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雀异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河福金;王健;牛建昭;王继峰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人乳腺癌细胞系的体外生长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ER+)和 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ER-)体外培养、MTT 比色法、生长曲线和雌激素受体(ER)免疫组化染色等.结果:genistein 能明显地抑制MCF-7 细胞和MDA-MB-231 细胞的体外增殖,而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IC50 分别是32.5,46.8 μmol*L-1 .同时能拮抗外源性雌激素对MCF-7 细胞的生长刺激作用,而对MDA-MB-231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雌激素的存在与否无关.ER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经过30 μmol*L-1 genistein 处理的MCF-7 细胞,细胞核内的阳性颗粒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P<0.001).结论:genistein 能明显抑制MCF-7 和MDA-MB-231 细胞的体外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genistein 对MCF-7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ER途径来介导的,而对MDA-MB-231 细胞是通过非ER 途径来介导的.

  • 粉防己碱对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裴晓华;许芝银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报道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体外乳腺癌细胞系Bca-111生长的影响,以探索粉防己碱对乳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 乳腺癌中雌激素α受体36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李占勇;李沐声;于佳乐;林璐璐;张景义

    雌激素α受体( ERα)36是相对分子质量为36000的ERα剪接变异体,由Wang等[1]在2005年首次确定并克隆。ERα36的表达失调与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大多数疾病有密切关系。我们利用乳腺癌细胞系MCF-7,通过高表达ERα36蛋白后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分析ERα36与HER2及维甲酸受体( RAR)之间可能的调节机制。

  • 纳米金材料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钰;李向东;陈万瑛;陈道桢

    纳米金( GNP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现被广泛用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在医学领域,GNPs材料在肿瘤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其放射增敏作用在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报道。Herold等[1]发现将GNPs颗粒与肿瘤细胞混合或注射至肿瘤组织中,使用光子束照射后,与对照组比较,表明GNPs能够增加生物有效剂量,首次发现了GNPs材料的放射增敏作用。而近年来随着GNPs微粒研究的深入,放射增敏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GNPs在MCF-7乳腺癌细胞系[2]、DU-145前列腺癌细胞系[3]和HeLa宫颈癌细胞系[4]等和一些肿瘤动物模型[5]中均具有放射增敏现象。目前研究表明GNPs这一新型材料相较一些常用的化学增敏剂,如氟尿嘧啶[6]、吉西他滨[7]等,不仅具有良好的放射增敏效果,而且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为肿瘤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提供条件。本文就GNPs材料放射增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美国ASCO年会拾贝: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SNDX-275可能逆转乳腺癌细胞系对拉帕替尼或埃罗替尼耐药

    作者:唐鹏

    在2009年的美国ASCO年会上,Witta等报道了题名为"Synergistic effect of SNDX-275 with lapatinib or erlotinib in breast, lung, or head and neck cancer cell lines expressing HER- 2"的研究.作者以两种表达HER-2(SK BR3、MCF-7)及一种不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实验对象,将细胞以不同浓度(0.16、1、6 μmol/L)的SNDX-275、拉帕替尼及埃罗替尼单药或联合培养5 d.

  • 稳定转染ERβ基因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作者:朱建华;叶棋浓;宋三泰;江泽飞;严景华;郝春芳;黄翠芬

    目的研究在不同处理因子作用下,外源基因ER β的表达对MCF-7乳腺癌细胞系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ER β真核表达载体pCDNA3-ER β导入MCF-7乳腺癌细胞系.采用含雌激素应答元件(ERE)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ER β的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筛选阳性克隆.以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pCDNA3的MCF-7细胞为对照,在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4-OHT作用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特点.结果在转染ER β基因的MCF-7细胞系中,ER β的转录激活活性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 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在无处理因子情况下,外源基因ER β在MCF-7细胞系中的表达对细胞的形态及生长速度无明显影响.与亲本细胞MCF-7及转染空载体质粒的MCF-7细胞相比,稳定转染ER β的MCF-7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但对4-OHT处理的敏感性无明显减少.结论外源性ER β基因在MCF-7乳腺癌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不增加对4-OHT的耐药性,但使之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下降.

  • 金雀黄素和大豆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

    作者:河福金;王健;王继峰;牛建昭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MTT比色法.研究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金雀黄素和大豆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 和MDA-MB-231的体外增殖,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金雀黄素和大豆黄酮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如MCF-7明显,而金雀黄素的抑制作用优于大豆黄酮.说明金雀黄素和大豆黄酮对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其防癌抑癌作用机理奠定了实验基础.

