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螺钉进钉点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赵玲秀;杜心如;叶启彬;孔祥玉;薛景凤

    目的:研究以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5点7点处为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成人115块干燥骶骨标本上观测上关节突关节面形态,确定其5点7点处的部位,观测该点与骶骨外侧沟的关系及该点进钉时的角度、深度.并在横断面标本上进行观测,在干燥骶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结果:骶骨上关节突关节面呈圆形者63.5%(146侧),椭圆形者36.5%(84侧);5点7点低于骶骨外侧沟低点的距离,左侧(7.4±1.5) mm ,右侧(7.3±1.6) mm .横断面标本上自此点向前与矢状面平行(0°)时,进钉深度,左侧(31.3±4.3)mm ,右侧(31.9±4.9) mm.当钉尖向内侧与矢状面呈10°角时,进钉深度,左侧为(34.1±4.3) mm,右侧(34.0±4.9) mm.结论:骶骨上关节突恒定存在,将每侧上关节突关节面看成一个时钟表盘,右侧关节面相当于5点处、左侧相当于7点处为螺钉进钉点.其5点7点进钉点的确定较为客观,不受上关节突关节面方向的影响,也不受退变影响,可很容易地确定5点7点的部位.

  • 腹股沟神经卡压征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本斯;王凡;叶纯;李健;刘道德;项涛;李瑞祥

    目的: 为腹股沟神经卡压征的防治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在50侧(2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上对腹股沟区皮神经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髂腹下神经皮支6%(3侧),髂腹股沟神经皮支90%(45侧),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42%(21侧),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形成的吻合支12%(6侧),生殖股神经股支的皮支8%(4侧).结论: 腹股沟区皮神经行程变异很大,解剖变异是导致神经卡压的主要原因.

  • 前锯肌瓣乳房再造或丰乳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纪荣明;刘芳;黄会龙;李玉泉;李军辉

    目的:为应用前锯肌瓣乳房再造术或丰乳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2具成人尸体观测了前锯肌第2~7肌齿的长、起、中、止点的宽、厚及肌的起点距前正中线和锁骨中线的距离以及血管、神经等.结果:①前锯肌的第3、4、5、6齿复合瓣的长度,起、中、止点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59.6,94.4、80.4、52.8 mm和3.5、5.8、9.3 mm.②第3、4、5、6齿复合瓣距前正中线和锁骨中线的距离分别为106.9 mm和40.0 mm.③肌由胸长神经和肋间神经外侧支双重支配,其前上部由胸外侧动脉、后下部由胸背动脉供应.结论:前锯肌的第3、4、5或6齿从形态上可以用于丰乳或乳房再造术,保留肌的第1、2齿和第6以下肌齿既可以防止"翼状肩"的发生又可以使肩胛骨保持旋转功能.

  • 寰枢椎穿刺入路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崇智;赵喜庆;李云生;王长月;吴樾

    目的:为临床寰枢椎穿刺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例上颈段脊柱标本进行了徒手解剖和横切面解剖观察.结果:①经咽入路至寰椎前弓和枢椎齿突的穿刺点为与腭垂相对的咽后壁正中线上,定为A点,向后水平进针,深度分别为(0.95±0.04)cm和(1.52±0.08)cm.经咽后壁至寰椎侧块的穿刺点为A点旁开1.5 cm处,深度为(1.23±0.05)cm.至枢椎体的穿刺点为A点下移2.0 cm处,即B点,深度为(1.13±0.06)cm.至枢椎侧块的穿刺点为B点旁开1.8 cm,深度为(1.36±0.06)cm.②经颈后外侧入路至寰椎前弓、寰椎侧块和枢椎齿突的穿刺点为枕外隆突至乳突尖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C点,深度和角度分别为(6.32±0.97)cm和66.00°±1.62°、(4.23±0.30)cm和63.00°±1.77°、(5.85±0.51)cm和71.00°±1.83°.至枢椎体及侧块的穿刺点为C点向下2.0 cm处,称为D点,深度和角度分别为(4.41±0.29)cm和65.00°±1.68°、(5.46±0.48)cm和70.00°±1.78°.③对穿刺入路的层次结构做了详尽的描述.结论:上述两种穿刺入路有关测量结果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并有效避免损伤颈部大血管和神经.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穿刺
  • 18~25岁未婚青年阴茎包皮的解剖类型及临床分析

