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高分辨率64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善杰;崔俊瑞;许伟;陈维亮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64层螺旋CT(HR-MSCT)扫描在鼻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自我院200例(包括外伤性180例和非外伤性20例)鼻骨骨折患者均经颅面部HR-MSCT扫描.其中,180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依据其CT表现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单侧或双侧鼻骨骨折,断端无明显错位或成角,Ⅱ型为单侧或双侧鼻骨骨折,伴有明显的断端错位(大于1/2)或明显的成角(大于等于450),Ⅲ型为粉碎性骨折.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外伤性与非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见于180例和20例.研究证实,在180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中有Ⅰ型41例,Ⅱ型35例以及Ⅲ型104例.结论 HR-MSCT扫描可清晰显示鼻骨骨折的部位、范围、积液,并能对外伤性骨折准确分型,为司法鉴定及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徐成;颜宝云;高润芳;杨璇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起先均接受NAC,每4周重复治疗,共6个疗程,化疗后1~2周又经手术病检.依据病理切片上观察的肿瘤细胞密度(TCD)减小程度进行病理反应性分级:1级无变化;2级减小30%以下;3级减小30%~90%;4级减小90%以上;5级肿瘤完全消失.1~3级称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4~5级称组织学显著反应(MNHR)组.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及3个疗程后均经磁共振平扫与增强扫描,以获得剪影图和在MIP像上测量治疗前与3个疗程后乳腺癌灶大径线的变化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反应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MRI与病理反应级相关性分析表明,MHR组乳腺癌灶大径线减小程度及其变化率均显著高于NMHR组(P<0.05).结论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相结合,是评价乳腺癌NAC疗效较敏感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甫政;刘利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的56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腺内低密度灶20例,假性囊肿形成6例,胆道结石28例.53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1例坏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痊愈,2例坏死型胰腺炎手术治疗痊愈.25例合并胆道结石者行腹腔镜手术.结论 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有效的方法,而且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心脏MR反转恢复序列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静;苏晋生;李星;黄文;吴丽萍;裴志强

    目的 探讨磁共振反转恢复序列以不同反转时间成像在判定心肌活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2例临床证实无心肌梗死患者均经胸部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成像.所有患者按不同的反转时间(TI)分为两组,即A组:TI介于280~320 ms;B组:TI< 280 ms和TI> 320 ms.获自两组不同TI心肌活性的磁共振成像资料是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综合评价和回顾性分析的.结果 两组间图像质量及心肌与血池对比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在采用反转恢复序列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中,选择合适的TI(280~320 ms)可获得佳的心肌与血池对比图像,为临床尽早明确诊断心脏病提供可靠依据.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兮屴;董晓雁;符雅明;欧玲;陈萍;骆昌政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主动脉夹层(AD)患者17例全部经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结合二维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观察.结果 本组17例按DeBakey分型,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13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能直观、立体地显示真假腔、破裂口、内膜瓣、夹层累及范围和主动脉各分支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是实用的并值得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 溺水致肺损伤的CT表现(附10例报告)

    作者:钱娟

    目的 探讨淹溺性肺损伤的CT表现.方法 对我院于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10例淹溺性肺损伤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离水后1~8 h内接受了首次CT检查.结果 在CT像上,4例表现为两肺野肺纹理增粗、增多,广泛分布腺泡结节影与斑片状影;6例表现为两肺野磨玻璃样影,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的片絮状,病变多分布在肺门周围;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和肺段肺不张;4例伴有少量胸腔积液.结论 CT检查能清晰显示溺水后的急性肺损伤,并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 透视跟踪技术3DCE-MRA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秦红卫;樊长姝;赵晓梅;伍惠琼

