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170X
  • 国内刊号: 33-12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37
  • 曾用名: 浙江肿瘤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伟敏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REG4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吴伟权;何徐军;王惠菊;马英玉

    [目的]探讨REG4在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6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REG4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另采用ELISA法对4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REG4蛋白进行测定.并同时以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EA、CA199浓度.[结果]96例胃癌中,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及TNM分期Ⅲ+Ⅳ期组的REG4蛋白阳性率分别高于高分化组(P=0.002)、无淋巴转移组(P=0.005)、无远处转移组(p=0.003)和TNM分期Ⅰ+Ⅱ期组(P=0.005);REG4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阴性组(P<0.05).45例胃癌患者中血清REG4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4).REG4诊断阳性率在TNM分期Ⅰ期分别高于CEA(P=0.013)和CA199(P=0.000);Ⅱ期高于CEA(P=0.015).[结论]REG4蛋白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的一个指标.血清REG4较CEA和CA199对胃癌有更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关键词: 胃肿瘤 REG4 诊断 预后
  • 肝细胞癌HCCS1基因突变和杂合缺失分析

    作者:李秋文;宋林萍;朱建华;康欢荣;肖文华

    [目的]进一步阐明HCCS1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肝细胞癌HCCS1基冈突变和杂合缺失状态.[方法]采用PCR-SSCP杂合缺失分析和测序技术对62例肝细胞癌HCCS1基因突变和杂合缺失进行了检测.[结果]在62例肝细胞癌中无一例体细胞突变,但发现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56例杂合子中,各位点杂合缺失率从32.3%到46.9%不等.[结论]未能在来自西南地区的中国肝细胞癌患者中发现HCCS1突变,HCCS1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射频消融治疗26例第二肝门区肝癌

    作者:夏念信;翟博;李小燕;刘晟

    [目的]探讨第二肝门区肝癌射频消融的治疗结局.[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26例第二肝门区肝癌患者的32个肿瘤接受了35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结果]26例患者初次射频消融第二肝门区肿瘤30个,22例患者的25个肿瘤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84.6%.<3cm、3-4cm和>4cm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1-3%、66.7%和0,差异有显著性(P=-0.027).26例中的9例因局部肿瘤残留、复发、新生等原因接受多次射频消融,26例患者共接受35次射频消融,32个肿瘤中完全消融29个,总体完全消融率90.6%(29/32).无射频相关死亡发生,2例发生明显胸水,1例发生胆脂瘤并发肝内感染,3例发生局部复发.全组5例死亡,总体存活率80.8%.1年总体生存率86.7%,1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1.4%.[结论]在熟知第二肝门区解剖特征、射频消融操作水平较好的情况下,射频消融治疗第二肝门区肝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1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王文栋;葛明华;王可敬;郭良;刘爱华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BT的临床资料.16例CBT中,单侧14例,双侧2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探查2例;手术切除13例.[结果]13例手术切除标本中,良性12例,恶性1例.术中并发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3例,交感神经损伤2例;术后脑栓塞1例.[结论]完善术前检查和充分术前准备是CBT手术治疗的关键.

  • MRI多时相增强扫描对钼靶BI-RADS4级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翠菊;于韬;罗娅红;赵英杰;王菲菲;刘凡;满江红;路鹏

    [目的]探讨MRI多时相增强扫描对BI-RADS4级(乳腺钼靶)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价值.[方法]对乳腺钼靶分级BI-RADS 4级病变的80例患者行双侧乳腺平扫及多时相动态增强.通过对病灶MRI平扫及多时相增强图像进行分析判定病变良恶性. [结果]MRI诊断BI-RADS 4级病变良恶性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7.5%和95.0%,阳性预测值95.1%,阴性预测值97.4%.[结论]应用乳腺多时相增强MRI对于钼靶诊断为4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 SDZ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

    作者:佟金学;吴迪;宋瑞金

    [目的]观察SDZ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SDZ,作用24h、48h、72h,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描绘细胞生长曲线,荧光染色和电镜检测并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DZ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000μg/ml、200μg/ml、401μg/ml、8μg/ml、1.6tμg/ml SDZ对人胃癌SGC-79叭细胞作用24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8%、35%、33%、29%、20%.[结论]SDZ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与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正相关,能引起细胞凋亡.

