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기초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3250
  • 国内刊号: 11-35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孟庆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李杲《脾胃论》浅析

    作者:谢文英

    李果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独重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鼻祖.他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元气就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健旺,人体就健康.脾胃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病理上"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则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甘温除热"等法.

    关键词: 李东垣 脾胃论 浅析
  •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源流探讨

    作者:刘成丽

    中医脾肾相关学说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至近代发展为一门理、法、方、药俱备的完整理论.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渊源甚古,早在《内经》、《难经》中根据五行生克承侮的相互关系,以五脏配五行对脾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在生理上,脾肾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肾病及脾、脾病及肾、脾肾同病.《素问·玉机真脏论》在论述疝瘕病名时曾提出:"弗治,脾传之肾."在《难经·五十三难》中也有五脏病之间相互传变的记载:"假令心痛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一藏不再伤,故言七传者死也."虽然这些论述还比较抽象,对具体的变化、用药没有论述,但奠定了脾肾相关学说的基本框架,可以说是脾肾相关学说的萌芽.

    关键词: 中医 脾肾相关 源流
  • 论宋金元时期伤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程汉桥

    《伤寒论》是汉代末年张仲景据众家之长,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著成而影响后世颇深的名著.但因种种原因,自成书以来很长一段时期一直没有传播开来,许多临床医生见所未见或闻所未闻.乃至宋代,沉寂了700多年的《伤寒论》终于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青睐,出现了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朱肱的《南阳活人书》、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问歌》等.宋代319年间有关《伤寒论》的研究著作共有86种,而宋以前的741年间,有关著作只有15种.单从数量上不难看出,宋代的伤寒学研究已经渐入了一个热潮.尤为突出的还是在研究的质量上,宋代医家大多数已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把《伤寒论》作为一种方书来对待,而是把它作为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构筑外感热病的诊疗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和补充发展了《伤寒论》.

  • 论脾主湿

    作者:叶庆莲

    对"脾主运化水湿"这一局限功能提出质疑,从生理、病理及治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冀全面理解"脾主湿"的内涵,进一步完善"脾主湿"的理论内容,提纲挈领地掌握其临床治则与治法.

  • 《伤寒论》方按治法分类的演变及对现代方剂分类的影响

    作者:杨金萍

    按治法分类,即以治法为纲对《伤寒论》方进行分类,这是古今诸多《伤寒论》方分类法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方剂分类中常用的分类法.现代方剂学分类主要是按照治法分类,如发表剂、攻里剂、温里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张仲景类方的影响,张仲景方实赅八法,故探讨其方的分类特点,对于研究张仲景制方规律及对后世方剂分类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 药物依赖与脾脏关系的中医理论探讨

    作者:胡玲香;李雪青;薛斌

    烟、酒、毒都易成瘾,其中尤以毒品类危害严重.毒品类包括阿片(海洛因等)、古柯卡、大麻类、精神药物中的兴奋剂等,都能使人欣快而有幻觉,极易产生身体、精神上的依赖.成瘾其实并非是单纯的机体状态改变,而是涉及到复杂的脏腑气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中医治疗大烟瘾明代即有之,至清代创立了"气血津液受损说"、"脏腑受瘾说"、"三焦受瘾说"、"烟虫受瘾说"、"膜原受瘾说"等病机学说,但究竟哪一脏在成瘾过程中较为重要?我们认为成瘾与脾脏关系较为密切.

  • 周福生教授的"血三脏"理论模式

    作者:许仕杰;黄纯美;周福生

    系统介绍了周福生教授凭借自身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太极图说"结合"脏与脏关系",提出"三脏一体"模式作为脏腑辨证的一种补充."血三脏"模式是周师通过自己临床治疗血证的经验而提出的,属于"三脏一体"的"心-脾-肝"模式,有6种分型,对解释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优化临床用药具有现实意义.

