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杂志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검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8640
  • 国内刊号: 31-191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72
  • 曾用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吕元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应用尿微量蛋白检测评价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抗排异药物对肝移植受者的肾毒性损伤

    作者:唐江涛;王兰兰;白杨娟;邹远高;李立新;严律南;李波;曾勇;吴泓

    目的 用尿微量蛋白检测评价肝移植受者使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抗排异药物他克莫司(FK506)及环孢素A(CsA)治疗后对肾脏毒性损伤程度的差异.方法 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38例使用FK506、CsA的肝移植受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F)和IgG浓度;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法(EMIT)检测所有肝移植受者FK506、CsA的血药浓度,分析FK506组和CsA组尿微量蛋白的结果 ,比较2组间肾毒性损伤的特点.结果 除CsA治疗组β2-M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外,其他项目2组结果 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FK506治疗组5项结果 均显著高于CsA治疗组(P<0.05).2组的肾脏损害都以单纯肾小管损害和混合性损害为主(P<0.025).术后0~1年和1~3年受者FK506组5项尿微量蛋白结果 均显著高于CsA组(P<0.05).肾小球蛋白尿、肾小管蛋白尿和混合蛋白尿在不同用药组之间无差异(P>0.05).但总异常率FK506组显著高于CsA组(P<0.05).结论 CNI对肝移植受者有明显的肾毒性损伤,其药物毒性损害以肾小管损害和混合性损害为主;FK506对肝移植受者的肾毒性作用明显强于CsA;尿微量蛋白是评价CNI肾毒性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为临床观察提供早期客观依据.

  • 肌酐清除率、Cockcroft-Gault公式及MDRD方程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周长邵;韩雪霞;周慧丽;彭捷

    目的 寻找一种准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方法 .方法 以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同位素法测定的GFR为参考标准,采用肌酐清除率、Cockcroft-Gault公式及肾病膳食改良实验(MDRD)方程评估GFR,比较几种不同方法 估算的GFR与参考GFR的相关性.结果 Cockcrolft-Gault公式估算的GFR结果 与参考GFR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0.839,P<0.01).结论 通过血肌酐结合相应的公式可准确、快速估算GFR.

  • 国产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的应用评价

    作者:张瑞镐;王美娟;居漪;唐立萍;欧元祝

    目的 参照我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讨论稿)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进行分析性能的评价,探讨国产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上海丰汇公司FH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试剂和校准品组成的检测系统(简称丰汇检测系统),根据项目的 反应原理特征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零级动力学法)、尿素(Urea,一级动力学法)、总蛋白(TP,二点终点法)和胆固醇(Chol,终点法)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与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试剂检测系统作患者样本比对实验.结果 丰汇检测系统ALT、Urea、TP和Chol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中值分别为1.18%、1.35%、0.62%和0.39%,高值分别为0.84%、0.97%、0.34%和0.41%.患者样本比对实验4个项目的 相关方程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ALT:Y=1.068X-0.797,r=0.999; Urea:Y=1.006X+0.181,r=0.999; TP:Y=0.989X+0.629,r=0.997; Chol:Y=1.001X-0.128,r=0.998, 其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倚均低于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CLIA'88)允许误差范围.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维生素C(VitC)、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液]基本符合厂家的声明.结论 被评价的丰汇检测系统各项分析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检测成本较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血清葡萄糖及1,5-脱水葡萄糖醇双项同测的建立

