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

肿瘤学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Oncology 종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8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1-170X
  • 国内刊号: 33-126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37
  • 曾用名: 浙江肿瘤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毛伟敏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MMP-9和VEGF在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凤梅;高秀敏;李胜水;李双标;刘岩;许华

    [目的]探讨MMP-9和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MP-9和VEGF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MMP-9和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9%(31/65)、58.46%(38/65),而在正常膀胱组织中均不表达或呈均匀分布的微量表达(P<0.05).随着BTCC临床病理分期、分级的提高,MMP-9的表达水平呈现增高趋势(P<0.05).MMP-9与VEGF呈正相关(r=0.392,P=0.008).[结论]MMP-9和VEGF参与BTCC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评估BTCC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俊;毛伟敏;王国付;陈国平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以PCR-RFLP方法分析60例NSCLC患者外周血XPD基因Lvs751Gln多态;运用PCR-SCCP银染结合DNA序列分析法检测癌组织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19例患者至少携带1个XPD751Gln等位基因;25例发生p53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2%:携带至少1个XPD751Gln等位基因的患者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2.6%,XPD751野生基冈型中突变率为36.6%(P=0.27).所有p53基冈突变患者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颠换27个,转换12个;突变类型分析显示,携带至少1个XPD751Gln等位基因的患者颠换发生明显占优势,颠换:转换为14:2,XPD751野生基因型颠换:转换为13:10(P=0.08).[结论]NSCLC患者中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p53基因突变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58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作者:徐琦;应杰儿;王晓稼;余传定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行奥沙利铂+5-Fu+CF联合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5.2%),部分缓解19例(32.8%),稳定26例(44.8%),进展10例(17.2%),有效率3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0.1个月,1年生存率20.7%(12/58),无治疗相关性死亡.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PFS及OS的预后因素包括PS评分及化疗周期数.主要毒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24.1%)、外周神经系统病变(48.0%)、恶心呕吐(39.7%)和口腔炎(31.3%).[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微.

  • 急性白血病并发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璇;张新友;陈庆奇;徐肇明;姜容;林海清

    [目的]提高对急性白血病(AL)并发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L并发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转归.[结果]在3例患者中,中性粒细胞(ANC)缺乏时出现持续发热、鹅口疮;B超均发现肝内类圆形或椭圆形多发低回声,血培养均示热带念珠菌生长.3例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后体温正常.[结论]AL并发播散性热带念珠菌血症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选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养肺消瘤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0例

    作者:潘琦;武百强;薛洁皓;鲍军;蓝之源

    [目的]观察养肺消瘤汤联合GP化疗方案(吉两他滨+顺铂)治疗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化疗组)及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取标准GP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中药养肺消瘤汤,治疗期为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为瘤体大小、卡氏评分、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瘤体大小变化、卡氏评分、毒副反应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并可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 应用模拟定位机分析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作者:蒋振东;俞海东;高军宏;林英豪;谢有海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射野图像分析,了解摆位误差分布情况,为治疗计划设计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数字重建图像和模拟定位机拍摄的正、侧位验证图像的骨性解剖结构配准,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左右、头脚和腹背方向平移误差分别为1.33±1.22mm、1.28±1.25mm和1.22±1.29mm;旋转误差冠状面为0.52°±1.01°,矢状面0.82°±0.91°.[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在左右3.5mm、头脚3.4mm和腹背3.3mm.考虑到旋转误差靶区两端外放要大一些.

  • 肺癌抑癌基因1对前列腺癌T3B细胞侵袭、成瘤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袁林;陈安民;郭风劲;祝文涛;王江;廖晖

    [目的]研究肺癌抑癌基冈1(TSLC1)对人前列腺癌T3B细胞侵袭、成瘤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TSLCl全长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I-TSLC1稳定转染至前列腺癌T3B细胞中.实验组T3B细胞转染pCI-TSLC1质粒,以转染空质粒pCI-neo的T3B细胞为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的T3B细胞为空白组.Transwell法检测体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将三组细胞分别以4.0×106/200μl浓度注入裸鼠皮下,观察各组成瘤情况,将三组细胞分别以2.0×106/10μl进行骨原位注射建立骨转移瘤模型,观察各组骨转移率.[结果]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株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1);实验组皮下瘤出现明显晚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而且瘤体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实验组骨转移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和空白组(100%)(P<0.05).[结论]TSLC1基因明显抑制T3B细胞的侵袭、成瘤和转移能力.

