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胆囊床血管的超声和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丁冉;原林;龚渭冰;丁自海

    目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护胆囊床内血管提供形态学基础;探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肝中静脉的意义.方法:(1)对30例正常成人肝标本在超声影像下观察胆囊床血管的位置、大小及与胆囊床的毗邻关系;(2)对30例超声观察后的肝标本进行解剖,观察胆囊床内超声显示的血管的位置、来源,测量其长度和直径,比较超声下血管与解剖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走行;(3)对20例肝铸型标本胆囊床血管进行观察;(4)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8例正常成人活体肝脏进行观测,记录胆囊床血管的直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与解剖观察结果比较.结果:30例成人肝标本胆囊床超声影像下观察到5例直径大于2mm,长度大于2 cm的变异血管;解剖证实,这些血管均为肝中静脉起始部或其属支,距胆囊床表面0~3mm,其中位于胆囊床正中的2例,位于左、右缘的分别为1例和2例,均与胆囊床长轴平行.胆囊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距胆囊床0~3 mm范围内内径超过2 mm的肝中静脉或其属支有29例,肝门静脉分支1例.结论:直径超过2 mm,距胆囊床表面0~3 mm的胆囊床变异血管为肝中静脉起始段或其属支,出现率为17.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胆囊床内肝中静脉或其属支及肝门静脉分支的位置及与胆囊床的关系.

  • 寰椎后弓形态分类与椎弓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何帆;尹庆水;马向阳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的分类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方法.方法: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48具干燥寰椎标本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进钉处寰椎侧块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2.40±1.12)mm和(12.69±1.62)mm;进钉处寰椎椎弓根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4.56±1.82)mm和(7.89±1.10)mm;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骨质厚度小于螺钉直径3.5 mm的占17%(8例),其中4%(2例)厚度小于螺钉半径1.75 mm.结论: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以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的确定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解剖学参数测量

    作者:张亘瑷;江建明;金大地

    目的:为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志愿者43人,其中男性24人(22~43岁,平均年龄31.04岁),女性19例(23~39岁,平均年龄30.16岁)测量颈椎间盘215个.测量中立、屈曲、过伸位颈椎侧位X线片C2.3、C3.4、C4.5、C5,6、C6.7椎间隙前、后缘以及椎间隙中央的高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立位、屈曲位、过伸位颈椎侧位片显示各颈椎间隙高度,不同性别、间隙、部位、姿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屈伸运动中,椎间盘前缘的运动幅度较中部和后缘大,屈曲时颈椎间盘前份和中央部均被显著压缩.结论:生理状态,屈伸运动中,椎间盘前部的运动占整个椎间盘运动幅度的绝大部分,椎间盘设计、制造和临床运用中,维持目标椎间隙前部的高度和活动度至关重要.

  •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解剖分型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心雨;李红昕;邹承伟;杜亮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r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6例TAPVC患者按照Darling分型方法分型,并将心上型和心内型各分为2个亚形.将全组病例分成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对照术前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术后疗效.结果:46例TAPVC中心上型25例,肺静脉总干经垂直静脉连接于上腔静脉23例,肺静脉总干直接开口于右侧上腔静脉2例;心内型17例,肺静脉总干开口于冠状静脉窦¨例,开口于右心房6例;心下型4例,肺静脉总干通过垂直静脉连接于肝门静脉.肺静脉回流梗阻7例,均依据解剖分型选择手术治疗,死亡4例,余康复出院.结论:TAPVC的解剖分型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 前庭导水管解剖与CT对照研究

    作者:杨智云;张翎;江广理;陈锡辉;苏振忠;孟悛非;许达生

    目的:测量和了解在体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VA)CT解剖形态和正常大小.方法:(1)26块颞骨标本解剖和CT轴位扫描,观察和测量VA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重要结构(骨性半规管、内听道)的位置关系.(2)对36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中耳炎,无眩晕和明显听力障碍者进行颞骨轴位CT扫描图像进行VA的观察和测量,并与标本解剖图像和数据对照.结果:VA解剖形态呈倒"J"字形,外口形态多样,CT上VA内侧段难显示,外侧段短线状小管,内径1 mm左右,VA外口前后径1~10 mm,平均7.5mm.活体螺旋CT83%显示VA外口、67%显示外周段.结论:前庭导水管位置、形态固定.VA外口变异大,CT上难以准确测量其大小,因此不能单凭测量的数据判断VA发育情况.

