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

中国法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중국법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主办单位: 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影响因子: 0.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1-5728
  • 国内刊号: 11-172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法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刘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诈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作者:刘珍明

    1 案例资料王某,男,7岁.某年3月26日下午,其右大腿及右髋部被吴某(男,31岁)用脚踢伤.当时伤部肿胀,疼痛,跛行.至4月13日去卫生院就诊,拍骨盆X线片,诊断右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5月14日去医院就诊,病历记载右大腿及右髋部被他人踢伤伴跛行2月.检查见明显跛行;左下肢正常,右下肢缩短1.2 cm,肌肉明显萎缩,髋关节轻度僵直,髋周压痛(+).拍骨盆正侧位X线片,示右股骨头骨骺变扁、变宽,浓密不均,附近见多个碎屑状骨片;股骨颈变短、变宽,干骺端浓密不均,且见低密度区,边缘毛糙.诊断为右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5月16日法医鉴定认为,王某右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为外伤所致,符合<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8条第16款的规定,已构成重伤.

  • 5例指甲垢中的毒物检验

    作者:许卫平;吴开封

    应用法医毒物分析侦破案件已屡见不鲜.由于受分析技术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往毒物分析往往局限于对被害人一方的分析检验,如提取死者的胃、肝、血液、呕吐物等,而对犯罪嫌疑人则显得束手无策.随着GC/MS、CC/NPD等高灵敏度分析仪器的不断应用,作者设计出对犯罪嫌疑人的痕量毒物分析来确定案犯的研究方案.自1998年以来,本文作者把犯罪嫌疑人指甲作为检材,对指甲垢残留毒物进行检测,为成功地侦破5起投毒案提供了证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小脑蚓疝1例

    作者:姚青松

    小脑扁桃体疝系幕上压力增高,使小脑扁桃体移位于枕骨大孔内,而小脑蚓疝[1]则系小脑自身的损伤与病变,或颅后窝内占位性病变,使蚓部移位于小脑幕裂孔上.二者的发生机理及对脑干的损害均不相同,都可造成死亡.作者检验1例,现报道如下.

  • 20例尺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袁满九

    收集了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20例尺神经损伤的鉴定案件资料,将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1 案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的伤者,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大的50岁,小16岁,平均年龄28岁;致伤物为菜刀(8例)、屠刀(4例)、匕首(4例)、棍棒类物(4例)等.1.2 损伤程度及部位

  • 口服盐酸芬氟拉明致死法医学鉴定分析

    作者:李如波;汪德文;张国华;胡更奕;井连平;洪艳敏;董伟林

    芬氟拉明(fenflurarnine),又称氟苯丙胺,属食欲抑制类药物,是新型苯丙胺类药,治疗量有轻度中枢抑制及抗交感作用,无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久用可导致成瘾和耐受.急性过量可引起苯丙胺中毒的中枢兴奋症状.本文作者报道2例年轻女性口服大量芬氟拉明导致急性中毒的死亡案例,旨在为这类药物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 车祸后被扼颈死亡1例

    作者:曹际玉

    1 案例资料范某,男,52岁.2000年4月24日20时许被车撞伤.30 min后送当地医院.据入院门诊病历记述:伤者中年男性,神志不清,体温37.8℃,脉搏84次/min,血压18.5/12Kpa.右枕顶处有约5 cm×5 cTn的皮下血肿,右手背有3 cm×2cm的表皮剥脱.CT示右颞顶骨粉碎性骨折.嘱其住院治疗,但其子说身上无钱,要求送回家中治疗.医院给予5%GNS500ml、VitC 3.0、VitB6 0.2、ATP40 mg、辅酶A 200 u、止血芳酸0.4、丁胺卡那霉素0.6、雷尼替丁0.4静脉注射治疗.次日凌晨4时许到家后,范某已死亡.周围群众和亲属认为是车祸致死,待尸检后火化.

