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实用医学影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Imaging 실용의학영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817
  • 国内刊号: 14-128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2-195
  • 曾用名: 医学影像杂志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戴苏华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盆部内胚窦瘤临床表现及CT特征

    作者:翟健坤;梁欢庆

    目的 探讨内胚窦瘤临床及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为内胚窦瘤14例的临床与CT表现,所有病例采用美国PICKER ULTRA Z螺旋CT作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抽血检查甲胎蛋白(AFP). 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盆部包块.AF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T检查发现瘤体主要位于盆部中轴线,体积较大,常向下腹部特别足向骶尾部突出,边界多不规整,密度不均匀,常见程度不同的坏死囊变区域,但所有病例均未见钙化灶,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结论 内胚窦瘤CT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AFP升高可以明确诊断,但要注意与横纹肌肉瘤、恶性畸胎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肉瘤等鉴别.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兰剑明;崔飞云;黄必润;张秀兰;郑国勤;陈解放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5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56例的X线片上,手足小关节附近软组织呈梭形肿胀见于7例.表现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骨皮质边缘不规整43例.骨质疏松、破坏、缺损、关节半脱位、骨性强直6例.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影像、实验室相结合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 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敬永勇;马春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茎突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受检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上用VR,MIP及MPR法测量茎突长度、内倾角,并直接测量前倾角及通过测量茎突与颧弓夹角间接测量前倾角.结果 VR图像上可以准确测量茎突前倾角(22.56±2.32°),并间接测得前倾角23.11±2.56°,内倾角为21.89±4.82°.VR,MIP2D工具及3D工具均可测量茎突长度,2 D工具与3 D工具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为22.98±2.83 cm.VR及MIP 3 D工具与MPR测得茎突长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扫描可以准确测量茎突长度及倾斜角度,测量茎突长度以VR 3 D工具为实用,而间接法测量茎突前倾角更为简便.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朝华;林顺发;黄旭璇;林珏慧;李彩霞;江森

    目的 探讨主动脉壁间血肿(IMH)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10例经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证实的IMH,男6例,女4例.使用16层螺旋CT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和容积成像等后处理方法显示壁间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结果 10例IMH中.A型2例,B型8例,其中2例局限于胸主动脉,6例累及胸腹主动脉(止于肾动脉上方2例,髂总动脉分叉上方2例,2例累及双侧髂总动脉).MSCT表现为主动脉腔内新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内壁较光整,钙化内膜片内移及局灶性尖角样穿透溃疡形成,主动脉腔内无明确内膜片显示.结论 多层螺旋CT能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 梗阻性黄疸的CT诊断(附60例分析)

    作者:张志平;杨州;窦勇;凌盈盈;李唯

    目的 探讨梗阻惟黄疸的CT特征.并提高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CT签别诊断准确性.方法 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均经常规腹部CT扫描,其中,45例又经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进行了对照.结果 术前CT诊断胆管结石26例.胰头癌20例,胆管癌10例,壶腹癌3例及肝门部转移癌1例.与手术病理对照.仅1例壶腹癌术前CT误诊为胆总管下端等密度结石.本组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14%,96.15%和98.33%.结论 CT能清晰显示梗阻胆管的改变及导致梗阻的原发病灶及其对周围结构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杨晓霞;南喜文;彭泰松

    目的 探讨多时相MSCTU在上尿路先天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22例先天性上尿路发育异常病例,行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低剂量分泌期扫描,各期图像减薄后传至工作站行MPR,CPR及CTU重建.结果 22例中,2例马蹄肾,2例侏儒肾,1例异位肾,3例肾旋转不良,1例单肾合并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畸形,1例双肾盂旁囊肿,2例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4例单肾盂旁囊肿,1例输尿管巨大憩室,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1例侏儒肾且合并输尿管异位开口,所有病例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 多时相MSCTU对上尿路先天性病变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琪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临床考虑小肾癌患者(男11例,女1例,年龄40~65岁)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比较肿瘤在肾皮质期、髓质期的增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比较.结果 皮质期11例肿瘤显著强化,1例呈轻度强化;实质期12例均显示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表现.与病理对照,SCT术前正确诊断11例小肾癌,另1例误诊为良性腺瘤.结论 小肾癌的双时相螺旋CT增强扫描的增强特点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可在小肾癌的检查中作为常规方法使用.

