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

    作者:陈宗基;高国兰;马福顺;胡爱民;陈焕然;李剑琴

    目的为解决由股深动脉分支供血的股薄肌肌皮瓣因血管蒂在股薄肌中上1/3处,致使向骨盆会阴带蒂转移时距离受限的问题,探索该肌皮瓣由闭孔起始部为旋转点向骨盆会阴区域转移的方法.方法根据闭孔动脉-旋股内侧动脉-股深动脉分支之间存在良好吻合支,设计以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转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切断股深动脉分支,使股薄肌肌皮瓣能够更松弛地转移至骨盆、外阴、耻骨、联合、腹股沟等区域.结果修复骨盆会阴区的畸形和缺损9例,所有肌皮瓣均全部成活,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诊,效果均满意.结论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可以作为常规的肌皮瓣在临床应用.

  • 右侧异常闭孔动脉1例

    作者:崔智超;刘奕蓉;王永为;陈志宏;孔祥玉

    闭孔动脉通常起始于髂内动脉的前干,沿盆腔侧壁行向前下方,走行于盆内筋膜与腹膜之间,输精管盆部或子宫圆韧带自其内侧跨过,其上、下分别有闭孔神经和闭孔静脉与之伴行,至闭孔上方进入闭膜管,出骨盆腔至股部后分为前、后两个终支[1].闭孔动脉是骨盆动脉环的重要环节.闭孔动脉在其上外侧通过髂支与髂腰动脉和旋髂深动脉相吻合,构成与大骨盆血供的交通;在其内侧,通过脏支与子宫及膀胱血供间的吻合,联系了盆内脏器的血供;在前下方,通过耻骨支、盆外段髋臼支及闭孔动脉前支与腹壁下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吻合,使盆内血供与髂外动脉系统相连,从而形成骨盆单侧的血供链[2].异常闭孔动脉发生率较低,单侧多于双侧.笔者在进行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解剖学研究时,发现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出现右侧异常闭孔动脉.

  • 闭孔动脉盆内段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孝林;刘杨;袁德智;马炜;李永东;侯燕红

    目的:通过对闭孔动脉盆内段的测量和定位,为临床普外科、骨科及妇产外科提供必要的解剖学数据支撑。方法:取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20具,进行盆腔解剖,显露闭孔动脉盆内段的全貌及闭孔。结果:闭孔动脉盆内段长度(65.08±1.88) mm ,入闭膜管处外径(19.81±0.39) mm ;闭孔长径(44.76±0.62) mm、短径(27.13±0.80) mm。结论:闭孔动脉起源类型众多,但一半以上起自髂内动脉本干,明确闭孔动脉的起源、盆内段的长度、外径及闭孔长、短径,为骨盆骨折、盆腔内动脉造影、闭孔动脉创伤修复及重建侧支循环提供依据。

  • 左侧闭孔动脉、膀胱下动脉共干一例

    作者:安恬慧;任同明;刘少扬;冯塬媛

    在制作1成年男性左侧盆腔及下肢血管神经标本时,见血管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在此标本中,左侧闭孔动脉、膀胱下动脉共干起始于髂内动脉,此共干尚发出细小分支支配闭孔内肌及其附近肌肉.在盆腔中可见,左髂总动脉在第4腰椎椎间盘左侧分为髂内、外动脉.髂内动脉沿盆腔侧壁下行67.5 mm至第3骶椎水平,在距离正中矢状面54.2 mm、髂前上棘63.1 mm、耻骨联合121.0mm处,自其前壁发出一长33.4 mm,外径4.0mm的动脉干,其起始处髂内动脉外径为8.0mm.

  • 会阴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于海波;刘利荣;李永红;高常玲;徐汝玲;崔韡;吴炳杰

    目的 观察会阴各穿支血管的临床解剖,为会阴穿支皮瓣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对经过处理的10具(20侧)尸体进行CT扫描,构建血管三维结构,然后对会阴区域的动、静脉进行解剖、测量、记录,后建立模拟皮瓣,进而可设计出多种不同供应血管的穿支皮瓣.结果 会阴穿支皮瓣动静脉丰富、邻近会阴部,是修复会阴部组织缺损和阴道再造的良好供区.依据会阴区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和各穿支间的吻合情况,可切取四种会阴穿支皮瓣:(1)以阴唇(囊)后动脉外侧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2)以闭孔动脉前皮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3)以阴部外动脉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4)以闭孔动脉前皮支为蒂的会阴穿支皮瓣联合闭孔动脉股薄肌支为蒂的股薄肌肌皮瓣.结论 会阴穿支皮瓣可用其行阴道等重要器官的再造,可修复会阴部皮肤组织缺损及较大缺损,可用于尿道下裂及阴道直肠瘘的修复,还可应用于游离移植.

