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肺转移瘤高分辨率CT表现

    作者:黄绥丹;吴喜端;倪志文;梁燕珊;陈淮

    目的 通过分析肺转移瘤在高分辨率CT(HRCT)上的表现情况,从而提高对肺转移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经HRCT诊断并经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肺转移瘤的病例共109例,回顾性分析肺转移瘤所处的解剖部位,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密度等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HRCT扫描并确诊的肺部转移瘤109例,其中单发4例,多发105例,共有2098个病灶.结节型90例,肿块型3例,粟粒型3例,不规则型3例,癌性淋巴管炎型1例,混合型8例.转移瘤特征:分叶征37例,毛刺征28例,空洞7例,空气支气管征12例,晕征3例,磨玻璃密度1例.病灶平均大小为(5.0±3.6)mm,四分位数间距(2.80~5.70)mm.病灶分布部位:左肺947个,右肺1151个;上肺野:301个,中肺野:1345个,下肺野:452个;肺内带567个,肺中带627个,肺外带904个.结论 肺转移瘤在HRCT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原发肿瘤肺部转移在形态及分布上也各有特点,掌握这些特征表现,对于肺转移瘤的诊断将会有更大的帮助.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余义俊;王贝然;吴春华;李娟娟;杜伟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术治疗的患者,观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实验室指标及Child-Pugh分级、年龄、性别、乙肝病史、肿瘤大小、肿瘤数目、TACE次数、门静脉癌栓等相关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术后3 d、7 d复查肝功能均与术前相比,发现ALT、AST、TBI上升、ALB降低、PT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后患者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8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性别、年龄、乙肝病史、肿瘤数目、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TACE次数,两组间经χ2检验,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肝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病史、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门静脉癌栓、TACE次数与肝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TACE治疗后较术前比较可造成肝功能损害;Child-Pugh分级、肿瘤数目、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TACE次数是TACE治疗HCC造成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要注重这些相关因素,减少TACE术带来的肝功能损害.

  •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张梅;丁洪彬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泰州市高港中医院放射科收治的30例GIST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GIST;其中20例接受CT检查,10例接受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开展平扫、增强扫描.分析、比较CT、MRI检查获取的图像.结果 GIST的CT、MRI影像图均显示为圆形、类圆形肿块,能检出液化或坏死、钙化,经增强扫描后主要显示为不均匀性强化,能侵及邻近的脏器,存在远处转移;CT诊断GIST的检出率(95%)较高于MRI(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均能有效检出GIST病灶,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但均需经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确诊.

  • 单纯型乳腺黏液癌与纤维腺瘤的X线表现分析

    作者:李天云;李振武

    目的 分析单纯型乳腺黏液癌与乳腺纤维腺瘤的X线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和鉴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纯型乳腺黏液癌16例,纤维腺瘤19例,分析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叶、密度、边界、钙化及晕症,然后分别对二者密度、分叶及晕症作一比较分析,进行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例黏液癌中,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楚或大部分清楚的椭圆或类圆形肿块;15例见分叶;11例表现为高密度,5例表现为等密度;1例病灶周围见晕症;伴粗颗粒和点状钙化各1例.19例纤维腺瘤中,病灶均表现为边界大部分清楚的椭圆或类圆形肿块;3例有分叶;18例表现为等密度,1例为高密度;13例病灶周围见晕症;伴爆米花钙化2例,粗颗粒钙化3例.二者密度比较:χ2=15.538,P<0.05;分叶比较:χ2=21.133,P<0.05;晕症比较,χ2=13.988,P<0.05.结论 单纯型乳腺黏液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在X线表现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尤其在病灶密度、分叶及晕症的表现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二者均表现为边界较清的肿块影,黏液癌常见分叶,密度较高,周围晕症少见,而纤维腺瘤较少见分叶,呈等密度,周围晕症常见.