  • Test-Bolus部位选择对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毛俊;陈海东;林立娟;袁小梅;彭秀斌;杜中立

    目的 对比不同部位Test-Bolus测试对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75例随机分配到脑动脉环窦汇(A)组、颈内动静脉(B)组、颈总动静脉(C)组(每组25例),以相同参数行Test-Bolus测试及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3组测试成功病例CTA、CTV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A.B,C 3组Test-Bolus测试成功显示动静脉强化峰值率分别为76%,92%,96%;3组测试动静脉峰值时间差有差别(P<0.005);3组测试动脉峰值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44).3组CTA图像脑动脉各级分支清晰显示,静脉干扰轻微,两者评分及脑动静脉大强化CT差值均无显著差异(P=0.192;P=0.347;P=0.327).3组CTV图像深浅静脉、静脉窦显示清晰,其评分没有差别(P=0.839);脑动脉仍强化明显,动脉干扰评分及动静脉大强化CT差值没有差别(P=0.347;P=0.327).结论 颅内、颈内、颈总动静脉行Test-Bolus测试成功后,确定MSCT双期脑血管成像延时扫描时间对CTA及CTV图像质量影响无显著差异,颈内动静脉可作为MSCT脑动静脉双期成像推荐测试部位.

  • 霉菌性上颌窦炎常规CT诊断与临床表现

    作者:高志友

    目的 探讨霉菌件上颌窦炎的临床及CT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及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患者霉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表现是以涕血为特征.常规CT扫描证实,病变仅发生于一侧,上颌窦腔内不均匀性软组织密度影,伴有砂粒状钙化(15)、环形钙化(6)、团块状钙化(5);局限性骨质破坏及增生.结论 霉菌性上颌窦炎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CT有特异性表现,常规CT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高分辨率CT对肺内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萍;杨金风;刘雅静

    目的 探讨肺内癌性淋巴管炎(PCL)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并评价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54例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PCL患者均经HR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HR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HRCT扫描或多或少显示了下列征象:向心性分布多边形结构(83%),"U"或"Y"型的线样致密影(55%),支气管血管束增粗(88%),叶间裂结节样增厚(59%),磨玻璃样致密影(59%).周围型线样影(11%),小结节影(2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72%),胸腔积液或合并心包积液(64%)以及胸膜结节(40%).结论 HRCT有助于PCL的诊断及其与肺部其他弥漫性浸润性病变的鉴别.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黄莺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并分析其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100例经CT复查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中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CT表现为分布于脑沟、裂、池内的线状、带状、片状或铸型高密度影.纵裂池及小脑幕出血灶边缘一般较模糊.出血部佗以侧裂池和脚间窝多,分别为46例及56例,2例纵裂池出血首次误诊为硬膜下血肿;1例四叠体池出血因出血量少首次CT检查为阴性,通过适时CT复查得以确诊.结论 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可避免漏诊及误诊,并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PTCD在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田德树;王彦华;王松;李子祥;孙成建;于东升

    目的 评价透皮经肝胆造影及引流术(PTCD)对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3例经CT.MRI和超声或活检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龄68~96岁,平均78.5岁),其中,胆管癌20例,胆囊癌8例,肝癌8例,肝转移瘤10例,以及胰头癌17例,均接受了PTCD,19例又经胆道内支架植入.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PYCD在所有患者中获得了技术成功.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诸如黄疸、发热、皮肤瘙痒等均得到有效控制和明显缓解,血清总胆红素(STB)与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本组患者中PTCD引起的并发症有胆道少量出血,发热,肝区疼痛等,但这些症状经对症治疗后很快消失,未发生与该治疗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PTCD是姑息性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分析

    作者:章斌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PCC)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3月间在我院诊治的IPCC 18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螺旋CT平扫+增强的表现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证实,本组患者CT直接征象是平扫肝实质内见低或略低密度边缘模糊不清的类圆形、不规则形及分叶形的占位性病灶,增强早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之后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间接征象足肝内胆管扩张,肝叶萎缩,周边肝被膜回缩,病灶周围血管改变及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等.结论 肝内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多无肝硬化表现,AFP多阴性,肿块较大,且伴有钙化,增强早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之后为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高度提示IPCC.