    作者:冯景;吕军;王玉平;谢飞;曹锋;张吉才

    目的 建立新全酶终点法同时测定血清中1,5-脱水葡萄糖醇(1,5-AG)和葡萄糖(Glu).方法 用葡萄糖激酶(GK)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偶联系统使血清中Glu彻底转化为不与呋喃糖氧化酶(PROD)反应的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6-PGA),以其吸光度变化计算出Glu浓度;以PROD氧化1,5-AG,生成1,5-脱水果糖和H2O2,用Trinders反应比色测定出1,5-AG的浓度.结果 1,5-AG在550 μmol/L(Y=0.001X+0.065 8,r=0.999)以内,Glu浓度在40 mmol/L(Y=0.051X+0.128,r=0.998 9)以内线性良好.Glu和1,5-AG的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0.88%和1.05%,批间CV分别为1.40%和1.94%.Glu和1,5-AG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101.6%.三酰甘油(TG)≤8.9 mmol/L、血红蛋白(Hb)≤4 g/L、总胆红素≤350 μmol/L时不影响Glu和1,5-AG的测定.本法测定1,5-AG与Lana微柱法及GK法与HK法测定Glu相关性均良好(r2=0.999).Glu与1,5-AG的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7~5.7 mmol/L和83.1~240.7 μmol/L.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稳定,可自动化双项同测Glu和1,5-AG,为糖尿病的检测与治疗监控提供了新的方法 .

  • 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一鸣;王金秀;周惠娜;潘慧筠;蒋丽霞;张铭;刘勇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 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 h内加用EPO每日200 U/kg静脉滴注,疗程7 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变化

    作者:任碧琼;贺军宇;刘丰伟;朱浩稳;邹国英;刘少波;杨支雄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6 h、24~36 h、60~90 h血清Hsp70浓度并与其他创伤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1~6 h、24~36 h血清Hsp70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创伤组和健康对照组,60~90 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清Hsp70浓度有可能作为颅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 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探讨

    作者:李熙建;王鹏;邓述琴;彭宇生;谭同均;朱国文

    目的 通过对不同检测系统间常规生化测定结果 进行方法 学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实现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原装试剂与国产试剂测定结果 一致性的方法 .方法 在Beckman LX20原装试剂检测系统上对新鲜混合血清定值后校准自建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有效后,在自建检测系统上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定值,用新的校准值校准自建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后,与原装试剂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结果 的比对分析,以评估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 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 在标准品重新定值前,10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在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之间依项目的 不同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重新定值后,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的偏倚明显减小,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校准和校准验证是实现自建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准品重新定值,国产试剂与原装试剂可达到临床意义的一致性结果 .

  • 上海市部分职业人员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贺乐奇;王龙武;申春梅;葛亚娟;许群欢;武强

    目的 了解上海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状况,分析其性别差异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 检测3 068名职业人员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3 068名职业人员中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7.05%,其中男性为12.03%,女性为5.02%.结论 上海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明显偏高,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血脂异常的发生有逐年增加和年轻化趋势.

    关键词: 血脂 异常 职业人群
  • 用VIDAS(R) HIV DUO Ultra方法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筛查

    作者:庄亦晖;蒋燕群;李桂兰;陈瑜

    目的 寻找一种更快速、简便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筛查方法 .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手术患者标本以及疾病控制中心质控标本,采用VIDAS(R)HIV DUO Ultra方法 (简称VIDAS)测定HIV p24抗原和HIV抗体,并与第3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日月胶粒子凝集法(PA)测定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对50份标本采用VIDAS进行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92.1%.结论 VIDAS可作为一种更简便的HIV检测方法 ,在生物安全控制方面较其他2种方法 更安全有效.

  • 上海市金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作者:肖春海;顾宾峰;顾应嘉;代二娜;周演武;杜玉珍

    目的 了解上海金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401例HBV DNA阳性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BV DNA定量、微流基因芯片法进行基因分型、ELISA检测e抗原(HBeAg)及肝功能检查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B型198例(49.38%),C型169例(42.14%),B/C混合型20例(4.99%),未分型14例(3.49%),未发现其他基因型.B型在慢性乙型重度肝炎(CSHB)患者中的比例显著低于无症状携带者(ASC)和慢性乙型轻、中度肝炎(CMHB)(P<0.01),而C型在CSHB患者中的比例显著高于ASC和CMHB(P<0.01).ASC中B型患者的HBV DNA水平低.C型患者的内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均高于B型.结论 上海金山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少量B/C混合型,C型与重肝病关系比B型密切.

