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국중의기초의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3250
  • 国内刊号: 11-355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孟庆云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浅谈《伤寒论》中调理脾胃之法

    作者:杨艳梅;熊德上

    探讨中医脾胃学说之起源,论述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对脾胃的重视及脾胃与六经病之间的联系,并将该书中调理脾胃之法总结为温补脾胃、清热生津益胃、调理寒热、温阳化饮、通腑攻下、肝脾并调、益火生土、清热利湿、顾护胃气,这些思想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

  • 从《四圣心源》浅论中医一气之圆运动观

    作者:江花;肖力强;王明杰

    从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中独特的天人相应的圆运动观,提出人身圆结构和圆运动的实存性,从脏腑、玄府等角度加以论证圆运动的状态和特点,总结出中医圆运动观的现实意义.

  • 经方关于风湿病"位"、"势"、"态"探讨

    作者:马桂琴

    通过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认为要认识经方关于风湿病的"位",首先要理解经方的辨证体系不同于阴阳、脏腑、津液、气血之八纲辨证,经方的方证是个动态的概念.风湿病的"位"可从以下因素理解:(1)经方的六经是6个系统,系统包括经络、表里、部位及气化的概念,五运六气系统是六经系统中的核心部分;(2)大部分风湿病是太阳系统病,少部分是少阴系统病,而太阴系统也参与了风湿病的发病;风湿病的"势"体现在太阳风湿病可以寒化也可以热化,少阴风湿病仅为寒化,而对厥阴风湿病的记录是不完全的,风湿病的"态"体现在抗风湿病的方证中.

    关键词: 经方 风湿病 位势态
  • 《外科精义》的学术地位、成就和价值

    作者:和中浚;江玉

    对元·齐德之<外科精义>在外科专著中的学术地位、成就和价值进行研究.认为它处于外科专著从早期迈入成熟前的枢机时期,规模较前代扩大,内容更加系统和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医家个人见解和使用外科方药经验在文献中的比重,方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更趋紧密,从而提高了它的学术价值,对内消法和托里法的出现时间提出了新的证据.

  • 李鹏飞之"三元"养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张玉辉;金香兰;杜松;苏静

    李鹏飞,南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生于安徽省青阳县,号澄心老人,元初著名的养生家和儒医,著有<三元延寿参赞书>五卷.李鹏飞秉承唐宋以前养生名家的学术思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分析人之天寿的保养方法,形成了对养生保健的独特认识.

  • 《目经大成》举要

    作者:李鲲;张家玮;李哲

    <目经大成>是清代著名眼科医家黄庭镜的代表著作.为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该书,本文分别从作者与<目经大成>、<目经大成>的主要学术特点以及如何学习和使用<目经大成>3个方面对作者的身世、该书的由来、内容与特点以及学术价值和阅读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目经大成>不仅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眼科著作,同时也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参考资料,值得今人学习与研究.

  • 朱丹溪吐法探要

    作者:李海峰;陈正;周国琪

    探讨朱丹澳吐法应用范畴和辨证用药经验,认为他运用吐法一是吐痰邪,二是吐中上二焦邪气,三是升提气机.在用药上他或用补气药,或用补血药,或用祛疾药,或是简单的探吐法,依病情轻重辨证用药,体现了他"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的学术观点.

  • 吴文尧对《伤寒论》中"表证"新解

    作者:杨硕;周素芳;吴文尧;徐丽

    通过从"表"论治杂病的典型病案,解析名老中医吴文尧教授对<伤寒论>中"表证"的深入理解和认识,阐明吴老"临床辫证时,依症状反映来辨证论治,而不是根据西医所指的病位来辨证.中医的表证也并非都有外邪,只要患者的症状符合太阳经、少阴经的提纲证,就可辨为表证,从表来治"的观点.

  • 《金匮要略》"痰饮"脉象探析

    作者:班光国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为论治痰饮病的专篇,该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痰饮病的成因、主证、分类、证治及预后,可谓<金匮要略>中几个大篇之一,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以来,对本篇所涉及痰饮之脉象一直在探索,尤其对教材[1]把第13条"肺饮不弦',与第14条"其脉平也"之因均解释为"病尚轻浅"不能苟同,故通过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略有所得,陈述如下,以求正于同道.

  • 也谈三焦府——兼与王峰先生商榷

    作者:梁海涛

    针对"三焦即胰腺"的观点,从文字、解剖、功能特性3个方面进行辨析,否定了三焦的胰腺定位,并介绍了"三焦膜腠说"生理学假设,认为三焦是气液流行的道路和气化的场所.目前对三焦形质的研究尚无定论,应更多地从功能性概念来理解三焦.

