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皮肤电极的ERG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徐礼胜;刘文彦;钱伟;王璐;郝丽玲

    视觉电生理已有国际电生理临床检查标准.其中,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检查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为了减轻传统ERG采集方法对人眼造成的危害以及克服该方法的一些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皮肤电极的ERG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视网膜刺激器、模拟滤波和放大电路、24位模数转换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并选择了10名志愿者来接受视网膜电图检测.后将得到的视网膜电图与标准的视网膜电图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外表皮肤电极采集到的ERG信号和临床实践的角膜ERG电极采集到的ERG信号有着基本相同的特征信息.

  • 对婴幼儿视觉电生理测定特殊护理的探讨

    作者:刘彩娇;龙时先;胡穗曦;吴德正;文峰;梁炯基;江福钿;关天芹

    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野ERG检查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静;刘玉兰;苟文军;方晏红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野ERG检查的护理.方法: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使用视觉电生理仪行全视野ERG检查.结果:所有6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顺利完成ERG检查.结论:做好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工作对获得准确ERG结果有重要作用.

  • 针刺不同穴位对视网膜电图和皮层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许金森;潘晓华;胡翔龙;萨喆燕;郑淑霞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位对健康成人视网膜电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影响,探讨经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33名志愿者参与本实验.以直径为1 cm装有导电膏的圆盘形表面电极放置于眼眶下缘皮肤表面(测ERG),或放置于正中线右旁开5 cm、耳上5 cm的枕部皮肤表面(测VEP).视觉刺激的闪光频率为1次/s,光源与眼距离50 cm.受试者静卧,给予20次闪光刺激,同时用叠加仪将20次ERG、VEP反应进行平均加算,获得1次叠加结果.按同法记录3~5次反应作为针前基础值.然后刺激穴位,待出现针感时连接电子刺激器,给予电脉冲刺激,频率0.5 Hz,波宽0.2 ms,电针10 min后记录3~5次ERG、VEP作为针时值.测试穴位分别为光明、内关、足三里,每穴测试时间至少相隔3 d.结果:电针刺激光明穴对ERG b波振幅、VEP P100振幅的影响较大,变化是双向的,而电针刺激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对ERG b渡的振幅和VEP P100振幅的影响比较小,其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电针胆经光明穴对ERG和VEP振幅的影响明显大于电针内关和足三里,提示不同穴位对ERG、VEP活动的影响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 杞菊地黄汤改善实验性大鼠视网膜变性的作用观察

    作者:陈金卯;杨锦南;林少春;吴开力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对实验性视网膜变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生后45 d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杞菊地黄汤组.中药组大鼠ig杞菊地黄汤8.3 g·kg -1(15 mL·kg -1),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两组动物均于生后47 d开始ig,每天1次,直至动物处死.生后50 d以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 nitrosourea,MNU)ip造成视网膜变性模型,预定时间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s,FERG)检测,造模后2,5d时分批处死动物,取右眼行病理切片,分别以TUNEL法检测视网膜外核层细胞的凋亡、HE染色检测视网膜外核层的厚度.结果:ig杞菊地黄汤8.3g·kg-1组大鼠FERG消失时间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延迟;造模后2d,其外核层细胞凋亡指数(50.8±7 3)%低于同期模型组大鼠(81.1±9.7)%(P<0.01);造模后5d,其视网膜外核层厚度(71±27)μm大于同期模型组大鼠(22±10) μm(P <0.01).结论:杞菊地黄汤对MNU诱导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视功能改善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彭清华;李建超;姚小磊;龙达;段国平;李伟力;彭俊;刘娉;范艳华;陈向东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视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6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复方组、益脉康组和常规组.各组术后第2周开始分别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益脉康片,常规疗法对照组不另服药.观察3组患者视力、眼底、视网膜电图变化情况及平均随访1.32年后视力和网脱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药复方组视力改善、眼底情况的总有效率为89.6%、暗适应和明适应ERG a,b波振幅及治疗前后振幅的差值均优于益脉康片组及常规组(P<0.05,P<0.01).随访1年以上发现,中药复方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能促进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网膜下液体的吸收,促进脱离视网膜的复位,改善视网膜电图,改善患者视功能.