  • 部分HLA-DRB1等位基因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范列英;宗明;丁媛媛;马建伟;卢添宝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共同表位(SE)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120例RA患者、146名健康对照者,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分析HLA-DRB1*01、*04、*10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RF含量.结果 在RA组中CCP抗体阳性率(85.8%)与RF(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显著高于RF.SE等位基因与CCP抗体一致率为75%,两者间存在相关性,且在CCP抗体阳性的RA中SE阳性者CCP抗体水平[(158.5±147.1)RU/mL]显著高于SE阴性者[(88.2±67.0)RU/mL].在CCP抗体阳性RA患者中,SE等位基因与RF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E等位基因与增加CCP抗体产生存在显著相关,与RF无相关性,CCP抗体与RF无相关性.

  • 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聂宇波;谢海燕;曾频频;钟磊;刘卫兰;李文华;邱玉梅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在子宫肌腺症和子官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CA125的水平,部分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复测.结果 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CA125水平[(69.5±32.0)IU/mL和(52.3±8.4)IU/mL]较子宫肌瘤组[(38.2±27.1)IU/mL]、卵巢囊肿组[(29.8±21.0)IU/mL]及健康对照组[(26.0±8.1)IU/m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健康埘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 结合患者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可作为子宫肌腺症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单克隆抗体在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细宏;罗飞;沈继龙

    目的 研究重组抗原26 ku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jGST)及其单克隆抗体在血吸虫患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已纯化的重组SjGST抗原免疫近交系(BALB/c)小鼠,数周后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扩大培养制备针对重组SjGST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亲和层析法纯化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和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结果 成功获得重组蛋白26 ku SjGST,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符的蛋白条带.成功获得能够长期分泌抗重组SjGS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ELISA与蛋白质印迹试验均显示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重组SjGST抗体.EIASA检测患者血清结果 表明,26 ku SjGST用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抗体检测的阳性率为90.6%,26 ku SjGST抗体用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为59.4%.结论 该重组蛋白用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26 ku SjGST抗体对循环抗原的检测可作为抗体检测的有效补充.

  • 酶联免疫法和金标法对受血者HIV抗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马现君;楚中华;李伟;李德鲁;孔燕

    目的 对酶联免疫法和金标法在临床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试剂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方法 用金标法和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2004至2006年在本院住院申请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 在31 658例受血者中酶联免疫法初筛阳性10例,金标法阳性16例,确认HIV抗体阳性患者7例,5例为住院患者,2例为门诊患者,之前均未发现感染.结论 2种试剂都可以进行HIV抗体仞筛检测,金标法快速简便,适用于急症受血患者初筛检测,但不适宜进行大批量标本的检测,酶联免疫法适用于大批量标本及常规患者的检测.

  • 结直肠癌C-erbB-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与C-erbB-2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金中淦;袁亚;陆青;杨惠黎;朱晴晖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组织C-erbB-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C-erbB-2蛋白表达水平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经病理确诊的43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44.2%和7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7.4%和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相关.结直肠癌组织C-erbB-2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C-erbB-2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r=0.331,P=0.03).结论 结直肠癌中C-erbB-2基冈启动子区CpG岛的低甲基化可能在C-erbB-2蛋白过度表达中起一定作用,有望成为有用的肿瘤分子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