    关键词: 三焦 实质研究
  • 用五运六气解读阳明病

    作者:田合禄;秦毅

    探讨用五运六气藏气法时思维模式解读阳明病,以燥金肺主阳明,燥寒主太阳阳明病,燥热主少阳阳明病,肺失肃降导致正阳阳明病腑实.

  • 浅析绮石治虚"三本二统"及贡献

    作者:蔡林;刘浩;张蜀

    绮石治虚"三本二统"的学术思想,是在总结先贤治虚经验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把握住了治疗虚劳病的基本规律,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学术贡献一是纠正时弊,二是丰富和发展了治虚理论.

  • 中医肺病学科内涵与外延探讨

    作者:宋建平;李建生

    中医认为肺除司呼吸外,还有许多其他功能,肺病除表现为呼吸异常的病证外,还包括其他病证,如水肿、汗出异常及皮肤病等,中医肺病范围较呼吸病范围广泛.肺系疾病可分为病种、病证、病症3个层次,中医肺病学科内涵应是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医思维及治疗手段研究肺系疾病防治等内容的一门临床学科,外延包括肺系功能失常所致各种肺系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治法、方药、新药研发等各方面内容,也包括上述疾病的预防、康复等.

  • 从虚实两法辨治心痹经验

    作者:严彦彪;黄青

    通过浅谈心痹的病因病机对心痹与胸痹的异同进行了探寻.在临床实践中,笔者从虚实两法辨证论治,运用中医学诊治心痹的理、法,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心痹 辨证论治
  • 通心络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研究

    作者:张颖

    目的:探讨通心络在高血压性肾损害防治方面的临床疗效,试图寻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较好方法.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通心络3粒tid,同时加用缬沙坦160mgqd;对照组口服缬沙坦160mg qd,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压、早期肾损害3项、24h尿蛋白定童、血β2-MG以及肌酐清除率.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和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但是2组之间的降压效果没有差异;(2)经过治疗2组的早期肾损害指标以及各项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高血压性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机制的探讨

    作者:杨先照;江锋;叶永安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西医学尚无有效逆转或阻断肝癌前病变的药物或技术,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发生癌变的各个阶段及各个层面对肝癌前病变实施干预,显示出中医药对肝癌前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中医药防治肝癌前病变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 妇科常见疾病的体质辨证与治疗

    作者:刘鸿雁;徐英敏;蒋士卿

    通过对不同体质及妇科疾病的发病倾向的临床观察,探讨妇科常见疾病与体质的关系,进一步指导妇科临床辨证,提高治疗效果.

  • 朱婉华益肾蠲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经验

    作者:顾冬梅;蒋恬;朱婉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常见风湿病的一种.目前该病原因尚不很明确,研究表明与HLA-B27呈强关联.AS属中医"痹证"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依据该病的特征将其称为"肾痹",并创立"益肾镯痹法",疗效确切.

  • 六味地黄丸对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及IL-1β、IL-8的影响

    作者:刘保国;李志英;盖自宽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后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的变化规律,探讨六味地黄丸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52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对照、治疗组,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六味地黄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患者精液质量和IL-1β、IL-8变化.结果: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患者精液液化时间延长、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精浆IL-1β、IL-8升高,治疗后患者精液质量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明显升高,精子畸形率、精浆IL-1β、IL-8均降低.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致精液质量降低和精浆细胞因子升高,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参与生殖系统免疫调节提高解脲支原体感染后精液质量.

  • 冠心病维医辨证分型及NO、ET、AgⅡ含量的变化

    作者:阿衣木姑·阿布拉;艾尼湾·依拉音;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目的:按照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证分型,观察血管舒缩功能在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从而为冠心病的维医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和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确诊为冠心病的305例患者进行异常体液辨证分型(分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gⅡ)含量.结果:305例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ET、NO、AgⅡ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及异常黏液质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异常黑胆质组与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均有异常变化,但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血管舒缩功能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非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更为明显.

  •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作者:文祯;姜涛;姜敏;卢桂阳

    目的: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为该病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174例,进行辨证分型,收集客观指标建立数据库,观察客观指标在各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气滞痰阻证的糖尿病病程短.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在阳虚疾凝证中高.阳虚痰凝证和血瘀热蕴证的ABI显著低于气滞痰阻证;且两者血浆黏度、TC、LDL-C、FIB和股动脉IMT均显著高于气滞痰阻证.结论:血浆粘度、TC、LDL-C、FIB、ABI、股动脉IMT 6项指标与本病辨证分型相关,推测其有望成为评价本病辫证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仑;贾海骅;白云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调整32例对照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调整36例观察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PT、TT、APTT、FIB、D-Dimer水平并计算INR.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TT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APTT与及INR数值升高(P<0.05),FIB降低(P<0.01)、D-Dimer降低(P<0.05).结论:调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同时静滴丹参多酚酸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凝血纤溶状态.

