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总动脉中-内膜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文荣;苏启文;肖林;邓妙珍

    我院选择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对其血管内皮功能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颈部血管损伤患者2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菊花

    目的:颈部刀伤患者一般情况突然,病情危急,需要医生和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才能为患者生存争取时间,在积极抢救成功以后的康复护理也相当重要,只有提供过硬的急诊抢救技术和优质的身心整体护理,患者才能安全康复。本文介绍了2例抢救成功的颈部刀伤致一侧颈总动脉结扎患者的护理。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运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彭云蓉;齐继连;范国裕;钟敏;肖敏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健康成人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特点。方法:将400例正常人按年龄分组,用VVI技术分析各年龄组颈总动脉四个侧壁的收缩期大峰值运动速度(Vs)、大切向应变(Smax)及大切向应变率(SRmax),并进行比较。结果:各年龄组运动及弹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VVI技术可以对不同年龄组颈动脉内膜运动进行可靠的量化评价,提供颈动脉弹性指标的正常参考数据,为临床对血管弹性的评估提供帮助。

  • 完全腔内技术重建主动脉弓:目前的方法与结果

    作者:郭伟;葛阳阳;刘杰

    主动脉弓部腔内修复技术因弓上分支动脉,即左锁骨下动脉(LSA)、左颈总动脉(LCCA)和无名动脉(IA)的破坏可能造成致命、致残等并发症,因此一直是临床上的技术难点.但随着腔内技术的发展,完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的技术开始成为可能.目前,“完全腔内重建主动脉弓技术”包括“烟囱”技术、 “开窗”技术和分支技术.本文对这3类技术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 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康爱玲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术是一种有创伤性检查,是经股动脉插管,在透视下将不同型号的导管运用抽桶,捻转等手法运送进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椎动脉内,分别注射药物,能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数目、囊内有无血栓、动脉硬化及动脉痉挛的范围、程度、有无颅内血肿等.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162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效果甚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1例报告

    作者:王暕

    病历资料患者,女,65岁,农民,因发现右颈部包块1年余来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颈部包块待查"申请超声检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考虑为颈动脉体瘤,由我院转上级医院经CT、DSA检查后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颈动脉体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仪器用国产迈瑞DC-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用7.5~10MHz高频线阵探头,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采用双侧对照检查法,令患者头偏向受检对侧,对包块部位沿颈动脉分叉走向做纵、横、斜等多切面探测,于右侧颈总-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探及一大小约5.1cm×4.8cm不均质稍低回声包块,形态欠规整,横切面包块内见两大小相当圆形无回声暗区,似有云雾状漂移回声,纵切面可探及其腔内均连通于颈总动脉,CDFI、CDE:见颈总动脉内的血流于包块处分流入包块内两暗区,包块包绕在其周围,血供稍丰富;PW:引出动脉频谱,与颈内外动脉频谱极为相似.

  • 畲族自然人群脉压与双侧颈动脉血管功能的关联研究

    作者:洪永强;王宏宇;郑长业;黄孟华;吴秀琴;曾诚;韦朝清;李朝军

    目的 了解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判断脉压水平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影响的异同性.方法 采用"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的方法,433名畲族人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年龄15~87(49.03±13.54)岁.根据该人群脉压三分位数水平分为三组:脉压≤48 mm Hg(1 mm Hg=0.133 kPa)、49~59 mm Hg和>59mm Hg.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双侧颈总动脉.测量舒张末期IMT,比较双侧颈动脉IMT在各组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年龄、体重指数、脉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等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1)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增加而增厚,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颈总动脉(LCC)IMT在第1分位组与第2分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第3分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总动脉(RCC)IMT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进入颈总动脉IMT回归方程的顺序和关联因素.左侧为年龄、脉压、体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和TG,其回归方程LCC-IMT=32.61+4.29(年龄)+1.77(脉压)+1.87(体重)+16.52(LDL.C)+11.77(血糖)-9.92(TG),r=0.663,r2=0.44,P<0.001;右侧为年龄、脉压和身高,其回归方程RCC-IMT=5.19(年龄)+1.61(脉压)+2.62(身高)-219.36,r=0.636,r2=0.41,P<0.001.结论 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变化存在差异,与年龄、脉压、体重、LDL-C、血糖、TG和身高明显相关.

  • 灯盏生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0例

    作者:顾燕岳;马速

    目的:观察灯盏生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O),观察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P<0.05),舒张期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有增加(P<0.05),搏动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药物之一.