  • 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体;苏雪娟;刘金岭;刘丽娜

    目的 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32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44例.A组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B组使用MRI检查,C组则利用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分析3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结果,比较三者诊断价值.结果 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高于CT及MRI任何一种单独检查的符合率(P<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前分期中联合使用多层螺旋CT和MRI诊断全面,准确率高,较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或MRI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

    作者:薛宏元;林蓉;彭庆兰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3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了解TIPS的临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总有效34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脉血流速度、门脉主干压均比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术后1个月TBIL、ALT、AST指标下降至治疗前(P<0.05),白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IPS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门脉压,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能谱CT多参数成像在不同分化胃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玉飞;朱丽丽;陈苏杰;徐辉;王卓群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胃腺癌分化及分期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0例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腺癌患者的能谱CT影像资料,以手术及病理为对照,分析能谱CT在胃腺癌分化及T分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50例胃癌能谱CT的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82%,其中对T1、T2、T3、T4期判断的正确率分别为83%,71%,80%,92%.高中分化腺癌动脉期、静脉期碘值分别为10.3±3.4、18.3±2.6,低分化腺癌动脉期、静脉期碘值分别为13.5±4.1、24.7±2.6,高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动脉期、静脉期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分化腺癌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值分别为0.12±0.11、0.45±0.13,低分化腺癌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值分别为0.19±0.12、0.57±0.20,高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动脉期、静脉期标准化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能谱CT可以利用佳单能量图像及碘值等参数来评估胃癌的分化程度及术前T分期,为胃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 超声与磁共振检查诊断瘢痕妊娠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永丽

    目的 探讨超声与磁共振检查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2月在福建省龙海市第一医院收治的临床初步诊断为CSP患者56例,观察超声与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和显示孕囊位置、体积、性质、子宫肌层的浸润、是否合并囊内及宫腔出血、卵黄囊及原始心管搏动等情况.结果 超声与磁共振检查诊断CSP的准确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显示卵黄囊、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优于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显示囊内出血、 囊性孕囊的子宫腔内积血以及包块型孕囊对子宫肌层浸润优于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均是诊断CSP的有效方法,但两者征象侧重有所不同.

  • 布鲁菌性脊柱炎临床诊断和治疗后分析

    作者:陈鹰;郭辉;郑欢露;李白艳

    目的 探讨布鲁菌性脊柱炎(BS)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分析BS患者的临床、MRI表现及临床诊断后药物治疗与未治疗的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误诊为结核性脊柱炎(TS)的7例BS(4例仅抗结核治疗,另3例未治疗)与正确诊断为BS的12例(9例仅抗布病治疗,另3例未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MRI表现;治疗时间1~16个月,随访观察19例患者以上指标在药物治疗及未治疗后的转归情况.结果 误诊为TS及诊断为BS未用药的10例临床及影像表现均加重,正确诊断并用药的9例BS中的8例临床表现好转,其中4例MRI表现为好转,但2例MRI表现为进展,2例MRI表现变化不大,余1例临床及MRI表现均呈进展表现.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特征性的布氏杆菌凝血试验,经足疗程配合规范药物治疗后,临床疗效好,且MRI观察指标亦呈好转表现,但对早期、不典型的BS做出正确诊断,定量动态增强扫描(DCE-MRI)有较高价值.

  • T2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对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作者:罗峰

    前列腺癌为极大影响男性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个体差异较大,进行早期诊断以采取合理治疗对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穿刺活检为目前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虽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创伤较大,不适用于临床筛查[1].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途径.T2加权成像(T2WI)拥有无电离辐射、无创及高分辨率等优点,已成为前列腺癌早期鉴别诊断的一种首选方法,但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诊断特异度较低. 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为一种由分子水平探究前列腺癌病理生理学状况的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之一,于微小病灶与肿瘤体积、侵袭性评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亦存在一定不足之处[2]. 本研究选取68例前列腺癌患者与同期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施行T2WI、MRS检查,以观察两者联合对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关键词:
  • 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红伟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疾病, 主要因静脉壁受损、炎症或静脉壁压迫,带至血液在下肢静脉血管内凝结,阻塞血管,从而引起下肢肿胀、皮痒、淤滞性溃疡及继发性静脉曲张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既往临床通常采用单纯抗凝治疗本病,但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 介入溶栓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 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 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或一种溶栓方式治疗,且取得良好疗效[3,4]. 鉴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求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心脏磁共振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明霞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亡率和致残率[1],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 随着近代一些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定位诊断,而心脏磁共振的应用除了定位诊断外,还对患者的梗死程度、心肌灌注和心脏整体功能进行诊断[2],从而为患者的预后进行准确的评估.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一般进行影像学诊断,心脏磁共振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心脏结构、血流灌注以及系统代谢情况进行全面、精确的评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3]. 本次研究以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均实施心脏磁共振和常规检查,探究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作者:刘力芳

