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转位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徐杰;顾玉东;成效敏;董震

    目的:为临床上带血管蒂的尺神经移植在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中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新鲜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22侧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尺神经外部营养动脉的来源。另取患骨肿瘤而截肢新鲜成人上肢6侧作仅保留尺侧上副动脉的尺神经游离,采用动脉灌注墨汁和尺神经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内部血供营养的范围。结果:尺神经在腋部由胸外侧或腋动脉的分支供应,在内侧肌间隔后方由尺侧上副动脉供应,在尺神经沟由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供应,在前臂由尺侧返动脉和尺动脉的分支供应。尺侧上副动脉灌注墨汁后,尺神经腕部、手背支及腋部的神经束内微血管被墨汁充填。结论:以尺侧上副动脉的起始处为血管蒂部旋转点,尺神经可提供平均为(46.5±2.6) cm的有血供的移植长度,可经胸前皮下隧道逆向转位与对侧颈7神经根吻合。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设计是合理的。

  • 经皮穿刺闭合房间隔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纪荣明;姜宗来;秦永文;张传森

    目的:为经皮穿刺闭合房间隔缺损提供相关的应用解剖资料。方法:解剖测量50例(男29,女21)正常成年人心脏标本。结果:卵圆窝长(20.9±5.4)mm,宽(14.3±3.7)mm。卵圆窝中点距冠状窦口中点(19.7±4.1)mm;距膜性房间隔(22.6±3.8)mm;距三尖瓣隔侧瓣中点(25.1±4.2)mm和距主动脉隆凸底部的中点(24.7±4.2)mm。卵圆窝中点距二尖瓣前瓣中点距离为(19.9±4.4)mm。卵圆窝缘的厚度在12、3、6和9点钟处分别是(4.1±0.7)、(3.2±0.7)、(2.3±0.5)和(3.3±0.7)mm。右上、下肺静脉汇入左心房的入口处水平距房间隔的距离分别为(8.2±2.2)mm和(12.4±3.8)mm。结论:依据本文测量结果,经皮穿刺闭合房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厚度在5mm左右,且其弹性变化应适应房间隔厚度的变化为宜。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血供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继锋;钟世镇;徐达传

    目的:研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血供来源及内部血管构筑。方法:采用20侧成人上肢标本,经肱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或灌注墨汁解剖观察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动脉来源及血管分布。结果: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血供主要来自骨间前动脉的掌侧支和背侧支。尺动脉、骨间背侧动脉及桡动脉为间接血供来源。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周边约占20%区域(桡侧缘除外)有丰富血管分布,中心占80%区域无血管分布。结论: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边(桡侧缘除外)血供丰富,损伤后愈合能力强,可采用修复术,中心区则反之。

  • 肱三头肌长头重建肩外展功能的应用解剖

    作者:陈琳;彭峰;陈德松

    目的:研究肱三头肌长头血管神经蒂特点为以其重建肩外展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4侧固定尸体的肱三头肌长头肌肉起点及血管神经蒂进行解剖与测量。结果:肱三头肌长头起点背侧为肌性,腹侧为腱性,腱性起点长度(9.9±1.5) cm,宽度(2.4±0.4) cm。神经支配来自桡神经的分支,可分离长度(6.8±2.7) cm,直径(2.0±0.4) mm。血供来自:①肱动脉肱三头肌支,长度(3.4±1.4) cm,外径(2.0±0.3) mm;②肱深动脉的分支,长度(2.5±0.9) cm,外径为(1.6±0.5) mm,分离至肱动脉长度为(3.9±1.3) cm。血管神经蒂以多级分支为主。结论:依据肱三头肌长头及其血管神经蒂的特点,可作为肩外展功能重建术中的动力肌。

  • 吻合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作者:杨开明;徐达传;石瑾;李忠华

    目的: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皮支为蒂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成人下肢标本、6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及10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起始部位、走行、长度、外径、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于舟骨粗隆后(1.5±0.4)cm下方发出,向前下斜行至足底内侧皮肤;该皮支长(2.8±0.2)cm,外径(0.8±0.2)mm。结论:①足底内侧皮瓣可以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或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足底皮穿支为供血。②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适用于手掌及手指腹侧创面修复的特殊需要。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黄继锋;钟世镇;徐达传

    目的:研究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的形态结构特点,为临床和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3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诸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用游标卡尺测量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及腕关节盘的桡侧缘、掌侧缘及背侧缘的长度和厚度。结果:TFCC的成份有腕关节盘,关节盘同系物,桡尺远侧掌、背侧韧带,尺侧腕伸肌腱鞘,尺侧囊,尺三角韧带,桡尺三角韧带及尺月韧带等。关节盘同系物和茎突前隐窝有三个类型即窄开口型、宽开口型和闭口型。结论:TFCC是一复合组织结构,是维持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

