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17例上颌窦霉菌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林家秋;戚婉

    目的 探讨上颌窦霉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且资料较完整的17例上颌窦霉菌病CT表现.结果 CT扫描发现发病部位窦腔内充以密度较高、边界较清的软组织影,伴有不规则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窦壁骨质有不同程度增生肥厚,上颌窦内壁见骨质吸收破坏.结论 上颌窦霉菌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可将其作为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 热碘油经微导管栓塞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范荣;岳玲

    目的 研究应用热碘化油经微导管栓塞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结节型肝癌(原发性23例,转移性3例)接受了78次微导管栓塞术治疗.均施行瘤内热碘油(65℃)栓塞术,其中,载瘤动脉保护性血栓栓塞术3次,瘤内动-静脉瘘无水酒精栓塞术3次.结果 26例均获得瘤体内完全性、充填性栓塞.3例病人发生上腹部不适,2例经手术切除证实瘤体完全坏死.随访14-26个月,所有病人均存活,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热碘化油经微导管栓塞技术治疗肝癌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充分超选到位、逐支栓塞、脉冲挤压式充填法和灵活的微导管应用技术是栓塞成功的关键.

  • 睾丸畸胎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牛乐君;王巧玲;刘海螺;赵阳

    目的 探讨睾丸畸胎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睾丸畸胎瘤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 在11例睾丸畸胎瘤中,恶性畸胎瘤2例(18%),良性畸胎瘤9例(82%).本组睾丸畸胎瘤超声表现共同特征是:患侧睾丸增大,内部可见实质性或混合性回声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睾丸恶性畸胎瘤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杂乱,动脉血流频谱(PSV:6~7 cm/s,RI:0.34~0.37),睾丸良性畸胎瘤内部及周边无或偶见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畸胎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诊断睾丸畸胎瘤的主要方法.

  • 64层VCT冠脉成像单扇区图像重建算法与相位窗的优选

    作者:刘元法;王桂霞

    目的 评价单扇区图像重建算法的相位窗优选.方法 102例患者行64层V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0.35 s容积扫描、单扇区重建算法,静脉注射对比剂.在8个相位窗(心动周期的R波后45%、50%、55%、65%、70%、75%、80%和90%)上对冠状动脉进行CT图像重组.结果 在冠状动脉内径大于1.6 mm的1 286个节段中,823个节段(占63.9%)在75%相位窗上显示佳,267个节段(占20.8%)在70%相位窗上显示佳,109个节段(占8.4%)在50%相位窗上显示佳,31个节段(占2.4%)在80%相位窗上显示佳,23个节段(占1.7%)在45%相位窗上显示佳,15个节段(占1.1%)在55%相位窗上显示佳,11个节段(占0.9%)在90%相位窗上显示佳,7个节段(占0.5%)在65%相位窗上显示佳.结论 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冠状动脉多数在心动周期的R波后75%相位窗上显示佳,其次为70%和50%相位窗.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志斌;陈奇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行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层面重建(MPR).结果 轴位原始图像对骨、瘢痕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象显示清晰;MPR对峡部裂的显示达100%;SSD重建技术在显示峡部裂方面不及MPR,但是图像直观,且在显示骨赘及椎体滑脱方面效果良好.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16层MSCT血管造影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德龙;刘斯平;王振波

    目的 探讨16层MS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79例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均经16层MSCTA血管造影,其中,78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结果 79例中,MSCTA正确诊断恶性病例42例,漏诊1例;正确诊断良性病例35例,误诊1例.本组病例中MSCTA的诊断敏感性97.67%,特异性97.22%,准确性97.45%,阳性预测值98.0%,阴性预测值94.59%.结论 MSCTA对血管性或与血管相关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旋转DSA在头颈血管成像中的技术研究

    作者:陈明煌;罗勇;何泽清;薛玉富

    目的 探讨旋转DSA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SIEMENS AXIOM Artis dTA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头颈部血管病变的39例患者全部行常规正侧位DSA检查,对其中21例又行旋转DSA检查,研究其技术参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 39例患者检出头颈部血管病变34例,其中,颅内动脉瘤17例,动脉狭窄9例,动静脉畸形4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和脑膜瘤2例.经旋转DSA的21例患者,病变血管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较常规DSA更清楚显示.结论 常规DSA是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必要检查方法,旋转DSA能够清楚显示头颈病变血管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复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脑组织对称部位平扫CT值差值测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梅海英

