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170X
  • 国内刊号: 33-12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37
  • 曾用名: 浙江肿瘤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伟敏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53例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观察

    作者:陈捷游;朱军华;钱勇;童建勇;吕海鸥;胡海航;应爱影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术后灌注化疗药物的效果.[方法]对53例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分别以丝裂霉素(MMC)、塞替哌(TSPa)、吡柔比星(THP)等灌注化疗.[结果]53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6例复发,复发率为11.3%.其中复发肿瘤中有2例恶性程度增加,占3.8%.[结论]膀胱内药物灌注对于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轻微.

  • 肝癌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TACE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王咏梅;程永德;姜程远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在肝癌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中的重要性.[方法]对45例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肝癌患者行TACE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理应用降压药、硝酸酯类药物及化疗药的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有2例因处理不当死亡.[结论]加强TACE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肝癌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207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6种细胞因子的分析

    作者:秦卫丰;许炳育;许沈华;邵卫仙;朱虔兮;郑远达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6种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5、IL-4及IL-2)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别及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及CBA试剂盒测定207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6种细胞因子水平,并与70例正常人的细胞因子水平作比较.[结果]鼻咽癌病人治疗前外周血中IFN-γ、TNF-α、IL-5、IL-4及IL-2水平分别为(26.86±55.95)pg/ml、(16.51±36.09)pg/ml、(3.11±3.09)pg/ml、(6.30±10.77)pg/ml及(3.71±3.36)pg/ml,比对照组高,治疗后除TNF-α外,其他5种细胞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鼻咽癌病人治疗前后除IL-10外,其他5种因子无变化.[结论]鼻咽癌病人与常人相比处于高免疫反应状态.

  • 全麻和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对喉癌患者术后清醒的影响

    作者:邵雪泉;殷萍;杨淑芬;兰金山;江秀清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和颈丛阻滞复合全麻对喉癌患者术后清醒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喉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Ⅰ组)和颈丛阻滞复合全麻组(Ⅱ组)各20例,Ⅰ组在局麻下行气管造口插管全麻;术中麻醉维持用微泵恒速输注异丙酚3~4mg/(kg·h),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5~0.8MAC),并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Ⅱ组在颈丛阻滞下行气管造口插管,术中用异丙酚1.5~2mg/(kg·h),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3~0.5MAC),并按需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结果]Ⅰ组术中异丙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用药量均明显大于Ⅱ组(P<0.05或P<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用氟吗西尼后3min达4级清醒、拔管更换气管造口插管时间,Ⅱ组各项指标较Ⅰ组明显缩短(P<0.01),且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可显著减少全麻用药量,有利于喉癌术后早期清醒与拔管;由于颈丛阻滞具有术后镇痛作用,因而可明显减轻围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

  • 24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

    作者:史建军;邵汛帆;莫志文;张书旭;邓敬锋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年1月~9月,24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60Gy/30次/6周.[结果]24例患者近期有效率(CR+PR)83.3%(20/24),1、2年生存率为91.6%(22/24)、79.2%(9/24).放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9例(占37.5%),发生脑水肿7例(占29.2%),经脱水治疗后好转.无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结论]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扩大的局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2年生存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 胃癌体外药敏试验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城;王崇树;魏寿江;赵国刚;侯华芳

    [目的]研究胃癌体外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临床肿瘤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方法]78例胃癌分为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试验组和对照组.接受MTT药敏实验者,根据药敏结果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敏感组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化疗,不敏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观察各组临床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结果]47例胃癌组织对7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顺序依次为:羟基喜树碱、丝裂霉素、柔红霉素、斑蝥酸钠、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与临床实践不完全一致.MTT敏感组、不敏感组与对照组近期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9.2%(27/39),0(0/6),50.0%(14/28),差异有显著性(P<0.05).MTT敏感组、不敏感组与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9.5%(22/37),0(0/6),39.3%(11/2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T药敏试验结果有助于临床的个体化治疗和化疗效果的预测,有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 儿童肿瘤患者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研究

    作者:丁秀原;赵小元;陈静;师晓东;李君惠

    [目的]通过对儿童染色体的稳定性研究,探讨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技术检测23例恶性肿瘤患儿的染色体稳定性.[结果]患儿外周血SCE率(10.40±2.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47±0.771),经统计学分析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恶性肿瘤患儿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表明DNA受损,修复能力减低,为基因突变和癌基因激活引起细胞癌变提供了条件.