  • 不同乳腺癌细胞系中TLR5和NLRC4受体的表达和定位

    作者:李伟;卓召振;骆姝琳;任凌雁;陈琨;刘水和;袁军

    目的::探究TLR5和NLRC4受体在不同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CF-7和MDA-MB-435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并探讨重组鞭毛素蛋白对乳腺癌细胞TLR5受体的激活情况。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DA-MB-231、MCF-7和MDA-MB-435细胞TLR5和NLRC4 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MCF-7细胞TLR5受体的表达和定位。纯化重组鞭毛素蛋白即全长鞭毛素蛋白FliC(同时激活TLR5和NLRC4两条通路)、FliC△90-97(不能激活TLR5通路)、FliC-L3A(不能激活NLRC4通路)、FliC△90-97:L3A(两条通路都不激活)。用1μg/ml重组鞭毛素蛋白刺激MCF-7细胞,12 h后, ELISA法检测IL-8的分泌。结果:MCF-7细胞TLR5 mRNA表达水平高,约是MDA-MB-435细胞的1700倍,MDA-MB-231细胞TLR5表达水平是MDA-MB-435的约200倍。 TLR5在MCF-7细胞浆和胞膜上均有表达,而MDA-MB-231细胞只在胞浆中表达。激活TLR5通路的FliC和FliC-L3A能够刺激MCF-7细胞分泌IL-8,而不激活TLR5通路的FliC△90-97和FliC△90-97:L3A则不能。结论:不同乳腺癌细胞系都表达 TLR5和 NLRC4,但是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不同。 MCF-7细胞 TLR5和NLRC4表达高于其他乳腺癌细胞系。乳腺癌细胞系表面的TLR5受体可以被鞭毛素蛋白激活,为进一步探讨TLR5通路的激活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DRG2的构建及其在乳腺癌细胞系内的表达

    作者:刘祥

    目的:构建pcDNA3.1-NDRG2 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453 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NDRG2 cDNA 中扩增出NDRG2 基因进行双酶切,将其插入载体pcDNA3.1,将重组质粒转染MDA-MB-453 细胞,应用PCR 技术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NDRG2 的表达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NDRG2 基因序列正确.PCR 及Western blot 表明pcDNA3.1-NRDG2 能够在MDA-MB-453 中成功高表达NRDG2.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DRG2 构建成功,NDRG2 能在MDA-MB-453 中高表达.

  • 三叶肽对胃肠道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聂时南;李兆申;屠振兴;许国铭

    三叶肽(trefoil peptide8)家族是一类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的因子,主要由解痉多肽(spasmolytic polypep-tide,SP)、乳癌相关肽(PS2)和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组成,其特征是由6个半胱氨酸残基借3对二硫键连接而呈三叶状结构.三叶肽对粘膜的保护作用可能在于其能增强受损粘膜周围完好的上皮细胞向损伤表面迁移覆盖,或与粘液中的糖蛋白相互作用,加强粘液凝胶层,从而抵抗粘膜表层有害物质的损伤.本文就三叶肽保护胃肠道粘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三叶肽的分子结构及分布三叶肽是一族小分子肽,迄今发现哺乳动物有3种三叶肽,并将其归为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肽[1].1982年Masiskowski等从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寻找雌激素诱导的信使RNAs时发现PS2,即TFF1.同年Jorgensen等在分离猪胰岛素时发现SP(TFF2).1987年一组研究者首次在鼠体内发现ITF(TFF9).这3种肽均有人类同源染色体,其基因密集在染色体21q22.3上[2].三叶肽在人胃肠上皮内通常以部位特异性方式表达:遍布胃的TFF1在胃小凹上皮表面细胞表达;TFF2在远端胃和下段十二指肠腺表达;TFF3在全小肠和大肠上皮表达.三叶肽分子很稳定,能抗酸、抗蛋白酶和抗热分解.二、三叶肽的胃肠道粘膜保护和修复作用

  • 甲状腺激素对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的影响

    作者:贲勇;杨冬;高磊;白春学

    背景与目的:目前,甲状腺激素对乳腺肿瘤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观察经甲状腺激素(T3)刺激后,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改变,探索受体表达水平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测定7株乳腺癌细胞系中ER-α和TR-β的mRNA水平,观察T3刺激对ER-α、TR-β和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α(RXR-α)的表达水平的调节,并测定T3作用后在SK-BR-3细胞中多个基因表达谱.结果:在SK-BR-3、MDA-MB-231和MDA-MB-435中ER-α和TR-β低水平表达,MCF7、BT20、BT474和T47D中ER-α和TR-β均高水平表达.受T3刺激后,ER-α(-)的细胞系中ER-α、TR-β和RXR-α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在ER-α(+)的细胞系中未观察到该现象.SK-BR-3在T3刺激后,E2F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R、TGF-β2R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上调,TGF-β1和p21下调.结论:ER-α和TR-β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细胞中密切相关,T3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与细胞内源性ER-α水平相关.

  • 电化学治疗对具多药耐药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

    作者:郭伟剑;于尔辛;郑颂国;沈兆忠;罗建民

    目的:研究电化学治疗(ECT)对具多药耐药表型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作用.方法:以敏感型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ECT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的抑制效应,以Annexin V标记法观察ECT的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ECT对耐药细胞MCF-7adr的诱导凋亡及抑制效应接近于其对敏感细胞MCF-7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CT对耐药细胞同样有效.

