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行性的CT测量研究

    作者:吴增晖;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刘景发;尹吉林

    目的:探讨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T扫描50例干燥枢椎标本,测量枢椎椎弓根上缘、下缘和中部的宽度以及椎弓根的内、外缘高度.结果:椎椎弓根的上缘宽度为(7.67±1.33)mm,所有标本均大于5.0 mm;中部宽度平均(5.75±1.59)mm,19%小于5.0 mm;下缘宽度平均(3.87±1.09)mm,84%小于5.0 mm.枢椎椎弓根的缘高度平均(5.66±1.43)mm,40%小于5.0 mm;内缘高度平均(8.80±0.74)mm,所有标本均大于5.0 mm.结论:国人中约81%的患者适合进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CT扫描可明确个体的置钉可行性.

  • 术前CT测量对颈椎椎弓根形态个体化评价的意义

    作者:苏培强;曾时兴;刘尚礼;黄东生;彭焰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前CT测量对个体化椎弓根形态评价的意义.方法:20例颈椎标本(C3~C7),分别用CT测量及手工测量两种方法对椎弓根的形态进行评价,椎弓根形态的测量包括椎弓根长度、宽度、高度、投射角度、椎弓根轴线在关节凸上的投射点到关节凸外侧缘及上缘的距离,以及投射点是否投射到椎弓根在关节凸的投射面积之内.结果:C3~C7椎弓根全长、宽度、高度、内偏角度及头/尾偏角度分别为27.3~33.5 mm、5.2~6.6 mm、7.4~8.5 mm、36.3°~49.7°及-12.7°~13.3°,椎弓根形态测量的两组数值无显著性差异,CT测量决定的进钉点均位于椎弓根在关节凸的投射面积之内.结论:颈椎椎弓根形态变异大,术前CT测量能提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需的个体化数据.

  • 伸膝装置应用解剖及其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正红;李义凯;赵卫东;李忠华;张美超;钟世镇

    目的: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软组织平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2例新鲜、80例固定成人膝关节标本伸膝装置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髌前三层不同走向的纤维膜性结构包被伸膝装置.股外侧肌腱、股内侧肌、股内侧肌与股直肌腱分别成33.50°±6.19°、54.5°±8.20°、78.60°±8.52°角.矢状面股直肌腱与髌腱成12°(3°~20°)夹角.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向下扩展形成髌内、外侧支持带(MPR、LPR).内侧髌股韧带(MPFL)长(47.60±5.59)mm,宽(19.70±6.13)mm.膝关节肌为独立肌肉,是膝关节重要的滑移装置并维持髌骨内侧稳定结构.结论:TKA术中髌骨软组织平衡,关键在于准确分层缝合股内侧肌止点和MPFL,必要时松解髌骨外上角股外侧肌腱或LPR.术中防止膝关节肌内侧束撕裂有重要意义.

  • 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郭雅娣;路来金;张志新

    目的:探讨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解剖学因素,为临床诊断该病及选择手术入路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人上肢标本16侧,沿臂部桡神经走行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1)18.9%的桡神经主干及深、浅支存在"翻转现象";(2)桡侧返血管与桡神经深支存在3种毗邻关系,可对其造成卡压、夹持作用;(3)37.5%的桡神经深支在进入Frohse弓近端(3.1±1.2)cm处表面横跨-异常纤维束带;(4)桡侧腕短伸肌腱性部分与Frohse弓存在3种位置关系,可在不同平面对神经产生压迫作用.结论:(1)桡神经"翻转现象"是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形态学基础及潜在易发因素;(2)而桡侧返动脉、异常纤维束带、桡侧腕短伸肌腱性结构及Frohse弓是其发病的解剖学基础(继发因素).