    目的 通过对健康人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的测量差值研究,探讨其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量28例神经系统正常志愿者的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的CT值并计算差值(△HU),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参考值,将其与经临床追踪证实的超急性期脑梗死28例(30个可疑病灶)的对称部位CT值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CT值测量差值为(△HU)0.00~2.0.病变组CT值测量差值1.2~8.97 HU,平均为4.1(△HU),CT值测量差值呈非正态分布.正常组7处脑组织对称部位测量差值与病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T平扫测量对称部位脑实质CT值差值,对中老年人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有参考价值.

  • 三阶段心理护理在MRI增强扫描护理中的体会

    作者:杨朝湘

    目的 对比研究三阶段心理护理对MR增强扫描患者顺利完成榆查的价值.方法 一般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126例,分别观察两组在造影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并分别计数.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不良后果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运用三阶段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MR增强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后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水平骶椎的临床X线分析

    作者:张洪业;邹红梅;孟庆梅;丁甫成

    目的 分析水平骶椎的影像表现.方法 12例临床怀疑水平骶椎患者(男2例,女10例;年龄23~25岁)均摄腰骶椎正侧位片,并在患者直立侧位片上,利用CR后处理功能测量第一骶椎上面与水平线所交的角.其中,3例又经CT检查.结果 本组12例中,腰骶角在45~55 °之间5例,腰骶角在56~65 °之间6例,腰骶角在66°以上1例.腰骶正位片示骶骨投影变短,结构重叠,腰骶侧位片示腰骶部极度侧弯.CT片上有椎间盘突出2例,椎间盘膨出3例,以及椎骨狭窄2例.结论 侧位片上腰骶部极度侧弯和腰骶角大于45°是水平骶椎的特征性X线表现.CT扫描可发现一些继发病变.

  • 群集钙化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意义

    作者:吕瑞亮;彭伟;郑春峰

    目的 评价乳腺钼靶片群集钙化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意义.方法 分析76例乳腺X线钼靶片群集钙化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乳腺恶性病变52例,良性病变24例.采用下列4项指标分析上述76例群集钙化的特征并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a)病灶钙化总数;b)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c)钙化灶的大小、形态;d)钙化灶合并肿块.结果 76例群集钙化病例中钙化总数大于30个、N/S大于等于10个、钙化灶大小形态不一致、钙化合并肿块,这4项指标诊断恶性钙化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3.3%和69.2%,79.2%和76.9%,62.5%和92.3%,62.5%和53.8%.结论 N/S大于等于10个、钙化总数大于30个及钙化灶大小、形态不一致这3个特征对恶性钙化具有诊断价值.

  • 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冯对平;谢春明;杨敏玲;旁宁东

    目的 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产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疗效.方法 65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选择性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原因、部位后用庆大霉素浸泡过的明胶海绵颗粒或条栓塞.结果 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2±4.8 min,术后止血总有效率98.46%.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子宫体按期复旧,转经后月经正常.结论 TAE创伤小,疗效快速肯定,对危及生命的产后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诊断

    作者:李洪;李汝辉;孟义兴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9例均经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其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多发生于青壮年患者,主要分布在肝脏表面,病变边界清晰,动态增强肝动脉期病灶总体显著强化,病灶内见点状、小星状、大片放射状低密度中央瘢痕影,其中大片放射状中央瘢痕延时扫描可见轻度-中度强化.结论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 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周永红;潘恒;符有文

    目的 分析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9例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9例恶性脑膜瘤全部发生于脑外,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CT清晰显示肿瘤内钙化、骨质破坏,MR可三维成像,清晰显示肿瘤内囊变、脑膜尾征.结论 CT与MRI相辅相成,为恶性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结合病人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上纵隔肿瘤的CT诊断

    作者:支国红;吉仁珍

    目的 研究上纵隔区域肿瘤的CT征象,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纵隔常见肿瘤的CT表现,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及神经源肿瘤.所有患者均经CT乎扫检查,35例增强扫描.结果 定位正确者40例(95%),定性正确者37例(88%).结论 上纵隔内肿瘤种类较多,CT诊断定位定性的准确率均较高,可作为上纵隔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聪;邹亚楠;王旭霞;张君