  • 志贺菌gyrA、parC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耐药

    作者:汪雅萍;应春妹;范茵茵;张灏晻;叶杨芹;于嘉屏

    目的 探讨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和拓扑异构酶Ⅳ C亚单位(parC)基因突变与志贺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志贺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gyrA、parC基因并挑选11株菌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分析突变位点与药敏结果 的关系.结果 11株扩增片段测序结果 显示,9株耐萘啶酸菌均在gyrA 83位发生有意义突变TCG(Ser)→TTG(Leu),宋内志贺菌未发生parC基因突变,5株耐萘啶酸、诺氟沙星和/或环丙沙星中介敏感福氏志贺菌在parC 80位发生有意义突变AGC(Ser)→ATC(Ile).结论 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福氏志贺菌比宋内志贺菌更耐此类药物,靶酶基因突变是其耐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机制之一,gyrA Ser83→Leu突变是导致志贺菌临床株对萘啶酸耐药的关键突变.parC基因突变在gyrA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才会发生,parC突变可能引起诺氟沙星和/或环丙沙星不敏感.

  • 泌尿生殖道分离无乳链球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郭素芳;张迎华;周敏;孙景勇;倪语星

    目的 了解泌尿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常规培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菌株做D试验检测.结果 144株无乳链球菌(尿77株,前列腺液36株,阴道分泌物31株)药敏结果 显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低,全部144株无乳链球菌中未发现耐药株;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为16.2%;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2%和53.5%.D试验阳性率为26.7%.结论 从泌尿生殖道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但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已有一定的耐药.

  • 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临床应用及评价

    作者:周庭银;胡海清;陈险峰

    目的 评价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在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床边接种体液标本,同时用常规法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检出的细菌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78份体液标本中,双相显色培养瓶分离出37株细菌,阳性率为13.3%.其中肠杆菌科14株(37.8%),葡萄球菌属7株(18.9%),肠、链球菌属6株(16.2%),真菌5株(13.5%);而常规培养方法 分离出19株细菌,阳性率为6.8%.结论 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检测患者体液标本比常规法好,能做到体液标本及时接种(床边接种),操作简便,菌落易于观察,阳性检出率高,结果 准确,是诊断细菌感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董春富;林建平;朱以军

    目的 了解本地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和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分析红霉素耐药CNS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280株CNS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用D试验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率.结果 280株CNS中,红霉素敏感且克林霉素敏感株占15.7%,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耐药株占37.5%,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敏感株占46.8%;红霉素耐药且克林霉素敏感的CNS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出率为57.3%,其中甲氧西林耐药CNS(MRCNS)和甲氧西林敏感CNS(MSCNS)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6.8%和6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CNS中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以合成肽为抗原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秦逸秋;孙立山;周文达;刘长河;沈春琳;甄子刚

    目的 以合成多肽为抗原建立用于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检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以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了HCMV 7个抗原性肽段,并对其抗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选择高抗体反应的肽段为抗原,建立检测HCMV特异件抗体的间接ELISA.结果 7个肽段中,抗体反应性较高肽段有4个;以合成多肽为抗原的间接ELISA对HCMV IgG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100.0%,对于IgM抗体榆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为90.0%和100.0%;与国外试剂盒测定结果 有良好的符合性;该方法 的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结论 合成的HCMV多肽片段可作为抗原用于HCMV的检测,以此多肽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可用于临床HCMV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 IS256与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关系

    作者:叶杨芹;应春妹;邱军岭;汪雅萍;罗柳林;郑冰;于嘉屏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特征,分析插入序列(IS)256与表皮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2月至2007年7月外科病区中引起医院感染的表皮葡萄球菌48株,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药敏特征;构建IS256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8株细菌中IS256分布状况.结果 48株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药敏特征分别为: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9%,敏感率为31%;对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为8%,敏感率为79%,中介率为13%;对链霉索的耐药率为42%,敏感率为35%,中介率为2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5%,敏感率为75%,中介率为10%.全部临床分离株中,有25株细菌检出IS256.在庆大霉素耐药菌株中,IS256检出率高达70%,与敏感菌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其他3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IS256的检出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IS256与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 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陷症的诊断

