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氰菊酯在灌胃染毒犬体内的死后分布研究

    作者:刘永涛;王军义;张凯;尉志文;贠克明

    目的 建立甲氰菊酯犬灌胃染毒致死模型并改进了生物检材中甲氰菊酯的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研究甲氰菊酯在犬体内的死后分布规律.方法 犬6只以8LD50(5.2 g/kg)剂量甲氰菊酯经口灌胃染毒死亡后,分别取心、肝、脾、肺、肾、脑、胃、胸肌、右后肢肌、心血、尿、胆汁、玻璃体液等脏器组织和体液,GC和GC/MS检测其甲氰菊酯含量.结果 犬8LD50甲氰菊酯灌胃染毒后在1.45~2.05 h出现中毒症状,染毒后4.5 ~7.8 h死亡.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除胆汁外均检测到甲氰菊酯,甲氰菊酯在中毒死亡犬体内分布趋势为:胃壁(2.196±1.229)μg/g、心血(0.650±0.237) μg/ml、肝(0.560±0.260) μg/g、心(0.318±0.256) μg/g、尿液(0.275±0.202) μg/ml、肺(0.201±0.121) μg/g、脑(0.193±0.103) μg/g、肾(0.188 ±0.117)μ g/g、脾(0.183±0.050) μg/g、胸肌(0.149±0.026)μg/g、玻璃体液(0.138±0.085)μg/g、右后肢肌(0.109±0.070)μg/g,胆汁中未检出.结论 甲氰菊酯的灌胃染毒致死模型、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和体内死后分布规律可应用于其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和中毒致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 创新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

    作者:赵敏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主要论述创新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分别从选择性整合法医毒理学与法医毒物分析实验课程、案例式与PBL两种教学方法联合运用、改革考核模式,建立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三个方面论述我系对法医学专业教学的探索。

  • 摇头丸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学博;莫耀南;周海梅;高宏;张广华

    "摇头丸"属人工合成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的一种,常用英文名是Esctasy,国内别名很多,素片印有各种图案.

  • 建立大鼠甲基苯丙胺的神经精神毒性模型

    作者:张丽华;张东;宣志恒;杨璞;洪仕君;李利华

    目的:建立甲基苯丙胺(MA)慢性依赖大鼠模型及评价体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2 mg·kg-1MA组、10 mg·kg-1 MA组、20 mg·kg-1 MA组、30 mg·kg-1MA组、40 mg·kg-1MA组.观察记录实验大鼠给药后刻板行为变化,并检测记录大鼠的体重改变、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结果.建立MA依赖大鼠模型.结果:根据实验动物给药后行为、体重改变以及是否形成条件性位置偏爱3个方面的指标变化,建立MA依赖大鼠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成功建立了MA慢性依赖大鼠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

  • 神经营养因子4的生物学作用及相关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张云龙;李俊业;洪仕君;李利华

    神经营养因子4(neurotrophin 4,NT4)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种分泌型蛋白,在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分化及损伤修复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NT4为研究对象,在NT4的分子结构、分布、受体及作用机制、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NT4在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依赖机制中的作用进行重点阐述,为今后对NT4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韩少平;邢景军;朱少华;陈新山;任亮;周亦武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学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检案经验,从教学内容及方式、课程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法医毒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

    作者:周亦武;刘丹;朱少华;陈新山;任亮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和感受,结合多年来毒理学的教学体会,提出深化<法医毒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 PBL教学模式下法医毒物分析与法医毒理学阶段性合并实验教学探讨

    作者:李慧方洁;刘清;李树华;解润芳;曾晓峰;刘靖宇

    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检材或其他检材中毒物的分离与鉴定,为确定是否中毒或中毒致死提供证据的科学.由于毒物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法医毒物分析成为法医学的组成部分,提高法医毒物分析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高等法医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环节对法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

