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중국개입심장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1.2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8812
  • 国内刊号: 11-31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霍勇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入院血肌酸酐水平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卢鑫;黄雅青;孟浩宇;汪芸玏;陈彭生;程维礼;杨志健

    目的 评估入院即刻血肌酸酐水平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共1159例,根据入院即刻血肌酸酐水平四分位数分组,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差异.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每位患者造影结果进行评分,用以衡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应用Spearman双侧相关分析及多无线性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血肌酸酐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院血肌酸酐升高患者较正常者,年龄大、多为男性、吸烟,高血压发病率高.Spearman相关分析示血肌酸酐与Gensini评分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弱(r=0.125,P< 0.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肌酸酐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β=0.081,P=0.012.COX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提示:入院时舒张压(HR=0.955,P=0.006)、血肌酸酐(HR=1.009,P=0.003)、中性粒细胞计数(HR=1.141,P=0.010)、Killip分级≥3级(HR=6.500,P=0.001)是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入院即刻血肌酸酐与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高血肌酸酐是STEMI住院期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桡动脉普通导引导管7F无鞘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作者:温尚煜;王柏影;刘亮;黎辉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普通导引导管7F无鞘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经桡/尺动脉置入6F桡动脉鞘造影后,需要用7F导引导管行介入治疗的患者31例.在桡动脉鞘内置入长260 cm,直径0.036 in(1 in=2.54 cm)非亲水涂层导丝至升主动脉;撤出桡动脉鞘,将6 F 110 cm猪尾管插入7 F 100 cm导引导管内,猪尾管头端突出于导引导管外;将猪尾管和导引导管呈一体,穿入长260 cm,直径0.036 in导引导丝,通过皮肤切口逐次进入桡动脉,导引导管到位后撤出猪尾管.结果 31例导引导管均成功通过桡动脉,到达靶冠状动脉开口,完成介入治疗后撤出导引导管.术后观察24 h,所有患者桡动脉穿刺处无出血,穿刺侧上肢未发生血肿、感觉障碍.术后1个月随访,未发生桡动脉闭塞.结论 经桡动脉普通导引导管7F无鞘技术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可选用的相对安全、有效的途径.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肌钙蛋白I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变化及其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赵强;肖强;李元民;康玲;李秀昌

    目的 探讨心功能正常且肌钙蛋白Ⅰ (cTnⅠ)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cTnⅠ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PCI治疗、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收集择期PCI 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和术后24 h测定血浆cTnⅠ、NT-proBNP水平,记录手术操作中的指标,随访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4 h cTnⅠ和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2,P< 0.05).手术相关参数比较显示分叉病变、多支病变、支架长度、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等因素在cTnⅠ升高组及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cTnⅠ和(或)NT-proBNP升高组患者MACE发生较多,且cTnⅠ和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和0.75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Ⅰ+NT-proBNP预测符合率(87.1%)高于单一标志物cTnⅠ (84.3%)、NT-proBNP (79.4%),具有更高的预测诊断价值.结论 心肌缺血是促进NT-proBNP合成和释放的刺激因素之一;分叉病变、多支病变、支架长度、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等因素与PCI相关心肌损伤有关;cTnⅠ+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PCI术后MACE发生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 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的临床结果介绍

    作者:刘先宝;蒲朝霞;余蕾;冯燕;何伟;林剑靖;胡泼;王建安;葛均波

    目的 评估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治疗中重度或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使用MitraClip系统对10例有症状的中重度(1例)或重度(9例)二尖瓣反流患者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分析10例患者手术即刻效果和30d随访结果.结果 1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4±10.6)岁,功能性反流8例,器质性反流2例.所有手术均成功开展,顺利置入1个(5例)或2个(5例)MitraClip.手术即刻效果提示,5例患者二尖瓣反流下降3级,5例患者下降2级,未发生相关并发症.30d超声心动图随访提示,所有患者二尖瓣反流较术前降低≥2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40.2±11.9)%提高到(44.8±11.6)%,左心房内径和舒张期左心室内径分别由(6.4±0.5) cm和(6.1±0.8) cm缩小至(6.0±0.5) cm和(6.0±0.8) cm.所有患者的主观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纽约心功能分级均较术前提高1级,生活质量评分和6 min步行试验分别由(0.7±0.2)和(279.0±123.0)m提高到(0.9±0.1)和(347.0±91.0)m.结论 本中心初步经验提示,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可以带来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和早期的临床获益,是安全有效的,但中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 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郭炜华;马长生;董建增;喻荣辉;陈喆;史旭波;李莉;路亚枫

