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法医学杂志

中国法医学

中国法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중국법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 主办单位: 中国法医学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影响因子: 0.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1-5728
  • 国内刊号: 11-172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法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 主编: 刘耀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右侧枕骨髁骨折法医鉴定1例

    作者:刘兴本;徐晓明;郑传斐

    枕骨髁骨折(Occipital condyle fractures,OCF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损伤,自1817年Bell首次报道至今,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CT三维重建的应用,枕骨髁骨折的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已有百余例报道[1],但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尚无相关报道,本文作者在检案中鉴定了1例,现报道如下.

  • 拳击左耳前致鼓板爆裂骨折1例

    作者:高云涛;宋维涛

    1 案例资料某男,49岁,体瘦.在其低头弯腰前倾闭口位时,被人从对面用右拳击中左耳前,当时感耳鸣,左耳听力下降,左外耳道渗血.

  • 1例心包膜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商榷

    作者:徐胜银

    现行法医学鉴定标准中没有关于心包膜损伤鉴定的具体条款,在实践中遇到此类案件易引起争议.笔者结合所遇1例,浅谈一些认识.

  • 霰弹伤致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1例

    作者:史志辉;郑亚军;李红涛;王京斌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前臂及小腿,多因挤压伤、肢体血管损伤、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骨折等形成,鲜见有霰弹伤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报道.笔者在实践中检验鉴定1例,现报道如下:

  • CO中毒后脑认知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1例

    作者:柯技;张玲莉;赵小红;陈晓瑞

    1 案例资料王某,男,23岁,保安员.2004年12月7日因CO中毒昏倒,被送医院.查体:神志不清,颈强,口唇淡红色;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7次/min.12月19日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 1例陈旧性枪弹损伤法医学鉴定

    作者:冯白翎

    1 案例资料涂某,男,49岁,山区农民.因涉嫌容留妇女卖淫被拘留.拘留期间逃跑被警方持枪追抓中,从院墙跳出跌入水竹林中,当时感臀部疼痛.伤后37d对致伤物是竹尖还是枪弹进行鉴定.

  • 掌击面部致桥脑出血死亡1例

    作者:朱晓斌;刘晓维;赵学智;杨立华

    1 简要案情孙某,男,19岁.2005年6月19日零时至4时许,被他人分3次抽打面部(共计百余次),被打后孙某回宿舍睡觉,当日上午11时许,被人发现在宿舍床上死亡.

  • 无胸壁损伤的心脏挫伤致死2例

    作者:单亚明;王直;斯剑鸿;王建明;高冰

    心脏挫伤致死大多伴有严重的胸壁软组织损伤、肋骨和胸骨骨折,无胸壁损伤者很少见.本文报道两例无胸壁损伤的心脏挫伤致死者,供同行参考.

  • 脑动脉瘤破裂猝死1例

    作者:张二永;王清永

    1 案例资料某女,4岁.某日16时30分许,拿着一袋酸奶边走边喝步行自超市回家,17时到家后写字,约10min后其父发现女儿倒在地上呼之不应,急送医院进行抢救,医生检查发现呼吸心跳已停止.家属怀疑中毒死亡.

  • 微量生物物证DNA检验1例

    作者:曾于宝;聂胜洁;李红云;柏天福;李文富;杨忠保

    本文应用STR分型技术,对他勒案件中同一勒绳不同部位上遗留的微量生物物-证进行检测,成功地确定了勒绳.现报道如下.

  • 钝性心脏损伤死亡法医学鉴定分析3例

    作者:陈志刚;马宏安;李建军;黄晓强

    1 案例资料例1 赵某,男,19岁.因口角被人殴打后当场死亡.尸检于死后3h进行,所穿灰色衬衣背部可见3处鞋底花纹.尸表除背部有数处条形皮下出血外,未见其他明显损伤.

  • 急性胃扩张猝死1例

    作者:陈安顺;王宾;秦豪杰;吕书鹏

    1 案例资料某男,21岁,烧烤店员工.10月某日上午8时许,被他人发现在宿舍内死亡,并见其枕头上有大量呕吐物.据调查:该男晨4时许吃完宵夜后上床休息,6时许给其女朋友打电话诉感腹部不适、恶心.

