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作者:李晓红;杨洪巍;万建国

    目的 分析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4例)的MRI表现.结果 肿瘤呈圆形或类圆形3例,椭圆形6例,不规则哑铃形4例.肿瘤呈等T1信号5例,长T1信号8例;等T2信号3例,长T2信号10例.病灶内可见片状或斑片状坏死3例.增强扫描4例明显不均匀强化,9例均匀强化.结论 MRI检查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根据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可以很好地对椎管内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 128层螺旋CT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玉飞;朱丽丽;王卓群;王书智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在外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分析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28层螺旋CT扫描资料,利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及薄层多平面重组(thin-section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TSMPR)技术对肋骨骨折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VR发现肋骨骨折142处,TSMPR发现肋骨骨折151处,8例复查患者中,2例共发现3处原来未显示的肋骨骨折.VR显示骨折的空间解剖有优势,TSMPR显示肋骨骨折的细节效果好.结论 128层螺旋CT的VR结合TSMPR是准确诊断肋骨骨折较可靠的方法,但各自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安波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摄影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13年3月共1 0 150名乳腺检查及体检者,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早期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片,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特征、病理类型及X线表现特征.结果 ①无临床表现者49例,发病年龄27 ~76岁,其中40~49岁年龄段者占总病例数的42%,X线表现钙化27例(其中18例无肿块),小结节19例(34%).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扭曲或紊乱10例(1 8%);未扪及肿块者22例(39%);导管原位癌(DCIS)及导管原位癌伴早期浸润37例(66%),浸润性导管癌17例(30%),浸润性小叶癌2例(4%).②乳腺数字钼靶X线可显示早期乳腺癌病变微细结构.结论 数字钼靶X线成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的特征,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发症磁共振成像表现

    作者:刘华;许明涛;高传平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并发症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前交叉韧带撕裂重建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结果 移植物撕裂12例,其中完全撕裂5例,部分撕裂7例,移植物纤维束完全中断、断端T2WI呈高信号及移植物厚度增加是移植物完全撕裂的可靠直接征象,多量关节积液及胫骨外侧髁骨挫伤是较可靠的间接征象,部分撕裂为部分纤维束中断.移植物撞击9例,撞击点位于前部远侧2/3处并向后屈曲,撞击处移植物水肿;关节纤维化8例,弥漫性纤维化5例,局限性纤维化3例,前者T1WI和T2WI呈等-低信号,后者呈等-长T1、混杂T2信号,位于移植物前方,周围有低信号环;黏液样退变4例,位于移植物内呈长T1长T2信号,边缘清楚;螺丝脱落1例,脱落的螺丝位于髌下囊内.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重建术后并发症,为临床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田爱民;李威;马国林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3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①肿瘤大小约8~30cm,肿瘤的形态绝大多数不规则,所有肿瘤均位于腹膜后间隙.②32例脂肪肉瘤中,20例肿块中含有典型的脂肪成分,其CT值为-20~-130 Hu.增强扫描时肿块内的脂肪成分无强化,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结论 CT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以及判断肿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高分化型脂肪肉瘤或含脂肪的其他类型脂肪肉瘤能够明确诊断.

  • 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质量与肾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崔国强;刘铁钢;邓昉;勾国强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质量与年龄、图像捕获时间相关性,并依据肾脏功能差异,探讨CTU技术操作规范及成像标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患者的CTU质量.结果 对照组年龄<45岁延迟3~5 min图像显示好,45~60岁组延迟6~8 min显示好,>60岁组延迟9~10 min显示好;肾功能异常组成像质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 CTU成像质量与肾脏排泄功能无明显相关性,主要与图像捕获时间以及患者年龄有关.

  • 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对预防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瑞苗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对脑梗死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和78名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高频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及斑块回声类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血管病组IMT高于健康对照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5.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较健康对照组数目增多(P<0.05).结论 IMT与粥样斑块的类型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联系.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可提供治疗及预防脑梗死的客观依据.

  • 数字断层融合与多层螺旋CT茎突三维成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传;曾勇明;郁仁强

