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汽车上好少看电视

    作者:朱立文

    现在很多公交车和中长途汽车上都配有视频设备,有些是新颖的娱乐资讯,有些是动画片或搞笑电影,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好不要在汽车上看电视,或者少看电视.因为汽车在行驶的时候,会经常遇到道路颠簸、车身抖动等情形,车上的电视屏幕也会随之摇动,如此一来,看电视的时候,眼睛与电视屏幕的距离也就会改变,遇到车身摇晃时,眼睛就会不断地调节和屏幕的距离,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眼部肌肉紧张.如果车身晃动剧烈,眼睛所看的目标来回移动过快,视觉中枢就会接受到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像,为此眼部肌肉要不断进行调节,极易造成视力疲劳.

  • 视觉诱发电位描记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慧聪

    视觉诱发电位(VEP)是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枢区)描记出来的,对视觉刺激发生反应的一族电信息.临床应用价值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自1997年5月至1998年7月观察视觉功能障碍者31例,现报道如下.

  • 高级视觉中枢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探索

    作者:刘婧雯;王佳伟

    神经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当主要的视觉处理区域V1受损时,经过胼胝体、丘脑枕投射至顶叶、颞叶等区域的替代视觉通路,会帮助患者恢复部分视觉功能.视觉中枢的腹侧通路的特定区域可专门识别面部、物体或者视觉场景,背侧通路选择性负责视觉空间定位.双侧枕叶损伤可出现完全视觉丧失(皮质盲),但患者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缺陷.腹侧通路受损而背侧通路保留的患者可出现感知性视觉失认,即在视觉的基本方面(视力、视野等)均完整的情况下仍然不能识别视觉信息.中枢性偏侧色盲是当枕叶下部受损时对侧偏侧色觉减退或消失.角回及枕外侧回受损导致失读不伴失写,表现为不理解文字,不能通过视-文字途径阅读,但可以通过听觉、动觉、触觉等其他感觉途径来达到理解文字的目的.初级视皮层(V1)损伤可导致“盲视”,只有当物体移动时患者才能感知到,但是颜色和形状不能被识别.双侧顶叶损伤导致视觉注意机制破坏,患者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视觉场景的各个部分.面部识别核心网络受损导致人面识别功能障碍,患者甚至不认识自己的脸,但可通过其他特点对个体进行辨认.视皮质、中脑受损还可导致幻觉.“仿生眼”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改进,使盲人重见光明成为可能.

  • 视觉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邢家铭;严兴科;马重兵;盛雪燕;朱田田;韩雅迪

    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作为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电生理检测方法,可以在同一时间采集到多量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对于深化研究大脑神经细胞及其网络的工作原理,研发新的神经修复技术有很大的意义.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膜片钳技术(PCRT)和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神经信号技术(M-NEMEA).本文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起源、发展、技术特点,及其在视神经细胞的研究及应用,并对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在视觉中枢研究及应用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 人眼联合应用放大镜形成放大视觉的机制概述

    作者:王艺;袁久民;王前;郭亚楠

    传统理论上的放大镜成像原理是指单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而光线通过凸透镜进入视网膜成像继而传导入大脑视觉中枢是双凸透镜成像。在放大镜的辅助下,物体位于放大镜焦点内,形成一个正立虚像,不但放大了视角,还突破了视功能调焦的限制。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双凸镜的成像原理、放大镜的放大倍率加以阐述,并结合现有的几种放大镜类型,对放大镜的合理应用加以探讨。

  • 五大信号预示颈椎病

    作者:

    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颈椎病已经成了一种职业病,所以办公室一族要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颈椎病的五大信号.信号1:视力障碍 有些颈椎病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等症状.这是由颈椎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造成的.

  • 神经营养因子4/5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洁;方秀斌

    神经营养因子-4/5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对神经元的生长、分化有促进作用.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NT-4/5的研究进展,包括NT-4/5的分子结构、分布、基因和受体,对前后角神经元的分化和存活及对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对外周神经元损伤的修复及视觉中枢发育的作用等.