  • 双眼交替微量取样检测兔玻璃体液钾镁离子浓度推测死亡时间

    作者:刘茜;武盛国;汪岚;刘良

    目的 研究死后眼玻璃体液钾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健康家兔处死,死后不同时间于双眼玻璃体液交替微量取样,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样本中[K+]、[Mg2+],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死后12~120h,家兔玻璃体液中[K+]由11.01mmol/L上升至32.97 mmol/L,[Mg2+]1.12mmol/L上升至2.22mmol/L,两种离子浓度与PMI进行回归分析:自变量为[K+]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0.1756x2-3.3188x+29.804(R2=0.9868);自变量为[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46.916x2+248.01x-213.81(R2=0.9340);自变量为[K+]和[Mg2+]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17.55-4.82[K+]+0.20[K+]2+75.77[Mg2+]-19.47[Mg2+](R2=0.9881).用[K+]的方程推测PMI,当[K+]<26.0mmol/L(PMI<60h)时,平均偏离时间为2.7~9.4 h,当[K+]>28mmol/L(PMI>72h)时,平均偏离时间>15h;用[Mg2+]的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几乎均在10h以上;用二元方程推测PMI,平均偏离时间较前两者小.结论 死后眼玻璃体液[K+]、[Mg2+]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浓度变化与时间呈强相关性.但从实际运用角度考虑,R2<0.98,或平均预测偏离时间过大的回归方程,不宜用于PMI推测;应用多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是提高推测PMI准确性的可行方法.

  • HPLC法检测人外周血5-mC含量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作者:尹慧;黄代新;翟仙敦;杨庆恩

    目的 探讨人外周血中5-mC含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94例健康个体(4~87岁,男性50例,女性44例)按年龄分为6组:<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及>60岁组,用HPLC法对外周血中5种脱氧核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50~60岁组(平均年龄54.7岁)和>60岁组(平均年龄71.7岁)间的5-mC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其它4组有明显差异(P<0.0001);<20岁、20~30岁、30~40岁和40~50岁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性5-mC含量的均值(3.5%±0.005%)稍低于女性(3.32%±0.0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mC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其下降程度很小.

  • 缢死大鼠肝肾细胞内HIF-1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作者:冯强;陈浩;张更谦;王晓娜;李揩;张博;张林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窒息死亡鉴定中的意义.方法 制作大鼠缢死后0、2、6、24h的窒息死模型,以相应时间段断颈处死大鼠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观测肝和肾组织中的HIF-1α表达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Oh段外,HIF-1α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可见于窒息组和对照组的各时段大鼠,主要位于肝细胞、肾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死后6h内的肝组织HIF-1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窒息组与对照组差别明显(P<0.05),24h后则无明显差别(P>0.05).肾脏窒息组与对照组差别明显(P<0.05).结论 观测HIF-1α在死后6h内肝脏或24h内肾脏中的表达状态,对机械性窒息的鉴定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 改良IPEP法用于痕量DNA检测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玲;刘超;杨电;李越;胡慧英;王慧君

    目的 探讨改良扩增前引物延伸(IPEP)法对痕量DNA样本STR检测分型的效果.方法 用改良IPEP法对痕量样品DNA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GA),扩增产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用AmpFLSTR(R) Indentifiler(R)试剂盒作基因型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增加模板DNA约200~1100倍.基因组DNA不低于0.025ng时,可获得15个STR基因座和Amelogenin性别基因座的分型结果.基因组DNA 0.01~0.025ng时,可获得9个以上基因座的分型结果.结论 改良IPEP法可有效提高痕量DNA样本STR分型检验的灵敏度,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海马神经元CaMKⅡ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玉仙;倪志宇;丛斌;牛增强;余磊;赵丽;马春玲;张国忠;左敏

    目的 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海马神经元CaMKⅡα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CCK受体拮抗剂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大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将模型鼠的海马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体外给予不同剂量CCK-A及CCK-B受体拮抗剂,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CaMKⅡα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①慢性吗啡成瘾大鼠海马神经元CaMKⅡα mRNA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②成瘾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在给予纳洛酮催促戒断后,与对照组及吗啡组相比,CaMKⅡαmRNA及蛋白均显著降低;③纳洛酮催促戒断组加入不同剂量的CCK-A受体拮抗剂(CR-1409)、CCK-B受体拮抗剂(CR-2945),CaMKⅡαmRNA及蛋白表达与纳洛酮组相比显著升高,并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拮抗剂的作用以CR-2945起主要作用.结论 CCK-A、CCK-B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因纳洛酮催促戒断所引起的CaMKⅡα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 应用DNA工作站进行批量血斑STR分型的研究