    作者:孟镔;李大巍;邓兆享;翟延荣;张辉;苏波;刘坤;徐厚高;柯贤福;朱阔;李军;曹剑;汪月祥;徐君玉

    阴茎癌及阴茎包皮炎多发生于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病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性知识普及,许多青年担心阴茎短小包皮过长影响婚后性生活或引起癌症.国人体质调查对阴茎测量数值已有文献报道[1~5],但对包皮的解剖观察报道甚少.本文对1050例18~25岁未婚青年的阴茎包皮进行了观测,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对12具青年尸体阴茎进行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数据.

  • 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喜安;钟世镇;漆松涛;黄胜平;黄理金

    目的:为枕下极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0例成人尸体头湿标本按手术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和观测. 结果: 枕下三角是枕下极外侧入路中重要的解剖学标志,在分离移位椎动脉后,切除枕骨髁后部1/3以辨别和暴露舌下神经管,枕骨髁的磨除可显著扩大枕骨大孔前缘的暴露范围,磨除颈静脉结节对扩大斜坡中下部的暴露有重要的作用.椎动脉硬膜内段及其分支与后组脑神经有复杂的毗邻和穿行关系. 结论: 枕下极外侧入路尽管解剖复杂,但可在不牵拉延髓的基础上充分暴露颈延髓交界部腹侧面和外侧面的区域,达到充分暴露的枕骨髁磨除范围限于其后1/3即可.

  • 国人股骨假体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丁悦;刘尚礼;马若凡;黄东生;沈慧勇;李春海

    目的:为选择和设计适合中国人的髋关节假体提供参考值.方法:对129例成人股骨标本进行X线摄片,并对其中20例标本行CT扫描,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2cm平面处髓腔宽度、前倾角等参数.结果:小转子处髓腔宽为(24.85±2.94)mm,其上2cm处为(42.47±5.14)mm,其下2cm处为(17.87±3.04)mm,个体间有较大差异.CT测量值与X片测量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上段的解剖学资料,可为选择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骨 解剖学 假体
  • 膝关节的横断层影像解剖学

    作者:余勉;马兆龙;杨月鲜;杨广夫;张峰昌;刘国强

    目的:为给膝关节伤病的横断层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成年男尸右膝部标本6具(新鲜4、经福尔马林固定2),先作膝关节横断层CT及MR扫描,冰冻后切制成11个横断层解剖标本.结果:观察了每一断层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位置毗邻及其在连续断层的变化规律,并匹配同一断层的CT及MRI.①髌股关节显示于第5~8断层,其关节软骨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光滑,但关节腔形态不尽相同,分别呈磨合紧密狭窄凸向后的弧形,前后径短的横位"X"字形及前小后大相通的"工"字形.②髌韧带显现于第9~11断层,其横断面宽处为24.6 mm,厚处为4.85 mm.③前、后交叉韧带显示于第8~11断层,其横断面之长、短径值,前交叉韧带为7.45 mm与6.55 mm,后交叉韧带为6.25 mm与4.12 mm.④第10断层可视为膝关节的代表断面,各主要辅助结构均可见,其中内侧半月板呈大的"C"字形.而外侧半月板呈曲度较大的小的反"C"字形,二者的前后角处,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结论:膝关节各横断层的解剖形态、结构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双轴点掌背皮动脉轴行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路来金;杨涛;于家傲;刘志刚;张志新;宫旭;赵春鹏