  • 64排螺旋CT对壶腹区良恶性病变影像特征评价

    作者:李艳英;张在人;王丹;阎文颖;王恢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壶腹周围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SCT,US,ERCP资料,着重分析MSCT的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梗阻定位、定性方面的作用及其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9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中,34例胰头病病变MSCT确诊31例,确诊率89.2%,明显高于US(76.4%),54例胆总管末端病变MSCT确诊48例,确诊率87.5%,明显高于US(63.4%),8例十二指肠乳头病变MSCT确诊5例,确诊率62.5%.本组患者MSCT对梗阻的定位诊断均与手术、内镜所见相符,准确率为100%.结论 MSCT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可明确判定梗阻部位,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可显著提高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正确率.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与图像质量的研究

    作者:黄红云;蒲红;陶客言;刘月芳

    目的 探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图像质量.方法 对10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或冠状动脉早期病变患者进行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组(MPB)、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重组.利用Inspace软件及Circulation软件分析,总结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和后处理方法.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按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结果 心率平均为82.3(56~127)次/min.采用尽可能使冠状动脉显示良好的佳收缩期(Best SyBt)及佳舒张期(Best Diast)的重建方法,评价1 000个冠状动脉节段,其中,图像质量为1级占96%(960/1 000),2级占3%(30/1 000).3级者占1%(10/1 000);图像质量为2级和3级的节段多由严重心律不齐或呼吸带来的运动伪影所致.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无需口服控制心率药物准备的情况下可获得非常好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心率不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但严重心律不齐还会影响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 关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佳重建相位窗选择的探讨

    作者:蒋超;王海林;吴梅;徐向东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佳重建相位窗.方法 32例健康受检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6个相位窗(心动周期的R波后40%、50%、60%、70%、80%、90%)上对冠状动脉进行CT图像重组,对这6个时相的薄层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二维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重建.结果 每位受检者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左主干在6个R-R时相均显示良好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在70%相位窗的图像质量佳,右冠状动脉在80%相位窗的图像质量佳,整体图像在70%相位窗的重组图像质量佳.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应首先选择70%相位窗.选择佳相位窗进行图像莺建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和工作效率.

  • Tei指数评价水肿胎儿心室功能的定量研究

    作者:Chen Guanchun;陈莞春;段学蕴;付文金

    目的 探讨Tei指数评价水肿胎儿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17名孕龄在20~39周的水肿胎儿及55名孕龄在28~40周正常对照胎儿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水肿胎儿组与正常对照组Tei指数有无差异性.结果 水肿胎儿组左、右心室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性(P<0.01).结论 Tei指数能简便、敏感地评估胎儿心脏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 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学诊断(附13例报告)

    作者:邓慧娟;张玉光;刘红光

    目的 研究髓质海绵肾(MSK)的影像学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临床疑诊MSK的13例患者中,起先8例经X线平片检查,11例经超声检查,7例经CT平扫,其中,3例又经CT增强扫描,随后,11例经静脉肾盂造影(IVP)证实,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IVP显示集合管呈线状、囊状扩张.X线平片显示肾乳头、髓质区簇状排列的圆形、椭圆形致密影.超声显示围绕肾髓质放射状分布的小回声区和强回声光点.CT平扫示环绕肾小盏分布的点状或簇状结石影,髓质区饱满、明显增大,呈低密度影,增强后,结石影周围的集合管内造影剂蓄积,造成结石影增大的假象.结论 IVP是诊断本病例的金标准,但它属于有创性检查,X线平片可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肾内结石的形态、大小及分布状况,尤其是髓质增大且呈低密度是本病一新的重要征象之一.