    作者:朱培培;杨泽国;王莉;严鹏;贠克明

    目的 观察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特点.方法 家兔按8LD50剂量普罗帕酮(440 mg/kg)灌胃染毒,待血压、呼吸和心电全部消失后,迅速提取胆汁、肺、肝、肾、脾、尿、心血、心、脑、玻璃体液、右下肢肌肉组织冷冻保存,高效液相色谱(HPLC)内标法定量检测普罗帕酮含量.结果 染毒死亡家兔体内普罗帕酮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胆汁(109.59 μg/g±66.25 μg/g)>肺(78.59 μg/g±37.82 μg/g)>肝(47.11 μg/g±53.97 μg/g)>肾(20.57 μg/g±12.78 μg/g)>脾(20.09 μg/g±15.02 μg/g)>尿(20.05 μg/g±18.85 μg/g)> 心血 (12.99 μg/g±15.87 μg/g)>心(7.47 μg/g±10.63 μg/g)>脑(5.62 μg/g±5.99 μg/g)>玻璃体液(2.10 μg/g±3.51 μg/g)>右下肢肌肉(1.96 μg/g±1.61 μg/g).结论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分布不均匀,毒物分析中除采取心血,还应采取胃、胆汁、肺、肝等药物分布量高的脏器,进行全面定性和定量分析.

  • 利眠宁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分布

    作者:张晓飞;孙红涛;尉志文;炱克明

    目的 建立利眠宁的大鼠中毒模型,观察利眠宁在急性中毒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实验组(0.5LD50剂量组、2LD50剂量组和4LD50剂量组)大鼠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利眠宁,3 h后处死,解剖取心、肝、脾、肺、肾、脑、心血、肌肉、胃和睾丸.血和组织样品加入内标物SKF525A后调至pH10乙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气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其中利眠宁含量.结果 0.5倍、2倍和4倍LD50实验组大鼠体内利眠宁浓度大小顺序如下,0.5LD50:胃、肝、脑、脾、睾丸、肾、肺、肌肉、心血和心脏;2LD50:胃、肝、肺、脾、心脏、心血、脑、肾、睾丸和肌肉;4LD50:胃、肝、脑、肺、肾、睾丸、肌肉、脾、心脏和心血.结论 利眠宁在鼠体内分布不均,无剂量依赖性.

  • 不同温度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作者:张楠;李嘉;梁婕;牛晓莉;冯慧敏;李泽民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盐酸吗啡和不同温度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 palpis)幼虫头咽骨的影响,积累石家庄地区尸源性蝇类的法医昆虫毒理学资料,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 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诱捕肥须亚麻蝇,并在培养箱中连续培养.选用家兔4只,其中1只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另3只分别给予0.5、1、2倍致死剂量盐酸吗啡经耳缘静脉注射.分别在24℃、28℃、32℃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猪肝诱导成蝇产幼虫并移至家兔肌肉组织上饲养.每隔12h留取幼虫标本一次直至达到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的头节,然后将头咽骨进行对称分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1)随着盐酸吗啡浓度和温度的增高,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生长速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2)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虫头咽骨的颜色从浅棕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黑褐色,同时,骨化程度逐渐加强,骨化面积不断加大,并在三龄期出现点状的附口骨.(3)幼虫口钩和咽骨面积均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在叠龄期时变化较剧烈,直至进入三龄期后很快达到大值,并进入平台期,维持基本恒定.(4)幼虫口钩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在3个龄期中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直至三龄期结束.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大值的时间明显滞后于二者面积达到大值的时间.结论 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口钩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持续性增加的趋势,并一直维持到三龄期后,此4项指标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

  • 八肽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脑内[Ca2+]i和CaM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雅静;马兴友;文迪;杨胜昌;于峰;董玫;马春玲;丛斌

    目的 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神经细胞内[Ca2+]i和CaM活性的影响.方法 剂量递增法(10~50 mg·kg-1)连续5 d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并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1)催促戒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Ca2+]i 和CaM活性的变化.结果 (1)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大鼠皮质、海马、纹状体内[Ca2+]i 和CaM活性均明显升高;纳洛酮催促戒断后[Ca2+]i 和CaM活性较吗啡依赖组均明显降低;(2)CCK-8及CCK-1受体拮抗剂L-364,718、CCK-2受体拮抗剂LY-288,513均使吗啡戒断大鼠海马和纹状体内[Ca2+]i和CaM活性明显升高,但皮质内[Ca2+]i 和 CaM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作用可能与其对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内[Ca2+]i和CaM活性的调节有关.