  • 椎板侧方入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

    作者:谢晓勇;丁自海

    目的:为后正中经椎板侧方入路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显微外科解部学基础.方法:20具经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观测横突间韧带厚度、前后方血管和腰神经前支走行.结果:横突间韧带厚度0.60~1.39 mm;L3~5节段动脉前支及伴行静脉90%以上位于相邻横突间韧带腹侧上1/2处,横突间韧带背侧中1/3处有一恒定节段动脉分支;腰神经前支与矢状面夹角18.9°~39.2°,下位横突的副突处距前方走行腰神经前支距离为5.63~8.05mm,椎弓峡部侧缘至腰神经前支的距离为1.73~3.64 mm.结论:横突间韧带是该入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熟悉其应用解剖对手术治疗极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研究

    作者:王根林;杨惠林;牛国旗;管华清;唐天驷

    目的:探讨标准正侧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的规律.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出单个椎体.测量分析下列数据:导针沿椎弓根轴线到达椎体前缘皮质下时,标准侧位X线片导针在椎体内深度及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与棘突的关系;导针退至椎弓根后端皮质时,时钟法记录标准正位X线片进针点与椎弓根投影的关系.结果:T9~L5导针大深度为(71.53±5.72)%~(93.28±3.72)%,L1~5无显著性差异(P>0.05),T9、L4~5无显著性差异(P>0.05),T10~1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节段椎体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正位片上导针不超过棘突影边缘;进钉点左侧位于椎弓根投影9点到10点间,右侧位于2点到3点间,腰椎恰好位于投影之上,而胸椎位于投影内侧约1~mm.结论:标准侧位片结合标准正位片较好判断导针深度,时钟法可为临床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提供一种参考.

  • 腕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丁健;路来金;陈临炜

    目的:为腕部尺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的腕部进行解剖,观测尺神经行径中可能存在的卡压因素.结果:尺神经在腕尺管内分成浅、深两支,浅支于小鱼际肌腱弓浅面出腕尺管;深支在小鱼际肌腱弓深面穿出腕尺管后,走行于小指对掌肌浅、深两头腱性起点和钩骨钩之间的间隙,小指对掌肌浅头腱性起点近侧缘锐利成腱弓样,存在率100%.腕尺管内尺神经和尺动脉之间存在3种交叉伴行关系:尺动脉发出的小鱼际肌营养血管和尺神经深支交叉占10%,尺动脉深支和尺神经浅支交叉占20%,尺动脉深支和尺神经深、浅支分别交叉占70%.结论:尺神经在腕部的行程分为腕尺管段和小鱼际肌段,小指对掌肌腱弓可以卡压尺神经深支,尺动脉和尺神经之间的多种交叉伴行关系是尺动脉卡压尺神经的基础.

  • 腰椎退变与不稳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张宏军;范顺武;方向前;赵凤东;刘叶;马江涛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骨关节炎与腰椎退变性不稳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120个下腰痛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与脊柱功能位X线片,腰椎不稳分为成角不稳,旋转不稳和水平不稳;椎间盘退变根据T2加权相被分为5级;小关节骨关节炎在T1加权相上被分为4级.结果:椎间盘退变程度和年龄成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有26.8%(93个)节段出现腰椎不稳,其中以椎间盘退变程度为1,2级的节段为多见,与其他各级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骨关节炎呈正相关(r=0.937,P<0.05),向前水平不稳和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骨关节炎明显相关,差异成极显著性(P<0.01).结论:放射影像测量的腰椎不稳定和小关节骨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有明确的相关性.

  • "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高精度骨骼系统的三维建模

    作者:李安安;刘谦;龚辉;唐雷;钟世镇;骆清铭

    目的:建立人体整体骨骼系统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解剖教学、生理模拟等应用提供三维数据集.方法:采用虚拟中国人男性一号(Virtual Chinese Human Male No.1)的2000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切片数据,使用半自动交互方法对全身骨组织进行分割和标识,使用并行三维重建算法对海量的全身骨骼数据进行快速的三维建模.结果:建立了高质量的全身骨骼三维模型;通过初步的细分,实现了单块骨骼的单独与任意组合显示.结论:在高分辨率的切片数据基础上,通过精细分割,建立了高精度的骨骼系统三维模型.