    目的 探讨透视跟踪技术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 D CE-MFA)在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161例疑有下肢血管病变做下肢3 D CE-MRA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对其成像表现及均值曲线(men curv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当靶血管感兴趣区(腹主动脉腹腔干水平)对比剂信号强度mean值上升到40~60范围内开始触发扫描,也就是感兴趣区有造影剂显影第4~6s触发扫描能准确地观察3段(下腹及盆腔、大腿、小腿)动脉血管,3段血管充盈饱满并且静脉干扰少.结论 透视跟踪技术3 D CE-MRA能较好地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具有操作简便、快捷、节省造影剂用量等优点,而触发扫描时间点的正确选择更有利于动脉病变的检出,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 随访复查CT诊断不典型脑损伤

    作者:张晓梅;王成文;张建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和不典型脑损伤的CT表现,并评价随访CT复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诊未发现异常,随访复查CT诊断为迟发和不典型脑损伤改变55例的CT及临床资料,复查时间为2h~3周,复查CT2~5次.结果 20例脑挫伤中,散在小点状高密度灶13例,小片状低密度灶7例;35例迟发性脑损伤中,脑肿胀19例,表现为外侧裂池变小消失,脑室变小、变形7例,轴索损伤3例,硬膜下血肿9,散在小血肿4例.结论 CT扫描对诊断脑损伤有重要价值,但对不典型脑损伤应高度警惕,CT随访复查是诊断不典型和迟发性脑损伤的重要手段.

  • MSCT-3D重建技术在诊断足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絮绿;吕访贤

    目的 探讨螺旋CT 3D成像技术在诊断足骨骨折的重组方式与显示复杂骨折的关系.方法 24例患者进行足部螺旋CT扫描,分别用软组织算法B30 s和骨算法B60 s进行薄层重建,在3D工作站进行多方位MPR和VR重组.结果 多层螺旋CT骨算法重建MPR图像骨窗观察能清楚显示足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关节面损伤情况及关节腔内骨折片数目、位置;软组织算法重建MPR图像可清楚显示足跟部肌腱和软组织.结论 MSCT三维重组及多平面重组能准确诊断足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为临床诊治提供清晰及立体的影像资料.

  • 超声造影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欣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并与常规超声比较.方法 83例经穿刺活检及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病变(38例恶性和45例良性)均经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在造影检查中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逐例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并用卡方检验比较了两种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肝脏局灶性病变随其良性与恶性而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型式与时相特征.超声造影正确诊断34例恶性和43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5.6%和92.8%,而常规超声正确诊断23例恶性和22例良性病变,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5%、48.9%和54.2%.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取代常规超声.

  • 磁共振STIR-EPI序列在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蔡春仙;赵世胜;林丽萍;罗良平

    目的 探讨磁共振STIR-EPI序列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CT平扫发现肺结节且未进行放、化疗的97例患者进行MR常规扫描及STIR-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观察肺结节的MRI形态学表现,并对肺结节的信号强度进行评分,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信噪比(SNR)值.结果 MR对肺结节形态学的细微结构的显示并不优于CT(P>0.05),但对肺结节宽基底与胸膜相连征的显示优于CT,对鉴别诊断有意义(x2=7.762,P=0.005);恶性肺结节的信号强度评分(3.93±1.26)明显高于良性结节(2.26±1.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9,P=0.001);恶性肺结节的ADC值(1.392±0.237)×10 mm-3/S)明显低于良性结节(1.948±0.416)×10 mm-3/S,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06);恶性肺结节的SNR值(275.01±77.33)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95.63±58.2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629,P=0.033).结论 磁共振STIR-EP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非常有助于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可成为肺结节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 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系疾病的潜能

    作者:滕国春;纪文华;赵薇;王继峰;白志勇

    目的 阐述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系疾病的潜能.方法 70例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胰胆疾病患者包括胆囊切除术后胆管代偿性扩张2例,胆总管直径临界值4例,胆系结石49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胰头癌4例以及胆管癌7例均经低场MRCP检查.全部操作是在0.35 T SIEMENS磁共振扫描仪上采用TSE T1WI、T2WI序列和MIP重建进行的.结果 本组70例中,低场MRCP正确诊断胆系结石49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胰头癌4例以及胆管癌7例,其诊断敏感性100%,特异1性89.8%,准确性91.4%,阳性颅测值100%以及阴性预测值90.7%.结论 低场MRCP是诊断胰胆疾病的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影像技术,尤其对恶性病变极为敏感而提示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

