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170X
  • 国内刊号: 33-12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37
  • 曾用名: 浙江肿瘤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伟敏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吉西他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47例晚期肝癌分析

    作者:陆骊工;胡宝山;李勇;罗鹏飞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符合筛选条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表阿霉素组)48例,治疗组(吉两他滨组)47例.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表阿霉素治疗48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46%和17%.中位生存期1.412年;吉西他滨组47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53%和20%.中位生存期1.748年.吉两他滨组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表阿霉素组(P<0.05).[结论]吉两他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方法.

  • 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平金良;徐炜

    [目的]探讨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PNE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观察pPNET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临床多以局部肿块首发,无特异症状.光镜下瘤组织主要由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纤维组织分隔成结节状,可形成H-W菊形团,免疫组化染色CD99强阳性.[结论]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诊断依赖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聂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4月至2006年12月同期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组(38例)和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28±1.07h、24.06±5.26h、4.52±0.82d,开腹手术组分别为22.15±5.48h、35.30±6.25h、7.76±1.16d,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p53、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震宇;李锋;张伟军

    [目的]探讨C-erbB-2、p53在乳腺癌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检测.[结果]C-erbB-2阳性表达率为59.5%(94/158),p53阳性表达率为50.6%(80/158).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基因表达水平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实用价值.

  • ICAM-1、VE-cadherin在内皮前体细胞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骆益宙;郭子妲;于观贞;钱建新;顾小强;曹传武;王杰军

    [目的]观察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为供体,建立骨髓移植后肿瘤种植小鼠模型,肿瘤内注射b-FGF、VEGF,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局部表达CD31、ACl33、KDR等标志的EPCs,Western blot检测ICAM-1、VE-cadherin在肿瘤局部表达,用ICAM-1/β-aetin和VE-cadherin/β-actin比值表示ICAM-1、VE-cadherin表达比例.[结果]免疫荧光证实部分肿瘤新生血管内皮表达GFP,同时表达CD31、AC133或KDR;b-FGF、VEGF均促进肿瘤组织局部ICAM-1、VEcadherin表达(P值均<0.01),b-FGF、VEGF的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髓来源的EPCs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b-FGF、VEGF可通过上调ICAM-1、VE-cadherin表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淋巴瘤

    作者:沈建平;郑兵荣;庄海峰;虞荣喜;胡致平;叶宝东;林圣云;沈一平;郑智茵;陈均法;俞庆宏;武利强;邵科钉;戴铁颖;罗秀素;周郁鸿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31例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使用化疗或放化疗同步进行的诱导缓解治疗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部分患者移植后进行免疫治疗6-12个月.[结果]31例患者巾位随访时间53个月,总生存率(OS)87.0%,无事件生存率(EFS)80.6%.其中C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88.0%,PR后移植持续缓解率为50.0%.[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侵袭性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移植前达到CR患者疗效更佳.

  • CT在嗜铬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江明祥;邵国良;邝平定

    [目的]探讨CT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良性16例,恶性4例;肿瘤位于肾上腺者18例,其中1例为双侧,其余为单发,共21个病灶.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其中密度均匀2例,12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单个或多个结节状低密度区,2例表现为厚擘囊肿样病灶;恶性表现为边缘呈分叶状肿块、侵袭性生长、中心不规则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14个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其中4个病灶内见粗大扭曲的血管断面、坏死和囊变部分不强化,6个病灶呈轻中度强化,1个病灶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仍有12个病灶持续强化,8个病灶强化程度下降,1个病灶始终不强化.[结论]嗜铬细胞瘤多为富血供的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具有重要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

  • 曲古菌素A对胃癌细胞系BGC-823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云龙;邹小明;袁友萍;尤立光;刘志勇;高鹏;杨春发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对胃癌细胞系BGC-823中组蛋白H4乙酰化水平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SA干预前后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TSA干预后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乙酰化组蛋白H4阳性细胞数从1.38±1.02上升至31.6±1.02,与未干预相比两者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2期细胞增多,从0.01%上升至19.17%,细胞凋亡率增加到29.9%.[结论]TSA可促进胃癌细胞系BGC-823中乙酰化组蛋白H4的表达,诱导BGC.823细胞凋亡.