  • 肝铸型标本肝静脉吻合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岐本;王兴海;吴坤成;刘畅;曾志成

    目的:观察肝静脉之间的吻合情况;方法:观察88个铸型标本中肝静脉侧支吻合的出现率,并对一例有丰富吻合支的肝脏用游标卡尺测量吻合中点处的直径;结果:88个肝铸型标本中有侧支吻合22例,显示率25%;1例丰富吻合标本,其中有17处吻合,大直径为2.28 mm,小直径为0.62 mm,副肝静脉与肝静脉吻合3处;结论:在肝静脉结扎或病理变化后,侧支循环开放、增多,受累肝段与未受累肝段间发生浅表和深部肝静脉侧支吻合,使得肝内血管解剖变得异常复杂而完全不同于正常解剖结构,为肝外科手术中处理肝静脉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颞骨可视化模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辉;戴景兴;邱小忠;董宁;王焕平;陈浩;唐雷;原林

    目的:建立颞骨可视化模型,初步探索该模型的功能.方法:采用中国数字人数据在个人计算机上用3d-doctor软件重建颞骨及其内部部分结构;在模型中测量内耳门后唇中点到总骨脚根以及颈静脉球顶的距离.结果:所建模型能清楚地显示颞骨、颈内动脉岩内段、下颌髁突、面神经主干、前庭蜗神经主干、内耳道、骨迷路、鼓室和部分咽鼓管、外耳道、乙状窦和颈静脉球;通过模型测量内耳道后唇中点到总骨脚根以及颈静脉球顶的距离分别是7.0mm,10.3mm.结论:可以通过虚拟人数据实现骨迷路、面神经主干、前庭蜗神经主干等精细结构的可视化.此模型在相关结构间距离测量上具有优势.

  • 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平面的解剖观察

    作者:李国新;丁自海;张策;黄祥成;钟世镇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切除术相关筋膜的解剖学特点和外科平面的鉴别方法.临床资料和方法:2003~2004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施行的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5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后外侧、中线侧和直肠后外侧相关筋膜的解剖特点和镜下定位标志进行观察和描述.结果:在乙状结肠第一曲外侧缘肠壁与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粘连带,它是左侧Toldt's线的尾侧端点.左半结肠系膜后外侧存在肾前筋膜;中线侧存在主动脉前筋膜;直肠系膜后外侧存在盆筋膜壁层.这三个部位的筋膜相互延续.结论:乙状结肠和左侧腰大肌筋膜之间的粘连带是左半结肠切除术外侧分离的起点.肾前筋膜是衬贴于左半结肠和直肠系膜后面的一层连续筋膜,在不同的解剖位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左半结肠切除术的外科平面统一于结直肠系膜与连续的肾前筋膜之间.

  • 核心蛋白聚糖对鼠肌腱细胞Ⅰ型胶原及其mRNA的影响

    作者:熊雁;张正治;孙玮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对大鼠肌腱细胞Ⅰ型胶原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50 μg/μ L的DCN作用大鼠肌腱细胞12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方法观察DCN对大鼠肌腱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DCN对大鼠肌腱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DCN在早期能够明显减少肌腱细胞的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免疫荧光定量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差显著;DCN早期还能够显著下调肌腱细胞Ⅰ型胶原蛋白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DCN在早期对大鼠肌腱细胞Ⅰ型胶原的形成起着抑制作用.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急性损伤脊髓Nogo-A表达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宏;闫慧博;廖华;邱小忠;鲁凯伍;江建明;余磊;赖桂华;王晓佳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Nogo-A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急性脊髓损伤组(对照组)和急性脊髓损伤+大剂量MP组,损伤大鼠T8-T10节段,分别于术后3、7、14 d取受损节段大鼠脊髓,运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各时相点Nogo-A表达量及其变化,并以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受损脊髓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Nogo-A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对照组与MP组各个时相点Nogo-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7d时高,后逐渐下降,但14d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其中大剂量MP组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MP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Nogo-A是SCI后脊髓神经纤维再生的主要抑制因子,大剂量MP对Nogo-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半切伤的研究

