度约1cm,瓣翻转后足以覆盖上睑,可修复上睑凹陷粘连等畸形.

  • 胚胎干细胞移植结合TMR及VEGF对大鼠心梗的修复作用

    作者:王艳梅;王冬;李若凡;董毅龙;唐红梅;刘伟;王乃利;张晓东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移植结合透室壁性心肌血管重建术(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TMR)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大鼠心梗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实验性大鼠心梗模型,1周后实施TMR,术后10min于TMR微孔道凝血块内及其周围注射重组VEGF,孔周三点注射移植由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胚胎生殖细胞.4周后测量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心功能,并测量左心室重与体重之比,梗塞面积,毛细血管密度,评价移植区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单独移植细胞组相比,干细胞移植联合TMR、VEGF组心室肥大减轻,梗塞面积减少(P<0.01),梗塞区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P<0.01).结论:胚胎生殖细胞移植联合TMR、VEGF与单纯的细胞移植相比,能更有效地促进心梗区血管生成和移植细胞存活,改善梗塞心肌的心功能.

  • 中缝大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交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式威;赵玲辉;吕霞;马晶;倪秀芹;王丽华

    目的:观察中缝大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交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急性心梗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射组,6-OHDA注射组,小剂量谷氨酸注射组,大剂量谷氨酸注射组.各组均取第3胸髓节段和左心室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24 h,切片,片厚5μm.1套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套行尼氏染色.左心室切片行HE染色.结果:6-OHDA注射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阳性反应神经元数量与急性心梗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几乎未见阳性反应神经元;小剂量谷氨酸注射组阳性反应神经元数量增多,与急性心梗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大剂量注射组阳性表达减少,与急性心梗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中缝大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交感心血管反应有影响.

  • 狗喉返神经袢的形态及纤维性质的鉴别

    作者:赵俊;孙善全

    目的:为喉返神经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并为研究喉返神经选择动物实验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成年杂种狗14只,在全麻痹状态下放血,解剖出喉返神经,观察其喉返神经及分支的形态,取其喉返神经及分支,喉返神经分支与颈交感干之间的交通支.甲醛固定、明胶包埋、恒冷切片后用Kamovsky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方法,对上述材料进行观察.结果:①狗喉返神经分支按其分布范围可分为喉支和喉外支,前者在入喉前多分为前支、后支.②28.5%的狗喉返神经分支呈树枝状,称树枝型(多支型);71.5%喉返神经分支与分支或分支与交感神经链间吻合成袢状,称喉返神经袢.③喉返神经干及分支内含有髓酶反应阳性和阴性纤维及无髓酶反应强阳性纤维.结论:狗喉返神经袢出现率较高,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躯体运动及感觉纤维,为混合性神经.

  • 腺病毒介导hTGF-β1基因体内转染兔椎间盘对髓核细胞Ⅰ型、Ⅱ型胶原的影响

    作者:沈若武;季爱玉;夏玉军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性人转化生长因子(Ad/CMV-hTGF-β1)对兔椎间盘髓核细胞Ⅰ型、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于实验组兔腰3、4椎间盘髓核内注射Ad/CMV-hTGF-β1(6×106pfu),注射量为20μl,对照组则注射2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术后3周取出椎间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椎间盘髓核细胞中Ⅰ型、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并用VIDAS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椎间盘髓核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比对照组低;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则比对照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转染腺病毒介导的hTGF-β1基因能降低椎间盘髓核细胞Ⅰ型胶原的表达、提高Ⅱ型胶原的表达,提示hTGF-β1可以抑制椎间盘的退变.

  • 地高辛标记的大鼠p75 RNA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作者:沈宓;丁斐

    目的:制备用地高辛标记的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的RNA探针.研究p75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设计p75引物,构建p75/pGEM-T重组质粒,分别用ApaⅠ和Sac Ⅰ进行酶切得到线性化DNA片段,以Sp6和T7聚合酶转录合成酶合成地高辛标记的(dig-)正反义RNA探针.运用点膜杂交的方法检验探针的敏感度,运用该探针,通过原位杂交分析p75在海马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了p75/pGEM-T质粒,获得高效价的正、反义dig-p75 RNA探针,应用该探针发现p75 mRNA在海马中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p75RNA探针,为进一步研究p75在海马中发育和损伤过程中的表达打下基础.

  • 肾血管性高血压时脑与肠系膜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的变化

    作者:任艳华;李峰

    目的:观察肾血管性高血压时中枢与外周动脉壁CGRP(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能神经纤维分布的变化,探讨CGRP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不同时期(术后4、8、12周)脑动脉壁和肠系膜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各组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组12周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高于高血压组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CGRP能神经纤维较纤细,多沿血管长轴走行,高血压组CGRP能神经纤维较粗大,呈网状分布.结论:随着血压的升高,中枢与外周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增加,这可能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起着调节血压的作用.

