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检验医学杂志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杂志

Laboratory Medicine 검험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8640
  • 国内刊号: 31-191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472
  • 曾用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检验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吕元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DNMT3A、FLT3-ITD突变与AML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马娟;沈立松;Jennifer Dunlap;Fan Guang

    目的 探讨FLT3-ITD及DNMT3A突变对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2016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ML初诊患者132例,根据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细胞遗传学组(简称预后良好组)24例、中等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中等风险组)79例、不良风险细胞遗传学组(简称不良风险组)27例,另有细胞遗传学信息不详2例.使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检测与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相关的42个基因突变.结果 132例AML患者中有120例(91%)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2)突变占6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中等风险组中,FLT3-ITD突变阳性组的总体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的中位生存期与FLT3-ITD突变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突变组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FLT3-ITD突变阴性组(P<0.001)和FLT3-ITD突变阳性+DNMT3A野生型组(P=0.003).结论 在细胞遗传学中等风险的AML患者中,如果同时存在FLT3-ITD及DNMT3A突变,提示预后不良.检测FLT3-ITD及DNMT3A突变状态有助于对AML进行预后评估.

  • 上海市洞泾社区中老年人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尚璐;孙奋勇

    目的 探讨上海市洞泾社区中老年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洞泾社区≥55岁的体检者2336名,检测血压、血清Hcy、血脂、血糖(Glu)等水平.以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分别对其分组.根据有无患病分为高血压组和无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心脏病组和无心脏病组,根据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血清Hcy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性高Hcy血症的阳性率(23.0%)明显高于女性(8.1%,P<0.01).不同年龄组间Hcy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且高Hcy血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收缩压<15.96 kPa组、15.96~18.49 kPa组和≥18.62 kPa组高Hcy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11.5%、14.8%和17.1%,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病组和无心脏病组高Hcy血症阳性率分别为18.0%和13.1%,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Cr)异常组、尿酸(UA)异常组和尿素异常组高Hcy血症阳性率分别为44.1%、24.6%和24.2%,分别高于Cr正常组(12.9%)、UA正常组(12.3%)和尿素正常组(14.2%)(P<0.01).总胆固醇(TC)异常组高Hcy血症阳性率(12.8%)低于TC正常组(16.3%,P<0.05).Glu正常组与Glu异常组之间、TG正常组与TG异常组之间、不同BMI各组之间、不同舒张压各组之间、有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之间、有高血压组与无高血压组之间高Hcy血症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病、男性及UA、Cr、收缩压异常是影响老年人Hcy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心脏病及UA、Cr、收缩压异常是导致中老年人高Hcy血症的危险因素.

  • 6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IgG4检测分析

    作者:王新新;吴善东;程浩;朱可建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20种食物特异性IgG(sIgG)、特异性IgG4(sIgG4)的水平,分析sIgG、sIgG4水平与荨麻疹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并观察患者在阳性食物回避6个月后荨麻疹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5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患者组)和51名正常者(对照组)血清中20种食物sIgG和sIgG4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其中65例患者(随机抽取)的荨麻疹活动评分(UAS7)、皮肤科生活质量评分(DLQI)、抗组胺药用量,并对26例进行了阳性食物回避6个月的患者再次评估.结果 患者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9.3%,对照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分别为13.7%和5.9%,对照组食物sIgG、sIgG4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患者组(P<0.01).患者组阳性率较高的食物为鸡蛋、花生、牛奶、大豆、蟹.6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UAS7、DLQI、抗组胺药用量与sIgG、sIgG4水平无相关性.患者食物回避前后UAS7、DLQI、抗组胺药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食物sIgG和sIgG4水平对慢性荨麻疹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可能有参考价值.

  • 徐州地区成人静脉血白细胞及相关指标参考区间的适用性分析

    作者:周开矿;刘洪梅;韩旭峰;魏云凤;张稳燕;岳蝉娟;邹杨

    目的 验证新颁布的卫生行业标准WS/T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在徐州地区健康成人中的适用情况.方法 按照卫生部2012年12月颁布的卫生行业标准WS/T401-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选取徐州地区9004名20~79岁健康成人,并采集其静脉血,用XT-40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分析行业标准中列举的11项白细胞(WBC)指标[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单核细胞绝对数(M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EO#)、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BASO#)、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EUT%)、淋巴细胞百分数(LYMPH%)、单核细胞百分数(M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E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数(BASO%)]超出参考区间的个体分布情况,统计各项指标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WBC指标参考个体落在参考区间外的样本比例均<10%;除BASO#、BASO%外,其余9项指标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及相关指标参考区间适用于徐州地区,无需按性别、年龄分别设置参考区间.