  • 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熊绍虎;徐达传;程新德;赵天兰;李宁;颜玲

    目的:为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①2例新鲜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分别灌注红色乳胶及明胶墨汁,切取皮瓣,后者制成透明标本;②在10侧头面部铸型标本上,观测侧颌颈部皮肤和皮瓣蒂部的动脉血管分布及静脉回流。结果:侧颌颈部皮肤血供主要来源于面动脉、颞浅动脉、枕动脉的分支,亦有甲状腺上动脉的终末支分支营养,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蒂部血供来源于颞浅动脉小穿支形成的真皮下血管网。颞浅动脉和面动脉的小穿支在侧颌颈区相互吻合。结论:侧颌颈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可以依赖于耳前蒂部小穿支真皮下血管网供血成活,但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方向性。

  • 肺门区横断面CT与解剖对照研究

    作者:赵江民;王凡;瞿越云;李瑞祥;羊惠君

    目的:了解正常肺门断层解剖及CT表现。方法:结合20例胸部连续横断层标本,研究56例肺门区的CT表现。结果:右侧:右上肺静脉尖支位于尖段支气管和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肺门外侧为右上肺静脉后支,后方为后段支气管和同名动脉分支。左侧:左肺静脉尖后支位于尖后段支气管和动脉的前方,或组成肺门外侧。以上观察与CT表现一致。85.7%(48例)左肺静脉尖后支位于尖后段支气管和动脉的前方;14.3%(8例)位于肺门外侧。85%(17例)右上肺静脉后支则位于前、后段支气管二者的夹角内,15%(3例)在此层面远离肺门;CT上,92.9%(52例)右上肺静脉后支则位于前、后段支气管的夹角内,7.1%(4例)在此层面远离肺门。结论:右肺门上、中区的形态与上肺静脉尖支和后支的位置和汇入上肺静脉方式有关。左肺门上区的形态与肺动脉和上肺静脉之间的关系有关;左肺门中区的形态则取决于左肺动脉舌支的发支情况。双肺门下区的形态取决于下叶肺动脉的分支形式。

  • 咀嚼时局部脑活动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作者:周青;方马荣;张敏鸣

    目的: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探测人咀嚼时的大脑功能活动。方法:要求人在无任何其它躯体活动条件下咀嚼肌以10s运动20s休息的频率进行。选用8例成人冠状切面和横轴面的头部磁共振片,观察脑功能活动情况。结果:①在咀嚼时脑的广泛区域是激活的;②在相对应的咀嚼活动中有优势半球的激活区;③第Ⅰ躯体感觉区激活的方式远较第Ⅰ躯体运动区多样化;④在额叶中4例年轻观察对象出现了广泛的神经元激活区,但在老年人很少出现这样的激活区。结论:咀嚼活动除了它本身的功能运动外,在维持脑的活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fMRI在研究活体人脑功能活动方面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

  • 上下唇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振民;严义坪;李森恺;翟弘峰;穆兰花;徐军

    目的:研究上下唇的血液供应,为新的组织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从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年新鲜尸体标本的口周区域进行解剖研究,在2具尸体标本的面静脉内注入兰色乳胶。在3.5倍的手术放大镜下解剖显露血管。结果:上唇动脉发出浅隔支与深隔支,向上走行进入鼻中隔前下部参与克氏动脉丛的组成。观察到2种新的下唇动脉的分布情况。下唇动脉沿途发出唇颏支,与进入颏部的其它血管分支相互吻合。结论:上下唇血供丰富,可设计含浅、深隔支的上唇岛状组织瓣、含鼻隔支的岛状鼻中隔软骨粘膜瓣及含颏唇支的垂直颏唇瓣;了解下唇动脉的解剖变异,对成功地施行一期下唇动脉岛状瓣手术是很重要的。

  •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作者:马大军;谭宏;刘亚国;李鑫;刘兴国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薄肌全长(42.0±0.6) cm,肌腹长(31.0±3.8) cm;肌腱长(10.9±0.9) cm;股薄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该分支起始处外径(2.1±0.6) mm,血管蒂长(9.2±0.9) cm,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的深面;股薄肌的神经支配,均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该神经在闭膜管处,横径为(1.7±0.4) mm;厚(0.5±0.2) mm,从闭膜管至入肌点处长(10.4±1.4) cm。结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经尸体摹拟实验,证明具有可行性。

