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源义;刘四斌;谭国卫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例临床疑诊PE患者行MSCTA检查,并将薄层数据行多平面重组(MPR)与容积重建(Vn).结果 CT诊断PE 8例,共35处肺动脉栓子,其中,段及段以上栓子26处,亚段及以下栓子9处.栓子显示为部分性充盈缺损,附壁性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以及完全性充盈缺损.结论 MSCTA能直观地显示肺动脉各级栓子的部位和形态,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综合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研究(附130例报告)

    作者:吴文泽;向燕萍;谭国卫;刘佩武;刘四斌;黄源义

    目的 评价综合介入法连续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ANFH 130例,首先进行经动脉介入治疗,3 d后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一周.疗效评定指标:治疗前后动脉数目和静脉回流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变;X线平片、MRI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1 a复查X线平片显示45例骨质完全修复,8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DSA显示107例动脉数日明显增多,10例动脉数目略多,13例无变化;静脉回流时间变化,128例静脉回流加快.2例静脉回流无变化;MRI显示118例骨髓水肿消退,12例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临床症状,67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34例,部分缓解29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100%.结论 综合介入法治疗ANFH,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 排空前后CT对比扫描在卵巢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亓卿燕;武志峰;郝新忠;乔英

    目的 探讨排空前后CT对比扫描在卵巢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行排空(排尿排便)前后CT对比扫描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女性卵巢病变患者,观察卵巢病变的形态学变化、移动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改变.结果 36例良性肿瘤平均移动度较大,与恶性肿瘤组、炎性肿块组的平均移动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炎性肿块组的平均移动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排空前后CT对比扫描可为卵巢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对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螺旋CT诊断

    作者:徐昕

    目的 评价螺旋CT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能力.方法 16例手术证实的胆总管囊肿患儿(3名男孩和13名女孩,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4.3岁)均经CT平扫与增强扫描.10例又经图像后处理.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CT资料,并按Todani法分型.结果 按Todani分类法.本组Ⅰa型10例,Ⅳa型6例.Ⅰa型CT平扫表现为肝、肾、胰头之间边缘光整的圆形囊性密度影,增强后,呈薄壁环形均匀强化;Ⅳa型CT平扫表现为肝门区及肝内多发囊件低密度影,增强后,胆总管囊壁强化,扩张的肝内胆管不强化,仍呈现低密度影;图像后处理(MPR,SSD)更清晰地显示了扩张胆管的形态与范围,并利于囊肿分型.结论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螺旋CT可为诊断本病提供可靠信息.

  • 静脉留置针在CT及MRI对比剂注射中的应用

    作者:李慧国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CT,MBI对比剂注射中的应用并和常规头皮静脉针穿刺比较,以及观察拔针后两种按压方式对提高注射成功率和减少局部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502例运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的增强患者分成留置针和头皮静脉针两组,观察比较对比剂外渗情况.然后,再在头皮针组内随机选120例分两组在拔针后将棉签分别垂直和平行于血管走行按压在血管上(A法和B法),比较局部出血情况.结果 留置针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0.57%)低于头皮静脉针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3.6%);A,B两种按压方式局部出血的发生率相差13.3%.结论 在CT,MBI增强造影运用留置针进行注射和拔针后棉签平行于血管走行按压可有效减少局部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

    作者:任基伟;靳宏星;张堂世;侯丽娜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及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的CT表现.41例GIST中,35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行直接增强扫描,6例行延迟扫描.结果 41例GIST中,胃间质瘤25例,小肠间质瘤8例,回盲部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3例,横结肠系膜及小肠网膜间质瘤3例,其中2例合并胃腺癌,1例合并腹膜后淋巴瘤.肿块小约2 cm×0.5 cm×1 cm,大约13 cm×15 cm×19 cm.病变向腔内生长者16例(占39%),腔外生长者25例(占61%),较小肿块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较大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边缘强化较明显,中心强化不明显.结论 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消化道有关的肿块,较小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强化明显且均匀,较大时中心伴囊变、坏死且增强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