  • 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临床应用解剖学

    作者:侯远发;朱江;侯东生;叶劲;叶劲松;张程鹏

    目的:为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中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和保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0例(男30例,女10例)经动脉灌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解剖分离暴露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气管前间隙、喉返神经等结构,观测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分支特点、与喉返神经分支的关系,以及甲状腺下动脉与甲状腺下极等解剖标志的相互位置关系.结果:(1)甲状腺下动脉基本上位于颈深筋膜中层的后方,只有在接近甲状腺侧叶的后缘处进入甲状腺假包膜后很短一段位于颈深筋膜内;(2)甲状腺下动脉进入甲状腺之前72.5%为3支型;(3)甲状腺下动脉分叉点分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外上方;(4)喉返神经分支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类型有5种.结论:掌握甲状腺下动脉的行程,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和保护喉返神经,胸骨上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

  • 小型猪皮瓣模型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继;归来;梅劲;唐茂林;刘育凤;李慧超;王春梅

    目的:研究小型猪躯干主要皮动脉血液供应,为皮瓣的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充分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小型猪5头放血处死,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运用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解剖观测躯干主要皮动脉的起源、行程、营养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吻合情况,并取下皮肤筋膜组织拍摄X线片.(2)活体小型猪1头静脉注射泛影葡胺,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与明胶-氧化铅灌注的三维重建行对照观察.结果:在动脉显影X线图像上,可见双侧的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构成腹前、侧壁的主要营养链,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而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和胸背动脉均未见粗大的皮肤穿支.全身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躯干主要皮动脉的来源、走行,管径相对大小,并可动态观察血管树的三维结构和相互关系.结论:小型猪躯干体被血运丰富,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皮支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构成躯干体被组织的主要营养链,并可以此设计不同类型的皮瓣.

  • 15例成年国人颞骨内部结构CT解剖学

    作者:孟庆玲;韩卉;柏亚;朱有余;张媛媛;庞刚

    目的:研究成年国人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的CT重建图像,为临床耳显微外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5名健康志愿者应用Picker5000螺旋CT机,平行于听眦线扫描,应用Voxel Q工作站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仿真内窥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多角度旋转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结果:MPR能在不同切面显示耳蜗、半规管、内耳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显示率为100%;SSD能清晰显示颞骨重要的骨性结构,如内耳门、颈静脉孔等,冠状位切割后的SSD图像能生动地显示锤骨、砧骨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CTVE可模仿内窥镜从外耳向中耳移动,清晰显示骨性外耳道、鼓室内侧壁及听骨链等结构.结论:MPR可行多方位重建,有助于耳颞部病变的全面了解,是轴位CT良好的补充;SSD、CTVE可准确、立体的观察颞骨内部解剖结构,对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医学教学等具有指导意义.

  • 尺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X线与MRI下出现时间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奇;李智勇;张英泽;潘进社

    目的:探讨儿童尺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在MRI与X线下出现的时间以及形态的差异.方法:57名健康男孩志愿者,按年龄分成5个组,从5岁组到9岁组.每组分别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机采用FLASH2d梯度回波加脂肪抑制序列行右腕关节扫描及CR射片.观察尺骨远端在MRI及X线片上的不同表现.结果:尺骨远端骺软骨在MRI下呈高信号表现,外形近似于成熟的尺骨远端,骺软骨在X线下不显影;尺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早在MRI下表现为一条低信号带,位于高信号表现的骺软骨中,平行于干骺端,此信号带在X线下不能显影;尺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出现后在MRI下呈粟粒状的低信号表现,位置靠近干骺端,并非骺软骨中央,骨化中心与干骺端呈两种信号强度,X线下骨化中心表现一粟粒状影.结论:尺骨远端次级骨化中心在MRI下的出现时间较X线下早,早在MRI下表现为一条低信号的临时钙化带.

  •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作者:颜登鲁;朱豪东;李健;张在恒;谢清华;赵洪普;胡涛