    下肢深静脉血栓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研究发现,LEDVT发生后,若未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并发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致猝死,故早期诊断LEDVT,使患者接受有效治疗,是降低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2]. 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技术, 能够清晰地显示病变血管状态,在动静脉血栓、动脉硬化、动静脉炎等肢体血管疾病诊断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淤滞及血管内皮损伤是LEDVT三大致病因素,D-二聚体(D-dimer,D-D)是溶栓过程的特异性标记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其增高多见于高凝状态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3]. 本研究选取我院71例LEDVT患者, 探讨CDFI联合血浆D-D水平检测诊断LEDVT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作者:彭剑

    急性胸痛患者,起病急、病因多,临床症状一般没有特异性,尽早作出诊断及临床干预非常重要. 胸痛三联征一般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它们被认为能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 现在随着螺旋CT机器不断发展及扫描技术的不断进步,螺旋CT血管成像(CTA)逐步被临床认可,特别是胸痛三联征的一站式螺旋CT扫描,它扫描速度快、准确性高,并且没有创性.胸痛三联征CTA一站式扫描,可以在一次屏气情况下扫描完成对冠状动脉、肺动脉及胸主动脉的血管成像,扫描时间也仅需7s左右,而且准确率较高,对于冠状动脉病变可以确定有无冠状动脉狭窄以及管腔狭窄程度;也可明确肺动脉是否有栓塞以及栓塞的范围、程度;另外能够确定有无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以及涉及的范围[2]. 为胸痛患者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诊断方法,也为临床的积极治疗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 老年性肺结核X线诊断的临床征象分析

    作者:康生财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染肺组织所形成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由于肺组织因致病菌感染导致病理损伤,因此目前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依然是痰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约有2/3的肺结核患者患者痰培养结果为阴性,为了提升诊断的准确率,X线、CT诊断也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1]. 有研究[2]表明,老年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征象和其他年龄段患者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提高老年患者诊断准确率, 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分别对38例老年、中青年肺结核患者X线征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丽丽

    异位妊娠为育龄性女性常见急腹症,通常情况下,受精卵于输卵管内结合并沿着输卵管游走至子宫腔内着床及进一步发育,但部分患者由于输卵管炎症或手术,导致管腔阻塞,阻碍受精卵正常运行,导致其停留在输卵管内着床并发育,进而引发妊娠囊破裂及流产,临床表现为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宫外孕的早期临床诊断对后期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 X线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比较

    作者:朱晓云

    骨质疏松症在脊柱中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减低、骨小梁变细或被吸收、骨皮质变薄等特征[1],在脊柱、股骨、桡骨等部位尤其严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则多发于胸腰椎区段,患者主诉腰背部疼痛不适及局部剧烈叩痛,脊柱外形或可辨认出后凸畸形[2],临床治疗主要以椎体成形术及椎弓根固定术为主,其术前诊断、术式设计及术后疗效评估均有赖于影像学技术. 目前针对OVCF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其中X线多用于OVCF的初步筛查,其价格低廉且操作便捷,但伤椎具体情况通常较为复杂,X线片提供信息有限,故临床诊断多结合其他影像技术.MRI则是以质子自旋为成像基础,组织分辨率较高,通过多层次成像可充分显示伤椎骨折信息. 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对比X线与MRI在OVCF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取得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心功能的评估

    作者:武中洲;袁建军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威胁女性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曲妥珠单克隆抗体作为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是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 receptor,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法[1].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高侵袭性,还具有肝脏、肺、脑等重要器官转移倾向,患者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2].研究显示,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可降低HER2阳性乳腺癌约50%复发率,已纳入临床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指南中[3].但研究显示,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率较高,处于中等水平[4],故检测和诊断接受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脏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估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后左室心肌收缩功能,为临床检测靶向治疗患者早期心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关键词:
  • 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应用颞骨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研究