  • 口外结扎舌动脉的应用解剖

    作者:马大军;李鑫;刘亚国;谭宏;刘兴国;雍刘军

    目的:为口外舌动脉结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舌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段和各段的重要毗邻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舌动脉单独起于颈外动脉者占66.7%,与面动脉共干者占23.3%,与甲状腺上动脉共干者占10.1%。舌动脉起始处的外径为(3.4±0.6) mm。起点至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为(1.1±0.5) cm。舌动脉全程可分为4段,即:起始段、舌骨舌肌段、升段和水平段。舌骨舌肌段位置恒定,部位表浅,体表标志明确,血管周围无重要结构。结论:舌动脉舌骨舌肌段是行口外舌动脉结扎理想的部位。

  • VEGF在实验性心肌梗塞中促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晓东;李若凡;杨占军;程效东;刘克;张恩辉;寇印华;王乃利;徐达传

    目的:探讨VEGF在实验性心肌梗塞中促血管生成的形态学依据和作用机理。方法:结扎30只家兔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造成实验性心肌梗塞。15只作为实验组,在梗塞区内注射VEGF;其余15只作为对照组,仅做前降支单纯性结扎。两组动物分别于结扎术后1、2、4周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观察梗塞区血管的生成与重建及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梗塞区内,可见许多呈岛状存活的心肌组织,对照组则极为少见。术后2周为血管形成的高峰期,实验组梗塞区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血管密度实验组为(24.19±0.77)条/4×10倍,对照组为(1.01±0.21)条/4×10倍。结论:VEGF对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后的血管形成及心肌组织存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肖明;丁炯;韩群颖;王鹤鸣;左国平

    目的:为与颈静脉孔相关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从颅底内、外面,对80具成年颅骨的颈静脉孔进行观测;并对20具成人尸头进行解剖,观察该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结果:①62.3%右侧颈静脉孔较左侧大,15.9%左侧较大,21.8%两侧大小一致;②14.38%的颈静脉孔有骨桥,85.62%无骨桥;③颈静脉孔内、外侧缘距正中矢状面两侧的平均距离颅外均较颅内大:颅外分别为26.11 mm和33.41 mm,颅内分别为22.29 mm和27.52 mm。④Ⅸ脑神经多沿颈静脉孔前上缘,Ⅹ、Ⅺ脑神经沿内侧缘出颅,两者被纤维索(占87.5%)或骨桥(占12.5%)隔开。⑤Ⅸ脑神经多经颈静脉孔外口前上缘向前下越过颈内动脉表面;Ⅸ脑神经经颈内静脉深面(占57.5%)或其浅面(42.5%)行向后下。结论:右侧颈静脉孔通常较左侧大,左右不对称;影像学观测该区域血管、神经应选择恰当的层面。

  • Ⅲ~Ⅴ对脑神经生物塑化薄片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

    作者:张伟国;张绍祥;巫北海;陈金华;谭立文

    目的: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进行塑化切片与MRI对照研究,获得正常影像和断层解剖资料。方法: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脑神经横断位8例、矢状位和冠状位各1例薄层切片,同时采用FLASH-3D序列完成头颅标本及30例正常人脑干MR扫描,以MPR技术完整显示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的脑池段全程。结果:塑化薄片断层、标本和活体MR扫描,脑神经行程、解剖形态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滑车神经仅在塑化切片上显示。结论:生物塑化薄层切片能够对脑神经进行准确显示,是脑神经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对比方法。

  • 正常髌骨厚度的测量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徐斌;吕厚山;燕太强

    目的:制定髌骨置换术中更适合国人的髌骨截骨原则,为国人髌骨假体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60例(120侧)国人尸体髌骨的厚度进行测量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国人髌骨厚度(23.12±0.16) mm。结论:国人髌骨平均厚度要小于外国人髌骨的平均厚度且髌骨软骨关节面低凹处的厚度常常只有13~14 mm,在使用进口假体时若按国外的手术原则保留髌骨骨床15 mm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要保证髌骨置换术中完全清除髌骨软骨面且术后保留髌骨原有的厚度,则术中保留髌骨骨床厚度为12 mm较为理想,但置换后的髌骨力学性能和置换术后的远期效果仍需随访观察并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髌骨 厚度
  • 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的应用解剖

    作者:陈秀清;陈振光;喻爱喜;李国良;叶勇

    目的:为用膝降血管髌下支蒂胫骨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关节面病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膝降动脉髌下支起始、位置、至胫骨内侧面的分支、分布和吻合。结果:膝降动脉髌下支沿大收肌腱板和收肌结节前面下行,至膝关节间隙水平向前横行于关节囊表面,由此向下发2~5支胫骨骨膜支。这些骨膜支与膝下内侧动脉和隐动脉等动脉的胫骨骨膜支相互吻合,分支分布于胫骨内侧面。结论:以膝降血管髌下支为蒂的胫骨骨膜瓣移位可用于治疗膝关节面病损。