  • 浅谈解毒法治疗中风病

    作者:袁拯忠;朱陵群

    根据"毒损脑络"病机学说,解毒法在中风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解毒法需要和泻热、化痰、活血、通腑、熄风等治法联合应用,才可以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效果,并且已经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

    关键词: 解毒 中风病 治法
  • 颈胃汤治疗颈胃综合征43例

    作者:王爱平

    颈胃综合症是指颈椎疾病引起咽喉胃肠发生炎症反应或功能紊乱的一组证候群.笔者用自拟颈胃汤治疗颈胃综合症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痤疮病因病机探讨

    作者:李艳萍;张友堂

    1古代医家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由于痤疮大多是发于颜面及上身的损美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对生命无大妨碍,在古代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生活水平,对本病多不重视,以致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所论也较少,尽管如此,从所能查到的古典医籍中,自《内经》开始,仍有散在论述,现归纳如下.

    关键词: 痤疮 病因病机
  • 胃炎内镜分类与舌苔关系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静;夏建华;姚东坡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胃镜黏膜象与舌苔表现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纤维胃镜由同一医师操作,舌苔由2名中医副主任医师观察后共同确定.结果:慢性胃炎各种分类中舌苔表现差异显著.

    关键词: 胃炎内镜分类 舌苔
  • 《金匮要略》涉肾(膀胱)病机述要

    作者:丁世幸

    作为杂病辨治之首书,《金匮要略》论及五脏病机,内容丰富,现就其中涉肾(膀胱)部分探析如下.1肾元亏虚,肾不纳气《脏腑经络》:"吸而微数……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脉浮在后……必短气而极".《血痹虚劳》:"男子面色薄者……卒喘悸","男子脉虚沉弦……短气里急","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悸".《肺痈肺痿咳嗽上气》:"上气而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以上诸条,皆言肾虚肾不纳气之证.其中虚喘而脉浮大无根,属肾气衰竭重证,必须及时救治.

    关键词: 膀胱 金匮要略
  • 心悸的辨证施护

    作者:张瑞华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惶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见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冠心病及某些胃肠道疾病.临床上辨证可分为六型,我们根据不同证型进行了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白散"

    作者:张波;王洪武;程春芳;胡艳;孔祥勇

    宋·《伤寒论》第141条作:"……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一云与三物小白散"[1]."寒实结胸"证,乃因寒邪与痰饮结聚于胸膈而成实所致,当治以逐水祛寒、除痰破结之法;而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其中巴豆辛热有毒,能攻逐寒性水饮、痰湿之凝结,其力十分峻猛,尚须炮制后方可入药;贝母消痰开结,桔梗开提肺气,既可开肺散结祛痰,又可使药力作用于上;三药合用,能散寒而除实,则顽痰水饮之结于膈上者,可由吐而上出,顽痰水饮之结于膈下者,能由泻而下出,此方诚为治疗寒实结胸证之的方.而小陷胸汤中黄连、栝楼,皆性寒之品,岂可治寒实之证?若以之投寒实结胸证,犹雪上加霜,可致阴盛寒凝之祸.由此意义而言,"小陷胸汤"四字当为衍文.对此,前世医家亦多有论述.

  • 218例HIV/AIDS患者中医舌象分析及其病机探讨

    作者:杨凤珍;李洪娟;李峰;关静;赵丹;王健;刘颖

    2003年9月间,我们赴河南某农村地区对218例有偿献血后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中医证候调研和重点舌象图片的采集,现就舌象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舌象 病机
  • SHJSB治疗HIV/AIDS患者临床总结

    作者:王健;刘颖;潘维新;傅庭治;黄文傲;张怀远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中医本无艾滋病之名,在探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时,把艾滋病列入"虚劳"、"瘟毒"、"阴阳易"、"瘰疬"、"癥积"等范畴.艾滋病患者病变几乎累及所有脏器或组织,常累及的脏器是肺、消化道、脑、皮肤和淋巴结等.

