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기초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3250
  • 国内刊号: 11-35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孟庆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扶阳理论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作者:甘营奇;王东强;李志军

    扶阳理论认为人体以阳气为本,辨治疾病重视保护、强壮人体的阳气.故通过论述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特点,认为阳气虚弱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从预防疾病、截断病势、善后调养等3个方面论述了扶阳理论在本病的具体应用,拓展了扶阳理论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为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运气理论制方与运用初探

    作者:邹勇

    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的运气方,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南宋·陈无择创制五运时气民病证治10方、六气时行民病证治6方,对后世影响极大.五运六气理论的组方原则有君臣佐使、适大小为制、奇偶之制、性味法则等.君臣佐使本是运气方的组方指导原则,历代医家用于指导方剂组方并赋予普遍的指导意义;性味法则是根据药食之五味及属性依据天地运气的异常变化确定组方原则,体现天地相通的道理.运气方应用原则有调气以平、求其属、缓急原则、奇偶原则、重方原则、内外原则等,运气方应用要灵活,不可拘泥.故以正阳汤为例解读“三因司天方”的临床应用.

  • 冯兴华痹症“贵肝”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宋竖旗;李灿;冯兴华

    冯兴华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师从谢海洲、方药中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医疗与研究工作40余年,逐渐形成了痹症“贵肝”的学术特色.笔者跟师临证学习,逐渐领悟了老师痹症从肝论治的学术精髓.现从以下4个方面探讨其痹症“贵肝”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辨证要素和常用方剂.

  • 马元仪《证论精微》学术价值探骊

    作者:钟微;杨奕望

    《证论精微》是清初名医马元仪所著的医论类著作,现仅存的民国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全书1卷,载医论33篇,撷取历家精华,结合其50余年临证经验求精启微,从病因脉证、治法方药等方面逐一阐释.《证论精微》重视病源病机的分析,理法有度、稳中求新,诊治闭结、咳嗽、腰痛、健忘等病证均有独到见解,对于当今中医临床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伤寒论》“不存在症”的临床意义探析

    作者:张朝宁;李金田

    《伤寒论》中很多“不存在症”如不恶寒、不发热、不渴等是张仲景辨别病证和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是张仲景“平脉辨证”和“谨守病机”思想的主要体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辨证内容和极高的思辨水平.“不存在症”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独特的思路,理解“不存在症”的意义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张仲景方证,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和临床疗效,故从辨病辨证、鉴别诊断、遣方用药3个方面阐述了“不存在症”的临床意义.

  • 《神医普救方》的编撰、内容及其传播

    作者:韩毅

    《神医普救方》是太平兴国六年至雍熙四年(981~987年)贾黄中等奉诏编撰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著作,也是宋政府刊刻的第一部官修方书著作.该书采取“分以部居,条其类例”的编撰体例,不仅汇集了大量前代和宋代初年的医学知识,而且也保存了历代珍稀医学文献.现存《神医普救方》的内容主要为符禁门知识,来源于孙思邈《千金翼方·禁经》和其他道教著作.该书有雍熙四年刻本和元符二年刻本,先后被宋政府颁赐到诸路州县和高丽等地,受到宋朝皇帝、医学家、文人和外国使臣的重视.该书卷帙浩繁,加之未能列为中央医学教育和地方医学教育的教材,约在南宋末年散佚.

  • 古今痔概念溯源及辨析

    作者:张飞春

    中医文献中痔概念的内涵众说纷纭,计有五官九窍突出物皆为痔、肛门部疾病的总称、痔瘘合用、现代痔概念等多种认识,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痔概念逐渐发展为融合静脉曲张学说或肛垫下移学说概念的现代痔概念,古今痔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中医文献研究可以发现以下规律,古代文献中的痔概念的本义指肛痈或肛瘘,属于肛周化脓性感染类疾病;痔病名增多的现象,属于词义范围增多研究的范畴,反映了古文献中痔概念的本义一定程度上是指肛肠病的总称;而现代痔概念以静脉曲张学说或肛垫下移学说为主要内容,属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类疾病.对中医文献中痔概念的本义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正确评价痔病相关中医文献的价值.