  •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刘荣志;范真;贺生;王海欣;田顺亮;胡庆甫

    目的: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新生儿尸体的锁骨下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锁骨下静脉属支腋静脉与锁骨中线交点距锁骨中点下缘(6.2±1.7) 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缘交点指数为39.0±4.5,提示交点在锁骨中内1/3交点稍偏外侧。静脉角位于锁骨上缘距胸锁关节外侧(10.0±2.4) mm处。上述三点相连,即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的体表投影。结论:沿锁骨下静脉体表投影穿刺进针可获较高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应首选右侧,穿刺插管长度不超过5.8 cm(右)或4.7 cm(左)。

  • 骨间后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初国良;彭映基;XU Chao-ren;冯正巩

    目的:阐明骨间后神经(PIN)卡压的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30侧尸体上肢标本,将PIN分为3段(即桡管段、旋后肌管段和旋后肌管后段)观察其肌支的分支情况;用卡尺对桡管(RT)、旋后肌管(ST)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弓(AECRM)的形态和大小进行了观测,并对ST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定位。结果:ST入口和出口的宽度分别为(14.1±2.1)mm和(6.2±1.7)mm,长度为(35.0±6.9)mm。PIN从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AF)和PIN从旋后肌穿出处的长度分别为(19.3±4.4)mm和(53.4±5.2)mm。AF的53.3%由肌性加腱性组织构成,23.3%由腱性组织构成,23.3%由肌组织构成。70%旋后肌远侧缘由腱性组织构成,所有AECRM均是腱性。桡骨背侧桡骨头下方1示指宽和3示指宽分别为ST的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结论:本文提供的RT、ST和AECRM详细形态资料,对于PIN卡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颈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金武;陈德松;王劼;方有生;顾玉东

    目的:为临床诊治椎孔外颈神经后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具(40侧)成人尸体的颈神经后支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颈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行观测。结果:C1颈神经后支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C2颈神经后支内侧支(枕大神经)穿上项线处骨纤维孔分布于颅顶,C3~8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分出后,分别经骨纤维孔进入骨纤维管,然后穿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分布于颈椎关节突关节、项部肌肉及枕项部皮肤。C5、C6骨纤维孔坐标点分别位于同序数颈椎横突前结节上缘(5.8±4.0)、(6.2±4.5) mm和背侧(12.2±2.5)、(13.6±3.9) mm。C5、C6骨纤维管中央点坐标点分别位于同序数颈椎横突前结节上缘(4.5±3.4)、(4.7±3.4) mm和背侧(18.4±3.3)、(18.4±4.3) mm。结论:颈神经后支穿行的骨纤维孔、骨纤维管及项部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是造成椎孔外颈神经后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 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锁骨瓣转位术的解剖及其应用

    作者:柳昊;叶澄宇;陈秀清

    目的: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的锁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起源恒定,距锁骨上方(7.9±0.8) cm处分为升支和降支,降支主干外径(1.0±0.2) mm。72.2%的降支直达锁骨,27.8%的降支与颈横动脉或肩胛上动脉锁骨支吻合分布锁骨。结论: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半片锁骨瓣转位可修复下颌骨小面积缺损。临床应用1例取得成功。

  • 同种异体带血供肱骨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陈振光;张发惠;刘经南;喻爱喜;张宗平;郑和平

    目的:为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肱骨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着重观测肱骨上端及肱骨干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的来源、分布、长度和外径;50根干燥成人肱骨,观察肱骨上端及肱骨干的滋养孔。结果:肱骨上端外科颈周围平均有(7.7±2.0)个(4~12个)滋养孔,滋养支来自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肱骨干滋养孔1~3个,主要位于肱骨中段前内侧面,距内上踝(11.7±2.2) cm(6.5~17.0 cm)。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肱动脉,长(2.6±0.7) cm(1.5~5.0 cm),外径(1.3±0.6) mm(0.8~2.2 mm)。结论:选用旋肱前血管为蒂,可行肱骨上段移植,选用肱血管和肱深血管为蒂,可作肱骨中段移植。