  • 基于多显示技术的多焦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的研究

    作者:郭兴明;张思杰;彭承琳

    多焦视网膜电图是一种客观的、无创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同时反映视网膜多个微小区域的视功能,在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基于多显示技术的多焦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的原理与设计,利用Windows 98以上的微软操作系统特有的多显示技术,控制图形刺激器对视网膜的各个区域分别进行刺激.然后用特制的电极把由视网膜多个区域产生的混合叠加信号提取出来.经放大、A/D转换后送入计算机.计算机利用快速M变换对混合信号进行分离,从而得到视网膜各个区域的反应信号.该系统具有控制简单,检测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578.2nm激光照射对视网膜功能学损伤的研究

    作者:施东雯;顾瑛;刘玮;张继庄;曾晶

    目的 从功能学的角度研究激光照射后视网膜功能的改变.方法 健康灰兔6只共12只眼,按照激光进入眼底的功率密度分为正常组,阈值下组和阈值上组,每组4只兔眼.应用波长578.2 nm、脉宽20~40 ns的脉冲铜蒸汽激光照射兔眼底视乳头下方的后极部,照光时间100s,眼底光斑直径2mm.照光后1周用视觉电生理仪采集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判定激光对视网膜功能学的损害.结果 暗视ERG中,阈值上组和阈值下组的Ab(uv)与正常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暗适应大电反应中,阈值上组与正常组的Ab(uv)差异显著,阈值下组与正常组的La(ms)差异显著.结论 低于损伤阈值剂量的激光照射视网膜出现视网膜功能的改变.

  • 视网膜电图(F-ERG)对白内障术后视功能预测的应用分析

    作者:骆骏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眼科显微手术的应用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开展,使得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恢复程度成为评价复明手术疗效的指标.因此如何客观评估患眼的视功能状况及术后增视程度深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所关注.视觉电生理作为一种无创伤的客观检测手段,较少受屈光间质的影响.可以帮助术前了解患者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功能状况以预测手术价值[1].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白内障手术疗效,我科近几年来应用视网膜电图(F-ERG)对白内障术后视功能预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

    作者:董莹;黄一飞;王丽强;姜荔;陈兵

    目的:评价在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意义.方法:对因严重角膜化学伤、热烧伤、移植失败、终末期干眼症及爆炸伤行永久性人工角膜植入术的27例患者在术前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 (Flash-electroretinogram, F-ERG)和闪光视诱发电位 (Flash-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VEP)检查,将测定结果与术后两周的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7例中,术前明适应闪光 VEP的潜伏期与术后视力呈正相关,r=0.614,p=0.001.F-VEP 测定结果正常者 14例、轻度异常9例,在术后视力均获得明显改善;中、重度异常者4例,其中3例术后视力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例视力改善不明显.F-ERG的结果与视力亦呈正相关,但其可靠性不及F-VEP.结论:人工角膜植入术前进行视觉电生理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视功能预后.

  • 枸杞多糖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艳丽;文峰;孙祖华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视网膜光损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设计实验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SD大鼠60只.每组10只.方法 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未治疗组于光照前、光照后1天、6天及14天行暗视闪光视网膜电图(ERG)检查,检查完后取每组大鼠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于光照前24h及0.5h腹腔注射LBP和生理盐水分别作为LBP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光照后1天行暗视闪光ERG,后取眼球上方中央部视网膜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ERG b波振幅,视网膜形态学.结果 在未治疗组,光照后各时间点标本与正常组对比ERG b波振幅明显下降,第1天降至29.97%,而第6天、第14天b波振幅无继续下降.第1天标本组织形态学显示其损伤严重,第6天、第14天标本形态上则慢慢恢复.LBP治疗组,ERG b波振幅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5),视网膜形态学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 LBP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功能和形态损害具有防护作用.

