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回盲部肠管代胃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苏海茜;侯宝华;陈学和;向宇燕;何戈;原林

    目的:为回盲部肠管代胃重建消化道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具乳胶灌注尸体标本和14具新鲜尸体铸型标本上对回肠末端、右半结肠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点及分布类型、各分支间吻合,极其肠管长度与血管分支的关系进行观测.结果:①可分割型血管分布切取肠段长度根据乳胶灌注标本观察可达13~16 cm,根据铸型标本观察可达10~15 cm;②不可分割型血管分布根据铸型标本观察可利用肠段切取总长度达12~13 cm.结论:无论属于那一类型的血管分布,可切取肠段的长度都能满足再造胃的需要.

  • 腘弓状韧带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宣芸;于春水;李云生

    目的:明确腘弓状韧带的形态特征,为其损伤后的MRI诊断和外科修复提供详细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50侧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对腘弓状韧带的形态、位置、大小、起止点、走行和毗邻关系等进行观测.结果:腘弓状韧带恒定存在.该韧带是位于膝后外侧部腓肠肌外侧头和股二头肌腱之间前方的"Y"字形结构,其下端起自腓骨头尖,从腘肌腱的后面向上越过,并呈"Y"字形向两侧分散,与膝后外侧关节囊相融合.其内侧弓长(20.61±7.75)mm,外侧弓长(25.18±8.75)mm,上部宽(20.98±3.03)mm,中部宽(8.68±2.33)mm,下部宽(6.45±0.94)mm,中下部厚(3.25 ±1.23)mm.腘弓状韧带上部可分为单层、双层或多层;该韧带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小豆腓骨韧带融合在一起,共同加强膝后外侧部的稳定.膝下外动、静脉恒定经过其前方向外侧穿行.结论:腘弓状韧带是维持膝后外侧部稳定的重要结构,它与膝下外侧血管的位置关系可协助医生在手术中对它进行确认.

  • 带血管背阔肌瓣构建侧支循环治疗闭塞性脉管炎的应用解剖

    作者:胡骥琼;陈志林;王道明;吕大伦;姚凯

    目的:为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瓣构建膝周侧支循环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体标本上,分别对肩胛下动脉及腘动脉的起始、分支、及分布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肩胛下动脉与腘动脉分支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起始外径分别为3.90、4.68、42.9、27.3 mm,以肩胛下动脉为蒂的背阔肌瓣可以在膝周构建一支相当重要的侧支循环.血管闭塞的位置决定着切口的选择.结论:肩胛下动脉为蒂的背阔肌瓣血管化后对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

  • 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阮默;徐达传;汪新民

    目的: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闭孔动脉起源分散,可分为盆内段和盆外段,其分支分布至盆腔脏器和骨盆.86.7%的闭孔动脉与旋股内动脉浅支间存在直径(1.28±0.22)mm的血管吻合,36.7%与对侧闭孔动脉间存在直径(1.12±0.08)mm的血管吻合,26.7%与腹壁下动脉(或髂外动脉)间有直径(1.02±0.32)mm的吻合血管,11.7%与旋股内动脉深支有直径(1.56±0.34)mm的血管吻合.此外,闭孔动脉分支的终末毛细血管与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第四腰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上、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或子宫动脉)等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固定的毛细血管吻合网.结论:闭孔动脉与髂内动脉其他分支及髂外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直接吻合和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在骨盆创伤骨折需阻断出血动脉时,应特别注意终末支直接吻合的存在.

  • 视束血供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学钧;刘桂芬;祖朝辉;刘静;王颖

    目的:研究视束动脉起源、数量、分布以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视束因缺血所致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和手术显微镜下,对45例90侧成人脑标本进行观察,研究视束动脉的起源、数量、分布,对其中50~70岁年龄的60侧脑标本的视束相关动脉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视束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丛前动脉的分支,呈节段性分布,上述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者占88.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视束动脉完全阻塞的占6.7%(4侧),部分阻塞的占5.0%(3侧).结论:50岁以上者出现一过性或持续性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若除外其他疾患则可能是脑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视束血供障碍所致.