    目的:测量跟骨轴长、宽度和高度,探讨螺钉入路及固定点,为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60份无跟骨损伤的轴位及侧位X线片和120份无跟骨损伤的CT片,在X线片及CT上做其纵轴长度为跟骨轴长L,取其中点做跟骨纵轴的垂线为宽度W.在跟骨侧位片上,从跟骨丘部顶点向下做垂线,于跟骨下缘相交的距离为跟骨丘部高度H.成人跟骨标本60个,测量跟骨轴长、宽度、高度;跟骨结节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固定跟骨前部、后关节面、载距突.结果:X线片跟骨测量跟骨轴长平均为(68.02±8.24)mm,宽度平均为(30.86±6.26)mm,高度平均为(40.66±7.48)mm;CT片跟骨测量跟骨轴长平均为(67.82±6.38)mm,宽度平均为(30.16±4.62)mm,高度平均为(40.02±3.34)mm;跟骨标本测量跟骨轴长平均为(69.12±7.32)mm,宽度平均为(32.18±5.34)mm,高度平均为(42.02±6.62)mm;各数值均为非正态分布,因此未进行均数的显著性检验.跟骨各数值之比:宽度/轴长为0.45,高度/轴长为0.60,宽度/高度为0.76.跟骨结节外侧区域入钉可以牢固地与跟骨前部、后关节面及载距突固定为一体.结论:跟骨宽度、高度与轴长的测量可为跟骨骨折治疗及手术器械研制提供解剖学参数,通过跟骨结节外侧区域入钉可以固定跟骨前部、后关节面、载距突为一体,可有效维持跟骨的外形.

  • 股前外侧单一高位穿支供血区域的形态学研究与皮瓣设计

    作者:江奕恒;李学雷;石小田;徐达传

    目的:研究股前外侧各类型高位穿支的特点与供血区域.方法:(1)6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整尸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股前外侧区高位皮动脉的数量和类型,取下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察皮肤血管的走行及分布,选择不同类型高位皮动脉各1侧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三维重建和穿支供血区域可视化研究.(2)在6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区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高位皮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横支.高位皮穿支三维重建显示以髂髌连线为纵轴的皮瓣内主要血管高密度分布区,供血区为24 cm×6.8 cm,供血区域由纵轴向两侧区域扩展,高位皮穿支供血区域可达26 cm×18 cm,皮瓣高位穿支蒂长约5 cm.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单一高位穿支供血面积可达30 cm×22 cm,高位穿支蒂长,可形成穿支蒂皮瓣.穿支三维重建的血管区域客观可靠.

  • 内镜下乙状窦前后入路的临床解剖学比较研究

    作者:田广永;徐达传;彭志强

    目的:探讨内镜下乙状窦前-迷路后(presigmoid-retrolabyrinthine,PSRL)与乙状窦后(retrosig moid,RS)手术入路的临床解剖结构特点,为桥小脑角部位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具(26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之成人头湿标本,2具(4侧)新鲜成人头标本在内窥镜下分别模拟PSRL与RS入路操作.对比观察两手术入路下的解剖学结构,测量相关数据.结果:PSRL入路中内耳道后唇、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距离骨窗口前缘的距离分别为(14.04±3.56)mm、(28.62±1.62)mm、(12.53±4.11)mm.RS入路中3者距离骨窗口前缘的距离分别为(28.66±3.78)mm、(42.00±2.40)mm、(33.16±4.80)mm.内镜与岩锥后面的角度在PSRL入路接近平行,在RS入路大于25°.在两入路中内镜下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有所不同.结论:(1)骨窗口至主要结构的距离在内镜下PSRL入路较RS入路近,有利于内镜操作.(2)在内镜下PSRL入路利于处理小脑腹侧病变,适合与幕上或中颅窝入路联合.(3)RS入路利于观察岩锥后面的结构.

  • 人翼外肌肌内神经肌梭的分布及其意义

    作者:张跃蓉;刘静

    目的:研究人翼外肌肌内神经和肌梭配布特征,以期深入了解翼外肌上、下头的功能特性.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的翼外肌肌梭以及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改良Sihler氏神经染色显示翼外肌上、下头有各自独立的神经支.支配翼外肌上头的神经支较短而细小,入肌后分出两个次级分支,与肌纤维排列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向肌止点处走行;支配下头的神经支较粗,入肌后在肌纤维之间迂曲走行,发出呈树支状的多个次级分支,分支间无吻合.翼外肌肌梭仅分布在上头肌腹中央,下头未发现肌梭.结论:翼外肌具有划分亚部的形态学特征,每一亚部作为一个功能独立体在整肌功能中行使作用.

