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筹伯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培养卫生管理硕士项目评价

    作者:裴丽昆;刘朝杰;杨辉;David Legge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与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举办的卫生管理硕士学位(MHA)项目已经举办了5期,其中4期共112名学员顺利获得学位.5年来,该项目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模式的探讨

    作者:李兵;卢汝梅

    为了达到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高层次人才中药学教育标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中医药思维、综合素质的要求,本文就目前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计、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适合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医药企业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形成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新结构,探索一条培养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路.

  • 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探索

    作者:罗兰;梁生旺;王淑美;乐智勇

    联合培养基地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平台,对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应具备的条件,并从优化培养模式,建立研究生定期汇报交流制度,加强研究生管理制度,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健全企业导师管理制度,培养目标与行业资格准入相对接,建立校企联合的研究项目与研究团队等方面探索了基地建设,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 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构筑的影响

    作者:张炎;李玉泉;王栋;丛兴忠;姜宗来

    目的探讨切应力作用下联合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抗应力和粘附能力的影响,为改进血管内皮细胞种植的组织工程学技术提供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以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以及切应力作用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对照组,研究了切应力作用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细胞骨架F-肌动蛋白构筑的变化. 结果静态条件下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的F-肌动蛋白排列松散,不规则,微丝较细;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F-肌动蛋白微丝明显增多增粗.切应力作用下,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F-肌动蛋白发生重排,并形成大量沿切应力方向排列的应力纤维,且发生重排的时间明显早于单独培养的内皮细胞. 结论在切应力作用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下,内皮细胞F-肌动蛋白构筑的变化有利于增强内皮细胞的抗应力和粘附能力.

  •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抗凝血因子、粘附分子

    作者:陈双红;姜宗来;张炎;张传森;李玉泉;丛兴忠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为内皮细胞种植的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模拟血管壁的内层结构及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途径,建立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触生长的联合培养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放射免疫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内皮细胞vWF、PGI2、CD29的合成、分泌及表达. 结果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合成减弱,前列腺环素的分泌增加,整合素β1亚族的表达增强. 结论联合培养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和表达的变化更有利于其抗凝血及抗应力功能的调节.

  • 重组骨脱细胞细外基复合Wistar大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田伟;贾长青;柏树令

    目的新型重组骨脱细胞细胞外基质(REAECM)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的初步检测,为骨组织工程寻找一种新型的细胞外支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鼠成骨细胞和REAECM体外进行联合培养1~4周,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可以在REAECM上发生良好的黏附、增殖,并且可以长入REAECM的孔隙内.结论REAECM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一种较好的支架材料,具有网状孔隙结构;在体外和成骨细胞复合培养时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骨组织替代材料.

  •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和生长增殖

    作者:姜宗来;陈双红;张炎;张传森;李玉泉;丛兴忠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为内皮细胞种植的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模拟血管壁的内层结构及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途径,建立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模型,应用形态学、细胞计数对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增殖进行研究. 结果联合培养的新内皮细胞呈伸长性生长,沿细胞长轴排列的微丝增多,增殖受抑制. 结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新模型是目前研究这两种细胞间相互影响的佳方式.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更接近于在体生理状态,这一变化可能更有利于其抗应力功能的调节.

  • 感恩三部曲

    作者:程忠才

    1 忆往昔,师恩绵绵2007年7月11日,作为《粤港联合培养专科护士协议》的第一批受益人,我们一行120名同学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广九直通车:紧张、兴奋、渴望与求知………在初的两个月,虽然香港医管局的各级领导及联网医院的老师,对这次的合作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课程设计及导师的选定等方面都有周密、严谨、细致的安排,但因为在语言沟通、工作流程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同学不能很快进入到学习与工作的角色中.这个时候不仅同学着急,课程统筹江国仪老师及辅导老师黄女士更着急.

  •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检验医学中心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全军检验医学中心始建于1978年,是全军早成立的医学专科中心之一.现由检验医学科和实验科2个科室组成,检验医学科侧重于临床检验业务,实验科除承担部分临床检验业务外,主要承担基础与临床相关实验研究.1988、1990年先后成为第二军医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2003年成为福州总医院检验医学和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成为福建省福总司法鉴定所挂靠单位.

  • 膀胱癌肿瘤微环境模拟生物平台构建

    作者:刘鹏飞;刘晓光;赵扬;徐晓东;牛海涛

    目的 构建一个可供多细胞联合培养的生物平台,初步实现细胞体外培养状态下的膀胱癌微环境模拟.方法 运用微流控技术进行芯片加工.通过在硅片上进行光刻胶旋涂、曝光、烘焙、去胶等步骤制作含有芯片微结构的光刻阳膜.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软印光刻阳膜,通过除气泡、烘焙等步骤制作含有芯片结构的PDMS基片.PDMS基片经过修剪、打孔后与洁净玻璃载体放入等离子清洗机处理,之后封接成密闭通道.将膀胱肿瘤T24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包埋在稀释的基质胶中形成细胞悬液,在冰面上进行基质胶灌注及细胞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 该平台由营养液灌流通道、细胞培养室及基质胶灌注单元构成.营养液灌流通道位于芯片结构的外围,由营养液入口、缓冲流道、营养液流道和营养液出口组成;基质胶灌注单元由4个U型基质胶灌注单元和4个直线形基质胶灌注单元组成,每个基质胶灌注单元由基质胶入口、基质胶流道、微桥和基质胶出口组成;细胞培养结构单元由细胞培养室、细胞接种入口、细胞接种出口和细胞流道构成.各细胞培养室通过微桥相互连通.经显微镜观察,4种细胞在该平台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4种细胞在三维状态下的联合培养,为进一步研究膀胱癌肿瘤微环境提供了良好生物平台.