  • 1例永久性三叉动脉显微解剖与文献复习

    作者:张喜安;钟世镇;漆松涛;黄胜平;戴学军;王兴海

    目的:报道1例偶然发现的右侧永久性三叉动脉形态、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利用显微解剖对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与后循环连接关系、以及相关动脉解剖特点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此例永久性三叉动脉与脑膜垂体干共干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于展神经外侧进入后颅窝,分支与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吻合,其终末支之一延续为同侧的小脑下后动脉,此动脉与三叉神经关系密切,分支分布于脑干和小脑. 结论:永久性三叉动脉与后循环关系复杂,广泛参与正常脑组织供血.

  • 眉部运动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玉明;张海明;林煌;王佳琦;戚可名

    目的:为解决除皱术中眉毛上提效果欠佳,不够持久的问题.方法:对10例新鲜尸体进行了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证实了额肌深面"滑动层"和"滑动间隙"的存在,观察了眉内侧2/3自皮肤向深面发出固定到眉嵴处的眉毛支持韧带,外侧上方的颞融合线和下方的眉限制韧带静态固定结构,上述结构决定了眉毛的形态;阐述了额肌、皱眉肌和降眉肌的眉毛动力机制,探讨了老年性外侧眉毛下垂主要由于外侧的滑动脂肪垫向下"疝出"所致.结论:通过破坏"滑动间隙",切断颞融合线和眉限制韧带,切除外侧滑动脂肪垫,达到眉部上提的良好、持久效果.

  • 膝关节屈曲挛缩对下肢力线影响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蒋雷生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屈曲挛缩对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募集47例很少有膝关节不适主诉的自愿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年龄29岁(25~35岁),女性35例,年龄40岁(16~57岁).对每例自愿者行左膝的单足站立位X线检查.分别在膝关节伸直位和不同角度的屈曲位同时作正、侧位X线摄片.以立位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作为本研究中下肢力线的参数.将膝关节伸直位时测得的立位FTA与相应的不同角度屈曲位时测得的立位FTA作比较分析,探讨立体FTA与膝关节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膝关节屈曲位时的立位FTA总是小于相应的伸直位时的立位FTA.随着膝关节屈曲角度的逐渐增大,相应的立位FTA逐渐减小.膝关节屈曲位和伸直位时的立位FTA的差值(△FTA)与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结论:临床常见的一些膝关节手术如胫骨高位截骨和关节置换等,在术前计划时应考虑到膝关节屈曲挛缩对下肢力线的影响,否则将导致截骨过度或截骨不足.

  •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嵴支和髂前下棘支双骨膜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赵德伟;王卫明;陈要武;马岩;杨磊;郭哲;张朝阳;荆拓;卢建民

    目的:为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嵴支和髂前下棘支双髂骨膜瓣转位治疗儿童Pethes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2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对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髂棘支及髂前下棘支的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察,设计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嵴支和髂前下棘支双骨膜瓣转移治疗儿童Perthes病的手术方法.结果: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前下棘支长度(5.3±1.0)cm,距离升支起点(2.9±1.1)cm,起点外径(1.2±0.3)mm,可切取髂前下棘2.0 cm×2.0 cm带血管蒂的骨膜瓣,联合升支髂棘支骨膜瓣转移到儿童股骨头骺板上下病灶区.结论:该方法简便、有效、实用,是一种治疗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

  • 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陈海芳;廖进民;徐达传;王兴海;钟桂午;钟世镇

    目的:为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标本上,观测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结果:锁骨上神经的血供近侧段(颈丛根)来源于颈升动脉神经支,起始处外径为0.8±0.3 mm;中段来源于颈横动脉筋膜皮支,起点外径为1.2± 0.3 mm;远侧段来源于胸肩峰动脉肩峰支,起始处外径为1.5±0.4 m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和神经旁相互吻合成纵行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构成丰富的皮下筋膜血管网. 结论:以锁骨上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可形成锁骨上神经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并有设计游离皮瓣的条件,可行皮瓣游离移植.