    作者:曹中伟;刘洪文;曾倩;包翠芬;齐志敏;秦书俭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半切伤的疗效并探讨移植佳时机.方法:制备大鼠Ti3~L1脊髓半切伤模型,取胎龄13.5 d胎鼠大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SC(neural stem cell)特征性标志Nestin(巢蛋白)表达和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神经元NSE(neuron specific enolas)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表达.用明胶海绵吸附BrdU(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脊髓半横断处,移植时间选择损伤后立即移植、损伤后第9、14d.观察移植后的大鼠行为的变化,通过CBS(combine behavioral score)评分和爬网格实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明显修复了损伤结构,改善了下肢的功能,尤其是第9 d移植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半切伤一种有效方案,考虑综合因素移植干细胞的佳时机应选损伤后9d左右.

  •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及其激活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作者:简葵欢;陈明;冯文龙;高天明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培养海马神经细胞上的分布情况和酶激活时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方法:NOS的分布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细胞兴奋性的变化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的模式来记录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结构型NOS包括nNOS和eNOS均分布在神经元上.另外,eNOS还分布在胶质细胞上.当给予NOS的底物L-精氨酸时,海马神经元的膜电位出现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OS广泛分布在海马神经细胞中,当其激活时对海马神经元有兴奋作用.

  • 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蒋晖;金大地;鲁凯伍;金卫林;鞠躬

    目的:合成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并验证其生物活性,为进一步应用功能蛋白质治疗中枢神经损伤提供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带有TAT蛋白转导区序列及无信号肽序列人BDNF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TAT-HA-BDNF.经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复性获得纯净TATBDNF融合蛋白.利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小脑颗粒细胞,通过双重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其蛋白转导活性;Hoechst33342染色观察TAT-BDNF对颗粒细胞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能有效的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高纯度TAT-BDNF.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显示TAT-BDNF能快速转导入小脑颗粒细胞中,并能显著减少由谷氨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坏死的比例,改善神经元的存活状态.结论:合成的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具有蛋白转导活性及神经保护作用.

  •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作者:梁益建;孙善全;汪克建;余维华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物行为学变化及受压节段脊髓病理学改变,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脊髓压迫后渐次出现肌力减退、行动瘫痪;TTC结果显示,在各时段可见脊髓缺血范围与压迫时间及压迫强度相关;压迫后,脊髓出现组织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白质疏网状改变及退行性变,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1)用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的大鼠脊髓慢性压迫缺血性损伤模型,具有方法简单、科学、重复性强等特点;(2)脊髓压迫程度可根据实验目的不同进行调节;(3)本实验为脊髓压迫性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试验模型.

  • 腺病毒介导的CD-TK融合基因联合GCV和/或5-Fc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谢毅;谭万龙;郑少斌;吴元东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CD-TK融合基因联合前体药物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含有CD-TK融合基因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复制缺陷腺病毒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GFP表达可作为转染是否成功的间接标志,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转染后细胞CD及TK基因序列的表达情况.用丙氧鸟苷(GCV)和/或5氟胞嘧啶(5-Fc),作为前体药物,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其对转染后T-24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结果:腺病毒在体外能高效转染T-24细胞,72h转染效率可接近100%.GCV和/或5-Fc均能有效杀伤转染后膀胱癌细胞,给予相同浓度前体药物时,联合用药组显示出较强的肿瘤杀伤作用.0.5mg/ml GCV、0.1mg/ml 5-Fc和GCV+5-Fc作用于转染后T-24细胞72 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23.30%、20.63%、10.10%.旁观者效应杀伤实验表明5-Fc组较GCV旁观者效应明显,而联合用药组显示出更强的旁观者效应.利用Hoechst-PI双染色法检测经前体药物作用后转染细胞,各组均可见凋亡细胞,但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较单一用药组多.结论:CD-TK融合基因联合应用GCV和/或5-Fc能有效杀伤膀胱肿瘤细胞,并存在较强的旁观者效应,其杀伤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为适用于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 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评价