  • “胃家实”的内涵及其相关证候

    作者:朱辉

    《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虽经后世注家的释义,仍有令人费解之处.故时至今日,对原文反复推敲、前后互参,仍是领悟其中奥旨的有效途径.故就阳明病提纲证“胃家实”的含义及其所涵盖的证候进行探讨,通过文字与医理双重层面的分析,结合张仲景在阳明病篇的行文特点而得出结论,即“胃家实”是阳明腑实证病机特点的反映,是张仲景对阳明病关键证候的概括之言,其作为阳明病提纲起到了执简驭繁的纲领性作用.

  • 基于古代文献数据库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研究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尚怡冰;张庆祥

    目的:基于计算机技术对《中华医典》内肺与大肠表里关系文献进行研究,以探讨其理论基础.方法:依托java web技术建立“肺与大肠相表里”文献数据库,检索《中华医典》408部古代医籍相关文献录入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寻肺与大肠功能关系在文献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出符合条文2126条,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肺与大肠表里关系中,频数所占比例较高的功能关系依次为经络络属、气机升降、津液相关、呼吸作用及糟粕传导作用.结论:根据分析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形成依据为经络络属关系,气机升降和津液相关功能是肺与大肠表里的功能基础,鼻和魄门是肺与大肠表里的解剖基础.

  • 肾主闭藏、肝主疏泄关系探析

    作者:刘启华;张钰琴;彭玲玲;凌江红

    通过分析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相反相成作用,提出肝的疏泄作用具有疏通阻滞、祛除外邪的作用,其过程伴随着肾精的消耗,常表现为相火亢进.持久的肝气疏泄太过导致肾精亏虚,以致肝之疏泄乏源,可能出现肝气郁结.并结合疾病时高激素水平、应激反应及常见病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进行阐释,进一步深化对肾主闭藏、肝主疏泄的认识.

  • 温阳通络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会军;刘维超;李兆福;吴晶金;彭江云

    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吴生元教授继承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遵从《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及“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理论,提出“阳虚邪凑”为风湿病的关键病机,并将张仲景《伤寒论》活泛用于临床实践,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新性提出“温阳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雷诺氏综合征等风湿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学习和推广运用.

  • 调和营卫法治疗IgA肾病的理论探微

    作者:李雯雯;贾维;沈沛成

    通过对IgA肾病病因病机、营卫学说理论及IgA肾病与营卫二气关系的梳理,归纳出营卫失调导致IgA肾病发病的机理及调和营卫法则治疗IgA肾病的理论依据,并从现代免疫学理论角度探讨营卫二气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以调和营卫法则确立的自拟方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IgA肾病的可行性,从而提出营卫失调是IgA肾病发病的基本病机关键,调和营卫是既继承传统理论又符合IgA肾病现代免疫学发病机制认识的治疗法则.

  • 从《伤寒论》辛味药的运用看张仲景扶阳思想

    作者:朱红梅;周扬;李丽丽

    《伤寒论》中处处贯穿扶阳思想,阳气未伤者防患于未然,阳气既伤者温助阳气.阳气贵在流通,阳气不能枢运亦可致其不足,此时运通阳气即是扶阳,故张仲景的扶阳法主要体现在温补阳气与运通阳气两方面.故分析辛味药在六经病中所起的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的作用,如通阳扶阳以辛甘温,清热通阳以辛寒,调枢运阳以辛苦,温扶阳气以辛热,指出了张仲景对阳气的重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 《素问·上古天真论》“登天”与“天师”解诂

    作者:朱鹏举

    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登天”、“天师”二语出自王冰之手的事实,对其含义做了详细考辨,提出“登天”当依王冰注,作“白日升天”解,指的是成仙之事;“天师”本是对通晓道术之人的尊称,王冰将其作为“岐伯”的专称,而此改动似既有《庄子》旧典的影响,又与王冰信奉道教成仙之说有密切关联.