  • 影响鼻咽癌放疗定位精确度因素分析

    作者:林承光;林刘文;祁振宇;黄峻;苏建新;吴裕起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NPC)放疗精确度的因素.[方法]两组技师每组12人,分别操纵西门子和飞利浦的模拟定位机和直线加速器,每人独立完成1例NPC病人的面膜固定,模拟定位,拍定位片.然后在模拟机下重复摆位及拍片,再到直线加速器上摆位及拍射野验证片.观察重复摆位时激光十字线与摆位标记点的重合情况,以及按解剖骨性标记定位片分别与验证片和重拍的模拟片的误差情况.[结果]①重复摆位时激光十字线与面膜上的摆位标记点模拟机下重复得较好,而治疗机下较差.②骨性标记误差范围在0~6mm之间,两组骨性标志误差在模拟机之间或者治疗机之间的比较总体没有差异(P>0.05);而在模拟机和治疗机之间的比较却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重复摆位体表标记重合较好时骨性标记也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从模拟机到治疗机之间摆位误差较大,而在模拟机之间的重复摆位误差较小.

  • 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研究

    作者:董锐增;蔡宏;莫善兢;王亚农;朱蕙燕;徐晓丽

    [目的]研究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发生频率,探讨其与异时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生及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上海肿瘤医院1985年~2000年病理资料完整的70例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124个存档蜡块,以及随访3年以上的35例散发性单原发大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测定.PCR法检测BAT25、BAT26两个位点来判断肿瘤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情况,两个位点均阳性作为判断微卫星不稳定标准.微卫星不稳定结果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P值<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界限.[结果]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中,25.8%的肿瘤表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单原发大肠癌为5.7%(25.8%vs.5.7%,P=0.01).其中同时多原发大肠癌MSI阳性率为15.6%,异时多原发大肠癌为36.7%(15.6%vs.36.7%,p=0.007);40岁以下,阳性率为53.8%,40岁以上为22.5%(53.8%vs.22.5%,P=0.015);右结肠阳性率为41.2%,左结肠阳性率为15.1%(41.2%vs.15.1%,P=0.001);Dukes'A、B、C、D期阳性率分别为25.0%、33.3%、22.2%、11.1%(P>0.05);高、中、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分别为20.0%、25.9%、21.1%、31.6%(P>0.05).70例患者平均随访61个月,MSI-H患者和MSS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和57.14%(P<0.05).[结论]MSI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预测异时大肠癌的发生,亦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判断散发性多原发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 中期因子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作者:平金良;章步文;戴利成;姚行;陆永良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组织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52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K蛋白阳性率为63.5%(33/52),MK阳性染色定位在瘤细胞胞质内.其中Ⅰ~Ⅱ级和Ⅲ~Ⅳ级阳性率分别为44.4%、73.5%,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D均值为71.8±27.8,其中,Ⅰ~Ⅱ级和Ⅲ~Ⅳ级MVD分别为52.8±18.4、81.7±26.9,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星形细胞瘤MK蛋白阳性组MVD高于阴性组(P<0.01).术后生存期<2年的患者MK蛋白阳性率及MVD均高于术后生存期≥2年者(P<0.05,P<0.01).[结论]MK的蛋白表达水平能反映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可作为星形细胞瘤预后分析的指标.