  • 荨麻疹从卫血论治

    作者:高秀兰;倪诚

    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主要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主要表现.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痊愈,慢性者迁延数月或数年.其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感或烧灼感,以此起彼伏为特点,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

  • 浅论治湿八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作者:蔡春江;梁凤兰;王清贤;朱叶珊;石志敏;曹自新

    脾胃湿热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其湿邪临床表现有5大特征,其治湿八法为芳香化湿法、淡渗分利法、祛风胜湿法、苦温燥湿法、苦寒燥湿法、清热利湿法、宣表化湿法、健脾利湿法.

  • 王永炎对中风变证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作者:孟繁兴;谢颖桢;任晋婷

    1 中风变证的提出王永炎教授从事中风病临床研究数十年,在发现中风病证候演变规律、提出化痰通腑法、研制清开灵治疗中风病痰热证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不仅如此,在中风病诊治规律研究基础上,王教授进一步对不同寻常的中风病病势传变转归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观察研究.

    关键词: 中风 变证 防治
  • 刘志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经验体会

    作者:刘洋

    家父刘志群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施治2型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独具匠心,近年来运用疏肝解郁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10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 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徐进友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加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湿热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验证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湿热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观察2组病人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黄连温胆汤加减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可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 从升降平衡法论久咳

    作者:王祥麒;宁真真

    笔者认为,肺脏的气机升降失常是咳嗽久咳的重要病理特征,故治咳之法当从调理气机入手,使气机升降得宜,方能药到咳止.

  • 黄芪桂枝五物颗粒对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的影响试验

    作者:沈欣;李文;殷小杰;李德凤;宗桂珍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颗粒对急性脑损伤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的影响,探讨本品对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方法:对模型大鼠给予本品0.828、0.414、0.207g·kg-1口服2周,观察对模型动物梗塞面积、血管损伤区、血小板聚集及血浆t-PA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本品能明显减少模型大鼠的脑梗塞面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维持纤维蛋白原含量在较高水平.结论:本品对于模型大鼠脑梗塞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血管损伤的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 三种不同门脉高压模型犬舌下络脉的特征观察

    作者:王丽娜;李白羽;岳小强

    目的:复制肝前、肝内、复合型门脉高压大模型,观察模型犬的舌底络脉变化.方法:制备3种门脉高压犬模型并行成模检测.肉眼观察舌下络脉形态和颜色,游标卡尺测量舌底根部络脉宽度,免疫组化检测舌底CD31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舌下络脉内皮细胞形态.结果:肝内和复合型组犬舌下血管较正常迂曲粗大,出现瘀点细络,颜色暗紫,络脉直径明显增粗,肝前型组仅络脉颜色变暗;与正常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犬舌底CD31均显著增加,复合型组明显;舌底血管壁全部或局部增厚,管腔变小,出现新的毛细血管,细胞膜界限不清,核损失甚或消失,复合型组程度重,肝前型组改变较小.结论:门脉高压可引起动物舌底络脉宏观与微观改变,提示门静脉压力升高是导致其舌下络脉异常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中药胃肠舒对Ca2+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

    作者:宋晓冬;王美蓉;张瑾锦;刘文波

    目的:研究中药胃肠舒对Ca2+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方法:肠推进实验和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检测胃肠舒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NOS和ChAT的表达;CellTiter-Glo(TM)法、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ATP含量、线粒体跨膜电位和Ca2+浓度的变化.结果:胃肠舒组能提高大鼠卡红肠道推进率,使离体肠道平滑肌自发活动收缩幅度加大,降低了NOS的含量,增高了ChAT的表达,ATP、Ca2+及线粒体跨膜电位升高.结论:胃肠舒能兴奋肠道平滑肌加快肠蠕动,可能是通过Ca2+调控实现的.

  • 自拟"补肝益肾柔筋汤"配合针刺治疗骨质增生性腰腿痛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红星;赵亚男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腰椎退行性脊椎炎或肥大性脊椎炎,是以X线为主要诊断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引起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在临床中应用自拟"补肝益肾柔筋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益气活血解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宗先祯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热毒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66例服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对照组61例服用益气活血汤,每日1剂.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2组同时应用单稍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肠溶阿司匹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主要症状的疗效以及心电图ST-T改变并进行安全性检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ST-T总有效率81.82%,对照组总有效率7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纯的益气活血法且应用安全.