  • 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和/或米诺四环素对骨癌痛小鼠脊髓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

    作者:申文;孙玉娥;苏小虎;唐元章;张井浪;殷勤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和/或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米诺四环素(MI)对骨癌痛小鼠脊髓胶质细胞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跟骨癌痛模型.将雄性C3H/He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包括:正常组、假手术组、癌痛+人工脑脊液组、癌痛+FC组、癌痛+MI组、癌痛+FC+MI组.术后每天给药1次,持续21d,并于手术当天、术后3、7、14、21d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小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情况,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骨癌痛小鼠脊髓腰膨大段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及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的蛋白含量.[结果](1)免疫荧光法:与正常组相比,癌痛组术后3d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术后14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癌痛组内,与ACSF组相比,MI、MI+FC组小鼠脊髓背角术后3d小胶质细胞及MI、FC、MI+FC组术后14d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均明显被抑制;其中MI+FC组更为显著.(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术前对照组比较,骨癌痛组术后3d脊髓L4~L5节段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术后14d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本实验剂量下,鞘内注射氟代柠檬酸和/或米诺四环素,能明显抑制不同时期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及活化;同时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四环素能很好地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化.

  •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39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兴茂;周志祥;梁建伟;王征;毕建军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39例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接受手术,1例单纯化疗,1例联合放化疗.按脾恶性淋巴瘤Ahmann分期标准:Ⅰ期8例,Ⅱ期7例,Ⅲ期24例.1、3、5年生存率:Ⅰ期为100%、100%、66.7%;Ⅱ期为83.3%、50%、33.3%;Ⅲ期为90.9%、54.5%、22.7%.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2%、61.8%、32.4%.[结论]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分期影响预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主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 S100A6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苏影;张谷;潘超;倪型灏

    [目的]探讨S100A6蛋白存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8例甲状腺石蜡标本中S100A6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癌57例(乳头状癌43例,滤泡状癌14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1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36例.[结果]S100A6蛋白在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47/57)、40.0%(6/15)和16.7%(6/3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中S100A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7%(42/43)、35.7%(5/14),乳头状癌组织中S100A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滤泡状癌(P<0.01).[结论]S100A6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S100A6蛋白表达水平不同.S100A6有望成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志物之一.

  • 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体部恶性肿瘤318例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顾松;高德英;刘晓莹;邓彦荣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超级伽玛刀)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体部恶性肿瘤患者318例(其中经病理证实284例),采用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3cm者.用70%~9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4-6Gy.总剂量35~50Gy;肿瘤直径3~5cm者,用60%~7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35~45Gy;肿瘤直径>5cm者,用50%~6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25~42Gy.一般分6~15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结果]CT示CR 95例(29.9%).PR 186例(58.5%),NC 12例(3.8%),总有效率88.4%.提高生存质量,无严重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超级伽玛刀治疗体部肿瘤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显著,是体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作者:曹爱良;曹培国;吴勇军;李筝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D)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胃癌病人的癌组织中D240的表达和微淋巴管的计数.[结果]胃癌组织中MLD值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是与组织学分型及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可能促进肿瘤淋巴道转移.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可作为评估淋巴道转移的一个指标.

  •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38例

    作者:刘超英;王润洁;李江;杭志强;胡红;许隽颖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8例,紫杉醇160~175mg/m2静脉滴注3h,d1;联合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2次/d,d1~14,服用2周后休息1周;21d为1个周期.[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患者,PR 9例,有效率为23.7%(95%CI:10.2%~37.2%).中位TTP和OS分别为4.4(95%CI:3.4~5.4)个月和7.2(95%CI:6.6~12.1)个月.Ⅲ/Ⅳ度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

  • 白介素-2、博来霉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比较

    作者:邵银仙;洪丹;张沂平

    [目的]探讨胸腔内分别注入白介素-2、博来霉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共216例:白介素-2组(A组)80例,胸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白介素-2 100万U;博来霉素组(B组)72例,胸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博来霉素60mg;顺铂组(C组)64例,胸腔内注入0.9%生理盐水20ml+顺铂60mg;间隔1周重复上述治疗,其中白介素-2组每4~5d重复治疗,多重复4次.观察3组疗效、毒副反应.[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70.8%和56.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寒战、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胸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胸腔内注射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博来霉素组、顺铂组明显轻,局部刺激较轻,耐受性好,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好的方法.