  • 指甲扩大术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王利;杨涛;李文庆;朱小弟;陈传煌;宫云霞;邵明

    目的:为指甲扩大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40只手标本上,对甲床(甲根及甲体)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国人指甲长度:男性:拇指19.1 mm,示指17.6 mm,中指17.5 mm,环指17.0 mm,小指16.0 mm;女性:拇指18.3 mm,示指16.0 mm,中指16.1 mm,环指15.7 mm,小指14.9 mm;左右两侧指甲长度无明显差异;男女指甲长度有显著差异(P<0.01),男性指甲平均长17.0~20.8 mm,女性指甲平均长15.8~19.4 mm.国人甲根平均长度男性拇指5.1 mm,示指4.6 mm,中指4.9 mm,环指4.7 mm,小指5.0 mm;女性:拇指4.4 mm,示指4.6 mm,中指5.0 mm,环指4.8 mm,小指4.5 mm;甲体平均长度:男性:拇指15.6 mm,示指14.0 mm,中指13.6 mm,环指13.3 mm,小指12.1 mm;女性:拇指14.9 mm,示指12.4 mm,中指12.1 mm,环指11.9 mm,小指11.4 mm;结论:甲皱襞内有甲根4~6 mm,占指甲长度22%,应用指甲扩大术可改善过小指甲的外观及功能.

  • 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作者:张新营;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梁大宁

    目的:为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7例3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察了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在临床上,应用第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2例.结果: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前后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分为前、后支,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侧胸腹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以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为蒂,可以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 寰椎侧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尹东;原林;夏虹;李鉴轶

    目的:为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具新鲜尸体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侧块的宽度、厚度、高度、寰枢关节面及其倾斜角度.结果:寰椎侧块的宽度(15.47±1.19)mm,厚度(17.21±0.93)mm,高度(14.09±1.92)mm,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06±1.26)mm,寰枢关节面的横径(17.90±1.18)mm,寰枢关节面的纵径(15.63±1.04)mm,寰枢关节在冠状面上的角度(34.57±3.77)°.结论:寰椎侧块较为宽大,在理论上有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的足够空间.

  • 经乳突内窥镜下处理岩斜坡区病变两种硬脑膜切口的应用解剖

    作者:朱杭军;廖建春;孙爱华;范静平;王海青;郎军添

    目的:为颞骨径路在内窥镜下行岩斜坡区病变手术时因不同的手术目的采取不同的硬脑膜切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尸头标本上采取不同的硬脑膜切口模拟颞骨径路内窥镜手术,比较两种切口对手术的影响;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岩上窦下缘至内淋巴囊上缘为(9.53±2.64) mm、岩下窦上缘之间距离为(23.48±2.48) mm,乙状窦内侧至共脚、内淋巴管、内淋巴囊外侧之间距离分为:(13.89±2.34) mm、(10.62±2.09) mm和(3.73±1.66) mm.结论:两种切口各有优缺点,T形切口适应证稍广,但易损伤周围重要结构.

  • 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张洪权;王江宁;李晋;张高孟

    目的:报道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踝上皮支的起始、走行、外径、长度及分支等,2侧成人下肢标本灌注墨汁观察该皮支的墨染范围.结果:胫前动脉踝上皮支于踝间连线上方(3.5±0.6)cm自胫前动脉发出,然后向小腿内侧方向绕过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紧贴胫骨前内侧骨面,向内上方向行至一段距离后穿深筋膜入皮.踝上皮支长(2.1±0.6)cm,起点外径(1.1±0.2)mm,伴行静脉2条.升支入筋膜前外径(0.4±0.1)mm.降支向内下方向走行,并与踝前血管网吻合.结论:胫前动脉踝上皮支是胫前动脉在小腿踝上部的主要皮血管,分支营养骨膜,可在小腿中下段设计以此血管为蒂的皮瓣、骨膜瓣、骨膜皮瓣或骨皮瓣.