    目的 探讨数字断层融合(DTS)与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对同一头颅标本采用上述2种方法对茎突分别成像,在各自的后处理工作站上重建并测量茎突,得到的数据与标本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2种成像方法与标本实测值的偏差度均在±4%以内,均符合临床诊治要求.结论 DTS法操作易掌握、辐射剂量小、价格便宜,宜作为茎突成像的首选方法.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杰;唐笑先;原杰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85例,所有病例均应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CTA可以清晰显示头颈部主要动脉及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妊娠黄体的超声识别在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金艳;吴敏芳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妊娠黄体的正确识别在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0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妊娠包块和卵巢内妊娠黄体的形态结构及两者位置关系,并将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环”型包块及厚壁囊肿型妊娠黄体的囊壁分别与子宫内膜回声作比较.结果 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检测出妊娠黄体76例,输卵管妊娠包块与妊娠黄体在同侧者65例(86%),不同侧者11例(14%).妊娠黄体主要形态特征为薄壁囊肿型、厚壁囊肿型、低回声型、薄壁囊肿内部点状回声型,输卵管妊娠包块主要为“输卵管环”型及低回声型.输卵管妊娠包块中的“输卵管环”囊壁大多是高于(38%)或等于(42%)子宫内膜回声;而厚壁囊肿型妊娠黄体其囊壁回声大多是低于子宫内膜回声(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确认识妊娠黄体的形态结构及其与输卵管妊娠包块的不同点在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斑块特点的对照研究

    作者:朱玉春;王建良;张怀信;张臻;王伟伟;孔婧婧;赵英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 收集120例胸痛患者(糖尿病组60例,非糖尿病组60例)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资料,观察2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与类型,并进行对照研究.并将糖尿病组60例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成3组(<5 年,5~10年,>10年),并对各组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共计1 800段血管进行分析,其中糖尿病组存在斑块297段,而非糖尿病组存在斑块119段(x2=99.057,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2支及以上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受累血管段分布中,以左冠前降支受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6,P<0.05),而左冠主干、回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均无明显差异.在斑块类型分布中,糖尿病组以软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P<0.05).60例糖尿病患者中,<5年组斑块发生率14.2%(64/450),病变以软斑块为主,管腔以轻度狭窄为主;5~10年组斑块发生率为46.7% (112/240),病变以混合性斑块为主,管腔呈现中度狭窄为主;>10年组斑块发生率57.6%(121/210),病变以混合斑块和钙化斑块为主,管腔多呈中-重度狭窄.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胸痛患者的粥样斑块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准确识别斑块分布和特征,进行危险评估,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肌微循环早期功能损伤的实时心肌声学造影评价

    作者:任永凤;王洲;李健;陈飞;张伟丽;刘晓燕;刘芳欣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1],是一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症候群,包括向心性肥胖、糖耐量减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2].近年来,MS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MS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CAG所显示的心外膜下动脉的血流状态并不能反映微血管水平的心肌灌注,因此微血管水平心肌灌注的早期评价对于阐明这部分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通过分析心肌血流灌注能准确评估心肌血流量,诊断急性及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变范围及程度[3],本研究运用实时MCE技术定量检测有心绞痛症状而CAG正常的MS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旨在早期发现MS患者心肌微血管功能损伤,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

  • 晚期食管癌内置食管支架术应用探讨

    作者:薛宗哲

    晚期食管癌患者,错过手术根治机会,由于食管高度狭窄,造成患者进食梗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我院开展食管支架植入术,对晚期食管癌狭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缓解患者进食梗阻症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晚期食管癌患者43例,男性37例,女性6例,年龄45~82岁,平均(63±10)岁.病理证实鳞癌24例,腺癌13例,腺鳞癌4例,淋巴瘤2例,均未手术治疗.病变情况:位于食管中上段11例,食管下段24例,位于贲门8例.

  •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

    作者:黄新珠

    早期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髋关节疾病,其发病原因与长期酗酒、滥用激素及创伤有关,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X线检查价值有限,对早期病变识别困难,CT和MRI成像效果好,常应用于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通过对我院5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CT、MRI影像学资料整理分析,探讨2种影像学改变对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6例甲状旁腺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晓蓉;任俊红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因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癌变引起甲状旁腺素(PTH)自主性分泌过多而导致的以钙磷代谢紊乱、骨和(或)肾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有助于术前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发现异位的甲状旁腺病变,并且影响手术方案制定,治疗一直是公认的治疗方案.陆辉和武正炎[2]认为,术前定位检查若能提供病变部位的线索,将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范围,增加手术效果,在相关检查方法中,超声检查较为经济实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因勇;高炯;熊云;王旭萍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以中年女性为常见.男女发病比为1:(3~6).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疾病中的常见疾病,近年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颈部不适,甲状腺部位有压痛.现将我院58例经细胞学穿刺确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 超声对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李正亮;李晓辉

    超声是诊断外伤患者腹腔内脏器是否损伤行之有效的方法.外伤性胰腺损伤约占腹部外伤1%~2%,胰腺损伤常系上腹部强力挤压,暴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所致.损伤常发生在胰腺的颈、体部.由于胰腺位置较深而隐蔽,早期不易发现,甚至在手术探查时也有漏诊可能.胰腺外伤后常易发生胰液漏或胰瘘.因胰液侵蚀性强,又影响消化功能,故胰腺损伤的致死率高达20%[1.超声为胰腺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降低胰腺损伤的致死率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