  • 大鼠脊髓发育及损伤后NIDD 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欣;程纯;陈梦玲;牛淑琼;高尚峰;沈爱国

    目的:探讨在大鼠发育过程中及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IDD(nNOS-interacting DHH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with dendritic mRNA)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咬除T8~10椎板后,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致伤量为10×10 g·cm;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结合的方法,定量、定位研究发育过程中及脊髓损伤后早期大鼠脊髓组织中NIDD mRNA与nNOS mRNA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大鼠发育过程中,胚胎16 d的大鼠脊髓中可见NIDDmRNA的高表达,在生后1 d,与nNOS共表达于尚未分化成熟的前角,在白质也见NIDD的阳性信号.成年后呈低表达;nNOS mRNA于生后1~3 d出现表达高峰;脊髓损伤后NIDD mRNA表达明显增多,在8 h到达高峰,分布于脊髓前角、中间带、中央管周围及后角nNOS阳性的神经元,7 d恢复至正常水平;nNOSmRNA在损伤后8h达到高峰,1 d降低至正常水平.而且,在脊髓损伤后NDD mRNA与nNOS mRNA二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胎鼠脊髓中,NIDD高表达于nNOS阳性细胞,提示其在脊髓组织的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nNOS相关.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IDD与nNOS表达增多,提示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NIDD可能通过调节nNOS的细胞亚定位及活性而发挥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 神经营养素3和受体在早期人胚脑发育中的定位表达

    作者:马大军;张晓;田青;梁楠;米永杰;李健

    目的:了解在早期人胚脑的发育过程中,大脑神经元的增殖情况;了解神经营养素3 (NT-3)和受体TrkC在人胚脑发育过程中的影响.方法:用6周龄的人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以PCNA作为大脑神经元的增殖的指标,NT-3和受体作为了解影响人胚脑发育因素的指标.结果:在人胚胎早期发育阶段,PCNA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人胚前脑的神经细胞核中,NT-3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前脑脑室神经上皮层的胞质中和神经细胞的轴突中,其受体TrkC散在分布于人胚前脑神经细胞膜;发育过程中NT-3及其受体在脑室神经上皮层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反应.结论:NT-3及其受体TrkC在早期的人胚胎脑发育中呈现表达,提示NT-3可能诱导神经细胞增殖,并协同其它生长因子促进轴突的生长,保证神经元胞体的存活.

  • 低氧预适应鼠脑内MSK1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作者:黄娉;韩松;李俊发

    目的:初步探讨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SK1)在脑低氧预适应(H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我们已建小鼠整体HPC模型,将健康成年BALB/c小鼠(18~22 g,雄性)随机分为正常对照(H0)、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等7组(每组n=6).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技术,并结合Gel Doc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小鼠脑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第645位苏氨酸(p-Thr645-MSK1)和第375位丝氨酸(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以及MSK1总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脑早期(H1-H4)和延迟性(H5-H6)HPC形成过程中,随重复性低氧暴露次数的增加,H1-H6组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p-Thr645-MSK1及p-Ser375-MSK1的磷酸化水平较正常对照组(H0)显著增高(P<0.05);然而,小鼠海马和皮层组织内MSK1总蛋白表达量在H0-H6组中无明显变化.结论:MSK1磷酸化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了小鼠脑HPC的发生发展过程.

  • 球囊损伤犬颈动脉后IGF-1表达动态变化及血管再狭窄形成

    作者:范晨;刘一之;周岱;王中

    目的:研究球囊损伤后犬颈动脉内皮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IGF-1在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影像学测量方法观察犬颈动脉狭窄形成过程.结果:IGF-1的释放在球囊血管成形术后4~6 h(平均值942.55±139.56 ng/ml、1073.09±277.43 ng/m1)启动,术后12 h(平均值1468.35±322.08ng/ml)达到峰值,至术后72 h(平均值1405.64±269.08 ng/ml)维持高水平释放;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平均值61.60±6.19个/1000倍视野)达到峰值,4~8周期间α-肌动蛋白(α-actin)染色显示血管内皮增生性变化,直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率(62.76±9.57)%达到峰值.结论:犬颈动脉球囊损伤后4周内即发生血管增生性变化,至术后8周左右血管狭窄形成;颈动脉内皮损伤后早期即有IGF-1表达增强,可能为血管成形术后动脉狭窄发生的启动信息之一.