  • 清燥救肺汤治疗顽固性干咳31例

    作者:吴士杰;赵亚平

    探讨单纯应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水煎服,治疗以肺燥、虚、热三证兼见顽固性干咳,疗效确实,治愈率100%,提示用清燥、润肺、降逆方法治疗外感未解、熬夜伤阴、久咳伤气、耗精之干咳为适宜.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4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小兰;周爱国;唐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治疗突发性重度聋伴耳鸣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舒肝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观察

    作者:路长岭

    目的:对舒肝片治疗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做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治疗组观察45例口服舒肝片,对照组15例口服舒肝调气丸,疗程均为2周.结果:舒肝片显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3.3%;舒肝调气丸显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86.7%,对血、尿、便、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表明舒肝片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所致的胁痛喛气、嘈杂泛酸、纳呆食少、腹胀及胃脘痛等症状,且安全有效,支持继续在临床应用.

  • 自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作者:周小琳;李改非

    目的:探讨自拟消癖方配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所选11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汁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消癖方.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31%、95%;显效率分别为60.34%、75%,副作用率分别为:15.52%、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消癖方配合他莫昔芬可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且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低.

  • 自拟舒肝祛斑汤治疗黄褐斑初探

    作者:颜士才;高俊虹

    黄褐斑俗称肝斑和蝴蝶斑,属中医"黧黑斑"、"肝斑"范畴.而"黧黑斑"一词,首见于明·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其谓"黧黑班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

  •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导入治疗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慧敏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电脑中频中药导入治疗背脊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中频电脑治疗组及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组,并将自制中药通过电脑中频治疗仪导入病变部位.结果:通过1个疗程治疗和3个月后随访,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自制中药电脑中频导入治疗背脊筋膜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讨论:对于慢性疼痛周期比较长的病人,此治疗方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适合基层推广使用.

  • 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特点探析.

    作者:郭长青;刘乃刚

    阿是穴是临床经筋病治疗的主要用穴.本文结合经筋的功能特点分析和总结了经筋病中阿是穴分布的6个特点,即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应力集中点,人体功能活动的应力集中点,相关起协同或拮抗作用肌肉、韧带的起止点、肌腹,腱鞘、脂肪垫、滑囊、滑车、籽骨等处,神经出口处和肌筋膜附着处.

  • 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分析

    作者:刘英民;赵雪竹;彭永光

    目的:对比小针刀加菱形阻滞和温针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巧2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6例,治疗组用膝关节菱形阻滞和小针刀松解法,每周1次,1~3次治愈;对照组66例,在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鹤顶、阴陵泉、血海等穴位上温针灸,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分别统计近、远期疗效.结采:治疗组近、远期有效率为96.51%、97.67%,对照组近、远期有效率为69.70%、66.67%,2组近期、远期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针刀加菱形阻滞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 试论《内经》中的诊脉针刺

    作者:许倩;江钢辉

    <内经>非常强调针灸理法及脉象之诊察,其根本是重视病证病机,诊脉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在针刺治疗中有着特殊意义,在现代针灸治疗中也仍有其生命力.

    关键词: 诊脉 针刺 人迎 脉口
  • 悬钟穴临床应用浅析

    作者:谢晓隽;裴景春

    悬钟穴乃八会穴之一,是针灸的常用穴位.本文通过结合现代医家悬钟穴的临床应用及古代文献对其作用的描述,从而进一步发掘悬钟穴的临床医用价值.

    关键词: 悬钟 绝骨 应用 定位
  • 小柴胡汤及其"和法"探析

    作者:要全保

    归纳<伤寒论>方小柴胡汤的原方主治、临床运用,并回顾历代关于小柴胡汤的"和法"之争,认为小柴胡汤之"和法"乃是调和、缓和、平和之意,分别代表主治功用、取效特点和组方用药方面的特点.

  • 干姜非即"干生姜"

    作者:王美芝;赵桂芝

    文章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干姜药源进行考证,认为干姜并非即是干生姜,道地的干姜应由四川、贵州等地药姜的母姜加工而成.