    作者:郑晓涛;余林;关玉宝;吴玉新;奉俊敏

    目的 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MR影像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其中,生殖细胞瘤8例,松果体细胞瘤5例,星形细胞瘤3例,脑膜瘤2例以及畸胎瘤2例均经MR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 生殖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瘤体均匀强化.典型的“蝴蝶征”见于8例中的2例.松果体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瘤内或瘤周钙化见于5例中的3例.星形细胞瘤在T1WI上呈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并伴发肿瘤坏死、液化.脑膜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显著均匀强化.畸胎瘤呈囊实性团块,瘤内脂肪成分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结论松果体区肿瘤随其病理组织学类型而有各自的特征性MR影像表现,有助于对其作出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有祥;赵昇涛;冯瑞俊;张茗;耿玉庆;李滨

    目的 探讨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特征.方法 29例经病毒核酸检验确诊的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22例经胸部X线摄影,12例经胸部CT扫描,8例同时接受了上述两种方法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潜能.结果 22例经胸部摄影患者表现为肺纹理增重,两肺野内、中带有边界模糊的斑片状致密影.12例经胸部CT扫描的患者表现为两肺野散在分布的斑片状致密影及磨玻璃样密度影,其中6例X线胸片未见病变.同时,CT显示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各2例.结论 重症、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是以两肺斑片状及磨玻璃样密度影为主,CT可以发现两肺上野及外带的较淡致密影,对判定病变的有无及累及范围明显优于X线胸片.

  •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建忠;王强;俞卫宁

    目的 研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其良恶性的要点.方法 3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包括甲状腺腺瘤(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及甲状腺癌(4例)患者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平扫CT像上,甲状腺腺瘤表现为边界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影,其中,实性8例,囊性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边界光整的结节状或不规则形肿块影;甲状腺癌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结节状或肿块影,边缘模糊或伴邻近结构受侵.在对比增强CT像上,甲状腺腺瘤的实性部分强化,多数病灶边缘有环状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呈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甲状腺癌呈不均匀强化,边缘模糊或伴周围结构受侵.结论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随其病理类型而有不同的CT表现和强化型式,然而,病灶边缘模糊或伴邻近结构受侵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征像,可资与良性病变相鉴别.

  • 床旁DR与CR胸部摄影质量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成荣

    目的 通过床旁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系统胸部摄影图像质量的对比分析,探讨床旁DR摄影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拍摄的DR床旁X线胸片1000份和既往CR床旁X线胸片1000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床旁DR摄影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图像质量,明显减少了放射技师的工作量,同时还降低了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结论 床旁DR胸部摄影比CR胸部摄影有着明显的优势,对手术患者和危重患者的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 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临床应用

    作者:刘传;曾勇明;陶黎;彭冈力;杨靖捷

    目的 探讨数字X线摄影(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患者取站立位,手扶机架单脚站立,被检侧膝关节屈曲30~60°,足尖尽量绷直,足背或小腿紧贴探测器边缘,然后调整中心线的入射点从头侧进行摄影.结果 采用髌骨站立轴位摄影共100例,其中优质片79例,占79%;良质片18例,占18%;劣质片3例,占3%.结论 髌骨站立轴位摄影操作简便,患者舒适易配合,可作为髌骨的补充摄影方法.