  • IL-1β对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苏培强;叶伟;李春海;梁安靖;黄东生;马若凡;张振雨;刘尚礼

    目的:探讨IL-1β对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软骨终板细胞,通过甲苯胺兰染色等方法鉴定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IL-1β,用MTT测定不同时间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Fas、caspase-3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蛋白聚糖、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50 ng/ml、100 ng/ml浓度IL-1β可抑制细胞增殖;10 ng/ml、50 ng/ml浓度IL-1β可促进Bax、Fas、caspase-3的表达,但仅浓度为50 ng/ml时才可降低Bcl-2的表达;10 ng/ml、50ng/ml浓度IL-1β可降低Aggrecan、Collagen Ⅱa mRNA的表达.结论:IL-1β可抑制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及基质合成,促进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从而促进椎间盘的退变.

  • 坐骨神经压榨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王岐本;谢乐斯;谢应桂;黄庆红;郑林丰;黄河;曾志成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存活不同时间(6,12,24和72h)后获取L4~6脊髓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N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脊髓内iNOS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压榨后损伤侧前、后角iNOS免疫阳性染色随损伤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损伤侧前、后角分别与对侧和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iNOS在脊髓内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及伤后神经性痛有关.

  • 星形胶质细胞在cuprizone介导的急性脱髓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宋大为;范凯;张艳丽;马坚妹

    目的:利用cuprizone制备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探讨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机制.方法: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饲育小鼠,通过调控饲育时间,造成神经脱髓鞘及髓鞘再生,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髓鞘的脱失和再生情况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结果:cuprizone饲育6周后,动物小脑和胼胝体白质内髓鞘脱失严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跃;在恢复正常饲料后,髓鞘基本恢复正常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仍处于活化增殖状态.结论:利用cuprizone可制备髓鞘可再生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对髓鞘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 人胎心不同组织心肌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田清友;卢贺翔;魏子峰;陈乃玲;王海涛;王守安;张宇新

    目的:探讨人心脏发育中不同组织结构中某些酶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组织扫描光度测定法,观察胎儿和成人心脏的11种酶和化学物质.结果:心脏各种组织结构内与无氧代谢、有氧代谢和细胞增殖有关的酶及化学物质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氧代谢酶类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类在血管平滑肌内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与神经递质代谢有关的酶、与脂类代谢有关的酶、与细胞分泌及膜活动有关的酶在神经组织中含量高.结缔组织中各类酶含量均低.结论:人胎心各组织结构内酶和化学物质的含量存在差别,可能与相应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 MC3T3-HA复合培养后的细胞凋亡检测

    作者:宋辰刚;邱小忠;吴刚;余磊;赖桂华;欧阳钧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压片材料对小鼠MC3T3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组压片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方法.方法:小鼠MC3T3成骨细胞株接种在HA压片材料上,应用光学显微镜和PI-Hoechst33342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采用RT-PCR方法分析HA对Id2(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2,分化抑制因子2)和OPN(osteopontin,骨桥蛋白)等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HA压片材料组MC3T3细胞凋亡率(78.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6%)(t'=28.1,P=0.000).HA压片材料双荧光染色可以直接检测种子细胞的凋亡.结论:HA压片可促进小鼠MC3T3成骨细胞凋亡.

  • 应用改良的免疫胶体金包埋方法检测p38蛋白激酶在Raw细胞中的定位

    作者:张琳;张璐;朴英杰

    目的:采用两种包埋方法Lowicryl K4M低温包埋和改良Spurr包埋,观察p38在Raw264.7细胞中的免疫电镜定位,摸索出一种操作简单、适用于南方潮湿多雨天气的免疫电镜包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和改良Spurr树脂包埋两种方法,经包埋后染色,观察p38蛋白激酶在Raw264.7中的超微结构分布.结果:改良Spurr树脂包埋后结果显示,未受刺激的及EGF刺激的Raw264.7中,p38在胞浆和胞核中金颗粒弥散在细胞的各个部分,受到LPS刺激后,细胞核区的金颗粒明显增多,而胞浆区域的金颗粒显著减少,观察到的Raw细胞超微结构清晰、免疫胶体金定位准确,与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包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相对于Lowicryl K4M,Spurr树脂价格低廉,粘度低、抗湿性能好、切割性能佳、操作简单,是一种适用于南方潮湿多雨天气的免疫电镜包埋剂,可以替代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