    作者:左金;郑锦;赵俊峰

    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多经后鼓室进路, 开放面神经隐窝,暴露圆窗区,将电极植入内耳鼓阶,重起刺激听神经[1].由于耳蜗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面神经隐窝狭小、圆窗区暴露困难,均增大电极植入难度;另外,开放面神经隐窝前,需要将面神经垂直段轮廓化, 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内耳畸形,进一步影响电极植入及术后听力康复[2,3].对此,术前评估手术难易程度,观察耳蜗形态结构,了解面神经分布,均作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使预后更佳的关键.基于颞骨CT与颞骨标本解剖学研究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近年来,颞骨CT广泛用于观察耳蜗形态结构,筛查耳蜗畸形,临床意义在于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禁忌证,期望减小手术风险[4]. 然而,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定量评估中, 临床学者多关注面神经隐窝、圆窗区和内耳鼓阶等,在耳蜗形态测量方面却鲜少报道,但后者对于评估手术难易程度及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在本研究通过颞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耳蜗长径、宽径和底转角度,探讨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应用颞骨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

    关键词:
  • 螺旋CT诊断腹部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润华;肖新广;谷梅兰;韩宏阳;刘英娜

    腹部疝是指患者的腹部相关组织及脏器由于一定的原因导致的间隙或者裂孔, 该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特点为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等,是目前临床上导致肠梗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1].尽早诊断并及时进行干预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但腹部疝患者无典型的临床特征,因此导致该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2]. 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螺旋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该方法逐渐成为腹部疝诊断的主要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采用螺旋CT诊断的28例腹部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螺旋CT诊断对腹部疝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张莉敏;程海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可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1],其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这3个症状是诊断乳腺良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但在乳腺恶性病变中可同时或单个出现,其中乳头溢液占乳腺良性病变的20%~25%,乳房疼痛占乳房疾病的70%~80%,乳房肿块占80%[2],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导致生命危险,临床中,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主要是结合患者的乳腺肿块特点和症状,但无法鉴别良恶性病变,这对治疗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发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笔者进一步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临床价值, 特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良恶性乳腺病变患者为对象, 进行临床研究.

    关键词:
  • 上肢不同静脉注射部位与速率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效果研究

    作者:廖伟华;岑峰;梁锋攀;李莲英;赵精洁

    影像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CT增强扫描、CT血管成像及CT灌注成像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手段,CT增强检查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与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相匹配,可获得良好的显影效果并对病变的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提供很大帮助[1,2].目前CT增强的造影剂仍为水溶性碘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高速注射,由于螺旋CT扫描速度快,造影剂的注射速率高,通常为2~3 ml/s,甚至高达4~5 ml/s,短时间内即注射完毕,这些因素都会使造影剂外渗的概率增高[3,4].造影剂外渗是指造影剂注入后各种原因导致其外溢至血管周围间隙[5].如何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减少外渗量,保证检查成功,是CT增强扫描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地减少造影剂外渗,提高检查成功率,笔者通过对上肢不同静脉注射部位与速率的匹配对预防造影剂外渗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
  • 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胰腺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海姗姗

    胰腺癌是目前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高侵袭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发病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 胰腺的解剖结构位于腹膜之后,且周围相邻脏器较多,同时血管较为密集.胰腺癌患者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特征,其早期诊断准确率较低,多数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错失佳的手术治疗时机,导致其存在较高的死亡率[2].因此,尽早准确诊断是提高胰腺癌预后效果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均有所提高.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6例疑似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用于胰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关键词:
  • 16排螺旋CT一次性增强扫描诊断高危胸痛的价值观察

    作者:张徽

    近年来,胸痛已成为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心源性缺血性胸痛(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自发性气胸等均可成为胸痛的病因[1],而高危胸痛是指可危及生命的临床状态. 目前临床上对于胸痛的诊断方式各异,心包炎和自发性气胸的诊断相对较容易,依靠常规胸部X线片即可明确;而心包炎、急性心包填塞,只要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内液体、结合心电图等也可作出诊断. 但对于心源性缺血性胸痛(心绞痛及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仅依靠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等很难给出明确诊断[2],可能会因为诊断延误而错过佳治疗时间,因此,临床上对于胸痛诊断的准确性也显得至关重要[3]. 本研究旨在观察16排螺旋CT一次性增强扫描诊断高危胸痛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效果