  • 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抑制剂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江泳;程亮;王少峰;张信强

    [目的]探讨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4(fatty acid CoA ligase 4,FACL4)抑制剂Triacsin C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染色法检测FACL4在HepG2细胞巾的表达情况;应用不同浓度的FACL4抑制剂Triacsin C处理HepG2细胞.利用MTT比色法、生长曲线测定观察Triacsin C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HE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结果]FACL4阳件表达主要位于胞浆:Triacsin C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Triacsin C(500、1000、1500、2000μg/L)处理HepG2细胞72h的抑制率分别为49.99%、54.21%、61.39%和68.07%.Triacsin C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不同浓度(500、1000、1500、2000μg/L)处理HepG2细胞48h后.其凋亡率分别为19.47%、20.4%、20.9%、2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3%.[结论]FACL4在HepG2细胞中呈高表达;Triacsin C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细胞增殖;Triacsin C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细胞凋亡.

  • 原发于睾丸和纵隔生殖细胞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陈俊;陶庆松;黄佳;陈科;黄敏霞;郭建新

    [目的]探讨原发于睾丸和纵隔生殖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至2000年收治的22例原发于睾丸和19例原发于纵隔的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无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率为主要观察目标.进行预后评估.[结果]睾丸和纵隔生殖细胞肿瘤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2个月和19个月,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O%和13.3%(P=0.019).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足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明显高于纵隔生殖细胞瘤患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纵隔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

  • 4例食管癌穿孔的外科治疗

    作者:郭建庄;杨增周;赵新吉;赵现军;刘志才;申学昌;马中州

    [目的]探讨食管癌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4例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并纵隔穿孔区域周围组织切除.[结果]4例手术成功,近期疗效满意,生存期均在6个月以上.[结论]手术治疗食管癌穿孔效果较为明显,优于一般保守治疗.

  • 分子水平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研究进展

    作者:冯瑞;柳永蕾;宋现让;于金明

    由于不同个体存在放射治疗敏感性差异,而传统放射治疗未能设计针对患者个体的治疗方式.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新技术的发展,设计针对个体更具合理的放疗方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从DNA、RNA和蛋白三个水平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的进展作一综述.

  • MR、PET在胰腺癌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江;王中秋;朱虹

    利用胰腺癌动物模型可以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影像学技术能够显示肿瘤大小、进行肿瘤分期及动态评价治疗反应等.MR、PET作为目前分子影像学技术的杰出代表.在胰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就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MR、PET在其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 绒癌子宫穿孔大出血1例

    作者:张桂荣;李慧玲;高德红;卢战凯;杜绍敏

    1 临床资料患者,20岁,农民,因"停经3+月,诊刮后阴道流血2个月"于2006年7月24日人院.患者系孕0产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1月21日,停经40+d出现腹胀、恶心早孕反应,自行尿早孕检查提示:"阳性",约上述症状持续2周后逐渐好转,于5月15日在某镇医院诊断为"葡萄胎",分别于5月15日、5月22日、6月5日、6月20日行刮宫术,均未行病理检查,此期间,患者一直有阴道少量流血,淋漓不尽,7月20日阴道流血明显增多,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 腮腺嗜酸细胞癌1例

    作者:王升晔;楼建林;杜向慧;王可敬

    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又称恶性嗜酸细胞腺瘤(malignant oxyphitic adenoma)、大嗜酸粒细胞癌等.可以发生于人体许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胰腺、肺和鼻腔[1]等,临床上极少见.

  • 18F-FDG PET/CT与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中诊断价值

    作者:张旭;樊卫;林晓平;梁培炎;张伟光;胡莹莹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显像与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中心2005年7月-2007年6月81例初诊DLBCL患者.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及双侧髂棘穿刺活检,其中9例患者PET/CT指导下行其它郎位骨髓FDG高代谢灶穿刺活检.[结果]81例初诊DLBCL患者中,共20例确诊伴有骨髓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见23例骨髓代谢活跃灶,其中17例病理确诊骨髓浸润;双侧髂棘穿刺活检11例患者确诊骨髓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骨髓浸润的阳性率为85%(17/20),双侧髂棘穿刺活检诊断骨髓浸润的阳性率为55%(11/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以全面评价骨髓状况,较双侧髂棘穿刺活检能发现更多的骨髓浸润患者和更多的病灶:在骨髓代谢活跃部位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的准确率.