  • 无水乙酸肝癌化学消融术中的血气变化分析

    作者:施震;肖维民;陈利民;彭伟

    [目的]观察经皮无水乙酸注射介入治疗肝癌术中的血气变化.[方法]30例肝癌病人接受无痛无水乙酸化学消融术.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术中注射无水乙酸5min后和术后3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pH值、钾、钙、剩余碱和碳酸氢根值术中与术前、术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术中内环境呈酸性改变;而术前与术后比较,除BE外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无水乙酸介入治疗肝癌术中,无水乙酸对病人的内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酸中毒,应加强术中、术后监测.

  • 白细胞介素1 8和γ-干扰素联合检测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作者:丁勇敏;丁懿;冯展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γ-干扰素(IFN-γ)联合检测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积液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及血清标本中的IL-18和IFN-γ浓度,正常对照组18例患者仅检测血清中IL-18和IFN-γ浓度.[结果]对照组、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胸腔积液组血清IL-18的浓度分别为152±58ng/L、190±51ng/L和159±53ng/L,IFN-γ的浓度分别为42±26ng/L、70±72ng/L和53±43ng/L,三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恶性胸腔积液组胸水IL-18的浓度分别为1111±190ng/L、316±162ng/L,IFN-γ的浓度分别为1008±309ng/L、31±10ng/L,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水中IL-18和IFN-γ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扫描头颈部显像分析

    作者:王强;余永利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扫描头颈部显像特点.[方法]收集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419例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头颈部扫描图像,结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SPECT/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419例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扫描诊断头颈部转移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0.6%和87.6%.317个头颈部转移灶131I扫描检出率为75.4%;284个阳性显像灶中假阳性显像占15.8%;78个(24.6%)转移灶为假阴性显像,其中34.6%为不摄碘转移灶.[结论]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扫描头颈部除转移灶阳性显像外,假阳性与假阴性显像并不少见,临床上应注意鉴别,避免131I使用不当.

  • 小肠脂肪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作者:朱红洲;徐洪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小肠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6例小肠脂肪瘤患者MSCT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资料,分析MSCT表现.[结果]16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脂肪瘤共25个,位于十二指肠4例,空肠10例,回肠1例,十二指肠及空肠均有1例.5例为多发脂肪瘤.在CT图像中,所有脂肪瘤均表现为脂性占位.除1例空肠肠壁浆膜下脂肪瘤术前CT未诊断出,其余15例均确诊.[结论]MSCT对小肠脂肪瘤有较高的检出及定性诊断能力.

  • 74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蓓;傅健飞;吕晓皑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的486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将ER、PR、HER-2均为阴性患者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其他患者定义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的表达,随访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74例(15.2%)符合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标准.[结果]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组绝经前患者比例升高,组织学分级较高.三阴性乳腺癌组5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P=0.038,P=0.014).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出现内脏转移(P=0.024),复发后生存时间更短(P=0.000).[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着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易出现复发转移(尤其是内脏转移),预后差.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r PR HER-2 预后
  • IGF-Ⅱ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陆翔;韩文兰;张燕萍;喻其霞;陈彩萍;郭文利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receptor,IGF-Ⅱ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78例乳腺癌组织中IGF-Ⅱ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HER-2等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以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IGF-ⅡR阳性表达率为57.69%(45/78),而癌旁组织中IGF-ⅡR均呈阴性表达.IGF-ⅡR阳性组患者的腋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GF-ⅡR阴性组(51.1%vs 27.3%,P=0.034),而IGF-ⅡR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ER、PR、HER-2无相关性.IGF-ⅡR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IGF-ⅡR阴性组(P=0.037),两组无病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1).[结论]IGF-ⅡR过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淋巴途径转移有促进作用,测定IGF-ⅡR含量有助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淋巴转移风险以及预测预后.

