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丝光绿蝇幼虫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学变化及法医学意义

    作者:赵博;王玲;王贺;王卫杰;齐莉莉;李泽民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下丝光绿蝇幼虫形态学变化筛选日龄推断的指标.方法 在20℃、24℃和28℃下饲养丝光绿蝇,瘦猪肉诱其产卵,每隔12 h取样1次,直至50%以上幼虫化蛹为止,采用形态观察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丝光绿蝇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规律性变化,幼虫后气门平均光密度、咽骨骨化面积及其平均光密度这3项指标是推断幼虫日龄较理想的指标.结论 在恒温条件下,幼虫前气门、后气门、头咽骨均发生规律性变化,为法医学中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精确推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兔牙髓细胞核DNA降解的时间效应

    作者:李晓娜;郑吉龙

    目的 研究DNA降解变化与死亡时间关系,探讨兔死后牙髓细胞核DNA的降解机理及寻找灵敏、实用的DNA降解监测指标,为死亡时间的法医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方法 利用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CG)技术结合荧光显微镜和专业的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以“彗星样”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其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头半径、尾长度、头/尾DNA含量比例、Oliver矩、尾矩、头面积和尾面积来评价死后兔牙髓细胞核DNA的降解程度.结果 在个体死亡72h内,测定的8项参数指标中尾DNA含量比例、彗星尾长、尾矩、Olive矩、尾面积都呈增加趋势,头半径,头DNA含量比例,头面积均呈下降趋势.上述参数均与死亡时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并将每个参数的测量值进行了多项式运算,获得了更能体现DNA降解趋势的二项式回归方程(P<0.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监测机体死后牙髓细胞核DNA降解变化,将会成为推断死亡时间精确、客观的新方法.

  • 不同温度下人脾细胞DNA降解推断早期死亡时间

    作者:李姗姗;刘泉;刘良

    目的 对不同温度下人体脾细胞DNA降解状态进行多参数联合定量分析,得出温度相关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 选取13例已知PMI的人体离体脾脏,在死后13h~34h内,分别在10℃、20℃及30℃条件下,每隔1h取材,进行细胞学涂片,Feulgen-Vans染色,选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几何参数(ID)及灰度参数(AOD、IOD、AG、LDC)指标,对不同温度的检测指标进行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 温度相关的脾细胞DNA降解推断死亡时间回归方程是:Y=-0.668619XT+2.31609XID-33.45671XAOD-1.13296XIOD+0.44433XAG(XT=10,20,30).结论 不同温度的牌细胞AOD、IOD、ID、AG均有显著性差异,温度及反映DNA含量的各个参数与PMI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将温度作为参数引入方程用于推断PMI.

  • 兔死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变化的时间规律性研究

    作者:李晓娜;郑吉龙;单迪;徐恩宇

    目的 研究兔死后72h内角膜细胞形态学变化规律与死亡时间的关系,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两个角度探讨个体死亡后角膜细胞的一般变化规律,为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用空气栓塞的方法建立兔死亡模型.在兔死后0-72h,每隔6h进行角膜取材,采用茜素红-曲利苯兰联合染色法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下摄像,计算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Endothelial cell living rate,ECLR),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茜素红-曲利苯兰联合染色结果显示:个体死后6h,角膜内皮失活细胞数目开始增加,死后72h,失活细胞数目达到高峰.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随着死后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其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结论 个体死后72h内,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结合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变化规律,可用于早期PMI的推断.