  • 消斑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影响

    作者:钟建华;田静;王从平

    目的:观察消斑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机体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降脂稳斑、抗血小板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消斑汤,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OPN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25P <0.05).2组治疗后IMT、斑块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OPN表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调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斑汤有明显抑制及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机体OPN有关.

  • 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方法改良的探讨

    作者:林锐珊;苏宁;谭林才;李小英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为使为学生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提供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方法 以传统的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术为基础,从插入动脉的小管制备、方法等重要环节进行改良,成功摸索了一种简单,快捷,成功率高的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结果 与结论与传统家兔颈动脉插管方法相比,改良后的颈动脉插管方法成功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用时更短,值得推广应用.

  • 揭开人类脱发之秘

    作者:姜立人

    常见的脱发为什么永远都是由前额或头顶中央开始产生.后形成秃顶的?为什么黑种人、美洲印第安人、吉卜赛人和非洲土著人群中几乎就极少发生所谓雄激素性脱发秃顶的?脑力劳动者分泌的雄激素比健壮的体力劳动者普遍更旺盛吗?难道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包括黑猩猩在内,它们的雄激素水平都比人类低很多吗?究竞什么是制约人类头发生长的因素呢?可以说,人类常见脱发的主要原因不是雄激素或脂溢所致,而是由于头部血循环系统先天发育不健全或是后天发生问题,造成头顶部长期血供不足,引起毛囊因缺血饥饿而发生萎缩,导致产生脱发的,应称为毛囊缺血性脱发.

  • 复方葛根素对猫离体颈总动脉条的影响

    作者:张春颖;杜贵友;崔海峰;曹春雨;赵雍;王秀荣

    葛根素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自1959年柴田承二等分离得到以来[1],对它的研究日渐增多,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疾病,并取得良好疗效.

  • 养肝熄风方药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赵永厚;唐红敏;唐宇平;杨云柯;范越;顾喜喜;蔡定芳

    本研究观察中医养肝熄风方药对缺血脑损伤大鼠侧脑室下区(SVZ)细胞增殖及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2周龄SD雄性大鼠,体重250~280g,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造模,方法如下:大鼠以10%水合氯醛(0.36g/kg,腹腔注射)麻醉,正中切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电凝并剪断颈外动脉分支.暂时夹闭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并剪切口,插入4-0尼龙线,并疏松结扎,剪断颈外动脉,拉直颈外动脉并使之与颈内动脉呈一直线,缓慢推进尼龙线,直到遇到阻力为止,使尼龙线进入颈内动脉18~20mm,松开颈总动脉,2小时后拔线再灌注.动物直肠温度维持在37~38℃.假手术动物不插入尼龙线.

  • 急性自行车运动干预对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女篮运动员与普通女性的比较

    作者:刘海斌;申华;陈哲夫;王洁群;覃开蓉

    目的 比较相同运动干预对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为寻找有效预防或逆转动脉硬度增加的运动训练方式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10名女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员组)和10名普通女性大学生(对照组)为实验对象,连续踩踏4组功率自行车训练为运动干预,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与计算颈总动脉在静息状态和运动干预后颈总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血压、动脉硬度、动脉管径、轴心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量率、周向应变和壁面剪切力.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运动员组动脉硬度低,动脉管径大,心率和轴心血液流速低,平均血流量率高,收缩压和平均压低,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小,小壁面剪切力大.施加相同强度自行车运动干预后2组均表现为,周向应变、心率、轴心血液流速、血流量率、收缩压、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均显著地增加.而运动员组的颈总动脉硬度、心率、轴心血液流速、收缩压、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和搏动指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动脉管径和舒张压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在施加急性运动干预时,运动员组颈总动脉表现出了更好的顺应性,这可能是因为长期篮球运动训练已经改善了运动员组动脉的结构与功能(动脉管径增大与硬度降低),使得运动员组具有更好的静息大脑供血能力.另外,对照组的壁面切应力相较于运动员组具有更强的振荡性,动脉硬度急性增大.如果长期坚持急性自行车训练,有可能对颈总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 颈总动脉末段、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研究现状

    作者:胡亚楠;马星;单云官;张玉和;张金波;李伯森;杨德慧

    目的:探讨颈动脉末段、颈动脉窦处的粥样硬化和血栓的研究现状.方法:系统回顾近年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在诱因及病因、危害、诊治几个方面作分析讨论.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受血流动力学、血管病变、血液成份三个因素影响;病因与自身生活饮食习惯、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卒中等严重损害;诊断一般采用影像学技术,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两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可引起脑缺血、脑中卒等脑血管疾病,应尽可能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以避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左椎动脉起始变异1例

    作者:徐浩;郭峰;孟镔;张波;刘加夫;朱永利;徐鹏;夏云龙;吕方;王瑞

    解剖一具男尸,发现主动脉弓凸侧从右向左发出4大分支:依次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椎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见图1).

