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视觉诱发电位描记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慧聪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枢区)描记出来的,对视觉刺激发生反应的一族电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自1997年5月至1998年7月观察视觉功能障碍者31例,现报道如下.

  • 视觉诱发电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联合全自动视野计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韩咏梅;柴云霞;李婷

    青光眼是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引起视神经及视野特征性改变的一组疾病,终将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改变的损害,青光眼早期诊断使疾病早期治疗,使进行性视功能损害停止或延缓的关键.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检查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及随访都相当重要.因此我们应用视觉诱发电位(VE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进行客观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9~75岁,平均46岁,所有患者经眼压、视力、视野、OCT、VEP确认为青光眼,诊断标准参考中华眼科学会1986年度"青光眼诊断标准".

  • 环氧丙烷染毒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急性作用

    作者:徐增军;曾昭慧;程秀荣;吕伯钦

    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环氧丙烷(PO)染毒组与对照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以5档计算浓度分别为300,500,1000,2000,5000mg/m3,对实验组大鼠每次染毒2小时,染毒结束后,立即测定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EP)和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EP),分析各波(P1、N1、P2,N2和N1、P1、N2)潜伏期及其波幅(N1-P2、P2-N2和N1-P1、P1-N2).大鼠在2000mg/m3染毒时,PREP测定中N2波潜伏期显著延长.5000mg/m3浓度时,PREP和FEP各波潜伏期均有显著延长,于第2天已部分恢复,但波幅未见改变.这说明PO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功能性抑制作用.然而低浓度PO染毒时就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远早于诱发电位的变化;高浓度时有明显呼吸系统刺激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因此,急性PO染毒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较小,主要为呼吸系统刺激作用.

  • 丹麦肌电诱发电位装置电路板的维修

    作者:陈基明;田晓东;季家红;孙延泉;李国栋

    介绍了丹麦肌电诱发电位系统因电路板中集成块损坏引起的故障.

  • 基于独立分量和功率谱分析的 VEP提取

    作者:张韫;侯晓萌;张旭

    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们正致力于利用脑电信号研究大脑不同皮质区在各种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物电变化,并且试图利用这些变化测试人类心理,控制外部环境.人类头皮脑电信号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电位两种成分.由于诱发电位一般只有 0.3-20μ V,而自发脑电的幅度却高达 30-100μ V,因此,如何从脑电信号中有效提取淹没在自发脑电中的诱发电位便成为脑电成分特征提取的关键.本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用固定频率刺激源引出的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提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视觉诱发电位在高危儿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李慧玲;张巍

    视觉是人类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视觉异常不仅影响视力的发育及完善,更将影响智能、运动、平衡等的发展,特别是在婴幼儿期对于各感官功能的完善、协调,视觉功能的健全等尤显重要.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加强,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各种高危因素对小儿视功能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作者查阅了国内外近几年发表的相关资料,发现应用视觉诱发皮层电位操作简单、客观、无创伤,结果意义大,还可以克服新生儿及早期婴儿尚无意识参与合作的特点,在进行视功能检测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针刺不同穴位对视网膜电图和皮层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 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 b渡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 川芎嗪联合醒脑静对放射性视神经病变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程先华;李志英;冀建平

    目的:研究分析川芎嗪联合醒脑静对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2年3月RION 18例(32只眼),所有患者均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60 mg和醒脑静注射静脉20 mL静脉滴注,1次/d,2周1个疗程,2周后重复1个疗程,观察2周和6周的视力(VA)、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结果:视网膜光敏感度明显增加(P<0.01)、VEP P100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VEP P100波振幅明显提高(P<0.01),视力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则没有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联合醒脑静能很好的改善RION的视野和VEP.

  • 视神经脊髓炎案

    作者:陈思卉;王凡;东贵荣

    患者,女,33岁,2010年6月25日因双下肢麻木乏力伴视物模糊1年余来我院门诊就诊.现病史:2009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于外院就诊,双侧视力由1.0下降为0.6,余无明显异常,经甲钴胺口服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同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脚麻木乏力,1个月后症状加重,CT示L5/S1椎间盘左后突出,经牵引和推拿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2010年3月温水游泳池游泳后,出现双下肢行走不能、尿失禁的症状,再次治以牵引和推拿治疗,症状无改善.5月21日至外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示双下肢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2、N2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提示双下肢深感觉通路受累.双侧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均延长(左125.4ms,右116.1ms),提示双视路受累.脑脊液免疫分析IgG指数1.71,24 h鞘内合成率明显增高,隐血试验(+).MRI提示脊髓T6-L3节段多个脱髓鞘病灶.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经激素治疗1月余,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即来我院针灸科就诊.刻症:双下肢行走不能伴感觉减退,不能久立,视物模糊,腰酸,小腿肌肉萎缩,小便失禁,大便可,舌红、少苔,脉细.肌肉及神经系统检查:剑突以下平面感觉减退,双侧髂嵴平面以下音叉震动觉减弱,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下降,双上肢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病理征阳性.中医诊断为"痿证",肝肾亏损型.治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 视神经萎缩案