    作者:姜先华;侯光伟;李军;于蛟

    目的 建立对大批量血斑样品PCR-STR基因分型检测的自动化新方法.方法 应用自动化DNA工作站改良优化Chelex-100法和DNA IQ磁珠法的实验条件,建立两种批量血斑的自动化DNA提取方法;筛选确定PCR-STR反应体系的构建和PCR-STR产物测序电泳分析前处理程序.结果 1104份血斑样品经Chelex-100法批量提取、Profiler Plus试剂盒扩增均一次检出9个STR基因座,定量PCR测定模板浓度均值为0.43ng/ml,荧光检测信号在200~800RFU之间;对其中114份血斑样品用DNA IQ磁珠法批量提取、同试剂盒扩增均一次检出9个STR基因座,定量PCR测定模板浓度均值为0.7ng/ml,荧光检测信号在1000~2000 RFU之间;对其中50份血斑进行自动和手动Chelex-100检验法比较,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8%,且前者等位基因峰高信号更均衡.结论 本文建立的自动化DNA工作站批量检测方法,在成功率、稳定性、均一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 冠心病心肌线粒体DNA 5.0kb缺失的检测

    作者:陆惠玲;卢建菊;骆宏;章雅清;姚亚楠;陈丽娴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线粒体DNA 5.0kb缺失的检测.方法 120例心脏的左、右心室肌各1份,分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相关组和病例组,每组40例80个样本.用断裂点连接PCR分别扩增样本含线粒体DNA 5.0kb缺失的片段,巢式PCR检测含5.0kb缺失片段的扩增产物的准确性,半定量PCR对该产物进行定量,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 在对照片段扩增成功的样本中,正常对照组未检出线粒体DNA 5.0kb缺失;病例相关组检出2例,占6.07%(2/33);病例组检出29例,占85.29%(29/34);左、右心室肌线粒体DNA 5.0kb缺失量分别为0.0015%~0.7813%和0.0008%~0.3906%.病例组与其他两组缺失率经χ2检验,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左、右心室肌的缺失量经t检验,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冠心病心肌多有线粒体DNA 5.0kb缺失,缺血明显的区域其缺失量也较高.

  • 家兔烧死后气管、肺及心肌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作者:李兴彪;贾应武;赵传清;董缪武;胡芸

    目的 探讨烧死的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 建立家兔烧死动物模型,用光镜、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10只生前烧死家兔气管、肺及心肌的病变;并与死后焚尸及非烧死的正常组(各5只)对照.结果 透射电镜下,气管粘膜上皮完全脱落,成堆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成分粘附在平滑肌表面.肺Ⅰ型上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连续,线粒体嵴有断裂、缺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微绒毛消失,多数细胞线粒体、板层小体、高尔基体未见异常,少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质膜破损、染色质浓集、胞质内容丢失.心肌严重变性坏死,细胞膜破坏,线粒体极度肿胀,肌丝溶解并出现收缩带坏死.扫描电镜下,气管粘膜上皮有完整纤毛,但上皮大片脱落,少数区域纤毛上皮稀疏排列,有脱落柱状上皮附着在纤毛上;肺间皮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微绒毛数量不一致;心内膜的内皮细胞大部脱落,暴露内皮下结缔组织,心肌纤维呈扭曲排列.死后焚尸及正常组对照组未见上述变化.结论 烧死兔的光镜和电镜下气管、肺及心肌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能为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提供依据.

  • 大鼠脊髓挫伤后BDNF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作者:刘杨;刘季;王亚方;任广睦;王英元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mRNA进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内有低水平的BDNF mRNA表达和少量BDNF阳性染色细胞,BDNF mRNA和BDNF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45.83±3.545、20286.225±2094.955,BDNF阳性细胞数为16.50±3.391;伤后6~12h,BDNF mRNA和BDNF呈升高趋势,5d达高峰,二者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95.83±112.55、54272.143±2704.239和158.17±12.287.伤后7d,BDNF mRNA和BDNF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5.17±80.871、42249.928±809.391和100.17±5.529.各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免疫阳性细胞在损伤早期主要是脊髓神经元和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后期则以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 大鼠脊髓挫伤后,脊髓组织细胞中的BDNF及其mRNA增多,并随伤后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

  •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C-反应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岳霞;吴华;陈新山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反应蛋白(CRP)对冠心病猝死(SCD)的诊断意义.方法 从本教研室2001~2004年尸检案例中挑选68例案例资料和心脏标本,分为3组:A组:SCD(27例);B组:冠心病非猝死者(21例);C组: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死者(20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每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主支粥样硬化斑块内的CRP染色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有20例CRP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6例呈较强阳性,1例为弱阳性;B组中3例呈较弱阳性,11例微弱阳性,7例为阴性;C组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CRP对SCD的死后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 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不同时间脑apo E的表达

    作者:何光龙;孙来晶;周亦武;贾冬梅;邓伟年;戴甲培;刘良;徐小虎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脑内apo E蛋白变化的时空性规律.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致大鼠脑挫伤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0.5h、2h、6h、12h、24h、3d、7d、14d)apo E蛋白的变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作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伤后0.5h组脑皮质神经元apo E出现阳性表达,3d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伤后0.5h组在海马出现apo E强阳性反应,CA1区在伤后3d达到高峰,而CA2~CA4区在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伤后海马apo E表达以CA1区强.结论 挫伤后apo E时空性变化规律可作为脑损伤时间推断、早期诊断及生前伤和死后伤鉴别的一个新的参考指标.