  •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食治观

    作者:卞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世医家对其诠释虽各持己见,但都是从中医治病的角度进行阐述.故将依据药食同源理论,从形、精不足与体质的关系以及食养食治入手,对“温之以气”“补之以味”加以补充诠释,着重关注由形精不足所致的偏颇体质,以及如何改善偏颇体质以防止由此所导致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物气味 体质 食治
  • 玄府—络脉体系概论

    作者:陆鹏;由凤鸣;胡幼平;周龙甫;侯君;潘迪;刘丽香;任凤艳;呼永河

    玄府与络脉均为中医理论的微观概念,二者同是中医学人体结构中遍布全身且为细小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仍有不明之处.通过系统整理玄府与络脉的结构、功能、病变、治法内容,指出玄府与络脉在结构上相互补充,功能上共同担负着气血流通、神机运转的作用.玄府开阖失司与络脉通利不及是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调节玄府开阖与通补络脉虚滞是基本治疗原则,故旨在完善微观理论内涵,以期为临床指导微观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 《庄子》医学语词考论

    作者:付慧艳;王明强

    《庄子》以阴阳喻万物,以恬淡无为蓄养人生,故蕴含了天人合一、静以疗疾的思想,其中不乏一些医学语词的记载,如表示病之总名的“疾”“病”等,表示病名、病证的“龟手”“漂疽”“溲膏”等,表示病因病机的“阴阳不和”“内热”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历史风貌.整理考释这些医学语词,对于深入开展先秦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庄子》 医学 语词
  • 金世元学术思想传承特色探析

    作者:罗容;王秀娟;刘长利;赵学敏;王燕平

    在明确传承学术思想概念的基础上,理清中药传承研究思路,分析金世元学术思想传承特色.传承是中药大家传授和弟子继承的有机组合;学术是中药学科学问、知识和实践中应用的技术、手段;思想是中药大家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对专业学问、知识、技术、方法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金世元传承的是经过自身70余年从业经验打磨并反复思考形成的“学”与“术”.在此基础上,明确传承其学术思想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全面记录、整理金世元学术内容,提出解决其认可标本收集这一难点的方法:高目标是凝练、实践中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中医学术传承比较,总结金世元中药学术传承模式特点,一是补经典学习,传大家衣钵;二是传承实践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通过概念梳理、目标确定、模式特色凝练,总结对国医大师金世元学术传承研究体会、浅析特色,以期为研究中药专家学术传承提供参考.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痞”的中医治法探究

    作者:李壵;姜莉云;郑玉;吴文笛;董月秋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的饱胀不适感,即“痞”,其证候主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等6个主要证候.尚有一些不常见的证候及其治法可独立存在,也常兼见在主要证候之中,部分为主要证候不同时期病机演变的变证,临床上应引起充分重视,故对这些证候的治法作一初步探析.

  • 《时病论》对《黄帝内经》“三因制宜”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作者:李燕村;张伟

    《时病论》为清末著名温病学家雷丰的代表著作,是一部全面总结外感时病证治的专书.雷氏兼参先圣后贤之训,荟萃百家之长,积平生之心得方撰此书.本书学术思想深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影响,而其中的知时论治、辨体立法则是对《内经》中“三因制宜”思想的继承与发挥,充分体现了中医辨治过程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巧妙融合.故主要以《内经》中“三因制宜”思想为基础,从因时、因人、因地三方面对《时病论》中相关内容及理论内涵进行探讨.

  • 越鞠降糖方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海文

    目的:越鞠降糖方治疗中青年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方法:一般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口服拜糖苹治疗,治疗组41例口服越鞠降糖方,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指数及腰臀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改善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中医症状、胰岛素敏感指数及甘油三酯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越鞠降糖方能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

  • 基于西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调查研究

    作者:高嘉良;魏军平;郑燕;李艳;李爱茹;李燕;沈琦;孟雪芬;杨琳

    目的:探讨北京西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2013年10月至12月运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量化积分表,对5家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9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主要中医症状腰膝酸软占75.3%(225例),乏力占70.9%(212例),口干64.9%(194例)等;常见证型中气阴两虚证占39.5%(118例),阴阳两虚证占25.4%(76例),气虚证占11.7%(35例),肝胃郁热证11.0%(33例);常见夹证中夹瘀55.5%(166例),夹痰浊50.2%(150例),夹湿44.1%(132例).结论:1.以证测因,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病机的关键,而血瘀与痰浊是演变过程中的焦点;依证测法,益气养阴是其主要治法,并应根据疾病的证候演变过程,重视活血化瘀及祛痰化湿之法的临床应用.