  • 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病机探讨

    作者:张长城;周安方

    精索精脉曲张是引起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中医文献中缺乏对本病的专门论述.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中医基本病机,也是众说纷纭.我们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实践,提出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的病机理论.这对进一步认识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指导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针灸效应与细胞信息传导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少锦

    通过对针灸效应产生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分析,提出针灸效应的实现与细胞信息传导有密切关系.针灸效应部分是针刺信号由穴位经外周神经向各级中枢神经传递中发生的,其中引发了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活动,致使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被释放出来,激活了靶细胞信息传导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将针刺信号的相应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终实现了针刺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作用.

  • 中药复方血稠制剂动物实验的形态观察

    作者:于铁;张晓明

    目的:中药复方血稠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脂症、高黏血症、肥胖性脂肪肝,以证实其疗效及对主要脏器的不良作用.方法:建立符合病理变化的小鼠病理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血稠制剂对该模型的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小鼠显微镜下形态学变化,心脏、肾脏无显著差异而肝脏有高度显著差异性.结论:中药复方血稠制剂不仅对实质性脏器无损害作用,相反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促使肝细胞新生和促进肝内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的沉积.

  • 黄芪抗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研究

    作者:聂荣庆;李扣华;胡国柱;张进;文珠;吴东风;杨新跃

    目的:研究黄芪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性凋亡的保护机理.方法:应用"Neurobasal加B27 Supplement"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并在缺氧条件下使用Trypanblue拒染法、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黄芪对原代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保护作用.结果:在10mg/ml~100mg/ml的浓度范围内,黄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了缺氧的神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也减少了Bax蛋白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结论:黄芪对缺氧条件下的神经细胞有直接的抗凋亡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达到调节缺氧的神经细胞避免凋亡.

  • 降压益肾颗粒对SHR早期肾脏损害组织形态学影响

    作者:严冬;唐蜀华;陈晓虎;钱玉良

    目的:通过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胶原蛋白量及电镜观察肾动脉内皮的结构,观察降压益肾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HR随机分为降压益肾大、小剂量组、尼群地平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治疗8周后处死,取肾脏及肾动脉做图像分析和光镜扫描.结果:降压益肾颗粒能改善肾动脉内皮功能及逆转肾实质损害,并明显降低肾小球胶原蛋白含量(P《0.05).结论:降压益肾颗粒从组织结构上改善高血压病引起的早期肾脏损害,从而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 益气化瘀法对置铜宫内节育器家兔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雷磊;尤昭玲;文乐兮;付灵梅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铜宫内节育器(Cu-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吲哚美辛作对照,观察宫环止血灵对置Cu-IUD家兔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的变化、血栓形成及螺旋动脉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置Cu-IUD模型组上皮脱落坏死,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宫腔中见多量组织碎片,炎性细胞及渗出液,内膜下小血管部分扩张、充血;间质较疏松水肿,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高倍视野下子宫内膜表浅微血管总数增多.宫环止血灵各剂量组内膜上皮轻度损伤,内膜炎性细胞较少,偶见小血管扩张、充血,间质较致密,炎性细胞少,其形态变化与对照组吲哚美辛相似.结论:益气化瘀法能减少置Cu-IUD家兔子宫内膜的炎性细胞及炎性渗出,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具有修复作用,说明益气化瘀法对上环后子宫异常出血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中医本科生二十四节气水平

    作者:李俊龙

    从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以及历法中围绕二十四节气的有关内容,罗织了中医本科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和知识面,用以提高钻研中医理论的水平.其意义即在于将高中所学理化知识与中医学沟通,用古今中外有关时间的知识,尤其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知识来铨释中医理论,从而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因此提出了中医本科生在二十四节气领域内应当掌握的知识水平.