    目的 评价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正畸埋伏牙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判断的47例上颌骨内埋伏牙患者行螺旋CT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牙体表面成像(SSD)及上颌骨和牙体容积成像(VR)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 47例均清楚显示了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MPR可测出埋伏牙的高度,SSD能清晰地显示骨内埋伏牙的形态、在牙列唇侧或腭侧的位置及与牙列牙根的关系,VR可展现埋伏牙的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空间关系.结论 SSD和VR成像对上颌骨埋伏牙可互为补充,立体直观地、完整地显示其病理解剖关系,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

  •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懿;赵明

    目的 分析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X线表现特征,探讨产生各种影像表现的解剖学和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分析80例经手术证实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症的子宫输卵管造影X线表现.总结输卵管的阻塞狭窄部位(分为3级)、阻塞积液程度(分为Ⅲ度)、梗阻状况(分为完全与不完全梗阻)与相关病理的关系等.结果 80例患者中,X线表现正常者16例,双侧输卵管异常者40例,单侧异常者24例.累及输卵管104条,其中,1级28条,2级47条,3级29条;Ⅰ度25条,Ⅱ度48条,Ⅲ度31条.输卵管完全梗阻者18例(单侧6例),累及30条;不完全梗阻者46例(单侧18例),累及74条.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能较准确地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并评价输卵管阻塞的解剖、病理学与输卵管形态改变的关系,对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 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廷洲;苑桂平;高金玲;刘绪胜;邵元伟

    目的 评价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其中,单纯性肝动脉化疗栓塞36例(TACE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PEI)双介入治疗32例(双介入组).全部病例定期做CT复查和AFP测定,观察肿瘤的客观疗效.结果 TACE组肿瘤客观有效率(CR+PR)36.1%,AFP下降幅度56.1%,2 a生存率44.4%;双介入组客观有效率65.7%,AFP下降幅度78.6%,2 a生存率62.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优于单纯应用TACE.

  • 三维增强MRA与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血管病变的对照分析

    作者:范亦辉;吕传国;顾卫;郁冬梅;顾庆春;卞美娟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有眩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均经三维增强MRA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32例的36处病变节段中,超声检出19处,3 D CE MRA检出33处.结论 三维增强MRA对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能力优于多普勒超声,而高质量的颈动脉MRA图像依赖注药后扫描时机的准确性,注药流速与总量的合理性,合适的扫描序列,以及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

  • 脑白质疏松症的MR扩散加权成像及波谱研究

    作者:张雪峰;牛广明;王颖

    目的 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波谱(MRS)分析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表观扩散值(ADC)和不同代谢产物比值的变化,探讨LA中脑白质缺血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化改变与MR功能成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30例经常规MRI检查诊断为LA患者,及30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脑白质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DWI检查,分析病变不同区域ADC值的变化,同时对LA患者进行MRS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病变在ADC值和代谢变化中的差异.结果 LA患者病灶区(双侧侧脑室枕角、体部旁脑白质)ADC值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病灶区的NAA/Cr均值明显降低,Cho/Cr均值升高,与正常白质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枕角的NAA/Cr均值低于体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够反映脑白质疏松症发展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和局部代谢的异常.

  • 介入治疗在肝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苏满玉;王建辉;崔永胜;岳东梅;樊俊琴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法在肝破裂(包括创伤性肝破裂和自发性肝破裂)中的应用.方法 12例肝破裂出血患者的介入治疗是采用股动脉穿刺,肝动脉造影,以及靶血管(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栓塞的治疗方法.结果 12例造影有9例明确靶血管,3例显示肝表面不规则出血.12例均行栓塞治疗,其中,2例在48 h内行两次栓堵.介入治疗后72h内随访观察,出血明显减少,血压趋于稳定.其中,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损伤,1例死于并发症,1例死于介入治疗后两周再次出血.结论 介入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且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肝破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 胃壁内迷走胰腺的X线征象

    作者:陈耀辉

    目的 提高对胃壁内迷走胰腺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壁内迷走胰腺的临床和钡餐检查X线表现.结果 4例胃壁内迷走胰腺均发生在胃窦部近幽门区大弯侧,钡餐表现为轮廓较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直径1~4 cm,形态、位置固定,不随胃蠕动或触压而改变;临近黏膜可规整或粗乱,其中,典型的"脐样"征1例.结论 主要X线征象为位于胃窦部幽门区大弯侧边缘光滑、位置固定、无溃疡的充盈缺损,难与息肉或平滑肌瘤或间质瘤等鉴别.