  •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

    作者:翟振宇;何侠;魏青;张宜勤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各个靶区和周围正常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2004年7月至10月入院的1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用前7野方案,每野的照射范围从颅底到锁骨上淋巴预防区.剂量处方是:GTV1为2.18Gy/次,32次,GTV2为2.03Gy/次,32次,CTV1为1.88Gy/次,32次,CTV2为1.80Gy/次,28次.研究GTV的大、小和平均剂量,CTV的小剂量,脊髓、脑干和晶状体的大剂量,腮腺的50%体积受照剂量.[结果]10例病人GTV1的大、小和平均剂量(均值)分别是72.01Gy、68.65Gy、70.48Gy,GTV2的大、小和平均剂量(均值)分别是68.66y、65.50Gy、66.98Gy,CTV1的小剂量为60.10Gy,CTV2的小剂量为51.18Gy,脊髓、脑干和晶体状的大剂量分别为44.7Gy、51.7Gy和6.8Gy,高剂量侧和低剂量侧,腮腺的50%体积的受照剂量分别为44.39Gy和39.36Gy.[结论]调强放疗可以使各个靶区得到足够的、均匀的剂量分布,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比较好的保护,腮腺50%体积受照剂量控制在40Gy~45Gy,显示已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全身照射治疗中的半导体剂量监测

    作者:卢杰;陈立新;梁健;管迅行;何振宇

    对患者进行照射现场中的剂量监测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有效的措施之一,文章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X射线全身照射过程中的半导体剂量监测.

  • 国产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

    作者:杨小红;胡旭明;王平辉;刘莉萍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L-OHP)与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CF)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8例晚期大肠癌,国产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d1;亚叶酸钙200 mg/d,静脉滴注2h,d1~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4h,d1~5(CF滴完后);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7例可评定疗效患者中,CR1例,PR11例,SD22例,PD3例,有效率(CR+PR)32.4%.毒副反应以Ⅰ~Ⅱ度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感觉神经毒性为主,有一定的肝损害.[结论]奥沙利铂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大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能耐受.

  • 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影像的影响

    作者:李文杰;林承光;陈立新

    [目的]研究CT模拟定位中,CT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治疗计划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几何精确度的影响.[方法]在西门子CT模拟机(Somatom plus 4)上扫描自制模体,扫描所得图像登记到ADAC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成三维假体,测量假体的相关坐标数据并与模体的实际数据相比较;对Catphan 412模体扫描并测量各组图像的实际层厚,讨论实际层厚的变化对计划系统中登记影像的几何精度影响.[结果](1)CT扫描所采用的不同扫描/重建参数对三维计划系统中重建的三维假体的左右及上下方向的几何精度影响不大,但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即模体扫描的步进方向)的几何精度有一定的影响.(2)CT扫描所采用的螺距及重建模式会对层厚敏感度曲线(SSP)半高宽值产生影响,该变化对重建假体的前后方向几何精度同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重建CT图像的前后方向的几何误差是随着扫描层厚增加而增加,主要是由于CT扫描的部分容积效应影响.单纯增加螺距或使用360度线性内插(Wide)重建模式,都会引起CT图像实际层厚的增加,引起更大的容积效应影响.同时部分容积效应也会导致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数字重建影像(DRR)分辨率的降低.

  • TACE并射频容性加热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评估

    作者:陈前丽;郑家平;仇涛;顾伟中

    [目的]评价TACE合并射频容性加热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55例,分为TACE合并射频容性加热组(治疗组,25例)和常规灌注化疗栓塞(TACE)组(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后肿瘤生长率治疗组为-0.41±0.25,对照组为-0.18±0.28;AFP下降治疗组为15例(88.0%),对照组为11例(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近期有效率治疗组为68.0%;对照组为53.3%.治疗组中热疗3例局部出现皮下脂肪结节,1例出现约0.5cm大小的水泡.毒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ACE合并射频容性加热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临床疗效,不增加毒副反应.