  • “谨守病机”与“守法守方”——从喻嘉言一则医案谈起

    作者:于智敏

    谨守病机与守法守方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喻嘉言一则医案,展示喻氏高深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诊疗技术.由此悟出深入病机、有维有守,体察物性、取象比类,守法守方、不失人情,学以致用、探微索隐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谨守病机 守法 守方
  • 贝牡莪消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血清IGF-1、TGF-β1的影响

    作者:杜丽坤;李楠;马建;仲丽丽;马宝柱

    目的:观察贝牡莪消丸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血清IGF-1、TGF-β1的影响,探讨贝牡莪消丸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服用贝牡莪消丸)及优甲乐组(服用优甲乐),疗程共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大结节的大内径及血清IGF-1和TGF-p1水平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中药组甲状腺结节大内径比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中药组优于优甲乐组.中药组血清IGF-1水平较优甲乐组明显降低,TGF-β1较优甲乐组明显升高.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优甲乐组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中药组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贝牡莪消丸可明显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血清TGF-1,并明显提高TGF-β1水平,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IGF-1及TGF-B1的水平达到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基于现代文献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作者:徐飞;崔文强;刘宝君;董竞成

    目的:挖掘现代文献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医证型和证素的研究,为临床“辨证论治”IPF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文科技核心所收录的关于IPF证型研究的现代文献,并对其证型、证素以及证素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F共有31种证型,10种证素,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型,气虚痰瘀型和气虚血瘀型为为常见的3种证型,气虚、血瘀、痰浊和阴虚为分布广的4种证素.结论:“气、阴、痰、瘀”是IPF四大致病因素,IPF是一种多证候相互混杂的疾病,治疗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以求准确辨证治疗.

  • 颈椎病发病与软组织张力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方维;赵勇

    近年来,颈椎病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随之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从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角度探讨其发病与软组织劳损、颈椎力学平衡及生理曲度变化的关系,进而对软组织张力与颈椎病发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颈椎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症状及体征,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清热活血方药对CIA大鼠Wnt信号通路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波;姜泉;巩勋;吴振宇;唐晓颇;杨卉;焦娟

    目的:分析清热活血方(QRHX)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清热活血方药对CIA大鼠骨破坏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活血方药组、依那西普组.通过滑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采用RT-PCR方法对各组大鼠滑膜DKK-1、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通过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DKK-1、β-catenin、TCF、LRP5的蛋白含量.结果:滑膜病理显示清热活血方药组大鼠滑膜中的炎症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清热活血方药组大鼠滑膜中DKK-1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DKK-1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β-catenin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β-catenin、TCF、LRP5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清热活血方药能降低滑膜炎症水平,抑制Wnt信号通路中DKK-1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β-catenin、TCF、LRP5的表达,可能通过作用于Wnt/β-catenin通路在CIA大鼠骨破坏过程中发挥骨保护作用.

  • 中药配伍组分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

    作者:相田园;高普;宋光熠;宋芊;靳冰

    目的:探析中药配伍组分改善糖尿病兔大血管病变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四氧嘧啶静脉推注配合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诱导大兔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以中药配伍组分(40%麦冬多糖,30%黄连生物碱,30%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进行干预.结果:中药配伍组分能够有效降低FBG、GHB、GSP、AGEs、TC、TG、LDL-C、hs-CRP、IL-6、TNF-α、ET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中剂量组疗效更佳.结论:中药配伍组分能够降低血糖相关指标,调整脂质代谢紊乱,缓解炎症反应进展,从而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症状.