    目的:报道手背一种新型皮动脉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标本,在5倍显微镜下观测掌背血管、肌腱、神经的解剖特点和皮肤的血供.结果:手掌背皮下组织内存在掌背动脉相平行的皮动脉.第1掌背动脉出现率为95%,起点外径(0.8±0.1)mm,长度(7.8±1.1)cm,末端外径(0.4±0.2)mm.第2掌背动脉出现率为100%,起点外径(0.6±0.1)mm,长度(6.5±0.8)cm,末端外径(0.4±0.1)mm.第3掌背动脉出现率为100%,起点外径(0.5±0.1)mm,长度(6.5±0.7)cm,末端外径(0.3±0.1)mm.第4掌背动脉出现率为90%,起点外径(0.4±0.1)mm,长度(5.5±0.9)cm,末端外径(0.3±0.1)mm.结论:掌背皮动脉走行、分支较为恒定,可以其为蒂,设计双轴点的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用于腕、手及手指的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邝满元;易西南;杨科球;漆光平;杜亚政;刘忠浩;罗学港

    目的:为有关鞍区手术提供Heubner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资料.方法:应用手术显微镜对32例Heubner返动脉进行解剖学观察、测量.结果:返动脉恒定存在,起源于大脑前动脉或其分支,单支型90.6%,双支型9.4%;返动脉主干平均长度为29.4 mm,起始处平均管径为1.02 mm;57%于大脑前动脉外侧向后行走,89%行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上方,17%贴附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内侧缘后行,86%于前床突与大脑前动脉之间跨越视神经上方,100%从视交叉外侧缘外侧通过;77%在外侧裂池与颈动脉池交界处出现"U"形虹吸部;80%出现粗大终支从前穿质进入基底节区.结论:深入了解返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与鞍区各结构的解剖关系,对于Willis动脉环动脉瘤的合理处置及经眶、经翼点入路鞍区手术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 脑动脉硬化对视交叉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学钧;李建利;宋艳梅;佟树文;张子明;周洪霞;高秀英

    目的: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视交叉因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102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研究视交叉动脉起源、数量和分布,对其中年龄50~70岁的60侧脑标本的视交叉和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视交叉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其中单来源型占48%,双来源型占27.3%,三来源型占7.9%.病理切片观察动脉管壁有粥样硬化改变者88.3%,其中被硬化斑块阻塞者占5.0%,部分阻塞者占13.3%.小动脉阻塞相应的视交叉组织切片,可见有神经纤维萎缩变性.结论:5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视野缺损,尤其是鼻上象限视野缺损可能是由脑动脉硬化引起视交叉血供障碍所致.

  • 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间交通支的观测及意义

    作者:曲永松;安月勇;吕美玲

    目的:调查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间交通支的出现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解剖观测56侧成人上肢尸体标本.结果: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之间交通支的出现率为21.43%,依交通支发出的数量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Ⅰ型、Ⅱ型,Ⅰ型又以其发出的部位分为Ⅰa型(高位型)、Ⅰb型(穿喙肱肌型)和Ⅰc型(低位型)三种.结论: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之间的交通支并不少见,在臂部手术时应对其加以保护.

  • 脑动脉硬化对外侧膝状体血供影响的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学钧;祖朝辉;刘静;王颖

    目的:研究外侧膝状体动脉的来源、数量、分布以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外侧膝状体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45例90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外侧膝状体动脉的起源、数量、分布,对其中50~70岁的60侧脑标本的外侧膝状体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外侧膝状体的血供主要来自脉络丛后外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和膝络丛前动脉,其中多动脉来源型占80.0%,单一动脉来源型占20.0%.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动脉管壁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的占88.3%.其中小动脉被完全阻塞的占10.0%(6侧),部分阻塞占30.0%(18侧).结论:50岁以上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特别是双眼同向性偏盲,若排除其他疾患,则可能是脑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外侧膝状体血供障碍所致.

  • 经左听诊三角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牛松青;张建业;鞠加光;吴巧;李剑锋

    目的:为从左听诊三角入路经胸膜外进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例小儿固定尸体上模拟经左听诊三角入路手术,对与动脉导管结扎术有关的肌肉、胸膜、神经及血管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经左侧听诊三角入路第4肋间隙切口处距交感干(2.74±0.41)cm,距胸主动脉(3.38±0.61)cm,距左肺根上缘(3.50±0.57)cm,距动脉导管(4.25±0.57)cm,推肺向前约(2.10±0.50)cm.结论:手术中应注意胸膜的剥离、肋间隙切口的大小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神经和血管.以听诊三角为标志,经第4肋间隙入路胸膜外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安全可行.