  • 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比较

    作者:张名旭;丁小玲;李磊

    目的 了解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围产期妇女营养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36名妊娠期妇女(妊娠组)和122名育龄期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服用钙剂、服用复合维生素制剂及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等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组血清25(OH)D水平为(45.40±13.26)nmol/L,明显高于非妊娠组[(34.90±9.18)nmol/L,P<0.05].妊娠组中有61.76%的妇女维生素D缺乏,有37.50%的妇女维生素D不足;非妊娠组有89.34%的妇女维生素D缺乏,10.66%的妇女维生素D不足.结论 妊娠期妇女25(OH)D水平高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妊娠期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25(OH)D缺乏或不足现象均非常普遍.

  • 2011—2015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朱耿超;李淑湘;杨辰

    目的 对2011—2015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11—2015年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共7种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检出情况,分析阳性率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在2151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中,7种呼吸道感染病毒阳性677例,总阳性率为31.47%.7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ADV 1.39%、IVA 1.07%、IVB 1.16%、PIV10.51%、PIV20.33%、PIV33.63%、RSV 26.96%.不同季节间呼吸道感染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2,P<0.001),主要感染季节是冬季,主要感染病毒是RSV,在冬季RSV的阳性率为38.64%.不同年龄组间呼吸道感染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01),主要感染的年龄组为婴儿组(28 d~<1岁),其主要感染病毒为RSV,阳性率为27.72%.两两混合感染多为RSV+IVB(21例,16.94%)、RSV+ADV(18例,14.52%),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比例高的是RSV(58.06%),混合感染较容易发生在冬季,婴儿组多发.结论 RSV是苏州地区主要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冬季是其高发季节,且婴儿易感,在混合感染病例中,RSV也是主要的病毒.

  • RF对ELISA检测血清HBeAg假阴性干扰的分析

    作者:谢良才;范文;徐磊;许蓉;刘天春

    目的 证实类风湿因子(RF)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假阴性干扰的存在.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均阴性而RF阳性新鲜血清样本,与HBeAg阳性对照品9:1混合配成HBeAg阳性且RF阳性的试验样本,分别用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样本的HBeAg.使用RF吸附乳胶对干扰样本进行预处理,比较预处理前后HBeAg水平的变化.结果 试验中RF对3种不同厂商生产的HBeAg ELISA试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干扰.9例假阴性样本预处理后有7例转为阳性.结论RF可影响ELISA检测HBeAg的S/CO值,引起假阴性结果,样本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RF的干扰.

  • 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reg和相关细胞因子差异分析

    作者:黄群欢;洪岭;陶春林;黄旭红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80例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和24名健康女性纳入研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比例.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分期升高而降低;IL-10和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分期升高而升高;CTLA-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Ⅲ期患者LAG-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Treg比例随分期升高而增加.结论 外周血IL-2、IL-10和TGF-β水平及Treg比例与宫颈癌的发展存在密切联系,对这类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有利于揭示宫颈癌发展的免疫机制.

  • 四川自贡地区缺铁性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公式的应用

    作者:章梁君;陈章鑫;钟辉秀

    目的 评价缺铁性贫血(IDA)和β地中海贫血(β-TT)的鉴别诊断公式在四川自贡地区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60例来自四川自贡地区患者,其中β-TT 255例、IDA505例,应用红细胞(RBC)参数计算出10个鉴别公式(分别为Shine and Lal公式、Green and King公式、Mentzer公式、RDWI公式、Srivastava公式、Ricerca公式、England and Fraser公式、Ehsani公式、Sirdah公式和Huber-Herklotz公式)的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约登指数(YI),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Mentzer公式的诊断价值高,其YI高(80.1%),诊断IDA的SEN为97.0%,SPE为83.1%,曲线下面积(AUC)高(0.971);其次为RDWI公式,YI、SEN、SPE、AUC分别为72.8%、95.2%、77.6%、0.961.结论 在四川自贡地区人群中Mentzer公式和RDWI公式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IDA和β-TT的能力.