  • 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邹炳辉;郑海红;张虎祥;赵静;陈霖

    [目的]总结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5例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标本行HE、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染色、电镜观察及随访.[结果]光镜下见肿瘤性梭形黑色素细胞位于成熟的胶原束内或之间,梭形肿瘤细胞排列混乱,肿瘤细胞胞质内几乎未见黑色素.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NSE及SMA阳性.电镜示成纤维细胞样的肿瘤细胞.[结论]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疾病,临床易与其它梭形细胞肿瘤混淆,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5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春首;李志安;王思本

    分析5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治情况.5例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方式确诊,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治疗.随访0.5~12年,无复发征象.

  • 应用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78例

    作者:叶国超;袁文斌;高卫利;刘力伟

    应用改良Miccoli术式对78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颈前部作约2cm的小切口,借助提吊建腔与超声刀在内镜下实施手术操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63.5min,平均术中出血23ml,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声嘶.术后住院时间3~5d,患者满意度高.

  • 岩舒注射液配合TP方案治疗79例恶性肿瘤分析

    作者:徐晓辉;马锐

    为观察中药岩舒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将15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中药联合化疗;对照组(77例,有2例退出研究):单纯化疗.观察组有效率(43.0%)、疼痛缓解率(73.9%)明显高于对照组(26.0%,33.3%)(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 盐酸帕洛诺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30例分析

    作者:罗红兰;刘静;董晓荣;刘莉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组和阿扎司琼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在控制急性呕吐(24h内)和延迟性呕吐(24~96h)的疗效差别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盐酸帕洛诺司琼和阿扎司琼防治急性呕吐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93%和87%(P=0.667),防治延迟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70%和30%(P=0.002).两组分别有20%和23%的患者出现便秘、腹胀及头痛,两组间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防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阿扎司琼,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显露喉返神经在674例甲状腺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周增强

    喉返神经损伤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甲状腺手术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中是否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仍存在分歧.全文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资料,总结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的意义.

  • 利用CT模拟定位系统分析鼻咽癌放疗射野中心的误差

    作者:陈克林;胡英;谢冠慧;吴湘玮

    [目的]利用CT模拟定位系统分析鼻咽癌放疗中射野中心的误差.[方法]1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头颈面罩同定,第一周和第六周放疗前在CT模拟定位机上进行射野中心复位标定,并行射野中心层面及上下各两层断层扫描,比较治疗计划中射野中心与利用CT模拟定位机标定射野中心复位时实际射野中心的误差,并比较第一周放疗前和第六周放疗前误差的差异.[结果]第一周放疗前左右、前后、头脚方向的平均误差为0.72±0.7mm、0.31±0.46mm、1.25±1.26mm;第六周放疗前左右、前后、头脚方向的平均误差为1.49±0.48mm、1.11±0.58mm、1.75±0.52mm.第一周放疗前与第六周放疗前各方向的误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用CT模拟定位系统能够较准确分析鼻咽癌放疗中射野中心的误差.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俊英;汪丽菁;钱超文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剂对血管显示的特殊敏感性和特异性,使超声造影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较大发展.全文综述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 孤儿受体Nur77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余小挺;郑亦胡;郑飞云

    Nur77作为核受体超家族孤儿受体的一员.同时控制着肿瘤细胞的发生和死亡,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细胞核中,Nur77作为致癌的生存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当其靶向转移到线粒体上与Bcl-2结合并改变Bcl-2的促生长表型,可以触发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胞凋亡.阐明Nur77从细胞核靶向转移至线粒体,绑定Bcl-2并改变其表型的机制可能意味着对于那些高度表达Bcl-2的肿瘤能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 Claudins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作者:宋竹梅;甘浪舸

    Claudins是构成紧密连接的骨架蛋白.Claudins蛋白在很多恶性肿瘤中表达发生改变.大量研究显示,Claudins具有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其通过各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转移.

    关键词: Claudins 肿瘤 侵袭 转移
  • 膀胱穿刺造瘘术100例宫颈癌根治术应用分析

    作者:汪军坚;羊正炎

    [目的]探讨膀胱穿刺造瘘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200例实施宫颈癌根治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其中100例行膀胱穿刺造瘘术为研究组,另外100例经尿道留置尿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潴留、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和泌尿道感染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34%vs 62%,χ2=15.705,P=0.0001;10%vs32%,χ2=14.5871,P=0.001).[结论]膀胱穿刺造瘘术降低术后尿潴留及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宫颈鳞癌相关性