  • 彩超诊断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病变

    作者:陈佩嘉;郁卫群;施卫平

    目的 对孕妇产前进行超声检查,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病变(CCAM)得到尽早诊断,及时干预、避免缺陷儿的出生.方法 2001年至2008年对孕16~35周妇女,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对胎儿进行二维图像的扫查,测量胎儿的生理指标,细致观察内脏结构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CCAM11例,按Sanders分类法,分别为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4例,其中3例伴有腹水,11例均经引产后病理证实.结论 超卢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是诊断胎儿畸形包括CCAM的重要手段.

  • 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窦瑞欣;宋宏伟;许相丰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在诊断胰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45例临床怀疑胰腺癌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沿着胰管、胆总管进行重组.根据横断面图像及横断面结合曲面重组图像分别对是否有胰腺癌用盲法进行评估.结果 45例中的27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资料证实为胰腺癌.对于发现胰腺癌,横断面图像、横断面结合曲面重组图像的敏感性分别为83.4%和92.6%,特异性分别为80.4%和92.8%.结论 曲面重组图像易于显示胰腺、胆胰管的全貌,作为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发现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Tina Pro软件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强;龙农;谭华绣;李涛;丁辉

    在以往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中,电子电路及数字电路等的学习是教学实践中既重要而又难理解的部分,利用TinaPro软件结合多媒体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 胸壁肿瘤1例误诊分析

    作者:汪庆伟;周军;罗云芳;麦海浪

    1 病例摘要患者,女,20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物1月余,伴发热、疼痛半月入院.入院体检:左侧胸壁可见一圆形肿物突出,约8 cm×8 cm,有触痛.患者20多天前曾到我院就诊,并摄X线胸片,X线胸片报告:左侧第6肋骨肋弓部骨折,软组织肿胀(见图1,2),考虑血肿.当时曾详细询问病史,无明确外伤史.

  • 双侧睾丸微结石并一侧睾丸肿瘤2例

    作者:王俊;张守信;甘玲

    例1,患者18岁.因右侧阴囊肿大2个月并疼痛1个月就诊.超声检查显示:左侧睾丸大小3.4 cm×2.5 cm×1.6 cm,睾丸实质回声不均,可见多个小强回声点弥漫分布,后不伴声影,未见其他异常局限性回声(见图1). CDFI:左侧睾丸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 食管憩室胸部X线平片及CT表现1例报告

    作者:靳全瑜;吴涛;孙化舟

    患者男,68岁.因咳嗽、乏力、胸闷就诊.胸部正侧位片:后纵隔心后,T11椎体水平处见一大小约2.0 cm×2.2 cm的片块状影,密度不均匀(见图1,2),考虑占位病变,建议CT检查.

  • CT检查腰间盘时附带筛查强直性脊柱炎的必要性与方法

    作者:王枫;武永红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慢性结缔组织病,受累脊柱有迅速发生屈曲畸形,骨性强直的趋势,致残率高.

  • 外耳道胆脂瘤的CT表现

    作者:薛志伟

    外耳道胆脂瘤是原发于外耳道的含有胆固醇结晶脱落上皮团块所致的外耳道疾病 [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本院收治的20例(24耳)经手术和术后病理证实外耳道胆脂瘤的CT表现.

  • 超声波测量子宫颈长度对预测早产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嫦娥

    早产是指孕妇在妊娠28~37周之间分娩 [1],早产的新生儿为未成熟儿,体重小于2 500 g,发育不够成熟,其病死率颇高,体重愈低,其病死率愈高.因此,积极预防早产是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对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50例孕妇利用超声测量了子宫颈长度并进行了跟踪调查.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磊;赵卫东

    随着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及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S)等技术开发应用,肝占位性病变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已成为可能.

实用医学影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