  •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振幅异常

    作者:陈长征;左成果;邢怡桥;易莲芳

    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进展中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关系.设计前瞻性、对照性研究.研究对象正常健康者18例(18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稳定期患者15例(18眼)及7例(7眼)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方法对正常健康者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进行ERG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的PhNR振幅与RNFLT进行相关分析;另对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者随访半年,研究其PhNR振幅与RNFLT变化规律.主要指标PhNR振幅与RNFLT.结果稳定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及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RNFLT显著相关(r=0.688,P<0.01).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随访第1~3个月,PhNR振幅下降先于RNFLT的变薄.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ERG 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且PhNR振幅下降早于RNFLT变薄.

  • 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研究

    作者:胡甸萍;史惠琴;张晓燕;王安悦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度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将124只高度近视眼按不同的屈光度分成3组(简称高近组),对此3组以及110只正常眼对照组采用美国LKC UTAS-E3000型视觉电生理仪检查FERG及PVEP.结果:高近Ⅰ、Ⅱ、Ⅲ组ERG闪烁光的峰时值分别为(28.74±3.17)ms、(32.30±10.71)ms、(31.03±2.46)ms,均较对照组峰时值(28.30±2.16)ms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近Ⅰ、Ⅱ、Ⅲ组ERG闪烁光的振幅分别为(64.13±22.96)mv、(48.60±24.30)mv、(39.75±10.10)mv,均较对照组振幅(83.70±33.18)mv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近Ⅰ组ERG大反应a、b波振幅为(194.46±66.65)mv、(415.40±130.40)mv,高于高近Ⅱ组(147.19±69.99)mv、(327.00±97.54)mv,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高近Ⅱ组ERG大反应a、b波振幅高于高近Ⅲ组(120.80±32.73)mv、(302.50±43.89)mv,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近3个组a波振幅的下降程度较b波明显,b/a比值>2.0.高近Ⅱ组的VEP振幅较对照组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近3个组的眼轴较对照组长,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近Ⅰ组的角膜曲率水平轴(43.23±1.43)、垂直轴(43.75±1.40)均较对照组(43.84±0.76、44.26±0.85)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屈光度越高矫正视力越差,视觉电生理的改变越大,尤以振幅为甚,b/a比值随着屈光度的加深而增高,说明视网膜外层损害程度明显重于内层.

  • 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电图改变

    作者:程序;徐亮;白凤阁

    目的:研究鸡形觉剥夺眼视网膜电图改变.方法:测定29只鸡雏于不同遮盖及去遮盖时期双眼视网膜电图的变化.结果:形觉剥夺造成实验眼OPs波幅较对照眼明显降低(P<0.05),去除遮盖,实验眼OPs波幅恢复到与对照眼无明显差异.实验眼与对照眼a、b波幅值差异无显著性;各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随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剥夺眼视网膜内层功能下降.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电图
  • 医院影像学科医师视功能损伤的调察

    作者:冀向宁;韩风梅;王志学;王文英;张习;王永森

    目的 调察医院影像学科医师的视功能损伤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析方法,医师组以从业10年以上的青中年影像学科医师45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0例.观察两组人员眼部症状,并做视觉对比敏感度(CS)、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对其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医师组有眼疲劳综合征者占8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医师组在CS检查中的中频(6c/d)及高频(12c/d、18c/d)的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ERG检查中的暗适应0.03反应、明适应3.0反应、闪光反应等3个检查段的a-波振幅和b-波振幅医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S检查的低频段(1.5c/d、3c/d)检测值,F-ERG检查的暗适应0.01反应、震荡电位的检测值和OCT扫查的黄斑区中心区厚度、立方体体积、立方体平均厚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10年以上的医院中青年影像学科医师存在明显的视疲劳综合征,而且在视功能和视觉电生理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

  •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意义

    作者:左成果;邢怡桥;陈长征;易莲芳

    目的 研究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各成分及其明视负向反应(PhNR)的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以及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中PhNR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21例(25眼)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5例(25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并将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大反应、30 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且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眼明显地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作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评价的良好指标.