    作者:王美琳;邹伟;于学平

    患者,女,65岁.就诊日期:2017年2月19日.主诉:视物模糊、右眼视野减小2年,加重1个月.病史:2 年前由于生活琐事烦心而焦虑易怒,出现双眼胀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于齐齐哈尔市某医院诊断为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静脉点注降眼压药物(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一般.1个月前因视物模糊加重、右眼视野缺损增加,并伴有流泪、眼干,夜间尤重,晨起眼眵多、目红,于当地多方治疗无效,遂来我院诊治.诊查:视力:双眼外观正常,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0.4;前房角镜检查示房角正常开放,虹膜平坦;眼底镜检查左眼C/D=0.6,右眼 C/D=0.8,视乳头颜色苍白;眼压:左 25 mm Hg (1mmHg=0.133kPa),右29.2mmHg.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示:PVEP60'(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60'视角黑白棋盘格):右眼P100潜伏期在正常范围内,P100振幅正常;PVEP15'(图形视觉诱发电位15'视角黑白棋盘格):右眼P100潜伏期延迟,P100振幅正常.自动阈值视野检查如图1a.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紫暗、苔略黄腻,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致视神经萎缩.中医诊断:青盲;辨证:肝经郁热,上炎目窍.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清泻肝火.取穴:百会、上星、风池、四白、太阳、曲池、合谷、外关.操作:患者取坐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0.35 mm×40 mm毫针深刺风池穴,沿对侧口角方向刺入约35 mm,行提插捻转手法3~5次,使针感向眼部传导;百会分别向左、右神聪方向呈30°角斜刺约25 mm;上星向五处方向呈30°角斜刺25 mm;四白微向外上斜刺约10 mm;太阳直刺约20 mm;曲池、外关、合谷均直刺约20 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50 min,并在外关、合谷接穴位神经刺激仪,疏密波,逐渐加大,以患者耐受为宜,时间30 min.每日针刺1次.针刺当日,患者感觉眼部肿胀发热.第2日针刺并加强对风池穴的刺激后,患者自觉眼部明亮.第 3日针刺后,眼干、流泪症状消失,视物模糊症状有改善.针刺10 d后,患者视物清晰,视野改善.针刺2周后,患者由于返回外地工作不能继续治疗,遂停诊.

  • 益气活血通窍法对放射性视神经病变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冀建平;程先华;张淳;李志英;刘红;廉丽华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窍药物对放射性视神经病变晚期患者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ION)晚期患者12例21眼,应用益气活血通窍药物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两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第一疗程结束和第二疗程结束行视力、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佳矫正视力、中心视野平均光敏度和平均缺损、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振幅值,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功能改变。结果: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后视力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38.10%和57.14%,两个疗程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心视野平均光敏度(MS)和平均缺损(MD)分别为(12.16±5.20dB)和(15.60±2.39dB),第一疗程后分别为(13.92±4.68dB)和(13.85±1.39 dB),第二疗程后分别为(15.55±5.32dB)和(11.87±2.00 dB),其中第二疗程后的MS值和MD值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3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于治疗前、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后的P2波平均振幅值分别为(5.08±2.35μv)、(7.36±2.58μv)和(9.25±3.06μv),其中第二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眼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于治疗前、第一疗程和第二疗程后的P100波平均振幅值分别为(3.33±1.45μv)、(4.70±1.42μv )和(6.53±1.94μv),其中第二疗程后平均振幅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窍法对晚期RION患者具有保持和改善视力、提高中心视野光敏度和视觉诱发电位振幅的作用,对于改善晚期RION 患者视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 颐脑解郁方对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谢利军;唐启盛;霍爱荣

    目的 观察原发性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中药颐脑解郁方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中药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脑诱发电位仪,记录60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5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和视觉诱发电位(VEP),其中抑郁症组30例患者给予中药治疗6周后再次检测BAEP和VEP.结果 抑郁症组患者BAEP与VEP各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VEP各波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BAEPⅢ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听觉刺激的应激能力下降;颐脑解郁方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疗效显著.