    作者:王静;李稻;戴菁;陆晔玲;丁秋兰;傅启华;王学锋;沈立松;王鸿利

    目的 对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进行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FV促凝活性(FV∶C)和FV抗原(FV∶Ag)等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对先证者F5基因的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以发现其基因突变,进行家系调查以期发现遗传规律.结果 先证者APTT和PT显著延长,FV∶C为3.5%,FV∶Ag为1.47%.F5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F5基因外显子区共有7处与GenBank AY364535序列不同的位点,其中外显子10区的C38591T杂合突变导致产生1个终止密码(RS06Term),外显子13区的CA7504T纯合变异导致编码氨基酸L1369F替换,该变异被证实为基因多态性.家系分析表明,前者遗传于先证者母亲,后者遗传于其父母双亲.结论 通过表型检测、家系调查和基因诊断,明确该先症者为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陷症,C38591T杂合突变产生终止密码是导致先证者FV缺陷的原因之一.

  • 草绿色链球菌致病性及耐药性的4年变迁

    作者:曾利;张傅山;张靖宇

    草绿色链球菌是人体正常菌群,可以引起机会性感染[1].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草绿色链球菌的分离率逐年升高,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4年间草绿色链球菌的分离率、易感部位及耐药性.

  • 2000年至2007年临床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丽红;徐志江;缪汉强;张嵘

    由于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器官移植术、透析治疗和介入治疗的普遍开展,真菌感染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同时也产生了耐药菌株.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至2007年分离的17 282株真菌的种类分布和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上海松江区血液分析仪室间调查结果评价及分析

    作者:吴学兵;冯敏;王李润

    为了做好上海市质量控制工作,上海市临检中心组建了二级质量管理网络[2],我们医院作为该网络在松江区二级质量管理网络单位,在2005年至2007年共进行了4次室间质量调查,现将这4次调查的结果和总结报告如下.

  • 基层医院利用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管理细胞图文资料

    作者:黄艳

    在基层医院,细胞室的工作量小,设备落后,无细胞图文影像系统.长期以来各种细胞学的结果报告都以手工书写发出,各种图文资料的保存也都只能用原始的方法,细胞涂片易发生褪色、破损甚至丢失等.即不利于工作人员重复阅片,反复学习,积累经验;也不利于实习生和进修生的教学.另外诊断结果登记与细胞涂片分离保存,查找起来费时费力.我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数码相机进行显微拍摄,并应用计算机将细胞图片和患者资料制作成图文报告单,分类保存,取得良好效果.此方法改进了细胞室各种图文资料的管理方法,查找资料方便快捷.

  • 肾脏早期损害指标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国民;马兰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糖尿病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随着精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DN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N,对DN的早期诊断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对3项肾脏早期损害指标:足细胞标志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al-binding protein,RB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在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探讨其与早期DN的关系.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生存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璩斌;吴方;焦洁茹;魏旭倩;楼谷音;孙璟

    目的 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G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生存素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成为无创性结直肠癌诊断、转移检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取58例结直肠癌患者,46例非癌性肠道病变患者和29名健康成人的外周血,用实时定量RT-PCR的方法 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Survivin mRNA表达转录本.癌前病变患者生存素表达检测率为6.25%,平均拷贝数为1.77 ±0.75;肠癌组患者生存素表达检测率为79.3%,平均拷贝数为5.62±1.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的表达在各性别、年龄、及不同分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以及Dukes分期C、D组与A、B组之间则发现Survivin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生存分析表明,Survivin mRNA的高表达者4年生存率(62.9%)显著低于低表达者(86.6%)(P<0.05).回归分析发现,Dukes分期为影响肠癌预后有的独立因素.结论 生存素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存在过表达,并可能与转移有关,采用实时定量RT-PGR检测外周血中生存素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结肠癌诊断、转移检测方法 .