  • 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肖玲;高国兰;陈宗基;杨心凤;李忠华

    目的为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8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薄肌上闭孔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的出现率、闭孔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在股薄肌内的走行以及闭孔动脉与旋股内侧动脉之间的吻合支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闭孔动脉在股薄肌的出现率为97.37%(37侧,40支),其中有2侧是闭孔动脉与旋股内侧动脉在肌肉上端的吻合支发出分支入肌,闭孔动脉入肌点距股薄肌肌肉起点距离为(2.84±8.27)cm,起始处外径(0.62±0.45)mm;旋股内侧动脉出现率为95%,其入肌处管径(0.88±0.29)mm;闭孔动脉在股薄肌内与旋股内侧动脉吻合支的出现率为95%,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结论闲孔动脉及其与旋股内侧动脉的吻合支出现率高,分布具有规律性,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经尸体模拟实验,证明具有可行性.

  • 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即时重建癌切除后的女阴阴道缺损

    作者:高国兰;陈宗基;邹春芳;胡爱民;李剑琴

    目的探讨女阴阴道癌扩大根治术后即时进行修复再造的方法.方法应用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股薄肌肌皮瓣对女阴阴道癌切除后的缺损进行即时的修复与重建.肌皮瓣的肌肉组织可充填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皮肤组织则可修复创面和再造阴道.术中还可对癌切后的创面直接进行放射治疗.结果临床应用4例,其中1例术中进行放疗.全部转移的肌皮瓣均100%成活,切口甲级愈合,再造的外阴及阴道无挛缩,外观酷似正常,性功能如常.结论闭孔动脉跨区供血的长型股薄肌肌皮瓣,不仅具有与传统股薄肌肌皮瓣相同的修复机能,而且由于其蒂部在耻骨闭孔处,故转移弧度更广,更适合会阴癌切除后的修复再造,也不影响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

  • 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兴永;许俊华;滕云;许静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病,以往多内科保守治疗及晚期外科手术为主.随着现代介入医学的发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手术方法为经皮股动脉穿刺进行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我们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复方丹参介入治疗69例112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后均经血管造影随访,证明近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98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朱冬梅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病,可导致渐进性髋关节致残.介入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将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直接注入股骨头颈区供血动脉(股内外及闭孔动脉),从而改善股骨头的供血情况,有利于股骨头坏死的修复,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 闭孔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天怡;闫伟宁

    正常的闭孔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前干,沿骨盆侧壁向前下,穿闭膜管入股部,营养大腿内收肌群、髋关节等[1]。近年来研究表明,闭孔动脉在盆内存在变异Ⅰ[2]。但是在目前的文献中,对于闭孔动脉变异的报道大多局限于一例或者几例病例,资料少且不全面,并不足以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由于异常的闭孔动脉发出点、走行和分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临床关系密切,为此笔者解剖观察了闭孔动脉的变异情况,获得了闭孔动脉的临床解剖学资料,以期为髋臼、骨盆手术及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依据,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

  • 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护理体会

    作者:贾丽芳

    自2001年10月以来,我院以介入方法(经股动脉插管至对侧旋骨内动脉、旋骨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直接输注血管扩张和溶栓药物)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左侧闭孔动脉变异1例

    作者:厉坤鹏;李文奇;赵治艳;刘建中;方凌凌

    正常情况下,闭孔动脉起自髂内动脉前干,沿骨盆侧壁行向前下方,伴闭孔静脉和闭孔神经穿过闭孔膜进入闭孔管,出骨盆至股部,分前后2终支.

  •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体会

    作者:张俊恩;崔青阳

    股骨头坏死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骨科常见的骨关节病,其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青壮年尤为常见,致残率极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很复杂,研究表明,ANFH是因为外伤、酗酒、过量应用激素、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原因造成股骨头供血动脉的损伤、栓塞,从而导致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和骨组织死亡.股骨头坏死初期一般是间断性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导致持续性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导致继发性骨关节炎[1].对ANFH的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使本病在治疗上取得满意的疗效.近年来,我院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圆韧带支直接给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 右侧闭孔动脉变异1例

    作者:陈红艳

    在正常情况下,闭孔动脉通常起于髂内动脉的前干,沿骨盆侧壁行向前下方,经盆内筋膜与腹膜之间,输精管盆侧或子宫圆韧带自其内侧跨过,其上、下分别有闭孔神经和闭孔静脉与之伴行,至闭孔上方进入闭膜管,出骨盆至股部,分为前后两终支.闭孔动脉在盆内除分支至髂骨、髂肌、膀胱等外,尚发出一耻骨支,耻骨支沿耻骨后面内进,与对侧同名支以及腹壁下动脉的耻骨支吻合,有时这个吻合支变得很粗,而正常的闭孔动脉很小或不存在,由该吻合支所代替,这种粗大吻合支即为异常闭孔动脉(椐资料统计约占16%~20%).笔者在进行教学标本制作时,发现一成年女性右侧闭孔动脉变异,而左侧闭孔动脉与上述正常闭孔动脉描述无异.现将变异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闭孔动脉 变异
  • 右侧闭孔动脉、静脉变异1例