    作者:陈长春;丁晓华;蔡红兵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测104例官颈鳞癌及84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基因型.[结果]p53基因第12位密码子的3种基因型Arg/Arg、Arg/Pro、Pro/Pro在宫颈鳞癌组比例分别为38.5%、44.2%和17.3%;对照组中分别为52.4%、40.5%和7.1%.Pro/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8).[结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ro/Pro基因型是湖北地区汉族女性发生宫颈鳞癌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 南蛇藤提取物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作者:王维民;刘延庆;戴小军

    [目的]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在体外对Hela宫颈癌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南蛇藤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对Hela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FTTC-Annexin V及碘化丙叮(PI)双重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观察Hela细胞的凋亡率及p5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南蛇藤提取物(15、30、60、120μg/ml)对Hela细胞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并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FCM检测发现随着南蛇藤提取物浓度的逐步上升,胞内p53蛋白表达亦逐渐上升.[结论]南蛇藤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作用,上调p53表达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血清SCC-Ag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杰捷;陈鲁;羊正炎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水平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97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和107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及7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测定法测定SCC-Ag含量.[结果]早期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Ag含量以及阳性率明显比CIN组和健康体检组高(P=0.000),CIN组与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g含量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P=0.000).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手术后SCC-Ag水平明显降低(P=0.000).[结论]SCC-Ag的检测不适合作为CIN患者诊断和筛查的依据,SCC-Ag的检测对早期宫颈鳞癌的诊断和筛查有重要意义.SCC-Ag检测可作为早期宫颈鳞癌手术后的疗效观察指标.

  • 骨桥蛋白在青年妇女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作者:周伶俐;赵志光;王宗敏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的表达与青年妇女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92例青年妇女宫颈组织骨桥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其中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CE)28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SCC)64例.[结果]OPN及其mRNA在ISCC中的阳性表达显著强于NCE的阳性表达(P<0.05);其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转移状态的肿瘤之间有显著差异性.[结论]OPN的过度表达在青年妇女宫颈鳞癌浸润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OPN可作为判断青年妇女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

    作者:叶伟军;曹新平;任玉峰;李爱菊;张志斌;陈凯

    [目的]探讨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5例局部晚期原发宫颈癌患者在MRI图像及CT模拟机引导下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肿瘤区周边剂量40Gy,2次/d,共4d完成.后装结束后1周开始外照射,盆腔淋巴结区剂量50Gy.观察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MRI等发现CR 4例,PR 1例.出现1例2级肠炎.[结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合并症可耐受.

  • 缺氧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改变

    作者:江敬红;程艳香

    [目的]研究缺氧引起的糖酵解改变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CoCl2化学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缺氧,将实验对象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用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跨膜侵袭实验等方法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凋亡和侵袭能力;用酶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HKⅡ和乳酸值.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两组HIF-1α、GLUT1的表达,RT-PCR检测两组HIF-1α、GUIT1及HK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生长增殖活跃、凋亡率下降、跨膜细胞数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缺氧组中HKⅡ和乳酸值较常氧组明显升高(P<0.05).缺氧诱导后,HIF-1α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LUT1基因和蛋白在缺氧诱导后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结论]氧微环境下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抗凋亡、侵袭能力加强,可能与缺氧诱导后HIF-1α蛋白不宜降解,细胞糖酵解能力加强有关.

  • 巨块型早期宫颈癌复发COX多因素分析

    作者:魏敏;裴红

    [目的]探讨影响巨块型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巨块型早期宫颈癌患者与复发相关的治疗和病理因素.[结果]全组复发率39.0%,5年生存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手术切缘癌细胞残留、深肌层癌细胞浸润、宫旁癌细胞浸润等与肿瘤复发关系密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深肌层癌细胞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巨块型早期宫颈癌的治疗需强调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

  • DcR3在卵巢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劲欧;吕庆杰;姜卫国;齐亚飞;夏光

    [目的]探讨DcR3在卵巢上皮性良性及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DcR3和CA125的表达.[结果]DcR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71.0%)、卵巢子宫内膜样癌(44.4%)和卵巢透明细胞癌(83.3%)中出现过表达,并且与CA125的表达正相关(r=0.375,P=0.008).在卵巢癌中,DcR3表达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67),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水平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18、0.032).[结论]DcR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使其可能成为有效的治疗靶点.

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