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기초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3250
  • 国内刊号: 11-35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孟庆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科学观、方法学与中医研究之蠡见

    作者:王睿;赵宜军;朱建平;程昭寰

    对科学的认识影响着中医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科学研究中医首先应当从端正对科学的认识做起.通过静态科学观与动态科学观的对比,剖析了对科学内涵理解中常见的一种错误--将科学与科学知识混为一谈,这种错误导致了对科学认识的僵化,也阻碍了中医学研究的进步,其本质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根据学科研究方法所存在的特异性,以及完全移用其他学科方法可能带来的问题,认为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逐步寻找和发展其方法,并阐明学科本质的过程.后在这两部分的基础上,尝试讨论研究中医应有的态度与做法.

  • 从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看人体内脏太极结构的生成规律

    作者:田进文;郑三霞;石巧荣

    在中医理论中引入发育演化观念,从中医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出发,结合阴阳理论,对人体内脏太极阴阳结构的生成规律做了初步研究并给出解释,指出人的内脏生成是符合阴阳规律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阴阳与解剖不是格格不入的.

  • 古代辨证方法的研究思路探讨

    作者:刘保延;张志斌

    中医学是以临床为基础的医学,其生命力体现在良好的临床疗效上.重视人的整体功能,重视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重视人的个体差异,重视人的动态变化,是中医辨证的特色.从两千多年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中医临床医学,对外感病有多种辨证方法,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探讨古代辨证方法的研究思路,寻找其中某些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有可能对今天寻求新的辨证规律和方法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辨证方法 研究思路
  • 肺癌的病机及治法探讨

    作者:刘丽坤;李宜放;王晞星

    对肺癌的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肺癌的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是肺癌发生的基础,是复发、转移的关键,其中肺阴亏虚贯穿疾病的始终,痰瘀毒结是肺癌的主要病理表现.肺癌的基本治则为扶正祛邪,其主要治法有扶正、祛痰、化瘀、解毒.

    关键词: 肺癌 病机 治法 中医
  • 补肾醒脑方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影响

    作者:封银曼;郑攀;任小巧

    目的:研究补肾醒脑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伴低血压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通过跳台实验与水迷宫实验测试其学习与记忆能力,观察补肾醒脑方的脑保护作用.结果:补肾醒脑高、低剂量组在各时期均能提高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减少跳台实验中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的错误反应次数,并可以延长记忆成绩的触电潜伏期.在Merris水迷宫实验中,补肾醒脑高、低剂量组在各时期均能缩短痴呆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增加反应期大鼠跨越平台次数.结论:补肾醒脑方能显著改善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 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Smad4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艳玲;郑洪新;杜松;赵金茹;林庶如;夏淑杰

    目的:研究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去卵巢(OVX)大鼠TGF-β1信号转导分子Smad4表达的调节,探讨Smad4在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去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予补肾益气生精中药防治12周,并以尼尔雌醇为阳性对照,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SABC)法和Westem blot杂交法分别检测Smad4 mRNA、蛋白的表达及其在组织中的定位.结果:卵巢切除大鼠离体股骨骨密度显著下降,骨组织中Smad4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补肾益气生精中药能够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并且可以从蛋白及mRNA水平提高骨组织中Smad4的表达.结论:TGF-β1的信号转导分子Smad4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机制,补肾益气生精中药通过上调Smad4的表达而有效改善骨密度.

  • 消心痛胶囊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芝配;滕久祥;孙贵香;方芳;郜文辉

    消心痛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为探讨该药的作用机理,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该制剂对心肌缺血所致心电图、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 补肾益精方药对老年大鼠不同组织DNA TOPOⅡ活性的影响

    作者:崔成德;张杰;李涢;徐琦

    目的:研究补肾益精方药对老龄大鼠肝、肾、睾丸、脾DNA TOPOⅡ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补肾益精方药抗衰老的机理.方法:用雄性老年大鼠为肾虚模型,观察左归饮、益肾宝对TOPO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老年大鼠TOPOⅡ的活性明显低于青年大鼠,经灌喂左归饮、益肾宝后,老年大鼠TOPOⅡ的活性显著提高.结论:补肾益精方药能提高老年大鼠TOPOⅡ的活性,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 大蒜素对乳鼠心肌细胞延迟预处理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作者:傅俊英;史载祥;刘秀华;王彦贞;张久亮;蔡莉蓉