  • 巨大胸腺脂肪瘤1例

    作者:王亚朋;戚胜波;徐军;于奇

    患者男,1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3个月,纵膈占位于2014年6月9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Hg (1 mmHg=0.133 kPa),心率57次/min,律不齐;胸廓对称,无畸形,未见浅表静脉曲张,右侧呼吸运动减弱;右侧语音震颤减弱,右上肺呼吸音减弱。心浊音界左移,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肺功能检查: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轻度下降。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不齐,心电轴左偏。2014年6月10日,胸部CT增强扫描:右侧胸腔内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病灶密度不均匀,以脂肪密度为主,其内夹杂多发条纹状、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稍毛糙;纵隔受压左移,右肺正常组织受压不张;增强扫描病灶可见轻度强化,其内可见强化上腔静脉、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血管影(图1A、1B)。与2014年3月25日外院门诊胸部CT比较,病灶内实性成分增多、部分增大。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纵隔巨大占位。入院后检查各项肿瘤指标: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特异性生长因子、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铁蛋白均正常。患者于2014年6月13日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下气管内插管、经右胸第3肋间进胸。术中见纵隔巨大肿瘤,其主体位于右侧胸腔,蒂部位于上纵膈,大约20 cm ×18 cm ×8 cm,质软,黄色,分叶样,有完整的包膜,基底宽,布满整个右侧胸腔,包绕上腔静脉、头臂干动脉、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遂行纵隔胸腺脂肪瘤完整切除。术后检查切除肿瘤呈灰黄色扁椭圆形包块,包膜完整,大约23 cm ×16 cm ×4 cm,切面鲜黄、实性、质软,约2.31 kg。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术后第2天复查胸部平片:双肺已完全复张,无肺部感染及复张性肺水肿。患者术后恢复佳,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痊愈出院。送检肿瘤病理检查:镜下观察可见肿瘤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脂肪细胞未见异型性及核分裂象;脂肪组织间见少量萎缩的胸腺组织,其内可见胸腺小体(图1C、1D)。术后病理诊断:(右前纵隔)胸腺脂肪瘤。

  • 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溪涛;张炎;刘波;李玉泉;姜宗来

    目的为探讨低切应力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了低切应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观察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α-肌动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手术结扎家兔左颈外动脉,术后高脂饲料喂养.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粥样斑块的形成和α-肌动蛋白及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低切应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总动脉较早出现明显粥样斑块,管壁增厚,管腔内径变小;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α-actin含量减少、c-Myc表达增高. 结论低切应力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促使粥样硬化动脉VSMC增殖能力增强.

  • 低切应力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溪涛;刘波;张炎;姜宗来

    目的研究低切应力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应用低切应力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白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Bcl-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颈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增高.结论在低切应力作用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低切应力与高脂协同作用,可使促进凋亡的因素增强,抑制凋亡的因素减弱,从而调控VSMC的凋亡.

  • 不同鼠龄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弹力纤维退行性变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梅;王林;周丽华;彭英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分叉处内弹力膜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为临床防治老年性脑血管(多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4只Wistar大鼠,按月龄分为青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每组8只,快速分离各年龄组Wistar大鼠的颈总动脉分叉,热碱消化提纯内弹力膜,运用扫描电镜结合图像分析仪测量内弹力膜的窗孔数目和窗孔面积.结果 内弹力膜窗孔总数成年组(964.00±4.13)大于青年(710.00±1.22)和老年组(624.00±2.54),P<0.01,老年和青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窗孔数老年组(105.20±8.78)大于青年(13.00±1.10)和成年组(52.40±2.79),P<0.01,成年组大于青年组(P<0.01);窗孔面积百分比老年组(39.86±3.51)大于青年(15.52±1.70)和成年组(23.58±2.12),P<0.01,成年与青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增龄颈总动脉分叉处弹性减少、窗孔变大,内膜对大分子物质的屏障性降低,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瘤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重要原因.

673 条记录 1/34 页 « 12345678...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