  • 中国汉族人群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研究

    作者:顾明波;柳杰;杜庆新;王剑;曹秀岭;李晓平

    探讨mtDNA多态性在法庭科学中个体识别的理论基础.应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111名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个体的mtDNA控制区(HVI和HVⅡ)进行测序分析.在高变区I 15998~16400之间发现102处碱基变异,103个mtDNA单倍型;在高变区Ⅱ00035~00369之间的发现36处碱基变异,69个mtDNA单倍型.其可变碱基的变异形式主要为碱基替代(转换和颠换)、插入和缺失;碱基转换(78.9%)明显高于颠换(14.3%)、插入(3.4%),缺失(3.4%).分析表明,人群个体mtDNA控制区碱基序列,基因多样性为99.9%,两个无关个体的偶合概率为0.92%,具有高度序列的多态性.

  • TPOX基因座三个基因的检出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作者:王保捷;丁梅;赵东;庞灏

    研究2个群体TPOX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及变异.应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对TPOX基因座进行检测.在100例中国北方汉族及93例南非两群体中各检出7个等位基因,个人识别机率与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7978、0.4625和0.9141、0.6125.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间比较结果显示,TPOX基因座存在明显的人种差别.另外,在2个南非黑人个体中,各自检出了3种TPOX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证实,它们在由特异性引物所限定的DNA片段区域内,除核心序列重复次数的差别外,其余序列完全相同.推测其是由染色体不等交换形成嵌合体所致.研究结果表明:TPOX基因座属较高鉴别能力遗传标记,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作者:高彩荣;安峰;王英元;阎光;张勇;侯养栋

    观察挤压伤后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肾脏病理改变特点.以家兔制造挤压伤一挤压综合征的动物模型,取血和尿进行生化检验并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肾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1)挤压伤后血K+和血BUN明显升高,血CO2CP明显下降(P<0.05);(2)在挤压综合征时,肾脏肾小球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管腔内有以肌红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管型,血BUN持续下降,血K+改变不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变性坏死及肾小管内肌红蛋白管型形成可作为挤压综合征的法医病理学诊断依据之一,血K+升高是挤压伤后急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 纤维连接蛋白在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研究

    作者:胡丙杰;陈玉川;祝家镇;李军;毕启明;李杰;曾家乐

    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对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心脏、心肌梗死及其它非梗死性因素,如心肌炎、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直接或间接引起心脏损害时心肌细胞内Fn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Fn仅在心肌梗死与心肌炎病例出现阳性反应,其阳性反应面积同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窒息、电击死、出血性休克、心挫伤、有机磷中毒等病例未见明显阳性反应.Fn作为心肌梗死死后诊断指标仅受心肌炎的影响,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中国人四肢长骨骨性标志间各段长度与总长关系的分析

    作者:李铁英;谷源洲;曹会峰

    利用碎裂的长骨片段,计算长骨的总长.选择中国人长骨500余例,取其骨性标志分段测量记录,将测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社会科学软件包(SPSS)中全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在得出的33个多元回归方程中,方程1、9、18、26证明了骨性标志间各段长度与总长的正相关关系,其余29个方程是在有选择的略去1个变量和因长骨近端、远端或两端缺损使1个或1个以上变量缺失的情况下得出.根据碎裂长骨片段骨性标志间的长度测量值,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可计算出长骨的总长.