  • 视觉异常性癫痫(附3例报告)

    作者:魏振法

    例1,男,48岁,农民。发作性视物变大、变近半月就诊。患者于半月前徒步行走时,突然见前面的人、物体变大,约10倍左右,且感这些人、物在眼前数十厘米,将要发生碰撞而被迫停止行走,坐位闭目休息约10分钟缓解如初,此后上述发作4~6次/日。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史。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无异常。EEG:右枕叶可见棘慢波,颅脑CT未见异常。初诊为视物变大变近性癫痫。给予丙戊酸钠0.2,一日3次口服,5天后症状消失,继续服药,随访1年未再复发。 例2,女,36岁,会计。因视物变小5天来诊。患者于5天前伏案算账时,突感眼前事物变小,眼前电话机如火柴盒大小,15m2的办公室小得不能容纳自身,害怕将自己压住。闭目休息约1分钟,周围事物复常,此后每日发作4~6次。既往患“神经衰弱”10年。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未见异常。颅脑CT(-),EEG:双枕区可见尖波,右侧更频。诊为视物缩小性癫痫,给丙戊酸钠0.2一日3次,服用6天,症状消失,继续服药1年未再发作。 例3,女,29岁,工人。因视物变形3天来诊。于3天前织毛衣时,突见毛衣针变长,约3倍左右,再看室内物品都变长,房间也高了许多,心情紧张不解。闭目数分钟后如常。后又经常发作,7~8次/日。既往“神经衰弱”3年。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未发现异常。EEG:右枕部棘慢波,颅脑CT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物变形性癫痫,给丙戊酸钠0.2一日3次,服用7天后发作停止,继续服药2年无复发。 讨论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1)刻板式反复发作性视觉异常。(2)3例均无意识障碍。(3)除1例无器质性疾病外,另2例均有神经衰弱病史。(4)查体无阳性体征。(5)发作间期一切如常。(6)颅脑CT均未见异常。(7)EEG见枕部棘慢波或尖慢波。(8)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故本组病例均可诊断为癫痫。本文3例均表现为视觉异常,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的一个类型—视觉性发作。枕叶为视觉中枢所在,因此这种发作为枕叶神经元阵发性过度放电所致。故在临床上凡是见到刻板式反复发作的视觉异常,应考虑到是否癫痫发作的可能,不妨查一下EEG及抗癫痫治疗即可确诊。

  • 视觉异常性癫痫(附3例报告)

    作者:魏振法;李会娟;张国芬

    例1,男,48岁,农民。发作性视物变大、变近半月就诊。患者于半月前徒步行走时,突然见前面的人、物体变大,约10倍左右,且感这些人、物在眼前数十厘米,将要发生碰撞而被迫停止行走,坐位闭目休息约10分钟缓解如初,此后上述发作4~6次/日。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史。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无异常。EEG:右枕叶可见棘慢波,颅脑CT未见异常。初诊为视物变大变近性癫痫。给予丙戊酸钠0.2,一日3次口服,5天后症状消失,继续服药,随访1年未再复发。 例2,女,36岁,会计。因视物变小5天来诊。患者于5天前伏案算账时,突感眼前事物变小,眼前电话机如火柴盒大小,15m2的办公室小得不能容纳自身,害怕将自己压住。闭目休息约1分钟,周围事物复常,此后每日发作4~6次。既往患“神经衰弱”10年。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未见异常。颅脑CT(-),EEG:双枕区可见尖波,右侧更频。诊为视物缩小性癫痫,给丙戊酸钠0.2一日3次,服用6天,症状消失,继续服药1年未再发作。 例3,女,29岁,工人。因视物变形3天来诊。于3天前织毛衣时,突见毛衣针变长,约3倍左右,再看室内物品都变长,房间也高了许多,心情紧张不解。闭目数分钟后如常。后又经常发作,7~8次/日。既往“神经衰弱”3年。个人及家族史无可记述。查体未发现异常。EEG:右枕部棘慢波,颅脑CT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物变形性癫痫,给丙戊酸钠0.2一日3次,服用7天后发作停止,继续服药2年无复发。 讨论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1)刻板式反复发作性视觉异常。(2)3例均无意识障碍。(3)除1例无器质性疾病外,另2例均有神经衰弱病史。(4)查体无阳性体征。(5)发作间期一切如常。(6)颅脑CT均未见异常。(7)EEG见枕部棘慢波或尖慢波。(8)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故本组病例均可诊断为癫痫。本文3例均表现为视觉异常,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的一个类型—视觉性发作。枕叶为视觉中枢所在,因此这种发作为枕叶神经元阵发性过度放电所致。故在临床上凡是见到刻板式反复发作的视觉异常,应考虑到是否癫痫发作的可能,不妨查一下EEG及抗癫痫治疗即可确诊。

  • 视觉通路病变的视野判读要点

    作者:田国红;孙兴怀

    视觉通路的组成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及枕叶视觉中枢。视野检查是视觉通路疾病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用于早期发现视功能异常、鉴别视路疾病、了解疾病进展等。不同部位的损害可表现出不同形式的视野缺损,有些特征性的视野异常可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定位诊断。因此对视野检查结果的正确判读是神经眼科医师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 规范我国视觉电生理检查法的记录技术