  • 直肠系膜淋巴结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姚学清;林锋;刘颖;黄祥成;卿三华;钟世镇;吴承堂

    目的:通过研究尸体及活体术后标本观察直肠系膜淋巴结的数目及分布,探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和102例活体术后标本解剖,自直肠上动脉开始沿其小的分支至肛门直肠环水平进行解剖并登记.结果:30例尸体标本直肠系膜共发现淋巴结248枚,平均8.3枚(标准差4.41),淋巴结大小为1.8~10 mm.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共发现淋巴结916枚淋巴结,平均8.98枚.所有淋巴结均送病理,其中有77枚(8.41%)有癌转移.结论:通过尸体与活体标本淋巴结的解剖,大部分淋巴结分布在直肠系膜周围靠近腹膜返折处.淋巴结数目变化范围可指导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标本的病理解剖及指导术后病人的治疗.

  • 经皮穿刺行胰腺源性镇痛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雷树米;李朝龙;吴桂荣;丁自海

    目的:为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顽固性胰腺源性疼痛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用巨微解剖方法观察20具防腐成人躯干部标本,在腹部横断层标本上对胰腺及其支配神经丛的位置、毗邻、穿刺角度、深度进行观测.结果:腹腔神经丛平对T12~L1椎体高度者为94.4%,该丛佳显示层面为腹部第9横断层面,腹腔神经丛左右穿刺点距正中线分别为(4.1±1.0)cm,(5.8±1.1)cm,穿刺角度分别为15.4°±4.4°,26.6°±3.9°,穿刺深度分别为(9.7±1.0)cm,(11.6±1.5)cm.结论:穿刺点应选在T12胸椎棘突下缘,中线向外旁开左4 cm,右6 cm,穿刺角度较大时易损伤主动脉,腰升静脉,脊神经,反之则易损伤肾,肾上腺及下腔静脉.

  • 面神经额支的体表平面定位

    作者:姜平;钟世镇;徐达传;高建华

    目的:通过体表标志线对面神经额支进行平面区域定位,为相关手术预防额支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跨经耳屏水平线、耳屏点-外眦连线、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的面神经额支数和位置.结果:额支在三条标志线上的分支数及后支至前支的位置分别为:经耳屏水平线2.7支,耳屏前21.2~30.1 mm;耳屏点-外眦连线6.0支,耳屏点前24.5~39.9 mm;耳上基点-眉外端连线5.5支,耳上基点前40.1 mm.结论:面神经额支的颞部行程可通过体表标志线进行平面区域定位, 并可针对手术解剖划分为"危险区"和"相对危险区".

  • 家兔房室交界区及其心房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王军奎;陈新义;杨贵琦;凌凤东;崔长琮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交界区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分别做房室交界区的额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连续切片,在HE、Masson及磷钨酸苏木素染色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果:家兔房室结位于房室隔内中心纤维体的右侧,主要由P细胞和T细胞组成,以P细胞为主,其向后形成的延伸部同射频消融慢径的部位吻合,且细胞分布明显较房室结稀疏,内有胶原纤维分隔.同时有四条过渡细胞带分别从心房的不同部位到达房室结及后延伸部,分别称为左房结束、右房结束、后房结束及上房结束.另外,在冠状窦前壁有P细胞成团分布.结论: ①房室交界区的概念应当扩大,分布范围从房室隔内中心纤维体的右侧一直向后接近冠状窦口,前部可能为快传导区,后部可能为慢传导区.②房内传导通路确有存在,并且可能参与了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形成.③冠状窦是一个重要的结外潜在起搏点,可能与某些房性自律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

  • 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塑的形态定量分析

    作者:任彩霞;常青;李建芝;唐海兰;黄华梅;李自成;关洁宾

    目的:探讨AS血管重塑的几何形态变化规律.方法:将40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AS组),分别于实验的第4、8、12周末取各组家兔的胸主动脉进行定性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随时间延长,AS组斑块面积逐渐增大,斑块检出率逐渐增加.管腔面积在早期斑块形成时并无改变,晚期则明显缩小.斑块面积及管腔面积均分别与内弹性膜包围面积(IELA)、外弹性膜包围面积(EELA)呈正相关关系(P<0.05),IELA和EELA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间并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家兔AS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且在斑块形成时伴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的同时扩张,管腔狭窄与否主要与IELA和EELA相关.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 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

    作者:刘希伟;胡涛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家兔小腿肌肉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方法:建立家兔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制备特异识别神经系统AChE的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作为一抗,酶标羊抗兔IgG作为二抗建立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神经损伤后0.5 h、3 h、12 h组,坐骨神经断点、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AChE的含量.结果:坐骨神经损伤0.5 h后,断点处AChE含量高,波长492 nm之OD值为(0.640±0.068),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胫神经、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含量0.5 h时低,波长492 nm之OD值分别为(0.213±0.072)、(0.203±0.060),3 h高,12 h时降低.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断点及其远端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中AChE的变化呈时间依赖性,但变化不一.