  • 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的CT诊断

    作者:高保军;李省海

    目的 探讨CT对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116例痰涂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及CT扫描资料.结果 CT扫描证实116例中,病变累及双侧肺44例(37.93%);病变累及单侧肺72例(62.07%),病变累及单个肺叶61例(52.60%),小叶中心结节影(含树芽征)97例(83.60%),毛玻璃密度影95例(81.90%),支气管管壁增厚72例(62.00%),段及亚段肺实变和小叶样实变17例(14.70%),空洞21例(18.10%).结论 CT通过对特征性影像的检出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地震灾害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吴筱芸;周瀚;兰琦;李钟;赖力;李文波

    目的 评价磁共振FLASH序列T2WI对地震灾害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22例地震灾害致DAI患者外伤后均经头部常规SE序列MRI T1WI,T2WI及FLASH序列T2WI检查,所有患者的MRI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对SE序列与FLASH序列显示DAI病变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的DAI病变在T1WI上表现为低、稍低、等、稍高信号的斑点状病灶,在T2WI上为高、稍高、等、稍低信号的斑点状病灶,以及在FLASH序列T2WI上为多发斑点状或针尖状低信号病灶.FLASH序列T2WI能显示常规SE序列T1WI和T2WI未发现的更多、更细小的病灶,且更具有特征.结论 MRI常规SE序列T1WI,T2WI结合FLASH序列T2WI可对地震灾害导致的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作出准确诊断.FLASH序列T2WI在显示DAI的分布范围、大小、数目方面,明显优于常规SE序列T1WI和T2WI.

  •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伟;兰剑明;彭先斌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例主动脉瘤患者于临床症状出现后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后处理.结果 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MPR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本组患者表现为Ⅰ型4例、Ⅱ型2例,Ⅲ型1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能直观、立体显示真、假腔的形态、大小,破口位置及其与大分支血管的关系,因而它应是诊断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脑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陈国强;谢春明;杨敏玲

    目的 评价脑血管造影在诊断或排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CNSV)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于我科行脑血管造影的近1 000例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15例脑血管造影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诊断为PCNSV,并对其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共26支脑血管受累,其中包括7支大脑前动脉,12支大脑中动脉,3支椎动脉,1支基底动脉,3支颈内动脉C1C2段.受累血管腔形态改变表现为局限性狭窄(6支),多发局限性狭窄(3支),节段性狭窄(6支),串珠样改变(4支),闭塞(5支,其中3支伴侧支循环形成),动脉瘤形成或瘤样改变2支.结论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全脑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或排除PCNSV重要的和可行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指导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 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分析

    作者:李和平;周永

    目的 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及相关临床资料.58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包括鳞状细胞癌6例,腺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5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混合性腺癌13例.结果 CT扫描显示各种征象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分叶征44例(75.9%),毛刺征40例(69.0%),血管集束征30例(51.7%),胸膜凹陷征30例(51.7%),空泡或空气支气管征24例(41.4%),磨玻璃征或晕征9例(15.5%).增强后均有明显(≥20HU)不均匀强化.结论 分叶征、毛刺征合并上述其他一项以上征象出现时提示周围型肺癌的可能性大.靶扫描可以提高显示小肺癌的CT征象.

  • 儿童鼻咽部形态学的低剂量多层螺旋CT研究

    作者:陈竹碧;蔡苗;曾云富;张君海;阳祥春;左稳

    目的 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测量了儿童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及鼻咽部矢状径(N值),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儿童年龄分为两组:A组1~7岁(n=42).B组8~14岁(n=31).结果 所有儿童正常鼻咽部气道矢状位均呈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后缘光整连续.A组及B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均数大小分别为9.23±+4.85 mm和9.56±4.74 mm;A/N值范围两组分别为0.2~0.58和0.21~0.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低剂量多层螺旋CT MPR显示,1~14岁健康儿童鼻咽腔矢状位呈弓向上镰刀形,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N≤0.6.