    关键词: 中药 干姜 药源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慢性肾脏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黄允瑜;巴燕;郑光;郭洪涛;姜淼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慢性肾脏疾病中药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的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Cytoscape 2.7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常用药物为冬虫夏草、丹参、川芎、黄芪、附子、红花、牡蛎、蒲公英、大黄、茯苓等,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大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常用药物为当归、白术、茯苓、益母草、雷公藤、黄芪、人参、三七、水蛭、地龙、丹参、川芎、红花,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人参、三七,治疗肾小球肾炎的常用药物为连翘、赤小豆、麻黄、泽泻、雷公藤、大黄、丹参、白术、茯苓、白茅根、益母草、山药、党参、当归、黄芪,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药物是黄芪、丹参、当归和益母草.结论:中医治疗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肾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既有明显不同也有共同的中药药对,文本挖掘分析技术在中医临床用药规律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从"慎起居"谈睡眠与养生的关系

    作者:贾永森;吴范武;柳月娟;谢靖;史永博

    "慎起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整体观念中"天人相应"的认识提示人体睡眠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的睡眠应顺应四时和温度的变化,睡眠时间的调整原则是"二分二至"时间点,用"二分二至"和阴阳理论可以较好地说明睡眠与时间的关系.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人体存在着时间性、区域性和个体性差异,睡眠时间长短没有统一标准,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理论认为,只有睡眠上"法于阴阳",才能"以尽天年".

  • 工作压力与中风痰热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安玲;路玉良;梁莺莺;刘宝殊;阚保红;丁元庆

    目的:对中风痰热证的工作压力与其痰热证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调研中风病痰热证病例394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工作强度大、中、小和工作压力大、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是危险因素,工作强度中、小和工作压力小是保护因素.结论:保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与轻松的心情有助于排解压力,对预防"痰热致中"有益.

  • 未病学在高血压前期防治探微

    作者:尚玉红;马丽;林雪

    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是高血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应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根据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特点及未病的状态,通过辨证调理体质即治未病的方法,来表达养生是基础,体质是根本,关注高危人群,发病先兆和干预亚健康状态为重点,来改善高血压前期状态,避免高血压病的发生.它将为进一步探讨中医防治高血压前期提供依据和有意的借鉴.

  • 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探析

    作者:王燕平

    中医药文化与道家的联系比较密切,道家养生思想对我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道家重视人的生命健康,道家养生具有鲜明的特点,认为养生就是修道,在修道思想中养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 基于禀赋概念的"五态人"与中风发病相关性初步研究

    作者:刘向哲;王新志;王永炎

    目的:以禀赋概念为基础,阐明中风病患者的"五态人"特征及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五态性格测验表>调查10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的"五态人"类型,并与全国总体常模作对照.结果:与全国总体常模比较,太阳人格维度、少阳人格维度和阴阳和平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低.少阴人格维度和太阴人格维度得分,病例组明显偏高.结论:太阳分偏低而太阴分偏高是脑梗死病人的主要危险因素,说明"五态人"特征与脑梗死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

  • 失眠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李倩;曲丽芳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诊断的标准之一.过去认为,睡眠和抑郁症是单向因果关系,即抑郁导致睡眠障碍,因而对二者的相关性研究重视不够.近年研究认为,二者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失眠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能力下降,还可引起抑郁、焦虑、恐惧等情感障碍;抑郁者,无论是抑郁情绪、抑郁心境,还是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本文就目前中医对失眠与抑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关联规则在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病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艾军;汪受传;戴铭;杨宏宝;李坦

    目的:探讨关联规则方法在中医病机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促进中医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以及中医理论的深化.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分析297例小儿RSV肺炎发病治疗前症状体征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获得30余万条关联规则,发现病毒性肺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热、郁、痰、瘀病机病理,且病情轻重不同而热、郁、痰、瘀病机病理的变化不同.同时,热、郁、痰、瘀四者存在密切关联,且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大小不一.结论:关联规则有助于分析疾病的病机病理,把握病理重点和预测病机传变.关联规则方法可用于中医病机理论研究,并可促进中医病机理论的认识及其认识的客观化和规范化.

  • 归经理论现代研究之不足与量化研究新思路探索

    作者:支政;徐树楠;王文智;李渡华;刘淑彦;张弘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医药特色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从现代研究不足与量化研究探索方面,开拓新思路、应用新方法、采用新手段,进一步加强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自身特色理论关系的研究,促进中医方药归经实践经验信息化、信息研究数学化、临床研究系统化、理论发展自主化,为中医药自主、原创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 基于聚类分析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与证候要素的研究

    作者:李力;王天芳;吴秀艳;任婕;杜彩凤;辛意

    目的:提取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通过临床调查获取的8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127个四诊信息,采用聚类分析对获取的症状组合进行诠释,提取常见中医证候/证候要素.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共获取44个症状组合,经初步分析、诠释发现存在肝肾阴虚、肝气郁结、肾阳虚、脾气虚、肾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肝、肾、脾、心、胆、胃,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阴虚、热(火)、气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湿、痰等.结论:通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