    作者:谢衍雄;郭奇峰;吴伟江;邹伟波;蔡志高;邹永锋;袁道彰

    目的: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15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28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2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85.7%.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复杂股骨骨折,使股骨头、颈、干重新成为一个相对牢固的整体,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修复拇指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张志宏;张发惠;郑和平;庄颜峰;吕琦;陈庆泉;王万明

    目的:探讨趾移植再造拇指ⅢB缺损时鱼际及虎口处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料完整的7例拇指ⅢB缺损再造术进行回顾:所有病例均为陈旧性损伤,行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后单纯鱼际处缺损2例,鱼际处及虎口皮肤同时缺损5例.采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鱼际处及虎口处的皮肤缺损,皮瓣切取面积为4 cm×8 cm~6 cm×14 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2例因旋转点蒂部缝合过紧造成皮瓣远端1/5部分皮肤坏死,经植皮后愈合.所有病例经3个月~2年的随访,再造拇指成活,鱼际处饱满,无跖骨及屈肌腱外露,虎口无明显挛缩.第1跖骨与第2掌骨夹角大于30°.外形满意,功能好.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修复拇指ⅢB缺损行游离第二足趾移植时形成的鱼际及虎口处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具有血运可靠,易操作,风险小等优点.

  • 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作者:刘叶;范顺武;贺长清

    目的:报道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的临床应用,分析疗效欠佳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回顾自1999年3月~2005年2月行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术式的38例患者手术情况,对肌皮神经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并功能评定,并对影响疗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获15个月以上随访患者共29例,优良率为62.1%,功能恢复优良组与非优良组患者的病程及牵拉伤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再手术探查发现手术失败的原因有:神经吻接口张力大、存在臂丛的组成变异及多段损伤等.基于神经解剖特点,作者针对减低膈神经吻接口张力提出了手术改良措施并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影响该术式疗效的因素有多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及术中仔细探查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术式改良可有效降低神经吻接口张力,有助于神经恢复.

  • 耳廓掀翻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陈辉;施洪;甄泽年;陈贤明;郑和平;张发惠

    目的:报道耳外科新的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在38侧标本上对外耳血供进行解剖观察,设计了耳廓向下掀翻入路,应用于121例耳部疾患.结果:外耳血供来自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和耳后动脉,其外侧面为颞浅动脉上、中、下耳支及耳后动脉耳廓支的穿支供应,背面为耳后动脉上、中、下耳支供应.经耳廓掀翻中耳乳突手术入路,手术野大,暴露好,未发生耳廓缺血坏死或感觉障碍.结论:耳廓掀翻是现代耳外科理想的手术进路.

  • 股深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起始行程异常1例

    作者:胡圣望;胡勇

    有关股深动脉的行程变异报道较少,仅见陈子华、刘万胜报道2例,笔者在解剖成年一男性标本时见其右侧股深动脉行程特殊,报道如下:

  • 正中尺动脉型掌浅弓变异1例

    作者:李泽宇;吴坤成;刘畅;贺喜礼

    作者在解剖1例经红色乳胶灌注的童尸左前臂时发现正中尺动脉型掌浅弓变异,报道如下:

  • 磨牙连体牙1例

    作者:李才友;代慧珍

    畸形融合牙多见,连体畸形牙少见,而发生在上颌第3磨牙与远中额外牙连体者罕见(图1).现将临床所见1例报道如下:

  • 冠状动脉变异1例

    作者:刘健华;刘畅;洪辉文;王兴海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心脏标本时,发现其冠状动脉旋支起于右冠状动脉,此种变异较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 磨牙牙中牙1例

    作者:李才友;代慧珍

    前磨牙牙中牙多见,磨牙中牙中牙少见.笔者曾收治1例上颌第3磨牙巨大牙中牙患者,现报道如下.

  • 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变异1例

    作者:祝高春;李桂林;林雪群;万丽丹;邵立健

    在解剖一成年男尸(身高166cm)时发现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变异,这种变异较少见,报道如下:

  • 肝动脉分支分布变异1例

    作者:任铭新;张小路;王省

    作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肝动脉的分支分布变异,现报道如下:腹腔干发出3大分支,即脾动脉、肝总动脉和副左肝动脉.肝总动脉正常,距腹腔干1.85 cm处发出肝固有动脉和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又发出肝左、右动脉.①副肝右动脉:起自胃右动脉,在距肝总动脉分支处0.24 cm处发出,总长为4.6 cm,跨过门静脉的前方,走行于胆总管的后方,随后分为两支进入肝右叶.