  • 颈深筋膜间隙的薄层断面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七渝;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目的:为颈深筋膜间隙的影像和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低温冰冻技术,制作15套颈部连续薄层横断面标本,在断面上对颈深筋膜各间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明确了各间隙的位置、毗邻及出现范围;证实了危险间隙的存在;得出胸骨上间隙应是由颈深筋膜浅层和舌骨下肌筋膜围成;发现颈动脉间隙不是一密闭的间隙,其后外侧与颈后间隙相通.结论:用横断层解剖方法能清楚显示各颈深筋膜间隙的形态结构.

  •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划分、分布及特点

    作者:吕健;朱贤立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划分、分布和一般特点. 方法:对颅内蛛网膜和脑池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 结果:(1)颅内蛛网膜分为凸面蛛网膜、颅底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小梁蛛网膜是脑池之间的真正间隔;(2)脑池分为上方脑池和颅底脑池,以Liliequist膜间脑叶为界可将颅底脑池分为Liliequist膜前、后两组;(3)几乎所有的颅神经均有各自的蛛网膜鞘,动眼神经是颅内蛛网膜集中的结构;(4)颈内动脉池与后交通动脉池或相互独立,或融为一体. 结论:了解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蛛网膜和脑池所提供的解剖标志和操作空间.

  • 聚DL-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长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闵少雄;靳安民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A)复合聚DL-乳酸(PDLLA)制备的材料体内成骨能力.方法:将PDLLA和PDLLA/HA(20wt%)材料采用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三维多孔材料,45例1 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分为三组,分别植入2种材料和作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行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骨生成状况,8、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三点折弯强度).结果:泡沫状PDLLA/HA(20wt%)材料比纯PDLLA成骨更好(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成多孔状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HA(20wt%)的加入促进了多孔PDLLA的骨传导能力,提高了骨生成的质量.PDLLA/HA(20wt%)复合材料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移植材料.

  • 脊柱内固定后椎间盘营养途径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长青;柏树令;朱小兵

    目的:为了研究脊柱内固定后椎间盘的营养途径.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行墨汁灌注后,观察同一动物非固定区中椎间盘与固定区域椎间盘的墨汁分布情况,观察相同位置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墨汁分布情况.结果: 软骨终板有血管从中经过,椎间盘营养来源分主要和次要途径,内固定后软骨终板和椎体之间产生分离,椎间盘会新生较多小血管,且血管缓慢而淤积.结论: 内固定节段椎间盘处于低应力状态下,一定时间后,营养代谢的改变会导致椎间盘退行样变的发生.

    关键词: 椎间盘 内固定 营养
  •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生物活性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作者:温昱;秦书俭;李彬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和胶原膜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将培养的BMSC与BGC及胶原膜复合后植入兔颅骨缺损区,通过形态学、组织化学和立体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倒置显微镜显示BMSC呈星形,12 h全部贴壁,对数增殖期为2~4 d.扫描电镜显示BMSC在BGC表面排列紧密,长入BGC孔隙中.实验组术后第12周, X线显示植入材料与外周骨质之间完全被高密度影充填;光镜显示骨小梁相连成片,骨髓再生.②组织化学结果:术后第4、8、12周实验组碱性磷酸酶值分别为(246.33±32.13)、(290.67±12.86)、(375.33±5.03)u/L,高于对照组(P<0.01);钙离子值分别为(1.930±0.070)、(2.130±0.235)、(2.867±0.261)g/L,高于对照组(P<0.01) .③立体计量学测量结果:实验组第12周体密度值为(65.6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能够有效促进骨愈合.