  • 中药治疗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刘闰红;张新民

    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炎症,约13%~38%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有哮喘,至少有28%~50%的哮喘患者伴有变应性鼻炎[1].中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分属于"鼻鼽"和"哮证"范畴.中药治疗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缓解期扶正为主,补肺脾肾虚;发作期攻邪为主,祛外感寒热之邪,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 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关联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永斌

    血瘀证是中医常见证候之一,病因复杂,涉及疾病广泛,近年来血瘀证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涉及到血小板功能相关分子,已有研究证明血小板活化与血瘀证密切相关,现就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走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误区

    作者:张天奉;张建军;吕金阳

    通过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历程的回顾,指出证候客观化研究存在以下误区:包括单一指标寻找的非合理性,多个指标的非特异性,指标间缺乏相关性研究,对照组的设立不合理,病种选择范围狭窄,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从历史的分期重新检视三焦的实质

    作者:杨仕哲

    有关中医学中的"三焦"问题一直争议较多,而唯物观是现代医学理解人体构造的惟一模式,所以我一直尝试想找出三焦的解剖实质.于是就从医学史分期的角度,探查中医古籍文献发现先秦至晋是中医学体系的建构期.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有脏腑、经脉、人形、针灸、导引、按跷、汤药等学科,都已俱备成型.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关三焦的说法一致,都是功能性叙述而无解剖实质,这结果完全令人出乎意料之外.

    关键词: 三焦 气府 解剖
  • 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作者:李翠娟;烟建华

    随着西医学的引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的转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多年来又一直是中医研究现代化的突破口.人们普遍认为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1].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主要的攻关对象,人们试图超越疾病探求证的本质,寻求证的客观指标,认为只要发现和证实了与证有关的特异性物质成分,便揭示了证本质,便可对证进行客观的解释和度量,并可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界全面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证本质研究.从临床研究到动物实验,从寻求单一"证"的特异性指标到病证结合研究某一病证的客观指标,人们将其作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攻关对象,期以突破.然而50年过去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我们为一时的成功而振奋鼓舞时,诸多困惑也伴随而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处.

  • 中西医"肾"的比较

    作者:杨海发;姜殿德;王洪霞

    中医"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肾"为五脏之一,主藏精、生长、发育和水液代谢.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其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病久及肾".可见,中医"肾"在人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西医作为泌尿器官的"肾"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将中西医对肾脏在解剖、生理、病理三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西医 比较
  • 中医证候研究的反思

    作者:彭锦;闪增郁

    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而与之密切相关的证候研究,也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但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候",历代医家给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留下了不规范的缺憾.为突出的是所使用的证候名称及其概念缺乏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在内容、种类和适用范围上,都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证候 临床
  • 近代医界通才--谢观

    作者:余永燕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剧变,国体变革、西学东渐,新旧文化交融、碰撞,中医界亦随历史潮流而动而发生深刻变化.时世造英雄,谢观乃一代儒医,却是近代医界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他以博学的知识功底,出色的社会才干,引领近代中医新潮流,开创出中医事业一片新天地.他倡导中医教育改革,成为第一所政府备案的中医学校校长;他发起组织学术团体,成立了近代堪称"中流砥柱"的上海中医学会;他全面整理中医古典文献,撰写出第一部辞典类大型中医工具书《中国医学大辞典》;他回溯医学发展历程,首次系统勾勒出中医学术流派概况,出版史学力作《中国医学源流论》;他为保存中医国粹,以其天才的组织能力,领导了近代数次中医抗争活动;谢观同时还是一位名医,以善治温病、杂病见长,拯救患者无数.谢氏不仅医学成就卓著,文史地理亦造诣精深,整理出版了数十部文集及地理书籍.作为近代医界精英,他集数家于一身,既是中医教育学家、中国医史学家、中医文献学家、中医临床家,又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在这场历史大变革中,其开创性的贡献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关键词: 谢观 医学史 通才
  • 药对与方剂教学

    作者:章巧萍

    药对是方剂中常常同时并用的两味药,纵观六版《方剂学》出现频率较高的是针对气血阴阳、脏腑与主要症状的,本文就此做一探讨.1针对气血阴阳不足药对气为血帅,血为气母,阴阳互根,阴阳相生,气血的正常运行,阴阳的平衡是人体生理所必需的,一旦失常就需调整,历代医家制方充分考虑到这一要则,用药配伍上常不约而同.

    关键词: 药对 方剂 教学
  • 全国首届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纪要

    作者:

    关键词: 中医 五运六气学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