  • 脊柱骨髓瘤和脊柱结核的CT鉴别诊断

    作者:竹青

    目的 分析脊柱骨髓瘤和脊柱结核的影像资料,以提高其鉴别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脊柱骨髓瘤和27例脊柱结核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18例脊柱骨髓瘤共45个椎骨受累,呈现大片状或局限性溶骨性破坏,椎体变形27个,3例可见椎旁轻微软组织肿块.27例脊柱结核共有35个椎体受累,呈不规则虫蚀样骨质破坏,破坏区见死骨形成的有9例,20例伴发明显的腰大肌脓肿和椎旁脓肿,10例伴发椎间盘坏死、椎间隙狭窄.结论 脊柱骨髓瘤和脊柱结核各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当难以鉴别时,临床、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相结合是提高其鉴别诊断的途径.

  • MR DWI及ADC值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鲍克志;朱娟;杨擎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T)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上拟诊为脑梗死患者186例进行常规MR扫描及DW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分成超急性期(<6 h)、急性期(6~72 h)、亚急性期(3~7 d)3个组.测定各组梗死灶ADC值及健侧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结果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灶ADC值均低于健侧相应区域(配对t检验,P<0.01);超急性期、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病例之间rADC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F=7.663,P=0.001).结论 DW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各期梗死灶rADC值有时间相关性,对脑梗死的准确分期有重要价值.

  • 下腰痛患者腰背浅筋膜水肿的MRI诊断

    作者:郝天然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腰背浅筋膜水肿的MBI诊断.方法 133例下腰痛患者(其中22例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均采用GE Sisna 0.2 T MRI进行腰椎常规SE序列、USE序列检查,层厚5 mm.结果 133例下腰痛患者MBI显示腰椎棘突后方浅筋膜中线区域异常长T1、长T2信号36例,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病变、腰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30例,腰椎椎体血管瘤1例.临床诊断腰背肌筋膜炎22例中MRI显示浅筋膜异常长T1、长T2信号16例,其中合并腰椎间盘病变、腰椎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14例.结论 下腰痛患者腰背浅筋膜水肿发生率较高,MRI显示敏感,诊断准确,因此,MBI对指导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容积再现评价足部骨折

    作者:路志凯;王冠民;郭向东;王灵杰;张东博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3DVR)在足部及踝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临床考虑足踝创伤性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3~5mm)薄层扫描与多平面重建.结果 CT扫描显示本组35例骨折部位包括跟骨25例,跖骨4例,内踝2例,外踝1例,骰骨1例,舟骨2例,距骨1例,胫骨下端2例.多平面重建能准确显示关节受累范围及骨折内部骨碎块大小及移位程度,三维重建在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结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足部及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与轴位CT图像相结合,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 螺旋CT对胃、十二脂肠穿孔的诊断价值

    作者:侯茂青;侯志强;曾亚军;彭昊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传统X线改变和CT征象.56例中男46例,女10例,年龄9~79岁,平均46.2岁;胃溃疡穿孔20例,胃癌穿孔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5例,外伤性胃穿孔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穿孔4例.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常规X线透视、摄片与CT检查.结果 在56例中,常规X线透视与摄片仅发现19例膈下游离气体,而在CT像上有40例可见腹腔内形态、位置、大小不一的游离气体影,23例伴腹膜腔积液现象,10例仅见网膜囊内包裹性改变.结论 CT能发现常规X线透视及摄片无膈下游离积气时的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 CT在鼻咽癌放疗后上行侵犯复发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华勇;李先明;罗海波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上行侵犯复发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鼻咽癌放疗后到我院CT随访并有上行复发的患者16例,对其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单纯性侵犯颅底复发5例,咽壁周围及颅底骨同时复发9例,咽壁、颅底骨同时复发并颅内侵犯2例.当侵犯蝶骨体、圆孔及破裂孔、海绵窦时,尤以冠状位显示为佳.结论 CT检查是确定鼻咽癌放疗后有无上行侵犯复发的重要方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祁薇;沈晓洁;周兢;施亚明;孙剑萍

    目的 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ECC)的特征性改变,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对AH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AHC组)与4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对照组)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HC组超声心动图有不同程度的心尖部肥厚,心尖部心腔明显变小.心电图均有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下移,左室高电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重要价值.