  • BMP-2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修复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立新;李奇;林荔军;闵少雄;张力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BMP-2)在构建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软骨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软骨细胞种植于改良纤维蛋白胶支架上,体外培养,在培养系统中加入BMP-2,观察软骨细胞在支架中的繁殖以及载体降解情况;将培养出的软骨膜块植入于动物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进行定期观测.结果:改良纤维蛋白原支架可满足组织工程软骨修复需要,BMP-2在用于构建膜块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模型中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并在植入12周动物试验中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质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MP-2在改良纤维蛋白胶软骨膜块中可明显促进组织工程软骨膜块构建以及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眼表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海俊;钟世镇;余磊;熊绍虎;龚向明;葛坚

    目的: 探讨眼表碱烧伤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并与单纯行角膜移植术组作比较.方法: 在16只兔双眼上制作碱烧伤模型,1 d后,右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左眼行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6 月,根据术眼的角膜新生血管分级、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来计算移植排斥反应指数(RI),以RI值判断植片的存活情况.结果:行异体板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16眼中有14眼RI<9,治愈率达87.5%;行单纯异体板层角膜移植的16眼中6眼RI值<9,有效率37.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的新生血管数、植片的混浊度、水肿度及RI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含干细胞的异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眼表碱烧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异体角膜移植,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

  • SD大鼠马尾与骶神经根的解剖学观察

    作者:王金武;侯春林;陈爱民;王诗波;赵良宇

    目的:为从马尾和骶神经根途径开展SD大鼠的神经泌尿学研究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对6只SD大鼠灌注后进行显微解剖,并对30只SD大鼠进行术中观察和测量,总结马尾、骶神经根的解剖特征. 结果:SD大鼠的盆底器官主要由S1~S4脊髓节段和神经根支配,脊髓圆锥延续较长,达L4椎体下缘,马尾神经亦较长,其前根1束较细,后根2束较粗,包于同一硬脊膜中,硬脊膜较厚而坚韧,脊髓神经前后根出硬脊膜后,有各自独立的硬脊膜囊包绕,直至椎管内硬脊膜囊两侧的后根神经节处,长约3个椎体高度.在4对骶神经根中,以S1和S2较粗,S3、S4较细.盆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S2骶髓节段. 结论:SD大鼠骶和尾神经根的解剖特征与人类不同.

  • 大鼠臂丛前根撕脱延期再植回对运动神经元存活的作用

    作者:张建一;柴宏;吴武田

    目的:建立大鼠臂丛前根撕脱延期再植回模型,研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方法:采用FB逆行示踪法结合NADPH-d组化法与中性红复染,计数阳性神经元.结果:前根撕脱延期3、7、14d再植回组,动物存活3周及6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为79%和75%、58%和51%、57%和50%;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率分别为18%和13%、30%和8%、20%和7%.仅做前根撕脱组动物,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为41%和29%,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率为55%和58%.结论:前根撕脱延期再植回能促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 双梨状肌1例

    作者:胡振武;高艳;余海元

    男尸,身长165 cm,年龄约60岁,臀部皮肤无疤痕.解剖臀部时发现左侧梨状肌正常,右侧为异常的双梨状肌,现报道如下:

  • 双侧重复肾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1例

    作者:杨朝鲜;李开荣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重复肾不完全性重复输尿管并右侧双肾静脉畸形,现报道如下:

  • 膀胱畸形1例

    作者:刘宏健;孙金豹;王吉云

    患者37岁,因停经40周,阴道流水6 h,于2002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为婚后13年首次妊娠,爱人体健.产科检查:腹部膨隆,宫高34 cm,腹围101 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min,先露未衔接,宫缩不规律,宫口未开,颈管坚硬,长2 cm,胎膜已破,骨盆外测量无异常.入院诊断.宫内孕41周孕1产0 LOA,胎膜早破,高龄初高,珍贵儿.