  • 缓释VEGF的可吸收性微管在TMR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姗姗;张晓东;杨菁;李若凡;王冬;曲彦明;李文婷;刘克;宋存先;刘晓程;徐达传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结合缓释技术,促机械性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利用机械钻在家兔左室前壁进行心肌钻孔,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实验组心肌管道内放入含VEGF及肝素的可吸收性多孔缓释微管;对照组放入不含VEGF及肝素的可吸收性多孔缓释微管.动物于术后8周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对照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状况.结果:实验组TMR管道内血管生成的密度/数量为9.24±0.46条/10×4倍;对照组为1.98±0.87条/10×4倍,两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VEGF通过可吸收性多孔微管的缓释作用,对管道内血管的再生与重建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 雌激素替代治疗大鼠海马结构PKC阳性细胞的变化

    作者:潘三强;宿宝贵;吕来清;韩辉

    目的: 观察雌性大鼠行去势后以及雌激素替代治疗海马结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阳性细胞的变化,通过该模型研究绝经期后女性情绪烦躁、记忆下降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分子机制. 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去势3个月组和去势后雌激素替代治疗3个月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结构PKC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PKC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下托和齿状回的颗粒层,其中齿状回内的阳性细胞较下托的多.去势3个月组与对照组相比,齿状回内的PKC阳性细胞没有显著性减少(P>0.05),下托PKC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 0.05);雌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下托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海马结构下托PKC阳性细胞的减少可能在绝经后女性情绪烦躁、记忆下降等症状中起重要的作用.

  •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死亡数量的研究

    作者:尹方明;李铁林;秦建强;刘大庸;段传志;黄庆;汪求精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的死亡数量变化.方法: 选择10只正常SD大鼠,先计算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是否对称;再选择35只SD大鼠,切断并原位吻合其右侧坐骨神经,左侧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于术后不同时间取L4~6 节段脊髓作HE染色,计算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SD大鼠两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呈对称分布;右侧坐骨神经损伤后,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数量较左侧减少.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有死亡,其死亡具有一定的时间特征.

  • 试剂对脱钙骨基质成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旗;Ch.Delloye;O.Cornu;A.Vincent

    目的:研究异体骨基质制备过程中常用的脱脂和脱钙试剂溶液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8周鼠龄的Wistar雌鼠作为供体,切取胫股骨,碾磨成125~800微米的颗粒,分成四组,分别用丙酮-盐酸、丙酮-乙二胺四乙酸(EDTA)、三氯甲烷-甲醇-EDTA或三氯甲烷-甲醇-盐酸(控制组)脱脂和脱钙.冷冻干燥处理后,每30 mg装入一胶囊中.60只6周鼠龄的Wistar雌鼠作为受体,植入腰背肌中,每只鼠接受同一组植入材料2枚.术后6周取标本测定重量、干燥后的重量、钙含量、碱性磷酸酶含量和组织形态学定量测定.结果:丙酮-盐酸组的干燥重量(P<0.01)和钙含量(P<0.05)明显高于控制组.结论:用丙酮清除脂质的异体骨基质成骨能力优于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液.EDTA或盐酸脱钙对其成骨能力无明显影响.