  • 背阔肌多止端1例

    作者:王泽俊;史二栓

    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时,发现其左侧背阔肌有3处止端,分别位于肱骨小结节嵴、胸大肌止端腱和肩胛骨喙突.此种变异少见,现报道如下:

  • 双侧盆位肾伴左侧双肱动脉1例

    作者:杨志甫;杜珽

    在供学生局解实验操作的48具成人尸体中,发现1例双侧盆位肾伴左侧双肱动脉变异,实属罕见,报道如下.男性成人尸体,身高170 cm.

  • 《外科与放射解剖学》杂志文题摘要(2005年第27卷第2期)

    作者:邱小忠

    1 A simple intra-operative maneuver to decrease a duodenal ulcer hemorrhage temporarily: description and anatomical bases A.Bemardes, J. Dioni sio, D.Diogo, et al.一种简单的减少十二指肠溃疡术中临时出血的技巧描述和解剖学基础当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大量出血时,用手术缝合来止血有时是很困难的.

  • 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世民;徐达传;俞光荣;侯春林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1].穿支皮瓣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Kojima、Wei、Blondeel、Hallock、Morris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

  • 人体皮动脉的解剖学定位定量研究

    作者:梅劲;宋铁山;戴开宇;胡斯旺;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

    目的:探索穿支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形态学定位、定量研究方法.方法:应用一次性全身血管造影术并配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对人体皮动脉的来源、走向及其分布范围等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人体全身体被组织内共有血管体区域128个,计有外径≥0.5mm的穿支总数为440支,其平均外径为0.7 mm,每个穿支的分布面积为36 cm2,每100 cm2的体表面积内有3支穿支.结论:采用血管造影与图像处理技术对穿支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科学可靠,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 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术的优化

    作者:楼新法;梅劲;TANG Mao-lin;唐茂林

    目的:在总结分析传统的血管解剖学研究技术基础上对全身性血管造影术进行重点探讨.方法:应用不同强度的明胶、不同的明胶-氧化铅配方及其多种不同组合方式的X线参数反复进行测试.结果:经测试,本实验得出明胶与氧化铅的佳配方为:300 Bloom的明胶5 g,40℃温水100 ml,氧化铅100 g.灌注量为20~30 ml/kg.结论:改良后的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可提供高质量的血管显影效果,不失为研究皮动脉及设计穿支皮瓣的好方法之一,而其他方法也能为血管解剖学提供补充信息.

  • 小腿部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

    作者:梅劲;任家武;楼新法;戴开宇;崔怀瑞;胡斯旺;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

    目的:探讨小腿部穿支的出现规律,为临床提供良好的皮瓣切取部位、简单易行的皮瓣切取方方法:(1)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取下整个下肢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血管密度变化趋势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2)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26侧,解剖观测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结果:每侧小腿部有外径0.5mm的穿支(30±13)支.其被覆组织内有4条明显的营养血管链沿皮神经及浅静脉分布.其中小腿内侧穿支的外径为(0.8±0.2)mm,供血面积为(32.6±13.3)cm2,总供皮面积可达293 cm2.结论:小腿部单个穿支的供血面积较小,但由于血管链的存在而可以极方便的拓展小腿部皮瓣的裁取面积;小腿内侧及后部营养血管链紧邻,可互为解剖学供区与动力学供区.

  • 股后区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

    作者:戴开宇;胡斯旺;梅劲;唐茂林

    目的:为股后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股后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下肢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股后区共有穿支(外径≥0.5mm)27支,其中65%为皮穿支,35%为肌皮穿支.平均外径为0.8 mm,平均蒂长为2.93cm.自股深动脉之穿动脉发出者平均长度为6.81cm.每侧穿动脉在股后区供血面积平均为229 cm2,平均每个穿支供血面积为43 cm2.结论:股后区的皮肤穿支管径较粗,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股后诸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为下肢或身体其它部位皮肤移植提供:①游离皮瓣;②近端蒂皮瓣;③远端蒂皮瓣.