  • 尾状叶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牛丛信;李朝龙;杨毅

    目的:通过肝尾状叶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肝脏尾状叶切除术的入路和发展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通过40具尸肝尾状叶标本的解剖观察和8具肝脏铸型标本的观察研究,揭示尾状叶的形状、边界、毗邻和血管胆管分布规律。结果:①尾状叶左侧的形态、大小、边界变异不大,其血液供应胆管引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蒂”,手术切除比较容易;②尾状叶的血管供应胆管引流繁杂,但均连接于Glisson's管的一二级分支的前上缘,沿肝门板后方向上解剖找出尾状叶“蒂”,从中再解剖动脉、门静脉、胆管易行,甚至一起结扎、切断也可;③肝短静脉数量、注入部位变异大,然而其走行多与腔静脉壁垂直,顺着方向解剖比较安全。结论:尾状叶切除的手术入路有四条:左入路、右入路、前入路和后入路。

  • 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作者:李华斌;张绍祥;许庚;李源;谢民强;张革化

    目的:通过对翼腭窝骨性标志的测量和尸体解剖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对40例干性颅骨进行了骨性标志的观察,同时对10例20侧成人尸头标本按中线锯开后进行解剖,观察翼腭窝周围组织结构及毗邻关系,并测量了有关的数据。结果:蝶腭孔、圆孔、翼腭裂距离前鼻嵴的距离分别为(62.3±2.7)、(64.2±4.8)、(51.5±0.6) mm,翼腭窝内的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颈内动脉与蝶腭孔之间的距离为(16.4±3.3) mm。结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可以获得相对安全的范围,圆孔可以作为手术中重要的标志结构。

  • 机械性TMR与激光TMR的形态学对照观察

    作者:张晓东;刘晓程;程效东;李若凡;刘克;曹承刚;张恩辉;徐达传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机械性TMR与激光TMR对心肌管道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的影响,探讨佳的TMR方法。方法:采用高速空心钻头和CO2激光在家兔左室壁进行打孔,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分别观察机械性和激光心肌管道内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结果:机械钻孔形成的心肌管道不存在任何热损伤的迹象,而激光形成的心肌管道存在着严重的热损伤;数周后机械管道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激光管道,P<0.01;6~8周后,机械管道残迹的纤维化直径明显小于激光管道,P<0.0001。结论:①机械性TMR和激光TMR在心肌管道的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方面均存在着非常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②应用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TMR明显优于激光心肌打孔。

  • 踝足部血管吻合支的研究与吻合胫前或胫后动脉逆行皮瓣的设计

    作者:徐永清;徐达传;钟世镇;石瑾;李忠华

    目的:研究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之间在足踝部的吻合支的粗细,为吻合胫前或胫后动脉远端逆行血供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46侧新鲜小腿的动脉灌注红色塑料,制成动脉铸型标本。观察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在踝足部的吻合支的形态,测量血管的内径。结果:胫前、胫后和腓动脉三者之间在足踝部的吻合支丰富,胫后动脉经足底弓、足底深支与胫前动脉的吻合支粗,内径为2.3 mm。结论:胫前、胫后和腓动脉三者之间在足踝部的吻合支丰富,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之一断裂或栓塞时,只要三者之间在踝足部的主要吻合支未遭受破坏,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远端仍可作为皮瓣受区血管被利用。

  • 指浅屈肌腱止点的位置及其与A4滑车的关系

    作者:汤锦波;谢仁国;顾宇彤;崔志明

    目的:观察和测定指浅屈肌腱止点的形态、位置及其与A4滑车的位置关系。方法:采用12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的48个手指,观察指浅屈肌腱在中节指骨和近侧指间关节处的形态、位置,近止点的浅肌腱和腱纽的关系,观察止点和A4滑车的重迭关系和程度。结果:指浅屈肌腱在手指上止点由止于指骨、掌板和腱鞘的部分组成,浅肌腱近止点处为扁平腱束,有短腱纽完全附着,止点长度为0.6~1.0 cm,距Camper腱交叉0.4~0.7 cm,有79%的手指的止点与A4滑车部分重迭,21%手指止点完全在A4滑车以近。结论:指浅屈肌腱止点解剖结构复杂,与指骨、掌板、腱鞘、腱纽存在密切联系,在不同手指位于A4滑车以内和以近的位置,对指深屈肌腱的营养、力学功能及协同功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肌腱 解剖学 修复
  • 浅静脉干对四肢远端蒂皮瓣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世民;候春林;徐瑞生

    目的:研究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在5只犬的两侧前肢设计10个包含头静脉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8 cm×2 cm),随机分成蒂部浅静脉干结扎组(实验)和不结扎组(对照),进行浅静脉干测压和皮瓣成活面积测定。结果:远端蒂皮瓣掀起后,浅静脉干压力在4.67~5.6 kPa(35~42 cmH2O),超过毛细血管动脉灌注压4.0 kPa(30 cmH2O)。蒂部浅静脉干结扎后,远端蒂皮瓣的成活面积(15.6±0.55) cm2,占皮瓣面积的97.5%,其成活质量显著优于不结扎组(11.6±2.07) cm2,占皮瓣面积的72.5%。结论:浅静脉干对远端蒂皮瓣的成活有害无益,临床上应在远端蒂部将其分出结扎。