  • 眼睑癌术后放射治疗8例

    作者:杨毅;张明;吴星娆;鞠云鹤

    [目的]探讨眼睑癌术后放射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例眼睑癌手术局部切除后患者行放射治疗的情况.[结果]随访3年未见复发和转移,急性皮肤放射反应Ⅰ级2例,Ⅱ级1例;晚期放射皮肤损伤Ⅰ级2例:未见明显角膜和眼球损伤及视力下降.[结论]眼睑癌患者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疗效较好,只要注意角膜和眼球的保护.并及时给予抗放射反应的预防和治疗,急性和晚期放射损伤均能接受,可以作为手术切除不彻底和存在复发高危因素患者的补充治疗手段.

  • 非炎性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炎性复发3例分析

    作者:胡祖健;徐海滨;何俊玲;苏昆仑;杨欧欧;胡望华

    乳腺癌保乳术后炎性复发较少见.约占局部复发的2%,此类病人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小于2年.全文分析3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炎性复发患者的病情特征、补救治疗及预后情况.

  • 5例罕见部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罗华荣;张新华;周航波;王中秋;石群立

    分析5例罕见部位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 多囊性肾细胞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邓晓娥;平金良

    [目的]探讨多囊性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6例多囊性肾细胞癌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肿瘤镜下形态.[结果]肿瘤由厚的假纤维包膜围绕,切面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下见肿瘤均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腔上皮为无明显异型的透明细胞,纤维性囊壁间隔内透明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P、Vimentin阳性,CD68、Ki-67、PCNA阴性.[结论]多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预后良好.需与先天性多囊肾、肾细胞癌囊性变、囊性肾腺瘤等鉴别.

  • 小儿颈部原始神经外胚瘤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沈起钧;杨斌;陈文辉

    [目的]分析小儿颈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PNETs的MSCT及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明显的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区无骨膜增生、骨质硬化和瘤骨形成,软组织肿块的密度不均匀;2例CT表现为相对较小的软组织肿块影,其内见明显坏死,相应骨质未见明显破坏:4例MR表现为颈部较大的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相应骨质在T1WI、T2WI呈混杂等高信号.2例表现为颈部见相对较小的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结论]PNETs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但MSCT的后台处理技术及MR的多层面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明确肿瘤范围,对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甲状腺胚胎细胞致癌假说研究进展

    作者:王强;高秀丽;余永利

    甲状腺多步骤致癌假说不断受到质疑,而甲状腺胚胎细胞致癌假说的提出为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甲状腺癌细胞很可能源于残留的甲状腺胚胎细胞.而不是源于正常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该假说的提出不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甲状腺肿瘤临床特性,而且对其诊断与治疗也有深远的影响.

  • Survivin与肿瘤血管形成

    作者:孔令建;赵晶;樊微微

    全文就Survivin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洛铂体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戴宏宇;李苏宜

    [目的]探讨洛铂体外诱导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2000μM)的洛铂作用于LOVO细胞24h的生长抑制率;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法(TUNEL)检测LOVO细胞凋亡指数,计算凋亡阈值;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8、9的表达.[结果]洛铂体外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洛铂能诱导LOVO细胞发生凋亡,凋亡阈值为1000μM;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显示洛铂致LOVO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S期;分光光度法提示洛铂作用后LOVO细胞caspase-3、8、9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洛铂能诱导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洛铂诱导LOVO细胞S期阻滞及促进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进而促进caspase-3表达有关.