  • 肿瘤核医学示踪新技术

    作者:王荣福

    文章从传统医学影像学技术出发,概述了核医学放射性核索示踪技术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结合专题论文内容评述,总结肿瘤核医学发展前景及放射性核素肿瘤示踪技术存在的问题.

  • 肿瘤核医学专题特邀组稿专家王荣福教授简介

    作者:

    王荣福,男,汉族,1955年9月生,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中共党员.医学和药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核技术及应用"重点学科一核医学学科带头人.

  • 脂质体介导对反义分子探针肿瘤靶向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萌;王荣福;张春丽;闫平;于明明;郭凤琴

    [目的]评价脂质体介导对反义分子探针在体外靶细胞摄取以及在荷瘤裸鼠体内特异显像的不同影响情况.[方法]以双功能螯合剂法,制备99mTc标记的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的正、反义探针.分别测定在有/无脂质体介导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对分子探针的摄取率.建立荷MCF-7乳腺癌裸鼠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有/无脂质体介导的正、反义探针.注射后6h对所有裸鼠进行SPECT显像,分别勾画肿瘤部位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感兴趣区,定量分析不同处理组的肿瘤放射性摄取情况.[结果]分子探针的标记率达到76%±5%,放射性化学纯度达到96%以上,比活度达到1850kBq/μg.不论脂质体介导与否,反义探针在不同时相的细胞摄取率均高于正义探针(P<0.05);脂质体明显提高细胞对分子探针的摄取,高可达2.5倍.通过脂质体介导,细胞对反义探针的摄取高峰值提前至2h,并保持稳定水平至3h.荷瘤裸鼠体内显像结果显示:不论脂质体介导与否,反义组的荷瘤裸鼠肿瘤部位可见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而正义组的荷瘤裸鼠肿瘤部位未见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脂质体介导没有明显增加肿瘤/非肿瘤(T/NT)比值(P>0.05).[结论]脂质体在体外能有效地提高分子探针的细胞靶向摄取效率,但是对分子探针在体内的显像效果无明显影响作用.

  • 99mTc-HL91与99mTc-MIBI在鼻咽癌显像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孝深;章英剑;胡超苏;施伟;朱蓓玲;王新村;冯炎

    [目的]对比鼻咽癌99mTc-HL91与99mTc-MIBI显像的差异.[方法]对24例鼻咽癌患者面罩同定.用GF配置2.5mA X-线球管Hawkeve SPFCT分别进行99mTc-HL91与99mTc-MIBI断层显像,观察鼻咽肿瘤以及转移淋巴结对HL91和MIBI的摄取情况并计算肿瘤与后颈肌肉摄取比值.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者在显示鼻咽肿瘤和转移淋巴结方面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两者肿瘤与后颈肌肉摄取比值的差异.[结果]24例鼻咽埘肿瘤HL91显像均显示,而MIBI仅显示20例(x2=4.36,P=0.037).1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HL91显示14例,MIBI仅显示10例(x2=3.33,P=0.068).鼻咽肿瘤与后颈肌肉摄取HL91和MIBI的比值分别为2.25±0.54,2.02±0.81(t=3.46.P=0.001):而淋巴结转移病灶分别为2.44±0.30,1.92±0.69(t=2.62,P=0.029).T1-2与T3-4期肿瘤与后颈肌肉摄取HL91以及MIBI的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N1和N2-3期淋巴结与后颈肌肉摄取HL91以及MIBI的比值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99mTc-HL91显像显示鼻咽肿瘤的价值优于99mTc-MIBI.T分期和N分期不影响肿瘤摄取HL91和MIBI.