  • 侧脑室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作者:文迪;马春玲;丛斌;张雅静;杨胜昌;孟雁欣;于峰;倪志宇;李淑瑾

    目的 观察侧脑室给予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慢性干预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并在体外观察CCK-8对μ阿片受体结合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 CCK-8对吗啡依赖过程的影响及其相关受体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模型,侧脑室注射CCK-8 及 CCK1 受体拮抗剂 devazepide、CCK2 受体拮抗剂 LY-288,513 慢性干预,观察其对戒断症状的影响;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体外检测CCK-8对μ阿片受体结合特征的影响.结果①吗啡注射前 10 min 侧脑室注射CCK-8和CCK 受体拮抗剂 devazepide、LY-288,513 慢性干预均能降低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评分,并可明显改善体重下降、跳跃、齿颤、流涎等戒断症状,与戒断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 10-8~ 10-6 mol·L-1 CCK-8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脑组织中μ阿片受体与其配基的结合(P<0.01),降低μ阿片受体结合反应的 Bmax值,而对 Kd 值无影响;且此抑制作用可被 CCK1 及 CCK2 受体拮抗剂翻转(P<0.01).结论 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慢性干预均能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CCK-8 通过抑制μ阿片受体与其配基的结合,降低μ阿片受体的 Bmax值,发挥其"抗阿片作用".

  • miRNAs在甲基苯丙胺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何永旺;李娟;周一卿;赵祥月;杨根梦;张柠;曾晓锋;李桢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成瘾是机体长期接触METH后,中枢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功能和脑结构等层次发生的代偿性适应,该过程有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共同参与.miRNAs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转录后调控分子和突触的调节因子,大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miRNAs在METH成瘾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对miRNAs在METH成瘾机制中的表达特征及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将与METH成瘾相关的miRNAs分子以及各miRNAs分子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性表达部位进行归纳整理,为进一步研究miRNAs分子在METH成瘾中的作用及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 甲基苯丙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继印;刘青青;任国印;李树华;李虹

    目的:对甲基苯丙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综述,期望能对公安司法鉴定机构的毒品鉴定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生物样本中甲基苯丙胺的仪器分析技术和方法,综述甲基苯丙胺理化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结果目前甲基苯丙胺的理化检验方法多采用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 /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 /MS)等。其中 LC-MS /MS 法对甲基苯丙胺的检测高效、灵敏,与之对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也简便和快速。结论建立高效、灵敏的甲基苯丙胺 LC-MS /MS 检测方法,对禁毒工作和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推进《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亦武;李上勋;朱少华;陈新山;任亮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法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实践及经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法医毒理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推进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 磷化氢中毒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罗谢添;李健;杨玉洁;吕坪;马书玲;李凡

    目的 总结磷化氢中毒毒性作用机制、法医学及食品安全领域微量磷化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相关法医毒理学问题及未来展望.方法 通过用“磷化氢”、“磷化铝”、“中毒”等关键字或主题,对PubMed、SpringerLink、CNKI、万方和VIP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筛选国内外近三年文献.结果 阅读有关文献几十篇,按照研究目的进行资料的汇总并撰写综述.结论 不同领域磷化氢中毒毒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的研究结果为法医磷化氢中毒死亡原因鉴定提供了新的参考研究.

  • 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作者:于洋;洪仕君;赵丽萍;李利华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中发现早的一类生长因子,它对维持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分化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近年来关于NGF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法医毒理学教学改革

    作者:周亦武;刘丹;朱少华;陈新山;任亮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关键在于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和感受,笔者结合多年来法医毒理学的教学体会,提出深化法医毒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 《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思考

    作者:黄云飞;张慧霞;田薇;苏德奇;张静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当前《法医毒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升其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内容提出改革思路。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