  • 大肠癌化疗进展

    作者:陈万源

    大肠癌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化疗是其中主要手段之一,合理有效的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化疗药物的研发已经从经验性的随机筛选转移到根据肿瘤发生机制定向的靶点研究,但由于存在个体遗传多态性,使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和毒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化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有指导意义.

  • 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侯丽艳;贾如江;郝秋芳;刘奇;冯运章;张有成

    [目的]探讨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60例经手术切除癌组织后的大肠癌病人分别选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G3BP和VEGFR-3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G3BP表达的阳性率为70.0%,癌旁组织中未检出G3BP表达;G3BP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性相关.大肠癌组织VEGFR-3阳性表达率为58.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VEGFR-3的阳性表达率18.2%(P<0.05);VEGFR-3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Dukes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G3BP和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大肠癌中G3BP和VEGFR-3存在明显的高表达,与患者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G3BP和VEGFR-3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 结直肠癌患者TSER多态性与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疗效关系

    作者:贺文兴;邓觐云;王艳华;陈文学;刘弘晟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TSER)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以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疗效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9例,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白细胞,用PCR技术检测TSER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FOLFOX4方案治疗,以肿瘤化疗疗效评价标准(WHO)评价疗效.[结果]3R/3R、2R/2R+2R/3R基因型组化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9.4%(7/36)、47.8%(11/23),3R/3R与2R/2R、2R/3R两组对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疗效关系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SER多态性与5-Fu为基础方案化疗疗效可能存在相关性,基因型检测可能有助于晚期大肠癌的化疗.

  • α-胸腺肽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作者:蒋一玲;万宇;方红明

    [目的]评价α-胸腺肽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30例)和α-胸腺肽联合化疗(30例),分别在化疗前和化疗4个疗程后第8d检测免疫功能,随访2年.[结果]与化疗前相比,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4个化疗疗程后细胞免疫功能如CD3、CD4、NK比例均显著性降低(P<0.05),合并使用α-胸腺肽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化疗4个疗程后第8d,加用α-胸腺肽组患者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患者(9.67g/L±1.62g/L vs 6.68g/L±0.93g/L,P<0.05).单纯化疗组和联合组的PFS时间分别为3.7±0.21个月和4.2±0.41个月(p=0.020).单纯化疗组和联合组的OS时间分别为9.6±0.82个月和11.6±0.89个月(P=0.037).[结论]α-胸腺肽与化疗联用可显著改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并可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

  • 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对直肠下段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晓东;高强;吕东昊;吴俊华;李臻辉;李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评估直肠下段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7月~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住院的119例直肠癌下段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7cm),随机分为A组(58例)和B组(61例),A组术前行MSCT和SAA联合评估,B组术前只行MSCT评估.分别比较两组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 A组的术前T、N、M、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9.7%、86.2%、100.0%和86.2%,B组分别为86.9%、70.5%、100.0%和67.2%.两组间N分期和TNM分期准确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和0.015.[结论]MSCT和SAA联合术前评估,能够提高直肠下段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 c-met和nm23-h1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周春华;孟庆勇;卓文莹;顾利萍

    [目的]探讨c-met和nm23-h1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和nm23-h1基因表达强度进行检测.[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c-met阳性49例(81.7%),nm23-h1阳性36例(60%);c-met阳性结直肠癌中nm23-h1阳性表达率(53.1%)明显低于c-met阴性结直肠癌(81.9%)(19<0.05).c-met与nm23-h1表达呈负相关(r=-0.499,P<0.05).c-met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浆膜浸润无关.[结论]c-met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met阳性表达和nm23-h1阴性表达提示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较大.

  • 直肠癌E1AF基因与基质溶解因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义;徐兵;曾玉剑;宋军民;于永扬;周斌;雒洪志;杨烈;周总光

    [目的]检测E1AF基因与基质溶解因子(MMP-7)基因在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1AF与MMP-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E1AF与MMP-7在90例直肠癌组织与9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90例直肠癌标本中,E1AF和MMP-7过表达分别为65例和58例,且两者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直肠癌中E1AF过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和pTNM分期明显相关.[结论]直肠癌中E1AF表达上调,且可能通过上调MMP-7的表达在直肠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肿瘤学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关键词: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