  • 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作者:张本斯;李正金;邹汝荣;王凡;李瑞祥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诱导24h后正常培养,通过形态学、PAS反应、磷钨酸苏木素染色(PTA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作鉴定.结果:诱导细胞以梭形、柱状为主,部分细胞有分支,单个核、卵圆形、居中,似心肌细胞,PAS及PTAH染色均为阳性.诱导后培养2周的细胞表达Sarcomeric Actin和Connexin-43较弱,以后表达逐渐增强,而且1、3、5代细胞均稳定表达.结论:骨髓MSCs可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有望成为心衰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理想细胞材料.

  • 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及组织学研究

    作者:洪朝;王电军;章庆春;刘建新

    目的:在Ono模型基础上,建立简单、可靠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以Wiste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改良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为3组:正常Wister大鼠作为对照组;移植后亚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2周);移植后慢性排斥反应组(术后8周).分组喂养后按规定时间收获心脏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7.5%.其中麻醉过深死亡2例,疑青霉素过敏死亡1例,术中出血过多死亡4例.供心移植吻合时间(24.3±7.6)min,供心冷缺血时间(34.5±8.2)min,腹部触诊移植心脏搏动时间(16.8±7.4)d.组织形态学观察示:移植心脏心肌组织内有大量粒细胞浸润;随着移植后时间延长,CAV逐渐加重,冠脉数量减少,心肌萎缩并心肌纤维化发生.结论:改良Ono模型建立的心脏移植模型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收获的移植心脏标本在组织形态学上反映了CAV和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心脏移植后相关疾病提供理想的组织标本.

  • 灵芝孢子油对铝中毒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沈志勇;郭家松;钟志强;李振林;李新顺;秦建强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油对铝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连续30 d注射AlCl3的方法制备铝中毒痴呆小鼠动物模型.预防组在注射AlCl3的同时以灌胃法喂服灵芝孢子油,治疗组则在注射AlCl3 30 d后喂服灵芝孢子油,预防组及治疗组均以生理盐水替代灵芝孢子油作为对照.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并以透射电镜方法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了灵芝孢子油的预防实验组和治疗实验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水平均显著提高,而且海马内神经纤维、线粒体和突触等超微结构的病理性损伤得到了明显缓解.结论:灵芝孢子油对铝中毒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儿童肱骨下端解剖特点与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刘成恩;盛新君;樊仕才;王宏波;周新强;万黎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作者手术治疗的106例3-14岁Ⅱb及Ⅲ型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患者进行随访,根据McIntyre分型,Ⅱb型27例,Ⅲ型79例;伸直型98例,曲屈型8例;均在麻醉状态下行外侧或前外侧切口入路,使骨折解剖复位,内、外侧髁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106例中99例获得有效随访,随访6~36个月,均在4周内达临床愈合;按Flynn评分标准,优92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达97%.结论:通过对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手术的关键是对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内固定的稳固.

  •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应用

    作者:陈子华;徐国香

    目的:报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9例病人中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屈伸活动恢复95%以上,旋转活动恢复85%,2例轻度髋内翻.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有效,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

  • 颈椎前路钢板位置与术后颈肩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龙厚清;刘少喻;兰月;黄阳亮;万勇;李佛保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颈肩痛与钢板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6年7月间实施的219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颈椎侧位片评价钢板在上下位椎体的覆盖率,正位片评估其侧方移位和成角;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手术前、后颈肩痛.应用Pearson's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6.8个月(6~42个月),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与术后颈肩痛高度相关(相关系数P=0.417,P<0.001,n=87),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钢板偏移和成角与术后VAS评分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P=0.314,P<0.001,n=82),与术后NDI成正相关(相关系数P=0.379,P<0.001,n=66).结论:颈椎前路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是术后颈肩痛的原因之一,术中应注意调整钢板位置,尽量避免侧方偏移和成角.