  • 大补阴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作者:汪文来;刘梅洁;于峥;李艳;王少君;刘红;潘静华;王震;赵红霞

    目的:观察大补阴丸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方法:将88只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己烯雌酚组和大补阴丸高、中、低剂量组7组.采用摘除卵巢的方法制作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在灌胃给药3个月后,运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对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进行形态计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补阴丸高、中剂量组TBV%显著增高,TRS%、TFS%、MAR、mAR显著降低.结论:大补阴丸对去卵巢所致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研究

    作者:杨宇峰;曹彬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选用SD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结合方法造模,并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进行药物反证评价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全血黏度、红细胞凝集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升高,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干预后,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特征相似,并佐以祛痰化瘀法治疗有效,证明该法成功复制了痰瘀互结证代谢综合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区NSE、 NGF、bFGF的影响

    作者:王亚军;方晓丽;黄春换;何应学;刘丁龙;高原

    目的:通过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观察不同时段NSE、NGF、bFGF的表达变化,探究子午流注针法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内源性激活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体质量200~ 250 g的14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辨证取穴组(简称辨证组)和纳甲法组(简称纳甲组)5大组各45只动物,再将5大组动物根据针刺治疗时间的长短,在各组内再随机分为术后6h、3、7、14、21 d5个小组,其中每小组各8只动物.参照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局灶性缺血模型(MCAO).治疗于实验第2天开始针灸治疗,每日同一时间治疗.常规辨证组参照《实验针灸学》选穴,选取水沟、合谷和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每天1次,每次留针30 min.纳甲组根据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所记载的徐氏子午流注纳甲法,依日按时开穴针刺治疗,手法与留针时间同辨证组.处死动物观察神经元形态学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脑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AO组大鼠的神经元结构受损,与正常组比较MCAO大鼠大脑的NSE、NGF、bFGF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表达变化,各治疗组均可抑制NSE的升高,增加NGF、bFGF的含量,其作用效应也呈现出同样的先升高再降低动态表达变化规律,其中子午流注纳甲法组、综合组作用在早期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刺能促进MCAO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修复,促进MCAO大鼠缺血侧大脑匀浆NGF、bFGF的表达,抑制NSE的表达,纳甲组、联合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针刺在缺血早期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作用更明显,提示针刺早期干预的作用更加明显.

  • 红景天苷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涵;陈海琪;赖世龙;张海宁

    目的:考察红景天苷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胸主动脉缩窄法(TAC)制备高血压模型,观察长期连续给予红景天苷对大鼠血压、胸主动脉血管反应性、COX1及COX2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血管病理改变.结果:红景天苷干预治疗12周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值及死亡率,改善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对PE的反应性增强及时Ach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减弱;上调高血压大鼠血管COX1表达水平,抑制COX2表达,并能明显减少高血压引起的胸主动脉中膜厚度,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结论:长期给予红景天苷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异常,有效降低血压,并可能通过抑制血管重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 施小墨辨证使用对药治疗冠心病经验

    作者:李智;李思成

    冠心痛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脏腑亏虚为本,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邪气侵袭心脏脉络为标.笔者跟随施小墨教授临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配伍用药,善用药对,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祛除病因,调和气血,从而解除病痛.

  • 叶天士透风渗湿对治疗急性湿疹的指导作用

    作者:郝云;吴红彦;窦建卫

    以叶天士《温热论》“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论述为主线,按照肺肝脾同病、风湿热搏结的病变机理,依据临床症状将急性湿疹分解为风邪郁表、热结三焦、湿中伏火3个证型,依据证型特征分别确定透风肃肺、清热凉肝、渗湿健脾3个治则;依据治则要求以辛凉轻宣之剂透风于外,使在表之风邪不得助长内热;以苦降寒凉之剂清热于中,使郁结之邪火不得伤津动血;以甘淡利水之剂渗湿于下,使停蓄之水湿不得都蒸蕴结,同时强调透风、清热、渗湿并用,辅之以凉血散血、解毒消疹,结合临床实践探究急性湿疹中医辨证论治.

  • 王亿平辨治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湿热证临证经验

    作者:张磊;金华;王东;王亿平

    王亿平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兼证,多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在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阶段,湿热证是其主要的中医证候;临床上根据湿热之邪程度不同(湿重于热、湿热参半、热重于湿)应分阶段辨证论治.在组方施治中应攻补兼施、寓攻于补,同时在清热利湿之中勿忘宣肺护阴,并将化瘀通腑贯穿始终.