  • aFGF基因在大鼠脑皮质损伤神经元的表达

    作者:王清华;徐如祥;钟世镇

    目的:为aFGF对成年大鼠脑损伤后脑内神经元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脑损伤后aFGF基因mRNA和蛋白在皮质神经元的表达变化。结果:脑损伤后15 min及30 min伤侧大脑皮质神经元aFGF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aFGF mRNA表达于伤后6 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24 h,以后表达逐步降低,于伤后72 h恢复至正常水平。神经元aFGF蛋白表达于伤后1 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3 h,伤后24 h表达恢复正常。结论:脑损伤后皮质神经元aFGF基因表达增加与神经元抗损伤修复机制有关。

  • 舌快反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联系

    作者:潘三强;吕来清;韩辉;寇盛斌

    目的:研究舌感觉快反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各类型突触出现的频率,为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技术。结果:猫舌感觉传入快反应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分单纯型、中间型和复杂型3种,以中间型突触出现率多。形成突触的各组成部分以轴-树及轴-轴突触形式为主,未见轴-体突触。结论:中间型突触和轴-树及轴-轴突触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处理感觉信息的形态学基础。

  • 实验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谢华;康健;羊惠君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骨结构改变。方法:用四氧嘧啶注入Wister大鼠尾静脉的方法,制成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取成模后4和6个月的大鼠胫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骨结构的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的胫骨的骨密质变薄,表面有峰窝状的骨质吸收。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质松脆、断裂,骨髓腔扩大。结论:糖尿病可引起骨的三维结构破坏和骨质疏松,随之造成骨的强度下降及骨折。

  • 挛缩臀肌的生物力学变化

    作者:肖进;冯宗权;原林;赵卫东;闵少雄

    目的:分析挛缩臀肌的生物力学变化及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手术中切取的臀肌挛缩带及新鲜病尸的臀肌制成标本,用生物力学方法测定其拉伸的力学性质。结果:臀肌挛缩带拉伸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分别为(2.732±0.792) N/mm2,(148.32±3.84) MPa,0.896±0.315。而正常臀肌的弹性模量、极限强度和极限应变分别为(0.143±0.024) N/mm2,(10.50±1.69) MPa,1.434±0.402。均有显著差异。结论:①臀肌挛缩后,挛缩带的强度和刚度均显著增大。②臀中肌前部纤维挛缩是导致骨盆倾斜的病因。对有臀中肌挛缩表现的患者,一经发现,应立即手术,以免病变进展,造成严重后果。

  • 人体中、下段颈椎曲率的测量及意义

    作者:王柏川;王闵;樊仕才;樊继宏;朱青安;金大地

    目的:为设计、改进适合国人的颈前路钢板系统提供参考值。方法:用游标卡尺和自制弧度仪测量129例颈椎各椎体小高度、冠状径、矢状径和前壁横向弧度;测量43例正常成人X线侧位片,计算颈椎的生理曲度。结果:C3~C6小高度和C3~C5小矢状径均较接近,分别为10.0 mm和14.6 mm;小冠状径由C3~C6依次增加,增量约1 mm;椎体前壁横向曲率半径由C3的9.6 mm逐渐增大至C7的14.4 mm;颈椎各节段纵向曲度的变异较大,无明显规律。结论:颈椎中段各椎体的小高度值、矢状径值相近,中、下段颈椎各椎体的小冠状径和前壁横向曲度由上至下递减,此规律可帮助确定理想的螺钉长度、钢板宽度和钢板的横向弧度;颈椎纵向生理曲度变异较大,无明显规律性,对确定钢板的纵向弧度帮助不大。

    关键词: 颈椎 测量 曲度
  • 颈椎间不同植入物拔出载荷的比较

    作者:刘锦波;唐天驷;杨惠林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后分别植入钛合金螺纹融合支架、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和自体髂骨的拔出载荷。方法:以人尸体颈椎为标本,颈前路环锯减压后,分别植入钛合金螺纹融合支架、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和自体髂骨,测试以上植入物的大拔出载荷。结果:减压后植入钛合金螺纹融合支架、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自体骼骨的大拔出载荷分别为(114.7±23.3)、 (101.5±15.7)、 (58.7±8.3)N。结论:Cloward术减压后,钛合金螺纹融合支架、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拔出载荷均大于植入自体髂骨。