  • 柴胡疏肝明目丸对肝郁肾虚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张风梅;李雪;李江玲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明目丸对肝郁肾虚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肝郁肾虚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柴胡疏肝明目丸;对照组30例,口服甲钴胺片.治疗6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力、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指标的变化,并判定中医症状疗效及视力疗效. 结果 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和P<0.01);治疗组治疗后视力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F-VEP-P2波时值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缩短(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 VEP P2波振幅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柴胡疏肝明目丸能使肝郁肾虚型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的F-VEP-P2波振幅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升高,从而改善视神经的传导功能,达到恢复患者视力的目的.

  • 基于Labview的脑机接口实时系统

    作者:何庆华;权苏会;田逢春;吴宝明;冯正权;闫庆广;王正国

    目的 在Active One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基础上实现脑机接口实时系统.方法 系统利用瞬态视觉诱发电位来实现脑机接口,软件采用Labview 7.1编程实现.设计四个刺激模块的脑机接口人机界面,采用同频次复合刺激方式实现多模块视觉刺激.应用累加平均与FIR滤波器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再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实现信号识别.结果 10名受试者参加了脑机接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设计的视觉刺激器能够产生有效的视觉刺激.结论 本文提出的实时信号处理方法提高了信噪比,实现了视觉诱发电位的提取与识别,能够判断出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并将结果实时反馈到人机界面,实现了脑机接口实时系统.

  • 3D电视中不同图片的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作者:邢丽冬;钱志余;金帅;王笑;方得胜;杨杰;张玺

    目的 使用不同参数的图片刺激志愿者以使其产生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通过分析其VEP的特征参数来探究3D图片的不同参数对人体的影响,以期解决3D电视引发的人体生理不适问题.方法 以Neuroscan脑电仪为核心设备构建了实验测试系统,选取10名健康男学生,在接受图片刺激出现自身感觉不适时做出按键反馈.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中采集的脑电信号叠加平均的方法提取VEP,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参数图片与VEP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图片均能刺激产生相似的实验波形和典型成分,但在不同亮度下P2成分的幅值出现明显差异,而在不同类型之间其潜伏期又有所不同.结论 P2成分可作为检测不同3D影像的特征参数.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例

    作者:刘成惠;梁春荣;邓波;王鑫;刘雨辉;杨珩;李瑞;严家川;王琳;周华东;王延江

    患者女,42岁。因双下肢阵发性痉挛、麻木半月于2013年11月28日入我院。患者10年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已治愈。7年前患巨幼细胞型贫血,维生素B12治疗2个月后恢复正常,此后停药。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无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家属诉其入院前半月反应较迟钝,主要临床症状为双下肢痉挛及麻木,麻木症状逐渐向上蔓延至剑突平面,伴有头昏、行走不稳。病程中无发热、咳嗽,无头痛、腰痛、腹痛腹泻,无束带感,无反复缓解复发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行走不稳,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言语清晰。颅神经正常,剑突平面以下躯干及双下肢深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左上肢Hoffmann征阳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全脊柱MRI见全脊髓侧索和后束区域对称性长 T2异常信号(图1)。颅脑MRI的T2和Flair序列见双侧半卵圆中心和侧脑室体旁对称性异常信号(图2)。头颈部CTA未见明显颅内外血管异常。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电生理检查:双侧视觉诱发电位异常(双侧P100波潜伏期延长),双侧胫后神经、腓总神经刺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异常(双侧P40波潜伏期延长),双侧胫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双侧胫神经F波、H反射正常。血清维生素B12降低(80 pmol/L),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补充维生素B12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躯干及双下肢深浅感觉减退较入院时改善,左上肢Hoffmann征阳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出院后患者坚持服用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患者出院1周后电话随访,患者诉躯干及下肢麻木感觉较前改善。