  • 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夏虹;钟世镇;赵卫东;尹东;张美超;昌耘冰

    目的:研究寰椎横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抗拉伸性能.方法:成人寰枢椎固定标本24例及新鲜寰椎横韧带标本9例.测量横韧带中点处的厚度、宽度以及左右两端的宽度.取2例新鲜横韧带标本行组织学片观察.7例新鲜横韧带标本,通过MTS-858材料试验机测试其抗拉伸性能.结果:寰椎横韧带的长度为(20.0±2.4)mm;中点处的厚度为(2.1±0.5)mm;中点处的宽度为(10.7±1.6)mm;左右两端的宽度分别为(6.6±1.1)、(6.7±1.0)mm;左右两端的厚度分别为(3.8±1.1)、(3.7±1.1)mm.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横韧带将齿状突后面完全包裹,占30.3%(10例);②横韧带包裹齿状突后面的大部,超过1/2,占54.5%(18例);③部分覆盖齿状突的后部,不超过其1/2,占14.5%(5例).寰椎横韧带的齿状突面的中部可见有纵行的纤维,组织切片显示为较疏松的结缔组织.横韧带的大载荷为(605.5±89.6)N,大变形量为(4.3±0.5)mm.结论:(1)本文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比较,在长度上较白种人稍短,而与黄种人相近,这与人种的高矮有关.(2)寰椎横韧带与齿突接触面的中部可有条索状的疏松结缔组织存在.(3)寰椎横韧带与枢椎齿突的关系不恒定,这可能与齿突骨折的发生相关.

  • 骨密度与颈椎终板结构生物力学性质的关系

    作者:李鉴轶;赵卫东;朱青安;原林;黄涛

    目的:研究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与颈椎终板不同位点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50个颈椎椎体标本,用DEXA测试每个椎体的BMD后,采用逐步聚类法将标本分为三组,高骨密度组(n=16)、中骨密度组(n=24)、低骨密度组(n=10),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0个特定的测试点进行压缩实验,直径2 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 mm/s的速度垂直于终板平面下压2 mm,由所得的力─位移曲线计算出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析因分析、SNK检验及相关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之间的大压缩力、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大压缩力、刚度与BMD呈正相关关系;BMD对颈椎终板力学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力学分布无明显影响.结论:椎体BMD是预测终板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术前应测量BMD以减少植入物沉陷的发生.

  • 胸腰段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力学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程立明;陈仲强;张美超;李健;张平;赵卫东;钟世镇

    目的:了解胸椎后凸畸形对相邻椎间盘(IVD)的影响,从生物力学方面探讨椎间盘退变及椎间盘突出的机制.方法:选取结构正常的脊柱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CT扫描获取脊柱的二维图像,然后进行三维重建,转化为有限元模型(FEM).利用FreeForm成形软件构建胸椎后凸畸形模型.分别对正常结构和胸椎后凸的脊柱有限元模型进行载荷试验,分析比较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胸椎后凸畸形后椎间盘应力分布发生明显的改变,椎间盘前部的压应力明显增加,后部出现张应力,小关节面的压应力减小.椎体的应力分布也发生了改变,由后向前应力越来越大.结论:(1)有限元方法是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很有效及很有前途的方法,但是要使其与人体达到近乎真实的模拟则还有不少问题有待完善.有些组织的材料性质了解不够,有限元模型的逼真度有一定影响.(2)利用FreeForm成形软件构建脊柱畸形的有限元模型是富有创意的建模方法.(3)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改变了相应椎间盘的载荷应力应变分布,这可能加快椎间盘退变及使后方纤维环易受损破坏.

  • 先天性髋脱位深度扩臼造盖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杨军林;肖学军;费志军;彭成宏;阮默;范柳宾;肖进;王宏;王维;肖逸鹏

    目的:研究深度扩臼造盖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比较两组分别以深度扩臼造盖术及Salter's截骨术治疗后小儿患侧股骨头外移距离.结果:经Salter's截骨术治疗组小儿股骨头术后平均外移较深度扩臼造盖术组1.5 cm.经生物力学计算,其所受压力大大高于深度扩臼造盖术组.结论:深度扩臼造盖术可减轻术后患侧股骨头受压,从而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

  • 端脑髓型对脑回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刘丰春;栾丽菊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fMRI的发展及应用,对端脑皮质功能定位的要求越来越精确,加之临床对小病灶早期定位诊断的需要,仅限于大体解剖上的脑回、脑叶的划分及功能定位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及更深入的脑功能研究.80年代的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利用断层标本、CT、MRI和SPECT等图像进行端面上的定位研究[1~23],以期实现端脑皮质病变在脑回水平的早期定位诊断和治疗.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镇木;黄少明;徐达传