  • 美国ASCO年会拾贝: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SNDX-275可能逆转乳腺癌细胞系对拉帕替尼或埃罗替尼耐药

    作者:唐鹏

    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itta等报道了题名为"Synergistic effect of SNDX-275 with lapatinib or erlotinib in breast, lung, or head and neck cancer cell lines expressing HER- 2"的研究.作者以两种表达HER-2(SK BR3、MCF-7)及一种不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实验对象,将细胞以不同浓度(0.16、1、6 μmol/L)的SNDX-275、拉帕替尼及埃罗替尼单药或联合培养5 d.

  • 本刊关于作者单位著录的要求

    作者:

    (1)稿件中单位名称应按该文知识产权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中的规范名称著录;应与论文推荐信单位公章中的标准名称保持一致。(2)同一单位具有不同公章的多个名称者,不同名称的著录以公章中的名称为准;不同名称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在论文推荐信及论文使用权授权书中签署相应的公章。必要时应对单位署名和排序的特殊要求另予说明。(3)研究生、进修医生在学习和进修期间,利用学习和进修单位的条件和资料完成的工作,第一作者单位应署提供条件和资料的单位,但可以注明第一作者现在所在单位。(4)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其稿件中单位署名及排名顺序按所在单位要求著录,但应在投稿时予以说明。(5)已归属于综合大学的单位,应先列出大学名称,之后列出医学院名称或医院名称、科室名称。(6)单位的英文名称应根据所在单位统一的英文名称书写。(7)由不同单位共同撰写的文稿,各个单位的名称均须分别列出,由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开具论文推荐信论文使用权授权书。(8)文稿为集体作者,应由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所在单位开具论文推荐信论文使用权授权书。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列出第一整理者(即第一执笔者)的姓名及工作单位。(9)文稿第一作者在投稿后工作单位有变动,英文摘要的作者项中,应同时列出第一作者的原单位及现在单位。

  •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穆亚妹;杜冠华

    血管内皮细胞(EC)为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不仅是位于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一个选择性通透屏障,而且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参与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因此,血管EC的剥脱、损伤和功能紊乱在许多疾病,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因此,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综述了5种EC培养模型:静态培养模型、流动培养模型、EC扩张体外模型、EC通透性模型和EC-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方面模拟体内诸多因素对EC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探讨EC的损伤机制及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 军事医学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汪爱勤;刘涛;叶晓龙;王显超;蔡锋雷;李绍青

    近年来,第四军医大学主动适应医学教育交叉融合和军队联合训练的需求,从优化育人机制人手,积极探索建立联合课程、联合师资、联合演练、联合资源、联合管理的医学教育新机制,推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医科与理工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研究

    作者:段志军;于愫;李丽;贺高红;孙晓宇;边腾飞;鞠佳

    许多高校实施了跨学科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如何切实可行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尚有待研究.本文总结了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规范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期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复合型的适合多学科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协同创新,构建校校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作者:刘理;蔡谱

    协同创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以自身为主体,进行了多校联合培养医学卓越人才的实践.以各自学校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协同与合作的多元化模式.

  • 国内外联合培养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樵砚;邹彤;吴萍;李学谨

    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大举措.首都医科大学自2009年起开始实施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通过规范选拔、严格管理、建立网络管理系统,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等措施,在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开阔其国际视野,是医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骨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

    作者:潘晓华;宋卫东;龚静山;徐忠世;程继武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自2008年起,在骨科学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科研和社会实践,授课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邀请放射科医生作为“联合培养导师”;并对培养方法和教师进行评价.学生普遍反映,此系统性培养方式能够促进自身对骨科学知识的全面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社会责任感,建构创新性思维.

  • 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性教育模式的思考

    作者:罗家有;付楚慧

    现行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不少弊端,导致公共卫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应通过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行"大学-卫生机构"联合培养等策略;构建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性教育模式,以培养"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 激活态雪旺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睿;张军;赵承斌

    目的 探讨激活态雪旺细胞(SCs)对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化作用.方法 取出生24h内的SD乳鼠脊髓NSCs,分离培养并传至4代.取体重(100±5)g的SD大鼠,结扎右侧坐骨神经,1周后取双侧坐骨神经,左侧提取正常坐骨神经分离培养SCs(普通SCs),右侧提取结扎变性的坐骨神经分离培养SCs(激活态SCs),均采用双酶消化加差速贴壁法.将SCs与NSCs应用Transwell培养皿联合培养,分为三组:A组为激活态SCs与NSCs;B组为普通SCs与NSCs;C组仅为NSCs.于培养的第2、4、6天检测各组NSCs活性.1周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Cs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各组NSCs分化比例.结果 传至4代的NSCs生长稳定,分离的SCs 7 d后大量增殖呈旋涡状.联合培养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第2、4天三组细胞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C组活细胞比例开始降低,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A组细胞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0.486±0.02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水平(0.385±0.023)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2荧光染色,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比例A组[(35.26±2.53)%]高于B组[(27.6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FAP荧光染色,每高倍视野阳性细胞比例A组[(62.42±3.78)%]低于B组[(70.1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激活态SCs能够促进NSCs向神经元的分化进程,提高神经元的分化比例.

11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