    目的:研究大蒜素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部分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指标,观察终浓度为20μg/ml的大蒜素预处理24h后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抑制剂H-7、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剂PD 98059对大蒜素预处理作用的影响;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测定大蒜素预处理24h后,nPKC-ε、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因子-кB(NFкB)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漏出和MDA生成,H-7、PD 98059可完全取消这种心肌保护作用.大蒜素预处理可明显增加nPKC-ε、HSP70的表达,H-7能抑制此作用,而PD98059仅对HSP70表达有抑制,NF-кB在各组间均无明显表达.结论:大蒜素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其机制涉及PKC及MAPKs信号途径,可能通过活化nPKC-ε,使下游靶蛋白MAPKs磷酸化而诱导HSP70的高度表达产生延迟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 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崔刘福;姚树坤;宋海澄;丁秀荣;刘志忠

    目的:观察服用肝癌口服液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和正常志愿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 VE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正常志愿者和肝癌患者用药前后血清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应用RT-PCR技术观察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人服用肝癌口服液前后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VEGF mRNA表达无影响,VEGF/β-actin灰度值差异无显著性;SMMC-7721细胞在肝癌病人服药后血清中生长,VEGF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肝癌病人肝癌口服液的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VEGF mRNA的表达,而对健康人群无影响.

  • 中西医结合调节免疫抗乙肝病毒156例观察

    作者:帅再亮;肖纯

    2002年8月~2003年12月,笔者运用中医中药益气补肾、清热解毒法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调节免疫抗乙肝病毒,治疗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荧光PCR定量检测仪测定治疗前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变化来观察其抗病毒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中医药辨治鼻衄临证体会

    作者:付丽蓉

    鼻衄即鼻出血,血液不循常道,上溢鼻窍,渗于血络外的一种疾病.临床既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发展之中,亦可作为主症而就诊,轻者可不治而自愈,重者则血流不止,甚至引起气血亏耗,危及生命.诚如<医学真传@衄血>所言:"夫衄血之病,虽属平常,若出而不止,阴阳离脱,亦有死者.临病施治,常须识此,不可乎也."对于鼻衄的治疗,若属伤寒病"衄乃解"的"红汗",或随经行而发的"倒经",可随原发病的痊愈而血自止,无须单独处理.临床所见者往往为鼻出血量较多,又无明显其他疾病者,此时西医多采用局部止血加服消炎止血药.由于缺乏整体的调理,虽可收一时之功,但复发在所难免.而以整体观念为大法的中医药对此症的治疗有确切而长久的疗效.现结合临床经验,谈一点心得.

    关键词: 鼻出血 辨证论治
  • 慢性肾衰患者便秘的中医治疗体会

    作者:王琴

    慢性肾衰(CRF)发生便秘者多见于年高久病之人,因其病程较久,病机错综复杂,故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随着中药灌肠治疗CRF方法的普遍应用,其发病人数日渐增多.

  • 异痛宁方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交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宏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多发病,也是妇科疑难病证之一,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性交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其中,性交痛为深部结节型内异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性生活质量,是造成家庭、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但目前针对此进行的治疗较少.笔者从1995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结止痛中药异痛宁方保留灌肠治疗内异症性交痛,现总结如下.

  • 走出求同的怪圈--对中医现代化可能性的质疑

    作者:王振华

    目前,中医现代化几乎成了研究和发展中医的代名词,也几乎成了先进、优越的代名词,然而对于究竟什么是现代化、中医与现代化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中医是否可能实现现代化等基本问题却思之甚少.笔者认为,现代化是西方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所谓中医现代化就是以西医、西方科学以及西方文化的思想、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医,进而将中医融入西方文化体系.但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宇宙观、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等层面均存在着根本性差异,无法达到融合、统一.中医现代化貌似研究、发展中医的新方法,其实是当代中医的一种严重误区.只有走出求同的怪圈,才能使中医真正走上健康、正确的发展道路.

  • 对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思考

    作者:秦建增

    随着基因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也在逐步展开,但是在基因和基因组本身还没有研究清楚之前,中医证候是否存在基因或基因组改变还存在争议,展开证候基因组学的研究尚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

  • 妇科药对的研究(Ⅱ)--妇科药对的组配形式及意义

    作者:尤昭玲;文乐兮

    归纳了妇科药对中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等常见配伍形式.通过对上述配对方式及药对实例的分析,揭示了妇科药对的配伍规律,阐明了其具有增强疗效、完善功能、变生新效、趋利避害的临床意义.

