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

中国法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중국법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主办单位: 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影响因子: 0.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1-5728
  • 国内刊号: 11-172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法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刘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脑外伤致同侧肢体偏瘫2例

    作者:周哲;于舰

    脑外伤致对侧肢体偏瘫在交通事故中很常见,如小脑幕裂孔疝时,压迫中脑,常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病变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病变对侧中枢性面瘫、舌下神经瘫及完全或不完全性肢体偏瘫,临床称之为Weber综合征.但因上述原因出现意识障碍、病变同侧肢体偏瘫者却很少见,现报告2例以引起同行注意.

  • 心脏、肝脏及肠管被刺破存活1例

    作者:曹喆;陈殿宇;黄玉桂

    1案情简介史某,男,46岁.2003年6月19日晚23时许被他人用刀扎伤胸腹部,伤后胸腹痛,流血不止,头晕、乏力伴呼吸困难.立即被送至医院抢救,入院时查体:T 35.6℃,P 118次/min,R 16次/min,BP 12/8.0kPa,表情淡漠,皮肤粘膜及双眼结膜苍白,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射正常,气管居中,左胸部心前区及右胸部各有一处约2.5cm的伤口,出血、溢气,双肺呼吸音弱,心尖搏动弥散,触诊不清;双侧上腹部均见一处裂伤口进入腹腔,可触及肌紧张,有压痛.辅查胸部CT示:左侧血气胸、心包内积血.6月20日1时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左侧胸腔内有约2000ml血性液体及凝血块,吸净液体见心脏明显向左侧移位,心跳缓慢,心包见一裂口,扩大心包伤口,有血液及凝血块快速喷出,左心室前壁及后壁各有一处裂伤.开腹后见腹腔内有血液及肠液约800ml,肝左叶膈面有2cm长的裂伤,未贯通至脏面.探查小肠见三处贯通伤,胃充盈.急行心脏破裂修补、肝脏破裂修补、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经抗炎及对症治疗病情稳定,住院60d痊愈出院.

  • 电击死亡心肌收缩带的研究(附10例)

    作者:王国林;何冠英;张维东

    目前在电击死法医学鉴定中,主要是依据皮肤的电流斑,但在实际案例中常遇到皮肤无电流斑或电流斑不显著,给鉴定带来困难.因此必须研究电击对其他脏器损伤的证据.本文对电击死亡心肌收缩带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

  • 浅谈交通事故中的表皮剥脱

    作者:张巍;于舰

    表皮剥脱,也称为擦伤,是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皮一部分或全部与其下层脱离而形成的损伤[1].其损伤机制是外力作用于皮肤后以一定方向移动的结果.表皮剥脱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以头面部和四肢突出部位多见,其形态各异,大小不等,轻者仅伤及皮肤部分表皮层,重者可伤及真皮层,以致真皮上层剥脱.交通事故损伤中,表皮剥脱常与挫伤和挫裂创并存.

  • 铁钉钉入颅脑内存活一例

    作者:杨胜军;谢俊光;杨洋;王海荣;董学堂

    1简要案情刘某,女,64岁.1997年11月10日凌晨6时许,在睡眠中被儿媳(精神病患者)用毛巾勒颈部后,将一枚长9.5cm、直径0.4cm铁钉钉入颅内,其钉帽露在头皮处.刘某之子发现将其送往医院求治.

  • 有机磷中毒致双下肢瘫痪1例

    作者:刘兴本;徐晓明

    迟发性神经病变是有机磷中毒后严重的后遗症,因其病程长,患者的劳动及生活能力均受到严重影响.此类病例报道较少,作者鉴定了1例有机磷中毒致双下肢瘫痪案例,现报告如下.

  • 双面刃尖刀刺击形成单面刃刺创特征成因分析

    作者:兴连勋;兴宏

    1案例资料2000年11月21日上午9时许,某矿工人倪某回家,发现其妻冯某(42岁),女儿倪某(19岁)均被杀害在家中,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现场见冯某躺在自家居室内地面上,上衣有10处刺破口;倪某位于炕上,穿浅粉色衬衣衬裤,全身共7处刺破口.尸检:2具尸体均有多处特征明显的双面刃尖刀刺伤口.冯某的左前胸部有一2.7cm×0.3cm斜行刺创,深达胸腔,一创角锐,一创角钝.倪某的前胸部右乳头内侧有一2.5cm×1.0cm纵行刺创,深达胸腔,两创角均较钝(照片1),在此创口钝角侧下方2.0cm处有一0.6cm×0.3cm横行条状挫擦伤.