  • DSA技术研究胰腺疾病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姜文浩;李槐;周纯武

    目的 为区域动脉灌注疗法中胰腺动脉的选择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数宁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临床血管造影检查者22例进行血管造影,观察胰腺动脉分布.结果 胰头部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以及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弓.胰颈部的动脉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左支和胰背动脉右支.胰体、胰尾部动脉血液供应主要依靠胰背动脉、胰大动脉和胰尾动脉.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插管,胰头部病变可选择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下动脉;胰颈部位选择胰背动脉;胰体部选择脾动脉或胰大动脉,胰背动脉;胰尾部选择胰大动脉或胰尾动脉.

  • 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

    作者:徐成;杜崇禧;贺业新;李军东

    目的 研究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 8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共13个病灶,其中大脑半球8个,基底节区4个,右侧背侧丘脑及基底节区1个.8例病变均表现为局灶性肿块,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7例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轻度强化.6例瘤周重度水肿,2例瘤周中度水肿.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较为罕见,MRI是诊断该病的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颅内PCNSL影像学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

  • 肝转移癌超声造影动脉相血流灌注特征型式的研究

    作者:孙孝杰;康春松;张鑫;贾美红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分析肝转移癌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对43例已被确诊患有肝转移癌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所观察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并用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行量化分析.结果 肝转移癌病灶动脉期主要表现为4种增强类型,峰值强度Ⅰ型低于其他3型,Ⅳ型高于其他3型(P<0.05);达峰时间Ⅳ型短于其他3型(P<0.05),曲线下面积Ⅳ型高于其他三型(P<0.05).结论 肝转移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有助于客观诊断,有助于解释各增强类型的形成基础.

  • 超声造影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对兔肾血流灌注的影响

    作者:贾美红;康春松;徐坤;张鑫;孙孝杰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评价去甲肾上腺素(NE)对兔肾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Contrast Tuned Imaging,CnTi)与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对12只健康家兔左肾进行超声造影,并在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0.3μg·kg-1·min-1 20 min后对兔左侧肾进行造影,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对肾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后,肾皮质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延长(p<0.05),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均减小(P<0.01).而肾髓质仅开始增强时间延长(P<0.01).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能反映肾血流灌注特征及变化,具有潜在临床实用价值.

  • 左下肺静脉曲张1例

    作者:李庆春;杨东奎

    患者,女,47岁,体检胸部X线片提示左下肺野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并无特殊不适.胸部X线平片:与心影重叠处第8胸椎左侧缘见一圆形高密度阴影,边缘光整,密度均匀(见图1).64排CT扫描示左下肺心影后方见一类圆形高密度阴影,CT值与左房相等,并与左下肺静脉相连续,增强后瘤样扩张的左下肺静脉与左心房同步强化(见图2,3),VR重建直观显示左肺静脉于入左房处呈明显膨大的球形阴影(见图4),诊断为左下肺静脉曲张.

  • 右侧肾脏、输尿管结核误诊为肾积水1例

    作者:李辉坚;孙福明;刘素琴

    患者,女,37岁,因发热1 d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腰痛,无尿频、尿痛及其他不适.B超检查示右肾重度积水.化验检查:血、尿常规(一).

  • 超声诊断输尿管中段结石的技巧探讨

    作者:何晓玲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输尿管的3个生理性狭窄处是结石易嵌顿的地方,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因肠气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超声探测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的输尿管中段结石98例,旨在探讨中段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手法及技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