  • 158例性防卫能力司法鉴定分析

    作者:张宝华;张文兵;张伟

    性自我防卫能力在二院三部颁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1989)第22条第1款规定:"被鉴定人是女性,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遭到侵害时,对自身所受侵害或严重后果缺乏实质性理解能力的,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以及高人民法院等《对当前办理强奸案件的有关补充规定》中的:"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应以强奸论处."

  • 33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法医尸检分析

    作者:樊军;黄平;蹇斌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国内法医文献报道的个案较多,但针对外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大样本案例分析较少见.本文根据33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案资料,对其法医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 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法医学意义

    作者:郑爱萍;龚志强;冯琼;许小明;郑剑

    损伤时间推定,一直是法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寻找准确推定损伤时间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伤后巨噬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巨噬细胞吞噬物的演化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认为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在损伤修复中的特征性变化,有望成为推定损伤时间的方法之一.

  • CCK受体基因多态性及与部分精神疾病症状的相关性

    作者:张璐;王保捷;丁梅

    胆囊收缩素(CCK)不仅存在于消化系统,而且还广泛存在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并以神经递质的形式通过其受体(CCK-R)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CCK-R有两种类型,CCK-AR和CCK-BR.CCK-R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并通过影响或改变CCK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强度而与酒精中毒、精神分裂症、恐慌症等人类精神疾病密切相关.CCK-R基因遗传多态性的研究可能为法医学个人识别与亲权鉴定新提供新的遗传标记及为司法精神病鉴定提供参考性遗传学指标.

  • 应用SEM/EDX检测皮肤上腐蚀物质元素

    作者:楼寿松;傅得锋

    在某些凶杀案件中,犯罪分子为掩藏其罪行,用强酸、强碱对尸体进行毁容,然后抛尸的现象屡有发生.为确定尸源、寻找侦查线索,侦技人员必须确定毁容物质的种类或品种.

  • 多排螺旋CT在脊柱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国强;蔡红艳

    脊柱及其所合并的脊髓损伤是导致严重伤残甚至死亡的常见因素.X线检查由于在显示椎体骨折,尤其在了解脊髓情况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以及法医学鉴定的要求.

  • 中国汉族人群2个高变MV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作者:赵艳梅;丛斌;付丽红;白雪;姚玉霞

    常染色体小卫星基因座D16S309(MS205)位于16p13.3(AE006466)[1],核心序列为45~54bp,重复次数8~87次[2].D2S44(YNH24)基因座位于2q21.3-q22(AJ001534)[3],核心序列为31bp.本文采用MVR-PCR技术,选择重复单位3'侧翼区引物(公共引物)和MVR特异性引物匹配进行PCR扩增,对中国河北汉族人群2个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了调查.

  • 人体腓骨的性别判别分析

    作者:宋方明;张继宗;王英元

    骨骼的性别判定是法医人类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法医在实际检案中主要通过对骨骼大体形态的观察来区别男女.一般情况下,男性长骨较女性粗而重,肌嵴和骨突较发达,关节端的头和骨髁较大[1].然而,由于两性之间在形态特征上重叠范围较大,仅仅据此进行性别判定需要丰富的实际经验,而且误差也较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具有明确数据判断标准的长骨性别判别方法.利用下肢长骨进行性别判别,国内外学者多有报道,其中有关腓骨在性别判别方面的研究,刘武等[2]作过相关报道.本文作者对305例610根男、女腓骨的5个指标进行测量,并通过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建立了腓骨单指标和多指标函数判别式,现报道如下.

  • 从一起碎尸案的鉴定错误审视颅像重合对同一认定的价值

    作者:舒永康;薛晓捷

    颅像重合技术是一项在碎尸、白骨化尸骨等案件对可疑失踪人同一认定中应用较广、较成熟的技术.国内运用颅像重合技术对无名尸体(骨)进行同一认定近三十年以来,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一起碎尸案颅像重合鉴定的错误,给我们提出了此项技术是否存在缺陷,它在同一认定中的价值究竟如何?本文作者在此进行一些探讨,与同行商榷,以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 循证医学与法医学

    作者:郑吉龙;李晓娜;辛阳;张艳苓;张晓东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应用,开创了一个信息的新时代,正是在因特网蓬勃发展并极大推动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

中国法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