    目的 比较环肺静脉电极指引下的肺静脉前庭导管消融与单导管技术隔离肺静脉前庭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治疗方法学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有1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分为环肺电极组54例和单导管消融组81例,行三维标测系统(CARTO)下房颤导管消融.行双侧肺静脉前庭隔离后,比较两组的安全性、时效性和临床效果.结果 环肺电极组肺静脉前庭隔离52例(96.3%),单导管消融组78例(96.3%),两组隔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操作时间上,单导管消融组明显快于环肺电极组[(76±41) min比(101±32) min,P<0.05].单导管消融组X线曝光时间明显少于环肺电极组[(12±6.1) min比(24±6.5) min,P<0.05].随访8个月,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环肺电极组43例(79.6%),单导管消融组67例(8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肺电极组有2例肺静脉缩窄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阵发性房颤的消融,单导管消融优于环肺静脉电极指引下导管消融,应用单导管技术定位缝隙实现肺静脉前庭的完全隔离安全有效.

  • 影响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压力的因素

    作者: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1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者,全部患儿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并完成封堵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ASD直径、心胸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1年,并按缺损直径和年龄分组.结果 本研究共359例患儿,男130例(36.2%).平均年龄(5.8±2.2)岁(2~10岁),平均体重(21.0±7.1) kg (10~57kg),平均缺损直径(13.6±5.6) mm(5~30 mm),体表面积矫正缺损直径为(17.0±7.1) mm/m2(1.3~41.0 mm/m2),平均肺动脉收缩压(40.8±8.7 mmHg) (15~67 mmHg)(1 mmHg=0.133 kPa).318例(88.6%)患者心导管测量存在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均正常;肺动脉压力不随房间隔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P>0.05);10岁以下儿童肺动脉压力与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儿,心导管检查所测肺动脉压力与患儿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关,与缺损直径无简单线性关系,压力不随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作者:蔺宇;王超

    目的 拟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弥补由于呕吐而导致的抗血小板药物摄入不足,进而探讨替罗非班对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南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87例,其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时发生呕吐者66例(23.0%).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替罗非班组:呕吐后立即使用替罗非班[静脉推注10μg/kg,继以0.15 μt/ (kg· min)滴注,持续24~36 h];常规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在PCI术后12~24 h使用血栓弹力图(TEG)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替罗非班组比常规组血小板功能花生四烯酸(AA)抑制率[(77.59±11.11)%比(52.48±12.06)%,P<0.001]、腺苷二磷酸(ADP)抑制率[(75.69±12.30)%比(49.54±14.13)%,P<0.001]均显著升高,而血栓形成的大幅度(MA)值则显著下降[(22.79±4.19) mm比(36.28±6.08) mm,P<0.001].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呕吐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增强血小板抑制率,在此类高危患者中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抑制剂类药物,能显著扭转因呕吐所致的抗血小板药物剂量不足诱发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减低.

  • 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疗效

    作者:王涛;张慧平;李远;肖文良;姜志安;殷洪山

    目的 采用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技术观察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SF的患者83例,按照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42例和尼可地尔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GMPI检查以评估心肌受损的程度.结果 用药6个月后,尼可地尔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总评分和平均缺血心肌节段数(P=0.001,P=0.000).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进一步改善CSF患者的心肌灌注.

  • 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及随访

    作者:周力;陈晖;马清;孙颖;李东宝;赵慧强;李虹伟

    目的 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友谊医院共完成PCI术1186例,有11例术前血小板低于100×109/L的ACS患者,占总例数的0.93%,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6例(54.5%),非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3例(27.3%),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例(18.2%).5例(45.5%)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其余6例(54.5%)行择期PCI治疗.造影显示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3例(27.3%),其余8例(72.7%)均为三支血管病变.术后随访(14.4±2.3)个月,期间3例(27.3%)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27.3%)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本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复杂病变为主,临床预后不良.

  • 在院发生与新入院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分析

    作者:叶天扬;谢国强;王勇;石闺英

    目的 对比在院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与新入院AMI患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记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2医院AMI患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信息,根据是否为住院期间发生的AMI,分为在院组和新入院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和预后指标,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05例患者,新入院组90例,在院组15例,在院与新入院发生AMI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组患者重要脏器受累较新入院组多(P<0.001),其中基础呼吸系统疾病、脑疾病和运动功能不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组患者严重电解质紊乱7例(46.7%),新入院组21例(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在院组患者死亡7例(46.7%),新入院组死亡6例(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院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例(13.3%),新入院组42例(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症状发作时间过长和家属拒绝为主要原因.结论 与新入院AMI比较,在院患者发生AMI预后差,死亡率高,可能与衰竭器官多、对介入治疗态度消极相关.