  • 血管电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万立华;马智华;张佐才

    观察电击后血管病理改变的规律及特点,探讨其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诊断电击伤(死)的价值.采用Wistar大鼠复制血管电击伤模型,通过HE、GS、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和a-act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电击后不同节段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1)电击后血管的损伤范围和程度均较其周围大;(2)电击部位的血管常发生全层凝固性坏死,血管周围骨骼肌、脂肪细胞广泛坏死,大腔隙形成;距电击部位越远损伤越轻,血管损伤局限于管壁中内层,而血管周围组织相对完好;(3)光镜下,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坏死、脱落;平滑肌肌浆凝聚,呈嗜碱性(异染),胞核深染,扭曲伸长呈栅栏状排列,细胞内外大量汽化空泡形成,肌层中弹力纤维减少,网状纤维相互融合增粗、断裂,呈串珠状改变.TEM下见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不同程度肿胀与扩张.甚至空泡化改变,平滑肌肌丝溶解,形成低电子密度区;汽化空泡边界清楚,无膜性结构,内无细胞器;SEM下见血管壁及腔面粗糙大小不等的腔隙形成;(4)220 V组血管的病理改变与1000 V组相同,只是损伤程度较前者轻.电击后血管的病理改变是电热效应与电场作用的共同结果,血管的病理改变可以作为一种确证电击死的重要依据.

  • 376例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分析

    作者:叶谦

    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对480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X线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480例中,376例(78.3%)出现肋骨骨折.其中335例(89.1%)为多根肋骨骨折;348例(92.6%)骨折发生在一侧.376例共有941根肋骨骨折,其中903根(96.0%)为单根肋骨骨折,623根(66.2%)骨折发生在腋中线前后.在376例中,有46例在伤后首次后前位胸片中出现部分或全部漏诊,占12.2%.肋骨骨折患者在摄取后前位胸片的同时应加拍患侧后前斜位(加用滤线器)胸片及在伤后1~4周时复查摄片.

    关键词: 肋骨骨折 X线诊断
  • D20S161和D8S384两个基因座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孙大宏;侯一平;李英碧;吴谨;孟海英;王惠;张健;唐晖

    评估D20S161和D8S384两个基因座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用自制的D20S161和D8S384两个DNA分型试剂盒,对人血、人精液、人唾液、动物血、人血与动物血的混合检材和人血痕、人精液斑、人唾液斑、动物血痕、人血与动物血的混合斑痕检材,以及陈旧血痕检材进行检测分型,并用这两个基因座PCR引物序列与DNA数据库进行联网对比分析.自制的D20S161和D8S384两个DNA分型试剂盒能对人血、人精液、人唾液、人血与动物血的混合检材分型,而动物血没有PCR产物;自制的D20S161和D8S384两个DNA分型试剂盒能对人血痕、人精斑、人唾液斑和人血与动物血的混合斑痕检材正确分型,而动物血痕没有PCR产物;斑痕检材分型结果与对应体液检材分型结果无差异;50份陈旧血痕检材全部获得阳性分型结果.DNA数据库联网比较提示,D20S161和D8S384基因座引物除了能与各自的模板序列发生特异性扩增外,理论上不能与DNA数据库中606364种已知序列产生PCR产物.D20S161和D8S384两个基因座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抗污染能力强,不易受降解的影响,是解决法医现场生物检材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理想手段.

  • 荧光标记STRs复合扩增分析混合血样品

    作者:侯光伟;姜先华;许大勇

    探讨应用荧光标记STRs复合扩增技术能够检测出混合血样品中较少个体成份的低检出量及所占的比例多少与基因型的峰值高低是否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荧光标记STRs复合扩增技术,分析4对两无关男/女的混合血样品.扩增基因座包括D8S1179、D21S11、D18S51、D3S1358、vWA、FGA、D5S818、D13S317、D7S820及性别Amelcgeine.结果表明,对经用酚/氯仿有机溶剂方法提取的混合血样品中较少成份的低检出量为,能够从10ng混合DNA中检出1ng的较少成份;从10:90至50:50 5个不同比例组,较少成份所占比例多少与其对应基因型峰值的高低呈现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应用荧光标记STRs复合扩增技术可能较好地解决混合血样品的个体识别问题.