  • 荧光染料掺入PCR检测STR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姜先华;李军;刘锋

    目的研究荧光染料掺入PCR检测STR基因座多态性.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掺入PCR扩增技术,测定FABP、CYP19、FOLP23、MBP、DYS19五个基因座的梯阶片段长度,将带有荧光标记物的dCTP通过PCR反应加入到目的片段PCR产物中,通过PE 377 DNA测序仪分离和基因扫描软件分析.结果获得了清晰、准确的图谱,计算出各基因座中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并按照ISFH标准对各基因座命名.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客观准确、操作简便、产物定量等优点,在新基因座开发和法医鉴定实践中具有较理想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 应用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客观评定听阈的研究

    作者:刘威;刘技辉;唐武

    目的探讨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ERP)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联合应用在法医学上的意义.方法纯音测听结果可信86耳,分为听力正常组62耳,听力障碍组24耳.40Hz AERP用短纯音,剌激频率0.5kHz、1kHz、2kHz、4kHz.20耳进行自然睡眠及清醒两种状态下反应阈测定.ABR用短声(Click).结果86耳40Hz AERP引出率为97.67%,ABR为95.35%.听力正常组及听力障碍组40Hz AERP反应阈均较纯音测听气导主观听阈高,在不同的频率二者差值不同,两组差值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四个频率40Hz AERP和ABR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回归方程的r,前者分别为0.90、0.89、0.78、0.79,后者分别为0.54、0.58、0.60、0.83.自然睡眠状态Pa-Na波的波幅明显降低,反应阈值提高.用听力障碍组反应阈代入四个回归方程,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差值小于20dB.结论40HzAERP可以客观反映言语频率范围(0.5~2kHz)的听觉状况,ABR可以客观评定高频范围的听阈;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用40Hz AERP和ABR反应阈客观评定听力状况;联合应用40Hz AERP和ABR可以提高客观评定听阈的准确性.

  • 大鼠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NFкB P65表达的研究

    作者:高建波;汪德文;吴旭;李如波

    目的探讨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核转录因子(NFкB)P65在挫伤区不同时间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挫伤后0h、3h、6h、9h、12h、1d、3d、5d、7d、10d的大鼠皮肤挫伤组织中NFкB P65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伤后3h,挫伤区内浸润的少量多核粒细胞的胞质中NFкB P65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20%±0.15%);伤后6h,阳性表达增强,阳性率为(11.33%±0.88%);伤后12h,表达继续增强,阳性率(75.67%±0.82%);伤后1d,在浸润的几乎所有单核细胞和多核粒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均可见NFкB P65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7.33%±0.88%),表达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大鼠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NFкB P65在挫伤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NFкB P65在挫伤区内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可对挫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 大鼠脑损伤后GDNF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研究

    作者:吴旭;王保捷;张国华;丁梅;官大威;汪德文;谷武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表达变化的时间规律性.方法以冲击应力σd为355.09kPa致大鼠脑损伤后,于不同时间段分别应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双染色技术检测GDN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平均灰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GDNF mRNA和蛋白弱表达,伤后15min开始表达呈增强趋势,分别于伤后1d、2d,表达至峰值,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33.08±4.53、125.05±2.00,与对照组、邻近上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维持高水平表达至伤后7d,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16.65±1.31、114.20±1.68,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至峰值前,阳性细胞多为神经元,之后以神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脑损伤后GDN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GDNF阳性细胞种类存在变化,可作为法医学推断脑损伤形成时间的指标.

  • 尿中吗啡的氮磷检测--气相色谱分析法

    作者:谭家镒;王文章;聂丹凤;赵彦军;宋辉

    目的建立尿中吗啡的简便快速、灵敏可靠的GC/NPD分析方法.方法样品尿加内标烯丙吗啡,酶或酸催化水解,氯仿-异丙醇(9:1)液液提取或GDX403树脂固相提取,BSA衍生化,HP-5柱和氮磷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提取率62%~85%,检出限1.2~3.1ng/ml,线性范围20~2000ng/ml,回收率(97%~99%)±(6%~9%)(Mean±cv,N=5).结论方法适合于实际案件中尿样的检验.