  • 三氧化二砷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凋亡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智嘉;谷励;王景龙;陈思嘉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近年来研究发现As2O3不仅对APL细胞,而且对其他血液肿瘤细胞[1-2]和许多实体瘤细胞均具有诱导凋亡作用[3-4].Wang等[5]研究表明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p21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能够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孕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硫酸酯酶和硫转移酶的影响

    作者:徐冰;北脇 城;小柴寿人;北岡由衣;本庄英雄

    目的 WHI的研究结果发现,与单用雌激素比较,雌孕激素合用的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增加了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孕激素的作用引起关注.由于局部雌激素浓度的增高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细胞系中孕激素对两种雌激素代谢酶,硫酸酯酶和硫转移酶的影响.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在加入了雌二醇和孕激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用同位素标记的底物和RT-PCR技术分别测定硫酸酯酶和硫转移酶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用雌二醇相比,安宫黄体酮/雌二醇合用刺激硫酸酯酶,使其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黄体酮表现了类似的作用,但刺激幅度低于安宫黄体酮.左炔诺孕酮,炔诺酮和地诺孕酮无刺激作用.五种孕激素对硫转移酶的活性和mRNA表达影响.结论 本研究表明,乳腺癌细胞中,不同类型的孕激素对雌激素代谢酶具有不同的作用.对于目前激素替代治疗中常用的孕激素安宫黄体酮是否可以通过影响雌激素代谢酶的活性而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尚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 miR-630通过靶向MTDH抑制乳腺癌进程

    作者:周佽想;王辰龙;于安路;陈国强;赵倩

    目的:研究miRNA-630(miR-63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对其在乳腺癌病人标本及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利用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细胞迁移能力检测等方法对其在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及 BT549中的功能进行研究;利用慢病毒感染方法构建稳定表达miR-630的MDA-MB-231细胞株,研究其在小鼠体内转移能力;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Western blot方法对miR-630的靶基因进行筛选和鉴定。结果:miR-630在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以及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在 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过表达miR-630显著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在体内实验中,稳定过表达miR-630抑制MDA-MB-231细胞的肺转移能力。后, MTDH被鉴定为miR-630的靶基因,参与miR-630赋予细胞的各种功能。结论:miR-630通过靶向MTDH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 DHA抑制乳腺癌骨转移和相关骨溶解的效果优于EPA

    作者:吕海通

    乳腺癌患者经常被检出溶骨性骨转移,并常导致骨折和剧烈疼痛.有数据表明,富含EPA和DHA的鱼油可以减少乳腺癌骨转移及其相关的骨溶解.然而,这两者的作用机制是否相同尚未明确.美国Rahman等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旨在阐明这类问题.他们对荧光酶基因编码为MDA-MB-231的亲代人类乳腺癌细胞系进行体外培养,并分别用EPA和DHA处理,结果显示,DHA比EPA更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曲格列酮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孙静霞;孟卓贤;吕京澴;孙玉洁

    背景与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特异性配体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s,TZD)类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后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本研究探讨TZD类药物曲格列酮的使用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曲格列酮、表阿霉素单独和联合使用时,对ER阴性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和MDA-MB-231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不同药物处理下,乳腺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在4~24 μmol/L浓度范围内,曲格列酮与表阿霉素协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IC50是表阿霉素单独使用时的60%.曲格列酮和表阿霉素单独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时并无明显的凋亡发生,而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MDA-MB-435S和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48±0.45)%、(10.08±1.89)%.联合使用曲格列酮下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曲格列酮不仅促进了表阿霉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而且明显抑制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从而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的敏感性.

  • siRNA沉默HYAL1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谭金祥;任国胜;涂刚;Li Xiao-Tao;王小毅;冉亮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ase)与人乳腺癌的恶性潜能相关.本研究拟探讨RNA干扰是否能有效抑制Hyase基因HYAL1的表达以及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方法:体外化学合成HYAL1序列特异性双链RNA(dsRNA),在脂质体(SiPORT Lipid)的介导下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53S、ZR-75和ZR-75-30.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RT-PCR分析HYAL1 mRNA的表达,MTT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1)HYAL1-siRNA能有效地封闭HYAL1基因的表达,使HYAL1 mRNA相对水平明显降低(P<0.05);(2)HYAL1-siRNA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P<0.05);(3)HYAL1-siRNA使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siRNA-HYAL1能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HYAL1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将更多的细胞阻滞在G0/G1期.

  • 大豆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蔡良真;陈韵

    目的观察大豆黄酮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大豆黄酮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激酶C(PKC)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大豆黄酮能够显著地抑制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24 h可使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和S期.细胞内PKC活性分析表明:大豆黄酮能够显著地抑制MCF-7细胞内PKC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IC50为13.27 μmol/L.结论大豆黄酮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G2/M期和S期阻滞及抑制PKC的活性有关.

  • 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曾雅静;陈韵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MCF-7细胞内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TPK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TPK底物上[γ-32P]ATP的32P放射性活度来检测.结果黄芩素能够显著地抑制MCF-7细胞内TPK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其IC50为2.5μmol/L.结论黄芩素作为一种细胞内的TPK抑制剂具有潜在的抗乳腺癌应用价值.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