    作者:鲍国峰;杨学华;谢起伟;徐敏涛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神经外科创伤性疾病, 其中70%~90%为轻型颅脑损伤,多表现为可逆性遗忘、短暂性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学习及工作[1]. 但由于头颅CT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轻型颅脑损伤的阳性率较低,加之神经外科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易造成病情发展,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因此,早期诊断并治疗轻型颅脑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轻型颅脑损伤的认识不断深化,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主要通过量化评估脑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情况判断患者病情[2,3]. 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轻型颅脑损伤及非颅脑损伤者展开对照研究,旨在探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子宫胎盘植入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艳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植入到部分子宫肌层的病症,可造成子宫穿孔、休克、继发感染、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同时随近年来剖宫产与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人数增多等因素影响,该病发病率有逐步增高趋势[1]. 早期有效诊断该病以制定对应处理方案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因该病起病较隐匿,缺乏典型症状与体征,且实验室检查特异性不佳,故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2D-CDFI)等影像学检查,其中2D-CDFI在产前子宫胎盘植入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 可有效显示胎盘位置、后间隙是否消失、内部回声等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但临床实践发现, 单独采用该方法检查仍存在较高误诊及漏诊率;而3D-PDU可直观、立体显示出靶器官血流状况,准确评价血管类型与分布特点,诊断效能较高[2].本研究选取492例住院孕产妇,施行3D-PDU、2D-CDFI检查,旨在进一步观察两者联合检查在产前子宫胎盘植入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颅外段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回顾性分析

    作者:童放;夏炳兰

    目的 对颅外段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了2010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资料,检索出椎动脉斑块患者,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及187例患者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占90808例全部受检者的0.21%,187例患者共计有207个斑块,椎动脉的椎间隙和颈段都可以出现斑块,各占9.7%及90.3%,斑块可单独一侧或双侧同时发生,可单发或多发,斑块回声多样,斑块形态可规则或不规则,斑块可伴有盗血、狭窄及颈动脉斑块等征象.结论 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椎动脉斑块值得临床应用.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国存;张红军;崔丽萍;冯春梅;常树勋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6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将扫描数据传入随机工作站,采用高级血管成像功能(AVA)、容积再现(VRT)、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来显示血管,并与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比较,来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头颈部血管显影良好,诊断符合率达98%.其中CTA显示血管正常无病变者28例;98例有血管病变.其中脑动脉瘤12例;动静脉畸形8例,血管狭窄性疾病73例共103段;鼻咽纤维血管瘤2例;血管起点变异3例.结论 CTA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快速等优点,可替代DSA成为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筛查及术后复查首选的检查方法.

  • 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对照分析

    作者:林建煌;周杰钦;江佳舒;陈跃平

    目的 在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导下,综合分析12例胶质母细胞瘤的CT及磁共振(MR)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的CT、MR表现,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9~73岁.12例行CT检查,其中10例加CT增强,12例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10例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2例呈类圆形,CT平扫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密度7例,呈等密度5例.MR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7例,混杂低信号2例,T2WI呈等/高信号9例,混杂高信号3例.3例见血管流空,2例瘤内出血,9例弥散加权成像(DWI)见斑片状高信号,3例DWI呈等/低信号.有囊变、坏死8例,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1例.瘤脑界限不清10例,8例瘤周重度水肿.3例侵犯邻近静脉窦,4例越过中线累及对侧脑实质.术后随访,8例短期内复发.结论 仔细分析胶质母细胞瘤CT和MR的影像学表现,大多能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更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 浅析肾阳虚型腰背痛腰椎CT影像表现

    作者:吕红玲;易红赤;杨燕;何敬

    目的 肾阳虚型腰背痛为腰背痛的常见类型,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做到有的放矢,希望对此型腰背痛患者的腰椎及其周围结构的病变用影像学的手段加以了解.方法 对84例肾阳虚型腰背痛患者腰椎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结果显示:出现椎体骨质增生的有56例(占67%),椎小关节退变的有28例(占33%),椎体滑脱的有13例(占15%),椎间盘膨出的有63例(占75%),椎间盘突出的有21例(占25%),椎间盘"真空征"的有7例(占8%),硬膜囊明显受压的有42例(占50%),双侧神经根受压的有42例(占50%).肾阳虚型腰背痛的患者腰椎可出现椎间盘异常、腰椎椎体及椎小关节有退行性改变、腰椎滑脱表现,其中椎间盘膨出所占比例大.结论 肾阳虚型腰背痛的患者可出现腰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这些是导致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之一,对于临床上肾阳虚型腰背痛的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 站立位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优化方案及质量控制