  • 吗啡对丝光绿蝇幼期发育的影响

    作者:赵文爱;胡圣爱;冯晓勇;王伯霞

    法医昆虫毒理学是法医昆虫学和毒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的分支.以法医昆虫如蝇蛆、蝇蛹为毒理学材料的优点是:当传统的毒理学材料如血液、液尿和固体器官不复可得时,它们仍然可存在相当长时间,分析中不受尸体分解产物的干扰,有关分析结果,可以帮助推断死亡原因,修正死后间隔时间.本文研究在室内28℃恒温条件下吗啡对丝光绿蝇幼虫期发育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

    作者:张楠;牛晓莉;梁婕;杨帆;徐红俊;梁文杰

    目的 观察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 arasarco phaga crassi pal pis)幼虫发育积温和头咽骨的影响,探讨利用尸源性蝇类头咽骨形态学指征和积温推测尸体死后间隔时间的可行性.方法 自然条件下,用含吗啡的兔肉(取自用不同剂量盐酸吗啡注射后处死的兔)饲养肥须亚麻蝇幼虫,每隔12 h留取幼虫标本,直至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将实验期间的日均温累加计算积温.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头咽骨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形态学指征进行测定.结果 (1)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积温和历期.(2)自然条件下,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面积进入三龄期后维持基本恒定,而头咽骨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直至三龄期结束.幼虫口钩、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大值的积温明显大于二者面积达到大值的积温.结论 自然条件下,盐酸吗啡显著改变了肥须亚麻蝇幼虫发育积温,但肥须亚麻蝇幼虫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平均光密度均随积温的增加而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趋势,并一直维持到三龄期后,它们结合积温可推测死后间隔时间.

  • 不同温度条件下盐酸吗啡对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作者:张楠;李嘉;梁婕;牛晓莉;冯慧敏;李泽民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盐酸吗啡和不同温度对石家庄地区优势蝇种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 palpis)幼虫头咽骨的影响,积累石家庄地区尸源性蝇类的法医昆虫毒理学资料,从而为死后间隔时间( 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推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诱捕肥须亚麻蝇,并在培养箱中连续培养.选用家兔4只,其中1只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另3只分别给予0.5、1、2倍致死剂量盐酸吗啡经耳缘静脉注射.分别在24℃、28℃、32℃恒温条件下用新鲜猪肝诱导成蝇产幼虫并移至家兔肌肉组织上饲养.每隔12h留取幼虫标本一次直至达到离食期.将幼虫烫死并保存.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幼虫的头节,然后将头咽骨进行对称分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头咽骨的口钩及咽骨面积、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1)随着盐酸吗啡浓度和温度的增高,肥须亚麻蝇幼虫的生长速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2)随着时间的延长,幼虫头咽骨的颜色从浅棕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变为黑褐色,同时,骨化程度逐渐加强,骨化面积不断加大,并在三龄期出现点状的附口骨.(3)幼虫口钩和咽骨面积均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在叠龄期时变化较剧烈,直至进入三龄期后很快达到大值,并进入平台期,维持基本恒定.(4)幼虫口钩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在3个龄期中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直至三龄期结束.口钩和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达到大值的时间明显滞后于二者面积达到大值的时间.结论 肥须亚麻蝇幼虫的口钩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及咽骨的骨化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均随时间的延长呈现持续性增加的趋势,并一直维持到三龄期后,此4项指标是推测PMI的理想指标.

  • 铜绿蝇幼虫在不同脏器组织源食物上生长发育变化

    作者:王尧;杜琳敏;袁增琼;李学博;万立华

    目的:研究铜绿蝇幼虫在不同组织源的食物上生长发育变化.方法:在26℃恒温、相对湿度70%条件下,用猪的肌肉组织、肝脏组织、脑组织、肌肉与脂肪的混合物(6∶4)分别饲养铜绿蝇幼虫.每隔12h测体长和体质量,化蛹后测蛹的体长和体质量.统计幼虫及蛹的死亡率.推算各组幼虫发育总历期和成虫的性别比.结果:40%脂肪混合组与其他3组相比生长缓慢,达到大个体的时间延迟24 h以上.肝脏组幼虫体长(15.02±1.39) mm和40%脂肪混合组体长(14.85±1.43) mm明显小于脑组织组(17.53 ±2.08) mm、肌肉组(16.82±2.15) mm(F=5.440,P=0.003);肝脏组幼虫体质量(72.8±14.2) mg和40%脂肪混合组体质量(70.4±15.4) mg均明显小于脑组织组(89.6±19.2) mg和肌肉组(85.9 ±16.7) mg(F=3.320,P=-0.030).40%脂肪混合组蛹体长及体重均明显小于脑组织组和肌肉组(F=7.890,P=-0.001;F=9.280,P=0.001).40%脂肪混合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脑组织组、肌肉组、肝脏组(F=3.470,P=-0.040; F=4.720,P=0.035).结论:铜绿蝇幼虫在40%脂肪混合食物上生长发育历期较长,肝脏组和40%脂肪混合组幼虫及蛹的体长和体质量较小.