  • 大脑前动脉的A1优势征及在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何敬振;唐军;赵斌;张垒

    目的:探讨A1优势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出现率与大脑前交通动脉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脑动脉瘤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资料.以大脑前交通动脉瘤作为试验组,其他部位的动脉瘤作为对照组.结果:128例病人中,共139个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49个,后交通动脉瘤41个,基底动脉瘤29个,大脑中动脉瘤14个,颈内动脉瘤6个.A1优势征58例,A1对称75例.结论:前交通动脉瘤Al优势征多见,其出现率与其他部位脑动脉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 关节镜下治疗股骨下段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作者:张健荣;卢尔海

    目的:报道股骨下段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骨折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方法.方法:从2002年3月~2004年10月在关节镜监视下用中空镙钉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股骨髁上骨折12例.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1例,随访时间12~18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均大于110°,骨折愈合时间10~20周,没有发生感染,其中1例髁部锁钉松脱,骨折愈合良好,没有移位,按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结论:利用关节镜闭合复位,损伤少,大程度地保留关节部位解剖功能完整,同时中空镙钉及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中心化固定牢固,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 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因素

    作者:姚学清;欧阳植安;林锋;卿三华;黄祥成;钟世镇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现存活96例,10例术后复发和转移,复发率为10.2%,91例术后性生活无显著障碍,99例泌尿功能基本正常.结果表明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存在因素.结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方面的并发症,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 手术治疗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

    作者:赵汝平;杨朝华;李启中;伍家福;温世锋;张光明

    目的:探讨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本组41例Danis-Weber B型踝关节骨折,男28例,女13例;年龄18~70岁,平均3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标准是直视下解剖复位,且围手术期进行规范的处理方案.应用改良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其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58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优24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为85.4%.结论:Danis-WeberB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满意的骨折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恰当的围手术期治疗对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 肝左三角韧带形态特点及在腹腔镜手术入路意义

    作者:李晓平;徐达传

    目的:研究左三角韧带的形态及其在腹腔镜肝脏外科的意义.方法:用30例动脉灌注乳胶标本研究左三角韧带的结构层次及左三角韧带内的血管,并结合腹腔镜实际操作研究手术入路.结果:左三角韧带前叶肝缘长(8.73±1.62)cm,膈缘长(9.03±1.33)cm,游离缘长(2.02±0.88)cm;肝上动脉文献未见描述,为起源于胃左动脉及膈下动脉的分支,出现率为80%,起始处直径平均为(1.46±0.35)mm,其主干横过肝左后上缘静脉,出肝处平均直径为(0.32±0.11)mm.结论:(1)本文发现并命名的肝上动脉可以作为判定肝静脉位置的重要标志;(2)腹腔镜手术中紧贴肝上缘打开左三角韧带不易损伤膈肌和肝静脉,出血少、速度快,可以使第二肝门左入路获得良好的手术显露.

  • 多囊肾多囊肝发生率和遗传率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邱大学;乔琴珍;杨苏南;缪唯丽;王红;施建辉;邱斌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性别的多囊肾多囊肝发生率、家族遗传史,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多囊肾多囊肝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借助B型超声波检查了8000例来院门诊和住院的肝肾患者.结果:检查出3.24%(259例)多囊肾多囊肝患者,其中男性3.10%(149),女性3.44%(110).有家族遗传史的3.15%(252例),其中男性3.01%(145例),女性3.35%(107例).结论:在肝肾患者中,多囊肾多囊肝发生率较高,大多数患者都有家族遗传史.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并肺发育不良1例

    作者:朱正鹏;贾国凤;沈勤;杨微荣;马健波

    患者为女婴,妊娠40周于2004年5月27日16时经剖宫产术娩出.胎儿娩出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绀,肌张力减弱,阿氏评分8-6-6.立即给予加压给氧、气管插管、脐静脉推注0.1%盐酸肾上腺素、胸外按压等治疗,经抢救无效死亡.

  • 髂内、外静脉注入部位变异1例

    作者:曲永松;裴燕芳;吕美玲;徐伟善;安月勇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续集>一书,髂内静脉的类型:1支型为(74.50±4.32),2支型为(24.51±4.26)%,3支型为(0.98±0.98)%,而1支型的髂内静脉均注入同侧髂总静脉.作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髂总静脉缺如、右髂内静脉注入左髂总静脉、右髂外静脉注入下腔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

  • 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并膀胱憩室1例

    作者:史二栓;方刚

    作者在教学中发现1具男性成人尸体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变异,并伴有一侧膀胱憩室(图1).报道如下:1、肾外形左肾纵径为11.4 cm,肾门上下径为6.0cm.