  • 高氧环境下大鼠肺白细胞毒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张维东;何冠英;王国林;李飞

    目的研究白细胞毒素在高氧环境下大鼠肺的组织学分布及与肺部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组后分别置于高氧环境和正常空气中24h、48h、72h和96h,制作石蜡标本切片,用特异的抗白细胞毒素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置于高氧环境下大鼠肺中的中性粒细胞对白细胞毒素呈阳性反应,且随置入高氧环境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此外,巨噬细胞也呈现阳性反应.结论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了中性粒细胞产生白细胞毒素,提示白细胞毒素是导致高氧环境下肺损伤的重要化学介质之一.

  • 成人肾脏ABO组织血型1-4型糖链H物质的分布

    作者:李如波;王保捷;藤谷登;木村博司

    目的观察1型H、2型H及3/4型H糖链在成人肾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与分泌状态的关系.方法应用抗ABO抗体及3种糖链特异的单克隆抗H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分泌型与非分泌型个体肾组织中相应抗原物质的分布.结果在分泌型和非分泌型人的肾远曲小管均表达2型H和3/4型H物质,1型H和3/4型H物质只在分泌型人肾集合管表达,在非分泌型人中不表达.另外集合管的2型H物质的表达与分泌状态无关.结论人肾组织有ABH物质的表达,不同肾组织细胞表达的H物质结构差异与ABO型分泌状态有关.

  • 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作者:郑传斐;刘兴本;刘技辉;徐晓明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16×16、32×32三种空间频率刺激检测40人80只眼,在不同屈光负荷下的P-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在同一空间频率刺激下,随着屈光负荷的增加,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同一屈光负荷下,随着刺激空间频率的增高,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屈光不正明显影响P100的波幅及潜伏期,故在VEP检查前应将屈光不正眼矫正至佳水平.结论在法医学鉴定中,正确运用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可提高对被检眼视功能进行客观评定的准确率.

  • 人类DR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作者:李军;姜先华

    目的建立一种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复合检测的方法,并对人类DR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双脱氧核苷酸进行单碱基延伸反应,同步检测人类DRB基因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应用该方法检验了人类标准细胞株K562、9947A及其他法医学常见生物检材,包括血斑2份、精斑5份、烟蒂8份、毛发3份,各样品间未发现相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组合单倍型.DNA模板需要量仅为0.5~1.0ng.结论该方法是对微量生物物证进行个体识别鉴定的理想方法.同时还可为法医学及其他研究领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手段.

  • 度冷丁慢性依赖和自然戒断大鼠脑神经细胞Bax蛋白的变化

    作者:张国华;王保捷;吴旭;胡更奕

    目的探讨度冷丁药物依赖形成机制和法医学鉴定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度冷丁慢性依赖和自然戒断大鼠大脑皮质(C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神经细胞Bax的变化.结果度冷丁慢性依赖时,大鼠表现为跳跃、竖尾等兴奋症状,自然戒断时出现高度激惹、异常姿势、叩齿、咬牙、腹泻等戒断症状和体征.对照组、慢性依赖组和自然戒断组在CC神经细胞Bax的染色灰度分别为146.0±5.92、118.6±6.77和106.0±7.49;在PAG分别为183.2±7.26、112.0±5.52和119.0±5.43;在VTA分别为171.2±9.65、113.6±4.34和93.2±6.06;Bax的表达在慢性依赖和自然戒断组比对照组明显(p<0.05);自然戒断组比慢性依赖组明显(p<0.05).Bax阳性神经细胞数的变化趋势与Bax染色灰度结果相同.结论度冷丁药物滥用引起的神经细胞Bax明显增加可能与药物依赖的形成机制有关.Bax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可作为度冷丁吸毒法医学鉴定的形态学诊断辅助依据.