  • 远端蒂皮瓣的静脉回流

    作者:康安;熊明根;张世民

    早在1597年,Tagliacozzi就描述了远端蒂皮瓣的应用,此后,远端蒂皮瓣不断地用于临床,但都为局部任意型皮瓣。1976年,Bostwick首先报道逆行颞浅动脉岛状皮瓣,国内鲁开化等[1]于1982年报道了前臂桡动脉逆行皮瓣,12例完全成活。此后,利用胫后、胫前、腓血管以及尺动脉、指动脉甚至皮神经营养血管的逆行岛状皮瓣先后见诸报道。相对于近端蒂皮瓣,远端蒂皮瓣的一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1)能将近侧供区的组织带蒂转移到远侧受区,这对于缺乏远侧组织,不能利用近端蒂皮瓣的四肢肢端极有价值;(2)大多为一期手术完成。避免了远位皮瓣如交腿皮瓣的多期手术及术后不适体位;(3)操作简便,无需游离皮瓣所必需的显微外科技术。

  • 介绍一种新型铸型填充剂-火棉胶

    作者:石瑾;傅群武

    火棉胶在医学及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是制造清漆、胶片、人工珍珠、人造革的原料,在医学领域被用于封堵创伤及灼烧的伤口,在组织学中常被用作组织的包埋及切片剂[1~3]。将其作为填充剂用于制作人体管道铸型标本尚未见报道。根据火棉胶的理化性能特点,我们改进了配制方法,将其用于管道铸型,不论是灌注粗大管道,还是灌注细小管道,铸型效果都较理想。现以肾脏管道铸型为例加以介绍。

  • 《外科和放射解剖学》杂志文题摘要

    作者:

    1 Tendinous arch of the pelvic fascia: application to the technique of paravaginal colposuspension B.Mauroy, E.Goullet, X.Stefaniak, J.L.Bonnal and N.Amara盆筋膜腱弓在阴道侧悬吊术中的应用 为了在手术过程中更好地对盆筋膜腱弓(TAPF)进行定位,本文对它的解剖结构和形态进行了描述。在25例女性盆部标本上,对35侧TAPF进行了解剖研究。本研究中TAPF的各个标志可以在剖腹手术中再现并证实。即使标本只有半侧盆部,TAPF也能很容易地确认而且其抗张力仍然不变。TAPF的前极(d2)紧邻耻骨膀胱韧带,位于通过耻骨梳韧带前沿的垂直线下方46mm(35~55mm)处。它的中间部分(d1)位于闭孔下方垂直距离30mm(25~50mm)处。它的后极止于坐骨棘。前极是在手术中唯一可用的标志,用手指的掌面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定位。Testard和Delancey证明了在尿道受到牵拉时,TAPF是稳固尿道的主要结构。Richardson 描述了一项治疗阴道旁筋膜缺损的阴道侧悬吊术。TAPF从未被详细描述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使手术中更容易地定位TAPF。与其它传统的技术相比,将阴道两侧缝合到TAPF上,可以更符合生理结构、更有力地固定膀胱颈。(22:73-79)

  • 掌浅弓变异1例

    作者:陈铭锐;李晓平

    掌浅弓的形态多变,作者在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见其右侧掌浅弓形态特殊,报道如下。 成年男性尸体,防腐固定后,经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其右上肢,桡动脉于近桡骨茎突处发出掌浅支后转至手背。掌浅支沿拇短屈肌内侧份浅面前行,发出分支与正中神经返支进入鱼际肌并供应支配之。本干继续行向远、尺侧,在掌腱膜深面、指屈肌腱及蚓状肌的浅面与尺动脉终支吻合而成特殊形态的掌浅弓。

  • 斜方肌锁骨部抵止异常伴有关神经走行变异1例

    作者:刘秀清;尹维刚;崔成立

    在一例约60岁女性尸体标本上,见其左侧的斜方肌锁骨部抵止异常,伴枕小神经、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走行变异,报道如下: 斜方肌前外侧部的肌纤维向前下走行,覆盖了颈后三角的大部分,其上、中部前缘距胸锁乳突肌后缘约1.5 cm,而下部抵止于锁骨上面的大部,其抵止处前缘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仅0.6 cm。枕小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0.8 cm处浅出,主干长5.9 cm,横径2.0 mm,厚0.6 mm,向后上斜行一段后,进入斜方肌深面,在距其前缘1.0 cm处穿过该肌后垂直上行,至乳突尖水平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