  • 鼻腔吸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部症状44例分析

    作者:周永;唐安洲;谭颂华;李杰恩;蓝新海

    [目的]探讨鼻腔吸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部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生理盐水鼻腔吸洗法,对44例鼻咽癌放疗后有鼻臭、鼻塞、多涕等鼻部症状的患者进行超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通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的办法,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及鼻窦CT的改变进行分析评估.[结果]44例鼻臭患者治疗后有36例症状消失,8例明显减轻,有效率达100%(44/44).41例鼻塞患者治疗后29例症状消失,9例减轻,3例无变化,有效率93%(38/41);35例流涕患者治疗后6例治愈,12例好转,17例无变化,有效率51%(18/35).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具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T显示仅有18%(8/44)的鼻窦炎好转,36例无效,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鼻腔吸洗虽然对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猫的治疗作用不明显,但治疗鼻臭、鼻塞、鼻涕等症状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 放射治疗过程不同机器射野参数的转换

    作者:林刘文;林承光;伍建华;黄峻;张华满;林览峰;苏建新

    在肿瘤放疗的模拟定位和治疗摆位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射野参数在不同机器之间进行转换,因不同厂家的设备对射野参数的表述不一,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编写计算机程序供临床使用,以便准确、快捷地实现将射野的参数值从一部机器转换到另一部机器.

  • 维生素K3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傅苏仙;杨悦;朱宁希

    [目的]观察维生素K3(VK3)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VK3对SKOV3细胞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法测定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VK3(2、5、10、20μmol/L)作用SKOV3细胞48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4.30%,28.65%,44.58%,68.33%.不同浓度VK3(0、2、5、10、20μmol/L)作用48h后,SKOV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4.36%,9.87%,10.80%,29.65%,76.80%.VK3作用后,survivin基因在SKOV3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VK3能抑制SKOV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调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

    作者:叶魏武;黄健;陈占红;王晓稼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38例第1周期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第2周期化疗后血小板计数≤75.0×109/L时,治疗组即给予皮下注射rhIL-11 25μg/(kg·d),连续用药至血小板≥100×109/L时停药,对照组不予rhIL-11,以对症治疗为主.同一患者2周期的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相同.[结果]第2周期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而且血小板≤75.0×109/L持续的天数也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进行自身比较中也发现,使用rhIL-11的第2周期血小板降低的幅度较前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主要是疲劳、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等.[结论]对恶性实体肿瘤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治疗性给药方法效果确切,毒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

  • 脑星形细胞瘤VEGF-B、VEGF-C及MVD表达

    作者:李青;谈炎;陈同钰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VEGF-C、微血管密度(MVD)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不同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中VEGF-B、VEGF-C的表达水平和MVD.[结果]MVD随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EGF-B和VEGF-C的表达与病理级别无相关性.[结论]MVD可作为反映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指标,星形细胞瘤的血管形成,可能除VEGF-B、VEGF-C外受多种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

  • 壳聚糖对雄性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姜建华;张学进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X射线照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给小鼠每天灌胃壳聚糖,7天后受X射线照射,观察其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不同浓度的壳聚糖(12.5~200mg/kg)对0.5GyX射线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且以50mg/kg防护效果佳.50mg/kg的壳聚糖对不同剂量(0.5~1.0Gy)X射线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具有防护作用.[结论]壳聚糖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具有辐射保护作用.

  • 胃癌术后复发所致梗阻性黄疸26例分析

    作者:许学杰;林元美;刘国泉;林庆凡

    探讨胃癌术后复发所致梗阻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和再治疗.

  • 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胃镜特征

    作者:杨善峰;李祥;李兆梅;王志红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胃镜特征.[方法]5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观察其临床及内窥镜下表现.[结果]5例患者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隐痛或不适、上消化道出血、消瘦等;胃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活检标本均为Hp(+);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型为B细胞型.[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对其有确诊价值.

  • 香菇多糖对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保庆;马玉泉;李勇;张月峰;李作生

    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天地欣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变化.

  • 术后放疗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

    作者:叶书成;张建光;袁国珍

    全文综述通过术后辅助治疗能否减少非小细胞肺癌的复发,提高生存率.

  • 消化道狭窄应用内支架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伍超贤;王丽芬;贡桔;郑云峰;王忠敏

    文章主要分析消化道支架的种类、特征和内支架在消化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探讨支架材料应用的发展趋势.