  • 混合生物样品的组分分析及其STR基因型判定

    作者:李军;姜先华;于蛟

    目的应用荧光标记STR多基因座联合检测技术对混合生物样品较少组分低比例检出限和STR基因型的判定进行研究.方法将已知浓度的人标准细胞系DNA:9947A和K562分别按照1:1、1:4、1:9、1:19、1:39、1:59、1:79和1:99比例混合后作为扩增模板,应用Profiler plus试剂盒对D3S1358、VWA、FGA、D8S1179、D21S11、D18S51、D5S818、D13S317、D7S820和性别鉴定基因座检验.结果在比例为1:19时能明确判定两个体各基因座基因型,且两样品基因型结果峰高平均值之比与样品浓度之比正相关.结论应用荧光标记STR多基因座联合检测技术可以对一定比例的混合生物样品进行STR基因型判定,并对其混合比例状况进行大致推断.

  • caspase在疾病与组织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赵锐;官大威;杜宇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简称caspase,由14个家族成员组成(caspase-1~caspase-14).这类蛋白酶与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变化(如胞膜空泡形成、核膜裂解、染色质聚集和边聚及DNA断裂等)以及一些生化改变关系密切[1].而细胞凋亡在正常情况下是生理性的自我消亡过程,在胚胎的发育,生物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以及多细胞对外来和内在伤害方面的防御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凋亡过程的紊乱可能与许多疾病发生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退行性神经病变及局部损伤等[2].

  •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郑少攀;卢延旭

    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指苯丙胺及其同类衍生物,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AM)、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M)、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M)、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MA)、麻黄素(ephedrine)、芬氟拉明(phenfluramine)等数十种化合物,它们均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其中MDAM、MDMA等兼有致幻作用.

  • 应用PCR-SSP方法进行ABO基因分型的研究

    作者:白丽萍;姜先华;黄斌

    ABO基因座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它由7个外显子组成,第7外显子的两处碱基置换形成等位基因A和B,第6外显子的单碱基缺失形成等位基因O.90年代初,Yamamoto报道了ABO基因的核苷酸顺序[1].报道较早并且使用广泛的ABO基因分型方法主要有PCR-RFLP和PCR直接测序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操作繁琐、技术要求高.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扩增方法.根据A、B、O各等位基因间的序列差异,设计相应的序列特异性引物,使其在PCR循环中每个引物仅与其相应的等位基因退火并得以延伸,通过在各引物的5'末断添加不同数目非互补多聚核苷酸,以调整PCR产物片段长度,根据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差异,进行ABO基因型判定.

  • 非变性PAGE银染后DNA片段的回收及再扩增条件探讨

    作者:曾昭书;丁梅;孙元亮

    DNA测序从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中回收DNA是获得高纯度DNA模板的重要步骤.当前有关从银染凝胶中回收DNA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在对一种较简便的回收方法[1]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对所回收DNA的再扩增条件进一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头面部体表解剖学特征

    作者:张忠尧;高阳;刘海波

    人的体貌特征在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如:在案件调查中群众对案件加害人、嫌疑人、被害人及相关证人体貌特征的回忆;法医对无名尸体体貌特征的描述;下发认领无名尸体的通报;失主认领无名尸体的依据;根据死者体貌特征进行像貌复原等.

  • 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曹辉;徐晓亮

    本文简要报告近两年来大连地区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医疗纠纷,也为法医参与医疗纠纷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 大连地区汉族人群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于嘉源;王正修;王瑞恒;杜泓

    采用310型DNA全自动测序仪、商品化试剂盒AmpFISTR IndentifilerTM(PE公司)复合扩增法,调查了大连地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分布频率,现将其中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多态性分析报告如下(其余13个已另作报告).

  • 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D3S1744、D18S849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作者:张勇;丁梅;王保捷;庞灏;刘清利;孙志刚

    D3S1744和D18S849基因座分别位于3号和18号染色体上,重复单位均为TATC,是2个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的STR基因座.本文调查了辽宁汉族、新疆维吾尔族、新疆哈萨克族3个群体D3S1744和D18S849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并对多态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姜先华;李军;刘锋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在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共识,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工作任务.自80年代末起,许多国家就开始着手DNA数据库建设的规划和准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成相当规模的DNA数据库,在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DNA数据库建设已经起步,并分别在其国内的案件侦查、诉讼等司法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联合打击跨国犯罪,尤其是应对恐怖袭击事件,打击恐怖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技术平台.现将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作一综述.

中国法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