  • HBV-HCV-HIV三联荧光PCR检测的内标浓度选择研究

    作者:王海宝;汪德清;骆群;张婷;曹卉;周科隆;袁青

    目的 选择一个在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BV-HCV-HIV)三联荧光PCR检测试验中既可有效监控假阴性结果 出现,又对阳性结果 影响小的内标浓度.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内标参入酶链聚合反应(PCR)反应,确定佳内标参入量;并在适量内标浓度下,检测低浓度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由内标浓度5拷贝/PCR、10拷贝/PCR、20拷贝/PCR、50拷贝/PCR、100拷贝/PCR 5个浓度中,优选出适的内标浓度为20拷贝/PCR,此条件下,阴性标本的内标检出率为100%,检测灵敏度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与无内标样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适浓度的内标参与荧光PCR检测能有效地解决了每个标本的质控问题,指示反应体系(试剂耗材)与检测体系(仪器)的有效性.

  • 细胞游离DNA定量分析用于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研究

    作者:潘永军;周国平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含量,探讨浆膜腔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诊断指标.方法 选择β-珠蛋白基因作为细胞游离DNA的代表标志物,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双标记荧光素TaqMan系统;以人类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建立标准物,从而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对172份明确诊断的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浓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可信区间(CI)为0.931~0.986(P=0.00);积液中细胞游离DNA的cutoff浓度为306拷贝/mL,对浆膜腔积液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诊断灵敏度为91.8%,特异性为92.3%;渗出液(细菌性、结核性和恶性)中细胞游离DNA浓度明显高于漏出液(P≤0.001),细菌性积液和结核性积液之间细胞游离D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6),但明显高于恶性积液中细胞游离DNA浓度(P≤0.018).结论 浆膜腔积液中细胞游离DNA可作为浆膜腔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诊断指标.

  • 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张敬平;吴家林;肖勇;凌霞

    目的 建立快速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方法 根据沙门菌hil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副溶血性弧菌tdh基闪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该多重PCR技术能在8 h内同时检测3种目的 菌,通过检测其他9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表明该方法 特异性好,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分别为:沙门菌104cfu/mL,志贺菌102cfu/mL,副溶血性弧菌104cfu/mL.并进行了人工模拟食品和粪便样品的检测.结论 初步建立能在8h内快速、灵敏、特异地同时测定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

  • 115例抗-HEV E2-IgM、IgG阳性感染者HEV RNA检测与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谈春荣;胡梅;张京;孙焕英;朱旭;夏宁邵;张曼

    目的 对戊型肝炎暴发人群中115例抗-HEV E2-IgM、IgG阳性感染者进行病毒RNA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收集的暴发人群中115例抗-HEV E2-IgM、IgG均阳性人员血清和23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标本,采用通用引物进行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扩增戊型肝炎病毒Ⅰ、Ⅳ型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和同源进化分析.结果 从被检血清中扩增出8例戊型肝炎病毒阳性RNA基因片段,阳性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7.3%~100%之间,进化树分析提示阳性毒株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Ⅳ型距离近,与日本株和中国原型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3.3%~95.3%和86.7%~87.3%;粪便标本中未能检测到戊型肝炎病毒RNA.结论 本次急性戊型肝炎暴发流行由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Ⅳ型导致,暴发毒株与日本株有更近的亲缘关系;高灵敏度引物和取样时机是提高戊型肝炎病毒RNA检出率的前提.

  • 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分布及其分析

    作者:施纪文;温惠萍;陈佩宏;刘建铭;付明华

    过敏性疾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1].各地诱发此类疾病的过敏原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4例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并分析其分布特点.为上海浦东地区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和流行病学资料.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鄢仁晴;盂君;祁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DC根据细胞表型常分为2个亚群:DC1表面标志为Lin-人白细胞抗原(HLA)DR+CD11c+CD123-,主要发挥抗原提呈的功能,促进细胞免疫的发生;DC2表面标志为Lin-HLA DR+CD11c-CD123+,主要产生Ⅰ型干扰素(IFN-α),促进体液免疫的发生.研究发现,DC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1].国外学者报道了甲亢患者DC、细胞因子与发病的关系[2],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甲亢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DC1及DC2亚群,探讨DC在甲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AB"亚型与输血安全

    作者:王淑平;李凤珠;万雄萍

    ABO血型系统中存在抗原性较弱的亚型和变异型,其特点为正反定型不符合、血清中常存在不规则抗体,给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以及器官移植等带来了困难.我们在工作中发现1例AB亚型和1例AB变异型.