  • 右肾3支动脉伴右睾丸动脉变异1例

    作者:陶伟;冯善权;刘真真;郑君芬;孟镔

    笔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从腹主动脉发出3支右肾动脉并伴右睾丸动脉变异(图A),此种变异少见,报道如下:

  • 胃右动脉起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后支变异1例

    作者:孟镔;朱传军;杨志欣;蔡明志;崔英健;陶伟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其胃右动脉起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的后支,现报道如下:

  • 先天性舌下腺颏下疝伴囊肿1例

    作者:陈勃

    疝气或称疝(hernia)是指人体某一器官或组织从正常解剖位置脱入相邻组织间隙或体腔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疾病多见于外科领域,如颅脑外科的枕骨大孔疝和小儿外科的腹股沟疝等.

  • 肝外胆道系统管道异常扩张1例

    作者:金宇;崔志超;金铎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肝外胆道系统(除胆囊外)异常扩张.报道如下:肝脏外形形态正常,肝外胆道各管径变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的管径异常扩张(表1,图1).检查肝胰壶腹部、十二指肠降部、胰腺等,没有发现引起其管径异常扩张的形态学诱因.

  • 右主动脉弓变异1例

    作者:袁前超;喻家成

    主动脉弓畸形较为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1],了解其各种变异对开展相应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意义.近,我们遇到1例主动脉弓变异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缺如1例

    作者:祝高春;李桂林;邵立健;林雪群

    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发现其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缺如,此变异少见,报道如下:

    关键词: 奇静脉 解剖 变异
  • 胆囊动脉起自胃左动脉及其分支变异1例

    作者:孟镔;朱传军;杨志欣;蔡明志;崔英健;陶伟

    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其胆囊动脉起源与分支变异,现报道如下:经防腐固定成年男尸解剖后发现,腹腔干在主动脉裂孔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并发出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肝总动脉右行距起始处3.2 cm分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动脉,但肝固有动脉没有发出分支至胆囊.

  • 一种特殊类型的移行椎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杜心如

    腰骶部移行椎是常见变异,该变异与腰痛的关系尚有争议,其临床意义主要集中在腰骶椎手术定位问题上,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这些资料为临床手术定位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4].

  • 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椎体中强化和翻修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张海兵;金大地;瞿东滨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骨水泥(Nano-HAC)在骨质疏松椎体中强化和翻修椎弓根螺钉的作用.方法:采用4具女性尸体椎骨,CT扫描测量胸腰椎骨密度(BMD).其中两套胸腰椎的BMD属Ⅱ级骨质疏松,为1组;其余两套胸腰椎属Ⅲ级骨质疏,为2组.用丝锥在两侧椎弓根攻出导孔,随机选择一侧置入AF螺钉为对照侧,另一侧注入Nano-HAC 3 ml,然后拧入AF螺钉作为强化侧.在室温下保存24 h后测量两侧椎弓根螺钉的大轴向拨出力(F-max).用Nano-HAC翻修对照侧钉道,植入同样大小的AF螺钉为翻修侧,室温下保存24h后测量翻修侧椎弓根螺钉的F-max.结果:在1组中强化侧和翻修侧椎弓根螺钉的F-max分别为:(841.00±27.35)、(830.00±19.54)N,与对照侧(494.00±11.66)N比较分别提高了70.2%和68.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对照侧、强化侧、翻修侧F-max分别为(419.00±13.33)、(778.00±27 90)、(771.00±26.44)N,强化侧较对照侧增加了86%,翻修侧较对照侧增加了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ano-HAC在Ⅱ、Ⅲ级骨质疏松椎体中有良好的强化和翻修椎弓根螺钉作用,F-max可达到或接近正常稳定性水平.