  • 大鼠死后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变化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研究

    作者:赵小红;张益鹄;杨玉星

    目的 研究大鼠死后皮下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的变化规律,探讨生物电阻抗技术推断中晚期PMl的价值.方法 利用四电极阻抗测量系统测量茸20只大鼠死后4种不同环境温度皮下肌肉组织电阻抗幅值和相位角,并用Excel及MATLAB对所得的离散阻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1)所有死亡大鼠皮下肌肉组织的电阻抗幅值都旱现出相似的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中、长期的下降部分有一定的线性变化趋势.电阻抗下降段斜率与温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且在不同环境温度时,下降段斜率与PMI的相关性都较高,均大于0.97.因此,有可能利用这一线性关系推断中、晚期PMI.(2)所有死亡大鼠皮下肌肉组织的电阻抗相位角没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其变化杂乱无章.结论 如果找出电阻抗幅值下降段起点、峰值、斜率这3者之间的确定关系,就可利用下降段的线性关系为推断中晚期PMI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 大鼠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推断死后间隔时间的研究

    作者:胡俊;赵小红;易少华;张益鹄

    目的 检测大鼠死后不同温度下脑、骨髓细胞核DNA降解规律,寻找推断早期死亡间隔时间(PMI)的新参数.方法 10℃和20℃下,大鼠死后0-40h内,每隔4h取材脑组织和骨髓,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DNA降解程度,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彗星参数HeadDNA%、尾长(TL)、Olive尾矩(TM)与PMI的关系.结果 大鼠死后早期脑细胞、骨髓细胞核HeadDNA%随着PMI逐渐下降的程度不同,20℃脑细胞核HeadDNA%降解速率较快.与骨髓细胞相比,脑细胞核HeadDNA%与PMI线性关系较好.与TL、TM相比,HeadDNA%与PMI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 脑组织是利用SCGE检测DNA降解推断PMI的合适检材.HeadDNA%较TL、TM推断PMI的价值更高.

  • 兔静脉空气栓塞死后不同间隔时间气体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夏晶;张琳琳;陈新山

    目的 探讨兔静脉空气栓塞死后不同间隔时间气体变化的规律,为空气栓塞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建立兔静脉空气栓塞动物模型,按死后不同间隔时间分为0h、12h、1d、2d、4d、8d和16d共7组,分别从右心检测气体体积及其中CH4、CO2和N2体积百分比浓度.结果 实验组均收集到气体,阴性对照组除了16d组收集到0.95ml外,均未收集到气体(V<0.1ml).实验组中,0h、12h和8d 3组间所收集气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d和2d两组之间右心气体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两两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检测气体体积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O2浓度上下波动,气体成分均符合典型空气栓塞气体成分标准;16d对照组气体接近于腐败气体.结论 兔静脉空气栓塞气体体积在死后16d内呈先轻微下降后上升的规律;静脉空气栓塞死后8d内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而8~16d的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是否为静脉空气栓塞致死.