  • X线排便造影在便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小忠;张辉;封会建

    排便造影是通过向患者直肠注入造影剂,在患者排便时对直肠肛管部位进行动、静态观察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的功能性及器质性病变,为临床上便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是该功能性病变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外学者Phillip、Broden早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和直肠脱垂的研究,70年代后期才逐步应用于临床[1].我国于80年代中期起开展排便造影的临床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

  • CT导引下经皮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蒯本刚

    肾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囊肿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的发生率约为50%[1].肾囊肿可分为单发囊肿、多发囊肿和多囊肾,单发囊肿无临床症状者多不需治疗,有腰痛、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者应尽快治疗.目前肾囊肿佳的治疗方法是采用CT导引下经皮穿刺硬化剂治疗来替代原来的手术治疗[2].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60例肾囊肿施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硬化剂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胃肠道类癌六例CT误诊分析

    作者:李艳梅;步军;陈松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C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但CT检查误诊的胃肠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胃类癌CT影像表现为边界锐利的类圆形均质肿块,1例位于腔内,直径约1.0 cm,CT检查漏诊后经胃镜确诊.1例位于腔外,直径约6 cm,见明显均匀强化.术前CT检查误诊为胃间质瘤,1例小肠类癌表现为回肠末段偏心明显强化肿物,局部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并不完全小肠梗阻,术前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阑尾类癌,2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漏诊.均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类癌.结论 消化道不同部位类癌有不同的CT表现,了解这些特征性表现对于术前正确诊断类癌有一定价值.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价值

    作者:魏章洪;徐金锋;刘慧玉;李华峰;施杨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5例临床怀疑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进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测量瘘口和上游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计算两者比值.结果 发现4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流速度比值≥2.5;其余20例患者未见明显狭窄,血流速度比值<2.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手段.

  •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诊断

    作者:兰文杰;郝崴

    目的 探讨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病变部位纵隔1例,腹部3例.CT平扫示病灶均为等密度,1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示病灶均有明显强化.结论 巨淋巴结增生症具有特征性的CT增强扫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有利于为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和术后病理基础分析

    作者:郗金锁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术后病理基础分析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 子宫内膜癌MRI表现为宫体增大,内膜增厚,可准确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转移等.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肿瘤分期判断有较高价值,与术后病理分期相比较,准确率较高,对临床上制订治疗方案及术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脑转移瘤的CT表现与诊断分析

    作者:朱栋勇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CT影像表现,提高对CT诊断脑转移瘤的认识和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临床确诊的23例脑转移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23例病例,20例位于幕上,3例位于幕下,多发17例,单发6例,多数呈中重度水肿.原发病灶多来源于肺癌.结论 转移瘤以幕上居多,多发为主,“小病灶,大水肿”是较为特征的表现,CT检查明显有助于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黎尚诗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胸部外伤患者多层螺旋CT多种后处理重组的影像表现.结果 本组120例胸部外伤,其中第1~3肋骨骨折12例,第4~7肋骨骨折77例,第9~12肋骨骨折31例;右侧肋骨骨折44例,左侧58例,双侧18例,合并肺挫伤63例,血气胸4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在胸部外伤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后处理重组在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其列为胸部外伤后的常规检查项目.

  • 小肾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熊丽琴;王亚瑟;冯金坤;王俊;刘辉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小肾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患者,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肾脏形态改变,病灶边缘出现假包膜征以及局部病变部位皮髓质分界消失,是小肾癌的主要表现.结论 小肾癌MRI的病灶信号表现复杂多变,假包膜的出现对其有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意义.动态增强扫描信号改变取决于肿瘤血供.

  • 机械性损伤引致食管黏膜肿胀影像表现

    作者:张丽伟;王蕾

    目的 探讨机械性损伤导致食管黏膜肿胀的X线表现及食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食管造影和胃镜检查证实的食管黏膜肿胀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食管黏膜肿胀在X线上表现为纵行条状、梭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界清楚、光滑,局部食管管壁柔软,扩张良好,黏膜消失或展平,但无破坏及中断.经适当治疗后可短期痊愈,有别于食管占位性病变.结论 食管损伤性黏膜肿胀经密切结合病史,食管造影可作出本病的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关键词: 食管 创伤和损伤 X线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特征分析