    作者:李海生

    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法是记录光刺激视网膜,经过放在眼部和枕叶视觉中枢的体表电极所记录到的电反应.它问世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已从原来的1项发展成为现在被临床应用的5项检查法.这些检查法可对侵及视觉系统不同解剖水平的神经元的眼底病作出定位和定量的诊断.在国外有些国家的眼科已将他们列为一种常规检查的项目.这项新技术在我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从上世纪70年代后国内许多眼科已先后拥有了国产的或进口的视觉电生理诊断仪.

  • 一颗"烂牙齿"惹出脑脓肿

    作者:王坤;牛焕江;王义荣

    很多人对龋齿不以为然,疼的时候咬牙切齿,等这股劲儿一过,立马就抛诸九霄云外了.就像前来就医的老郑—样,但是他的问题可就大了."脑脓肿?烂牙齿?"老郑一脸错愕,怎么也不相信两者能关联起来.都是"烂牙齿"惹的祸2015年8月,头晕了数周的老郑走进了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王义荣主任的专家门诊,经过初步询问病史和查体,王义荣主任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患者一月前有过发热病史,既往龋齿,否认中耳炎、乳突炎及鼻窦炎等,左侧视野偏盲(双眼各只能看到视野右侧一半事物),双眼粗测视力可,眼球活动和四肢肌力感觉无明显异常,病灶可能位于枕叶的视觉中枢".

  • 功能核磁技术对常规影像学检查正常的后视路疾病的诊断两例

    作者:陈洁;魏世辉;侯豹可;邱怀雨

    后视路疾病是神经眼科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当颅脑血管疾病、肿瘤、外伤等累及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及枕叶视觉中枢引起视功能改变的一类疾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后视路疾病患者多伴有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但眼底检查多正常,部分患者行颅脑MRI或CT检查也未见异常,极易被漏诊和误诊.

  • 胚胎海马源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

    作者:冯东福;卢亦成;楼美清;汪洋;李文生

    神经干细胞(NSCs)在体内外环境作用下的分化已有大量研究,并已成功用于大鼠的中枢神经修复[1].我们分别从脑发育过程中较为原始的海马脑区以及视觉中枢上丘中分离、培养出NSCs,并进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比较.

  • 视觉中枢激活的BOLD-fMRI定量分析

    作者:赖铁强;龙莉玲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以下简称fMRI)观察正常人视觉中枢激活体积,探讨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视觉中枢激活特点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正常人在双眼同步光刺激和戴镜但不予光刺激两种模式下分别进行视觉中枢fMRI研究.结果戴镜不予光刺激14例激活体积恒定为105mm3,而3例激活体积明显大于105mm3,二者激活部位基本一致.结论戴镜不予光刺激的情况下激活区激活体积比较恒定可能为系统噪声所致,但少数激活体积较大者可能为想象引起的视皮质激活.

  • 按揉睛明穴及脑后视觉中枢对应区域穴位治疗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玮;李华南;高爽;赵娜;王金贵

    目的:观察按揉睛明穴以及脑后视觉中枢对应区域穴位治疗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法研究,把入选的70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疗程10天,以VDT视疲劳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和愈显率为97.05%和38.24%,对照组的有效率和愈显率为84.38%和9.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在眼部疲倦、畏光、流泪、难以久视、眼部酸痛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组对于眼皮跳、结膜充血、头晕头痛症状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对于畏光、眼部酸痛、眼皮跳、结膜充血、失眠、头晕头痛等方面的治疗无改善.结论:按揉睛明穴配合按揉视觉中枢对应区域相关穴位可明显改善VDT视疲劳症状,符合中医整体观念,为扩展推拿治疗领域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 共同性斜视儿童家长对双眼视觉功能的认知调查

    作者:刘淑媛;徐梅;王柳茹

    双眼视觉指外界同一物体分别投射到两眼的黄斑中心凹,经大脑视觉中枢加工整合为单一立体物像的生理过程[1],双眼视觉分三级,即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正常的双眼视觉除了可以扩大视野,降低视感觉阈值,更主要的是具有三维的立体视觉,使得主观的视觉空间更准确反映外在的实际空间.斜视是影响双眼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共同性斜视是为常见的斜视类型.目前对共同性斜视的治疗原则为:尽早矫正眼位,提高斜视眼视力,以增加获得双眼视觉的机会[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