  •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及其治疗

    作者:卢崇亮

    乳腺癌局部复发多发生于术后2年内.原发肿瘤越大、腋淋巴结转移数越多复发率越高;激素受体阴性、脉管癌栓或分期晚者,复发率高且复发时间缩短;术式不同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辅助放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积极再治疗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并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

  • 介入化疗治疗多发转移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作者:张跃伟;高鹏;陈微;娜仁图戈

    1资料患者,男性,59岁,2年前行右前臂肿物切除术,病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做任何治疗.因"右胸壁肿物2个月,右胸痛、胸闷、气短一周"入院.查体:痛苦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胸壁可触及软组织肿物,约5cm×6cm大小,质硬,固定,压痛.

    关键词: 肉瘤 介入疗法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双侧乳房浸润1例报告

    作者:孙雪飞;王杨

    1资料患者女性,26岁,未婚,发病前从事装璜职业1年.因发现血象异常2周,乏力、低热1周于2003年8月11日入院.入院前2周因停经42d就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检查血常规发现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达87.6%,当时无自觉症状.1周前出现乏力及低热,体温高为37.5℃,无其他伴随症状,再次在该院复查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仍明显高于正常,达82.4%,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见骨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淋巴细胞占78%,幼淋巴细胞占17%,粒红二系均受抑制,巨核细胞偶见.POX(-),PAS细颗粒状(+),氮醋ASD(-),α-NAE(-)、少数局灶性(+).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骨髓像.入院时查体:周身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卵巢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作者:江萍;危群;袁志伟

    患者女性,52岁,因体检发现左侧附件包块而入院.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触及约5cm×5cm×4cm包块,质中,不规则,活动可,无压痛.B超示:左侧卵巢实性包块(性质待查).行左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左卵巢囊性包块,约4cm3,输卵管及子宫、右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检查:卵巢囊性包块,约4cm×3cm×3cm,包膜完整,切面单房囊性,充盈大量灰白色豆渣样物,囊内壁稍粗糙,未见乳头及头结样突起.镜下见:囊内壁衬覆厚薄不均的成熟鳞状上皮,伴显著增厚的角质层,囊外壁为致密纤维组织(见图1).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表皮样囊肿.

    关键词: 卵巢囊肿 病例报告
  • 鼻型T/NK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1例报道

    作者:蓝海梅;后桂荣;徐兵;朱梅刚

    [目的]探讨鼻型T/NK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表型及EB病毒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CD45RO、CD3、TIA-1、CD20、Ki-B5、CD68和LMP1等抗体;用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结果]此例皮肤及鼻部取材组织病理表现为坏死及中等大小的异形性肿瘤细胞增生浸润,CD56+,CD3+,CD8,CD20-,为T/NK细胞淋巴瘤表型.EBV瘤细胞阳性,进一步证实为鼻型T/NK细胞淋巴瘤,EBV相关性.[结论]支持鼻型T/NK细胞淋巴瘤是具有特殊免疫表型,与EB病毒有高度相关性的独立疾病.

  •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作者:唐元艳;陈燕

    介绍诊治的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 残胃吻合口错构瘤1例

    作者:孙宪春;林骏

    患者,男性,40岁.入院情况:1998年因"胃溃疡并上消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溃疡,侵达浅肌层.术后恢复良好.近2年无任何诱因出现上腹隐痛,无明显返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未经正规诊治.查体:T36.5℃、P 80次/min、R20次/min、BP120/80mmHg,神清,语利,心肺听诊正常.腹平坦,上腹见一长约10cm手术切口瘢痕,质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4次/min.胃镜下见:胃体黏膜光滑,皱襞清晰,吻合口及残胃体下部后壁黏膜皱襞粗大迂曲,范围约5cm大小,质韧.取活检示:慢性炎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遂行残胃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吻合口处,错构瘤型息肉.

  • 放疗技术差错与质量控制

    作者:刘秉梯;林承光;徐俊杰

    文章针对放疗技术摆位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在借鉴现有质量控制措施和总结作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放疗技术质量控制思路.

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