  • 毛细管电泳及其在法医DNA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黄代新;陈于波;吴梅筠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是泛指在极细的毛细管(直径约20~100μm)内实现的一大类电泳技术.其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立以来[1~3],已成为近20年发展快的分离分析技术之一.它综合了高效液相色谱和传统平板凝胶电泳二者的优点,具有快速、高效、高分辨率、重复性好、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领域,尤其是对生物大分子核酸的研究,并取得了迅速进展.

  • 共显性遗传标记亲权排除率的计算

    作者:吕德坚;陆惠玲

    亲权排除率是指通过检测遗传多态性标记能够排除亲权关系的概率,是亲权鉴定中评估遗传标记应用价值的常用参数.对常染色体多个共显性等位基因遗传标记亲权排除机率的计算方法,已有文献报道[1-4].随着多态性DNA的广泛应用,用来做亲权鉴定的遗传标记不仅有常染色体基因座,X和Y染色体特异的短串联重复(STR)也已得到应用[5].亲权鉴定已从三联体的亲权鉴定发展到二联体、甚至隔代的亲权鉴定[6].

  • 一种耳廓面积测量的新方法

    作者:董居富

    耳廓缺损的鉴定以耳廓缺损面积为依据.由于在鉴定标准中没有规定测量耳廓面积的方法,本文作者自制了"坐标式耳廓面积测量器”(简称测量器法),并对4例耳廓缺损者进行了测量鉴定.其方法简单,结果准确,便于实际操作,现报道如下.

  • 浙江汉族人群9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

    作者:吴微微;徐林苗;朱虹辉;应宗敏

    利用四色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的方法,在同一反应管内复合扩增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及D7S820九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用ABl310型基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分离,自动荧光检测予以分型.经对200名浙江汉族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调查,获得该9个STR基因座的频率分布,以及各基因座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偶合率(PM)、非父排除率(EPP)和多态性信息总量(PIC)等群体遗传学参数,为法医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 62例围产儿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作者:夏胜海;秦启生;张恩立;纪淑华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为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一些特点,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及法医学鉴定水平,本文作者对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43年来62例围产儿死亡的案例进行了法医学分析,供临床和法医工作者参考.

  • 太原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梁景青;赵芳芳;王向伟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属微卫星DNA,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具有VNTR序列特征的STR基因座已成为一类重要的遗传标记.STR基因座多态片段长度小,PCR扩增成功率高,尤其对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使单次扩增获得多基因座的信息量,简单,快速得到分型结果,在法医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应用复合扩增方法调查了太原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即D16S539、D7S820和P13S317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获得了3个STR多态性基因座的遗传学数据.

  • 122例重伤鉴定结果回顾分析

    作者:邹盼希

    通过对近10年间法医临床学鉴定的122例重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结果予以报道,供同道们参考.1 资料来源和处理由法医鉴定单位提供的1990年至1999年间的26846份法医学鉴定书存档资料,将进入诉讼程序的

  • 95例急性乙肟威中毒分析

    作者:姜铭章;高波;王永平

    乙肟威,又名灭多威、灭索威、灭多虫、虫特威、Halvard、Lannate,化学名称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属高毒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常用于叶面处理,防治多种害虫,亦可防治土壤线虫.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稍带硫磺臭味[1].市售的商品主要有粉剂和乳油两种,其中粉剂商品名称有卫灵、万灵、快灵、绿茵特灵等多种,多为90%的乙肟威可溶性粉剂.由于该药毒性大、应用广、市售粉剂纯度高、无明显异味,故易于投毒.

