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改进

    作者:李全林;于杨所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多达50余种,但尚无完全符合生理的方法.我们分析总结各种术式的优缺点,着重解决代胃肠袢成形和成形抗反流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用食管空肠袢式吻合、输出入袢双侧侧吻合、输入袢环形结扎的方法32例,现报告如下.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比较

    作者:徐书楷;王永忠;胡安然;王枫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安全及更加符合生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近8年来92例施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分别采用:经典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Orr)、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Y)和改良"P"形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结果:行Orr式19例(20.7%)、PRY式28例(30.4%)、mPJIP式45例(48.9%).随访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mPJIP式在体重变化、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变化等营养学指标分别为(0.69±1.79)ks,(62.54±5.47)g/l,(36.21 ±3.55)g/l,均显著优于Orr、PRY两式(P<0.05).但mPJIP式在血红蛋白为(122.53 ±19.91)g/l,与Orr、PRY两式无明显差异(P>0.05);mPJIP式手术平均用时为(199.29±47.13)min.长于Orr式(P<0.05),但与PRY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ux-en-Y滞留综合征在mPJIP式中发生率为4.4%,显著优于On.式(P<0.05),但与PRY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Visick指数(Ⅰ-Ⅱ级)在mPJIP式比例为87.6%,反流性食管炎在mPJIP式中发生率为6.7%,均与Orr、PRY两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改良"P"形空肠问置代胃术(mPJIP)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理的术式.

  • 不同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建兵

    目的 探讨3种方式的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BillrothI武组、BillmthⅡ式组以及Roux-en-Y武组,三组各有患者38例、27例、63例.比较并评估患者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2个月的健康情况.结果 通过对照三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可以看出,术后排气以及拔除胃管在Roux_en-Y组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前两组短,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随访,患者的进食量、饱胀感等评分差异不大,Roux-en-Y组的反流烧心评分明显较高,说明其可以降低饭后反流,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较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Roux-en-Y术是理想的一种术式,置然其手术过程复杂,但是可以较好的预防术后并发症.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杨爱荣;孙雅梅;康艳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其手术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胆总管等,同时还要进行胰胃、胆肠和胃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手术切除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出血多,吻合口多,引流管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术后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复杂,易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护理极其重要.我科自1998~2004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42例,通过严密观察和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消化道重建术的血糖变化分析?

    作者:杨伯钊;李志霞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3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吻合方式将患者分为BillrothⅡ式组(9例)和Roux-en-Y组(21例)。统计并比较各组患者以下指标:(1)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PG2h)血糖情况;(2)术前、术后6月的体重变化情况。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FBG、PG2h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FBG、PG2h水平在组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间FBG水平及体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根据本组病例资料研究表明,采用Roux-en-Y或BillrothⅡ式吻合均可明显降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血糖水平,并且Roux-en-Y式吻合在控制术后血糖和体重方面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

  • 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在全胃切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冼健元;莫宗铭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方式.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胃癌患者在全胃切除后采用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的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36例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2例,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例,经治疗后好转,术后无吻合口瘘、倾倒综合症及无胃综合征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2例,随访率88.9%,随访时间6个月~6年.术后4~6个月行钡餐检查,代胃容量400~500ml,钡排空时间3~4小时,患者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可参加一般体力劳动.结论: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并发症低,操作简便,“代胃”效果满意,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 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运用

    作者:徐林友;洪伟

    目的 观察管状胃进行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 2012年2月住院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运用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运用全胃进行重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月的心肺功能和术后6月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后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状胃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疗效确切,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赵建亭;程鑫;李伟民;杨小光;万淑玲

    目的 观察食管、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方法(简称:分层吻合法)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及返流三大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施行的12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方法的手术及术后1年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及前期所施行的单层宽边吻合、隧道式吻合及器械吻合法的同类并发症发生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术后1年内随访,临床症状正常者占85%~98%,钡餐造影显示吻合口宽度在1.0 cm以上者达98.4%,镜下见吻合口处粘膜光滑、扩张良好者占80%.与同期其他几种吻合方法同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食管、胃肌层、粘膜不同平面分层吻合法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具有较好地预防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作用,简单、实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吻合方法.