  • 医疗事故争议尸检先天性畸形3例

    作者:朱方成;郑光美;何方刚;刘良;朱少华;雷怀成

    先天性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同时存在多种畸形死亡者甚为少见.笔者在医疗事故争议法医学尸检中遇到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 左椎动脉发自主动脉弓变异1例

    作者:詹朝双;袁予;朱亚文;董平

    作者在制作一纵隔标本时,发现主动脉弓有4支分支,分别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图1).现报道如下:

  • 胸腹裂孔疝1例

    作者:华萍;吕虎

    胸腹裂孔疝少见,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开胸时见左胸腔内一巨大囊状物占据胸腔大部分,囊状物上见网膜状物,胸腔上部见左肺肺尖和左肺上叶部分.

  • 主动脉弓后左头臂静脉1例

    作者:甘晟光;陈洪;钟纯;敖绍勇

    作者教学中于1例中年男性尸体标本上见其左头臂静脉行程变异,报道如下:

  •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的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高彦平;陈金荣;吴宇峰;赵卫东;姜雪梅;李义凯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及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形态特征及其抗拉伸性能,为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撕脱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和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取正常成人新鲜的膝关节标本16例,游离出前交叉韧带,对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厚度、宽度及其在胫骨棘止点处的分布特点等进行观察.新鲜的标本通过MTS-858材料试验机测试前交叉韧带附着端的抗拉伸性能.结果:前交叉韧带呈水平位附着于胫骨棘及其周围的骨面,其断面近似于三角形,底朝前,尖向后方.部分纤维附着于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及内侧半月板前方的骨面.附着端横径为(11.3±1.4)mm、前后长径为(17.6±2.6)mm、周径为(49.2±6.1)mm、前缘距胫骨平台前缘为(11.5±2.6)mm、后缘距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的前缘为(14.1±1.7)mm、计算附着面积为(96.6±8.3)mm2.前交叉韧带的大载荷为(2546±89)N,大变形量为(4.3±0.5)mm.结论:前交叉韧带的纤维分布及其胫骨棘止点处的形态特征以及生物力学特性与临床上撕脱骨折的治疗有很大的关联性.

  • 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测试

    作者:殷渠东;郑祖根;蔡建平

    目的:探讨置入胸椎"椎弓根-肋骨"单元(简称PRU)螺钉的应用解剖和力学性能.方法:测量35具尸体标本PRU横径(W)、纵径(H)、置入螺钉长度(L)和中心轴水平面成角(E).6具较新鲜标本,在T10、在T11和T12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PRU螺钉(B组)和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螺钉(C组),测量3组螺钉的大拔出力F-max和拔出4 mm的能量吸收值E-4 mm.结果:W为13.2~16.1 mm,L为38.5~52.7 mm,E为28.3°~15.4°,H为6.3~7.0 mm.A组F-max为808 N,E-4mm 1709 Nm,B组F-max 812 N,E-4mm 1720 N m,C组F-max 795 N,E-4mm 1687 Nm,经t检验,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RU置入螺钉的安全范围明显大于椎弓根螺钉,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能.

  • 骨折内固定松动与运动方式关系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杨睿;唐勇;黄霖;黎全猛;赵卫东;程志安;沈慧勇

    目的: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比较在不同运动方式下股骨中段骨折内固定疲劳前后稳定性,评价内固定松动与运动方式的关系.方法:取6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股骨中段缺损骨折模型,对标本先后行单皮质钢板内固定和双皮质钢板内固定,并行疲劳实验,分别对6种运动方式即时和疲劳后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行前屈后伸运动时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疲劳前后运动角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侧弯和旋转运动时疲劳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固定螺钉的早期松动首先是对屈伸运动方向造成影响,引起屈伸方向的失稳,对侧弯和旋转运动稳定性影响小.

  • 关节软骨缺损生物性修复与再生的研究现状

    作者:叶星沈;张玉富;张晓东

    关节软骨绝大多数属透明软骨,具有低摩擦、富弹性和高渗透性的特性,对维持关节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 一种简易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建立

    作者:万丽丹;祝高春;邵立健;林雪群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死亡率高,危害很大.到目前为止,SAH的病理生理机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对SAH患者的临床研究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届期刊工作扩大会议纪要

    作者:

  • 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徐达传;丁自海

    穿支皮瓣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论坛会议于2005年年8月19日~22日在银川市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和<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主办,银川市武警宁夏总队医院承办.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35篇,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8名.会议采用先专题报告、学术论文报告,然后进行讨论的形式,以讨论为主.

  • 钟世镇院士从教55周年暨80华诞庆典纪要

    作者:丁自海;徐达传;原林

    2005年8月6~8日,南方医科大学在广州为钟世镇院士从教55周年暨80华诞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这次活动对于弘扬钟世镇院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和治学精神,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庆典活动分现代临床解剖学进展研讨会、师生座谈会和庆典大会三部分.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