  • 论《内经》养生

    作者:裴媛

    健康长寿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非常向往和关切的问题.生、老、病、已虽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但是通过养生,人们是可以达到强身防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目的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研究养生的历史相当悠久,<内经>中就有精辟的、较为系统的论述,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今天预防保健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内经 养生
  • 肾不纳气证新绎

    作者:王玉光;周平安

    肾不纳气证多见于中医哮证、喘证、肺胀、痰饮等多种病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国家标准)>对本证的描述如下:肾不纳气证(肾失摄纳证):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呼多吸少,动则尤甚,咳嗽无力,声低自汗,吐痰清稀,或尿随咳出,舌淡紫,脉弱等.<中医诊断学>(统编教材)关于肾不纳气证的描述为: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拟定喘证(肾气虚)的主症为:动则喘甚,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肺胀(肺肾气虚)主症为:呼吸浅短难续,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满闷滞;哮证(缓解期肾虚)主症为: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劳累后喘哮易发.

  • "下虚上实"是慢阻肺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的高度概括

    作者:张峻斌;罗侃

    通过对326例慢阻肺患者在形体、藏象、呼吸、精神的调研,发现该病患者普遍存在"下虚"与"上实"的明显分野,在"气失和顺"的同时,还有"体失柔韧"及"情志失调"等身心症状,认为"下虚上实"既是慢阻肺病机特点,也可扩大概括为一系列特殊的临床表现.透过动态X线观察,认为膈肌的伸缩功能异常是人体阴阳虚实转换不足及肺降肾纳失常的关键.在治疗上采取中药内服配合自编"吐纳呼吸体操",发挥动静结合、内外同治、医患合作优势,初步取得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功能、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有助重建肺降肾纳的正常呼吸生理.

  • 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证候本质

    作者:李鹤白;梁茂新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的分布,学术界提出了与中医心、肝、脾、肾四脏相关的单一或组合的多种证型.在代表行业和国家标准的权威文献中,本病肾阴阳两虚证未能列入其中.通过对本病症状表现、临床用药规律的考察确认,肾阴阳两虚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变本质.本病比较多见的肾阴虚证和部分肾阳虚证与其他疾病的同类证不同,其特点是在肾阴虚证以阴虚表现为主的基础上,伴见某些阳虚表现;而肾阳虚证以阳虚表现为主的同时,合并一定程度的阴虚征象.从本质上说来,两者皆属肾之阴阳两虚.据此,建议在对本病进行辨证规范时,将肾阴阳两虚证正式列为基本证型;在治疗上应有意识地兼顾温阳与滋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 免疫干预疗法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

    作者:关崇芬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是一个世人瞩目的课题.中医学在治疗各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将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方法.近年来,关于艾滋病免疫干预疗法(immune-base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正逐渐受到重视,为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了许多新线索和新思路.

  • 宋易太极观对肾为先天之本说形成的影响

    作者:孙松辉

    宋易的太极观对明代部分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将宋易的太极观引入中医,从而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为后来的中医所认同,成为代代相传的深刻理念.

  • 从文献谈"君臣佐使"概念与应用原则

    作者:王今觉

    考察历代相关的代表性文献,笔者认为依"三品"而确定的"君臣佐使"现在看来并不完全适用于养生保健,在临证用药处方中,更不宜机械套用,使药物发挥作用必须有相应足够的适当剂量.处方中针对病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且用量大、剂量足够、药力强的药物为"君"药,引导诸药达到患病脏腑及相关经络、病位的药物为"使"药,"臣、佐"药则从正反两个角度辅助"君"药.组方时还要注意"君臣佐使"的数量、奇偶、配比及方剂大小,提倡大"使"药观点,即处方中不仅有"君臣佐使",而且全方作用都要如"使"药那样能够达到患病脏腑及相关经络、患病部位,切合病证的病位、病因、病机和病变性质特点.

  • 多针刺法探讨

    作者:崔瑾

    多针刺是指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治疗方法.所谓多,是与单针刺相对而言,与传统的用穴原则"少而精"相比,此法的特点是"多而密",此法早起源于<灵枢@官针>的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刺法,现代临床上亦多有发展和应用,名称并不统一,如围刺、对刺、集合刺、丛集刺、交叉刺、纵横刺等.近年来,有学者在躯体某一区域内用多至10~20根针,并称之为"群针术",亦很有特色.本文在复习多针刺法文献及临床报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此做以下几方面的初浅探讨.

    关键词: 多针刺法 理论 应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