  • STR复合扩增技术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作者:王瑞恒;王立铭;刘克健;张忱宏;郑白宇;姜吉哲;王正修

    STR分型技术自在法庭科学领域应用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非放射性、易于推广等特点,受到广大法医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不同的STR基因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种中的分布频率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解辽南地区人群中STR基因座的分布频率,作者选择了已经商品化并被广泛应用的Promega公司的3个复合扩增系统共9个基因座(Beta-Test Silver STRTMⅢ System; Gene PtintTM STR Multiplex System CSF1PO TPOX TH01; Gene PrintTM STR Multiplex System F13A01 FESFPS vWA.以下分别简称DDD、CTT和FFv),对辽南地区汉族人群进行了基因频率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技术用于个体认定及亲子鉴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福建汉族群体3个VNTR基因座的多态性及其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黄如欣;周娟娟;洪素云

    为了获得福建汉族群体D2S44、D10S28、D4S163三个VNTR基因座的遗传信息,提高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本文作者应用RFLP技术,Lifecodes 公司提供的试剂,首次对福建省上述3个基因座的多态性进行调查和用此基因座检测的亲子鉴定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样本来源103份样本来源于世代居住在福建省区域的汉族健康无关成年个体;15例亲子鉴定案例为本站近年检测.每份样本均采血1 ml,用EDTA抗凝,由本站保存于超低温冰箱(-80℃)中.

  • 谈对疑有艾滋病尸体进行检验时的自我保护

    作者:刘耀;翟恒利;张春水

    法医在受理涉及人身伤亡的案件中,有时会遇到疑有艾滋病的伤(死)者,以及接触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工作中一旦涉足这类案件,不仅是法医,包括其他刑事技术工作人员和侦查人员,都有一个如何自我安全保护问题.艾滋病的感染、传播问题,有助于工作人员在对疑有艾滋病尸体及其物品进行处理时的自我保护.

  • 法医DNA分型

    作者:杨庆恩

    编者按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遗传物质.DNA分型技术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日益广泛,在各类重大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10多年,是法医学发展快的时期,DNA分型技术跨了两大步:1985年建立的第一代分型技术--DNA指纹,实现了物证鉴定从否定到认定的历史性转变;进入90年代,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问世,可以在体外完成扩增复制靶DNA片段的全过程,是生命科学一项划世纪的进展.以PCR为基础的第二代DNA分型技术在检测灵敏度上有重大突破,解决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困扰法医的微量、陈旧、腐败检材鉴定的难题.DNA分型的高科技,以其无可争议的认定或否定的鉴定结论,为法庭提供确凿的证据,成为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从本期起,对<法医DNA分型>进行专题讲座,将分期介绍DNA多态性基本原理,DNA分型结论的评估,法医DNA分型技术与方法,以及DNA分析技术展望等四个部分,以飨读者.许多涉及人体伤害、死亡的刑事案件,法医常要对现场遗留的血痕、精斑、毛发、骨骼等人体材料作出鉴定,分析这类物证是来自被害人或罪犯,称为个人识别或同一性鉴定.个人识别或同一性鉴定可以通过检测血型进行判断:血型不同,可排除同一性;血型相同,则不排除同一性.血型如同人的一种特殊标记,每一个人有独自的血型.血型严格按照一定的遗传规律从亲代遗传给子代,故称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标记.通过对遗传标记的检测分析,人类可分成若干类型.这种现象叫作遗传学多态性.如按ABO血型分类,就有A、B、AB和O等4类.多态性的产生原因,是基因座上的碱基发生了点突变,形成等位基因.在DNA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高多态性基因座及遗传标记,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分析DNA遗传标记的型别,实现个人识别的目的.通过分析亲代和子代的遗传标记作亲子鉴定,可以判断父母和孩子是否亲生关系.对遗传学多态性和遗传标记的研究,为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 法医常染色体STR分型

    作者:侯一平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是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的一类具有长度多态性的DNA序列.它由2~6个碱基对构成核心序列,呈串联重复排列,其长度多态性主要由核心序列拷贝数目的变化而产生.一般认为,人类基因组平均每6~10kb就有1个STR基因座,为法医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提供了高信息基因座的丰富来源.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产生的DNA指纹相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STR基因座产生的DNA纹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STR扩增片段较短(100~300bp),对于常见含部分降解DNA的陈旧斑痕,PCR扩增STR比DNA指纹分析更容易成功.

中国法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