  • 听觉和视觉认知电位P300系列成分的临床电生理学特征

    作者:张萍淑;孔祥慧;元小冬;雷军;王淑娟;吴小英;陶莉;张健;王京

    目的:通过对视觉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系列成分的研究,了解其临床电生理学特征,从而为临床评价脑认知功能的状态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经典的Odball P300刺激范式对29名志愿者分别进行视觉、听觉刺激,采用64导ERP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离线分析.使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觉P1波幅和潜伏期的性别主效应均显著(F=5.44,22.45;P=0.02,0.00),N1波幅的性别和电极部位主效应也均显著(F=4.50,17.85;P=0.04,0.00),P2波幅的电极部位主效应明显(F=17.64,P=0.00);而视觉P1、N1、P2的波幅和潜伏期中,仅P2波幅的电极部位主效应显著(F=3.51,P=0.04).视觉性P1、N1、P2电位潜伏期明显小于听觉性P1、N1、P2(F=20.45,104.12,107.26;P=0.00),P1和N1的波幅明显低于听觉性P1、N1 (F=7.05,133.82;P=0.01,0.00),听觉性N2、P300电位潜伏期明显大于视觉性N2和P300(F=52.43,52.64;P=0.00),视觉N2的波幅也明显高于听觉性N2(F=26.00,P=0.00),但视觉性P300波幅与听觉性P300无差异(F=0.00,P=0.989).结论:听觉诱发电位具有早期外源性感知电位影响因素较多,P300等晚期内源性认知电位虽然相对稳定,但有波幅较低的缺点;视觉诱发电位早期外源性感知电位同样结果较稳定但波幅低,而晚期内源性认知电位具有波幅高和波形分化好的优点.因此同时检测视觉和听觉P300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大脑的认知功能.

  • 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提取

    作者:万红;王超;李光廷;张春燕;刘新玉;师黎

    研究大鼠的视觉诱发电位对认知人类视觉机理和疾病发生的位置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大鼠视觉刺激诱发电位的特征信息,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用于自适应干扰对消的大鼠视觉诱发电位信号采集方案,在大鼠初级视皮层不同位置和深度分别植入检测电极和干扰参考电极,有效提取了同源干扰信号.并基于该方案进行了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快速提取研究.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实现自适应干扰对消,信噪比提高约6 dB,能够有效提取出大鼠单次闪光刺激诱发电位波形,并可从单次提取的结果中获得准确的潜伏期信息.该方案为实时获取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特征信息提供了有效手段.

  • 基于叠加原理的合成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作者:高倩;王涛;詹长安

    检验高刺激率诱发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可以被看作是低刺激率诱发的瞬态视觉诱发电位(tVEP)的线性叠加的科学假设.采用模式翻转视觉刺激,记录10名健康成年人在不同刺激率(4,7.1,7.7,8.3,9.1,10,11.1,12.5,14.3,16.7,20,25 rev/s)条件下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然后用低刺激率(4 rev/s)诱发的tVEP及其经过幅值和相位调整后的波形,分别与刺激序列卷积合成对应高刺激率下的SSVEP,并采用Hotelling T2检验比较各tVEP模板条件下合成SSVEP与实际记录SSVEP波形之间的异同.结果显示,当使用常规记录的tVEP作为模板时,基于线性叠加原理合成的与实际记录的SSVEP在7.1 ~9.1 rev/s刺激率范围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10~25 rev/s刺激率范围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者之间误差随刺激率增加而增大;当对tVEP模板进行幅值和相位调整后,合成与实测SSVEP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间的误差也显著下降,在被测刺激率范围内基本保持平稳.结果表明,不同刺激率下的瞬态诱发反应存在差异,稳态与瞬态诱发电位之间的线性叠加假设有赖于对各个刺激率下瞬态诱发电位的测定.

  • 3D电视图片视差引发的EEG和VEP变化的研究

    作者:方得胜;邢丽冬;钱志余;王笑;金帅;张玺

    采集志愿者观看3D电视不同视差图片时的脑电信号,分析其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计算各波段功率得到视觉疲劳因子R值,以此来探究3D影片中视差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3D片源的制作提供一定的指标参考.基于N euroscan脑电仪搭建实验系统,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观看不同视差的3D图片,采集脑电信号的同时当其感觉不适时(刺痛感或者眩晕感)通过按键反馈.对采集的脑电信号中枕部视觉功能区的O1、Oz、O2等3个导联的数据采取叠加平均的方法提取其视觉诱发电位(VEP),得到N135成分波和P260成分波;将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依照相同的图片刺激序号进行叠加,将结果用Matlab的EEG工具包进行相对功率计算,进一步得到疲劳因子R值.结果表明,不同视差图片诱发的VEP的电位幅值和潜伏期有所差异,潜伏期的差异尤为明显(不同分组的均值变化为30%);志愿者观看只有负视差的3D图片时疲劳因子R值较大,即所有导联的均值比其他分组图片高10%.P260成分的幅值和潜伏期可以作为评价3D片源的一个参考指标;负视差的图片更容易引起人眼的疲劳;正负视差都有的图片引起的疲劳度等级低.

482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