    作者:曹亮;朱裕成;马军

    目的 探讨站立位全脊柱摄影技术的优化方案,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使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方法 80例临床怀疑脊柱畸形患者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通过快速分次曝光获得图像,由金马扬名拼接软件获得全脊柱正侧位图像,以图像是否包括完整部位,图像清晰度,图像密度是否均匀,拼接处是否自然过渡,有无肋骨变形失真为评价标准,通过质量控制,优化技术方案.结果 在80例患者拼接图像,其中70幅图像为甲级片,2例图像没有包全上部颈椎,4例图像对比度不均为乙级片可以用于临床诊断,4例图像变形严重不符合诊断需求为丙级片,表示拼接失败.结论 数字X线摄影(DR)全脊柱摄影拼接技术是临床诊断脊柱畸形的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只有做到正确的体位,恰当地运用拼接技术,才可以获得更优质,更符合临床诊断的全脊柱影像.

  • 特殊背景下肺癌CT征象的分析研究

    作者:谷丰

    目的 探讨特殊背景下发生肺癌的CT征象特点,提高对特殊背景下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3例肺癌患者CT图像,图像征象的分析主要包括肿瘤病灶的形态形状、分布位置、内部特点、边缘等及病灶的动态变化.结果 93例肺癌患者中,有33例为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发生,本组病例中有29例(87%)病灶位于肺外周带,4例位于肺内中带,且有17例(51%)病灶呈不规则形状,18例(49%)表现为典型结节;有20例发生于肺大疱背景下,其中10例(50%)表现为肺泡壁的不均匀增厚,5例(25%)表现为壁结节,5例(25%)表现为均匀增厚;有40例患者为肺结核背景下发生,其中20例(50%)发生于陈旧结核灶内部,表现为不规则结节状,6例(15%)发生于不张的肺组织内,8例(20%)表现为厚壁空洞,6例(15%)病灶的发生于结核灶之外.结论 特殊的背景发生肺癌的发病率较高,而复杂的背景往往容易造成肺癌的漏诊、误诊,通过对于CT征象细节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于特殊背景下肺癌的认识.

  • 卵巢腺癌误诊为宫腔积液及子宫肌瘤一例

    作者:刘晓晖

    患者女,55岁,停经3年,因发现阴道流液,伴腹痛1月余来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无贫血貌,右下腹触及一包块,稍有触痛. 行第一次超声检查(入院前1周):子宫前倾,形态饱满,宫腔液性分离20 mm(图1),单层内膜不均匀增厚,厚度约8 mm,双侧附件显示不清. 盆腔见12 mm液性暗区. 超声提示:①宫腔积液伴内膜增厚;②盆腔少量积液.行第二次超声检查(入院前2天):子宫萎缩,内膜厚3 mm,盆腔右侧见一囊实混合性团块,边界清,形态规则,与子宫右侧壁肌层紧密相连,团块实质部分内见点状血流(图2),阻力指数(RI)为0.59.双侧附件显示不清.盆腔见14 mm液性暗区. 超声提示:①子宫肌瘤伴液化;②盆腔积液.

    关键词:
  • 腹腔纱布瘤一例

    作者:李江涛;刘尼军;张华文;宁龙

    患者,男,53岁,8年前无意间发现上腹部包块,无腹痛、腹胀,外院包块穿刺液呈淡黄色,未治疗,近3年来病灶逐渐增大,伴腹胀.既往史:8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腹部查体:右上腹竖形手术切口瘢痕,长约12 cm,愈合良好,上腹部饱满,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10.0 cm×9.8 cm×8.0 cm,实质柔韧,边界不清,稍可活动;腹部柔软,无压痛,无肠型及蠕动波.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5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12×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6%, 嗜酸粒性细胞计数0.2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1%. 肿瘤标记检查:糖基类抗原CA-125、糖基类抗原CA-199、糖基类抗原CA72-4、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均未见异常.上腹部CT平扫示:前上腹腔中线区可见一大小约15.4 cm×15.3 cm×13.0 cm巨大囊性包块,囊壁厚薄不均匀,边缘清晰,囊液CT值约14 Hu,内有多发条带状分隔,呈"飘带"状(图1). 增强三期扫描示:囊壁轻度强化,囊内分隔及囊液无强化(图2). 矢状位示:邻近肝左叶及胃窦明显受压推移(图3).

    关键词: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