  • 双上腔静脉伴奇静脉异位1例

    作者:王建中;王兴海;蒋红英;刘畅

    尸解时发现一成年男性其左、右侧各有一上腔静脉,同时伴奇静脉异位,现报道如下:(1)双上腔静脉:右上腔静脉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均正常;左上腔静脉由左颈内静脉与左锁骨下静脉在左胸廓上口左侧平面3.60 ㎝处汇合而成,汇合后始端直径1.53 ㎝,而后沿降主动脉左前方,依次经肺动脉左侧、左心耳左后方(左肺根前方),沿冠状沟转向心底部,继而与扩张的冠状窦相延续(汇合前直径1.99 ㎝).左上腔静脉全长13.9 ㎝(图1,2).左、右上腔静脉间无吻合支.冠状窦长8.1 ㎝,起始端外径1.76 ㎝,位置正常,向右经冠状窦口(内径2.45 ㎝)开口于右心房(图2).

  • 异位甲状腺1例

    作者:高文波;侯云飞

    患者:女,38岁,因"腹部肿物3月余"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甲状腺正常,心肺(-),右下腹可触及一肿物,质地韧,活动度好.B超示:右侧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右卵巢大小为16 cm×13 cm×8 cm,暗褐色,形状不规则,多房、囊性,包膜完整,与周围无粘连,内充满黄褐色液体,行"右卵巢切除术".

  • 冈上肌腱在肩关节外展时运动轨迹研究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朱鸣镝;汤锦波;高永静;凌树才

    目的:通过对冈上肌腱外展力臂和运动轨迹的研究,分析冈上肌腱炎的产生、肩袖损伤的成因.方法:选用10侧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尸体肩关节标本,测定肱骨从0°~180°作外展运动时,冈上肌腱力线位移以及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变化;并测定冈上肌的厚度和宽度;计算力臂值和运动轨迹.结果:在上臂由内收位外展的过程中,随着外展角度的不断增加,冈上肌的位移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冈上肌腱在止点处、按肌腹处和临界区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49,0.48和0.35 cm.冈上肌腱的平均宽度为2.41 cm.冈上肌腱的运动轨迹方程为Y(距离)=2.58-0.19x(外展角度).结论:在上臂外展的起始阶段冈上肌腱的力臂变化大;在上臂上展0°~60°过程中,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随外展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邻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作者:丁宇;阮狄克;赵卫东;黄文华;张勇

    目的: 从生物力学角度了解融合内固定对腰椎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9具新鲜腰1~骶椎尸体标本分别近、远端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施以8 Nm纯力偶矩模拟人体行屈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活动,观察L3~4、L4~5、L5~S1节段运动范围(ROM);随后进行各种模拟手术并安装内固定,依次测定CD内固定(CD)、CD加椎体间植骨(CD-骨块)、CD加TFC(CD-TFC)状态下各节段ROM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各融合术式均可使固定节段达到即刻稳定性, L4~5节段ROM值明显减小;②L3~4节段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时有明显位移增加,L5S1节段在旋转时ROM值明显增加,屈伸和侧弯时ROM值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脊柱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位移增加、运动模式改变,易继发不稳和退变.

  • 接骨板和髓内钉对长骨干血供的损伤

    作者:康庆林;张春才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来,以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为宗旨的AO内固定技术,一直在骨折治疗领域中占据主导位置,但是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常常以严重损伤骨的血供为代价,由此而导致的术后骨不连、骨质疏松以及去内固定后再骨折等并发症屡见不鲜[1].近年来,以保护骨折局部的血供为原则的生物学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 BO)新概念正在逐步形成[2],在BO原则指导下,为了保护骨折局部的血供,围绕内固定的形状、手术方式和入路等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尝试,接骨板和髓内钉是常用的两类内固定物,现就两者在此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 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夏虹;钟世镇;刘景发

    寰椎位于枕颈交界处,是枕-寰-枢复合体的重要一环.在脊柱中颈椎损伤占较大比重,特别是寰椎.据报道,寰椎外伤占寰椎损伤的25%、颈椎损伤的10%、整个脊柱创伤的2%左右[1].而这些创伤多是由于交通事故、运动或跳水所致.由于寰椎的位置较高,其损伤后所致枕颈部的不稳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寰椎骨折研究的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 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影像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晓萍;张绍祥;刘正津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是人体颌面部稳定而灵活的左右联动关节.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颞下颌关节动态解剖的发展.本文就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及影像解剖文献作一综述.