  •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Christopher R.Geddes

    目的:研究背阔肌肌皮穿支血管在皮肤内的走行和分布面积,探索背阔肌穿支皮瓣的切取范围和预测该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方法:(1)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解剖胸背动脉穿支血管(口径大于0.5 mm).分别拍摄X线片以显示胸背动脉在背阔肌内和其穿支血管皮肤内的形态和分布.测定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2)在解剖研究基础上应用了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和躯干皮肤缺损共6例.结果:发现胸背动脉发出3~6支肌皮穿支胸背动脉血管供应皮肤.其中大的胸背动脉穿支起自外侧支,位于腋后襞下6~8cm.其以下从外侧支发出的穿支数可多达3个,每间隔1.5~4 cm发出穿支.每个穿支斜行3~5cm穿过肌肉达皮肤.穿支动脉口径约为0.3~0.6mm,均有两条伴行静脉.临床应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6例,皮瓣大面积为20cm×12cm,小为15 cm×8 cm.皮瓣全部成活,随访8~14个月,皮瓣外形均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供区隐蔽,无背阔肌功能障碍.结论:本研究为预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成活面积及安全可靠地切取该穿支皮瓣提供解剖依据.

  • 应用放射造影术进行血管3D可视化研究初探

    作者:张志浩;李严斌;梅劲;彭田红;Christopher R.Geddes;唐茂林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更精细且简便易行的血管3D可视化研究技术.方法:利用改良的明胶-氧化铅血管标识技术更精细的标识动脉血管,CT扫描后应用3D-Doctor(演示版)软件经计算机处理以获得三维数码图像.结果:利用3D-Doctor获得了非常清晰的血管三维重建图像,诸如大脑前动脉的分支,耳前、耳后动脉,耳动脉的三级分支等小血管均清晰可辨.结论:应用氧化铅标识血管后,可非常方便地对血管进行定位,分割与配准等3D可视化研究.较之其它的三维重建方法而言,此法简便易行、快捷,可在几分钟内轻松地完成局部血管的三维重建.

  • 皮肤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Steve F.Morris

    目的:对全身皮肤血管区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全身皮肤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穿支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为穿支皮瓣提供血管解剖基础.方法: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将每个口径大于0.5 mm的穿支血管进行解剖并记录.拍摄X线片以显示皮肤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定量数据分析包括全身各部位的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类型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结果:发现全身128支起源血管发出440支穿支供应皮肤.其中肌皮穿支与肌间隔穿支之比为3:2.穿支平均直径为0.7 mm.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如下:①躯干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皮穿支,这些穿支在皮肤内的走行距离和分布范围大于肢体皮肤的穿支.②肢体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间隙穿支血管,主要分布在深筋膜表面,皮神经和浅静脉周围穿支之间形成链式血管吻合.③单位面积的穿支数量与皮肤的移动程度成反比,穿支的口径大小和穿支在皮肤内走行距离与皮肤移动度成正比,与穿支的供应面积成正比.结论:本研究提供详细的皮肤穿支血管解剖数据,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 臀区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胡斯旺;戴开宇;梅劲;唐茂林

    目的:为臀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臀区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臀区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之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臀上、臀下动脉直径≥0.5 mm的穿支数量分别为平均(5±2)支和(8±4)支,所有的臀上动脉和90%的臀下动脉的分支都是肌皮穿支,这些穿支的平均内径为(0.6±0.1)mm.臀上、臀下动脉穿支在皮肤的平均分布范围分别是(69±56)cm2和(177±38)cm2.臀上动脉穿支主要分布在髂后上棘和大转子的连线的内侧2/3;而臀下动脉的穿支多在臀区与臀皱褶平行的水平中部1/3处.结论:臀区的皮肤穿支密集,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臀上、臀下动脉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用于乳房重建,骶骨、髋骨及会阴区重建等.

  • 穿支皮瓣解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唐茂林;徐达传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历史,国际上已为此举行了10届专题论坛,许多国外杂志均出版过穿支皮瓣专辑.第一本关于穿支皮瓣的大型专著Perforator Flaps:Anatomy,Technique & Clinical Applications也于2006年元月由美国高级医学图书出版公司(Quality Medical Publishing,QMP)出版发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却发展迅速,有关穿支皮瓣的报道已频见于相关刊物.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