  • 全胃切除术后恢复十二指肠路径P型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对患者远期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覃谦;陈丽菊;曾丽萍;李洪;王力斌;李爱辉;詹惜媛;温丽娜;陈思远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后P型空肠间置代胃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FJI)两种恢复食物经十二指肠路径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6月,50例胃癌患者在东华医院行全胃切除术,其中27例行P型空肠间置代胃消化道重建术,23例行FJI消化道重建术.术后第1天至第7天予以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监测两组患者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计算营养评定指数(NAI).结果 5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无围术期及化疗相关死亡.术后6个月P型组和FJI组的体重减轻量[(3.67±0.91) kg比(3.44 ±0.52) kg,P=0.28]、血清总蛋白[(52.62±1.67) g/L比(53.22±1.24) g/L,,P=0.16]、血清白蛋白[(31.26±1.29) g/L比(30.70±2.41) g/L,P=0.32]、血红蛋白[(118.01±5.96) g/L比(117.83±6.72) g/L,P=0.92]、NAI (P =0.39)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11.1%比13.0%,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的体重减轻量[(2.71±0.45)kg比(2.74±0.42) kg,P=0.77]、血清总蛋白[(53.93±1.66) g/L比(53.34±1.84) g/L,P=0.24]、血清白蛋白[(32.60±1.42) g/L比(30.76±2.10) g/L,P=0.23]、血红蛋白[(124.18±6.56) g/L比(119.99±6.13) g/L,P=0.16]、NAI(P=0.43)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7.4%比8.7%,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P型和FJI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远期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无差异.

  • 近端胃癌患者根治术后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近期及远期疗效的比较

    作者:栾炯地

    目的::观察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使用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所能获得的近期、远期疗效。方法:择取胃癌患者90例,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每组各30例。甲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 TG-RY)方法治疗;乙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 PG-EG)方法治疗;丙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空肠功能性间置( PG-JI)方法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乙、丙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但对淋巴结的清扫数却不及甲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而3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率相近(P>0.05),统计学无差异。远期疗效,甲、乙、丙3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3.33%、46.67%、50%,较为相近(P>0.05),统计学无差异。胃肠不适率,则丙组患者低(3.33%),与甲、乙两组存在明显差距(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TG-RY、PG-EG和PG-JI3种方式各有千秋,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的应用进展与前景

    作者:王莎莎;武华

    在过去的20年中,腹腔镜胃癌手术已逐渐发展成熟,并在临床中获得普遍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成为了胃癌微创治疗的新焦点,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利于消化道重建、淋巴结清扫等,已有研究表明了机器人辅助胃癌手术是安全的和可行的,但是由于当前研究的不足,关于胃癌治疗的机器人辅助胃大部切除术的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全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宇翔;梁伟;朱志强;姚寒晖;管佳佳;赵健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至6月由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完成的完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术27例与腹腔镜辅助远大胃大部切除术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全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及消化道重建时间上明显长于腹腔镜辅助组[分别为(270.5±27.1)vs.(231.8±24.4)min,(17.8±3.9)vs.(14.9±2.0)min;P均<0.05],术后住院时间上全腔镜组略长于腹腔镜辅助组[(10.9±2.1)vs.(9.9±1.5)d,P<0.05],全腔镜组的远端切缘比腹腔镜辅助组长[(5.9±0.7)vs.(5.1±0.5)cm,P<0.05],而两组间在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目、网膜切除程度、肿瘤的近端切缘距离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第一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安全可行,可以作为胃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术式,在近期疗效上与腹腔镜辅助组无差异。