  • 上海地区血清胆碱酯酶检测情况调查

    作者:欧元祝;唐立萍;虞啸炫;王美娟;刘文彬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各临床实验室胆碱酯酶(CHE)检测情况的调查,了解上海地区CHE检测的整体情况,为开展上海地区CHE的室间质量评价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将4个不同水平的CHE人血清基质调查质控品发放给上海地区69家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临床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并统一反馈检测结果.对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按检测方法和试剂品牌进行统计.结果 69家临床实验室共涉及3种检测方法,共分为4个方法组:德国临床化学协会(DGKC)推荐的以丁酰硫代胆碱/六氰高铁酸钾(Ⅲ)为底物的比色法(简称DGKC法)、以丁酰硫代胆碱/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DTNB)为底物的比色法(简称DTNB法)、日本临床化学协会(JSCC)推荐的酶偶联法(简称JSCC法)以及干化学法(反应原理同DGKC法).4个方法组检测结果的组内变异情况较好[变异系数(CV)均<10%],JSCC法的检测结果与其他3个方法组有很大差异.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与DGKC法有明显差异,而DGKC法与DTNB法的差异较小,各样本间检测结果的偏差均<3%.上海地区CHE检测试剂的原理以DGKC法和DTNB法为主(约占85%),2种方法的试剂品牌数量比例相当,但使用DGKC法试剂的临床实验室数(38家)明显多于使用DTNB法试剂的临床实验室数(14家).结论 此次调查结果为上海地区开展CHE的室间质量评价提供了相关依据.

  • 氧化应激与血脂代谢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关联分析

    作者:李丹;徐阿红;易正辉;汪作为;薛志强;林萍

    目的 探讨血脂代谢与氧化应激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关联.方法 测定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9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将TC>5.72 mmol/L和TG>1.7 mmol/L定义为血脂水平升高,TC或TG中有1项正常的患者不纳入分组,按此标准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血脂正常组(24例)和高血脂组(17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血清TC、TG、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GSH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脂正常组与高血脂组之间血清SOD、GSH、MD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诱发心血管疾病的血脂异常,且有氧化应激损伤,但血脂异常和氧化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TMEM16F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婵娟;张捷;乔蕊

    跨膜蛋白16F(TMEM16F)又称Anoctamin(ANO)6,是在多种细胞中表达的跨膜蛋白Anoctamin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发现的TMEM16F的主要功能有:(1)钙离子(Ca2+)依赖的氯离子(Cl-)通道,参与细胞容量调节;(2)Ca2+调节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3)Ca2+依赖的磷脂翻转活性,参与凝血、细胞凋亡和骨质钙化等多个生理过程.所以在以上功能的基础上,TMEM16F基因的突变与一种罕见的遗传出血性疾病——Scott综合征密切相关.同时,TMEM16F的缺陷还会导致骨矿化障碍和细胞容量调节障碍等.文章对TMEM16F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综述,旨在阐明TMEM16F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

  • 微阵列ELFA和IBT 2种过敏原筛查方法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赵凌旭;赵婕;胡晓波

    目的 比较微阵列酶联免疫荧光法(ELFA)和免疫印迹法(IBT)在过敏原筛查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25例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采用IBT和微阵列ELFA进行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 在225例患者中,IBT阳性51例,阳性率为22.7%,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位于前4位的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鳕鱼/龙虾/扇贝、屋尘、猫毛;微阵列ELFA阳性82例,阳性率为36.4%,抗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位于前4位的依次为螨虫组合(粉尘螨/屋尘螨/热带无爪螨)、蟑螂组合(德国蟑螂/亚洲蟑螂)、蟹、猫毛.2种方法对尘螨、蟑螂、猫毛、海鱼组合、蟹的分级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38.2%、6.04%、32.1%、22.2%、13.4%.结论 微阵列ELFA与IBT在临床检测中有较大差异,微阵列ELFA包含更多的过敏原,具有更高的阳性率,2种方法应互为补充以提高阳性率.

  • 支原体固体-液体联合培养与分子检测的比较评价

    作者:杨阳;杨智琪;周运恒;陈向明;唐群力;顾伟鸣

    目的 观察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固体-液体联合培养(简称联合培养)的检测效果.方法 遴选5家二级以上医院,对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支原体联合培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平行检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入选病例183例,其中男112例(61.2%)、女71例(38.8%).联合培养Uu阳性率为50.8%[93/183,95%可信区间(CI)43.3%~58.3%],PCR检测阳性率为58.5%(107/183,95%CI 51.0%~65.7%),总符合率为90.2%(165/183,95%CI 84.9%~94.1%),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9,P=0.001).联合培养Mh阳性率为31.7%(58/183,95%CI 25.0%~39.0%),PCR检测阳性率为32.2%(59/183,95%CI 25.5%~39.5%),总符合率为95.0%(174/183,95%CI 90.9%~97.7%),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739).有18例Uu和9例Mh联合培养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不一致,不同支原体的检测不一致情况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在18例Uu不一致结果样本中,男性(71.4%)、女性(100%)均多见于培养(-)PCR(+)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在9例Mh不一致结果样本中,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联合培养的检测模式提高了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阳性率,PCR检测Uu的阳性率更高.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女性培养(-)PCR(+)的情况.2种检测方法实际的时间效率差异不明显.