  • 人工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及假体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张玉朵;张伟;王玉林;张铁良;黄远;万怡灶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及假体的应力分布以及假体设计参数对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股骨和假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步行峰值关节载荷和主要肌肉载荷作用下,完整股骨和置换后股骨及假体的应力水平.结果:完整股骨中上部内侧受压应力,外侧受张应力,中下部外侧受压应力,内侧受张应力,股骨应力峰值位于中下部;置换后股骨受力总体模式不变,近端应力遮挡显著.随颈干角增加,假体及股骨应力水平降低;柄长对假体应力影响不大,股骨上的应力随柄长增大略有增加.结论:假体设计时可适当增大颈干角,在骨组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假体柄长,以减轻术后的应力遮挡效应.

  •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相邻节段运动和椎间盘内压的影响

    作者:李建江;赵合元;王志彬;白人骁

    目的:研究腰椎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的变化,并分析二者在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7具小牛腰段脊柱标本(T13~S2),以Tenor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固定器械,在10Nm纯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测定各活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和椎间盘内压,比较完整对照组、L4/5单间隙固定组和L3~L5双间隙固定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对运动学指标(ROM)和椎间盘内压(IDP)增量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结果:施加内固定后,上方相邻节段在各方向上的位移都明显增加,且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更为明显,下方相邻节段仅在旋转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位移增加.比较而言,不论单间隙固定组还是双间隙固定组,也不论在何种运动方向上,椎间盘内压的变化量都极其细微.节段运动的增加与椎间盘内压升高成正相关关系.ROM增加比大于IDP增加比.结论:坚强内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加速现象是其运动学改变和椎间盘内压升高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活动代偿增大和稳定性丢失是坚强内固定所带来的直接、主要的导致退变加速的生物力学改变.椎间盘内的压力也可因内固定而继发升高,但可能只是一个次要方面.

  • 颈椎后路不同开门术式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黄必留;李书纲;邓启成;谭加群;梁江声;马量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手术后的三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颈椎标本12例,模拟后路单、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式,随机分2组,每组6例,A组行单开门,椎板开口间距为5mm;B组行双开门,棘突开口间距为5mm.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获得三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数据.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开门术式组手术前、后与双开门术式组手术前、后颈椎的活动范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双开门术式在疲劳测试前后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双开门术式的三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无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

  • 人工椎间盘植入对椎管容积变化的影响

    作者:马若凡;顾洪生;许杰;刘尚礼;黄东生;肖建德;李振宇;田长庆

    目的:探讨不同高度的人工椎间盘(ADR)植入后,腰椎间隙的静态变化及其与椎管容积之间的关系,为合理的ADR植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例福尔马林浸泡的腰段脊柱标本,随机分为L4/5及L5/S1两组,每组10例.L4/5的ADR组依次放置厚度为8、9、10、11、12 mm滑动核,L5/S1组椎间滑动核厚度分别为5、6、7、8、9 mm.分别观察植入前后椎管容积变化.结果:不同高度的椎间盘植入后,L4/5及L5/S1椎管容积均逐渐增加.对于L4/5节段,当10~12 mm的滑动核植入时,椎管容积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但高度为12 mm滑动核植入时,相邻的L5/S1节段椎管容积显著减小.对于L5/S1节段,当8~9 mm的滑动核植入时,椎管容积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从椎管角度考虑,静态ADR植入后,相应节段椎管容积均增加.对于L4/5节段,滑动核的适宜植入高度为8~11 mm.

  • 腰骶移行椎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杜心如

    腰骶移行椎是较常见的一种发育异常,近年随着对腰痛病因研究的深入,有关腰骶移行椎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现将相关资料做一综述,报道如下.

  • 用自凝牙托材料制作软体解剖标本

    作者:李忠华;黄潮桐;刘阳;吴坤成;钟世镇

    在血管灌注技术资料中,自凝牙托材料多用于制作铸型标本,若制作解剖剥制的软体血管标本,多采用灌注乳胶、明胶、墨汁等方法[1-3].有些地区采购乳胶材料困难,而牙托材料在一般医药商店可随时购买.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用自凝牙托材料,在铸型标本技术的基础上,改进了配方和操作工艺,制作出了血管解剖剥制标本.将方法介绍如下,旨为提供一种新的软体血管灌注技术.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