  • 全胃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消化道重建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忠;彭俊华;周胜虎;张锋军;王湘辉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合理术式.方法 回顾18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完整资料及随访12个月的结果,以功能性连续性空肠间置代胃术组(FJI组,92例)为研究组,以"p"形Roux-en-Y空肠代胃术组(RYp组,94例)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消化道症状、营养状况等指标.结果 与RYp组相比,术后12个月时,FJI组胃潴留综合征发生率、体重减轻分别为8.70%和(4.1±1.5)kg,明显低于RYp组[分别为22.34%和(6.5±2.0)kg,P<O.05];术后12个月Visick Ⅰ/Ⅱ级、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8.26%、(4.3±1.1)g/L、(149±6.1)g/L,均明显高于RYp组[分别为62.77%、(3.6±1.0)g/L、(130±5.8)g/L,P<0.05],营养指数明显优于RYp组.FJI组在饮食量与饮食次数、反流性食管炎、腹泻等方面与RYp组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和转移,无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9%.结论 FJI是一种操作不太复杂、并发症少、安全、易于推广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

  • 介入导向下经鼻胃空肠联合置管在食管癌术后临床应用

    作者:陈光斌;况军;唐先志;李江山;张迎春;康小龙

    食管癌患者术后由于消化道重建后的容量及功能恢复时间较长而不能正常、足量进食,术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或胸腔胃瘘,围术期放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等多种因素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消化道瘘不愈甚至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等,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减压是重要的治疗措施[1-4]。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对胃肠功能功能认识的加深,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治疗在国际上已被普遍使用[5]。在选择何种营养方式的时候,只要在肠道有功能或存在部分功能的情况下应首选EN,已成为众多临床医师的共识[6-8]。EN的途径众多,其中鼻空肠营养管被认为是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途径,并被广泛应用[9-10]。探索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近年来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热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采用加长超滑导丝导管交换法联合放置鼻胃管和鼻空肠营养管用于食管癌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在早期贲门癌术中的临床体会

    作者:聂蓬;马海涛;王吉红;苏发德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近端胃切除后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贲门癌患者按消化道重建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55例)和对照组(食管胃后壁吻合联合唇式包埋)(50例),术后随访6 mo,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两组均达到临床治愈.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1.00 min±6.03 min vs 149.00min±7.02 min,16.15 d±3.13 dvs 15.27 d±3.06 d,P>0.05);观察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8.2%(10/55) vs 56.0%(28/50)、1.8%(1/55)vs22.0%(11/50)](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食管胃前壁吻合联合幽门成形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 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裴明毓;王震;陈俊强

    目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尚缺乏有效、规范的治疗方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在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机制,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据此,我们对胃癌根治术后3种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毕Ⅰ、毕Ⅱ及Roux-en-Y吻合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机制,术后血糖控制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行胃癌根治性胃切除术,Roux-en-Y式吻合应为首选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其中以Rouxen-Y食管空肠端侧吻合为佳术式.然现有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因此,开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上述3种重建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 胃癌微创外科诊治热点与问题

    作者:邵欣欣;田艳涛

    胃癌微创外科经过20余年的飞速发展已成为胃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术适应证的变化, 微创设备的革新以及手术技术与理念的创新是目前胃癌腹腔镜微创外科的部分热点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结合文献及自身体会做一述评.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争议和评价

    作者:李汉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的方法一直被认为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半个多世纪以来, 各国学者围绕消化道重建提出了众多的手术改进和新方法. 但长期以来, 对这些术式的效果评价一直处于矛盾和争议中. 近年, 多个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随机研究结果见著报告, 不少学者对这些问题重新进行了科学的荟萃分析, 使我们对长期有争议的一些问题首次能有个正确认识. 本文综述新研究成果,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术式, 诸如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胰肠Roux-en-Y式吻合与Child吻合、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传统Whipple术、胰管对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法吻合等, 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对目前临床上这些常用术式的客观作用和效果作出了初步评价.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

    作者:孙蕾;朱化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十二指肠以及Vater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一些良性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其切除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以及胆总管等,同时还要进行胰胃、胆肠及胃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该手术范围大、难度高、持续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是腹部外科为复杂的手术之一.

  • 胰腺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改进

    作者:汪兆军;杨凤河;王爱军;张文峰

    目的 探讨胰腺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改进.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11年6月30例不同部位及程度的胰腺损伤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及相关改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8例,治愈率93.3%,并发症8例:胰漏3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吻合口漏1例,发生率26.7%,死亡2例.结论 手术能明确胰腺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不同部位及程度的胰腺损伤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个体化操作及手术方式的改进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

733 条记录 1/37 页 « 12345678...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