    近10年来,Ⅰ、Ⅱ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范围在缩小.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认识以及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国内乳腺癌手术治疗方式正从传统根治术向改良根治术转变,并成为主流术式,同时有条件医院还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而腋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各式乳腺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60%~70%的早期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阴性[1],对这部分病人施行传统的ALND并无益处,而术后并发症特别是上肢淋巴水肿,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对乳腺癌传统ALND提出了挑战.在乳腺癌的治疗中,SLNB为早期乳腺癌病人是否进行ALND及保乳提供了依据.本文就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舌淋巴管与舌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伯钧;秦小云

    舌是口腔颌面部的重要组织器官之一,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极为复杂,特别是舌癌的早期淋巴转移,更是当今基础和临床学者们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因而,探讨舌内淋巴管的分布、构筑和形态特点以及了解舌淋巴管与区域淋巴结的通路之间的关系,更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自1989年日本学者加藤[1]采用酶组织化学选择性染色法观察淋巴管获得成功以来,相继被许多学者应用于舌淋巴管的观察研究[2~5],使人们对于舌淋巴管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就近年来有关舌淋巴管的径路、分布与构筑,舌癌与舌内毛细淋巴管的关系等文献进行综述.

  • 颞骨径路手术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杭军;廖建春

    近年来,报道经颞骨行中颅窝手术越来越多.手术的关键是在充分暴露术野的同时尽量减少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因此了解颞骨的解剖结构对开展这类手术相当重要.本文复习了近年的文献,对颞骨解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各重要结构进行分别论述.

  • 皮肤支持韧带标本制作法及其意义

    作者:王小标

    面部皮肤支持韧带是皮肤与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和周围组织的固定装置.主要有颧弓韧带、下颌骨韧带、颈阔肌和耳韧带等.在整形外科进行的除皱术中,面部支持韧带可作为术中的解剖分离标志,如切断和重建某些韧带能提高手术效果(王炜.整形外科学[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95~1101).为满足临床应用及教学需要现将面部皮肤主要支持韧带的标本制作法简介如下:

  • 现实与虚拟互动的骨科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探讨

    作者:赵卫东;李鉴轶;张美超;黄文华

    目前常用的骨科生物力学实验方法大都利用新鲜人体标本进行力学测试,从而得出实验结果[1].这种实验方法的弊端现在逐渐显现出来.为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通常要使用大量的人体标本,而现在人体标本来源的紧张限制了生物力学实验的大量开展,于是只能找其它动物的标本来代替人体新鲜标本进行实验,但由于物种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另外在现实中不可能找到大量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标本,这样就又限制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还有由于仪器及技术的限制,现有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只能检测到人体标本外部的力学变化,但很难全面揭示标本各部分内在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内部结构的位移及内在的应力变化仅凭病理过程猜测,缺乏客观的实验支持.采用三维图像重建后有限元分析的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解决这些问题[2].但长期以来虚拟仿真实验在骨科生物力学的应用,存在两大技术障碍:①三维重建后图像的动作跟踪精度不能满足生物力学实验的要求,②有限元分析缺乏强有力的实验支持.实现现实与虚拟互动的仿真实验,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 颞浅动脉顶支缺如1例

    作者:雷涛;崔林

    颞浅动脉系颈外动脉的终支之一,自下颌骨髁状突颈的内后方开始,于腮腺深面,经外耳道软骨前上方,与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伴行,由腮腺上缘浅出,穿过颞骨颧突根部表面,至其上方约3 cm处分为额顶两终支.颞浅动脉顶支缺如较少见.在观察颞浅动脉时发现1例,报道如下:

  • 桡神经、肌皮神经分布变异2例

    作者:汪新民;阮默;陆云涛;朱跃良

    根据张克劬216例观察桡神经浅支缺如,其支配范围由前臂外侧皮神经代偿的占2.8±1.1%(6侧);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在桡骨茎突上方1.0~7.8 cm间有交通支的占5.1±1.5%(11侧).作者在解剖两例成年男性新鲜上肢标本过程中,发现其桡神经及肌皮神经走行变异,现报道如下:

  • 牙根囊肿长期误诊为鼻前庭囊肿1例

    作者:陈合新;叶进;王涛

    牙源性鼻前庭窦道和囊肿长期被误诊为原发性鼻前庭囊肿临床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

  • 左肾静脉及左睾丸静脉变异1例

    作者:曲永松;吕美玲;裴燕芳;张福清;韩文祥

    作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肾静脉和左睾丸静脉变异,现报道如下:该例左肾静脉起始处压扁外径(下同)13.9 mm,其在肾窦内由属支合成后经肾门横行向右,在距肾门右侧3.04 cm处,有1支左睾丸静脉自左肾静脉下方垂直注入,其注入处外径1.3 mm;左肾静脉在距肾门右侧3.44 cm处,另有1支左睾丸静脉自左肾静脉前壁注入,注入处外径2.6 mm,此睾丸静脉由两条静脉在其注入处下方1.38 cm处会合而成,两条静脉会合处外径分别是1.7 mm和2.1 mm.

  • 吻合血管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跟腱复合组织缺损

    作者:王海文;侯瑞兴;黄祖望;陈宏彬;徐达传

    跟腱伴皮肤和跟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的难题.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带血供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是目前有效的方法,高建明、徐达传等[1]首先报道了吻合膝降血管的大收肌腱骨皮瓣修复跟腱的应用解剖,高建明[2],陈振光等[3]首先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我们于2002年10月收治1例右足跟腱伴跟骨止点及皮肤缺损的患者,应用吻合膝降血管大收肌腱骨皮瓣一期修复,重建跟腱及其止点,并修复跟区的皮肤缺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经眉弓切口锁孔手术切除鞍区病变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郭华;刘执玉;栾立明;曲元明;韩韬;宋涛;李贵宝

    目的:报道经眉弓切口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手术经验. 方法:取成人干性颅骨标本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5例,测量与经眉弓锁孔入路相关的数值,模拟手术过程,临床32例鞍区肿瘤经该入路行手术切除.结果:颅骨相关部位测量结果表明,眶上孔及额窦位置的变异与手术相关,在尸体标本上显微镜和内窥镜下模拟手术入路,可暴露鞍区四个间隙及相关结构.临床32例鞍区肿瘤经此入路手术,效果满意,肿瘤全切17例(53.12%),无重大并发症. 结论:经眉弓切口锁孔入路切除鞍区病变是完全可行的,可取得与经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相似的暴露效果,且能克服其他入路存在的某些缺陷.

  •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胡文杰;邓宇杰;何学银;谢峰;陈明俊;刘相燕

    目的:对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进行临床生物力学分析.方法: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65例,分别采用静力型股骨交锁钉内固定29例,动力钉内固定9例,重建钉固定18例,逆行钉固定9例;胫骨骨折47例,采用静力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干骨折15例,采用肱骨分叉式交锁髓内钉固定.扩髓:股骨47例,胫骨36例,肱骨10例.结果:本组127例中,骨折愈合125例;膝、踝、肩、肘关节完全恢复正常12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效果良好.好选择与骨骼弯曲半径相匹配直径较大的钛髓内钉.术中扩髓与不扩髓各有优缺点.静力型交锁钉可在6~8周内改为动力固定来刺激骨折愈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 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作者:许卫红;林建华;洪发兰;张发惠;郑和平;钟桂午

    目的: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9例,随访1年,在术后3~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骨坏死修复.

  •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图像处理

    作者:原林;黄文华;唐雷;戴景兴;李鉴轶;吴涛;刘畅;樊继宏;张美超;韩耀萱;罗述谦;李华;田捷;钟世镇

    目的:运用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数据集,测试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集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分割及有限元建模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等间距抽取、格式转换、图像分割、三维重建、三维显示及有限元建模等方法对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CH-F1)部分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编辑了几种数据版本;实现了图像分割;重构了冠状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将静态显示制成动画; 实现了实时三维显示;建立了基于CT图像的局部有限元模型.结论:虚拟人体女性一号数据集的不同压缩、格式转换能满足形态学三维重建、图像分割、实时三维显示的要求;CT、MRI和切削图像分割重建的骨骼模型可进行有限元建模研究.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