  • 桡动脉高位起始1例

    作者:向宇燕;陈铭锐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一书统计,高位桡动脉占6.15%。作者在解剖一具老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桡动脉起始部位变异,现报道如下。 肱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续于腋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发出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之后,即见一较粗的动脉支发自肱动脉前外侧壁,沿其走行追踪直至前臂、手部,见其于前臂、手部走行及分支同于桡动脉,故确定为桡动脉。桡动脉起始处距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上方13.0 cm,起始处外径为1.8 mm。起始后沿肱二头肌内侧、正中神经的内下方下行,至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上方6.5 cm处绕至正中神经外侧下行。至前臂后,桡动脉的走行、分支未发现异常。桡动脉在臂部发出5~6支细小分支(外径<0.5 mm)营养肱二头肌。

  • 颈丛皮支支配区域变异1例

    作者:董河;孙晓燕

    患者男性,40岁,因左侧面部阵发性疼痛半年来本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阵发性疼痛,在外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近半月来服用卡马西平后出现皮炎,患者要求行神经阻滞治疗。查体:张口下颌无偏斜;双侧面部皮肤感觉对称存在;双侧角膜反射存在。颅脑CT:未见异常。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左侧)。1999年4月23日用无水酒精阻滞患者左侧三叉神经节,阻滞后病人左侧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麻木,疼痛症状消失。

  • 股深动脉起自髂外动脉伴分支异常1例

    作者:陈彦东;杨茂有

    股深动脉起始于髂外动脉,实属罕见。教学过程中,在一例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女尸上,发现其右侧股深动脉高位起始,并分支异常动脉。现报道如下: 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2 cm处起自髂外动脉(附图),其外径9 mm,总干长5.3 cm,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5 cm处,股深动脉向内侧发出阴部外动脉,外径1.0 mm,穿筛筋膜内侧行,分布于阴阜,大阴唇;同时向外侧发出旋髂浅动脉,外径1.2 mm,向外上斜行至髂前上棘附近,分布于皮肤和浅筋膜。距髂前上棘9.9 cm,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5.5 cm处,旋股内,外侧动脉自股深动脉发出。

  • 脾直肠异常韧带1例

    作者:王新明;冷启新;冷志敏

    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标本腹部时,见其有一连于脾脏与直肠之间的异常韧带,现报道如下。 该韧带总长度为47 cm,上端宽3 mm,下端宽5 cm,起于脾门上方并进入脾实质,其起点处呈分叉状,长度为5.0 cm,尔后合并,向下经结肠左曲后方,沿降结肠内侧下行,至左髂窝处行于乙状结肠系膜后方,经骨盆入口至盆腔,连于直肠后壁的筋膜,韧带内未见血管分布(附图)。

  • 3支型肾动脉1例

    作者:姚友生;任国良

    3支型肾动脉少见,根据中国人的体质调查统计占1.48%。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发现其右肾动脉并存3支。现报道如下: 右肾表面光滑,无胚胎型分叶,肾动脉并存上、中、下3支(附图)。①肾上动脉,平对第2腰椎高度发自腹主动脉右侧壁,外径约3 mm。横行向外,在距起始点约1 cm处分上、下2支,上支发肾上腺下动脉后入肾上极,下支经肾盂前方入肾门,分布于肾尖段、肾上段和肾中段。②肾中动脉,在肾上动脉下方1 cm处,发自腹主动脉右前壁,外径约2 mm,横行向外经肾盂前方入肾门,分支分布于肾中段和肾后段。③肾下动脉,平对肠系膜下动脉起始点下方1.5 cm处,发自腹主动脉下端的右侧缘,外径2 mm,斜向外上越过右输尿管前方入肾下极,分布于肾下段。

  • 2001国际手外科研讨会及手部骨折内固定培训班(AO)

    作者: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研究所、国际内固定协会(AO),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矫形与创伤学系和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手和上肢外科,计划于2001年9月11日至9月16日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举办“2001国际手外科研讨会及手部骨折内固定培训班(AO)”本次专题研讨会是第五次旨在推广介绍我们在手外科领域尤其是臂丛神经和手部骨折内固定诊治方面的经验并与世界各国的同行进行交流。联系人:凌莉莉,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乌鲁木齐中路12号,邮编:200040,电话:(21)62489999X6546,传真:(21)62499608。

  • 济南’手外科国际研讨会及足趾与皮瓣移植学习班

    作者: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研究所、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和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计划于2001年11月2日至11月8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济南’手外科国际研讨会及足趾与皮瓣移植学习班”,本次专题研讨会与学习班旨在推广介绍我们在手外科领域尤其是足趾与皮瓣移植方面的经验并与世界各国的同行进行交流。联系人:凌莉莉,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乌鲁木齐中路12号,邮编:200040,电话:(21)62489999X6546,传真:(21)62499608。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