  • CT与MRI在诊断脊柱结核中的各自优势

    作者:喻晓宏

    目的 研究CT、MRI与脊柱结核(STB)临床分型的符合率,并比较这两种技术各自的诊断优势.方法 6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STB患者均经CT与MRI检查.CT、MRI与STB临床分型符合率及其各自的诊断优势,是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的.结果 在60例患者的临床4型中,CT与MRI诊断中心型分别为6和8例,边缘型分别为24和26例,韧带下型分别为16和14例以及附件型分别为14和12例,两种技术诊断STB与临床分型符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诊断硬膜与脊髓侵犯以及韧带下播散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P<O.05),而CT诊断死骨与钙化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RI(P< 0.05).结论 CT与MRI诊断STB可实现优势互补,但为了遵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做到二者择一.

  • 腮腺类实性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

    作者:谢萍

    目的 探讨腮腺类实性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15例手术标本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超声声像图资料,并分析病变的部位、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肿瘤血管情况.结果 15例皆为男性,平均年龄57岁.超声显示,15例腮腺腺淋巴瘤均位于腮腺浅叶,其中11例位于浅叶的下极.8例为椭圆型,3例为圆形,4例不规则型.15例边缘清晰.13例显示包膜,2例可疑显示.8例为低-等混杂回声,5例为低回声,2例为中等回声.7例内部回声较均匀,8例为不均匀.15例均表现病变后方回声增强.14例有CDFI资料,其中血流信号丰富者5例,血流信号中等者5例,血流信号稀疏者4例;血流分布在周边者6例,分布在内部者5例,周边及内部均显示者3例.结论 腮腺类实性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 双髋关节正位摄片用双足固定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炯佾;王其军;付强;张玉林;刘红光

    双髋关节正位片是目前诊断髋关节外伤、炎性病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应用频率较高.临床工作中,髋关节投照位置是由技师凭个人经验摆放,受检者自己控制、保持技师所摆放的体位.而且当遇到外伤、病痛导致髋关节处于某一强迫体位的受检者接受X线拍片或作CT扫描时,就需要由受检者的家人用手来固定其双足,以保证投照位置的规范.由上可知,如果技师经验不足或者检查中受检者的家人用手来固定其双足不准确,使双足的摆放位置不规范、不标准,容易导致双髋关节正位摄片准确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设计制作了双髋关节正位摄片用双足固定架,现介绍如下.

  • 弥漫性食管痉挛X线表现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宏光;王建明;薛亮亮

    弥漫性食管痉挛(diffuse esophageal spasm)是一种少见以高压型食管蠕动异常动力学为特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疾病,病变主要在食管中下段,表现为高幅的、为时甚长的、非推进性的重复性收缩波,致使食管呈串珠状或螺旋状狭窄,而上段食管及食管下括约肌常不受累.本病临床较为少见,常以慢性间歇性胸痛和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是"食源性胸痛"的病因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50岁以上,无明显性别差异.

  • 31P-MRS与1H-MRS技术在探测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淑梅

    磁共振波谱(MRS)是利用磁共振基本成像原理及其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现象,测定人体能量代谢和体内化学物质的一种检测技术.MRS中不同共振峰面积的比值与产生波峰的物质浓度(成正比)和化合物的结构有关,这是MRS对相应化合物做结构推断和定量分析的基础[1].MRS作为一种新的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半定量或定量分析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变化,此方法已在中枢神经系统、乳腺及前列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研究中显示出了重要价值[2-5].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价青光眼视觉通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海宇

    青光眼是一类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均具有差别的眼病,常与眼压水平有关[1].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青光眼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高眼压导致的特征性视神经损害以及相关的视野缺损[2].早期轻微的视野缺损通常难以发现,如视神经严重受损,可导致失明.尽早地进行青光眼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视神经损害和失明的关键.因此探讨其诊断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用于青光眼视觉通路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CT、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而CT和超声对脑灰质和白质的分辨率较低,对青光眼视觉通路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而MR可多层面成像,其灰白质分辨力高、无辐射损伤,尤其是MR弥散张量成像及锰离子增强性MRI成像对视路白质纤维具有高度敏感性,可满意地获取视路白质纤维本身病变的详细信息.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