  • 从伏邪学说论治慢性荨麻疹的思考

    作者:张秉新

    以伏邪学说为基础,结合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规律,从发生原因、藏匿部位、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4个方面探讨慢性荨麻疹的病机和治疗.慢性荨麻疹由伏风兼夹热、暑、湿、寒诸邪所致,本病伏邪主要藏匿于肌肤,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伏邪可藏于络脉;其发病可由正气虚衰、正不胜邪以致邪气肆虐,可由伏邪加强所致“因加而发”,亦可由新感六淫外邪引动内伏之邪,内外相合而发病,治疗的总则为扶正、透邪辅以泄热、缓攻通络之法,将伏邪学说运用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 升降散在五官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舒鸿飞

    升降散是升清降浊的代表方,结合5则验案,探讨升降散在五官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火郁五官疾病的病因有外邪入侵、情志因素和体质;其发病因素有外邪入侵、过于保暖、过食温补食物、当令季节和居住地域改变等;其机理一是五官有位置在上、直接与天气相通的特殊性,六淫中风,火、暑、燥等阳邪尤以火性趋上,上者上之,首先易犯上部清窍,二是内脏火郁循经上炎;其辨证要点在于火郁五官疾病的主症伴见一系列火热症状;其治疗应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与其他方药配合,既突出该方升清降浊之特长,又顾及相合方药之妙用,则疗效更为理想.

  • 张志远忆铃医效验方

    作者:李玉清;张成博;齐冬梅;王新彦

    张志远教授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其于民国时期即悬壶济世,至今仍在行医.民国时期在行医过程中,接触到一些铃医,发现铃医对针灸及外用药物颇为熟悉,手中多有几手绝技,有药到病除之效.特别是铃医治病时注意对秘方保密,如故意不写真实方名而以不相干的方名掩人耳目,俗谓之“腾笼换鸟”,但仍有部分秘方被人识破.现将张志远教授忆及的铃医秘方两味汤、大补养阴汤、雪里送柴汤、满氏验方三回头、扫帚丸等简介如下,供同道们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 铃医 效验方 张志远
  • 白塞氏病同病异治的临床思考

    作者:杨程;王义军

    通过三则白塞氏病的临床验案,阐述了在白塞氏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张仲景甘草泻心汤清热祛湿解毒之常法,临床中辨证当灵活变通.湿热郁滞、口疮反复者不可一味清热解毒,要重视疏肝和通腑的作用,通过通腑泄浊畅气机之法以祛肝脾湿热,达到釜底抽薪的目的,并能防苦寒直折伤阴;兼见皮损红斑者,以活血化瘀通络之法贯穿治疗始终,并根据血滞程度深浅,合理选用和血行血、活血散瘀以及破血逐瘀之药;疾病后期阴伤或久服激素药物者重滋养肝肾之阴,通过潜纳妄动之相火以正本清源,异病同治,临证贵在变通.

  •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验案三则

    作者:李桂平

    郁证多由情志内伤而致脑神失调、肝失疏泄、脏腑气机逆乱,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咽部异物感、胸闷、太息、食欲不振、心情烦躁、睡眠障碍等,常见于抑郁症、强迫症、咽喉神经官能症(梅核气)、癔症等,采用调神疏肝针法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典型案例整理总结以供同仁参阅.

  • 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临床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作者:张洁;樊海龙;范华英;柏琳;赵凌;任玉兰;陈姣;梁繁荣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现代文献基础上,建立穴位敷贴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腧穴的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心绞痛穴位敷贴处方128条,其中膻中使用频次高,其次为心俞、内关,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心俞与膻中,经络分布以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居多,腧穴分布以胸腹部、背部居多,选穴重视特定穴.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临床选穴符合病因病机特点,故应重视局部取穴、前后配穴,特定穴是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针刺手厥阴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CRTmRNA表达率的影响