    作者:党连荣;冯育航;李敏慧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1例患者进行颅脑CT平扫,将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颅脑CT扫描均发现脑内有不同程度钙化,主要分布于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灰白质交界区及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钙化为逗点状、三角形及倒八字形,丘脑钙化为斑点状,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片状,灰白质交界区钙化为钩子状,半卵圆中心钙化呈横行排列,而双侧内囊区未累及.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和壳核11例,丘脑10例,尾状核头部8例,小脑齿状核7例,额顶叶6例,半卵圆中心4例,枕叶2例.结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结合低血钙、高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实验室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 小儿滑膜性骨软骨瘤病一例

    作者:关晓力;韩美蓉;孙惠苗;毕璐琳;杨洁;武艳君

    患者女,3岁,主因1d前左膝外伤后肿痛就诊.查体:左下肢屈曲,左膝外侧红肿明显,压痛阳性,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X线片见左侧胫骨外侧骨皮质模糊,可见游离骨片,考虑骨折(图1).CT检查见髌韧带下近腓侧不规则高密度影,左侧胫骨近端局部骨皮质欠光整,可见小骨片,周围软组织肿胀(图2).考虑左侧胫骨近端撕脱骨折,关节内异常高密度影,建议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检查左侧股骨下端外侧局部滑膜增厚,其内可见多个等T1短T2异常信号影,其中大直径0.6 cm,显示中心稍短T1稍长T2,外围显示长T1短T2信号影,左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前角形态欠规则.关节腔内可见少许积液(图3).考虑滑膜性骨软骨瘤病可能,骨化游离体.手术所见:胫骨平台前外侧可见2 cm×2 cm×5 cm肿物,与关节囊滑膜相连,肿物内可见乳白色渣液组织及结节硬块.局部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所见大量纤维组织,不同程度骨化组织及软滑组织(图4).诊断骨软骨瘤.

  • 阴囊脂肪瘤一例

    作者:巫恒平;仲建全

    患者男,73岁.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30余年,无红肿热痛,无血尿,无隐睾病史,既往无特殊病史.CT检查示左侧阴囊内大小约6.2 cm×9.6 cm×9.8 cm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平均约-86 Hu,边界清楚,可见包膜,其内并可见线条状分隔,左侧睾丸受压上移,左侧腹股沟管扩大(图1),CT诊断为阴囊脂肪瘤.手术所见:包块位于阴囊内,约5.0 cm×5.0 cm×9.0 cm大小,质中,色黄,包膜完整,睾丸位于包块下方,包块与睾丸、精索分界清楚,部分阴囊内皮肤色素沉着明显.病理检查:左侧腹股沟脂肪瘤(图2).

  • 乳腺内异物一例

    作者:王方;李丽;刘玲玲;高晋南;郭繁;张晓俊

    患者女,50岁,主因"钼靶X线发现右乳钙化"而入院.入院查体双乳对称,不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右乳头外上方5 cm处可见一长约5 cm的弧形切口瘢痕,触诊皮下可及瘢痕样改变,双侧乳腺未及具体肿物.既往曾有乳腺炎引流病史.钼靶X线发现右乳外上后带成簇分布多发钙化影,钙化颗粒粗细不等,并可见少许点样钙化沿原引流道分布,右乳未见明显肿块影,右乳外上皮肤略增厚.

  • 急性白血病颅内多发血肿一例

    作者:成谷光;刘文燕

    患者男,37岁,汉族,司机,平时身体健康,嗜好烟酒,昨日自觉感冒症状,头晕,发热,周身无力,自服感冒药,今早醒后突然视物模糊不清,头痛,意识清楚,急诊到我院眼科就诊.临床检查后,建议进一步行CT检查.CT平扫示:双侧额叶、颞叶、枕叶脑实质内分别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团状类圆形高密度出血灶影,边界清晰,CT值为62 Hu,病灶周围伴轻度低密度水肿带影,出血灶多分布于深部脑实质区,其占位效应不明显,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4.

  • 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瑞平;贺敬红;李健丁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包含了X线、B超、CT、磁共振、介入放射学等多门专业知识和技术,融合了影像诊断和治疗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阅片能力,是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医学影像各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教学影像医学图片,以往这些影像图片通过打印胶片或扫描仪及数码相机照像获得,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PACS),即经通信网络获得、存储、管理和显示影像医学图像的集成信息系统,它实现了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了影像信息的共享,使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及图像处理变为现实.同时,PACS系统的出现,也为影像教学图片的收集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方式,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图像管理及教学.本文就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作一介绍.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敬春;张莉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分解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各类慢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渐进发展的必经的特征性病理过程.因肝纤维化是唯一可逆的过程,如何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效地阻断或干预肝纤维化的进程,正是当今研究的难点.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是能反映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成像技术,应用DWI对肝脏病变分析也是目前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1].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