    作者:陶祥;罗曼;胡淼阳;张文斐;张韵婷;刘诗亮

    我们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闭孔动脉起点及行程有较大变异,为积累资料及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右髂总动脉沿腰大肌内侧斜向外下,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外径5.05mm)和髂外动脉(外径6.02mm;图1).髂内动脉主干沿骨盆后外侧壁下行.至坐骨大孔上缘处分为前、后两干.前干(外径3.98 mm)除未发出闭孔动脉外其他与正常无异.变异的闭孔动脉(外径1.00 mm)发自后干(外径4.26 mm)的终支臀下动脉(外径4.26 mm).其发出点距臀下动脉的起点2.49 cm,发出后沿骨盆侧壁向前下,行6.45 cm穿闭膜管进入股内侧部,途中有闭孔静脉左支(外径1.20 mm)和闭孔神经伴行.在闭膜管口处,尚有另一支闭孔静脉右支(外径2.20 mm)穿出行向后外侧以50°角注入髂外静脉,两支闭孔静脉间的夹角为40°.闭孔动静脉、闭孔神经的排列关系为从内侧至外侧分别为静脉左支-动脉-神经-静脉右支.

  • 骨盆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的临床解剖学

    作者:王永为;高亚贤;王小杰;房亮;马泉;孔祥玉

    目的 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IN)、股神经耻骨肌支和闭孔动脉(Obturator artery,OA)的走形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LFCN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股沟韧带占96.67% (29/30侧),距髂前上棘中心点(20.01±0.32)mm;被腹股沟韧带纵横纤维所包裹的占33.33% (10/30侧);在阔筋膜形成的筋膜鞘中走行占46.67%(14/30侧).②IN穿出腹内斜肌部位距离髂前上棘中心点为(5.41±0.50)mm,穿出腹外斜肌腱膜部位距离耻骨结节中心点为(18.04±0.21)mm.结论 在显露髂骨翼内侧面和骶髂关节时,应在LFCN走行的阔筋膜和腹股沟韧带部位进行显露和预防性松解,以免牵拉损伤;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应从腹股沟韧带两端上方5mm处开始,防止损伤深面的IN.在显露髂耻隆起时先寻找和结扎闭孔血管耻骨支,以免弓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

  • 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阮默;徐达传;汪新民

    目的: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闭孔动脉起源分散,可分为盆内段和盆外段,其分支分布至盆腔脏器和骨盆.86.7%的闭孔动脉与旋股内动脉浅支间存在直径(1.28±0.22)mm的血管吻合,36.7%与对侧闭孔动脉间存在直径(1.12±0.08)mm的血管吻合,26.7%与腹壁下动脉(或髂外动脉)间有直径(1.02±0.32)mm的吻合血管,11.7%与旋股内动脉深支有直径(1.56±0.34)mm的血管吻合.此外,闭孔动脉分支的终末毛细血管与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第四腰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上、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或子宫动脉)等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固定的毛细血管吻合网.结论:闭孔动脉与髂内动脉其他分支及髂外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直接吻合和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在骨盆创伤骨折需阻断出血动脉时,应特别注意终末支直接吻合的存在.

  • 异常闭孔动脉1例

    作者:钟光明;刘畅;王兴海

    作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中发现其闭孔动脉存在双起点,现报道如下:①腹壁下动脉与闭孔动脉上支共干,于腹股沟韧带深面起于髂外动脉内侧壁,起点处直径2.6 mm;腹壁下动脉直径1.6 mm、闭孔动脉上支直径1.9 mm.

  • 异常闭孔动脉1例

    作者:刘畅;李泽宇;刘健华

    在解剖一老年女性盆腔血管标本时,发现其闭孔动脉出现变异情况,现报道如下(图1).右髂总动脉在L4~S1椎间盘右侧分为髂内、外动脉,髂外动脉外径6 mm,沿腰大肌内侧缘下行,并于腹股沟韧带上方3.5 cm处,血管后内侧壁发出一外径2.8mm,长2.8 cm较大分支,该动脉沿髂外动脉干后内侧下行至腹股沟韧带中点后方分为3条动脉.

  • 双侧闭孔动脉变异1例

    作者:王昌德

    正常闭孔动脉大约从第一骶前孔水平,从髂内动脉发出,沿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闲膜管出骨盆,至大腿内侧,分支营养大腿内侧肌群和髋关节.在制作自然腐蚀盆部铸型标本中,有1例双侧闭孔动脉的变异(附图).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