  • 大鼠死后脑组织RNA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

    作者:刘季;宋贞柱;谢润红;任广睦;王英元

    目的 探讨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mRNA、18s rRNA含量的比值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分别置于15℃、20℃环境中,采用TRIzol试剂提取SD大鼠在死后即刻、1、2、3、5、7d时脑组织中的总RNA,采用RT-PCR方法与凝胶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8s rRNA和GAPDH mRNA的含量,并将二者的比值(GAPDH mRNA/18s rRNA)与PMI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结果 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在2d时降解不明显,但到3、5、7d时降解程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加;而18S rRNA降解缓慢,直到7d仍无显著性降解变化,且降解速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对GAPDH mRNA/18s rRNA值(Y)与PMI(X)进行回归相关分析:20℃时,Y=0.62-0.004X(R=-0.981,P<0.001);15℃时,Y=0.965-0.001X(R=-0.709,P<0.001).结论 SD大鼠死后脑组织中GAPDH mRNA和18s rRNA基因的相对稳定性即GAPDH mRNA/18s rRNA值与PMI存在明显相关性.

  • 利用嗜尸性蝇类辅助推断死亡时间1例

    作者:李学博;巩强;万立华;江东;焦亚光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4月28日,某村民放羊时发现1具高度腐败的女尸.尸体位于一山坡上,呈右侧仰卧位,周围未见明显搏斗痕迹,其旁发现"敌敌畏"空农药瓶1个及白瓷碗1个.尸体头面部周围见大量死亡的成蝇,其衣物下见少量空蛹壳.1.2尸体检验尸体高度腐败,胸腹部局部有尸蜡形成,双手、双下肢、左面部部分皮肤肌肉缺失.双侧衣袖及裤腿处不规则破损,左侧为重,衣扣、腰带及双足鞋带扣扎完好.角膜高度混浊,鼻外形正常,未扪及鼻骨骨折,唇、颊粘膜及齿龈未见损伤,舌未见异常.

  • 不同温度下铜绿蝇蛹期发育形态观察

    作者:王贺;王玲;李泽民

    目的 观察不同温度下铜绿蝇蛹形态变化特征规律并进行发育阶段划分.方法 在16℃、20℃、24℃、28℃、32℃下饲养铜绿蝇,于化蛹起,每隔12h取样1次,直至半数羽化.解剖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其体表形态变化.结果 铜绿蝇蛹形态发育过程包含Ⅰ蛹体分头、胸、腹;Ⅱ头咽骨贴壁;Ⅲ原头出现;Ⅳ呼吸角破壳;Ⅴ翅与足出现及褐化;Ⅵ鬃毛出现及褐化;Ⅶ复眼轮廓形成及色素化等7个时间标志性特征,并据此将蛹期划分为9个阶段.结论 在已知现场环境温度的前提下,蝇蛹形态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以此划分蛹期阶段,可望作为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MI)的参考.

  • 家蝇幼虫发育形态学用于死亡时间推断的基础研究

    作者:王江峰;陈玉川;胡萃;刘水平;闵建雄;李俊涛

    对死亡现场出现较多的尸食性昆虫的幼虫在各个恒温下的形态变化进行观察,旨在筛选出某些可用于判断幼虫生长时间的形态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将幼虫期各生长阶段加以详细地划分,以满足实际工作中较精确地推断幼虫年龄和死后间隔时间的需求.本文就其家蝇部分报道如下.

  • 贵阳地区嗜尸蝇类季节分布实验研究

    作者:陈禄仕

    死后间隔时间的判断,尤其是对晚期尸体的死后间隔时间的判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虽借助蝇类的生活史解决法医学有关问题己有着悠久的历史[1,2],但现有的资料已满足不了现代法医工作的需要.

  • 眼内窥镜检查视网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丽娟;易旭夫;陈晓刚;徐同利;沈丹娜

    目前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要是通过法医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然而在尸体解剖中由于某些原因几乎很少对视网膜进行检查,视网膜改变在法医学中的价值并未引起重视.眼内窥镜的出现和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使视网膜检查在确定死亡原因和推测死亡间隔时间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法医所重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