  • 核素示踪技术分子功能影像在肿瘤诊治中应用及进展

    作者:王荣福

    核素示踪技术的功能影像在肿瘤诊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诊治水平,主要技术有受体显像、代谢显像、乏氧显像、人源化的基因工程重组单抗片段放射免疫显像、标记反义探针基因显像和RNA干扰显像.全文综述核素示踪技术分子功能影像在肿瘤核医学应用研究热点.

  • 核素标记血管多肽显像诊断恶性肿瘤实验研究

    作者:兰晓莉;高再荣;孙琳;常伟;张永学

    [目的]以肿瘤血管系统为目的靶,以核素标记多肽ATWLPPR为显像剂,探讨核素标记肿瘤血管特异性多肽显像用于肿瘤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99mTc标记ATWLPPR并鉴定.制作荷人乳腺癌裸鼠模型,实验组于注射99mTc-ATWLPPR后不同时间显像,对照组应用未标记ATWLPPR预处理后显像,勾画感兴趣区,计算两组肿瘤与对侧相应部位放射性比值:荷瘤裸鼠于注射显像剂后180min,取感兴趣器官及肿瘤组织称重并测量放射性计数:[结果]以HYNIC作为双功能螯合剂,99mTc-HYNIC-ATWLPPR标记率可达91.53%±2.339%,放化纯为94.14%±1.75%,标志物体外稳定.实验组荷瘤裸鼠注射显像剂后180min肿瘤部位显影为清晰,对照组肿瘤部位未见明显显像剂分布.两组肿瘤/对侧上肢的放射性比值分别为2.33±0.40和1.18±0.12(P<0.05).显像剂在荷乳腺癌裸鼠体内肝脏和肾脏的摄取高.脑部摄取低;[结论:制备的99mTc-HYNIC-ATWLPPR方法简单,标记率和放化纯高、稳定性好.主要以肝脏和肾脏排泄;肿瘤组织可以对该显像剂特异性摄取.提示该显像剂可以用于肿瘤诊断.

  • RGD肽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红洁;王荣福;张春丽

    介绍精氨酸(Arg)-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肽(RGD肽)在肿瘤诊治领域应用研究新进展.内源件RGD肽存在于多种生物细胞外基质中.参与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源性RGD肽与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结合后,可作为体内RCD肽类物质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与迁移、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RGD肽能与肿瘤高表达的整合素受体结合.并从多个环节对肿瘤起到抑制作用,其具有靶向性进行肿瘤显像及肿瘤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核素示踪框架区反义寡核苷酸对V1家族B细胞淋巴瘤识别特异性的研究

    作者:沈晶;王荣福;张春丽;刘萌

    [目的]探讨用放射性碘标记的框架区mRNA(framework region,FR mRN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Ns)作为淋巴瘤的反义显像荆的町能性.[方法]合成5'含酪胺的硫磷修饰的18聚体寡核苷酸,并通过氯胺-T法用放射性碘标记.用脂质体包裹125I-FRASONs转导Namalwa(V1家族B细胞淋巴瘤)和HL-60(人髓性白血病)细胞,并比较转导效率.荷瘤BALB/C鼠瘤内注入脂质体包裹的131I-FR-ASONs,分别于注射后0、1、2、24h进行SPECT显像.免疫组化分析肿瘤组织Bcl-2表达情况.[结果]5'含酪胺的ASONs能用放射性碘稳定标记,在Namalwa细胞中的转导效率达26.8%±1.54%.反义探针瘤内注入荷Namalwa细胞裸鼠中.示踪剂特异性浓聚在肿瘤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反义组肿瘤组织Bcl-2染色较弱.[结论]放射性碘标记的FR ASONs基因可特异性识别V1家族B细胞淋巴瘤,有望用于淋巴瘤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研究.

  • 钠碘转运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新;李亚明

    钠碘转运体(Na+/I-symporter,NIS)具有主动摄取包括125I-、131I-、99mTcO4-和188ReO4-等多种放射性核素的功能.通过诱导NI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或将NIS基因特异性转染到肿瘤细胞中,使其具备摄取放射性核素的能力,为肿瘤的显像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