  • 冠状动脉与冠脉搭桥术常用自体血管的比较研究进展

    作者:张正洪;黄铁柱

    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 CABG)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心外科常规手术而普遍开展,在我国,自北京阜外医院开展第一例冠脉搭桥手术至今已20多年,该手术在全国的开展正逐步增多.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好发于前室间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和旋支,CABG手术的目的是为阻塞的部位建立侧支循环恢复其血供.

  • 冰冻薄层连续断层标本的制作方法

    作者:谭立文;张绍祥;李恺;邱明国

    自1818年荷兰人Riemer率先用冰冻法制作人体断层标本以来,冰冻断层技术为断层解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随着切割技术的进步,大体断层标本的厚度已由初的厘米级进入了毫米级,为断层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冰冻断层标本的锯切工具多为细木工带锯机,其连续锯切的断层厚度多在8 mm以上[2~5].

  • 人体颈部活动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陈肇辉;黄文华;赵卫东;李义凯

    目的:介绍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颈椎活动度精确测量系统.方法:由互成角度的两个摄像机将标尺运动的图像输入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对标志点的识别、定位,对颈椎活动度进行精确测量.实验检测了10名健康青年男性的颈椎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结果: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和右旋转的主动活动度分别为:47.3°±2.9°、 38.7°±3.4°、 41.9°±2.2°、 42.9°±1.7°、68.3°±6.3°、68.5°±5.6°,其被动活动度分别为:56.6°±4.0°、46.9°±5.5°、50.7°±2.4°、50.8°±1.8°、74.6°±4.1°、77.5°±5.5°.结论:以计算机立体视觉为模型建立的测量系统可以精确测量颈椎的活动度(精确度为0.8°).

    关键词: 颈椎 活动度 测量
  • 几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间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卫光;冯凤芝;夏家骝;田珑;严宗毅

    目的:通过对6种微血管形态学观测方法的比较,使研究者能够选择出适宜的实验方法.方法: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实验方法的简介和分析.结果:6种方法间各有所长.结论:研究者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选择出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 隐蔽的肺部小结节病灶的X线诊断传统与数字化摄影的ROC评价

    作者:段刚;徐达传;陈卫国;黄信华;王江云;王勇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和传统X线摄影对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肺部小结节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结节病例和30例经CT证实无肺部结节的病例,分别摄取传统胸片(A组)和数字化胸片(B组),由4位高年资医生和4位低年资医生分别对以上60对胸片进行观察,结果采用ROC曲线统计法进行统计.结果:对高年资医生来说,数字化胸片(B组)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37)大于传统胸片(Az=0.823),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对低年资医生来说,数字化胸片(B组)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2)大于传统胸片(Az=0.717),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对所有医生来说,数字化胸片(B组)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0)大于传统胸片(Az=0.770),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字化胸片对于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肺内单发结节病灶优于传统胸片.

  •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

    作者:周倬瑜;丁焕文;谢琦;王天易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30例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16例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骨盆后环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9例在CT引导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 30例随访2-3年,14例手术患者全部恢复行走功能:9例CT引导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骨盆外形恢复好,功能恢复快,效果满意,5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3例沿髂嵴切口不适;16例保守治疗患者全部骨盆畸形愈合,10例遗留骶髂关节部位酸痛.结论: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保守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治疗.CT引导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操作简单、费时短、出血少、损伤轻、牢靠,是骶髂关节骨折固定的好方法.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内固定
  • 髌骨骨折固定术式选择及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陈永铵;利盛成;方祥;谢文伟;姚汉刚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结合临床分析及探讨内固定方法的选择、疗效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方法:根据作者近12年来对72例髌骨骨折患者的资料分析及随访,对3种骨折类型的术式及治疗效果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6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无明显移位.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粉碎性骨折及下、上极骨折组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为优,横断骨折组以空心加压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优.结论: 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内固定术式,以记忆合金髌骨爪加螺钉固定及中空螺钉加钢丝张力带固定为首选.