  • 实时荧光PCR用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性能验证

    作者:陈丹;徐婷;张洁心;赵鸿;戎国栋;潘世扬;王芳;黄珮珺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精密度、准确度和检测限.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PCR对基因型为*1/*1、*1/*2、*1/*3和*1/*17的DNA样本分别作批内重复扩增10次,以评价方法的精密度;比较实时荧光PCR与Sanger测序法的检测结果,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对2倍梯度稀释的DNA样本(基因型为*1/*1、*1/*2、*1/*3和*1/*17)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以评价方法的低检测限.结果 批内重复10次的分型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所有PCR的Ct值变异系数(CV)均<2.5%;实时荧光PCR的分型结果与Sanger测序法结果的符合率为100%(20/20),其中*1/*17型1例、*1/*1型3例、*1/*2型5例、*1/*3型5例、*2/*2型4例、*2/*3型2例;实时荧光PCR的低检测限为1.875 ng/μL DNA.结论 实时荧光PCR的基因分型结果稳定、可靠,适用于医学实验室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

    作者:王雪亮;刘芬;蒋玲丽;鲍芸;杨依绡;肖艳群;王华梁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简单、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CT)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方法 采用PrimerExplorer V4软件,针对CT隐蔽性质粒基因保守区域设计4重引物(2重内游引物,2重外游引物),并对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将其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LAMP技术特异性高,与其他常见菌株检测无交叉反应;敏感性高(100拷贝/μL).用建立的LAM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90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40例、阴性50例,二者符合率为100%.结论 成功建立了检测CT隐蔽性质粒基因的LAMP技术,为CT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 BS-2000M2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底物耗尽限参数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龚晓霖

    目的 评价BS-2000M2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简称BS-2000M2)底物耗尽限参数(即酶线性扩展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BS-2000M2减量参数(稀释法)和底物耗尽限参数(酶线性扩展功能)平行测定临床常用的10项动力学法生化检测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α-淀粉酶(α-AMY)和尿素]的高浓度样本,计算酶线性扩展功能检测结果相对于稀释法检测结果的偏差.记录反应区间终点的主波长吸光度(A)值,手工计算是否发生底物耗尽,与实际反应曲线或仪器结果标记进行比较,以判断参数设置的有效性.结果 以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规定的分析质量目标或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允许总误差(TEa)作为可接受标准,ALT、AST、ALP、GGT、LDH、α-HBDH、CK、CK-MB、α-AMY和尿素底物耗尽大可报告范围上限分别扩展至3339 U/L、7411 U/L、3407 U/L、3945 U/L、7646 U/L、9783 U/L、14106 U/L、3296 U/L、9700 U/L和54 mmol/L.手工计算是否发生底物耗尽与实际反应曲线或仪器结果标记一致,未出现误报或漏报底物耗尽现象.依据临床样本浓度分布,采用酶线性扩展功能后,ALT、AST、ALP、GGT、LDH、α-HBDH、CK、CK-MB、α-AMY和尿素分别可保证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9.96%、100.00%、100.00%和99.97%的样本可以一次检测即获得终结果,且所有样本无错误结果出现.结论 BS-2000M2的酶线性扩展功能可有效解决高浓度样本假阴性结果的风险,降低了重测频率,缩短了样本周转时间.

  • 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法24 h内稳定性评价

    作者:王刚强;程翔;郑善銮

    目的探讨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法24 h内重复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方法选取318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在收集到标本后立刻上机检测,所得结果即为0 h结果,然后分别在常温(25±2)℃和4℃下,2、4、6、24 h内检测尿液干化学10项:酸碱度(pH值)、比重(SG)、白细胞(LEU)、隐血(ERY)、亚硝酸盐(NIT)、蛋白质(PRO)、葡萄糖(Glu)、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酮体(KET).结果与0 h时相比,常温(25±2)℃下4 h LEU、ERY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下6 h LEU、ERY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结果无论是常温还是4℃冷藏在24 h内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常规分析干化学法不同项目在24 h内的稳定性不同,常温保存应于2 h内完成检测,4℃运送保存应在4 h内完成检测.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的患者标本应尽可能优先处理,从而保证其结果稳定、准确.

  • 医院检验科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作者:杨楷;马杰

    通过对检验科绩效考核体系构建方法、实验室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医院检验科绩效考核的重点应放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和不断完善上,同时探讨了医院部门绩效考核的方法和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并提出现阶段保证医院检验科绩效考核公正性的对策.

检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