    作者:田岳凤;袁叶;王军;李雷勇

    目的:观察电针手厥阴经“内关”“郄门”穴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大鼠心肌组织CRTmRNA表达率的影响,探讨经穴与脏腑间的特异性联系.方法:50只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以及针刺“合谷”对照组5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4组均制备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内关”、“郄门”、“合谷”3组穴位针刺20 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再次针刺上述穴位20 min松扎,恢复冠脉灌流60 min后摘取心脏取心尖部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定CRTmRNA表达率,实验过程中心电图(ECG)全程监测.结果:假手术组CRTmRNA的表达很低,模型组与“内关”组、“郄门”组比较,CRTmRNA表达率下降非常明显;模型组与“合谷”组比较,CRTmRNA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关”组与“郄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手厥阴经穴可有效促进CRTmRNA的表达,提高CRTmRNA的表达率,减轻胞浆钙超载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 身柱穴临证探微

    作者:华金双

    探讨身柱穴防病与治病的临床应用.身柱穴属于督脉穴,具有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临床可治疗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喘、癫痫、痤疮、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效专力宏,不仅对沉疴痼痰具有良好疗效,更被誉为“通治儿科百病”的要穴.灸身柱对小儿消化不良、腹泻、感冒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功效.治疗时身柱穴多采用透刺、艾灸、放血、埋线等方法,疾病不同刺灸方法各异.身柱穴操作简便,效专力宏,既是小儿保健之要穴,又对疑难杂症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穴位 身柱 治疗
  • 《外科心法要诀》方剂特色初探

    作者:王三沆;沈涛

    《外科心法要诀》集清乾隆以前中医外科学之精华,全书共十六卷,载方567首,内容全面,立论允当,启后学之功显著.笔者通过研读,从内容选择、疾病治疗、选方用药特点、疾病发展预后等方面对其学术特色作出初步探讨,并对其学术地位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为其学术思想对于现今中医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从交泰丸谈“心肾相交理论”

    作者:祝建材

    综观历代医论,对于“心肾相交”仁智互现,各显其长.其中以水火升降观点来阐述心肾之生理、病理者为解释心肾关系的主流.“心肾相交”是心肾阴阳水火升降功能正常的概括,其病理改变“心肾不交”主要有上热下寒、阴虚阳亢、心肾两虚和火热伤阴4种证型,并分别列出治法、方药.如能尽快地制定出心肾不交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更加有效地指导教学和临床将有重要的意义.

  • 肝癌的中医用药方法

    作者:贾文霞;赵红兵;陈桂杰;张春雨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位居第二,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治疗作用,针对湿、热、痰、瘀等邪进行依法施药,并结合扶正补虚法则,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延长患者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故将中医药对肝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病理基础、病变脏腑等病因病机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肝癌的治则归为扶正与祛邪,主要总结分析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等祛邪治法与益气健脾、补益肝肾、补气养阴等扶正治法.

    关键词: 肝癌 中医 用药思路
  • 试论威灵仙功用

    作者:赵敏;聂晶

    威灵仙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可单用可入方,可内服可外用且功多效广,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及古医方书籍等资料,并结合名医用药经验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等资料,探索威灵仙中药功效理论.初步界定威灵仙功用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温中散寒、解毒抗癌、泻下通便、利胆排石、利湿退黄、涤痰化饮、止咳平喘、破血逐瘀、利水消肿、行气降逆,从而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 从“同类不可离”解析相须科学内涵

    作者:敖慧

    《本草纲目》解释“相须”即“同类不可离也”.我们通过整理古代和现代文献,结合现代系统论理论认为相须药对常具有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特点,其增效作用是非加加性的体现.因此,建议重点进行相须药对(如人参白术相须治疗脾虚证)配伍前后物质基础、生物活性作用强度、作用靶点、调节方式等方面对比研究,以揭示相须“同类不可离”的科学内涵.

  • 中医理论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

    作者:马天耀;马晓彤

    运动人体科学关注提高运动成绩和防范伤病的科学原理与技术体系,力量、速度、柔韧这三项基本身体素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西医生理学是运动人体科学的主要科学基础,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可预测、可预防、可参与、个体化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中医本征是信息医学,与西医结构医学本征不同,能够更好地发挥对上述新发展方向的支撑作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九官八风”范畴提供了对人体功能、时间结构、空间环境的说明框架,“气化”“运化”“疏泄”范畴提供了对生命运动机制的阐述框架,并与“力量”“速度”“柔韧”三项基础身体素质密切联系,“虚”、“瘀”、“毒”范畴则对机体异常状态提供了概括框架,可作为调整干预机体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或挖掘机能潜力的理论基础.