  • 三支冠状动脉同时痉挛导致反复晕厥一例

    作者:李贤峰;裘毅刚;黄毅雄

    冠状动脉痉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多数是单支血管痉挛,三支冠状动脉同时痉挛并有Holter、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完整记录,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男,63岁,因两周内反复晕厥两次入院.清晨5点左右第一次发作,意识丧失,不能唤醒,时间持续约5 min.意识恢复后,诉胸骨后压迫性疼痛,约10 min后自行缓解.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晕厥
  • 左主干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例

    作者:周海棠;陆浩;葛雷;葛均波

    患者男,55岁.因“活动后胸闷不适1个月余”入院.患者外院心电图示:V1呈QS型,Ⅰ、aVL、V5~V6导联T波低平.外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示:双侧冠状动脉及分支多发性混合斑块合并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左冠状动脉分叉处动脉瘤.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高血脂、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45/86 mmHg(1 mmHg=0.133 kPa),心界不大,心率62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额外心音.心电图与外院检查相似.

  • 永存左上腔成功置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一例

    作者:张立冬;刘洪;宋振国;林文华

    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三腔起搏除颤器的个案报道,是通过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与上腔静脉的交通支送入电极导线或直接开胸置入心外膜电极导线….现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通过PLSVC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47岁,于2014年4月22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感冒后自觉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等,感冒痊愈后胸闷、气短好转.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致失血性休克一例

    作者:曹国秀;李晓艳;任泽鹏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常见心律失常,发病率高,预后较差[1].三维电磁导管标测(Carto)系统指导下的导管消融术,可根治或减少心房颤动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2].随着消融技术的不断进步,术者操作经验的积累,手术成功率逐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减少[3].2013年10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临床学院发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股静脉穿刺部位渗血致失血性休克一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 处理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张鹏;胡伟;张大东

    患者男,43岁.2013年10月15日因“持续性胸痛5h”入院.查体:神清,气平,口唇无发绀,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血压102/53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3次/min,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V3R~V5R、 V7~V9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Ⅱ、Ⅲ、aVF、V3R~V5R导联异常Q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后壁、右心室)”.入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及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全闭(图1A),有来自左冠状动脉不完全侧支.考虑RCA为罪犯血管,拟行血栓抽吸及支架置入术.

  • 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创优化的现状

    作者:李文铮;柳景华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在治疗心力衰竭(心衰)中具有肯定的疗效,美国心脏协会已将CRT作为左束支阻滞(left bundle branchblock,LBBB)合并QRS≥150 ms心衰患者的Ⅰ类适应证,即便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Ⅱ级[1-2].心室激动融合和心脏同步运动的恢复对于CRT术后的效果十分重要,CRT的优化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CRT优化方法众多,本文介绍目前无创CRT优化方法及其进展.

  • 血栓抽吸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作者:顾崇怀;邓宇阳;杨晓旭;赵晓川;王丽;任丽丽;赵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其所导致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也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流缓慢、再灌注无复流及PCI围术期主要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如何完全彻底清除急性血栓成为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需要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临床实践过程中选择佳的抗栓器械,既要考虑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又要降低出血风险,增加临床获益,故而不断更新的血栓抽吸是抗栓的一个利器[1-3].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水平的评价技术

    作者:金善祎;周长勇;李佳璐

    急性心肌梗死(AMI)梗死相关血管的急诊再灌注治疗可使冠状动脉血流再通,但不同于心肌水平的再灌注.虽然有心肌磁共振显像、心肌超声造影等技术来评价心肌水平的再灌注,但因设备、费用及患者病情等使得这些检查在大样本研究中难以全面开展,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不高.如何在再灌注治疗中即刻判断AMI患者心肌水平的微灌注,临床尚缺乏有效手段.

  •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师树田;聂绍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现行ACS管理指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替格瑞洛作为一种新型、口服、可逆的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P) P2Y12受体拮抗剂,近年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针对替格瑞洛的药理特点、临床研究、临床指南推荐以及药物经济学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

  • 临床研究样本量的统计学估算

    作者:李雪迎

    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设计中的重要工作,通过统计学方法计算出验证研究目的所需要的样本数量,既保证了有足够的研究样本验证研究目的,同时也避免了使过多的受试对象在非必要的情况下暴露于研究风险,从而使研究设计更符合科学性和伦理学原则.

    关键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z1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