  •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PAIgG的测定

    作者:纪勇平;赵龙友;陈永金

    人类血小板膜上有多种抗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主要有红细胞血型(ABH)抗体、白细胞(HLA-Ⅰ类)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HPA).PAIgG的测定对于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输注无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有重要意义.采用血清学技术和DNA分型技术对190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AIgG进行测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耿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发生血栓或栓塞而引起相应的器官缺血性改变及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1].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中的小片段,可作为纤维蛋白形成和纤溶的敏感分子标记物.其血浆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高凝、纤溶状态的存在[2].我们分析了本院收治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其血浆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对SLE患者体内存在的高凝、纤溶系统异常进行了评估,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诊断

    作者:杨思俊;高冬花;李文武

    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亦称癌性脑膜炎,是恶性肿瘤细胞向脑脊膜转移的一种严重疾病.往往需尸检才能确诊,近年来通过脑脊液细胞学(cerdrospinal fluid cytology,CSFC)检查,从脑脊液(CSF)中找到肿瘤细胞,使得患者生前获得确诊成为可能.

  • XS-1000i血液分析仪异常嗜酸性粒细胞散点图对疟原虫感染的提示作用

    作者:潘志文;戴燕;张志英;万海英

    目的 利用血液分析仪提示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增高及异常散点图信息,结合显微镜镜检检出疟原虫.方法 用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仪器报警提示嗜酸粒性细胞比值增高(EO+)的标本用显微镜进行涂片检查,当发现E0无异常时,则镜检红细胞,查找疟原虫.结果 在289例仪器报警提示EO+增高的标本中,显微镜镜检发现有3例EO结果 正常与仪器报警不符,这3例标本均在红细胞中检出疟原虫的滋养体、裂殖体或配殖体.结论 在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时,若仪器提示"EO+"而未得到显微镜镜检证实,则高度提示有疟原虫存在的可能性.

  • CELI-DYN 370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制订及应用评价

    作者:汪嘉;李智;孙仲华;周茜;穆福华

    目的 建立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 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建立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并在规则指导下通过对1 200份标本检测结果 和显微镜镜检结果 的数据分析,评价规则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 在规则控制下,有33.7%的标本需采用复检和复片措施以确保结果 准确.虽依旧存在2.3%的假阴性,但已经低于国际标准化委员会血液专家制定的5%的大允许范围.结论 各临床实验室有必要根据自己所用仪器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血细胞复检和显微镜复片的规则,既保证每个血细胞分析结果 的准确性,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 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血片复检规则的设置及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王洁;许东雯;邵伟军;蒋浩琴;施俊;吕元

    目的 探讨通过软件设置合理的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 异常的标本进行自动筛选和标记,并用自动推片染色仪进行推片和染色以观察细胞形态学异常,用显微镜计数方法 证实血细胞计数的异常,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 的准确性.方法 利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结合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并结合本科室实际检测患者的特点,制定出了适合我科的复检规则.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白细胞(WBC)分类方法 和ISLH推荐血涂片阳性标准,并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血细胞计数方法 ,对1 300份标本中符合复检标准的"阳性"样本进行对应的复检,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样本仅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该套规则的阳性预示值为76.63%,阴性预示值为98.50%.该规则的复检率为28.31%,诊断特异性为89.34%,诊断灵敏度为96.25%,总有效率为77.15%.结论 我室制定的针对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使操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真正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 准确性的目的 .