  • 应用64层CT一次扫描完成心脏冠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的可行性初步研究

    作者:金朝林;张树桐;肖建伟;王翔;李蓉

    目的 研究64层CT一次扫描同时完成心脏冠脉成像及心功能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96例患者均行MSCT心脏成像扫描和MR心脏检查,数据分别按照冠脉成像和心功能分析要求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评估.结果 1 271段冠脉血管中有约99%血管显示清晰,达到诊断要求;心功能分析数据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容积(LVMV)与MR相关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91、0.94、0.89、0.88.结论 MSCT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冠脉成像和心功能数据采集,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 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方法的再探讨

    作者:李朝军;罗向红;刘望彭

    目的 为提高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其超声检查方法予以进一步探讨.方法 对27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方法一、二两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方法一的敏感度65.3%,特异度44.4%,阳性预测值88.7%,阴性预测值16.0%,准确度69.7%,阳性似然比1.5.方法二的敏感度90.4%,特异度84.0%,阳性预测值96.3%、阴性预测值65.6%、准确度89.2%,阳性似然比5.7.结论 检查方法二明显提高了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先天性新生儿乳糜胸1例

    作者:唐蓉蓉;冯巧会;张亚利;邢渊;乔虹

    患儿,男,孕256 d,早产,出生时体重3 300 g,自然分娩.该患儿于孕35周时,超声检查示肺组织回声近似肝组织,其内未探及异常占位回声.超声诊断:胎儿双侧胸腔积液(见图1).出生后口唇青紫,哭声尚可,呼吸呈呻吟状,三凹症明显.出生4 h后超声探查双侧胸腔积液与胎儿期无明显改变.胸廓饱满,叩诊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明显较左肺呼吸音弱.

  • 含微量脂肪的多发高密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肝细胞癌1例报告

    作者:许如刚;张兴兵;梁付现;李如春;杨际;李翔

    笔者搜集了含微量脂肪的多发高密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肝细胞癌1例,与肝细胞癌肾内多发转移或肾细胞癌肝内转移鉴别发生困难,经手术病理证实后,就其影像表现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肠系膜单纯囊肿合并感染1例

    作者:杨树祥;王秉恒;陈国强

    病例摘要患者男,30岁.因右下腹痛2 d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隐痛,不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曾诊断为阑尾炎给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既往体健,患病以来无高热、寒战,无尿频、尿急.查体:T 36.7℃,P70次/min,R 20次/min,BP 125/80 mm Hg(1 mmHg=0.133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利.胸部检查无异常,四肢活动自如无病理反射.

  • 鼻前庭囊肿的典型超声表现1例报告

    作者:蔡少雨

    鼻前庭囊肿于1882年由ZuckerKanal首先报道,命名较多,如鼻唇囊肿、鼻牙槽突囊肿、鼻翼囊肿和鼻黏液囊肿等,现统称鼻前庭囊肿.对于鼻前庭囊肿的超声诊断多有报道,本文通过对1例鼻前庭囊肿的典型超声表现的描述,旨在"窥一斑,见全豹",达到准确诊断鼻前庭囊肿之目的.

  • 鼻中隔蝶窦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MRI表现

    作者:李同丽;王东;高煜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临床少见的鼻腔恶性肿瘤,来源于鼻腔黏膜胚胎感觉上皮细胞.多发生于鼻腔及鼻咽部,呈膨胀性生长而侵犯到临近组织.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德泉;纪红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以间歇性腹痛为主的疾病,间歇期间无不适症状.目前,超声检查是确诊该病的唯一方法.本文分析了191例有腹痛症状和12例无腹痛症状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超声表现.

  • 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

    作者:

    关键词: 文献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