  • 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的视觉电生理改变

    作者:高燕;袁鹂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对68例单眼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治疗前后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视网膜电图(ERG)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外伤性视网膜震荡VEP异常率达91.18%,ERG异常率达85.29%,VEP和ERG联合检测异常率可达100%.电生理异常改变为,VEP P100波及ERG b波潜伏期延长(P<0.05),幅值降低(P<0.01);治疗后P100、b波均有明显改善,潜伏期(P<0.05),幅值(P<0.1).结论提示VEP P100波、ERG b波可作为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早期诊断有价值的观察指标,对病情判断、疗效观察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电生理检查改变是可逆的.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视网膜电图检测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

    作者:张楚;徐哲;俞永珍;邹秀兰;邹玉平

    目的 比较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D-OCT)检测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在蓝光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中的敏感性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蓝光诱导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分别于照射后1d、3d、7d和14 d,以SD-OCT测量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以f-ERG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分析大鼠外核层厚度与f-ERG各波反应振幅的关系.结果 蓝光照射后1d、3d、7d和14 d大鼠平均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依次为(36.54±3.82) μm、(27.07±2.70) μm、(25.37±2.32) μm和(19.54±1.79) μm,与对照组比较,在3d、7d和14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2,8.838,9.183,P<0.05);ERG-a波振幅依次为(268.25±41.12) μv,(178.21 ±32.70) uv,(153.28±48.23) μv,(144.28±33.57) μv;ERG-b波振幅依次为(608.41 ±61.61)μv,(489.29±85.94)μv,(463.36±58.47) μv,(390.05±48.94) μv.与对照组相比,各波振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G-a波:F=a4.239,b9.443,b10.187,b10.872,aP< 0.05,bP<0.01;ERG-b波:F=a3.976,b10.391,b10.787,b11.320,aP<0.05,bP<0.01;).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与f-ERG各波振幅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ERG-a:r =0.201,0.247,0.338,0.672,P<0.05;ERG-b:r =0.131,0.278,0.345,0.578,P<0.05).结论 蓝光照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f-ERG各波的反应振幅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可较早地反映光照导致视网膜功能受损;视网膜外核层厚度明显变薄,与前者具有明显相关性,两者分别从形态学及功能学共同揭示蓝光照射在活体大鼠视网膜中的改变.

  • 眼挫伤VEP、ERG联合检查的意义

    作者:仪立群

    目的探讨VEP、ERG在眼挫伤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无屈光间质障碍的眼挫伤患者68例68眼,除行常规视力、裂隙灯和眼底检查外,予行VEP、ERG检查.结果对伤后视力下降,矫正不佳,常规检查又未能查出明显异常者,VEP或ERC均有异常.结论VEP、ERG联合应用是眼挫伤后早期诊断及视功能评价的客观检测手段.

  • 不同检测方法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的观察

    作者:庄朝荣;陈放;马晓蓉;王晓玲

    目的评价各种检测方法在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白内障197例(214眼)术前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视网膜计、光定位、色觉及注视性质等综合检测,术后3月复查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前F-ERG的b波、F-VEP的P1波、潜视力、色觉均与术后视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F-ERG、F-VEP、潜视力预测术后视力的可靠性分别为62.6%、79.0%、60.6%.但排除白内障完全成熟及高龄者(超过80岁),潜视力预测的可靠性则达82.6%.结论对于非完全成熟及非高龄者,视网膜计是术前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比较理想的方法,而对于完全浑浊及高龄者,视网膜计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欠佳,应结合F-ERG、F-VEP、色觉及注视性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讲价.

269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