  • ABBOTT CD-37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检测准确度探讨

    作者:张蕾;李智;李泳;汪嘉;李晶华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低值血小板检测的准确度.方法 将ABBOTY 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检测出的102例血小板小于50×109/L的血常规标本同时用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 和手工计数法进行比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观察血液分析仪对其检测的准确度.结果 血液分析仪对102例低值血小板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简称Area)为0.893,血小板数在30×109/L~50×109/L时,Area0.846;当血小板数在10 ×109/L~30×109/L时,Area0.746;当血小板数在0×109/L~10 × 109/L,Area 0.650.102例手工计数的血小板ROC Area 0.759,当血小板数在30×109/L~50 × 109/L时,ROC Area 0.702,当血小板数在10×109/L~30×109/L时,ROC Area 0.780;当血小板数在0 ×109/L~10×109/L时,Area为0.565.结论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CD-3700对低值血小板(<50×109/L)的检测准确度较好(Area 0.893),但随着血小板数值的降低,其准确度明显下降.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109/L时,分析仪已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而传统的手工计数准确性较差,差异较大,无法起到良好的复核作用.建议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此类标本进行复检.

  • Beckman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的制定和评价

    作者:王剑飚;金叶;牟皎月;石厚荣;樊绮诗

    目的 制定和评价本院Beckman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方法 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与病房标本共1 00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对复检规则草案进行评估,另选取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经血常规审核软件DM2审核的门诊、病房20 695份标本结果 对复检规则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检测1 000份标本,其2.2%的假阴性低于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5%的大允许范围.其假阴性主要集中于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形态3个项目.经对20 695份标本结果 进行分析,本室复检规则自动确认占总标本的66.4%,需复检占33.6%,仪器报警分布以中晚幼粒细胞(IMM.NE2)报警为多,占44.4%,血小板聚集(PLT Clumps)其次,占16.9%,细胞计数超出审核范围共5 943项,以血小板计数为多(28.4%),其中首次结果 超出审核范围的以白细胞(29.9%)、血小板(31.6%)居多,与历次前后差异结果 相比较(8-check)未通过审核的共1 148例,以血小板计数居多.结论 目前,复检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减少差错.我院采用白细胞分类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相对"41条复检规则"中的白细胞分类规则,我院的分类采用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减少了其假阴性的发生率.加大血小板复查量,可有效地发现假性血小板聚集,提高了我院的报告质量.关于历史结果 我院因门诊患者一般1至2周复诊,故将历史结果 比较定在2周.允许范围初步订在20%,但仍需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彭明婷

    近年来血液学检验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仪器检测结果精密度的改进,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筛查功能的不断完善,检验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增强,质量控制的措施逐步得以实施等,这些方面的变化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血液学检验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来源于全国血液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回报结果、对北京市三级医院现场调查的结果以及对一些医院进行"医院管理年"检查或ISO15189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表明,在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行讨论.

  • HST-1流水线进行血液分析的复检措施分析及临床应用

    作者:曾婷婷;江虹;曾素根;庄利芳;弥艾莉;左成华;韩秀华;贾永前

    目的 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临床复检方法 及措施,统计分析血常规检测的复检原因.方法 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 对6 084个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按我室初步制定的复检规则确定复检标本,进行临床复检工作并完成统计学评估.结果 6 084例标本中3 867例标本可以直接报告,无需复检,2 217例标本需要复检(占总标本数的36.44%).复检标本中观察标本一般性状的占187例(3.07%),需仪器复检的标本495例(8.14%),需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数量或形态105例(1.73%),需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标本1 430例(23.5%).分析以上复检措施可见,观察标本一般性状复检的符合率为100%,仪器复检符合率为62.3%,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的符合率为73.1%,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符合率为74.2%.结论 制定临床适用的复检规则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严格而有技巧地执行该规则,可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优质的服务.

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