  • 从四季、六气角度探讨天津市7年间年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刘丹;史丽萍;袁卫玲;步怀恩;杨东;杨正飞

    目的:从四季、六气角度探讨天津市2006 ~2013年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医疗气象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市2006 ~2013年过敏性鼻炎病例及气象资料,按四季、六气分别进行归类,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按四季划分,过敏性鼻炎秋季高发,与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数呈正相关,与平均风力均呈负相关.按六气划分,过敏性鼻炎四之气高发,与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力均呈负相关,与日照百分数呈正相关.结论:天津市过敏性鼻炎发病有季节性,不同的季节划分方式以9月高发,平均风力为主要气象因素;以六气划分过敏性鼻炎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优于四季划分.

  • 自噬与创面修复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李淑娟;阙华发

    自噬作为主要的细胞内降解系统,对维持细胞稳态非常重要.创面修复过程中,自噬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细胞中具有促进细胞存活或死亡的双重角色,对创面血管新生、肉芽组织形成、上皮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学从气血阴阳及脏腑理论等角度对自噬有不同认识,中医药干预对自噬具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调节创面相关细胞自噬进而促进创面修复.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围绕自噬与创面修复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等方面进行概括综述.

  • TLR4信号通路在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燕燕;王训立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防治该病的作用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而现有的防治机制研究也开始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TLR4信号通路可基于转录水平激活多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机制之一.因此就近年来TLR4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在调节TLR4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作者:陈刚;周欣;薛文达;吴颢昕

    中医证候的科学本质是中医基础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揭开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奥秘的关键,但目前对其的认识仍然有限.通过介绍复杂性状遗传学的基本概念,提出将证候作为生命活动表现的复杂性状,运用复杂性状遗传学研究手段,特别是当前迅速发展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以解析证候个体化差异的分子遗传基础.除了进行人群的证候GWAS研究,还可利用遗传参照种群小鼠资源进行证候的分子及系统网络GWAS研究.故展望了在中医基础研究中利用模式动物建构合适的中医病-证模型进行GWAS研究的广阔前景,该方法的推广应用将在新的方向上推动中医基础研究的发展.

  • 病机兼化理论框架下的冠心病病机解析

    作者:胡镜清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是调控疾病有序定向级联病理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黄帝内经》注重审识病机以及刘完素的病邪兼化等理论出发提出病机兼化之论,并以此解析冠心病病机演变规律,即阳微阴弦为冠心病病性总括,痰瘀相兼互结为冠心病基本病机并贯穿始终,早期“湿化”、活动期“热化”与后期“虚化”是冠心病主要病机变化.我们提出病机兼化论并应用于阐释冠心病病机演变规律,将有助于我们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痰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达到规范性和个体性的辩证统一,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 中医药的阴阳五行

    作者:孟庆云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框架,也是古代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框架.此外,对资肇中医药医学观和方法论的构建和发展也殊为重要,以此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特质的要蕴之一.百年来,对于它从认知方式、研究方法、理论解读、临床操作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突破,从传统向现代转化,但阴阳五行仍不容暌绝,有递起演明的穿越价值.

    关键词:
  • 期待的力量

    作者:胡镜清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人,经常会感到无助,以至于总是期待外部有神来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帮助我们完成中医基础理论传承创新的宏伟大业.但现实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当人们希望找到什么是中医学的原创思维时,却发现蕴含宝贵原创思维的中医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被许多新创但浅薄的概念淹没,变得模糊不清了,更有许多内涵歧义甚至名实分离、空洞化及异化.当人民希望我们基础理论研究队伍能担当大任时,我们却发现自己学力不逮,势单力薄,蓦然回首发现既往“理论-临床-方药”一体化的中医药实践、研究与成才的土壤早已不复存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和体系分化、水土流失的情形愈演愈烈.

    关键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