  • 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立新;姚冰;邓文锋;徐健;杜传福;徐达传;孙煦勇;叶桂荣;明长生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的供体器官切取及移植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10月施行1例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手术分3个步骤:①供体腹部多器官(包括胰、肝脏、肾脏)联合原位灌洗、整块切取;②供胰、供肾的修整;③供胰和供肾的植入.监测术后胰腺、肾的功能恢复.结果:联合整块切取腹部多器官成功,热缺血时间在3 min之内.施行1例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在术后第3 d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第5 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随访1年,人/移植物存活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供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原位灌洗、整块切取的方法可有效缩短器官的热缺血时间,减少损伤和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 前路减压并不同融合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杜协彬;陈岳奇;吴厚敏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并不同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单节段及双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其中单纯植骨融合42例、Ray-TFC融合18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38例.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采用JOA评分,比较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单纯植骨融合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52.8%,Ray-TFC组为54.3%,钢板固定组为51.6%,各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 全喉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软骨膜对手术进程和术后恢复影响的探讨

    作者:倪炳华;吴辉

    目的:探讨保留甲状软骨膜对全喉切除手术进程和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在甲状软骨膜下游离甲状软骨并切断其上角.不结扎和切断舌骨下肌群和喉上动脉.保留之甲状软骨膜用以加强修复咽壁黏膜.结果:本组病例较经典全喉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30 min以上.手术中出血在100 ml以下.患者术后第2 d下床活动,第4 d开始进食流质.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全喉切除术中保留甲状软骨膜可有效地简化手术步骤,减少创伤和出血.利用甲状软骨膜加强咽壁黏膜缝合口,进一步减少了咽漏的发生.

  •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于蒂部结扎小隐静脉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立新;袁晓达;赵诚钰;王海东;李崇杰

    目的:探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于蒂部结扎小隐静脉的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行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术,分为于蒂部小隐静脉结扎的治疗组和不结扎的对照组,观察皮瓣颜色、肿胀程度、成活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皮瓣肿胀明显、颜色青紫、远端坏死.而治疗组皮瓣肿胀不明显,颜色无青紫.结论: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于蒂部结扎小隐静脉,皮瓣肿胀轻,青紫明显改善,提高了皮瓣的成活质量.

  • 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作者:周风金;钟桂午;杨普;胡万华;闫毅;范少地;于杰;陈日景

    目的:报道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应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加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结果:36例中,优22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33例骨折完全愈合,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优良率91.7%.结论:该术式骨瓣血供丰富,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创伤小,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保留直肠肛管移行上皮对预防感觉性大便失禁的意义

    作者:陈建发;黄宗海;肖建秋

    目的:观察保留直肠肛管移行上皮(ATZ上皮)对预防感觉性大便失禁的作用.方法:对12例切除ATZ上皮患者的排便功能进行随访,以同期行同种手术且保留ATZ上皮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完全性大便失禁.切除ATZ组发生排便感觉丧失和感觉性大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TZ保留组(P<0.05).但除2例患者外,术后3个月切除ATZ的10例患者肛门自制自行恢复.结论:ATZ上皮在肛门自制,特别是预防感觉性大便失禁有着重要作用,术中应尽可能保护,但如果为了避免直肠粘膜外翻,必要时也可以切除,不会引起完全性大便失禁和永久性感觉性大便失禁.

  • 《外科与放射解剖学》杂志文题摘要

    作者:

    关键词: 外科 放射解剖学
  • 结构式英文摘要的基本写作方法

    作者:许瑾

    结构式英文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 或 OMRC Abstract)是目前为科技界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科研论文摘要.其特点是层次清楚,便于读者进行选择性查阅,便于作者书写,同时又不至于遗漏研究中的重要内容[1].

  • 一部精美的彩色图谱--《系统解剖学彩色图谱》

    作者:徐达传

    关键词: 彩色图谱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